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友病吧事件與童瑤事件,如何看待知乎的大V內容推送權?
https://m.zhihu.com/question/28094932/answer/81383085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425877 作惡抑或行善? 作為被大V優質內容吸引而關注大V的一般用戶,大V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回答,每一個問題,每一次關注,都會推送到自己的時間線,你能看到什麼,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你所關注的大V決定的。 時間如此接近的倆次話題,勝利屬於大V,恥辱也屬於大V!誰之幸?誰之痛?
第一次提問,手機不會排版,希望各位能幫忙多@幾位大V,謝謝!
--
沒什麽好看待的,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判斷力。又不是大V推送什麼都要點贊、都要支持;看到的人同樣可以「反對」、可以「沒有幫助」、可以取關、可以出言質疑。你換個角度想,哪個平台不是「大V」有推送權,我發的微博怎麼沒人轉呢?我寫的博文怎麼沒人看呢?我在論壇貼吧發言怎麼沒人回我呢?如果換大V來就不一樣了……
脫離網路平台的範圍,社會中也有各式各樣的大V,比起我們這些「三無用戶」不知道高到哪去了。例如馬雲或喬布斯,他們有什麼新的想法,那怕並不精妙,也會很快地傳播開來;講兩句雞湯,也會被編成語錄奉為圭臬。
傳統媒體諸如報紙、廣播、電視也一樣,具備某種「力量」的人,可以選擇「推送」什麼樣的內容到讀者眼前,資訊太多需要篩選,所以由一到多人來作決定,或由其所建立的制度來進行這個過程。
若不是我們親身所經歷的體驗,獲知新訊息都必須經過類似的「推送」。
把視角再拔高一點,我們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也並非完全依靠自我建立,大V推送的影響甚至可能在一段時期佔據很大一部份。
例如在二次大戰時,超級大V希特勒,就「推送」了他的價值觀:
「亞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劣等種族全部都該消滅。」
並非每個德國人都支持他,但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伴隨著他的地位傳播到整個德國,當然他的確也收穫了一批狂熱支持者。
推送權本質上就是影響力,每個人影響力本來就不同。就算知乎改掉了現行的推送機制,大V也不會消失。
--先自答一個吧! 剛點開@螞蟻菜的個人主頁,在發血友病吧帖之前沒有什麼動態,基本接近三無用戶,回答的三個問題都是此後發的; 再點開童瑤爆料者(既然答主匿了,我還是改改吧)的個人主頁(童瑤事件的爆料者,曾短暫取匿),同樣0問0答,當然,之前有動態。 再搜索任意一個知乎話題,點開回答問題,大量問題除提問者一人關注之外再沒有第二個人關注。想一想這事背後的滋味,真是耐人尋味啊……知乎是誰的知乎?大V的知乎罷了!
這種被人捏在手心裡的感覺,還真是不好受啊……
如果知乎真教給了我一個道理的話,那就是:一切答案不管贊同數和被知名用戶轉發數有多少,也應該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去看待——當然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理性的現代公民都應該具備的素質,。
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
一旦自己成為大V級別的用戶,那麼就有影響別人的機會。
這其實是知乎的一個潛在規則,也是整個社會的規則,畢竟話語權就是這麼來的,都需要奮鬥,不可能憑空掉到你手裡。廣泛的利己主義,這是我們努力向上的動力之一。
如果你自己沒有成為大V,那就找到能追隨的大V。
隨意地關注別人,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非我群體,取關或拉黑,只要有這個決斷,那也很好。
就像最近知乎上面討論百度賣貼吧這種事情,以百度的尿性,以後肯定還會繼續這麼搞,吧主團隊看上去能逼迫百度後退一步,最後也阻擋不了的。畢竟腦袋在自己頭上。
看到這個答案我們自己也要判斷,不能見風就是雨。
你有取關權。不要什麼事情都賴大V。
「大V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回答,每一個問題,每一次關注,都會推送到自己的時間線,你能看到什麼,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你所關注的大V決定的。 」
錯。決定在你自己。從數量上看,童瑤事件級別醜聞非常稀少。以往時候,普通用戶之所以能看到優質內容,大V的原創與甄別推送起決定性作用。大V效應時下弊端爆發,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大V效應的優點,更不該藉此完全否定這群人。
如果童瑤沒有涉嫌詐騙,她現在依然會保持在知乎里的地位,這毫無疑問,因為這是她所編寫內容的優質(在知乎背景下)帶來的,我們不應該因為某件事就全盤否定某個人,惡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正常甚至優秀的一面。
詐騙一事目前還在調查,而知乎已經形成鄙夷她的普遍氣氛。例如這位朋友所說:
美好的東西被摧毀了!我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再進一步,因為童瑤一人所作所為而不再相信自己本來追求的真善美;因為童瑤一時所作所為,忘記當初為何被她表達的東西吸引。
