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是怎樣的?
整理電腦發現一份本科時候寫的通識課作業,關於雅典貨幣德拉克瑪與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發上來存這裡好了,也算是從一個角度看伯羅奔尼撒戰爭吧。
雅典制德拉克瑪與伯羅奔尼撒戰爭
德拉克瑪(Drachma),希臘文為δραχμ?,曾是希臘主要貨幣名稱和單位。德拉克瑪作為希臘官方貨幣單位的歷史隨著希臘加入歐元區在2001年結束。
本文中所論述的德拉克瑪指流行於公元前五世紀至希臘化時期(公元前4世紀末~公元1世紀初)採用雅典標準(Athenian Standard)鑄造的古希臘貨幣。該類型貨幣可能是古希臘世界流通範圍最廣和發行持續時間最長的貨幣。
1. 雅典制德拉克瑪概述
雅典制德拉克瑪,為公元前5世紀由雅典城邦發行的銀質金屬貨幣。圖為四德拉克(Tetradrachm)銀幣,該銀幣正面是城邦守護神雅典娜女神頭像,反面則是雅典娜的貓頭鷹並s飾有橄欖枝和新月。背面印有希臘字母ΑΘΕ,意為「雅典人的(錢幣)」。因錢幣上的貓頭鷹形象,該銀幣又被稱為「貓頭鷹」幣。公元前445年,雅典頒布了「克雷阿爾克斯(Klearchos)法令」[1],以法令的形式正式將雅典制德拉克瑪的鑄幣樣式標準化。
雅典境內著名的拉夫里翁(Lauriu)銀礦[2]為鑄造大量該形制銀幣提供了資源;同時,雅典還在海外貿易和收取貢金的過程當中,將其它幣制的銀幣重新熔鑄成四德拉克瑪重新投入市場。一方面,良好的成色和持續不斷的鑄造為該幣的長期使用和廣泛接受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雅典經濟、政治勢力的強盛推動了該貨幣在希臘地區乃至地中海地區的流行。
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隨之而來的羅馬貨幣體系取代了希臘貨幣體系,雅典德拉克瑪也逐漸淡出歷史[3]。
2. 起源與流行:伯羅奔尼撒戰爭前的雅典德拉克瑪
2.1雅典制德拉克瑪的形成
雅典並不是古希臘眾多城邦中最先開始鑄造金屬貨幣的城邦,希臘諸邦也不是最早使用鑄幣和採用鑄幣制度的國家。在城邦內部交換和海外殖民貿易活動日漸頻繁的情況下,對希臘諸邦特別是愛琴海沿岸各城市來說,成熟的貨幣體系亟需引入。
愛吉那銀斯塔特爾(Aeginetan Silver Stater,如圖)是較早由希臘城邦鑄造的貨幣之一。該鑄幣為銀質,重約12.1克,幣值約為2德拉克瑪,流行於公元前六世紀[4]。
起初,雅典也採用與愛吉那制相同的鑄幣標準,在公元前五世紀以前,雅典鑄造與愛吉那銀斯塔特爾相同規格的鑄幣,即為雅典銀斯塔特爾。至公元前六世紀末,雅典改革幣制,提高幣值,以價值四德拉克瑪的新貨幣取代銀斯塔特爾。至此,雅典制德拉克瑪形成。
除了採用四德拉克瑪面值的鑄幣為主要貨幣以外,雅典制德拉克瑪還有一些其它單位的輔幣,如奧波爾(Obol)等。
附:古希臘主要貨幣系統即幣值換算表[5]:
1塔連特=6000德拉克瑪
1明那=100德拉克瑪
1斯塔特爾=2德拉克瑪(愛吉那制)或4德拉克瑪(雅典制)
1德拉克瑪=6奧波爾
1奧波爾=8
chalkoi
2.2雅典帝國的形成和德拉克瑪的流行
公元前480年,雅典海軍將領地米斯托克利率領希臘聯軍艦隊於薩拉米斯港挫敗了波斯帝國艦隊的進攻,這場戰役成為了希臘人在希波戰爭中反敗為勝的轉折點。
在此前的希波戰爭中,斯巴達人一直擔任希臘聯軍的指揮官,在希臘方面取得勝利以後,雅典設法取得了聯軍的領導地位;其後,在公元前478/7年,雅典集結了當時希臘沿海主要海軍勢力重新組建了新的同盟並擔任盟主,因為同盟於提洛島成立,故稱「提洛同盟」(the Delian League)。
與斯巴達領導的鬆散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同,雅典人要求同盟的參與者共同分攤同盟的海軍建設費用,並於提洛島設立公共金庫作為發展同盟勢力的基金,規定各個城邦需定期繳納相應的費用。在同盟成立之初,各邦需繳納的貢金總額為460塔連特(約合2,760,000德拉克瑪),但到公元前431年,也即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爆發前夕,這一數額上升到了平均每年約600塔連特[6]。由於在同盟當中佔有絕對優勢,雅典對同盟公共金庫資金的使用具有決定權。公元前454年,雅典人甚至將同盟金庫移至雅典衛城,直接侵佔了全部公共基金(據估計超過5000塔連特)[7]。
據統計,有超過280個城邦及城市先後參與過提洛同盟,而每年繳納貢金的城邦數量在140~180之間。而其中,已知的在參與同盟的過程中不間斷或間斷地鑄造本邦鑄幣的城邦僅有69個[8]。這意味著,在同盟其他城邦中,雅典制德拉克瑪被廣泛使用。
雅典通過利用同盟的資源不斷鞏固自身的實力,並不斷強化對同盟內城邦的控制,甚至武力鎮壓、強行入侵同盟中的異見者[9]。以提洛同盟為基礎的雅典帝國逐漸形成。(圖中紅色區域為全盛時期的雅典帝國勢力範圍[10])
在雅典城邦及提洛同盟以外,德拉克瑪也同樣受到歡迎。
希臘各邦頻繁的對外貿易和大規模地拓殖移民活動使得希臘貨幣大量流向地中海諸島嶼及沿岸各地。在埃及和敘利亞等地發現的雅典制四德拉克瑪的仿製銀幣說明,這些古代國家為了在與希臘諸邦保持貿易往來,鑄造了大量希臘制式的貨幣。(圖為約公元前413-343年間埃及仿雅典制四德拉克瑪銀幣[11])
直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夕,雅典制德拉克瑪在愛琴海沿岸被廣泛使用,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往來當中充當國際貨幣的作用。
3. 「明智的決斷與手中的金錢」: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的雅典德拉克瑪
3.1戰爭時期的雅典財政狀況
根據修昔底德,「雅典勢力的日益增長,引起拉棲代夢人(即斯巴達人)的恐懼,從而使戰爭成為不可避免的了。」[12]
正當伯羅奔尼撒人朝向雅典行軍時,雅典的伯利克里在公民大會上呼籲雅典人堅壁清野,準備作戰;同時,伯利克里向公民大會說明了雅典的財政狀況。伯利克里在公民大會上表示,「戰爭的勝利主要依靠明智的決斷和手中的金錢。」
根據伯利克里,戰爭爆發伊始,雅典除稅收、礦產、民眾法庭、捐款和戰爭賠款等收入外,每年平均從同盟者獲得600銀塔連特貢金,衛城內共存有6000塔連特銀幣,並且還有捐款、戰利品等可鑄成貨幣的金銀總數達500塔連特[13]。伯利克里向民眾們介紹雅典的財政狀況是為了提升民眾對戰爭勝利的信心,這點上他做到了;因為雅典當時的財力和國力正值盛時,大量財政資金可用於資助戰爭。為了應對緊急情況,伯利克里通過公民大會立法通過了保留1000塔連特和100艘戰艦作為備用的法令。[14]
然而,戰爭的耗費是巨大的,在戰爭的前十年當中,雅典僅軍備開支一項據估計就高達1.2萬塔連特[15]。倘若我們再把維持雅典城內眾多人口的用度花費考慮進去的話,十年戰爭的耗費將是難以想像的。在戰爭的第九個年頭,雅典人丟失了位於色雷斯的殖民地安菲波利斯,連帶著失去了附近的幾處銀礦,這無疑給帝國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面對戰爭帶來的壓力,雅典於公元前427/6年間將同盟者每年繳納600塔連特的貢金上調至1300-1500塔連特[16]。且不論戰爭時期各城邦的貢金是否能按時上繳,即使這一款項悉數收集,我們仍有理由相信,十年戰爭使得雅典財政面臨巨大困難。
