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生兒黃疸要緊嗎,什麼情況下需要治療?



通常新生兒黃疸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生理性的黃疸是由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正常改變導致的。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早產兒持續時間可能較長,一般在三周內消退。

與成人的紅細胞相比,新生兒的紅細胞更多(子宮內為無氧環境,需要更多紅細胞載氧),且胎兒紅細胞的壽命更短(約85日),成人約為120天。更多紅細胞及學紅蛋白的代謝增加會產生更多的膽紅素。足月新生兒膽紅素生成約是成年人的2-3倍。這時引起黃疸的最主要病因。

母乳餵養不足伴隨的熱卡攝入不足和脫水可增加黃疸的嚴重程度。增加喂哺的頻率可減少嚴重高膽紅素血症的發生率。

生理性黃疸一般可以不採取干預,但是如果有病理性黃疸可能或是有重度高膽紅素血症的可能時,就需要儘早進行干預。如果有以下特徵的話,提示新生兒可能有重度高膽紅素血症的可能:

1、出生後24小時內發現的黃疸(通常由溶血所致的膽紅素生成增加引起)是一種醫療急症。

2、TB(總膽紅素)或經皮膽紅素測定水平高於年齡小時數對應的列線圖的第95百分位數。(根據新生兒是否足月,出生後的天數制定的國際干預標準,前七天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幾率很高,如達到標準應該及時干預。)

3、足月新生兒在出生2周後仍存在黃疸。或黃疸退而復現。

由於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程度受許多因素影響,不僅有個體差異,也與種族、地區、遺傳、性別、餵養方式有關,故一直難以制定一個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的分界點。

不過,經過多年的研究及大量資料顯示,由於在某些情況下,低於現行生理性黃疸標準,也有形成膽紅素腦病的可能,而超過生理性黃疸水平的健康足月兒不一定會造成病理性損害。新生兒生後血腦脊液屏障的發育和膽紅素水平是一個動態發育的過程,胎齡及日齡越小,出生體質量越低,血清膽紅素超過一定限度對新生兒造成腦損害的危險性越大。

新生兒黃疸的干預標準應為隨胎齡、日齡和出生體質量而變化的多條動態曲線。我國在這方面的認識以及基本與國外同步。

最嚴重的併發症:膽紅素腦病。新生兒大腦屏障發育不完善,遊離的膽紅素進入神經核團代謝引起神經系統不可逆損傷。出現精神差,反應差。臨床出現少吃、少哭、少動等癥狀。重者出現呼吸、循環衰竭,並發腦出血、肺出血、DIC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所有的治療措施都是為了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急性膽紅素腦病」與「核黃疸」

核黃疸最初是一個病理學名詞, 用來形容腦幹神經核和小腦被膽紅素浸染的情況。但臨床上,核黃疸和急、慢性膽紅素腦病經常混為一談。為避免概念混淆,在美國2004年的指南中,對核黃疸及膽紅素腦病進行了界定。急性膽紅素腦病主要指生後一周內膽紅素神經毒性引起的癥狀,而核黃疸則特指膽紅素毒性引起的慢性和永久性損害。

當TB大於25-30mg/dL(428-513μmol/L)時,膽紅素誘導的神經功能障礙的發生風險是相應增加的。因此,對每一例存在重度高膽紅素血症的嬰兒,都要進行充分的及時的干預,以避免出現腦部損害的可能。然而,即使這些嬰兒得到了充分的治療,有時仍會發生長期神經系統後遺症,也就是核黃疸的可能。

▼光療與換血療法

目前治療新生兒黃疸兩種主要的方法是光療與換血療法。光療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有效、無創的方法,已成為新生兒黃疸的首選措施。有資料報道在發病的最初24-48h內採用光照療法,光療效果最好。目前光療有三種方法:傳統單面藍光照射治療、藍光毯(纖維光束毯) 治療、持續多面光療。

光源以波長425-475nm的藍光和510-530nm的綠光效果好,也可選擇波長550-600nm的白光,臨床上以藍光的應用甚為廣泛。有研究認為藍色光到綠色光(460-490nm) 區域可能光療效果更好,因此光源的選擇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也有研究通過對58對接受過藍光治療的同卵、異卵雙胞胎的橫斷面研究,提出藍光治療可能是黑色素瘤的危險因素。

