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為什麼把首都定在北京?

共和國為什麼把首都定在北京?古今領袖為什麼都喜歡定都北方?有什麼暗含的道理或者有什麼規律嗎?


先說一下為什麼我國定都北京

第一,歷史因素就是北京數次擔任首都職責,已有的經濟基礎、政治基礎和文化基礎適合再次擔任首都。

第二,扼守東北和華北交界處,軍事價值極其巨大。古代時,首都在哪裡關係到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主力安排在哪裡。扼守一個軍事重鎮、北方經濟強市有重大意義。

第三,現實因素是背靠蘇聯,但又不是太近,既可以方便得到支援,又不會被閃擊戰後成了「兒皇帝」。

第四,定都時,老毛也不敢保證美軍會不會直接派兵幫老蔣。畢竟老毛沒有預言未來的能力。萬一美軍全力支持老蔣北上。那麼若是定都南京就可能導致首都被攻陷。這樣造成的政治影響是無法承受的,定都在北方可以減少出現這種情況時對TG產生的政治壓力。

第五,北京是和平解放的,所以經濟損失最小。南京、濟南、徐州、武漢、福州都經歷過戰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更落後於沿海,沒有建設首都的經濟條件。

再說一下為什麼不少古代君王定都北方:

蒙元、滿清:靠近老家,方便跑路,也容易控制局勢。

明朝:燕王老家,方便控制,可借遷都調集大量資源聚集於北京,扼守北方大門,地抵禦游牧民族威脅。


因為這是1949年之後很長時間的經濟重心。很多人對這個選址不滿,指責沒有更靠南,一方面是基於當代視角的事後諸葛亮,另一方面也是發泄當初對革命政權的不滿。我對他們的立場不做評價,只放乾貨:

看看1949年的鐵路地圖,拋開一切軍事政治因素,你覺得這個國家現代經濟的樞紐在哪?很顯然是瀋陽和石家莊之間的矩形地帶。再考慮到北京曾經是歷代首都,最近幾十年略微衰落恰好空出大量房屋,可以說北京是當仁不讓的的選擇。否則的話,大多數省份開專列都得一星期到首都,怎麼建設現代國家?

當然,建國初也考慮了軍事因素:

中央軍委關於向全國進軍的部署(1949年5月23日)

(二)二野亦應準備於兩個月後以主力或以全軍向西進軍,經營川、黔、康。二野目前主要任務是準備協助三野對付可能的美國軍事干涉。此項準備是必須的。有此準備即可制止美國的干涉野心,使美國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干涉。但在上海、寧波、福州等處被我佔領,井最好由三野以一部兵力協助山東攻佔青島(假如上海佔領後,青島敵軍尚未撤退)以後,美國出兵干涉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那時二野就可以西進了。

1949 年5月末,渡江戰役已經結束,依然以兩個野戰軍的主力防備美國登陸,可見當時南方沿海地帶不適合建都。西安武漢只有一條鐵路貫通,且偏離主要鐵路網,剩下的選擇就是北京、天津和東北大城市。其中天津容易被海上攻擊,排除;東北各大城市基礎設施雖好,但緯度高,也不利於下一階段開發廣闊的關內省份,也不合適,當然只能選北京。可以說,選北京而不是瀋陽,恰恰是因為考慮到了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

相關回答:

法國為什麼首都一家獨大?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怎麼用地圖來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如何解讀「北京 2015 年將鼓勵用人單位多用京籍勞動者」這一政策?

回答匯總:

馬前卒知乎內容合集:總收藏目錄


謝邀。這個題目太大以至於都可以專門著書論說了。我簡要談,後面想到再補充。

1、革命必然。題主的意思可能是問新中國為何定都北京。這一點要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五大書記進京趕考,是中國新民主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結果。

2、區位優勢。北京和平解放,基礎設施保護完整。是當時控制的解放區的中心,外倚關東,內俯華北,西望晉陝。糧秣豐茂,兵員充足。

3、地理位置。燕山腳下,東南是華北平原,西面和北側是太行,燕山,東方不遠即是渤海灣。有京奉鐵路,平漢鐵路,陸上交通便利。運河加上天津港可實現河海聯運。無論是防衛還是發展經濟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4、歷史傳統。元明清三代營建,浩浩京城,泱泱順民。汪曾祺在《衚衕文化》里就說過,北京人是安於做良民的。對物質生活易於滿足。百姓有都城心態,利於維穩。

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蔔,就不錯。小醬蘿蔔,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我認識一個在國子監當過差,伺候過陸潤庫、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說:「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麼神?我至今考查不出來。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北京是民主運動的策源地,「民國」以來,常有學生運動。北京人管學生運動叫做「鬧學生」。學生示威遊行,叫做「過學生」。與他們無關。

北京衚衕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老舍《茶館》里的王利發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態。

我的小說《八月驕陽》里寫到「文化大革命」,有這樣一段對話:

「還有個章法沒有?我可是當了一輩子安善良民,從來奉公守法。這會兒,全亂了。我這眼面前就跟『下黃土』似的,簡直的,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您多餘操這份兒心。糧店還賣不賣棒子麵?」

「賣!」

「還是的。有棒子麵就行。……」


簡言之,在有限的選項中,當時只能選北京。四大古都,長安洛陽北京南京。洛陽破敗已千年的典型有詩為證,長安也有千年未為帝都也早已遠離經濟和人口甚至文化重心,南京是民國故都凱神老巢,北京是遼金元明清故都。以當時情況看,高下立判,取捨並不難。

以下是詳細溯源:

中國不是1776年獨立的美國,也不是1947年立國的印度。

題目太大,太難。對難題,我們這幫書生,大可用排除法反推。

中國這樣體量和歷史積澱的大國,不是美國,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更不是玻利維亞,坦尚尼亞,馬來西亞,賴比瑞亞,另立新都首先要排除,否則肯定根基不穩,難以服眾。

偉大首都北京這個稱呼尚且招來不少人心中不滿,想想看,如果是偉大首都石家莊,駐馬店(無心地域,常山,蔡州,都是歷史名城)。

任何有歷史傳承有民族自豪感的國家,都不會輕易另立新都,想想柏林牆倒塌以後,人們只記得柏林誰還關心波恩哪兒去了,再想想義大利如果不在羅馬,希臘如果不在雅典,哪怕是波蘭如果不在華沙或者克拉科夫,伊朗不在德黑蘭或者伊斯法罕或者大不里士。就一省體量的韓國,遷都的事兒也糾結了幾十年了。

於是,問題就簡化了。

也就是說,定都,這道題,對大一統實現了兩千多年的中國而言,任何時候,都更多屬性上是一道選擇題,而不是填空題。選項就那麼幾個,歷朝歷代的選擇過程和結果也都寫在刀筆吏的小說中。就看當下的掌權者如何分析時局,做出選擇了。標新立異的想法不是沒有過,樊鄧之間的故事可以查閱舊唐書,不評價了。

中國,號稱有八大古都,首先排除欺世盜名的鄭州(補充,鄭州商城之於今日鄭州,如同古印度之於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欺世盜名一詞造成的敏感傷害不少,不刪了,見評論區解釋),其次拿掉恍如隔世的安陽和西湖歌舞的杭州,再忍痛拿掉只被「正經朝代」選擇了一次的開封(始自全忠的選擇,懂得不必多說,不懂得看殘唐五代史),於是,剩下的四個——

