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30+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佛教?

「佛教」(個人無法定義),包括但不限於佛、佛學、佛經等。

請談談您的看法。


謝邀……

沒正規地測過智商……所以不想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很明顯的是……可能的解讀太多……因此我們先要看看是哪種解讀下的佛教,以及這個高智商其他性格方面的特徵……


我去年為了好玩,用朋友的手機測過一次,但完全不知道是否專業。找一找,還有當時的截圖。

當然無論是測之前,還是測之後,我都沒有認為我智商高過。相反,無數的事情表明,我是個笨蛋。以前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總是在及格邊緣徘徊。也就語文稍微好點。因為學東西慢,總被老師們嫌棄。

以上是背景,供大家參考。至於我是怎麼看待佛教的,我在知乎上曾回答過,打了個一個比方:佛教是學校,佛經是書本,而佛法呢,就是知識。這三個概念,是關聯的,但又相互獨立。這個應該很好明白:沒有學校,也可以自學;沒有書本,也可以天地萬物中獲取知識。

當然,這是沒有必要的。獲取知識最好途徑,還是書本。而學校是不是學習知識最好的地方,就看個人了。但學校存在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佛教同樣如此。佛教存在的價值,遠遠大過於它給人們帶來的宗教性的印象。正因為有這樣一個組織,這樣一個名頭,佛經才能傳承至今,才使今天的我們見到如此驚人的思想。也就是佛法。如果我們真正想學習知識,可以不在乎學校;同樣,如果我們想真正了解佛法,也可以不在乎佛教。

撿起一本本經書,逐一讀過去。至少在我這個笨人看來,真理就在那些書的盡頭。


「佛學」是一門哲學,「佛教」只是佛學傳播中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

「佛學」的核心是「緣起性空」——我們所感知的的花花世界都是「空」的,是「因緣和合所生」,是物質在一定規律下演化而成的表面現象,也正因為我們所見所聞都是表面現象,所以說是「空」的。而相對的,在「空」的表面現象之下,必然有真實的核心存在。佛學中大多思考,都是圍繞著所見所聞的虛妄和其背後的「真實存在」進行的。

而「佛教」就憑空添了些禮數教條,例如慈悲為懷,不能殺生娶妻之類,大抵是為了傳播和固化教徒所產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佛教的教條是和佛學相抵觸的,因為信徒無論是執意娶妻或執意不娶妻,都是「著相」了,即過分在意物質世界的影響。對於真正的佛學信徒來說,物質世界中的存在是無意義的,所以無論娶妻或不娶妻,獲得或不獲得,都是等同的。

用這個思想去看絕大多數佛學和佛教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和尚為什麼用手機?和尚為什麼爭取利益?日本的和尚為什麼能娶妻? 因為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在俗世中傳播以維持自身存在才是首要任務,所有禮數教條,都是迎合俗世要求所添加的。

當然,佛學和佛教也不是割裂的,正是因為佛教的廣泛傳播,佛學家才有足夠的物質基礎進行佛學研究,佛學和佛教依然是共生的。


有多少人,蠢就蠢在了太聰明……


佛教是提高智商的捷徑!


本人搞it的程序員 IQ 133 我認為成功的因素有兩個 九分實力 一分運氣, 九分實力有了沒那個一分運氣也不能成功,而那一分的運氣,非常重要。我信佛,希望借來那一分的運氣助我成功,回報家庭回報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無他,一群背後世界論者而已。


佛學有兩種:1、歷史研究,2、文字遊戲;

佛教與其它宗教一樣,是愚痴迷信;

佛法是修慧之法。

本人不學無術,智商符合要求。嘻嘻。


所有宗教尋求的都是某種類型的靈魂永生和升華,這是人類終極的焦慮和恐懼,然而所有的宗教都做不到這一點,只有賽博科技時代的精神傳輸網路才能做到這一點。


這個事情不怎麼提,高中智商測試年級第一,138 。 估計我們學校太弱吧。 138應該是比較聰明的這個值,不能算是什麼大事,所以憑藉小聰明,也沒什麼大成績。 最近最有用的一次就是看到本貼問題,可以作為通行證來進行回答。