而換血療法能換出血中遊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換出血中大量膽紅素,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糾正貧血,改善攜氧,防止心力衰竭。換血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用於重症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但換血療法有很多併發症如出血、感染、血壓波動等,血壓的變化可能會引起顱內出血,因此在換血時應該密切關注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

除此之外,還有微生物製劑、金屬卟啉類藥物、肝酶誘導劑等藥物被逐步運用到新生兒黃疸的治療當中來,起得來不錯的療效


黃疸嚴重程度的判斷很複雜,與孩子的胎齡、日齡相關,不同胎齡不同日齡的孩子黃疸水平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處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同時還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狀態、血型,母親的孕產史、血型,以及餵養史等等綜合判斷。這些都是沒有專業知識的家長無法準確判斷的。所以請聽從大夫的建議。多數孩子的黃疸是無甚要緊的,但仍然有少部分孩子的黃疸是需要干預的,主要措施是照藍光,更少部分孩子的黃疸是需要換血的,極少部分孩子會因為黃疸水平過高或處理不當留下後遺症甚至死亡。我就見過黃疸後遺症的孩子,生長發育一塌糊塗,每天需要多種抗癲癇葯才能勉強控制抽搐。所以題主你說黃疸要不要緊呢?


寫在前面

最近猴子媽看到很多沒良心的防疫站醫生又給新生兒父母推薦茵梔黃,連夜加班寫下黃疸保健的知識。

當時作為出生沒黃疸的猴子,2天就出院回家了,一周後我發現猴子越來越黑。

以為是在陽台睡覺覺晒黑了~在屋裡看著黃疸是皮膚髮黑的~

其實這時候就是母乳性黃疸了,一直到滿月去打針不給打,說黃疸高11.8,讓吃茵梔黃。

回家來猴子媽就開始做功課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猴子本人是3個月黃疸才退乾淨,新媽媽們不要心急~

可以推遲疫苗

黃疸退乾淨後或者低於黃疸值8;再去防疫站安排疫苗即可。千萬不要為了打疫苗而停母乳或者吃藥。

猴子3個月的時候只需要去2次就把疫苗補全了,今後孩子感冒拉肚服用抗生素疹子等等都會推遲疫苗。

推遲疫苗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沒有孩子會因為常規推遲疫苗得病。

言歸正傳~黃疸作為多數寶寶出生的第一個癥狀,之所以不能稱之為【病】,是因為只有病理性黃疸才是病。

多數足月的健康嬰兒都是生理黃疸~

首先要辨別黃疸的癥狀,才能更好的護理寶寶,同時媽媽和家人也可以安心~

新生兒黃疸的癥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2種。

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病理性請遵醫囑,不要想當然。

生理性黃疸很正常~不是病,不是孩子有問題的表現~不是比沒有黃疸的孩子體質差的表現!請不要受無關長輩的言語誤導~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包括母乳黃疸,黃疸值在13以下。發黃癥狀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眼白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1-3月內還有黃疸值維持8-13的情況,要觀察判斷是否母乳性黃疸。

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病理性黃疸的自查~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這時候在醫院的話醫生會給出專業判斷和建議。

或出院後持久不退(4個月以上),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越來越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手腳無力。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新生兒黃疸的3種原因

1、0-3月母乳性黃疸(不要停母乳!)

即便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癥狀。

在孩子肝功能沒發育到可以消耗母乳內膽紅素之前,停母乳只是暫時退黃。

但是帶來的影響很大,停奶對孩子的安全感是重大損傷,容易出現奶頭混淆,母乳的營養不是任何奶粉和奶製品可以替代的。

同時有可能很多媽媽會出現奶量減退,再次追奶會延遲母乳達到供需平衡的時間。得不償失~

作為媽媽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母乳性黃疸的判斷:通常在生理性黃疸理應消退的時候,還有反覆或者持續發黃。通常是因吃母乳新生兒無法消耗母乳中的膽紅素引起的黃疸癥狀。

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後期甚至可以觀察到,以早起未大便前最為明顯發黃,大便後明顯減輕。可判定為母乳性黃疸。

