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環科院環評業務改制?

環科院環評業務改製成民營單位,是走是留?


從幾個角度比較散的講一講對這個事情的一些看法。

第一,環評這個東西就不該存在。環評的出發點是好的。環評是什麼,是對區域的開發活動給環境質量帶來的影響進行評價。作用是判定一個項目該不該建設,會產生什麼環保問題,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成功率是多大。

事實呢。環評從來就沒有完成過他的任務。一個縣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建在哪裡,縣委書記一句話抵過你寫幾百頁環評。可以看到有些項目因為環評的原因沒有通過,但是真正的原因真的是環保嗎,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包括一些非常大的國家級別的項目。而且更多的項目本來不該過的,環評意見是通過。

而且環評中對一個項目應該上的環保措施和實際建設的環保措施往往差距是非常大的,毫無指導意義,不怕噴的說,這個現象有他的原因,但是環評人員技術能力較低,環評本身失去作用導致這方面不重視,是重要原因。大量的環評,千把塊找個研究生就寫了,能指望他起到什麼作用?

可以說,環評唯一正確的只有制定這個制度的出發點。這樣的制度還有很多。比如工程監理。這是中國這種社會模式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在環保的角度,環評是環保發展中的一個失敗的產物,同樣的還有總量減排、環境統計、污染普查,最近的生態紅線我也看好會成為一個失敗的探索。

第二,改制。為什麼環評要改制。很多人認為是在改事業單位。確實這是國家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動作。但是針對環評,為什麼可行性研究不改制、規劃不改制、設計不改制,就改環評。我認為是因為國家想淘汰環評了。或者說只有非常大非常特殊的項目,才做環評。其他的下放許可權,慢慢的備個案就行了,以後可能啥也不做就行了。現在類似房地產這些項目做環評有意義嗎。

環評養活了多少人,養肥了多少人。我干環保十多年,最怕聽到兩句話。一句是不懂環保的老頭老太太說的,我說我干環保,問我:哦,掃大街的歸你管?另外一種是知道環保這回事的說的,我說我做環保,一副豁然開朗的表情:哦,做環評的!我說我不做環評,對方立馬換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不做環評還能做什麼!我:%¥#@*(。。

環評養活了那麼多人,一下取締不可能,也不符合行業的需要,改制是一個信號。

第三,環科院做環評的何去何從。我覺得環科院做環評的人,在環科院里技術含量是最低的一群人(個人觀點)。懂的乾貨是最少的。唯一比較擅長的是政策和標準。標準沒的說,政策其實他們是沒有深入解讀的能力的,只是比較熟悉。大多數哈大多數,別罵我。相對而言哈相對而言,別罵我。然後還有個優勢,接觸的地方環保局的人較多,較廣。其他沒有了。對工藝的了解、科學研究能力(環科院不是設計院哦,是研究院,其本質是科學研究,實際怎麼樣不管)、設備的了解、現場的經驗、科技前沿的了解,都是欠缺的。

那麼問題來了。環評走下坡路是公認的。大部分人收入逐漸會降低(脫離後由於體制導致分成增加不考慮,只考慮總量)。甚至有一天他真的不存在了,做環評的人做什麼去?

我個人建議留在環科院,徹底拋棄環評。

有兩條路,第1,轉型做其他類似環評的諮詢類,比如規劃、清潔生產(剛出來時非常火,現在也不行了。假設20萬一個別人來求你,1年後可以5萬一個你求別人的水平)、政策研究、節能評估、水土保持、安全評估等。好處是轉型不難。壞處是要找准方向,而且方向隨時可能變化,新的東西隨時可能出現。

第2,轉型做技術和研究。環科院應該有這個平台的。可以預見的是,國家對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的待遇會越來越好。研究成果轉化為自己的錢也越來越現實。有乾貨,走到哪裡都能掙到錢,特別是環保這個人均乾貨非常少的行業。缺點是需要學習的東西有點多了。

或者,搞互聯網去吧。搞金融去吧。只要你有這本事。徹底拋棄環保又有何不可。

-----------------3.3

更一下。

首先下面有人說對比下國內外。國外概念太寬,每個國家的制度或多或少是有區別的。理想化的環評,可以說國外嚴格的執行了70-90%,肯定也有亂來的。國內呢,基本面目全非。下面對比下理想化的環評和中國的。那70%-90%自己腦補。

第一是本質。環評是一種企業付費,找第三方購買諮詢服務的行為。國內是付錢走程序。

第二是環評內容。環評是第三方採用詳實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得到正確的結論。並且提出科學詳盡的對策和方案。技術含量是很高的。國內是可真可假的數據,走過場的套下公式,想方設法得出肯定通過的結論。技術建議的提出純粹為了報告完整性,小環評的話還有可能是錯誤的工藝路線。基本是圍繞著通過而編的一個文字的東西。