本人算不可知論者吧,所以也沒什麼強烈的宗教信仰,但是興趣好奇所致,研究過佛教、道教等教派粗淺知識。讀過金剛經(中學時候覺得這個東西可能真是一種法術,讀了才知道然並卵),妙法蓮花等一些讀物。

我們大多數人都肯定,釋迦摩尼這個人是存在的。從整個佛教經典中來看,釋迦摩尼所講述的知識體系說明,他一定是一個智商極高的傢伙,所能領悟的東西甚至超脫了當時人類的知識體系。

實際上佛教核心有人提了是緣起性空這個概念 。這個應該是相對準確的。我眼裡看到的佛教核心實際上是一種哲學思想,是對有和無的一種相對論。佛教思想中的很多具體細節實際上和愛因斯坦說的都差不多,都是在推測世界本質當中一些現代人或者當時人都無法理解的邏輯關係。

關於那些不殺生啊,輪迴轉世啊,其實不能算佛教的核心思想,個人感覺是為了佛教能夠廣泛傳播而進行包裝。比較像現在做廣告你要做一些消費者洞察,提一些國家、政府、消費者都願意接受的東西,從而誘導用戶來使用的你的服務,參與你的組織。

前一陣有一本書《人工智慧》,有興趣大家可以找來翻翻,大概是對大腦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如何工作、智能如何產生的描述。但是作者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所以為的世界,只是大腦組織通過釋放電信號,激活記憶等方式所讓你看到的世界的話,那麼如何證明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世界呢?

說起來這像是一個科學問題,實際上這和佛教談空有什麼不同呢。 唯一的不同是科學家,是講究實驗和論證的,但是哲學家講究推導和提出觀點。 所以科學家是提了個問題,但是釋迦摩尼是給了個答案,直接跟你說,真實的世界不存在,世界上狗屁都沒有,萬物不過你大腦告訴你的,所謂一念就生,念滅就沒了。真正的世界,是空。 我覺得這個空不是沒有的意思,是沒意義的意思。因為你有意思的東西是大腦創造的,在大腦之外的東西,對你沒意義,你影響不了它,它影響不了你。

我們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明類似靈魂物質的存在,當然不一定用靈魂這個詞來命名。 也許哪一天我們真的能發現,原來我們不過是一個大腦在哪裡胡思亂想 創造出的世界中的無數個被創造出的大腦的胡思亂想。而那個大腦可能如花一樣,就那麼一開,過兩天一滅,世界就輪迴了。

最後,正面回答一下提出的問題

統計了一下,130以上的人,首先普遍不信奉宗教,其次認為宗教信仰是個NB的東西,再其次,都覺得這東西值得研究,都有自己的觀點。


佛教不是佛學。佛學的大智慧,無法用智商的數據去類比,佛學是大智慧的綜合,比個人的智商要高不知道多少倍。佛教徒說的話,不一定是佛學。

不論多麼高的智商,如果自己參悟,也難達到佛學的任何一支派的理論水平。

至於佛教,至於那些外道之術,信不信,或者覺得對不對都無所謂。佛學智慧不是這個層面的東西。

智商和佛教、佛學是不相干的東西。當然,有急有難者信佛,可能是求佛辦事吧。都是可能。

在智慧的問題上,有高低。在信仰的問題上,無高低。


科學,合理,自洽。


看到這個問題真是非常慚愧啊,哈哈哈……象我這樣低智商的人學佛,真是給釋迦牟尼佛丟人啊,哈哈哈……

沒測過,自認智商為零,所以不敢面對事實真相……呵呵……因為為零,所以不敢走捷徑,得玩命努力啊。


智商的演算法有多種,差異也大,是哪一種算的130呢?