就是眾望所歸的中國四大古都了。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排名有先後,從歷史積累地位角度。

歷史上,中央帝國(包括三國魏和戶口實力都占絕對優勢的北朝)往往是首選關中四塞的西安,次選伊闕河山的洛陽,實在不行了只能遷就到背河的開封或面山的鄴(安陽)。北京(幽州,范陽,廣陽,薊)是典型的北國國都,南京(金陵,健康,建鄴,石頭城)是典型的南國國都。兩者都做過統一帝國的國都,北京更長。四大古都,都是千年級別的建都史(包括陪都),是當之無愧的千年帝都。

四大古都,以當時的情況看,洛陽和南京都應被排除。洛陽彼時地位最低,省城尚在開封,自北宋滅亡後,洛陽已經衰落了千年。南京,不多說,你懂的,看前面黑洞洞,正是那賊巢穴。

補充,洛陽雖破敗,但歷史地位不容動搖,歷史傳承也未間斷,這點講兩千年來只有西安洛陽兩座永恆的精神首都,代表著漢唐,中國的巔峰。南京,不多說,不是沒什麼可以多說的,優劣分析不展開了,不需要,就憑黑洞洞就足以否決。

於是,台上只剩兩位選手,北京,西安。分別代表著中國歷史上東北和西北的勢力。太子丹的薊,秦始皇的咸陽。安祿山的范陽,唐明皇的長安。朱棣的燕京,二哥的西安。這也是老對手了,論資歷地位,北京雖然不能與西安並論,但西北與東北之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卻是再自然不過。

北京,當時坐擁東北工農業腹地,在東部經濟交通大動脈上,又是時間緊臨的元明清帝都和北洋中央,教科文衛中心,又有雙子城大港天津拱衛,相較於彼時深居內陸的西安,優勢是明顯的。

只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這種優勢正在衰減,或者說,對精神層面象徵意義的需求,正在增大。


北京是中國幾大地質單元和地貌單元的結合部啊。北邊燕山再到塞外的內蒙古高原,東北過山海關就是東北平原,西邊太行聯接黃土高原,南邊一馬平川平原一直到杭州,東邊則是渤海沉陷,佔盡了各種地貌環境的要素。一般自然地理環境的邊界地帶通常是自然生產力最豐富的地方,其實人類社會的形態在這些地貌交界地方也是最為豐富的,在這些地帶建設城市,也就最能夠在交通、經濟、社會文化上便於聯結聯繫周邊區域。從小環境來看,三面環山的地形不僅阻擋了北面冷空氣(北京是我國北緯40度冬季最溫暖城市,東邊的唐山秦皇島丹東、西邊的大同鄂爾多斯都比北京冷),還使得北京地下水十分豐富,而山區的匯水截成大小水庫更是足夠一個特大城市的生存。當然,作為一個大一統國家,有一個歷史傳統上能夠有文化繼承的國都,對於文化心理上的意義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單從風水來看(其實也就是氣候穩定性、地貌環境的適宜性、水文穩定性、水源等條件),北京、杭州是可以作為國都的最佳選擇(大的地理單元連接處,並且交通便利,近海灣),北京和杭州簡直就是鏡像城市,都位於京杭大運河連接的兩端,昆明湖寫仿西湖,一個靠近杭州灣一個靠近渤海灣,刮南風的時候北京2.5爆表,刮北風的時候杭州2.5爆表(一個山南水北,一個山北水南),兩個城市附近都有各自的河口港(上海、天津)。

廣州、成都、瀋陽、西安、濟南、南京分別適合做區域性的都城,都是各自所在區域的最顯著的山—原接合點。為什麼不是全國性的呢?因為這些城市臨近的山和平原都是地域性的。其中,濟南、南京是兩個姊妹城市,都是北面大水、南邊小山、窪地積湖。水倒是很大,但山的格局太小,所以難以擔當國都重任,適合做經濟富足但小富即安的地方宜居大城。


那是大約40年前的一個夜晚,北京城,10月6日,下午八點左右。中南海懷仁堂里,葉劍英、華國鋒、汪東興正焦急地等待著兩個人,此事的成功與否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未來;桌子上,擺有寫著對他們進行「隔離審查」的決定,一旦兩人來了,立即由華國鋒宣布,汪東興負責執行。沒多久,張春橋先到,很順利地就解決問題了,後來的王洪文則有些掙扎,當行動組的幾個衛士在走廊里把他扭住時,他一邊大聲喊叫道:「我是來開會的!你們要幹什麼?」一邊還拳打腳踢,但並沒有什麼用,很快被制服。此外,江青、姚文元也紛紛落網,四人幫被粉碎了。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直到今日。

過去的五六百年,北京城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國的心臟,紫禁城與中南海里的一舉一動,可以左右成千上萬人的命運。和魔都相比,帝都除了龐大的人口、燈紅酒綠的繁華,還有一些特殊的東西,比如鋪天蓋地的霧霾,置身其中彷彿來到「仙境」;再比如,它獨有的政治中心色彩,特別是在全城中心的紫禁城,尤為明顯。

(故宮)

今日來故宮觀光的遊客,臉上大多洋溢著愉快的笑容;可在明清時期,這裡是大內,是黎民的禁區,是野心博弈的場所,在權力這根指揮棒的引導下,充滿著血雨腥風。從天安門徑直走到景山,一路上彷彿有著無數冤魂在向人們招手。裡面有左順門事件中被活活打死的大臣,有為皇帝長生而被折磨慘死的宮女,有『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的嬪妃,有行刺未遂而千刀萬剮的「恐怖分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有時想想也真是的,都是人,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北京歷史相當悠久,曾經是青銅時代的王都,也曾是盛唐時的邊防重鎮,這裡的范陽節度使掌握的軍隊是所有節度使中最多的,編製有將近十萬人,主要防範契丹、奚等少數民族,責任重大。然而,令人憂桑的是:天寶末年擔任這一職務的是安祿山,當年他的二十萬大軍就是從這裡出發,橫掃中原,驚破霓裳羽衣曲,把一場盛世徹底埋葬。此外,它還是遼國的南京,金國的中都,自從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孝順給耶律德光,喪失屏障的中原王朝便難有好夢。但遼與金都不是統一政權,直到元朝的時候,北京才真正統治了全國。

(從遼到清的北京平面圖)

「應知汗八里城內外人戶繁多,有若干城門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戶較之城內更眾。郭中所居者,由各地來往之外國人,或來入貢方物。或來售貨宮中。所以城內外皆有華屋巨室,而數眾之顯貴邸舍,尚未計焉。」

「尚應知者,凡賣笑婦女,不居城內,皆居附郭。因附郭之中外國人甚眾,所以此輩娼妓為數亦夥,機油二萬餘,皆能以纏頭自給,可以想見居民之眾。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百物輸入之眾,猶如川流之不息。僅絲一項,每日入城者計有千車。」

「此汗八里大城之周圍,約有城市二百,位置遠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來此買賣貨物。蓋此城為商業繁盛之城也。」

這是《馬可·波羅行紀》對元大都的描寫,經濟繁榮,人口百萬,商旅雲集,一個火藥時代的國際化大都市,蒙元帝國的首都。然而,在此之前,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首都主要是在中原地區,以長安、洛陽為主,後來北宋的時候又遷到了開封,而這次竟然跑到了如此偏北的地區,又是為什麼?當年的忽必烈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馬可波羅拜見元世祖)

