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如何判斷言論的真假?
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如何判斷言論的真假?
如題,題主提出該問題是源於 @孫志超 的這篇專欄:互聯網與你我的世界 - 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如何分辨真偽? http://zhuanlan.zhihu.com/p/21102524 在閱讀資訊時,許多時候會在陌生領域遇到彼此對立的兩種觀點,此時作為外行的我們該如何進行判斷呢?不知道知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者說作為外行是沒有能力判斷真偽只能是中立?PS:題主也沒想好到底應當加什麼tag,所以歡迎對tag做正確的修改。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所以想嘗試回答一下。但不一定能幫到你。1. 如果能接近真人的情況下,接近真人。不能的話,找視頻、照片,真的都不行,找到他寫的文字(如果是親筆所寫,可以讀出非常多信息)。理由:人的面部線條的走向會帶來很多信息,某種程度上,面相是準的。但我不是讓你去敬畏這些玄學,我是要讓你剝離對他的預設,包括他的學識、他的成就、他的經歷,單純地去看這個人。他的神定嗎?笑起來閃過狠色,還是很溫和?他的眼神能在持續的時間裡保持一種耐心的感覺,還是時不時就閃過不耐煩?或者你參考曾國藩《冰鑒》,『清濁易辨,邪正難辨。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木發;靜若無人,動若赴的,此為澄清到底。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靜若半睡,動若鹿駭,別人而深思。一為敗器,一為隱流,均之託跡於清,不可不辨。』
為什麼這第一點就是讓你去看人呢?因為事情難分好壞,關鍵在看這個人,人對了某種程度上事就對了,有問題的話總歸有問題,別有用心的永遠都是人。人可以非常可怕。
很多真正做事的人,他很靜,很定,說話很沉,頗有『貴人語遲』之感。而且人首先要善啊,但你去看許多行業里的許多人,這個字都是沒有的。怎麼辦,那就哪一個人都信不得。第二,用學物理的心態去看。你其實並不會對什麼領域完全一無所知,只是邏輯鏈缺了細分行業里的具體經驗。因此怎麼辦呢,你要復盤。這事1)假如A為真,那麼參與A的人利益動機為A1, A2, A3
2)假如B為真,那麼參與B的人利益動機為B1, B2, B33)A1-3的出發點與B1-3的出發點是否一致,如果不是的話,哪一個的假設是對的?4)假設A與B都不涉及詐騙,只是觀點不同,你會從這個分析中得到對應點的分歧,如果A與B涉及詐騙,你會發現其中有一個在邏輯上說不通,假如A與B都錯了,你則會發現兩者沒有涉及長期的制衡關係。第三,這麼做是不是萬無一失?某種程度並不是。這取決於很多方面,取決於你認知系統的完整,你的判斷的準確性,以及事情的複雜度,以及,最重要的是,你平不平靜。我們的喜好會非常干擾我們的判斷,我們內心的猜疑恐懼也會扭曲我們看到的客觀事實。我們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偏見,還要不理性。查理·芒格1995年在哈佛的一個演講中整理出人類的偏見達20多種(http://www.rbcpa.com/Mungerspeech_june_95.pdf,這個演講有中文版本,但你英語尚可的話直接讀也可以),後來他在一個序言中,整理出較為完整的人類偏見傾向這些偏見我也只是閱讀過,還沒有完全克服,但這些偏見是原本可以避免,但卻植根於人類的決策系統里,是人類自身非理性的一部分。說白了,騙子有時候手段並不高明,是自己會上當而已,某人說的話並非真的是無上真理,只是實在取悅了自己。這些不理性,也是你問的這個問題深挖下去會涉及的一部分,他們同樣干擾『真假』,同樣會扭曲『真假』。我也在學習中,學習如何更客觀,更全面,更平靜。共勉:)1. Reward and Punishment Superresponse Tendency
2. Liking/Loving Tendency
3.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4. Doubt-Avoidance Tendency
5. 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6. Curiosity Tendency