密切觀察孩子,如果僅僅是發黃,正常吃睡玩,精神狀態良好,只要讓孩子多吃奶多喝水,多拉多尿及時排出多餘的膽紅素。

待孩子自然發育到可以消耗母乳中膽紅素,黃疸自然就好了。

2.月子內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出生後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1月至更晚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作息正常,精神頭足。

3.醫生確診後的病理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還有藥物性黃疸,應遵醫囑及時治療。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

新生兒黃疸的家庭護理

1.不要喂茵梔黃!(或者其他中藥偏方)

全部是寒涼的復方中成藥,退黃原理是讓小兒處於腹瀉狀態,排出膽紅素。

副作用是新生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善的情況下,破壞胃腸機能,破壞腸道菌群。

導致嬰兒階段1-2歲常常腹瀉,後續影響未可知。給孩子的正常發育和家庭護理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不必使用治療手段。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只需要多吃母乳多喝水,多排便排尿。戶外環境適宜的情況下,多進行戶外活動即可加速黃疸消退。

2.嬰兒出生後,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觀察黃疸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後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以便及早發現重症嬰兒,及早送醫治療。

3.病理性黃疸,請遵醫囑給予及時治療

同時飢餓、缺氧、便秘、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可加重生理性黃疸,應遵醫囑給予治療。

一句話——嬰兒發黃,多觀察、多吃多拉,保守治療才是上策!

希望新媽媽們為人父母,多學習育兒知識武裝自己,不要被那些沒本的醫生忽悠~最後給孩子和家庭造成傷害~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新媽媽更好的守護寶寶成長~

關注公眾號【猴子麻麻育兒錦囊】迅速獲得猴子媽育兒經驗值~


俺嘗試用問答回答這個問題吧。

問:我家寶寶從出生到滿月,黃疸一直沒有下去,還越來越嚴重,請問專家這是什麼原因?孩子天天夜裡12點準時開始哭,怎麼哄都不行。

幼兒說:出生到滿月,黃疸沒有下去,越來越嚴重。因為沒有說餵養方式,如果純母乳餵養,黃疸沒有明顯的減輕,這不是非常著急的事。

如果越來越嚴重,這是危險癥狀,一定要去醫院就醫,原因有多種,感染、母乳,還有其他的先天問題,開始沒反映出來;至於天天夜裡12點開始哭,怎麼哄都不行,看他哭多長時間,因為這個哭有很多種情況,一個是哭的原因非常之多,如果是吃母乳的孩子,哭可能是跟母親飲食有關係,母親吃了一些辛辣食物,可能造成孩子有反應,可能肚子疼。還有比較常見的原因,比如說身體可能有點不舒服了,熱了,冷了,但是跟準時12點的關係不太大。有一種咱們認為是不明原因的哭鬧,那個時候比較准,傍晚哭得比較多,但是晚上12點比較少見。標準比較嚴格,孩子這種情況,應該是每星期出現三次以上,每次哭至少三個小時,連續三周以上,才診斷為不明原因的哭鬧。我覺得您這準時12點有點兒接近不明原因的鬧,如果真是這種情況,不用著急,到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沒有很好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這種孩子一般到五六個月自己就自愈了。這種孩子其他方面都是很正常的。

問:我兒子一個月,黃疸現在還沒有退,20天的時候去查過膽紅素,正常範圍,醫生說是母乳黃疸,我也沒有停母乳,醫生說即使停了母乳,恢復還是黃的,現在還沒有退正常,我應該堅持母乳,平時吃的東西,應該注意什麼,對退黃有沒有幫助?

幼兒說:這說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如果膽紅素不是很高的,是正常範圍,母乳性黃疸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孩子吃奶很正常,體重很正常,精神狀況很好,母乳性黃疸可能性比較大。至於說停了母乳還會黃,醫生說得也是很對,但是黃的程度就停母乳停兩三天以後,比原來程度明顯地減輕一點。但是也不主張停母乳,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正常範圍內接著喂母乳,如果就是母乳餵養性黃疸就不用擔心,如果自己很在意,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停三四天母乳,觀察孩子,觀察孩子如果黃疸明顯減輕了,可以判斷這個孩子肯定是母乳性黃疸。如果再恢復喂,可能比減輕的時候稍微重一點,但是肯定比以前要好,這是肯定的。再一個辦法他不停母乳,把母乳擠出來以後,放在容器里,那個容器水到56度左右,捂8分鐘左右,這樣主要導致黃疸的霉破壞掉一部分,比直接喂母乳好一點,也沒有浪費母乳,這是折中的辦法。