其實,定都北京對於漢人來說確實是靠北了點,但對蒙古人卻是剛剛好的。大都北臨燕山、長城,西有太行山脈,東靠渤海,南為廣闊的華北平原,處於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交界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往南的話可以一馬平川,便於調兵遣將,滅亡南宋,日後如果統治不穩,抵擋不住長城以南各民族的反抗,逃回草原也是非常方便的,畢竟離族源地這麼近。幾十年後徐達、常遇春帶兵北伐,元順帝果然就是這麼乾的。

還有就是忽必烈跟南宋打過仗,早早見識到了中原漢地經濟的發達,他要當這裡的主宰者,同時明確了推行漢法,用儒士的方針,他的那套班底也強烈要求定都大都。試想如果依然採用蒙古人的那一套,是無論如何也統治不了中原的,蒙古人還處於奴隸社會呢!此舉遭到了蒙古守舊勢力的不滿,他們不願意妥協,不願意做出改變。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奪汗位的戰爭,實際上就是兩種路線的鬥爭,核心問題是到底用不用漢法。最終是阿里不哥輸了,貧瘠的漠北支撐不了高強度的戰爭,相對富裕的中原卻可以,戰爭中,中原是忽必烈的大後方,當斷絕了中原向漠北的運輸道路後,阿里不哥人財兩空、窮途末路,不得不屈膝投降。可事情還沒有完,蒙古人內部對於忽必烈的質疑遠遠沒有停止,阿里不哥失敗後,有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簡直就是來問罪的!終元世祖一生,不懷好意的漠北、西北勢力時刻威脅著元政權,所以定都大都還可以利用北方的屏障,立足中原的經濟基礎,減少推行漢法阻力,抵禦他們的進攻。

不可忽視的是,帝國的首都會有大量的人口,他們需要糧食,還會有許多達官顯貴,他們對物資的要求更高。大都本地恐怕是滿足不了這麼大的需求的,怎麼辦?看了地圖後,忽必烈把目光投向了江南地區,南宋時,經濟重心的南移已經完成。如何把錢糧送到大都呢?這時,大運河的作用再一次顯現出來。皮日休有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人們總是把開鑿大運河看成隋煬帝殘暴統治的罪證,卻忽視了它對於後半段古代史的巨大效用。從唐到清,國家的首都幾乎都在運河邊上,開封是最典型的。元世祖時,因為長期的戰亂,疏於治理,運河的狀況堪憂,連接黃河與淮河的汴河幾乎已經被泥沙淤沒,據史料記載,原來的河道上甚至已經建起了許多房屋。看來跟以前一樣的使用運河是不可能的了。於是元世祖下令,挖通北京到通縣的通惠河、山東臨清到東平的會通河、東平到濟寧的濟州河,整治後的大運河不再經過洛陽、開封,而是直接從江南北上,經山東直抵大都。跟以前隋朝的運河相比,新運河從杭州到北京縮短了900多千米的路程,時代變了,側重點也變了,由中心到被無視,中原沉淪了。

(元朝大運河平面圖)

胡虜無百年之運,漢化程度不高的蒙古統治者支撐了九十七年便回去放羊了。朱元璋統一了全國,但他對首都南京並不滿意,因為自古以來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些短命王朝,什麼東吳、東晉、南唐等等,亂七八糟的,沒一個活得長,不吉利;宮殿的風水也不好,更重要的是,離北方的邊界太遠了,鞭長莫及,一旦有什麼大事發生,需要皇帝處理,這一來一回,黃花菜都涼了好幾天了。即位之初北伐的時候,大臣請他到開封看了看,就近指揮北伐的同時,也考慮考慮合不合適建都;洪武末年,太子朱標到西安視察工作,回來建議遷都西安。總之,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首都考慮過很多次,甚至連家鄉鳳陽都想過了,終究是沒能遷成,當然,沒考慮過北平。

靖難之役後,燕王朱棣登上了皇帝寶座,在他的要求下,興建紫禁城、長陵,並把明帝國的首都遷到這裡。對於漢族政權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天子親自守邊,這得有多大的自信。北京是朱棣當藩王時的封地,他的老巢,有著感情基礎,在南京,他殺了太多建文遺臣,鬧得天怒人怨,安全堪憂,萬一有哪個想不開要拚命的呢;生活的地方又離父親的孝陵這麼近,一個叛亂者,想到這些心裡不會是風平浪靜的。父皇在位時,依靠的是藩王守邊,兵權都集中在皇子身上,朱棣上台後,藩王已經被建文帝廢了很多,他更上一層樓,接著廢了一批,尤其是「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的寧王被他趕到南昌追求藝術去了。而且為答謝朵顏三衛騎兵的友情贊助,把很多土地還給了他們,一下子北方防禦力量就被削弱了。如何是好?南京離邊關千里之遙,總得有人能及時指揮部隊,把兵權給大將們?安史之亂的教訓非常深刻。朱棣斟酌再三,還是我親自上吧,首都是非北遷不可的。北方雖大,對明成祖來說北平是最好的選擇,西安、洛陽、開封這些地方開發過度,生態惡劣,早已衰落,擔不起首都的重任。

明成祖遷都北京也不是所有人都舉雙手贊成,這不,他老人家一死,太子朱高熾一登基,便有遷回之意,他當太子的時候就是在南京監國,更喜歡南京,可惜他即位還沒一年就暴死了,死因成謎。接替他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宗跟爺爺朱棣的關係更鐵,朱棣征討漠北就把朱瞻基帶在跟前實習,每當朱高熾的太子之位遭到挑戰,解縉就會對朱棣說:「好聖孫,好聖孫。」聽了這話,朱棣換太子的心思立馬少了一大半,所以朱高熾能順利接班,朱瞻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就跟康熙喜歡乾隆的情況差不多。明宣宗自然更支持定都北京了,爺爺的意思,他發布詔書,說國都「暫定北京」,哪裡是什麼暫時,之後就沒改過,這麼說明顯是給父皇留面子。只是定都北京有一個大隱患,那便是安全問題,國家強的時候好說,萬一弱了就很揪心。正統十四年,土木堡儼然成為了屠宰場,二十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英宗成為俘虜,瓦剌軍隊攜得勝之威,兵臨北京城下,一時南遷之議再起,關鍵時刻,于謙力挽狂瀾,殺退敵軍,也保住了北京的地位。

(長城,明朝曾在長城沿線設立九邊,防範少數民族南下)

後來明朝皇帝是越來越喜歡北京了,不光給北京修了外城,就連死都非死在北京不可。崇禎末年,闖軍北上,有大臣建議皇帝從海路南逃,崇禎拒絕了,他覺得國君就應該死社稷,逃跑太沒責任心了,你以為我宋高宗啊。平心而論,想死還不簡單,最終如願弔死在煤山上,實力為景山公園增添了一景,為十三陵景區增添了一陵。清朝定都北京的情況跟元朝相似,就不多說了。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萬萬沒想到,全球化時代來臨了,西方勢力從海上進攻,北京、南京這樣的城市都離海洋太近,十分危險。上海一丟,南京岌岌可危;天津一丟,北京朝不保夕。比南京優越點的是,北京還有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做屏障。為什麼旅順、威海衛失守,清政府就馬上與日本和談了?因為下一步肯定就是打大沽、天津、北京了;要是在近代以前,這兩地沒多大戰略價值,近代以後,劇情就反轉了。