7. Kantian Fairness Tendency
8. Envy/Jealousy Tendency
9. Reciprocation Tendency
10. Influence-from-Mere Association Tendency
11. Simple, Pain-Avoiding Psychological Denial
12. Excessive Self-Regard Tendency13. Overoptimism Tendency
14. Deprival Superreaction Tendency
15. Social-Proof Tendency
16. Contrast-Misreaction Tendency
17. Stress-Influence Tendency
18. Availability-Misweighing Tendency
19. Use-It-or-Lose-It Tendency
20. Drug-Misinfluence Tendency
21. Senescence-Misinfluence Tendency
22. Authority-Misinfluence Tendency23. Twaddle Tendency
24. Reason-Respecting Tendency
25. Lollapalooza Tendency – The Tendency to Get Extreme Confluences of Psychological
Tendencies Acting in Favor of a Particular Outcome
呃……我那篇文章其實也是標題黨……
既然一無所知,自然沒有辦法分辨真假,也許有人說可以親自去查文獻,但事實上,現實中幾乎做不到任何領域的問題都有時間翻查汗牛充棟的資料;通常來說,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仍然是尊重權威。媒體不是權威,但媒體可以有公信度。一家有公信度的媒體轉述的權威專家的言論,在多數時候是我們值得依賴的。什麼是權威?通過其過去真實的業績、著作、履歷來證明,前提是真實。在信息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準確情況下,我們只能相信整個社會賴以建構的基礎。不然,一旦陰謀論的種子發芽,你會變成瘋狂的懷疑主義者。理性的懷疑主義是講道理的,瘋狂的懷疑主義則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真的(但往往認為自己是對的,咄咄怪事)。
此外,除了權威,我們也往往會傾向於相信身邊的、親近的、熟悉的人,人性如此,無需抗拒,但時刻保持懷疑態度,認為天底下沒有不犯錯的人,就可以減少迷信。(任何人都可能被「收買」 - 孫志超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如果出現正反兩種觀點,而且似乎雙方都很權威,那麼通常我傾向於更願意接受批判的那一方。認為自己總是正確並希望大家都認同的,我覺得已經走向了理性的反面,比如反轉。存在絕對正確的道理嗎? - 孫志超的回答、每天在互聯網分享經驗的人可信度高么? - 孫志超的回答
另外,要區分是否有絕對真理的場合。區分方式也很簡單,把「人」這個因素拿到,結論會不會變。如果不會變,比如數學、物理,那麼存在真理,最多是你暫時還沒了解到(老公/男友到底需要女人管嗎?還是事事都靠自覺即可? - 孫志超的回答)。但如果介入了人的因素,那很可能涉及到人類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等依賴現實實踐的內容,只有相對的真理,於是不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任何人的觀點都可能存在不適用性和不完整性(喜歡強答的理科生 - 孫志超的文章 - 知乎專欄)。重要的不是追求誰對誰錯,而是從多方觀點中得到自己覺得更「客觀」的觀點。真理越辯越明,沒有真理的地方,就不要浪費時間聽辯論了。
涉及到立場方面的事,直接跳過結論,只需要追求事實本身——是不是真的發生了?產生了什麼效果?影響了哪些人?……(沒必要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 互聯網與你我的世界 - 知乎專欄)然後,無視原文的邏輯,嘗試以自己的邏輯重新分析,看是否能得出同樣的結論。(怎樣看待《你穿的每一條牛仔褲都在毀滅我們的未來》?)