早期測過門薩,剛好在130邊緣,家裡信佛,上來強答。

關於智商,

我所見過的人裡面,我的智商不算高,我遇見過智商157的,也遇見過智商100的,我最多屬於中檔的智商。先不說關於佛,平時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看有些人做事自以為很小心實際上那些小心思早已被我發現,至於我戳穿還是不戳穿純粹看我心情,然後很容易判斷誰對你是真心好誰接近你是別有目的。

關於佛教,

家裡信佛,除了每早吃素以外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大的生活想法。我喜歡佛教,早期的時候有想過信其他的教,那個時候年輕對於一切都有抵觸心理,後來慢慢長大反而對佛教越來越信賴,因為它的寬容。寬容即智慧,它不會像清真教一樣不允許我們吃豬肉,也不會像天主教一樣不收其他教徒,無論你犯沒犯錯,無論你之前是否信過其他教,佛教永遠為你敞開大門,你對佛教忠誠,為它吃素,是它的榮幸。而你不為它做什麼,它依舊會留在你心中,有句話說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它不會因為你吃肉就對你有所懲罰,只要你心中有佛祖你吃什麼穿什麼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裕,聰明還是愚蠢,它都會接納你。它就是這樣一個寬容的教。

至於我對佛教的看法。

因為佛教部分彼此,佛法卻分。修小乘為入世修大乘為出世,這都是自己的選擇。

可以說佛教是這個世界上萬年的智慧結合,它有萬物皆本心的道理,也知道世間的廣大。其實早期在我學朱熹的論教和王陽明的心法的時候就有發現這些東西佛教其實早已貫徹,只是朱熹和王陽明分為兩個方向又將它們單獨拎出來。也許是因為早期的政治文化導致佛道儒三家無法區分的太過明顯,所以慢慢演化至至今的佛教,可是這樣我反而覺得好。因為佛教的包容所以它能包容道教的出世冷漠,也能吸納儒家的入世智慧。

就這麼說吧,對於佛教我願意將我的懷疑和陰暗,信仰與忠誠,統統奉獻給它,因為即使懷疑多次,我內心依舊堅定不移的相信佛是最好的戀人,伴我一生不會離我而去,縱然懷疑與陰暗,它依舊會時常陪伴我。


謝謝邀請。

首先,我智商不高,其次,我是基督徒,你邀請基督徒評論佛教,這是挑戰我這低智商的人是否挑起紛爭嗎? :) 無論如何,謝謝邀請,我只淺談則止,希望能藉此交到更多願意尋求生命意義的朋友。

我目前為止是這樣看待理解佛教的。佛教與佛學的體系是一個哲學體系,與無神論的哲學體系一樣,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對於佛教而言,有其歷史背景與成因,起源於亞洲,受東方神秘主義與印度大陸的宗教與哲學體系影響形成一套體系。人的思想和對於人生的感悟與修行系統組成而成,強調個人經驗與個人經歷,強調行善與刻苦己身,確是屬於無神論範疇,雖傳講普渡眾生,卻是強調人的自我修為與拯救,輔以輪迴與因果學說,構建龐大的理論體系。數千年間在不同國家與地區,不同時期,不斷發展與社會和文化交互,形成當下的佛教體系。或貶或褒,有心人需要保持獨立思考,明白其然與所以然,人心向善,人的生命本應源於至善止於至善,慎思明辨,認識真理,去除謊言,認識至善至聖才是溯本清源的根本,不應被今人與古人有限的人性帶來的霧霾所羈絆。這是我一個基督徒對於佛教的一點點有限的認知。如有得罪之處,請原諒和指正。

基督教則是另一個龐大的體系,先進的基督教體系是猶太的神學與古希臘哲學系統,這個框架下幾千年發展衍生的結果,是一個基於生命與一神論的哲學系統。這是我當下有限的認知。


五歲醫院裡測智商128,近幾年做過幾次門薩的題,得分132到136之間。

我覺得智商高低跟宗教信仰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大。

比如說牛頓。

可能一個高智商無神論者能快速學習相關理論,那麼一個高智商有神論者也是一樣的。———————————————————————————

如果是我自己的看法的話,我覺得佛教是不可信的。

以前,看電視小說中的各種高僧大德的風骨胸懷令人敬佩。

現在嘛……凈空大師更多的給我一種佛教張召忠的感覺。他在演講的時候總是喜歡說某某科學(特別是量子力學)證明了佛教哪些理論。

還有那個陳大惠……借弟子規之名宣揚佛法,演講水平堪憂,概念偷換,強盜邏輯隨處可見。非要說智商高低的區別,可能就在於洗腦難易程度上吧。

總之這些人,簡直顛覆了我對佛教的認知。後來想想,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是可惜了佛學了。

