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孔孟哪句話你最喜歡或者感慨?

如題


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原因:善建者不拔非建之堅,是能讓他人不想去拔,善抱者不脫非抱之牢,是能讓他人捨不得脫。為人處事大抵如是。

莊子: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原因:混沌款待五帝,五帝回報混沌以鑿竅而致其死。好心辦壞事或打著為對方好為天下好的名義才最恐怖,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集體無不如此

孔子:吾與點也

原因:從宏大的理想回歸到真實的美好

孟子:雖千萬人吾往矣

原因:現實很殘酷,所以理想才偉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莊子 知北游》

前一句的大意很好理解,但其中有幾個關鍵詞影響著這句話的核心之意和指向。

天地、四時、萬物自不必說,指的是自然萬物,時間流轉,一般人初讀可以領悟成「客觀」的一切存在。大美、明法、成理,針對天地、四時、萬物而言,揭示它們的一種「屬性」,可以理解為一種形而上的性質。

後兩個詞好理解,那麼「大美」是什麼。此處的美,其對立面不是「丑」,而是一種美學範疇,一種高於具象的、差異的以及是非的和合境界。

天地的大美,四時的明法,萬物的成理,在莊子眼中就是「自然」,自然的本質,即是「自然而然」。

同時,這句話用了一個擬人化的修辭,即世間萬物具有這種自然而然、本真的、樸素的狀態,但卻不言、不議、不說。因為這種境界,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和表達的。舉個淺顯的例子,有人看到荒原上一棵枯樹立在哪兒,可能那枯樹本身並不「好看」,但你卻能感受到某種靜默的力量、時光的痕迹,這就是一種美學上的力量。但大自然本身呢,其實什麼也沒「說」,沒表達。它只是在那,這就是它本身。而一旦你用詞語去形容描述,必然是片面的、缺失的,同樣你的形容和表達也是多此一舉。

而在莊子看來,聖人也是如此,能如天地四時萬物一般,和自然合一,不用修飾,無需強調,更沒有做作。所以莊子說真正的聖人亦不做作,依於本心而無所矯飾,這就是從天地萬物、宇宙運行而了悟的。

望有用,歡迎交流


莊子《大宗師》里的, 「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

做到了「外天下」,我就算是一隻腳伸入道門裡了。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第一次看見就心生嚮往 直到現在離此境界還有十萬八千里


朝聞道,夕死可矣。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孔子:「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孟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莊子:「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孔子、孟子:尼瑪!!!


三人行,必有我師。

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定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虛心向別人請教和學習。現今社會早已不是單槍匹馬闖天下的俠客年代,而是各有所長的年輕人組團實現夢想和抱負的黃金時代。我不是玖零後中第一批畢業工作的,卻還是感而有慨:美國歷史上"Silent Carl"卡爾文?柯立芝以「美國的事業就是企業」的理念為美國經濟創下咆哮的二十年!中國則是鄧小平憑藉「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為我國經濟贏得了飛躍發展,如今躋身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為什麼說這個呢?如果說八零後是高歌「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一顆紅心忠黨愛國的一代,那麼玖零後則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享受著多元文化的碩果的一代,我們小學看偶像劇中學追韓劇大學更是一鍋端,我們也曾在思想上受到過衝擊,但我們不屈服懂接納(插一句,現在滴蛋蛋後追星喲真是駭死個人嘞)。我們渴望著被父母理解,我們盼望著被同事認可,我們期待著被社會接納,但我們有自己的主張,有張揚的個性,有倔強的傲骨~或許這就是為什麼玖零後學習不好就走,工作不順就辭,感情不對就散。玖零後還在仿徨都木有來得及吶喊就被蛋蛋後擠下了舞台,講真啊,是有代溝哇有木有!言歸正傳哈,咱不提感情說多了凈是傷感情,就說說工作!前面也談到我們茁壯成長的歷史大背景,玖零後被媒體和輿論指責為「妄想創業——最有野心的一代!」,我為玖零後鳴不平!商業意識,對,就是商業意識的覺醒!如果非要貼個標籤,那就是Self-employer自僱人而不是Entrepreneur創業者,我們懷揣一份夢想和虔誠,希望得到理解、認可和接納,而不是嘲笑、指責和打擊。如果您的身邊有玖零後,請試著去接受他們不羈的心和勇敢的夢,也煩請試著去給予他們微笑的臉和真誠的愛!

作為一個90後,我也有著張揚的個性和不羈的性格,從國有銀行辭職為自己的理想買單,每天都忙著向別人學習給自己充電,蒽很充實,加油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

不是犀牛啊不是老虎,卻在曠野亡命奔逐。我的道錯了嗎?我為什麼會到這般田地呢?

這是孔子遭陳蔡之厄的慨嘆。我喜歡這句,因為可以從中看出孔子有血有肉。他足夠堅強,但也不可避免地困惑。

當然,堅強如他,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不管道能不能成,不管身在何處,他都會是一個佈道者。

既如此,如兕如虎,率彼曠野,又何妨呢?孔子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他一生奔波,無法遂願,卻終不改其志。

當風燭殘年的他接連收到顏回、子路的死訊,凄涼如斯,會後悔自己這一生嗎?我想是不會的。

我認為,一個人能做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為自己心中的「道」燃燒生命。

諸葛亮是浪漫的,嵇康是浪漫的,文天祥是浪漫的,以及,許許多多掙扎著,為必敗之戰而戰的人,都是浪漫的。

孔夫子,大概會是廣陵散的知音吧。


必答!我來強行安利一句個人覺得很唯美的句子――「有蝶翩然入夢,不知蝶是我,抑或我是蝶」――這是莊子的一句詩,到底是莊子在夢裡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一夢變成了莊子?還是物我兩忘,謂之「齊物」?非人非物,似夢非夢。


看過誅仙的,都會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還有知道觀復博物館的就一定知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更有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上善若水」。先佔個座~


《道德經》: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巧者勞而智者憂 無能者無所求 飽食而遨遊 泛若不系之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得意而忘言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出自《荀子·勸學》

很好的強調了後天影響的重要性,這裡的後天影響也包括一個人的出身,因為出身既決定了他的後天教育。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指出。

原文的大意為:干國、越國,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來時而他們的哭聲是一樣的,他們長大後卻習俗不同,這是因為後天的教化使他們這樣的。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孔子見兩小兒,便日


推薦閱讀:

你做夢做過最悲傷的夢是什麼?
2015 年你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足跡?
支教感悟怎麼寫? 沒啥啊,真的不想總是唱高歌。 ?
這些工匠精神你有什麼感悟?
是否經歷越多越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所感悟?

TAG:智慧 | 文化 | 書籍 | 人生 | 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