公元前421年,戰爭雙方達成停戰合約,雅典獲得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
然而經過6年的短暫休整後,雅典又將大規模的軍力投入到遠征西西里的戰爭中去了。戰爭的第二階段主要圍繞遠征西西里展開,這次遠征以雅典軍隊的慘敗收場。遠征的目的本在於為雅典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勢力,但在斯巴達人的強力干擾下,這場遠征成了雅典帝國覆滅的直接原因。
財政方面,雅典歲入中除同盟貢金之外最重要的部分——拉夫里翁銀礦,由於伯羅奔尼撒人在阿提卡半島的軍事行動,被剝奪了[17]。雅典不得不向其同盟中的臣屬城邦徵收5%的進出口關稅來取代貢金,希望藉此獲得更多的收入。[18]
至公元前413年,雅典帝國開始解體。戰爭的最後一個階段,斯巴達人開始在海上尋求擊破雅典的機會;因為雅典與其港口間築有長城,故斯巴達人的長期圍困並不能阻止雅典人從海上獲得物資維持戰爭。
斯巴達人在波斯帝國駐小亞細亞總督的資助下建立了一支艦隊航向雅典(有意思的是,波斯人用來資助斯巴達人的貨幣很可能正是仿雅典制德拉克瑪);雅典人則動用了其最後的備用資源[19]。最後,公元前404年,在面臨海陸兩方面封鎖的情況下,雅典方面向斯巴達將領萊山德(Lysander)投降。至此,伯羅奔尼撒戰爭全面結束。雅典人在戰爭之初擁有的強大軍事實力和充足的財政儲備消耗殆盡。
3.2雅典德拉克瑪與失敗的戰爭
伯利克里本人並沒有全程領導雅典人參與伯羅奔尼撒戰爭,他於戰爭的第三年死於雅典城中爆發的瘟疫。他在戰爭初期給雅典人的教誨,勝利仰仗「明智的決斷和手中的金錢」,並未被雅典人銘記。
在前後二十七年的戰爭過程當中,雅典白銀不斷外流,最終耗盡;而在帝國全盛時期,雅典衛城的金庫中曾存有9700銀塔連特[20]。雅典制德拉克瑪支持了雅典帝國在希臘全境的大小戰役,支付了雅典及其同盟軍隊士兵的薪餉,為陣亡將士家屬提供了撫恤金,而在戰爭的最後幾年裡,雅典制德拉克瑪在雅典成了稀罕物。
公元前413年,西西里遠征失敗、拉夫里翁銀礦荒廢,雅典財政極其緊張,銀幣鑄造陷入停滯,雅典人不得不熔化帕台農神廟中的女神的黃金雕像來鑄造金幣。17塔連特黃金(約等於204塔連特白銀)鑄造成的金幣被用作戰爭經費[21]。
到了公元前406/5年,雅典不得不發行面值為四德拉克瑪和一德拉克瑪的鍍銀銅幣來支付財政支出。鍍銀銅幣價值低下,其流入市場,使市面上出現真銀幣與鍍銀幣混雜的局面,雅典德拉克瑪的信用受到衝擊[22]。
4. 覆滅的帝國與倖存的貨幣:伯羅奔尼撒戰爭後的雅典德拉克瑪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整個希臘世界的災難,然而對於在這場戰爭慘遭失敗的提洛同盟及雅典帝國來說,這場災難幾乎是毀滅性的。儘管在戰爭結束的幾十年後,雅典又設法一度恢復了其海上同盟[23],但其規模伯利克里執政時期的強盛帝國相比,則不可同日而語。伴隨著北方馬其頓的悄然崛起,雅典乃至希臘的輝煌一去不返。
然而,與雅典政治勢力江河日下的狀況相比,雅典制德拉克瑪的命運則要幸運得多。
在戰爭最後的幾年當中,雅典的白銀儲備消耗殆盡,在公元前五世紀末雅典被迫鑄造銅幣及鍍銀銅幣來解決財政問題。銀質德拉克瑪的停鑄和鍍銀幣的流通使得雅典鑄幣的信譽大大下降。在希臘市場上,雅典銀幣的短缺造成了大量仿製和偽造銀幣流入市場。(圖為公元前四/三世紀阿拉伯半島地區仿製雅典四德拉克瑪[24])
誠然,在白銀短缺的戰後初期,外邦仿製雅典德拉克瑪銀幣的流入對雅典貨幣體系起到了補充作用,但長期來看,勢必進一步損壞雅典德拉克瑪的信用度;同時,隨仿幣一同流入雅典市場的偽幣也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為恢復和提振雅典德拉克瑪的高品質和信用,雅典政府於公元前375/4年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出入雅典市場的銀幣都必須經過貨幣檢察官的檢驗方可流通,凡不合規定的仿造幣及偽幣一經發現即沒收並銷毀。在這之中,純銀鑄造的仿雅典制式的外邦貨幣不會被視為偽幣予以銷毀,但需返還持有者[25]。雅典政府的上述做法為重塑雅典制德拉克瑪的良好形象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戰爭結束半個世紀後的公元前350年,色諾芬不無自豪地寫到:「在大多數其他城市中,國外商人們必須以其某種商品交換另一種商品,因為居民所使用的貨幣不能越出國境以外;而雅典一方面擁有外國人所需要的大量出口貨物,另一方面,如果商人不願意物物交易,他們還可以運走我們的白銀,作為最好的貨載。」[26]此時,雅典制銀幣仍然受到希臘世界的歡迎,隨著地中海上的商船漂向地中海沿岸各個國家和地區。
直至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公元前320年左右),雅典制德拉克瑪仍擁有較高的通行度。腓力二世將包含雅典制在內的阿提卡制式鑄幣標準推行至馬其頓全境;亞歷山大在東征的過程當中,軍隊攜帶著四德拉克瑪一路前進[27]。
[1] 引自楊揚 歐陽艷冰 《鑄造貓頭鷹——古雅典錢幣的歷史考察》,中國錢幣,2014年第3期:54頁。該法令主要內容有:1.鑄幣標準化,並要求造幣坊將外幣重鑄為雅典制銀幣;2.法令在提洛同盟各邦內實行範圍;3違反該法令者將受到嚴懲。
[2] 位於阿提卡半島南端。
[3] 參見鄧曉 《古希臘貨幣經濟與金融活動初探》,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96頁。
[4] 參見Sitta Von Reden,
Money in classical antiqu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70
[5] 同上書:pp. xv-xvi
[6] 參見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87頁
[7] 同上,譯序11頁
[8] 引自Sitta Von
Reden, Money in classical antiqu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73
[9]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就有對雅典鎮壓同盟者暴動的記載,見p31
[10] 圖片引自維基百科,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thenian_empire_atheight_450_shepherd1923.png
[11] 圖片引自網路,Athenian Owl Imitations
[12] 括弧內為本文作者添加,參見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5頁
[13] 同上書:87頁
[14] 參見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93頁
[15] 參見 黃冰
《古代雅典城市文化研究》,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4:36
[16] 參見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譯序12頁
[17] 同上書:371頁
[18] 同上書:393頁
[19] 上文提到的1000塔連特和100艘戰艦
[20] 參見修昔底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87頁
