大學的學生組織到底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如題

被迫放棄了往上走的機會

只是在裡面呆了一年

雖然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外聯部

鍛煉機會也很多

可是看到他們當上部長的人一起開例會 拍照

心裡還是會不是滋味

想知道這個對於自身發展有什麼意義

將來會影響什麼


謝邀。

開門見山地說:有意義,但切莫高估了它的意義。

我每次給新進入部門的同學培訓時都說過,學生組織五大基本技能:貼海報、發傳單、借教室、做預算、寫策劃,洞明皆學問。這些搞不明白,直接給你個部長你自己都不敢幹。

更準確地說,學生組織培養的並不是什麼領導力,而是將來可能用得到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統籌規劃各項繁雜事務的能力。如果這些一點也不接觸,直接走上工作崗位,除非是純技術研發崗,要不然肯定會抓瞎。

這個問題 @內蒙古巨基 同志最有發言權,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到現在在工作單位寫材料,還是在吃當年干學生工作那些老本,很多材料一寫就是兩三萬字,不過也算是hold得住。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們同屆的一位同學(就不提名字了),本科畢業後就進入某鄉政府擔任普通科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村官」。結果他不到半年就通過公開選拔考上了副縣級崗位,當時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各種質疑和謾罵紛至沓來。還幸虧這位同學家裡真不是一般的貧苦,實在讓人抓不到小辮子。

除了他在公開選拔的筆試和面試中取得了極其突出的成績之外,我還聽說過關於這事件的一個小插曲,當然這個插曲的真實性我並沒有核實,但是也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據說他在代表鄉政府到縣裡進行工作彙報的時候,是所有彙報人中唯一一個使用了PPT的,而且彙報內容清晰詳實,領導很是滿意,就牢牢記住了這個小夥子。

做個PPT難嗎?太簡單了,然而就是有人不會做;而更多人技術層面雖然會做但是並不得其法,做出來的PPT根本起不到應有的穿針引線效果。

這種能力大學中有老師教你嗎?沒有。有人跟你說過這是很重要的嗎?也沒有。

所以像這樣的技能只能自己想辦法去練,而學生組織則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

所有你今天看來似乎毫無用處的知識和技能,都不知哪一天會變成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的契機。

但是,當然還是有但是的。

學生組織畢竟是學生組織,不是社會甚至也不是什麼「小社會」。如果太過誇大了它的作用則會適得其反。

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學生組織中的人總把自己當「社會人」,覺得自己一旦出去了一定會八面玲瓏如魚得水。

結果一踏出校門,就被迎面而來的殘酷的事實砸了個人仰馬翻。

就拿外聯來說,很多人說「拉外聯」,但我這些年見到真正「拉」來的外聯簡直是鳳毛麟角。

外聯更多起到的是一個溝通的作用,與你對接的公司剛好有點閑錢,剛好想在校園層面進行推廣,剛好你們學校的客觀情況符合他們的要求,剛好你又找到了他,郎有情妾有意,這就一拍即合了。

在對方的眼裡你不過還是個來化緣的學生而已,並不是什麼商業上的合作夥伴,更談不上平等交流的甲方乙方,雖然你們簽的贊助合同上會是這麼寫的。

然而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談下了一筆贊助,難免會覺得自己掌握了什麼了不得的能力,感覺如果自己在公司分分鐘就可以談下幾個億的大單子,認為自己已經足夠社會化了,商業技能也愈發嫻熟了。

長此以往,會造成嚴重的「不自知」,單純心理上膨脹倒還好,如果因此而忽視了繼續的學習和充實,那就會嚴重地影響到今後的工作。

因此,我個人認為,能在保證學業的基礎上參加一些學生組織的工作,沒有什麼壞處,但也不必因為不得不離開而過於難過。

如果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必要的技能,轉身大步走開便是,頭銜和名號跟不了人一輩子,學到的東西才能跟一輩子。

祝題主好運^_^


這一類問題,我就回答了一次。所以被邀請很意外。

不過呢,自己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履歷非常完整,從小兵到主席到指導老師。我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先撂個沒證據的狠話。你也可以認為我是故意充胖子。