文字和觀點是無罪的,當初我也是被童瑤所傳達的精神感染才關注過她,我沒有保存過她的文字,我希望知乎保留那些東西,因為不管他們的創造者是何目的,它們是好的;恰如這個世道的每個細節,有時我們明知道很多東西打著道德的幌子背地裡另有目的,但我們保護好自己之餘,我們還是講道德,這是十分可貴的。
若有一天,人們為了仇恨真的把無辜的美好事物列為復仇對象,才是真正的末日。
童瑤如果並非無辜,肯定應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無疑是個悲劇。
隨著知乎開放註冊,大量低質量用戶湧入,給知乎大V效應的負面增長提供很多支援,一些提供不了任何乾貨的大V以人氣營銷滾雪球,例如當下知乎里盛行的爆圖取寵,抖段子取樂,把知乎原本盛行基於觀點優劣的關注理由轉移到基於對個人崇拜和基於文字趣味性追求,當這種大V群體數量增加,會通過關注人群增長逐漸佔據更多視野,導致高質量答案流量和關注度下降,高質量答案編輯者積極性下降或直至流失。童瑤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氣,正是在消費知乎多年經營形成的嚴謹誠信風氣,消費老用戶塑造新用戶繼承的對知乎精神的信任。如果這樣下去,雖然不一定再出現如此惡劣的事件,但知乎可能要變得不一樣了,與其他社區的區別會變淡,逐漸被童話,所以要想維持知乎的命脈,大V質量降低的負面效應其實早已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但絕不應該取消信息推送結構(關注某人接受推送),否則帶來的反智(讓小白得天下還了得?)現象遲早鬧出更大的笑話。
我認為知乎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升高聚焦度用戶的素質。
如果不看這次涉嫌詐騙,童瑤還不算最惡劣的大V,五十多萬關注量,完全可以在營銷上大有作為,只能說明她在騙人這事上不夠精明,竟然用這麼下作的手段。更精明的那群人正一點點的啃食知乎,他們才是毀滅者。
只願真善美長存。知乎並沒有「大V」,更加從來沒聽說過「大V推送」。知乎的「大V」的說法不知道是從何時起了,我來知乎還算比較晚的,在邀請註冊的尾巴上,開放註冊之前一點點,剛來的時候也沒有「大V」一說,就是在自己關注的話題下隨便看看,逛逛,讀到對味的就點贊關注。漸漸地,就忽然出來一群人對著另外的一些人喊「大V」了,還煞有介事,動不動跳出來指責,似乎他們不僅僅封了神,還掌管著神應該怎麼作為的準則,如果神違背,那是註冊個小號也要批判到底,甚至謾罵。
然而,知乎始終沒有加V,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那些沒有腦子,拜人為神的人,騙你的不是你的神,是你自己啊,嘗到苦果趕緊反思自己吧,別再怨天尤人了。此外,據說淘寶有人販賣知乎點贊和知乎關注,正常用戶的話,更要多帶點腦子,莫要隨波逐流。若你自己的私慾害了你,就別出來謾罵叫冤了,丟人。吐個槽先,大部分大V也只是在少有的領域上有著足夠的判斷力。至於其他領域的贊同或者反對,甚至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強答,都是依照自己的偏好而定。 畢竟胡謅幾句雞湯,斗幾個喜聞樂見的機靈,編點血淚奮鬥史就能贏得滿堂彩的也不再少數。
另外,說句得罪人的話,某些所謂大V偏偏沒什麼判斷力,還動輒張嘴一個三無用戶怎樣怎樣,一副優越感爆棚的樣子。
總而言之,我支持大V門內容推送的權利,但對他們的見解或解讀,持保留意見。題主,有個道理不知道你識得不知道:
接到消息本身也要判斷。
你不能唯大V是從,這樣做違反了知乎基本的用戶行為規範,所以我感到非常氣憤!
大V也是人,我覺得這個答案寫的好膩害咧,好想要點個贊,那我就點咯,
你也覺得好膩害咧,好想點個贊,你也點咯!沒什麼好BB的!點贊,就是為答案背書。作為路人,應該慎重點贊。
我連誰是大v都不知道,畢竟需要自己判斷
知乎的實名制才是問題的根源 回答問題可以直接讓回答者增加影響力 慢慢的 人一多 ,一個回答的價值就看寫的人而不是內容,我很肯定 很多人對於一個大V寫的答案,都是不看內容就先點贊,而很多優質的答案也只能沉在下面,這就是知乎的現狀,無法解決的惡性循環。我倒覺得回答問題時全部匿名,但贊和感謝可以反映到本人的頁面上,相對是不是更好的方案呢
人傻錢多,愛捐就捐,沒人能攔。
→_→ 這說明知乎的大V也不是神,他們只是在某些領域有些建樹或者成就的大牛,大V也不是完美的,還要謹慎關注吶,我反正是不會再迷信大V的故事了
對的東西從來不在別人的口中,而在你自己的心裡。
關注了某位大V,不代表你必須贊同他所有的觀點啊!比如我關注輪子哥並感謝他,最大的好處是能不錯過知乎熱點,而不是跟著他逃來逃去的贊!
大家也都說了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善用知乎的話題和搜索功能(雖然還是不理想),自己去找問題並多看幾個答案以得到更全面的觀點,絕不偏信,更不迷信!
總之就是別只關注時間線,別把知乎當成微博用!
另外,童瑤在知乎能詐騙這麼成功,絕不是他騙術高更不是知乎er閱歷淺智商低。更多的人是想不到他竟然用這麼低劣的手段進行詐騙,因為以他當時的影響力完全可以採取更多隱蔽手段獲取現實利益!這個事件的影響會使知乎大V從很多人心中的神壇走下,這也沒什麼不好,對吧?他們看什麼我或許會看到什麼,但他們點贊我不一定贊啊。我關注的大V都是看法比較類似價值觀接近的,推送的看看無所謂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白詩詩?白詩詩是個怎樣的人?
※女權是否在毀滅女性?
※覃超在矽谷的地位到底怎麼樣?
※知乎大V的水平如何?有哪些名不符實的大V?你發現過哪些大V強答?
※知乎大v的圖庫為什麼那麼充實?
TAG:詐騙 | 大V | 百度血友病吧賣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