[21] 參見 楊揚
歐陽艷冰 《鑄造貓頭鷹——古雅典錢幣的歷史考察》,中國錢幣,2014年第3期:55
[22] 參見Adalberto
Giovannini . Athenian Currency in the Late Fifth and Early Fourth Century B.C.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1975:188
[23] 指公元前387/6年成立的第二次雅典同盟。
[24] 圖片引自Sitta Von
Reden, Money in classical antiqu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77
[25] 參見Adalberto
Giovannini . Athenian Currency in the Late Fifth and Early Fourth Century B.C.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1975:192
[26] 色諾芬 《經濟論
雅典的收入》,商務印書館,1981:69頁
[27] 參見Sitta Von Reden,
Money in classical antiqu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81
作為一隻剛上完上古史的大一狗,恬不知恥來答題啦。如有錯漏,請指正,謝謝。
大部分搬自所學的PPT。----------------------------------------------------------------------------------------我們先明確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一些基本內容。時間:BC.431~ 404 性質:爭奪霸權地點:希臘半島地區交戰雙方:伯羅奔尼撒同盟(斯巴達為首)VS提洛同盟(雅典為首)導火線:1)科西拉事件 2)波提代亞事件 3)墨加拉事件前奏:BC.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亞。戰爭分三個階段:
十年戰爭(公元前431~421年) 西西里戰爭(公元前415~前413) 狄克利亞戰爭(公元前413~404)戰爭的原因嘛,是雙方面的,一個巴掌也拍不響啊,矛盾也是一點點積累,然後才會爆發。斯巴達是個比較有意思的國家惹。我的老師有個比較好玩的比喻。斯巴達有點像共產主義,雅典活的就像是個資本主義。由於斯巴達特殊的國情,所以不太管國際的事。至於伯羅奔尼撒戰爭起因,是斯巴達覺得雅典的興起(各種小弟前呼後擁)威脅到了它,而雅典呢,也是挺複雜的原因(伯利克里的津貼福利什麼鬼的,其實給雅典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想通過戰爭轉移國內政治經濟 矛盾(對外,打贏了可以撈一筆,對於領導人來說,政治威望可就是大大提高)。這一來二去的,戰爭就起來了。-------------------------------------------------------------------------------------------------------一、十年戰爭 前431年3月,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底比斯襲擊雅典盟邦普拉提亞引發戰火;5月,斯巴達國王阿基達馬斯二世率軍入侵阿提卡,戰爭全面爆發。斯巴達陸軍佔有優勢,而雅典則在海上稱雄,因此斯巴達力圖從陸路攻佔阿提卡,離間提洛同盟各成員國,以包圍和孤立雅典,雅典執政官伯里克利則希圖用海軍襲擊伯羅奔尼撒沿海地區,逼斯巴達求和。 前430年在雅典爆發了一場瘟疫,約四分之一的居民死亡,伯里克利死於前429年。有可能這是一場鼠疫,但也有可能是埃博拉、炭疽或傷寒。 伯里克利死後新一代政治家上台,主要是克里昂(極端民主和侵略性政治的支持者)VS尼西阿斯(尼西阿斯則支持與斯巴達談和,他更加代表富人的利益。)他們更加強烈地將公民大會用做政治工具。由於雅典周圍的居民此時都躲到長牆後面,因此極端民主派加強補發贍養費的要求也被通過。後來這些補發給比較窮的社會成員的費用成為雅典的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2016.03.19剛開學事情跟炸天了一樣多,史學概論的書單里的書都可以埋葬我了/(ㄒoㄒ)/~~接上,繼續~(≧▽≦)/~啦啦啦 此後幾年中也沒有任何決定性的結果,但雅典得以封鎖科林斯海灣,這樣伯羅奔尼撒聯盟的艦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作用了。前428年勒斯波思島上的米蒂利尼退出提洛同盟,但很快又被迫重新加入。前425年雅典獲得了一個勝利:一支雅典軍隊在德莫斯提尼的領導下在伯羅奔尼撒西岸的皮洛斯登陸,雖然他們未能圍攻斯巴達,但在斯發克特里亞戰役中他們俘虜了120名斯巴達貴族。克里昂始終要求與在皮洛斯的斯巴達軍隊決戰,因此這次勝利成為了他主戰的借口。由於斯巴達對他們被俘的貴族比較擔心,因此它願意與雅典談和,但在克里昂的影響下雅典向斯巴達提出了斯巴達無法接受的條件,因此和談沒有成功。由於斯巴達人擔心雅典會對他們的俘虜採取報復行為,因此他們沒有再對雅典的郊區進行騷擾。斯巴達建立一支自己的艦隊的計劃也沒有成功,因此他們決定採取一個新的戰略:他們進攻雅典的同盟者。企圖通過這個方式來打擊雅典。
斯巴達出現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將軍,叫做伯拉西達。 前424年,他開始在色雷斯行動,他與馬其頓的國王達成了一個同盟。後來伯拉西達佔領了雅典在色雷斯最重要的基地安菲波利。同年雅典在一場陸戰中被底比斯的軍隊戰敗。伯拉西達的遠征擊中了雅典的要害,因為雅典的糧食很多都是從黑海沿岸進口的,而色雷斯是這個運輸的必經之地。 安菲波利的失守對雅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打擊。尼西阿斯主張與斯巴達達成一個協議。但野心家克里昂依然堅持他的強硬政策。雙方雖然達成了一個停火協議,但誰也沒有遵守這個協議,因此戰事又爆發了。前425年,雅典海軍攻佔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亞島,並煽動斯巴達奴隸暴動。兩強皆陷入困境。前422年,雙方在安菲波利最後決戰,雅典主戰派首領克里昂和斯巴達將軍伯拉西達均戰死。 由於雙方的強硬派沒有了,因此和談終於有了希望。這個和平條約就是由尼西阿斯促成的,因此被稱為尼西阿斯和平。PS:尼西阿斯和平 ,一個不可靠的和約,試圖保持雙方的均衡,但是雙方並沒有按照和約而行,又因為各自同盟內部的矛盾,由尼西阿斯協調下,組成雅典和斯巴達的聯盟,這個聯盟並沒有什麼卵用,雙方的實際利益都不一致。 另外,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另一個城邦阿哥斯,一直是斯巴達的敵人,它要求和雅典進一步合作,以對抗斯巴達。 這個時候,雅典的一個傳奇式人物亞西比德,在政壇上嶄露頭角。他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不斷打破尼西阿斯的和平努力。因此,斯巴達再次加強它與底比斯和科林斯之間的聯盟,這兩座城市都沒有加入阿哥斯的反斯巴達聯盟。 當雅典則正在喘息和著手解決色雷斯的問題的時候,斯巴達就能騰出手來對付阿哥斯了。