我不喜歡那些人云亦云的套話和廢話,因為事實往往是複雜的。學生組織的形式、學生幹部的選用,都因校、因時、因人而異。

舉個例子:央視主持人撒貝南是很典型的北大學生幹部出身的。關於他如何「校霸」其實沒太大意思,但是他取得團委老師的重視的那件事很典型:在一次團委新人會議上,指導老師讓學生髮言,撒貝南說了一大通,有計劃,有規劃,準備執行。然後,就他了。

很多認為學生會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其實,真不是。

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會/各類學生組織 是一個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記得那句話么:優秀是一種習慣。學生會本身不培養人,學生會只是選擇能力強的人。其實,一屆學生進來,干幾個活,交流幾次,哪些人以後能接部長,哪些人以後能進主席團,指導老師門清。培養你們?沒那閑工夫,是你們自己證明自己。

如果你沒能在學生會呆下去,繼續往上走,要麼是你能力不行,要麼是你機遇不行。

能力不行是沒辦法的。我只說說機遇,及如何創造機遇。

要站在指導老師的角度想問題。他想幹什麼?他只想要學生工作能做,能做完,能做好。誰來做是無所謂的。所以首先,能積極主動的,就給他試試。其次能幹好,溝通很順利,派下一件。一年下來,老一屆退了,幹活的頭升部長,邊緣人士不搭理讓他自動退出,繼續找新人當小兵。

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這個過程主席團如何運作,部門內部如何協調,老師是不願意操心的。能解決問題的人個別來說話。所以機遇的第一要義是主動,主動想,主動做,主動站在更高的層面想問題,同時和部長、主席及指導老師交流你的想法。

這個過程鍛煉人么?很多人會覺得鍛煉人,但是它的出發點並不是鍛煉人。

學生會總是金字塔型的,從小兵到部長到主席團總要不斷淘汰人。為什麼淘汰?留什麼人?你要站在指導老師的角度想問題就清楚了。再看撒貝南那個例子唄。

學生會/團委的學生幹部,都是層層篩選的,你可以覺得這個過程不透明、不合理、不公平,但是這些並不重要,指導老師決定一切,他可以順勢而為,也可以直接提拔或者踢掉某些人,目的很簡單:干好活。

所以學生組織就是一個人才篩選器。當然,不保證走出校門依然優秀,但是只要是軟職位,大概率會照樣幹得很出色。

如果你想當技術工程人員,這算硬職位,那麼只要性格不那麼討人厭,業務能力出色,不參加學生組織也能做得很出色。

加油!


謝邀,沒什麼影響....我不是開玩笑,如果真的想鍛煉自己的能力,就出去打一年工,做做和你以後畢業以後有關係的工作,比在學生會有用得多,學生會裡所謂的交際能力和處事能力,我真的覺得上了社會就呵呵了


謝邀。

個人覺得,功利心不要那麼強。

我大學待了4年社團,搞器樂,搞合唱,搞阿拉貝拉。你說這四年有用?當然有。 我幾乎所有的朋友,開心的事都是圍繞社團展開的。要說為什麼,就倆字,開心。

我不會去想什麼參加社團對我有沒有益處真的無聊的想法。真的,很無聊。

大學期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交自己想交的朋友,去享受自己的青春這才重要。

今天是我畢業的第三天。四年的生活,我沒什麼可後悔的,我非常幸運能碰到陪我度過這四年美好青春的每一位朋友,正是有你們,才讓我這四年過的充實而有意義。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大學我還是會這樣過的吧。