再一個不用擔心母乳性黃疸,目前研究結果最晚兩到三個月才會完全消退,只要逐漸在消退的過程,不用擔心。如果覺得加重了,一定要上醫院。千萬不要停母乳,要繼續喂。平時吃的東西,目前認為沒有明確母親吃的哪些食物會導致母乳性黃疸的加重,所以這方面沒有什麼建議。

問:我的寶寶18天,他身上的黃還沒退完,新生兒黃疸會影響寶寶的什麼地方?我要怎麼樣才能幫他退黃?

答: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的,18天身體黃還沒有退完,這也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到底黃疸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不用擔心,會逐漸退下來,對寶寶健康沒有什麼影響。如果這孩子沒有吃母乳,可能不是母乳性黃疸,沒有退完的問題有兩種,一個是這個孩子如果是早產兒,兩到四周退完也是正常的,如果這個孩子是足月兒到18天沒有退完,沒有退完說沒有減輕還是說有減輕,越來越輕了,如果越來越輕也不用太擔心,如果沒有減輕,可能是有點問題,可能有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應該去醫院做診斷,因為是病理性黃疸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要及時的去處理。


每天監控黃疸

如果呈下降趨勢 那就可以安心 讓寶寶多吃奶 可以把黃疸通過大便排出體外 (黃疸不溶於水 不能通過尿排出去)

如果一直升高 那就的密切關注 必要進醫院照藍光 太陽光不行

不建議吃中藥


據說日本是沒有生理性黃疸這麼一說的。所有的黃疸都需要重視。我所了解的香港的做法是新生兒出院後需要第二天就要去母嬰健康院測黃疸,然後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建議下次測量的時間,一直監測到孩子的黃疸開始消退到幾乎沒有風險的時候。非常必要!尤其是十天以內的黃疸。再小的概率攤到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劇!

再補充一下,這個問題你去問身邊有經驗的媽媽朋友們她們大概都能給你說出個一二三四條來,然後結論大部分應該都是「沒事兒」,因為畢竟他們都有至少一次的成功經驗,即他們的孩子都是好好的,安全度過了黃疸期。那是不是你就可以相信他們說的「新生兒黃疸沒事兒」呢?客觀說大部分時候確實是沒事兒,但是如果醫生已經建議治療,而你不信任醫生在網上開始搜答案時,我建議你不要搜了。我曾經搜了一兩個星期吧,然後有用嗎?你知道大部分的孩子只要餵養得當,沒有其他疾病或者不是嚴重的母乳性黃疸的話通過代謝膽紅素可以從體內排出黃疸減退,然後你知道膽紅素過高時因為新生兒血腦屏障不健全易發膽紅素腦病而膽紅素腦病的後遺症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核黃疸沒有治療手段只能康復治療改善孩子發育等。有用嗎?沒用,你能憑你搜到的這些知識判斷你孩子的黃疸是正常範圍還是異常情況嗎?不能!你能能分辨出新生兒怎樣是精神良好怎樣是已經開始嗜睡了嗎?不能!而一旦開始嗜睡對你孩子的搶救就是以小時計算的晚幾個小時也許你就悔恨一輩子!

就像一個回答裡面說的,黃疸就像發燒一樣是一種癥狀,很多情況都會導致新生兒黃疸偏高或過高不只是溶血性黃疸,還有新生兒感染等等情況!這種時候你你可醫生給你過度治療(因藍光照射的所謂副作用跟膽紅素腦病的後遺症比起來你想選哪個?),也不要漏診!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醫院,流程操作沒那麼規範時,更加要警惕!