而且,阿哥斯未能從斯巴達的虛弱階段里獲得任何好處。 前418年阿哥斯的軍隊在馬提尼戰役中被斯巴達擊敗。阿哥斯感覺雅典在最關鍵的時候拋棄了他。(這個同盟和約的問題挺重要的,雅典對於同盟和約的重視程度遠不如羅馬,因而,在關鍵時候,雅典處於眾叛親離的狀態)-------------------------------------------------------------------------------------------------------------------------------二、西西里戰爭 在尼西阿斯和平期間,亞西比德在公民大會上獲得越來越獲得支持者,他向雅典人提出了一個危險的計劃:遠征西西里島,並獲得越來越多的贊同者。目的是島上的糧食和將提洛同盟的影響擴張到那裡去。作為借口,亞西比德支持賽格斯塔向雅典提出的求救請求。賽格斯塔和島上的其它一些城邦在與島上的霸主敘拉古作戰。尼西阿斯認為這個行動實在太危險了,但支持亞西比德的人佔了上風。在這裡也是能看出雅典式的民主的弊端,為雅典的衰落埋下伏筆。公元前415年在亞西比德、尼西阿斯和拉馬卡斯的領導下一支由134條三列槳戰艦和約5000名長矛兵組成的龐大的艦隊出發了。整個遠征隊有約32000人(6400陸軍和25000多名劃漿手)。這是一座城市單個提交的最大的一支遠征艦隊了,而且還如此地遠離家鄉。
但遠征的開始就有不祥之兆:不知何人將市裡的赫耳墨斯神像破壞了,這個事件也被看做是對雅典的民主的一次進攻。有人懷疑這是亞西比德乾的事,但這個懷疑毫無根據。但亞西比德的政治對手認為這是一個打擊亞西比德的好機會。在雅典的艦隊出發後沒多久,亞西比德就被叫回雅典受審。他感到此去凶多吉少,於是叛逃到了斯巴達。到了斯巴達之後,亞西比德將整個遠征計劃都告訴斯巴達人,並向斯巴達建議這是擊敗雅典的好機會。這是雅典的災難的開始。
雅典人圍攻敘拉古,但他們無法組成一個完整的包圍圈。但不久拉馬卡斯陣亡,只好由尼西阿斯一人指揮。敘拉古開始沒有從斯巴達獲得多少幫助,但斯巴達派出的將軍基里普斯,後來被證明是一步很有效的棋。尼西阿斯受到了一些挫折,但他不敢回雅典,因為他害怕那個喜怒無常的公民大會。前414年雅典還派出了德莫斯特尼斯作為增援。前413年雅典人差點完全失去與家鄉的聯繫:在敘拉古海港中的戰役中,他們失去了他們的艦隊,這樣一來對敘拉古的包圍就終於失敗了,雅典人不得不撤退。但很快就證明這一步為時已晚。
在斯巴達和科林斯援軍的猛攻下,雅典軍隊於前413年9月全部覆沒。雅典損失戰船200艘,被俘7000人,從此失去海上優勢。部隊的大部分在撤退中被俘,大多數人死在俘虜營中,尼西阿斯和德莫斯提尼斯被處死。對雅典來說,西西里遠征遠遠地超出了它的能力,它是一次大災難。 ------------------------------------------------------------------------------------------------------------------------------------- 三、狄克利亞戰爭 前413年,斯巴達軍入侵阿提卡,並長期佔領狄克利亞,破壞和消耗雅典力量。雅典經濟惡化,農業生產瀕臨癱瘓邊緣,只得罄其財力重組艦隊,並於前412年和411年先後在阿比都斯、基齊庫斯打敗斯巴達艦隊。但斯巴達在波斯援助下很快恢復了元氣,在由萊山德指揮新編艦隊,於前405年在赫勒斯滂海峽附近之羊河口重創雅典海軍,繼而從海陸兩面包圍雅典,迫其於前404年4月投降,接受解散提洛同盟而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拆毀從雅典城到出海口的長牆工事、撤除所有海軍並只允許保留十二艘船隻的屈辱和約。 ------------------------------------------------------搬運分割線------------------------------------------------------------------影響:對希臘聯邦:促使經濟停滯; 大奴隸主經濟興起,城邦的統治基礎動搖;對雅典:雅典帝國崩解; 民主政治衰退;對軍事發展:對抗雙方對海上通路的爭奪,從海上對敵的封鎖和侵入都達到了很大規模; 奪取要塞創造了許多新方法,如使用水淹、火焚和挖掘地道等; 方陣雖還是戰鬥隊形的基礎,但步兵能以密集隊形和散開隊形在起伏地區機動行動;職業軍人開始出現 到這個時候,雅典的民主已經沒有什麼活力,整個希臘世界的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希臘城邦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財產集中,大大地破壞了城邦的經濟基礎(斯巴達的影響最大),公民集體的瓦解和僱傭兵制度的出現,都表明城邦制度的危機的發生。 整個希臘的衰落都是有很多原因。以雅典為例,成也民主,敗也民主,加之後期的改革不利,不斷縮小公民範圍,慢慢地以公民為基礎的城邦文明的活力也就慢慢減弱。算是貼完了,抱歉,拖延症晚期,沒得治了。然後,就是有關於雅典民主的一些介紹,其中有些算是比較顛覆的,我看情況再貼出來吧。 拖延到現在,說點學習的想法吧。在學這段古希臘羅馬的歷史的時候,我是很興奮,不知道怎麼說,這是一段人才輩出,你登台唱罷我登台的時代,有輝煌的制度,有讓驚嘆的戰爭,有無與倫比的思想,更多的是那時那刻的人們,在歷史的舞台上,縱橫的人們。他們讓我敬佩,讓我神往。最後吐槽一句,羅馬的歷史更加好玩喲·~作為國際關係研究的重要入門材料,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遺產一直是我分析當前國內國際關係的重要參考。適逢前段時間南海局勢搞的不行,對抗頻發,伯羅奔尼撒真的是好好的一個經典故事啊。
戰爭的雙方是誰:
雅典帝國
伯羅奔尼撒同盟
戰前的希臘城邦國際關係是怎樣的:
- 雅典帝國利用波希戰爭的遺產,提洛同盟,通過收會員費的方式將海上霸權牢牢的控制在手裡
- 雅典帝國的政治組織方式
- 波希戰爭是什麼
- 提洛同盟的作用
- 海上霸權為什麼重要
- 斯巴達就是個軍事化管理的農奴制國家,軍事厲害,所以上古時期開始就會有小弟讓大哥來出頭
- 斯巴達式傳統雅典城邦的組織形式
- 斯巴達的軍事化管理社會構成
- 斯巴達軍事厲害的表現(歷次戰爭)
- 斯巴達在波希戰爭後所處的地位
激發戰爭的矛盾
- 保護費太高了呀
- 到處收小弟
- 更重要的搞了一個相對比較權力分散的制度,有意識形態滲透危機
- 需要注意,寡頭政治和貴族政治都會有傳統鏈接,可以歸為幾個人之間的私人關係控制著幾個城邦之間的外交關係
- 民主政治的抬頭是因為自由貿易發展後,經濟階級在社會上想要獲得話語權,並最終取得成功
- 軍事組織方式決定政體;
- 上古時期最能打的步兵(以及騎兵),需要自備矛和盾等一些列重型裝備(所以說人民幣玩家拼裝備自古就有),有錢人才能參軍,作為主力步兵方陣,因而又獲得政治權利;
- 經商起家的人發現我也有錢了,我也要政治權利,我也參軍去唄;
- 可以看成是中產階級抬頭(無論是羅馬的屬省經濟階級、中世紀的騎士階級、晚明乃至近代的各種套上資本主義帽子的階級,都是社會中的中產對經濟政治地位不滿最終搞出來的政權更迭)
- 所以這裡可以看到是經典的論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出處;
- 問題來了,只要發展商業,就一定會有經濟階級出現;
- 經濟階級出現之後就一定會有參與政治活動的訴求;
- 從普遍上講,經濟優勢階級的講道理能力比較強;非經濟階級的暴力抗爭需求比較強;
