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秋瑾?

秋瑾,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東渡日本留學後改名瑾,字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鞦韆。


很小的時候看過一張照片,那女子身穿和服,手握短劍,英氣逼人,後來才知道那是秋瑾——民國奇女子,不同於林徽因的小家碧玉,三毛的特立獨行,那時一種帶有革命家的孤獨美感,有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落寞與遺憾。

說實在的,我一直挺佩服她的,因為在整個清王朝,正是儒家文化走向僵硬之時,而所謂的三綱五常正是囚禁女子的鐵籠,才衍生出「三寸金蓮」變態審美。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若不是出身富貴,連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我想她是幸運的,她不僅接收了教育並且在丈夫的支持下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而那時的她想必已經不再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封閉女人,不然也不會一紙休書之後毅然投身於革命。一個女人,該是多麼強大,才有勇氣揭竿起義去反抗親人,反抗整個封建社會。如果中國有女權運動,我想她應該就是鼻祖。

魯迅的《葯》講得是人們食用用革命者的血浸泡的饅頭來包治百病的故事,當時的迷信愚昧可見一般。現在想起那個血淋淋的饅頭,仍會覺得憤恨和悲哀,為什麼別人拼了命的在黑暗中吶喊,而你們仍然是看笑話的看客。我記得在《勇敢的心》中有個鏡頭是男主送上斷頭台時,當所有人乞求讓他妥協以自保,他卻仰天吼出「freedom!」所有人沉默了,震驚了。沒有人理解一個英雄的悲哀,儘管他拼勁全身力氣,人們還是無動於衷,目光太短淺,思想太狹隘,又怎麼會走的遠?也許正是看到了這種寒心的現象,所以魯迅才會棄醫從文,思想的力量更為強大。其實從歷史上看,在每一場社會變革的開始,必定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都是如此。只有讓一個人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所處的境地,知道妥協是解決不了問題,清朝各種屈辱條約的簽訂就很能說明問題。

而且我覺得革命中的愛情也很迷人,迷人之處在於隱晦而真誠,我想秋瑾是喜歡徐錫麟的,要不然也不會在他起義失敗後再發動起義。被捕之後只是淡然寫下一句「秋風秋雨秋煞人」他們從來不明顯表達,不談小兒女的私情,即使走向滅亡也不言談。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也許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吧

感覺跑題了,應該不會有人看到我寫的,照片如下


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

叱吒風雲生,精神四飛舞。

大人處世當與神物游,

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

不見項羽酣呼鉅鹿戰,

劉秀雷震昆陽鼓,

年約二十餘,而能興漢楚;

殺人莫敢當,萬世欽英武。

愧我年二七,於世尚無補。

空負時局憂,無策驅胡虜。

所幸在風塵,志氣終不腐。

每聞鼓鼙聲,心思輒震怒。

其奈勢力孤,群才不為助。

因之泛東海,冀得壯士輔。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

莽紅塵何處覓之音?青衫濕!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這是我很喜歡的女俠的詩。第一次看到時,就徹底拜服了,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女子的手筆,字間豪氣萬丈,胸懷天下山河。女俠身軀雖已消逝於歷史長河,但她的詩詞和抱負,將百世流傳。有時真想親眼見一見女俠的英姿,與其痛飲一場,豈不快哉!


感懷

莽莽神州嘆陸沉,

救時無計愧偷生。

搏沙有願興亡楚,

博浪無椎擊暴秦。

國破方知人種賤,

義高不礙客囊貧。

經營恨未酬同志,

把劍悲歌涕淚橫。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讀她詩我能讀哭。我們的精神永恆孤獨。


推薦閱讀:

什麼叫做精緻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民國乃至清代以來的近古文人比我們更有風度?
《敦煌人》,一場震驚民國藝術圈的私奔事件,是非恩怨您怎麼看?
魯迅是不是很少有笑的照片?
為什麼近代歷史電視劇里很少看見魯迅?

TAG:革命 | 中國近代史 | 辛亥革命 | 民國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