當今的首都依然是北京城,因為六十多年前北京和平解放,沒有遭到太大破壞,加之離蘇聯比較近,一旦美帝進攻,可以獲得更多支持。抵禦少數民族南下就算了吧,工業時代,坦克飛機一出,滿人蒙古人還能靠什麼南下呀,只能乖乖地呆著。和之前消失的長安、開封比,北京運氣還好點,沒什麼滅頂之災,但也不是曾經那個了。梁思成能保住京都、奈良,卻保不住北京的古建築,永定門被拆毀,奪走老捨生命的太平湖、流淌幾百年的護城河被填平,名人故居所佔的地皮被開發商輪番哄搶,它們沒有毀在解放戰爭的炮火下,卻在和平年代遭遇厄運,著實讓人痛心,雖然本世紀開始重建了,又豈是一回事?就像對待父母一樣,他們健在時不知道珍惜,總是對二老任性發脾氣,等去世了、沒人疼了,再想著孝順,可為時已晚,就算把墓地修得跟秦始皇陵一樣宏偉,除了沽名釣譽,又能有什麼用?真的能讓人心安嗎?

(北京城門)

帝都的物變了,古往今來,從底層到上層,生活在帝都的人也各有特點。讓我們走進北京的凌晨時分,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幾年以後,我搬到西郊來住,照例四點起床,坐在窗前工作。白天透過窗子能夠看到北京展覽館那金光閃閃的高塔的尖頂,此時當然看不到了。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看不見它,它仍然在那裡挺然聳入天空,彷彿想帶給人以希望,以上進的勁頭。我仍然是樂不可支,心也彷彿飛上了高空。」

這是季羨林先生筆下的北京凌晨,寫於一九八五年,那麼他喜歡北京凌晨只是因為景色嗎?再看:

「難道我欣賞黎明前的北京僅僅是因為上述原因嗎?不是的,三十幾年來,我成為了一個「開會迷」。說老實話,我真有點怕開會了。在白天,一整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接到開會通知。說一句過火的話,我簡直是提心弔膽,心裡不得安寧。即使不開會,這種惴惴不安的心情總是擺脫不掉。只有在黎明以前,根據我的經驗。沒有哪裡會找你開會的。因此,我起床往桌子旁邊一坐,彷彿有什麼近似條件反射的東西立刻就起了作用,我心裡安安靜靜,一下子進入了角色,拿起筆來,「文思」如泉水噴涌,記憶力也像剛磨過的刀子,銳不可當。」

老先生最喜歡凌晨的北京,因為不用開會,可以沉浸在文學創作的海洋里。但對於30年後,在河北燕郊等814路公交車的老人們來說,卻是一個緊張忙碌的時刻。他們的子女每天早晨都要坐814路公交車去北京上班,路途遙遠,一來一回在路上要消耗四五個小時,晚上回來往往都十一二點了。為了能讓兒女多睡半小時,也為他們在公交車上有座位。老家長們養成了早起的習慣,排隊佔位置,這樣子女就方便了。隊伍最長時達300多米,類似的上班族在當地有50萬人。為什麼不住的離公司近點呢,生活的無奈呀,北京房價幾乎寸土寸金,承擔不起。與此同時,北京西北三環外,商品房價格每平米過5萬元,外表高大上的樓房裡,蝸居著無數北漂,他們懷揣著夢想住在幾平米的小房間里,凌晨時還在熟睡,做著不一樣的夢。

明清時期曾經有二十五位皇帝(明朝14個,清朝10個,再加上李自成)先後入主紫禁城,這些天天被人們喊萬萬歲的人,沒有一個活過一百的,簡直是種諷刺,其中最長壽的活到89,最短命的只活了19。因為特殊的身份,他們頻繁被後人研究,每個人也各有特色吧。有的是工作狂,十三年在奏摺上批了一兩千萬字,沒有雙休,一年就休息幾天;有的能力有限,才智平平,有心無力,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太大的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明顯的優點;有的用生命去追求想要的快樂,特別愛折騰,塞外江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的一心想要長生,整天煉丹燒火自娛。(能猜到我在說誰嘛)

而現在,他們分別睡在昌平區、河北遵化、河北易縣的大墳頭裡。元朝的呢?至今找不到,可以考慮讓摸金校尉試試看。這些人有的能當皇帝完全就是因為命好,投了個好胎,無尺寸之功,享一世榮華,好不公平。但這又能如何,每個人的結局都是註定的,沒人可以逃脫死亡的宿命。其實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永遠屬於你,包括你的身軀,更包括那些身外之物,只不過借你一用罷了,失去是遲早的事。既然殊途同歸,那努力奮鬥是一生,頹廢無知是一生,默默無聞是一生,功成名就是一生,不同人有著不同的選擇,關鍵看自己了,反正結局是一樣的,過程有差異。實在沒有必要強求他人怎麼樣,人各有志,著眼點不一樣。不管順利與否,你遲早都會失去所有,最終化為一剖黃土,任潮起潮落,花開花謝,幾億年後,沒有人知道你的名字,但你曾經來過。

更多文章,關注微信號:historytalking。禁轉


中國改朝換代的三個原因:

1. 夷狄入寇;

2. 悍將反叛;

3. 流民起義。

為防止1,需要龐大的邊防軍。為防止2,需要龐大的中央軍,處於皇帝親自指揮下。同時維持龐大的邊防軍和中央軍,財政上難以支持,繼而橫徵暴斂,必然造成3。

因此能夠持續比較久的王朝,一般都將邊防軍和中央軍合二為一,置於皇帝掌控之下。這就註定了國都必須在邊防壓力最大的前線附近,所謂天子守國門也。

唐以前,邊患莫重於西北西南,國都在多在西安洛陽。唐以後,漠北滿洲相繼崛起,國都逐步東移至北京。

雖然有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本朝立國形勢略與前朝無異,定都北京也是自然。

然而和西安相比,北京實在缺乏地緣優勢。北方和西方是山脈,山脈之外是大草原,難以對北方來犯之敵預警和追擊,明末屢遭後金騷擾即是例子。南方和東方又是廣闊平原,一旦守城失利,很難組織起第二道防線,還很容易被馬上民族包餃子。

西安的條件則好得多,向南入漢中而據巴蜀,向東入函谷關而據洛陽,都能在一兩天路程到達既有戰略縱深又有險要可守,並能提供後勤補給的相對獨立地理區。定都於西安的王朝,盛則出河套而謀西域,衰則守洛陽而保中原,是很清晰的策略。

兩相比較,北京實在是利於做為草原民族南下的橋頭堡,而不利於做為中原王朝的統治中心。然而確實也沒有比北京更好的選擇。這或是宋以後中原民族一蹶不振的重要地緣因素。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已經有50多年歷史了。

然而,你可知道中共領導人當年為何選擇北平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嗎?

據一些回憶錄披露,在1948年3月下旬,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率中共中央機關東渡黃河,進入晉綏解放區,結束轉戰陝北歷程的時候,已經考慮建國和定都的問題。

這時毛澤東正在組織平津戰役,數十萬解放軍對北平「圍而不打」,力爭國民黨華北司令傅作義率軍起義,使千年古都北平和平解放,保全古城建築和歷史文物古迹,其中便有定都北平的考慮。同年5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在河北西柏坡定居下來,在這裡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其時進軍南京、上海的淮海戰役正在展開)。

從山西五台山轉到河北西柏坡,毛澤東一路上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的遷都問題。明朝朱元璋建國定都在南京,傳到朱棣的時候,遷都北平,這一政治中心的變化,對全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均發生了積極的影響。新中國的首都建在哪裡呢?