- 這裡不敢寫下去了啊,這寫下去要懷疑政體了,先打住。總之,表面上看是兩個勢力在國際關係(當時希臘區域可以算是國際)上爭奪話語權,實則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之間在碰撞(而就在前幾十年,全球人民剛剛經歷過一場巨大而漫長的意識形態碰撞),戰爭是最標誌性的矛盾爆發方式
戰爭的過程
- 一邊有海軍,一邊有陸軍
- 陸軍可以破壞對方的農田
- 海軍可以封鎖對方的補給
- 然而陸軍的一方還能慢慢的種田
- 慢慢的海軍的一方經濟支撐不住了(被經濟拖垮,是不是很熟悉。。。)
- 於是陸軍就贏了
- 當然海軍的一邊因為是民主社會,還搞了很多內耗的事情,比如發救濟金給城裡的窮人;另外一邊是農奴制的,只要士兵能吃飽就可以
- 好了問題來了,最終贏了之後,寡頭政治的一方在所有的城邦推行寡頭政治,結果嘗過民主甜頭的人都不幹了,當時我們找你做大哥只是想你出面讓人家手續費別收那麼高而已,沒說過要你把你的意識形態給我們啊
- 於是進入了城邦內部的意識形態鬥爭,不斷的暗殺、暴亂
- 此時,馬其頓來補刀了
影響
- 本來要抬頭好好發展的民主政治結束了
- 怎麼說呢,只要發展商業,就一定會有經濟階級抬頭,如果寡頭不吸納這部分階級成員進入統治階級,就一定會有不穩定因素。羅馬政體成功堅持這麼多年在於不斷的吸收新進的經濟階級
- 然而這個民主,也不是所有人的民主啊,在社會規模小的時候,可以嘗試做到全民民主(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民」)
- 算是證明了,需要達成有效的自我防禦及發展經濟,政體和社會大小是很有關係的,羅馬後來變成帝制也是因為版圖擴大,元老院無法有效的作出行政決策才逼迫走出這步的(凱撒和奧古斯都、提比略是被逼的,嗯,包括咱最近的,嗯)
- 寡頭之下,很難會有文化的誕生
- 蘇格拉底、柏拉圖都是雅典出來的
- 然而這兩個大哥不希望有哲學家來蒙蔽青年,讓他們好好打仗就可以了(戰敗了多委屈啊,跪舔斯巴達的軍訓體制)
- 斯巴達除了留下能打仗(斯巴達300勇士死守溫泉關)以外,就那樣了
看完這些,再帶著國際關係研究的思路去看,結合所知道的近代史,好嚇人啊,劇本其實沒太大差異的啊,只是角兒換了。
我把我的講義放在這裡,喜歡的可以看看:
一、伯里克利戰爭
1首選我們來簡述一下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十多年,在這場戰爭之前,是希波戰爭,之後是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時代。希波戰爭,是希臘城邦聯合起來打敗了波斯的三次侵略,在波斯被打敗之後,希臘安全了,大大小小的城邦之間的矛盾開始呈現出來。
2這些城邦之中,最大的兩個,一個是雅典,一個是斯巴達。雅典看起來民主,以他們為首的提洛同盟採用的是公民大會的形式來決定國家大事,城邦里有身份的公民500人甚至幾萬人共同決定一件事。斯巴達看起來很暴力,他們把孩子培養成士兵,這個在電影里都有誇張的體現。這兩個國家之間爆發的戰爭被叫做伯羅奔尼撒戰爭,時間是前431年到前404年。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地圖,紫色的是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更大一些的呢,是提洛同盟。
3書中並沒有確切的解釋兩種政治制度到底是如何運行的,萬人大會和元老會在政治體制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他們權力機構是如何運行的,這些書中都沒有詳細的描述。
不過我們現在不得不對雅典的民主製做一個解釋,希臘的民主是在公元前509年確立的,確立的這個人叫克里斯提尼,名字太長了,沒必要記,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制度的運行辦法,第一條,就是執政官大家選,但是選完之後,這個人不能連任,選上以後你只能幹一年,一年之後你就下台。第二呢,搞出了一個「五百人會議」,他把當初古希臘的四個部落分成十個部落,然後每個部落選出五十人,來組成這個所謂的叫五百人會議,這五百人會議其實就是一個常務委員會,它其實就是要組織組織全體雅典公民搞的公民大會,大事都是公民大會來決定,公民有多少人呢?大概五六萬人。比如說一個小國來雅典請救兵,他就要在雅典做演講,如果大家覺得可以幫它,它就成功了,但是雅典人說不定會做出別的決議,比如不僅不幫他,還要懲罰它,這都是有可能的。
平時審判一些案件,如果也是五六萬人,那就太多了,方法是從全體的五六萬的公民當中,再搞出大概五六千人,去組成一個法庭。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一個案子的審判,來決定要不要把一犯人給弄死,是這麼個奇葩的一個現象。
4這樣還有可能導致不平衡,克里斯提尼就發明了一個非常天才的制度,叫「陶片放逐法」。就是每年一度,雅典的公民要召開這麼一次大會,所有參會的人手裡都得拿著一個陶器的碎片,這就叫「陶片」,在上面寫上一個名字,統計一下,這個名字如果達到了六千次,這個人就會立即被驅逐出雅典。在經歷過很多年獨裁統治的雅典,人們特別怕一個人做大,所以,人們想放逐的,就是那些特別有威望的人,因為大家覺得,你權力太大,就一定會胡來。
5現在我們就來敘述一下這場戰爭,為了讓大家更輕鬆地了解它的來龍去脈,我會選擇像「羅輯思維」里羅振宇那樣把整個故事講完。
戰爭的第一階段,叫十年戰爭階段,書中叫它伯里克利戰爭。那個時候,雅典有個特別有威望的領導人,叫伯里克利名氣可能比較大,我們的課本里也有過他的圖片:
6他特別擅長演講,他的成長經歷中,國家經歷了慘烈的希波戰爭,所以他覺得,戰爭是世界的常態,他知道跟斯巴達必有一戰,他的策略很有意思,先是跟斯巴達簽訂了一個三十年條約,說我們共同聯合起來打敗了波斯,現在,我們要睦鄰友好,雖然他簽訂條約,但他相信戰爭一定會爆發,所以他修築了雅典衛城,現在到雅典去旅遊還能看到這個雅典衛城的遺址,它就是一個固若金湯的烏龜殼,任你幾路大軍到這裡,我只是固守城池,他這樣做是有原因的,我們一會再說。
話說公元前431年,有一個國,叫克基拉。克基拉的使者求見伯里克利,請求雅典援助克基拉,擊退來侵略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克基拉在哪呢,特別遠。
7伯里克利就對雅典的公民說,雖然克基拉很遠,但是意義很重大,為什麼重大呢?道理很簡單,今天這樣一個小國找我們求助,我們不幫它,別的國家一看,你這個老大也不行啊,罩不住啊,那就必然會導致別的城邦倒向斯巴達。所以呢,公民大會決定,派了10艘船去克基拉威懾入侵者,雅典比斯巴達有錢,商業也更發達,他們就採取了另外的措施,對一個幫助對面國家發動侵略的一個小國家進行了海上禁運。這個小國一看雅典對自己禁運了,就找老大斯巴達幫忙。
斯巴達國王阿希達穆斯二世也怕戰爭打起來,就跟雅典和談,和談說雙方撤兵,說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打克基拉了,這些雙方都很滿意,斯巴達就說,我還有個不情之請:能不能別對我那個小兄弟禁運了?這個時候,伯里克利做出的反應很奇怪,他的態度是:千萬不能說不禁運就不禁運了,禁運不禁運這可是雅典帶領的提洛同盟內部的事,你這個要求屬於干涉我的內政,今天你能干涉這個,明天就能干涉更多,所以,禁運必須要禁!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在詭異的局面下開啟了,因為開始時入侵的一方本意上不願意入侵,防守的一方卻又是挑起事端的人,雙方共同動機又都是出於自衛,都是出於對未來的恐懼做出的一系列攻擊性的動作。
戰爭打起來了,伯里克利的戰爭策略是什麼呢?四個字:堅壁清野。