謝謝你們,我親愛的朋友們。


......我沒參加過學生會,好像除了方便聯誼談戀愛沒啥別的用。


講道理真沒什麼用,當初也是大一糾結留不留然後大二還是留了,當了個部長。後來覺得挺失望,因為組織並沒有讓我拔高,反而消耗了我。不僅要幫一群白痴(原諒我,確實有)補漏洞,還要幫老師們干毫無意義的事實。說實話,這一年的時間如果用來干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考證,自己會更開心。留了一年,不是沒有收穫,確實也漲姿勢了不少,也交到了很好的朋友,但是最終總結的失去比收穫大,當然我也不後悔,畢竟是人生經歷,也讓我有感悟成長了。至於上面有回答說有意義朋友做ppt當上公務員巴拉巴拉之類的,我覺得完全不是因為學生會給的,而是自己努力的後果,一個聰明的人在學生會呆一年完全可以掌握那些技能好嗎。我當年也是大一第一年在學生會特別努力,啥都學,非常積極,到下班學期我部長就基本把事情扔給我了,後來換屆招生出筆試題也是我出的,其實不要臉的說我其實覺得自己第二年就可以做副書記(主席)的事情了,可是我們當時不是競選,只有大三的才能到那個位置,而我想到那個位置也不是虛榮而是想要接觸的更多而已。至於留任的那年,開始換屆學生會的明爭暗鬥撕破臉後來的新人水平差,讓我對學生會失望了,大二學習考證壓力很大所以對工作也懈怠了,自己對自己也失望了,後來自己再次直接負責校級比賽明白學校的一些情況,我對這個學校組織徹底失望了。第二年完了後,主席副書記問我還留嗎,我說不留,後來她們勸我留,我說連感情也不能讓我留下來,因為我想清楚看清楚了。無法讓自己進步開心快樂,就要勇敢的離開。最後,重申觀點,再留一年沒啥意義,人生全憑個人,你想折騰怎麼都可以折騰。然後,很感謝我在學生會遇到的人,教會了我很多,認識你們很開心。

最後下面這個之前在知乎看到的回答,我覺得超在理,雖然說的是學生公益組織但是跟學生會無二異。


不說別的了,放一篇自己的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學生會 ——第15屆半夏結束後的24小時

https://pic3.zhimg.com/22671b99988db5c1ec8b356974667d62_xs.jpg金綠茶大學生https://pic4.zhimg.com/v2-6b2eb81a5c6f19f7d5fb6dda2138634f_r.jpg

2017年6月9日,晚上九點半,中國傳媒大學1500人報告廳里響起了金池唱響的半夏的紀念主題曲。這首曲子響徹1500報的時候,我的學生會生涯也即將迎來一個終點。

最早知道半夏是在我剛剛入學的時機,那時是2014年的9月份,剛剛參加完軍訓的我們被統一仍在學院的217報告廳里聽著老師、師哥師姐們講著未來的規訓。陌生的場合、陌生的面孔,相互面面相覷的尷尬和稚嫩,讓我覺得未來十分新鮮。這個學校對我而言最初和別的學校沒有什麼別的區別,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僅僅是因為碰巧通過了自主招生,於是便來到了這裡。而讓我選擇參加這裡自招的理由則更加不可理喻——中國傳媒大學的大部分專業不用學高數。

這讓我對我的老闆——學生會的指導老師李昉的一句話十分認同,那是在大二期末的時候,為了答謝我們一年間的努力工作,他帶著我們部的部長和副部長們去學校西邊的佐渡日料店吃了一頓現在看來算是蠻高檔的一頓飯。在回來的路上,他說了一句:其實每個來到傳媒大學的人,都是高考分數高,但是高的不算離譜。來到電視學院的呢,不光是這樣,還得靠緣分。

http://pic3.zhimg.com/v2-ab300cae72d8a7e2932bd1e802fde93a_b.png

(從百度街景截的圖,現在這家店已經搬走了,好像現在在國貿)

說到學生會,我不得不說,電視學院的學生會真的和別的學生會有很大的差別。每年舉辦的兩場足夠登上上星衛視的影像展頒獎晚會,三個年級一共二百多個人的龐大機構,撮頓飯都能吃一萬塊錢的巨大組織,有組織有紀律外人看來像極了黑社會的部門和散漫、渙散看著爛泥扶不上牆的部門以及重規訓講原則連工作時如何上廁所都要在工作手冊里寫出來的部門(抱歉,這個變態非人類的工作手冊就是我組織寫的)竟然會必然地同時存在在一個學生會裡。這個團隊里有奇葩、怪咖,時不時出現幾個大咖,每年都有幾個神經病,在人堆里瞅著特別扎眼那種,但就是這樣的學生會,讓我覺得,或許這就是青春,是我的大學記憶。

說回在剛剛入學時的217,因為正是夏天,窗戶外面的天氣光看著就有三十八九度的樣子,一個裝著將近二百號人的房間,左前、右後、左後,立著三台空調,卻完全沒有什麼效果。趴在桌上昏昏欲睡,不一會胳膊和額頭就粘在了一起。整個房間里都瀰漫著夏日午後的懶散。就是這個時候,前方的投影里映出了畫面。絢爛的燈光舞美,當時完全不知道導播是什麼東西卻為屏幕里漂亮的畫面與截取的節奏而興奮不已。一個個穿著光鮮亮麗的小哥哥小姐姐在舞台上獻唱,了解後才知道,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師哥師姐,最大的也超不過我們三歲。而這一整場晚會,從設計、構思到最終的呈現,都是一群比我們最多大不了三歲的人做出來的。