1949年元旦剛過,當時擔任東北局城市工作部長的王稼祥來看望毛澤東。兩人交情很深,無所不談。

毛澤東說:「我們很快要取得全國的勝利了,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的政府定都何處?」

不等王稼祥回答,毛澤東又說:「歷史上,歷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開封,要不就是南京、北平。我們的首都定在哪裡合適呢?中央雖有個考慮,但還沒有最後定案。」

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王稼祥的神情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實際上,他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稍為整理一下思路,就侃侃而說:

「依我看,現在國民黨的首都南京,雖然自稱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是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包括國民黨都是短命的。這樣講,帶有歷史宿命論的色彩,我們當然不相信這一套。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南京離東南沿海太近,從當前的國際形勢看,這是它的很大缺陷,我們定都,當然不能選在南京。」

王稼祥又接著說:「再看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現在中國的疆域不是秦漢隋唐時代了,那時長城就是邊境線,現在長城橫卧於中國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點。特別從經濟的角度看,東部沿海和江南具有明顯的優勢,是經濟中心,這樣一來,選西安為都也不適合。」

毛澤東表示贊同他的看法後,王稼祥又接著說:「黃河沿岸的開封、洛陽等古都,因中原經濟落後,而且這種局面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觀的,加之交通以及黃河的水患等問題,也失去了作為京都的地位。」

毛澤東一笑相應。那麼,哪裡可以定都呢?

王稼祥沉穩地說:「我認為首都最理想的地點是北平。北平位於沿海地區,屬於經濟發達圈內,而且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謂今日中國的命脈之所在。同時,它靠近蘇蒙,無戰爭之優,雖然離海近,但渤海是中國內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國際上有事,不至於立即使京師震動。此外,北平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也樂意接受。考慮到這些有利條件,我的意見,我們政府的首都,應選在北平。」

毛澤東聽完,甚感欣慰,笑著說:「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來,我們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蔣介石的政權基礎是官僚資本,因此定都南京。我們的政權基礎是人民群眾,因此,我們定都北平。」

在毛、王上述談話不久,1949年1月21日,中共便與傅作義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北平問題的協議》,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毛澤東隨即率領中央機關進駐北平。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會議審議討論了第六小組關於國都的意見後,一致舉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並自當天起正式改北平為北京。


1.經濟重心的東移南移。

2.關中、河東、河南的生態和農業不足。

3.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

4.黃河水患。

5.偶然因素。金、蒙、清根基在北方,明需加強北方國防。

6.新中國借蘇拒美。


長期的歷史規律要從地理、人口分布、經濟、自然條件等方面分析,加上現階段所特有的國際因素(中國古代史可以說受國際影響不大)、環境因素綜合考慮,在目前以及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北京都是最適宜作為首都的城市。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東出遼西走廊以控東北,北出居庸以控蒙古,西向則越太行以控三晉,南向則擁河北以危天下。在這個方面能與北京相抗衡的只有西安。西安坐擁關中之地,西據隴右,南吞巴蜀,向東則出洛陽以爭天下,更兼天下上游,秦、西漢、北周、唐多次實踐檢驗有效,單從地理角度似乎西安更勝一籌。北京有燕山防線,極難突破,漢唐明諸代檢驗有效,然而實際上北京所在的河北地在各個方向上都被突破過,東北方向有金有清,西北方向有蒙古,山西方向有秦、漢、唐等,河北方向也有曹魏等,近現代又多了一個海上威脅,可見北京地理位置雖好但是必須有強大的力量控制周邊所有的地理單元,才能保持長治久安,但是反過來控制了如此之多的地理單元,北京的力量也會無比強大。在歷史上看,隨著經濟中心向東南轉移,外敵入侵向東北轉移,關中日趨凋敝,隋唐時期已經不得不多次到關東就食,再加上關中交通不便,漢隋唐都以洛陽為東都加強對關東的控制,至宋之時長安已經沒有支撐國都的經濟資源了。故綜合經濟情況西安已經不適宜再作為首都。

至於洛陽、開封,缺乏戰略腹地,看似位於天下之中,實則是天下有變必受其害;南京龍蟠虎踞,其形亦勝,在宋以後又控制了經濟中心,然而北控淮南極易遭受打擊,如南北朝、宋金對歭時期,又遭受上游攻擊難以防備,如東晉、太平天國時期,經濟中心靠近政治中心,極易腐敗墮落,爭奪天下有地理上的劣勢,經常是處於被統一的一方,所以有選擇的話最好不要在此建都。至於其他城市不是地理上太偏就是戰略腹地狹小,不足論。

北京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海陸兼備,既受其利,亦受其危。有人以北京易受到威脅之由想要遷都,這樣豈不是和南宋小朝廷一樣么?如果失去了北京意味著,轉眼就是亡國之禍,又想著遷到哪裡能夠偏安呢?至於遷都之後造成河北權力真空,東北管控乏力,恐怕真是要天下震動了。若是擔心海上威脅,那不是遷都能夠解決的,不打北京打上海,也足夠打的中國議和求饒,而北京海陸兼備,靠渤海內海,有兩大半島充當屏障,實際上已經是中國最難打的近海城市。

如今國家要做海陸兼備的大國,也應有海陸兼備的國都來平衡控制海洋和陸地,北京恰好滿足此要求。一邊面向海洋接受國際的思想潮流與入侵,一邊管控內地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

而在環境方面,北京霧霾沙塵天氣頗多,我想說這些環境問題都是能解決的,大多都是人為造成的,地緣問題是不能解決的。我們腳下的都是中國的土地哪有整壞了就跑的道理,就算北京一天好天氣都沒有也要忍著再整回來。

明代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面對外來威脅,北京正是雄雞的咽喉;面對內部動亂,北京控東北華北兩大地緣板塊,天下莫敵。故北京從目前來說是無可取代的首都。

處女答,求輕噴。


因為建國初期,只有北京合適。第一,它離海邊江邊遠,不用擔心被登陸問題。第二,周邊有天津唐山石家莊長辛店石景山門頭溝等工業區,有成千上萬的產業工人可以武裝,能夠保證政治上安全。第三有發達的交通,鐵路有京奉京津浦京漢京張等,幹線公路有京鄭京滬京津京張京開京承京唐等。第四,周邊全是老解放區,平西根據地農副產品兩大買家是清華和燕大,我黨手中第一個工業大城市石家莊就在離北京不到270公里,我黨在此區域內基層建設相當成熟,沒有大規模剿匪的麻煩。第五,離蘇聯相對較近又不偏居一隅,尤其是渤海口有蘇聯人把守,安全性高。第六,本區域內是中國傳統糧食產區,氣候較為適宜。第七,不是民國傳統投機者江浙人的地盤,眼不見心不煩。


1.北京位於沿海地區,屬於經濟發達圈

2.北京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3.北京靠近蘇蒙,無戰爭之優,雖然離海近,但渤海是中國內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國際上有事,不至於立即使京師震動

4.北京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從人民心理上樂意接受。


一開始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拒絕的,因為第一個問題太明顯,第二個問題原來搜集的資料不夠全面。

但是你一定要讓我說,那就說說吧。

首先你問古代領袖為什麼願意把首都定在北方?