8這和他當初修建雅典衛城的思路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伯里克利採用這樣的做法:
這就要說到斯巴達這個國家了,斯巴達的統治者其實是外來者,就像大清朝一樣,是外來人統治本土人,被他們鎮壓的土著叫黑勞士,經常在國內爆發起義,所以斯巴達人特別怕就是:大軍出征之後,那些被他們鎮壓的黑勞士在後方發動起義。
伯里克利的另一個策略是,用海軍襲擾,四處去騷擾斯巴達的那些盟邦,從地圖上也能看出來,雅典是一個典型的海上國家,提洛同盟遍布愛琴海的海岸線,雅典的海軍很牛,他們的襲擾讓斯巴達頭疼不已。
雅典的這一套辦法特別像抗日戰爭所謂的持久戰,但是問題來了,在一個那樣的民主國家,當幾萬人聽你和另一個人辯論的時候,你可能會理智的給大家講:我們雅典府庫充足,我們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9對方這個時候不需要跟你辯論什麼戰術戰略,只要說:「你就是慫」就會贏得不少人的掌聲。
而你繼續說:「我們有強大的海軍,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騷擾,他們早晚會退回去的!」
對方說:「別扯那些沒有用的,有強大的海軍,還襲擾幹什麼呀,直接干他不就行了,別說了,你就是慫!」
而你還要為自己辯護:「對方陣營中的黑勞士起義會把他們拖垮,不需要我們動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的妙計」
對方仍然只需要說:「你就是慫」
儘管如此,伯里克利的威望還是讓他堅持了很多年,不過,伯里克利很不走運:
斯巴達攻打阿提卡,蹂躪阿提卡城郊的農田,很多從城外遷到城內的農民,趴在牆頭上一看,哦呦,我家的糧田都在被斯巴達的軍人給糟蹋了,當然很心疼。我們平時喊一喊為了國家的利益犧牲小我沒什麼,可真要發生了這種事,就侵犯了這些人的實際利益,憑什麼是我遭殃,而不是城內的那些居民遭殃呢?所以他們是反對伯里克利的,他們覺得,敵人來了,我們做縮頭烏龜,這可不行。
阿提卡有多重要,我們來看一下地圖:
10阿提卡和雅典非常近,而且平原地區的農業資源很豐富。
說伯里克利不走運,更主要的是:雅典遇到了瘟疫,這場瘟疫很嚴重,奪走了雅典城3分之一的人口,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戰時爆發瘟疫都是經常發生的事,這可能跟戰時人口流動有關,不過當時的人們可不能這麼科學的看問題,他們會覺得,是伯里克利的錯誤做法激怒了神明。
斯巴達入侵阿提卡,再加上雅典的瘟疫,就使得伯里克利的對手抓住了把柄,
伯里克利最強大的政敵是克里昂,這個人很好戰,很激進,據說說話嗓門也很大,他原來是辯不過伯里克利,現在抓住了這兩根小辮子,終於,他以貪污罪把伯里克利告上法庭,五六千人的法庭判了伯里克利一筆罰款。雖然罰款這種判罰並不是很重,但是對於這樣的危機時刻的國家領導人來說,他失去了公信力,用我們中國人常說的話說:他的政治生涯到頭了。伯里克利悲憤交加,死在瘟疫之中。
以上,基本上就是戰爭的第一階段,為了敘述清晰明快,我省掉了很多讓人記不住的國家的名字,而且,我還像演義一樣的把過程說得好像理所當然,但事實可能更複雜一些。
二、細看伯里克利戰爭
1為了講述方便,我盡量省掉了一些人的名字,但是一個人的名字是不應該被省略掉的,這就是伯里克利的政敵克里昂,我們說這個人很好戰,很激進,說話嗓門大,很粗魯。他是一個皮匠的兒子,出身也不好,伯里克利死後,他就理所當然地當政了。
他之所以能當政,是因為在公民大會前不斷的說伯里克利慫,說伯里克利是膽小鬼,這回他上台了,自然就不能慫,可是又不敢打仗,那又怎麼辦?後來他就想,我要不就屠殺斯巴達那些小兄弟盟邦,這個我是能做到的,後來發現也惹不起。
那怎麼辦呢,我殺自己人總可以吧。顯得我很勇敢,所以後來,雅典的一個小兄弟可能是要叛亂,就是逃脫他這個陣營等等,逮著機會了克里昂居然鼓動公民大會,讓整個這個城邦全部族滅。就是我要屠殺自己人,給所有要背叛我雅典的人立一個榜樣,背叛我雅典就是這個下場。
最後雅典的公民大會說,你勇敢,你乾脆帶兵出城和斯巴達人作戰算了。可他並不是很會打仗。果然,公元前422年,他被逼無奈出城作戰,不僅自己戰死,而且帶出城的雅典士兵也是全軍覆沒。
剛才我把伯里克利死後,克里昂執政時期發生的事講完了,聽完了這段,你的頭腦中一定形成了幾個印象:
1克里昂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就是他壞了事。
2雅典的民主真是有問題,他們不僅害死了伯里克利,還把兵權交給那個樂於煽動情緒的克里昂。
2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印象,是因為我把故事簡化了,我用的是《羅輯思維》羅振宇的那一套說辭,事實上,他為了故事更好聽,也為了他節目能夠得出幼弱的民主制度不靠譜的結論,而把故事簡化,甚至篡改了。
其實啊,《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本書中是這麼來說克里昂的:那些對克里昂的描述都是克里昂的政敵給出的,但是他在公民大會上的確是一個強有力的人物。而且,克里昂只是攻擊伯里克利的人之一,其實,伯里克利的很多朋友也都攻擊伯里克利,認為他應該出城應戰。
而我們說伯里克利下台之後,克里昂當政,這個「當政」和伯里克利當政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方面,伯里克利的追隨者勢均力敵,一方面反對克里昂的尼基阿斯也有很大的實力,而且書中說:「他們之間的差別並沒有如一般描寫的那麼誇張」 尼基阿斯和克里昂都不主張與斯巴達談判,而且都在伯里克利去世後的歲月里努力打贏戰爭,在公元425年以前,沒有文獻表明他們之間有分歧。甚至在公元前428年,他們的立場幾乎相同。
這樣的敘述就使得克里昂不那麼像一個壞蛋了,剛才我們描述克里昂打不過敵人,就屠殺自己人。這也是不準確的,事實上,克里昂也帶領戰士們打贏過關鍵的戰爭,並且一度扭轉了戰局,而所謂的屠殺自己人,實際上的情況是這樣的:
3提洛同盟里有一個小國家,叫米莉蒂尼,它看到雅典遭到了瘟疫的打擊,所以他們想要叛變,主宰他們所在的萊斯博斯島,脫離提洛同盟,他們還派出使者去伯羅奔尼撒大會上求助,最開始,斯巴達人覺得那麼遠的事,不應該管,但後來,米莉蒂尼的使者說出了要害:你們斯巴達人就是海軍不行,你不行我行啊,如果我們一起把雅典打敗了,你就擁有了我們的海軍,那樣你還會再害怕雅典嗎?反過來,如果你不幫助我們,我們被雅典打敗了,那雅典就會更加苛刻的從我這裡獲得大量的物資,雅典富裕了,肯定會打你們伯羅奔尼撒同盟。
斯巴達人一聽也對啊,於是就決定幫助米莉蒂尼,這時候雅典做出了非常強烈的反應,他們派出100艘船去襲擊伯羅奔尼撒半島,斯巴達人一看,不行,雅典沒有想像的那麼弱,就不幫米莉蒂尼了。失去了幫手的米莉蒂尼很快就被雅典打敗了。
4這個時候,對米莉蒂尼如何處置,就是擺在雅典人民面前的問題,我認為這個辯論是非常有意思的,雅典人有幾種選項:
1審判米莉蒂尼國家裡那些提出叛變的人,放過那些被迫參加叛亂的人。
2對所有人審判。
如果你參與辯論,你會怎樣說服廣場上黑壓壓的群眾呢?克里昂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不審判所有叛亂的人,那麼就會給別的國家留下一個印象,他們會覺得叛亂,脫離雅典的控制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那些跟隨寡頭叛亂的人,叛亂勝利了,就能享受榮華富貴,叛亂失敗了,也不會遭到懲罰。這樣算起來,叛亂是件獲利百倍的大好事,大家都會去做!