最後,有兩個誤區需要注意——
1、不要試圖說服其他人。
有時候當你有了清晰結論之後,會發現某些人閉目塞聽,喊著錯誤的觀點,聲音還特別大。如果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又有閑功夫,可以出來承擔教化的責任。但如果你並非專家,那就「潔身自好」即可,讓自己不從眾已經要耗盡全身力氣了,哪有精力管別人。
2、不是總需要表達意見。
接續上一條,不少人會誤認為說出簡單客觀的事實,不與人爭辯,即為安心做「理中客」。但真正內心裡認同「理中客」,完全可以不表態,學會忍受寂寞。(你有資格理中客嗎? - 孫志超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不懂做人,少數的人生經驗里肯定包括「溝通為先」,但溝通的前提是對方值得溝通。有一種人,表面開明開放,內心卻異常頑固保守,不但不肯坦誠講出自己的想法,更不願跟其他持分者交換意見,卻老是猜測別人的動機、批鬥對方的細節,然後就在猜錯或聽錯的基礎上做出錯上加錯的判斷,還自以為英明。他們即使看到可以改善他們觀點的意見,也會選擇性失聰,無論人家講什麼,都沒有辦法聽得進去。
溝通之道,在於令雙方的意見能分解匯總,求同存異,減少誤會與紛爭。可是社會上有太多人修養欠佳,自以為是,忘記了溝通的意義,每當遇到問題,不但不會採取溝通技巧化解衝突,更會先以鬥爭思維把對方視為敵人,凡事分敵我,事事見陰謀,一見風吹草動便緊張萬分,再難理性分析,科學論證。但這樣一來,既無法把事情處理好,也很難把日子過得好,實在不智。
其實只要溝通的功夫做得好,可令人保持謙卑,也能慢慢對一無所知的領域逐漸了解更多。
真假不重要。真正有價值的是:通過閱讀完全相反的觀點,我們加深了對相關領域的認識和思考,觀點不重要,思考才重要,我思故我在嘛;記在心裡,以後遇到其他此領域的專家可以作為談資來請教對方。對方也許會贊同某個觀點也許會提出完全不同的第三種觀點,不重要,不要當真,你就思考一下,記在心裡,留待以後請教別人。這樣你就能從各種看似矛盾的觀點中受益。能受益就行了,為什麼要執著於真假對錯?長期這樣思考並溝通了就懂了,這世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看似相互矛盾的幾個觀點融合起來才更接近真理。
觀點背後全是利益。除非能理出背後的利益鏈,否則沒辦法看見不涉及利害關係、最接近真實的那個點。我不擅長解一團亂麻。
以下是涉及切身利益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方法論(之一):不看任何一邊,任何一邊都沒有真相。那真相在哪兒呢?海上生明月,那輪明月就是。找到自己的、相對深遠的利益點。
比如,扎克伯格和埃隆馬斯克都想說服我去接替他們,但我的目標是當king of the universe,那就不管他們誰在扯淡,去哪個都可以,我是要當king of the universe的,倆地球人誰真誰假誰好誰壞跟我有毛線關係(大概會選埃隆馬斯克,可內點火箭遠遠不夠用,選長得好看的那個。
自己的利益點挖深一點,再深一點,跟明月一樣「四不靠」,實不實現在其次,重在用它stay sober——但凡想掌控「什麼」,必須與「什麼」無關才能辦到(想推動一把椅子,自己不能是椅子)。任海水打得一身濕,我生我的明月,押在外界的真假和他人的質地上,免不了在大海里顛簸好一陣。
這是一個自我強化的回答。
如果是定量的問題,有數據可循,那麼看數據,勝過千言萬語。如果是定性的問題,無唯一答案,讓它成為論據,而不是論點。
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用。
兩個辦法:1.惡補相關知識,自行判斷。2.相信專家。
利益關係
通過對發言的人了解目的進行推測,學習相關知識。講道理還是需要你有一定素質,比如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等。最實際的還是去了解諮詢問題本身。
注意細節,邏輯,前後順序,是否合意。其實有些可以利用句子分析法最主要還是看你思維方式用什麼角度去看
首先 觀點只是觀點 難免不全面
對於一無所知的領域的應有態度:查資料 再根據資料自己得自己的觀點其次 資料的可信度是局限的
所以你的觀點會是局限的多問自己【這個觀點為什麼成立?】
【這個觀點在什麼條件下成立?】澄清前提劃定邊界你要讓你的觀點儘可能全面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我歡迎任何人對我的觀點進行挑戰包括你推薦閱讀:
※怎麼克服在工作一段時間(4年以上)後就沒有動力去學習新東西了?
※怎樣在交往的過程中最大程度拷貝別人頭腦已儲存的知識?
※如何擺脫信息依賴?
※理論知識因為工作上使用少,所以容易忘記,有什麼好方法?
※如何成為博學多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