直到前221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以夏人為政治中心的所謂「中央政權」一直就沒真正控制長江以南地區,甚至淮河以南也控制不住,說句更難聽的,秦之前的所謂「中國」真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個地理性的名詞。

所謂南方這地方自古以來都是三苗百越的地盤,而四川盆地地區一直是古蜀國,後來東周時的秦國時才真正控制的。就像你一個法國人把首都定在德國,肯定很荒謬吧。

而且整個長江以南幾乎都是丘陵,除了兩個大湖周邊的平原之外,這地方你在地圖上看摸起來都很粗糙。所以農業發展的條件真心一般,更何況土壤的條件也不恩么樣,對於一個農業大國華北平原(河南河北)一直是最重要的。

  • 所以西周也好秦也好漢也好把卻首都定在了關中(長安),長安可不是華北平原啊,所以定都不光是因為這是他們老家(劉邦是漢中王),這地方是叫渭河谷地,兩邊全是大山,只有東邊有個小山口「函谷關」,用過秦論的話叫做「崤函之固」。所以尤其是秦國,為了防止六國勢力反撲,在這裡建都最好了,漢也就一脈相承了。這地方簡直四面八方的敵人都進不來,全中國還有這麼好的地方么。

好了上圖,看一下中國的版圖是個什麼樣子。

圖 這個就是中國的情況你會發現除了這三個圈圈還算是平原,其他地方真心很「粗糙」 所以你會發現一般之前的都城不會超出這三個範圍

  • 中國的風水學裡面有一句話,「山南水北為陽」,這東西也是受到易學和道德經里的「道沖,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觀點,認為山的南邊,河水的北邊這種地方其實是最適合生存的,不過這東西在地理上也說得通。尤其是咸陽,在渭河的北邊,在黃土高原的南邊也是一樣。所以你會發現之後的都城也大多都有這種跡象,包括州郡首府。

到了秦朝設立了郡縣總算是真正控制了南方,整個戰國時期吳越人也一直往南跑,但是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才徹底消滅兼并了諸越人,並且控制了古滇國(貴州雲南地區)。

這時候也正是匈奴最猖狂的時候,所以北方成了抵禦匈奴的橋頭堡,而且漢武帝對抗匈奴很成功,而且神奇的控制了整個西域,所以匈奴就被撕碎了,並且和匈奴來了一次不錯的融合。

你會發現匈奴是一個以北亞人為基礎控制了羌人白種塞人東胡等等等的一個黃白棕聯合種族,所以漢武帝發動的戰爭也就是「河西戰役」「河東戰役」「漠北戰役」,所以這個神奇的戰略家就控制了河西走廊,和遼西走廊*3這兩個地方。他直接控制了東邊的胡人和西邊的白種人,這樣匈奴的"爪爪「就被切斷了,之後失去了翅膀,掛掉了。隨意你看長安正好就是這連個走廊中間的大廳,你說不在這裡定都去哪裡。

河西走廊是祁連山和漠南中間的小通道,通向西域。而遼西走廊又叫「碣石」一邊是山,一邊是大海。是通向寒冷大哥東北平原的「走廊」(現在的錦州葫蘆島秦皇島)。

  • 所以你看這個時候漢的經營也主要是北方,雖然控制了南方,但是人家也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霧)。

東漢因為長安混亂,東部地區的革命繼續遷都到洛陽,其實也不遠。之後就是三國,這是個過渡時代,北方仍然是重心,南邊這兩個割據政權從某種意義上起到了鞏固南方的作用,其實這個時代「南方」才大規模漢化,孫權諸葛亮也是一直致力於同化三苗百越。

北京地區這個地區就是遼西走廊靠近華北平原這邊,也是個靠著大山南邊有水的地方。除了戰國時期燕國是在這邊留下個荊軻的傳說,大部分人都沒在意它。直到漢武帝征服衛滿朝鮮才注意到過這個地方。這地方一直就是個戰略要衝,所以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有人注意。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同志,就在遼西走廊幹掉和袁紹關係不錯的烏桓(鮮卑同族)之後,就在現在是山海關的地方,朗誦了一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所以你看這地方,觀海聽濤,也是不錯的,可惜曹觀海同志可不喜歡在這地方長時間戴著。

到了兩晉南北朝,匈奴雖然掛了,但是他們原來的東胡小弟鮮卑人從蒙古高原跑進來,漢人一大部分撤到南方(五胡亂華),這才算是第一次比較大規模的漢人南遷,在這之前一直沒有這種程度的漢人南移。雖然北方一直各族撕B,但是之後一直以來的直到隋唐,統治者一直是人家鮮卑人的貴族,楊堅和李淵全身都是一大半的鮮卑血統,所以這北方還是人家老家。

也就是說之後的唐朝面臨的問題差不多,只不過鮮卑又變成了突厥,所以長安這地方怎麼看都是最適合做首都的地方。

先不說五代的幾個沙陀(突厥烏古斯白種人)皇帝哥哥的胡鬧(對了燕京還被沙陀哥哥石敬瑭割給了契丹),長安因為西邊的敵人越來越厲害,幾乎已經廢掉了。那就只能遷都到河南了。結果東北那嘎達又崛起了。

好了靖康之恥,宋朝跑到南方,好了,這是頭一次一個真正的「正統」王朝跑到了南方建都(臨安現在杭州)。

女真一路從哈爾濱打到河南,最後還得大老遠回到東北熱炕頭。結果鄰居蒙古一直也不消停,誰還願意在哈爾濱受這個罪,那時候也沒有暖氣。

所以折衷一下,找一個離自己老家近,離華北平原也近的地方。就定都在了前面說的「遼西走廊」的通向華北平原的那頭,也就是所謂的——燕京。這也是第一個在北京建都的大型王朝。

圖 北京周邊 越過後面的大山就是現在的內蒙地區,是個游牧人經常進入的地方

那麼之後蒙古在這裡建都也就順利應當了吧,反正一脈相承,北方讓他們一鬧騰,也就越來越完蛋,結果明朝成了第一個從南到北鬧革命還成功了的朝代,人家就把首都定在南京了。

結果很碰巧的是燕王朱棣造反,結果人家又遷回了北京。而且在北京也是個相對正確的選擇,畢竟這個時候被他們打跑的北元還一直虎視眈眈,要知道只要進入了北京,就可以像金人一樣,一路直接佔領華北平原。那還不如直接就守在這裡,可以隨時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打不過還可以跑嘛,後來漢人的特性一直都是這樣。

結果後來就毀了,土木堡之變,皇帝御駕親征讓人家給搞了。後來又出來個道士皇帝,明朝就算完蛋了,結果碰巧又是個混合了蒙古和女真的——建州女真也就是滿族在遼寧崛起了,人家又是一路殺到了北京,建都的理由真心也和之前的金差不多,南方本身就各種亂,還不如慢慢處理,北京有多年政治中心底蘊,還離自己老家這麼近,當然就在這裡了。所以這個我們一直不注意的地方竟然成為了三個「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在加上京杭大運河的存在,和南方的交流問題也不大,北京的地位就保留了。