我舉香港的例子是因為有文獻報道香港高膽紅素血症的新生兒發生膽紅素腦病後遺症的概率為0,就是因為他們監控的好,有異常情況時能及時處理。

再強調一遍一旦膽紅素入腦,搶救以小時或分鐘計。


一定一定要聽醫生的,我寶寶當時就是黃疸很高屬於很嚴重的那種,在醫生看了都說非常嚴重再下去可能腦子都要壞了是不可逆轉的情況下我家婆還是不願意花錢孩子住院治療,我心裡那個恨,恨後來再我的強烈要求之下還是住了一個禮拜的院照藍光治療之下好了,還好我沒有聽我家婆的說回家泡草藥,孩子的生命你是賭不起的,有不是那麼嚴重的照照太陽草藥泡泡就好的,也有身邊孩子特別嚴重但是因為爺爺奶奶封建思想耽誤孩子治療導致孩子腦子壞了的情況,這是永遠不可逆轉的,所以,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以上。


說個不太相關的回答,實在是這裡太多人建議給新生兒曬太陽。

新生兒不要曬太陽,新生兒不要曬太陽,新生兒不要曬太陽。

孩子的皮膚比成人脆弱,更易受到陽光的傷害,這種影響是終身的。孩子要避免日中出門,有太陽的時候要有遮蔽,六月以下嬰兒避免用防晒霜。

建議給新生兒曬太陽治黃疸的,只能說你無知者無畏害你自己的孩子,別到處宣揚害別人的孩子。


1、出生24小時內發現黃疸,遵醫囑,遵醫囑,遵醫囑,這個就別為難新手媽媽了

以下說的是 出院後,或出院時發現的黃疸

1、不需要喝任何黃色的液體(中成藥、口服液,沖劑)就是喝了後,讓排泄的,有些三甲醫院也會開,不管你家孩子黃不黃疸

2、盡量充足給予母乳(多吃,多拉 好的快)

3、理解大夫,如果發現高,建議住院照藍光什麼的,畢竟這個時代彼此信任不足,依照自己家孩子情況吧,我不是特別建議住院啊,孩子剛出生,安全感好差,在醫院,餵奶粉,媽媽在家漲奶,跟吸奶器作鬥爭,最後弄的影響更差,孩子回家後哇哇的哭

4、知乎上有知識儲備強的大夫,但是醫院也有更多跟不上時代,負不起責的大夫


一句話:聽醫生的!自己又不是專業人士,家人親戚鄰居那些人都不是醫生,他們說的話不要信!不要說什麼誰的小孩也這樣最後還不是自己好了,不要說什麼概率小,一旦到你身上概率就是百分之百!永遠不要拿孩子的健康去冒險!


答主女兒剛出生,出生後第三天,黃疸16.5,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一位楊姓醫生,極力建議我住院治療。初為人父,所以完全按照醫囑,入住了寧波市明州醫院,當時據楊姓醫生說,人民醫院和婦兒醫院沒有床位,只剩下明州最後一個床位,並且熱心的問我要不要幫我叫救護車。。。。。。

明州醫院當日檢測只有11.5,想到儀器誤差,出於謹慎態度,還是選擇入住。當時醫生和我說的很嚴重,溶血,或者可能病危,然後簽字。(這裡我表示理解醫生,畢竟往嚴重了說,事後沒事,家屬也不會苛責,要是說沒事,事後嚴重,就比較麻煩,所以我還是表示理解)第二天,去醫院送母乳,寧姓醫生和我說了各種寶寶可能存在的併發症,(我當時拿出手機拍他給我的一張說明的a4紙,醫生說不能錄音,心虛?我就拍照啊)。中午回來問了下媽媽群和親友,都說這個數字很安全,沒事。(概率問題我理解,99個沒問題,不代表最後一個沒問題),我這個時候還是覺得住院時需要的,畢竟寶寶身體健康第一位。

讓我徹底轉黑是我家裡人和月嫂堅持讓我接寶寶出院,月嫂抖了很多醫院黑料(具體就不說了,我一開始不信的,現在信了)。下午就接了寶寶出院。

1。費用1400,住了一天。其中各種檢測費,密密麻麻。基本上能檢測的都檢測了

2.我送去的是國外代購的紙尿布,整袋帶過去的。接回來的時候都是散開的,國產的。(對,都換掉了)

3.寶寶頭上有一個包,手上一個針管(抽血,這個可以理解)

4.月嫂看了下寶寶的嘴角,判斷喝的都是奶粉,母乳未餵養(偏月嫂主觀判斷)