這光芒的夏天,是如何被紀念……」

這就是我對半夏的紀念的初印象,也正是這個印象慫恿我,要參與半夏,成為眾多牛逼哄哄的人里的一員。也是因此,我成為了學生會的一員,也因此後來成為了一名副部長,以及日後的副主席。

說來慚愧,因為半夏是宣傳部主導(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個有組織有紀律外人看來就是一個黑社會組織的部門)的,所以必然地我將宣傳部作為了首選部門面試。然後落選。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努力去爭取什麼而不得的經驗。不過後來被冬哥撿了,到了行政部,於是也讓我有機會多經歷一些,也更多地了解一些光鮮背後的不堪與付出。想起來,在我一次請我前女友來學校看吐槽大會的幾個脫口秀演員表演脫口秀的經歷,她很欽羨地說:你們學校真好,辦個學生活動能看到這麼多明星。結果當時整個人瞬間皺起眉頭就對她說:那你是不知道做這個玩意有多麻煩。沒錯,我不喜歡這個東西,對明星更無感,現在看來,或許還不會說話。綜上所述,因為種種原因,我和這個姑娘分手了。

http://pic3.zhimg.com/v2-3d817b9ffb1d74630a8a7d1d4ce2f5b6_b.jpg(沒找到傳媒大學那場,湊合拿北外那場來感受一下)

但是說真的,所有最煩的事情我在這個學校的三年時間裡基本幹了個遍。從日常的值班、領導接待的會議布置到活動時嘉賓的對接、現場布置以及隨時接鍋,鍋的定義包括所有在所有應急預案中想到的但是麻煩程度超出想像的以及壓根沒有在應急預案中設想到的一切麻煩事。當過技術師傅,爬過梯子走過線,用大力膠把一個二十多米長的HDMI線粘在天花板上的時候摔下來過梯子。當過快遞小哥,晚會即將開始,某個嘉賓愣是要喝東方樹葉,於是屁顛屁顛跑去買。當過剪輯,新知樓的窗戶有一隻王八,是看門大爺養的,一直懷疑,我們刷夜剪片子的時候,那隻王八會不會睡覺。於是,不要把王八熬死成了我們僅剩的一點點良知。當過會計,說實話,我一直覺得我上了假的大學,學生會三年,愣是報了三年的賬,以至於老師們現在有什麼能報銷的不能報銷的都來問我。還有救場記者、救場攝影、救場主持、看門大爺……

http://pic2.zhimg.com/v2-11dc4977935c79a7eb3c8c592defc359_b.jpg(和我一起粘線的宣傳部部長,就是這個梯子,我從上面掉下來來著)

現在看來,一切都即將結束。

第十五屆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頒獎典禮結束時,所有人都為今年絢爛的晚會場面與嘉賓表演而沸騰。我還在1500報告廳二樓給一個大爺找他的攝像機和腳架。在被人群召喚去合影的時候,滿心沒有別的,而是趕緊把人家的東西還給他。可當時對我而言,我不知道的是,當我完成這件工作的時候,就是我的半夏結束的時候。

而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結束得,這麼快。

整個晚會,我都在外面負責最後的輔助性工作,幫助嘉賓對接和安保工作。忙前忙後,因為連續一周白天展映,晚上幫助技術部刷夜剪片而上火,嗓子也因為一天的籌備工作而失聲。每說一句話,都像用刮鱗刀划過喉管一樣,舌根都能嘗到血腥味。但是做這項工作,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大聲說話。面對一個又一個突髮狀況,自己又必然要躬親而為。嘴裡的潤喉糖從來沒少過。

http://pic2.zhimg.com/v2-7ff94c06ef8f23057c8a758e6adf0c19_b.jpg(技術部部長和我是室友,老鐵了,不過連續三年都在半夏前夜刷夜剪片,也是沒誰了)