所以北京一直以來更大的存在感是,這是中原和東北的交通要點。

至於滿清後期被英法甚至八國聯軍吊打,也是清人沒料到東邊大海會來人。但是就算被吊打又怎麼樣,中國這麼大,還有西安可以躲嘛。

至於KMT建都南京,純屬是他們的大部分戰略部署還是在南方,並且北邊還有個張作霖呢。結果後來MG短命。那就到了TC建國了。

其實TZ也考慮過很多方案,但是西安洛陽太破了,哈爾濱離老大哥近,但是TZ又不傻,TZ也不信任毛子,並且我們又不是金國。南京,更別提了,TZ很迷信,你看自古那個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長壽了。

最後一看,還是北京破壞小,離海近,離東南的美國勢力範圍也遠,還有青島和大連守護,離毛子也不遠,重工業基地還全都在東北,那就是這裡沒跑了。

當然TZ當年也曾經在北大當過小弟,衣錦還鄉是劉邦們的優秀品德。(霧)

以上


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的問題,中共黨史方面的學者們多有關注,在此問題上也有些共識。期刊《當代北京研究》2013年第1期中 《新中國定都北京研究述略 》一文系統的概括了目前學界關於定都北京問題的研究成果,也對在定都問題上目前研究中的共識做了系統詳細的介紹。以下試以此文為基礎,為大家做一些歸納。

新中國定都北京的決議是於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做出的。其時北京已於1949年1月和平解放,三大戰役全面告捷。

論及新中國定都北京一事,首先最讓人感興趣的應該是領導人的決策過程。

對於毛與定都北京的選擇,有論者大都會提及毛澤東與王稼祥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也經常被搬上熒屏。

1948年,國共爭戰己初見分曉,中國共產黨勝利在望,毛澤東開始考慮建立新中國的問題。1949年元旦,毛澤東在西柏坡的一間小土屋裡會見了時任東北局城工部長的老朋友王稼祥。他說:「今天有一件大事向你請教。」

工稼祥一聽,趕緊笑著說:「 不敢當,不知主席要談什麼事? 」

毛澤東開門見山:「歷史上的京城有西安、開封、洛陽、南京、北京等,我們就要勝利了,你看首都定在哪裡合適呢?」

王稼祥的神情嚴肅起來,他雖然也曾慎重地考慮過這個問題,但還是覺得拿不準於是便試探地說:「是不是可考慮定在北平?」

毛澤東興趣大增,說:「談談你的理由」。

王稼祥便放開談起來:「現在國民黨定都南京,雖稱虎踞龍盤,地勢險要,但縱觀歷史,凡建都金陵者,從大宋到太平天國,包括現在的蔣介石在內,都是短命的。當然,我們也不是搞唯心主義,從唯物主義觀點看,南京離東海太近,作為全國的首都,也是一種缺陷。至於西安(長安),位置偏西,已不具中心特點。依我看,還是北平最為合適」

毛澤東聽了王稼祥的話,頻頻點頭。

轉引自王稼祥建議定都北京。這段史料或許過於生動,以至於演繹的成分居多,但核心觀點卻值得關注。

《新中國定都北京研究述略》一文中還詳細的梳理了毛澤東關於定都北京想法產生過程。

定都決策的關鍵人物是毛澤東,其定都北京的決定最早是在何時?這方面的資料還比較少。當年的華北局書記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頁)曾回憶:1948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決定把接管平津的任務交給華北局,擔負著為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北平打前站的重任。臨行前,毛澤東主席多次與他談接管事宜,並指出:「蔣介石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這是筆者目前所看到的毛澤東最早關於定都北平之決定的文獻資料。

楊冬權著的《毛澤東在1949年》(中國檔案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61頁)中,將毛澤東的這一想法追溯到1948年9月會議。該文寫道:「會議期間,毛澤東曾經問當時負責山西作戰的徐向前能不能爭取到閻錫山和平解放太原。徐向前明確表示:閻錫山頑固得很,不會同意。毛澤東若有所思地說,看來太原是不打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毛澤東希望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作為未來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南方網發表的題為《北京?南京?西安?中共領導人如何定都》的文章,談到:「據一些回憶錄披露,在一九四八年三月下旬,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率中共中央機關東渡黃河,進入晉綏解放區,結束轉戰陝北歷程的時候,已經考慮建國和定都的問題。……從山西五台山轉到河北西柏坡,毛澤東一路上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的遷都問題。明朝朱元璋建國定都在南京,傳到朱棣的時候,遷都北平,這一政治中心的變化,對全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均發生了積極的影響。」也就是說,作者據此認為定都北平的想法起於轉戰東進途中。在中國革命形勢已經非常明朗的形勢下,熟讀中國歷史典籍的毛澤東以明朝定都為鑒的想法是極為正常的。

不過遺憾的是,筆者沒有找到「一手資料」,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回憶錄」。不過,筆者認為還有一則材料,即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口頭政治報告中的一段話,不可忽視。報告中講:「現在要最後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就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轉到城市,準備奪取大城市……把重心轉到城市去,必須要做很好的準備。……我們奪取了大城市,像北平、天津這樣大的三五個中心城市,我們八路軍就要到那裡去。我們一定要在那裡開八大,有人說這是機會主義;恰恰相反,八大如果還在延安開,那就近乎機會主義了。」面對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爭天下」的形勢,奪取北平、天津這樣大的城市的想法,和後來定都北京的決定應該還是有聯繫的。

而對於新中國定都北京的主要因素, 《新中國定都北京研究述略》一文則主要從歷史因素、國際格局因素、政治因素、現實因素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歷史因素。中國定都和遷都的歷史軌跡,是先從西安開始沿著由長安一洛陽一開封組成的直線東移,到達東部沿海後,大體沿著京杭大運河從南向北遷移,時而由北京折返南京。就北京而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與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並列為中國六大古都而聞名於世),遼、金、元、明、清均定其為國都。諳熟中國歷史的毛澤東,自然會注意這些。當時,除南京曾作首都22年外,北京從金中都即1153年算起作國都已數百年,北平作國都,民眾心理上能普遍接受。倪建中的《新中國定都北京前後》,對歷史因素有較多闡述,介紹了金、元、明、清依據各自的理由定都北京的過程以及北京在中國歷史上對統一全國所起的作用。

國際背景因素。當時的國際安全和國際政治格局,對於定都的影響不可忽視。正如王稼祥所分析的,南京離東南沿海太近,易受攻擊。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不僅使得北部國防較弱而喪失了東北,而且受到日本進攻後不得不遷都,以至還都南京時也有遷都北平的呼聲。「一邊倒」的外交格局和接受前蘇聯的幫助,是中國共產黨建國前後的一個基本方針。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中共對首都的選擇。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委派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飛抵西柏坡,聽取中共中央的意見,其中就有定都一項。顯然,在定都北京的問題上,蘇聯是同意中共中央意見的。張平均的《新中國為何定都北京》、鍾廣的《新中國定都北京的歷史由來》比較多地論及此點。

政治因素。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從政治上考慮的,主要是與南京蔣介石政權的針鋒相對。這既反映出毛澤東的偉人個性,更反映出兩種不同政權的根本對立。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也稱九月會議)。會上,毛澤東提出了大約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推翻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日程表。徹底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後,中國共產黨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政權?對此,毛澤東指出: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軍叫人民解放軍,以示與蔣介石政權的根本對立。據此,許多文章得出這樣的結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不同於蔣介石獨裁專制的國家政權,所以,在國都選擇上,決不能將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作為新的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並進一步將上述毛、薄的談話作為例證。