反方呢,是狄奧多圖斯,他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把所有人都進行審判,那以後再有叛亂,人們就知道了,雅典人不會饒了我們的,就會殊死搏鬥,我們平息叛亂就會非常困難。他還說,我這不是軟弱,我這是理智,也不是寬大仁慈,而是捍衛我們的政策。我們可以對他們處以罰金,這樣就能讓我們雅典長期做提洛同盟的老大。
這兩方各有各的理,最後公民的大會的決定是理智的,他們只審判了叛亂的帶頭人,克里昂的想法沒有得到實施。
把事情說道這麼細緻了,就會發現,之前我們說「克里昂打不過敵人,就屠殺自己人」是多麼荒謬,我們可以動動嘴皮子,輕而易舉地給歷史人物下個定論,說他是滑稽的,可笑的,或者是沒頭腦的,但是,當你站在萬人集會的廣場前,表達一種觀點的時候,你內心想的並不是一個做個好人還是做個壞人這麼簡單的問題,而是基於看到的事實作出的實際選擇。
《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本書在最後給了克里昂一些評價,書中說:克里昂奉行積極主動的政策,因為他真誠的相信這是最適合雅典的路線。
他並不比伯里克利更喜歡嘩眾取寵,而是以同樣嚴厲、挑戰和務實的方式向群眾講話。他置生死於度外,親自參加自己建議的軍事行動,並在最後一次行動中獻身。
5剛才我們敘述了克里昂這個人,我們大概已經能不簡單的用道德標準來評價他了,那麼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米莉蒂尼這個國家。
其實我們看歷史,經常會把一個國家人格化,即使當下,一提到美國、日本,我們也很容易把國家人格化。說美國太霸道,說日本太壞了,等等。如果我們人格化的來看米莉蒂尼這個國家,評價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當我們深入探討國家內部的事情時,還會有新的發現。
對於雅典來說,對於提洛同盟來說,米莉蒂尼實在是個壞孩子,他不服管,這還不算,他居然還聯繫了伯羅奔尼撒同盟來對付自己人,簡直是喪心病狂,十惡不赦。可是換個角度來看,作為米莉蒂尼來講,他所處的提洛同盟就是雅典帝國,他每年要給雅典上貢,你也是一個國家,我也是一個國家,憑什麼我就得供養你呢?你就是霸權主義啊,我推翻你雅典的統治,就是讓米莉蒂尼人民站起來啊!
這麼想來,米莉蒂尼到底有沒有錯就很難說了。
不過我們進一步深入到米莉蒂尼的內部,就會發現,這個國家裡有兩個派別,一個是民主派,一個是寡頭派,寡頭派與斯巴達人親近,民主派與雅典親近。所以,去斯巴達請救兵的是米拉蒂尼的寡頭派,當他們佔據這個國家的統治權的時候,他們就會製造出矛盾來。
6其實不只有米拉蒂尼,希臘地區所有的國家都有寡頭派和民主派,這是怎樣的宏達場面啊!十年戰爭的尾聲,克基拉島的寡頭派打敗民主派,又被民主派反過來打敗,民主派開始瘋狂地報復政敵。在內戰之中,對政敵的處決變成不分青紅皂白的謀殺。
這些暴行更像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本質,在各個國家,民主派都尋求雅典人的幫助來對付他們的敵人,寡頭派則會請求斯巴達人援助。在和平時期,他們沒有借口,也沒有一員去尋求雅典或者斯巴達的幫助,但既然兩個大國在交戰,不同城邦內的政治派系如果想要推翻現政權,就可以輕鬆地尋求兩個大國之一的支持。
在和平與繁榮時期,兩個民族、兩個國家的行為都很理智,因為物質財富與安全的紐帶還沒有被撕裂,人民還沒有受困於殘酷的自然法則。但戰爭使人們無法輕鬆地滿足日常需求,所以戰爭是一個兇殘的教師,他讓人民的秉性根據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
今天我們聊了克里昂,也聊了米莉蒂尼,我們聊到了他們背後的抉擇,戰爭不是克里昂能左右的,也不是米莉蒂尼能夠預見的,甚至也不是寡頭派和民主派說了算的,當我們拆解開戰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地雞毛,正如《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本書中提到的那樣:戰爭的軌跡完全由他自行決定。
在不斷的講述和否定過程中我們講完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一階段,接下來事態如何發展呢?很多人解讀這場戰爭得出的結論是 「幼弱的民主不靠譜」,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真是低估了這本書,明天我會繼續為您詳細講解,敬請期待。
三、遠征西西里
……(非常抱歉,第三章的文字稿丟了,我有空會把自己的錄音找到,給大家補上……)
四、總結
1今天我們來講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四講,昨天我們講到了遠征西西里島,這樣一個錯誤的決策讓雅典的實力損失殆盡,之後雅典和斯巴達又打了十幾年的戰爭,直到公元前405年,雅典城被攻陷。
雅典被攻陷,標誌著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束。人們從中得出「民主國家失敗了」的結論,但如果把雅典被攻陷放在更長更寬闊的歷史維度上看,似乎失敗的不只是雅典。
首先,從時間上來講,在雅典的西西里遠征失敗後,雅典元氣大傷,這就有點像趙國被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國力明顯不行了。本來,在雅典,民主是絕對的正確,可是外部的失利讓雅典人懷疑自己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正確的,所以在之後的十幾年裡,雅典的政治一直在波動之中,國內不僅有民主派,還有寡頭派,還有溫和派,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互相的制約和妥協呈現了一種混亂的局面。這使得雅典更加脆弱,搖擺不定。而在雅典被攻陷之後,斯巴達人扶植了傀儡政權,然而過了不到一年,雅典人就把傀儡政權推翻,重新恢復了民主制,在隨後的十年里,他們甚至幾乎恢復了國力。所以從時間的維度上講,那場被攻陷的失敗,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完結。
2其次,從空間的維度上講,本來這是伯羅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的一場內戰,也就是說,這是希臘城邦的內鬥,可是外族人很早就參與到了戰爭之中,而且,在遠征西西里之後,斯巴達方面又聯繫了波斯一起對付雅典,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雅典人和斯巴達人引狼入室,最終其實也削弱了自身的國力。另外,我們之前也講到,兩個陣營並不是在空間上壁壘分明的,而是每個國家內部都有民主派,寡頭派,這真可謂是——史上第一大混亂。這樣一場戰爭下來,雅典沒有贏,斯巴達也沒有贏,反倒是外邦人贏了。
果不其然,公元前338年,蠻族馬其頓打敗了雅典和底比斯的聯軍,在希臘建立了霸權。
3從遠征西西里到雅典被攻陷這段歷史太複雜,大大小小的戰爭太多了,雅典城內的變化也太過豐富,這並不是一個轉述者能夠講清楚的,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自己翻翻這本《伯羅奔尼撒戰爭》。