得空的時候,便出門,抽根煙,時刻盯著手機,生怕又有什麼麻煩。

晚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們的對接媒體的負責人來了,整個人顯得像是脫了線,仍然為幾個不靠譜的遲到媒體擔心。說來也是可笑,參訪媒體自己堵車遲到,愣是要我們學生給他們保留採訪位還有採訪資料。但是,我也深知,學生工作本來就是這樣不講什麼道理的。我們想要把什麼東西做大,我們有渠道有資源,也有人樂於為我們投資,我們似乎佔盡了優勢。所以當每每有人論及此事時,我都會不滿。你能夠看到媒體對我們進行的報道,但是你看到過我們用多大的努力換取了這些媒體流量?當我們的一個學生活動成為一個社會議題,這需要多大的體量?這些體量背後,需要的是多少人的付出和努力?同時,在媒體報道下,我們完成的內容生產的質量需要有多高?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大學三年,我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學校真好,能見這麼多明星。」說這話的人,我真的只想對你說一句MMP。

半夏真正的結束,對我而言,是最後我站在舞台上,工作人員開始卸舞美,大家也都三三兩兩一團一夥拍照合影。每個人都在為成功而喝彩,我看著周圍的一切,有種說不出的感受。滿足,但是更像是一种放空。這種工作對我而言,像極了履行職責。因為過程太痛苦,無數個日夜的付出,干遍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可是因為自己最初的選擇和懷著共同目標的大家共同的堅持,讓自己不能選擇中途退出。藍色的場燈有一搭沒一搭地落在舞台上,我的眼眶感到濕潤。已經痛到無法說話的喉嚨,連痛哭的哽咽都發不出聲。不想被別人看見自己的窘態,可是那麼多人,每一個熟識的人都投以理解與關懷的目光。接著的是擁抱、鼓勵,有些人自以為是的摸頭,但是卻都很是溫暖溫情。

第十五屆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是屬於我的一屆半夏,是屬於我們2016-2017屆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電視學院學生會的半夏。

http://pic1.zhimg.com/v2-0213818b2cd41f8c34b12245458b69d0_b.jpg(因為還在找那個大叔的東西,被大家叫過去合影的時候有些心不在焉,不過還好,被張紹剛老師「按住」好歹是照了一張相)

半夏結束後的24小時

我還在和我的失聲的嗓子作鬥爭


試問一個學計算機的如何快速結識一批搞音樂、美術、數學、生物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學……的人,並從中找到合得來妹子。


無邀自來,手機簡答。贊同_@依然頭上霜和提到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的匿名答主的答案,他們說的很多很全了,有些事焉知非福,很多事內情複雜,題主不必因為這些有什麼惋惜,路有很多條!鍛煉的方法也不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生組織對人鍛煉的意義大小因人而異,選擇符合自己發展道路的方式鍛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給題主分享我和我一個室友W的經歷,先介紹我們倆各自經歷,我從班長當的校學生會部長,從部長當的主席,從校學生會主席參加選拔當的省學聯駐會主席。W則是堅定的創業者,大一開始做舊書生意,大二嘗試創業,我給他出主意,當他的合伙人,這個項目拿了創青春的省特卻可惜先天畸形,不足太多告一段落,那時候他到飯店吃飯,只要覺得好吃就能蹲點找經理或者老闆,然後推銷自己的平台,也確實拿到了不少優惠和合作,同時和我們那幾個比較大的集團也保持密切交流,和那幾個BOSS則是談笑風生。項目停止後,我放棄了創業的打算,全身心投入學生會,他變成了我們寢室的美食地圖和折扣代表......現在畢業了他去了北京,在其他項目上繼續他的夢想,他去北京的機會就是在大二創業時結識的一個老闆提供的。我考了個小公務員,一切從頭再來。這是我們兩個人的兩條路。客觀來看,我們倆大學都得到了鍛煉,而且對於自己的發展都是很有意義的。

我是在學生組織中得到了鍛煉,他是在自己的創業中得到的機遇和鍛煉。我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有羨慕對方得到的鍛煉和機會,但讓我們再選擇,我們肯定還會選現在的這條路,因為從現在來看這是最適合我們的路。


成績別落下,成績別落下,成績別落下!!!


1、組織能力。一個活動怎麼開展,怎麼策劃活動內容,場地怎麼協調,參加人員怎麼組織(沒人參加怎麼辦?),沒觀眾怎麼辦?