現實因素。北京在中國革命進程中起著先導探索作用,在這裡發生的戊戌變法,沉重打擊了封建制度;1919年在天安門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掀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第一頁;毛澤東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潮影響並成為共產主義者的起點也是在北京(五四時期,青年毛澤東有兩次北京之行)。辛向陽的《新中國何以定都北京》,介紹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考慮定都北京的現實背景。正是由於北京的革命傳統,及其所帶來的歷史性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才讓毛澤東從時代的對比中看到了革命的發展,從而考慮定都北京。

當然在《新中國定都北京研究述略》一文看來,目前對於新中國定都北京問題的研究還是處於比較淺顯的階段,需要得到更加具體的深入。


蔣介石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


【「我認為首都最理想的地點是北平,北平位於沿海地區,屬於經濟發達圈內。而且扼守連接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離海近,但渤海是中國近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此外,北平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從人民群眾心理上也樂意接受。考慮到這些有利條件,我的意見,我們的首都應當選在北平。」】


以隋唐伐高句麗為例。

古代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的糧草在那裡?漢代在山東、江蘇、河北,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農業中心都轉移到了長三角地區。這也是為什麼南宋經濟比北宋發達的原因,因為少了一個累贅。研究中國地圖,你會發現中國的經濟中心在揚州,政治中心在西安,軍事中心在北京。

建都北京的好處就是軍事作戰成本低,這也符合蒙古人、朱棣、滿族人的性格,他們都喜歡霸道,崇尚武力。假如明朝的首都是西安,那明朝會在京杭大運河沿途修建糧倉,一直運到西安,儲備到一定數量,然後開始向北京運輸糧草,準備打仗。等運到北京前線,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都是不可接受的,這也是為什麼隋朝最後崩潰的主要原因。

這在二戰蘇德戰役中就有很好的體現,德國發現戰爭越順利,戰爭的成本就越高,損耗就越大,到最後汽車拉一箱油,幾千公里的補給,等走到前線,也就所剩無幾了。

明朝建都揚州或者南京,那就只能成李後主之勢,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因為揚州、南京都太有錢了,不打你,根本過不下去日子。

而北京是四戰之地。鴉片戰爭從列強從東面的海上登陸到北京。李自成從西面山西進入北京。建文帝是從北京南面的濟南、石家莊一路殺過來。蒙古騎兵、八旗軍數次從長城北面攻入關內,而在這裡建立一個相當于軍事基地的行政中心,進可控制蒙古高原、東北地區、黃土高原,退可呈戰略對峙局面。

前面講漢族作戰後勤補給制約戰爭的形勢和規模,其實蒙古、滿族也有這樣的情況,從戰鬥力上講他們多一匹馬,從後勤補給講他們的消耗更大。所以搶不到戰爭物資的時候,就要迅速扯,不然就撤不走了。

基於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戰爭表現出來的形勢和規模,所以北京被打造成了一個戰略性的軍事支點。


此事大師錢穆在民國時已有深刻的批講,簡單來說此事不能用政治經濟文化等指標來衡量,而是首都在哪,這些指標的中心就在哪裡。問題是放在哪裡最划算。

當時的選項其實也不多,中國就八大古都,四個在河南,西安北京南京三個大的,還剩一個在杭州。歷史發展到民國時,有資格成為首都的城市總共就四五個,按錢穆先生的排序應該是首選西安,北京次之,南京第三,洛陽開封武漢等中原腹地最次,暫且不表,只說那三個大的。

首先,中國之首都宜北不宜南,原因在於長江天險,天險以南易守難攻,且天塹阻隔南北易生分化,加之南方富庶極易偏安一隅。

然後,宜窮不宜富,首都若處富庶之地歌舞昇平則必生懈怠之心,誰還願管窮地方,長此以往必出分裂。

最後,地形,所謂王者之氣。也就是能號令全國簽一發動全身易守難攻進退自如的那種,所以像中原四戰之地,四川這種天府之國好自己過小日子的地方不能用做帝都。

所以帝都建在西安,地理條件就不說了,好的很,其實南京比他還好。但就因為一南一北一窮一富,所以錢穆相中了西安,它地處西北,若是首都,南方的人財物,大量的經濟資源都要往西北運,雖說麻煩,但好處就在這麻煩上,首先公路鐵路已開始就要從東南往西北修吧,這哪還會有後來的西部大開發,簡直是一建國就開發,這一路上雨露均沾跑冒滴漏的,沿途幾個省哪裡還愁發展經濟。第二,屁股後面的新疆西藏甘肅蒙古,歷來就是中原王朝的菊花所在,周秦漢唐宋莫不如此,自然要極力發展別讓出亂子吧。這幾個地方發展好了,穩住了菊花就安全了,轉眼就成為堅實的戰略緩衝帶,拒敵於千里之外,屁股坐的踏實,第三,就是山西煤都啊,近鄰能源引擎,又可挾制河北東北。左手握著能源動脈,右手攥著東南錢袋子,左牽黃右擎蒼,想想都牛逼。

北京作為第二備選理由和西安一樣,只是西北就不一定優先顧得上了,所以才屈居第二。

所以首都定在哪裡不是玩笑,必須要顧到全國,即使不想顧逼得你也帶顧,這就是生於憂患啊,然後必須要促成無法避免的資源大流動讓血液走遍全身,這就是生命在於運動。

至於為何民國時首都在南京,那不就是因為不想受罪么,南京多好花花世界,然後它沒幾年就掛了么。而我朝建都北京而沒去西安則就是歷史機緣巧合,趕到那了。

所以才會等有錢了馬上就西部大開發,再有錢了馬上就南水北調。反正花的是東南的錢,我北京只是個裁判。如果帝都建在南京,可能這倆事兒都不會有,那花的可是「自己掙得錢」啊。更不會有三峽,哪個二逼科學家敢說在首都頭上安那麼一個東西,再安全也百搭,給首都頂個那玩意想想就蛋疼。看見沒,定都這事兒也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啊。


因為北京,北方,黃河流域是【中國】【地理上的中心】

●●如果你把整個▼西伯利亞▲都算上●●

——你覺得北京是不是中心呢?

——是不是還有點偏南了呢?

呢?

北京是海洋最深入陸地的地方。

漢、滿、蒙的交界處。

【北京的地理優勢太多太多了】

它作為首都【幾乎是天然的】【優勢碾壓了其他所有的地方】

但是不能因為北京是首都,他就也要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北方的經濟中心,各種各樣的東西往上堆▼這是錯誤的▲這才是錯誤。

錯誤的不是北京不應該是首都,

而只是北京不應該對整個北方形成壓制


我感覺,即便49年三季度的時候,領袖們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徹底贏下江山,所以遲遲沒有宣布建國,定都北京甚至也有一閃念,萬一萬一美國介入,最後翻了盤,跑的時候離蘇聯近點。


推薦閱讀:

在 1927 年,蔣介石除了清洗中共外,還有其它選擇嗎?
如何評價1927-1937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建國十年」、「南京十年」)?
國共內戰是否可被理解為親蘇勢力對親美勢力的勝利?
民國大師這麼多,為什麼還被日本侵略了十幾年?
關於明代李成梁遼軍戰鬥力?

TAG:中國歷史 | 地理 | 中國近代史 | 地緣政治 | 地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