現在,我還是來重複一下,公元前405年,雅典被攻陷,這件事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於雅典來說,是亡國,而剛才說過了,雅典不到一年就恢復了民主。
而對斯巴達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斯巴達哪裡來的優勢,斯巴達很窮,專制集權,簡單粗暴,所以它可以不關注人權,這樣就能擁有強大的力量。
所有的專制體制都希望老百姓愚昧,希望老百姓窮的,因為這樣能夠為我所用,一個富人,給他幾根金條他可能都不願意上戰場,而一個窮人,可能只讓他吃飽飯他就願意為你賣命。關於這個,讓秦國變強大的《商君書》里似乎寫的比較明白,我把一段解讀《商君書》的內容放在這,大家可以看看: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
4這種觀點是:不能讓人民有閑錢,所謂的「共同富裕」或者是「先富帶動後富」對專制體制來說都不好,因為這樣的話,老百姓就不能為我所用,有人把貧富差距比喻成勢,有了勢能,才能運動,窮人想成為富人,才有戰勝的可能。
現在,雅典被攻陷了,表面上看,對斯巴達來說是一件勝利的好事,但實際上,大量的資金流入了斯巴達,很快就威脅到了斯巴達的文化和政治體制,人們有錢了,還要把小孩子培養成士兵嗎?還要絕對的服從嗎?人們就開始追求人權,怎麼樣能讓人權得到釋放呢?自然是民主。
戰勝的斯巴達過得並不好,這個國家的體制承受不了那麼多的財富,這些錢讓人們更平等,擾亂了斯巴達原有的秩序,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勝利不到三十年之後,斯巴達就被底比斯人擊敗,永久性的被摧毀了,它垮得比雅典還要快。
5不知道大家能從這場戰爭里總結出什麼結論來,我是不能得出什麼結論來,我只能得出一些感傷:
這場戰爭是一場殘忍和異常經久的拚鬥,是一場可怕的大混亂,戰爭的第一年出生的人往往在戰爭結束時已經殞命沙場。
以高貴的阿克梅奧尼德家族最著名的一支為例,伯里克利公元前429年死於瘟疫,他的60歲開外的姐姐也一樣死於瘟疫。而他的兩個兒子,死的時候都不滿30歲,他的私生子小伯里克利則被處死,前後30年,瘟疫、政治陰謀,普遍狂野和敵方的長矛掃滅了雅典最強有力者的全家。
希臘人往往一年裡殺的自己人比波斯人先前10年里殺得還要多,公元前406年,在阿吉塞群島外的一場海戰中,喪命的希臘人多過所有那些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和普拉塔戰役中被波斯人殺死的總數。
如果說戰爭帶來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似乎就是它促進了希臘創造性天才的大爆發,雅典的文化本來好像已經到頭了,不能再發展了,結果大量的作家記錄了戰爭,或者基於戰爭進行創作,很多人就是經雅典人的眼睛看這場戰爭,這些文學作品似乎帶來了雅典的文化復興,然而,隨著雅典的陷落,文化復興的全部理想都灰飛煙滅了。
6我認為,這表面上看是一場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的鬥爭,如果看得細緻一些,就是無數個民主派別和專制派別的鬥爭,如果再細一些,他近乎是每個人內心的鬥爭。
一個人,到底是願意把自己的命運交付他人之手,坐享其成,還是願意大聲喊出想法,讓它在公共領域發揮作用?到底是願意武斷地代替他人做決定,還是優柔寡斷地聽取意見?到底是願意相信精英治國,還是讓更讓多人發聲以實現全人類的福祉?這是每個人內心的矛盾,上升為群體層面就成了複雜的不可調和的群體矛盾。如果此時蹦出兩個意識形態迥異的大國,它們就可能把這種矛盾訴諸武力,變成全人類的災難。
7很多人覺得伯羅奔尼撒戰爭對今天仍有警示作用,我認為是的,當一個民主國家入侵阿富汗,入侵伊拉克,想給這樣的國家帶來民主。或者一個有點集權的國家插手敘利亞。這些國家最能打動人的說辭就是意識形態,他們要麼說為了解放人權,要麼說為了民族大義。他們未必沒有這樣的初衷。
然而當任何一場戰爭具體地影響到了那個國家之後,民主和集權都會變成惡魔,國家裡不同意見的人就會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慘絕人寰的鬥爭。
民主人士或者會說:這是該有的陣痛,看看波瀾壯闊的法國大革命吧,沒有流血就沒有民主。可是民主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不流血嗎?
集權者看似可惡,他們似乎也有自己的理論:每個國家有自己選擇政治體制的權力。然而那些被壓抑的人性總會蠢蠢欲動,而那些不公平的事件又總是奪人眼球。
我不想把這樣的疑慮訴諸上帝,我想訴諸於學習,然而《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本書並不是一個交給前人的答案,而是一個面向後人的問題。
8以上基本就是我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講述了,我還想推薦大家看兩本書,一本是美國的作者漢森寫的《獨一無二的戰爭》也是講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他的辭藻很華麗,我講述中的很多傷感的段落都從他那裡獲得的靈感。
還有一本,就是《午夜將至》,這是一本講古巴導彈危機的書,蘇聯和美國的確很像斯巴達和雅典,我不知道赫魯曉夫和肯尼迪有沒有仔細研究過伯羅奔尼撒戰爭,不過我們要感謝當時的這兩位偉大的政治家,無論他們有什麼樣的缺點,他們面對可能爆發的核戰爭,是非常理智的,他們沒有將人類自身難以解決的矛盾草率地訴諸武力,才使得1962年,沒有發生像伯羅奔尼撒戰爭那樣的慘劇。
我微信191933188,免費出賣自己,喜歡加微信聊
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和唐納德?卡根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兩本書,前一本是一手資料,後一本是歷史大家的研究與總結。
簡短總結:
1.崛起的Athens主動挑釁Sparta。對此,Sparta國王Archidamus II 呼籲審慎自製並考慮風險,結果Sparta民選執政官Sthenelaidas操控民粹,為「捍衛榮譽」而向Athens宣戰。換言之,假如是政治精英(國王)而非民粹政客(民選執政官)主政,Sparta不會與Athens開戰。
2.想保持中立的小島Melos,因拒向Athens交保護費及與Sparta開戰,於是被Athens屠城。民粹政治不但無力制衡Athens自毀,反而激化區域衝突。
3.Athens在政治家Pericles(曾讓兩國簽過停戰合約)過世後,議會充斥民粹政治,鼓動遠征Sicily。這場戰爭讓Athens失去強大的海軍,最終BC404年,Sparta的艦隊封鎖了Athens,Athens被迫投降。
推薦閱讀:
※聖經當中是如何記載古希臘的?
※古希臘神話傳說有沒有考古學或歷史的根據?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關於古希臘民主政治的書?為什麼?
※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波斯和希臘哪一個文明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