第三是企業得到的。企業更多的是得到了一個靠譜的技術報告,在項目的決策和建設中起到參考作用。中國是得到一紙批文,報告本身毫無意義。

第四是技術和發展。國外更多的使用了模擬和評價體系。評價的目的也不僅僅將重點局限於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而是擴展到更多,因為簡單評價對周邊河流和大氣和雜訊什麼的影響滿足不了需求了,甚至不用評價了。比如這個項目建設對行業發展的影響而行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對未來的影響、對其他非小環保範圍的環境要素的影響(國內也會提幾句)、項目建設付出的生態代價和其價值等。國內呢,技術、方法、指標和體系先完善了再說這些。

第五是幾方的地位和公眾參與。主管部門有可能會參與環評的編製左右暗示其結果,環評工程師地位低下,環評機構地位低下,環評組織協會等不務正業。公眾參與調查表完全靠編,更別說通過當地報紙媒體引發熱烈的討論,建好了旁邊的老百姓才知道是個啥都是可能的。企業和主管部門之間的關係。這些不用對比,也知道是有問題的。

總之任重道遠,必須改革,但是中國人太聰明了,往往喜歡弄虛作假走捷徑走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不僅僅是環評,這個很難改革。可以為國家辯護的是我們還在發展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些事不能要求太多。非洲做環評嗎,這我真不知道。

然後針對最初的答案補充點好的東西

說環評走下坡路吧,環評和10年前的自己比那肯定是比不了,特別是小公司。但是現在就業務量來說,還是非常龐大的,其他諮詢類還真比不了,有錢先掙了再說也是一種選擇。有的諮詢類性價比高,但是一年接不了幾個(市場開發這塊真的因人而異),架不住寫不完的環評。

而且改制以後,離開了事業體制,很多東西更加靈活和自由了,這個就要看你們公司領頭人了。或許公司能持續的佔有該省市場份額,甚至把業務開拓到其他方向,掙到更多的錢,多樣化經營也帶來公司的長期繁榮。

還有就環科院而言,每個省的環科院的技術實力以及業務的開展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區別的。最差的完全靠環評撐著,你想轉型也不行啊。有的其他業務開展的很好,環評脫離對其他人完全沒影響,搖擺的是做環評的人,而這種環科院往往在學術上在該省有比較高的地位。

然後還有自身,也很關鍵,有沒有實力做其他的,其他人願意不願意你去插一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據我所知我省的環科院有80%以上的人是選擇跟著去公司了。


沒想到還有人邀請我。

我的個人看法是,就是瞎胡整。主要要聯繫環保部一系列其他政策來看,甚至聯繫到本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來看。

改是必然要改,問題是怎麼改,需不需要這麼激進。

從實際情況來看,環科院目的環評業務能力在各個地區的確屬於比較強的,得益於幾個方面,一是業務開展時間長,有一定的積累;二是環科院內部業務之間的合作甚至人員共享。

目前環境問題跟環評關係大嗎?跟環科院開展環評業務關係大嗎?

我認為都不大。

環評政策推出這麼些年,環評竟然不能獨立負責才是關鍵。

環評一般涉及的4個單位,建設方,環評機構,專家,環保局。

建設方目標就是出錢,拿下批文。甚至更根本的目標是別來打攪我,讓我甩開膀子干就行。

環評機構作完環評,得出結論,還得經過兩道關,專家評審,環保局審批。

這兩道關都是建立在你環評是瞎整的假設上的。

從環評這些年的發展來看,各地基本都是專家評審越來越多,環評本子越來越後。早些年環保局能直接審批的現在全要專家評了後才能批。

一個環評本子出來後,要反映的是專家和環保局的意思,跟環評單位的意思已經差了很多。

出了問題找誰負責?環評單位,專家,環保局?都負責都不負責。繼續一鍋粥。

再看看環保局內真正懂業務的有多少?這其中去除從環科所和監測站借調到環保局的,懂業務的還有多少?等直管後再看。看看這裡學環保的有多少敢奢望進環保局,各地環保局裡又有多少是環境專業出來的。比一比各地檢察院和法院裡面專業人員的構成就行。

其他就不多說了。


謝邀,從體制和工作流程的現狀來看是必然的事,因為不能允許業內存在既做選手又做裁判員的情況存在,而且事業單位的業務不應該市場化,也是體制本身的限制。

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願意安安穩穩做評估的繼續留下,願意麵向市場做環評的離開,對大家來說,不失為一次新的選擇的機會。


謝邀。 改制是大勢所趨,這個是無法阻擋的。改制後由事業單位變成企業,好處是發錢容易了,壞處是招牌不好使了。改制前期環科院老人的影響力還在,與環保系統的關係尚能維持,時間一長就難說了。總而言之,改制後就是在公司上班,收入全看公司的運營情況。你覺得這家公司以後能比其他公司運營的好,你就留下;如果覺得不如其他公司運營的好,你就去更好的公司或者轉行。


改民營,也還是環科院,換湯不換藥,還是留下吧。除非不想做環評了。其實不改,環評資質作廢是大家都比較開心的結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環保部註銷掛靠環評工程師?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後產生的污泥為什麼不能直接進行土地利用呢?
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有利還是有弊?
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西部大開發給西部帶來了哪些改變?

TAG:環境保護 | 環境科學 | 環評工程師 | 環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