2、你當上小頭頭之後。總不能獨裁吧(怎麼管理)?怎麼讓別人服你?怎麼提高團隊凝聚力?

3、想入黨嗎?光靠學習好是不行的,全校學習好的人多了,都能入黨嗎?

4、系裡領導可有不少的社會關係,想不想讓他們給你介紹個好的實習單位?

先這麼多吧?


何來的被迫?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強迫么?

有些領導會針對這方面的經歷有額外的加分,易於錄用或者提薪,就像我在現在的公司一樣……

大學生活可以很多樣,自行選擇也行,履歷上面沒有學生組織的經歷,但是一大批發表論文的經歷也行啊~


有意義,你會發現那是最大的相親平台,以後都不會再有了


1.被老師記住,說不定給介紹個好工作?

當不上主席、會長,你永遠都是在為別人做嫁衣。那麼多學生組織,除了一把手,畢業之後老師才不會記住你是誰

2.大型賽會(比如五月中旬北京要舉辦的那個)選拔志願者會優先?

我們團委書記不讓所有學生組織的一把手二把手去,因為怕耽誤工作。不說我這個渣渣了,就說學生會主席和我們組織的一把手,都是很牛逼的人物,沒有這個職位同樣能入選志願者(1000選100的比例)。我不懂為什麼我們在團學組織里辛辛苦苦幹活3年,最後別說特權,就連個和其他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也許2這種現象很少見,但是1時普遍存在的。大學裡不如好好學習,學有餘力就去考考托福雅思,或者學個第二語言,也可以學其他技能,在北京的還可以去嘗試幾個比較好的高校對外招生的雙學位。或者去實習,去做大創,去考各種證。學生組織什麼的,參加一下他們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就夠了,最多大一大二待兩年,再待下去只會把你對這個組織原有的感情一點一點磨滅,還耽誤了自己的原本學業、職業規劃。


在學生組織里呆了兩年半快三年了,作用就是發現自己其實很差,組織管理能力幾乎沒有?_?,社交能力也不好,可能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不太敢往這個方向發展吧(╥﹏╥)。


加入大學組織,有什麼意義?

不要在於意義,

付出多少回報多少……

不要談官僚,重在用心付出,抓住機遇。


心很累啊


也與學校有很大的關係。有的玩學校的學生組織就是成天開會(並沒有多大事),集合,幹活,然後想各種理由聚餐


聊勝於無。

作為一名現任的校級主席,我曾和台下的兩百多名幹事說過,「你們有過學生會的經歷,你們是不一樣的。」

這份不一樣體現在,在大學這樣散漫的時光里,「學生幹部」的頭銜,其實是一份約束。讓你不自覺地朝積極的方向靠攏。

利益肯定也是有的,幫學校做了這麼多事,學校自然也會優先考慮「學生幹部」。

更不用說那些985、211的學生幹部了。


看人吧因人而異。是個平台,也要看自己努不努力。有個問題是大部分人除了學生會之外沒有更好更穩妥的平台。


我沒參加學生會,因為我覺得那個沒什麼意思雖然說大學是個小社會,但畢竟還是不一樣,能力提升什麼的,還是看自己,不一定非要進學生會才能鍛煉自己。

大一大二的時候看著參加了的同學各種開會我覺得很慶幸,還好自己沒去,我最煩開會了。並且問起他們的時候,基本上都表示:呆著沒什麼意思,瞎忙,老開會,煩死了。

但是最近開始寫簡歷,填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的時候發現,我好像基本上是空白,什麼都沒有………而別人的那個細數下來一頁紙完全不夠………我只有這個時候才會覺得學生會有那麼一點用處,起碼看上去那些表不會空……


沒啥鳥用,花時間研究怎麼泡妹子比這個有意義的多……


推薦閱讀:

倘若為了一件事而奮鬥了幾個月 結果卻讓人失望透頂 是不是讓人很絕望?
有哪些經典名句讓你終生難忘?
覺得自己幾十年後將永遠消失,再也不會回來,突然感到莫大的無助和恐懼。怎麼辦?
為了增強團隊凝聚力,做那種例如"兩人三足"之類的團隊協作的遊戲是否有意義?
人為什麼要過生日,過生日的意義在於哪?

TAG:教育 | 大學 | 意義 | 學生會 | 個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