最後,我也沒說什麼,簽字付錢走人。

我想醫患關係,就是這麼整壞的吧


我來回答一個吧,娃15天社區醫生上門檢查發現娃黃疸嚴重,皮膚黃染,眼睛不黃,建議斷母乳三天,當時覺得沒法接受。29天去醫院一測,已經17了,用了茵梔黃和媽咪愛,一周以後降到10.7,繼續吃這兩種葯,再一周降到7.0,想著好一點了,沒有好好按時吃藥,一測反彈到9.6,醫生都覺得反彈很嚴重,因為隨著月齡增大,孩子對膽紅素的排解應該越來越好,黃疸應該降下去。這時候趕快去省兒保消化科,還抽了血,根據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比例,判斷是膽汁淤積型黃疸,開了熊去氧膽酸膠囊,兩周以後娃全好了。

其實娃29天的時候兒科醫生建議我們去兒保消化科,可是去了醫生下班了,只能看了內科急診。當時第二天應該再去看消化科,娃就不會經歷這麼久的吃藥,還出現反彈。

出現問題還是及早去醫院給醫生看比較好,自己在家著急並不能解決問題,當時看到一個老太太獨自抱著15天的娃來醫院看黃疸,說媽媽還在坐月子不能出門,自己抱來看看放心點,覺得很贊。


血腦屏障發育完全,膽紅素再高也沒事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全,膽紅素超過一定的範圍,將可能造成膽紅素腦病。現在沒有辦法獲知血腦屏障的發育水平,問,膽紅素超標該怎麼辦?媽的制杖啊,當然照藍光去啊,幹嘛要去做這種無謂的賭博?何況社保可以報銷近一半的新生兒醫療費用。


找個最好的醫院,扔進去,聽醫生的,切莫諱疾忌醫。

我就是這麼辦的,浙江省兒保,全托護病房,住了一星期,一天一千,雖然肉疼但腦子不疼。


老婆是我們當地三甲醫院的護士,前幾天她們護士長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她們醫院的兒科主任,我們當地的兒科權威,交流過很多國家,前幾天女兒在美國生了孩子,作為外婆大包小包的跑去美國看外孫,到美國之後孩子黃疸很高很黃,她那個急呀,照她的看法該照藍光該治療啊,可是美國的醫生護士都很淡定,根本不治療不管,她那會都要歇斯底里了,硬逼著讓抽血做了檢驗,檢驗結果出來醫生還是不管,她女兒也說您別瞎指揮行嗎?聽大夫的!把她給氣的啊,實在氣不過就打越洋電話給老婆的護士長訴苦,講了她在美國的這些遭遇,第二天開會就把這事當故事講給了老婆她們!具體指數什麼的都沒說,僅是個表述!

認識的朋友講給我的:她的表親嫁到了香港,已經生了三個孩子了,告訴她,在香港病理性黃疸才會治療,生理性黃疸大夫也是不管的,讓寶寶自己恢復,根本不會照藍光!


老一輩人眼裡黃疸都沒事,但實際還是需要重視的。我家寶寶出生就住院照藍光,出院後還是黃,都說新生兒黃是正常的,後來一直不降,輾轉多個醫院,出省,最後確診為膽道閉鎖,正常活不過一歲,手術治療平均壽命在4個月~18歲。希望家長還是重視黃疸,多聽醫囑。無知很可怕,知道卻沒有辦法很無奈。


不請自來 沒腰可卸。

接下來進入正題。

首先清楚黃疸的概念,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在體內堆積,而引起鞏膜,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體溫 食慾 二便均正常,足月兒生後兩三天出現,兩個禮拜左右就會消退。這個時候就要查血清中的膽紅素。一般足月兒小於221個微克 ,早產兒小於256個微克。這個不需要治療,注意營養,保暖,防感冒一般護理就行。

病理性黃疸,生後24小時內即刻出現,程度重,持續時間長,足月兒黃染時間大於兩周,早產兒大於四周,黃疸退而復現。一般足月兒血清膽紅素大於221個微克,早產兒大於256個微克。這個就需要光照療法,俗稱就是照藍光。降低膽紅素。是目前治療黃疸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還有就是合理餵養。

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觀察二便次數,量,性狀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處理——貼心小護明星月嫂建議:】

每天仔細觀察新生兒鞏膜、皮膚、粘膜、手腳心顏色變化即新生兒精神狀況,並做好記錄。

①如果發現新生兒鞏膜、皮膚或粘膜發生黃染,而睡眠及精神狀態良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則可建議產婦適量增加她自己的液體攝入,以使新生兒得到足量的水份而改善代謝;產婦飲水量足夠,新生兒仍輕微黃染,則鼓勵產婦繼續母乳餵養。

②若黃疸逐日加重,鞏膜、皮膚及粘膜外手腳心亦出現黃染,但精神良好,吃奶及大小便無明顯異常,則建議停止母乳餵養2—3天,待黃疸減輕後再繼續給母乳(期間以奶粉代替),或者向醫生諮詢。

③若新生兒鞏膜、皮膚、粘膜及手腳心均黃染且迅速加重,伴有煩躁哭鬧或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發白等異常,應建議家長立即帶孩子就醫。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新生兒黃疸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新生兒黃疸高都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早期新生兒輕度黃疸不會有嚴重後果,但重度新生兒黃疸高在早期新生兒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核黃疸不僅危及生命,倖存者可因神經系統受損終生致殘。中、重度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可引起聽覺損害,腦幹聽覺誘發電位異常。 務必引起家長重視!

黃疸的預防

1、勤觀察:出現下列癥狀請及時送婦兒醫院就診!皮膚嚴重發黃,食欲不振(不愛吃奶),尿液發黃(尿布上直接染黃),沒精神(哭鬧或哭聲小沒力氣)!黃疸一般出生2-3天開始顯現,4-5天最明顯,之後逐漸減弱。半個月基本就完全消失了!

2、勤喂水:初生兒屬於生理性黃疸,多喂水,但每次水量不宜多,可分多次喂,建議2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開水最佳!多喝水可以加速小便頻次,即可以加速黃疸的排除!

3、勤曬太陽:注意曬太陽時不要曬到眼睛,本人做法是用棉紗巾擋住眼睛,或者橫抱著側身對著太陽,也可以讓寶寶側身趴在溫和的太陽底下!注意最佳曬太陽的時間是早上9:00-9:30,下午4:00-4:30,每次時間20分鐘,這段時間太陽相對溫和,不會傷害寶寶皮膚!

治療方法

藍光照射是治療新生兒黃疸高的一種簡便、療效好、見效快的方法。黃疸就是寶寶體內膽紅素含量偏高,膽紅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一種水溶性的產物,能從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濃度。膽紅素的吸收光帶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長時光分解作用最強,而藍光波長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間。藍光治療的治療原理就是通過照光,能讓體內的膽紅素轉換成其他物質,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另一個出口,黃疸的癥狀就能改善。

治療後事項

新生兒黃疸高醫院一般採用藍光治療,由於藍光可分解體內的核黃素,即維生素B2,因而當光照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時應給新生兒補充維生素B2,以防引起維生素B2的缺乏。由於患兒通過藍光照射治療,這很容易造成患兒體內水分的丟失,因而,在治療前先要給予患兒餵奶,且在餵奶之前要喂一些水,這樣不僅能避免電解質紊亂,還能防止患兒經照射治療後大量的出汗而引起脫水、發熱、酸中毒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贊轉發哦~

我們會灰常灰常感激你噠!

同樣如果你覺得我們公眾號很有意思,那麼可以對著使勁按壓掃描二維碼訂閱我們哦

小編喜歡你來,喜歡你經常來!


我的答案是聽醫生的。我兒子在15天去醫院時被查出來黃疸值22建議住院。我說住我男人說不住,兩人誰也不能說服誰就回家了。到家後越想越不對硬是又抱回醫院住院治療了。聽別人的建議吃媽咪愛茵桅黃也許會沒事但萬一有事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這篇文章說大多數兒科患者感冒無需血常規化驗的論斷?
為什麼適量運動能提高人體素質和免疫力?那適量又是多少呢?
懷孕挺著大肚子是什麼體驗?
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排泄嗎?
是否有良好的飲食以及鍛煉方法,能夠治癒或緩解」尿不凈「的癥狀?

TAG:兒科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