———————————————————————————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

之所以堅定無神論,是覺得目前並沒有什麼決定性證據可以證明這個世界是有神的。

假使終有一日,世人能夠真的證明這世界是存在神的。

那又何妨,大方承認就是了。

因為追求的是真理,而非一定要站隊。

只是現在的種種,我選擇了無神。


====新回答!!====

在過去的回答上加上一點,談談我為什麼學習佛法。雖然可能與智商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作為比較聰明的思考者,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與這個群體的人交流總是好的。可能更能讓大家對佛教有比較貼切的體會。

我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理想主義者。我所說的理想主義者的定位是這樣的,它與現實主義者對立,但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都是一種世俗思想/主義,都是以顛倒見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先有了顛倒見,在此顛倒見上產生了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分別。

與顛倒見對立的就是如實見(隨便起的名字,正規叫法是「正見」),佛法就是如實見。

為什麼大眾意義上的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是顛倒見呢?

現實主義一般是一種常見,以一般世界中相似重複的事物為真實,從而思維、抉擇也在這些相似重複的事物的範疇內。因此說現實主義是一種顛倒見。而我們知道,我們的現實是重複一日又一日的物質主義,利益紛爭,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因此這種殘酷的社會觀一般是現實主義的世界觀。

理想主義則是對那種作為常態的世界狀態有一種痛斥的心情,他們往往善於用抽象的思想跳脫現實的重複的事實的限制,他們使理想國實際實現之前先在腦海中實現了。他們也不一定是全都是不理解實際的人,只是他們的思想並不承認世界殘酷的輪迴是必然的,不承認殘酷的世界下一切註定是無意義的。概括一下,可以說理想主義者是追求一個或一些形而上學(抽象)的目標的,不管這些目標是否能實現,這些目標在本質上都是超出現實的抽象。而形而上的東西本身就不是實在,它應當是一種增上的執著,是人的精神的我化,是人對異化的排斥,因此也與無我的如實見地是相背的。所以理想主義一般也是從顛倒見發展出來的。

一般來說,理想主義相對來說是一種超脫思想,但這種超脫只是虛妄的思想,不能在實在意義上起到超脫的作用。因為沒有正確見地的這種思想最終必然會走向異化(高飛的鳥兒重重摔倒地上)。

現實主義者大都是相似的,而理想主義者卻各不相同,這也是文人相輕的一個原因吧。同時,這也為我們理解「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提供了方便——小人是爭奪財富、物質,爭的是相同的東西,所以是小人,因為是爭,所以是不和;君子在同一片空間內可以互不相擾,但是各自的理想和境界千差萬別。

當然,我不是在這裡褒揚理想主義者或者貶低現實主義者;現實主義者才能好好地治理社會嘛。

---世俗意義上,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偏向於理想主義的人。但我的世俗理想卻也非常接地氣:目前來看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平安富強活潑的盛世中作一個平民,過普通生活。但是我很清楚這是非常難以達到的條件,因此我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大的理想主義。當然,我自認為這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這種境界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願望。

---在佛教世界觀下,達到這種理想生活(極樂?)不是說一個人就可以停止努力了。如果想要解脫,如實地修習佛法並實踐,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必須要做的事情好像與理想無關,但是,任何理想主義者如果不想要異化,那麼修解脫道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所以如果回答我是如何看待佛教的,我應當說,作為一個受佛教世界觀影響的理想主義者,我必然只能走向佛法修習的道路

這樣一種目標取向本身就是虛妄的,他與我修行得如何,是否已經開始修行都沒有關係。不過這句話足以回答題目了,這個題目本身就是在世俗意義上的討論。

-------

加點中二的幻想。都說什麼凈土都是人的內在境界的化現什麼的,我想如果未來修行可以往生凈土什麼的,或許可以在一些意義上直接實現自己的世俗理想。抽象的幻想(增上的願望)本身絕對不是惡的,我們總說一廂情願的願望容易造成惡果,但是很多抽象的想法都是可以與他物無礙地實現,我們的一些抽象的願望在世俗意義上非常難以實現,但是在佛法的一些境界里是非常容易的。

不要覺得佛法是逃避的宗教,覺得佛法在逃避開世俗世界之後就是所謂的一無所有了。佛教是教人學會離開著火的房子,而不是在著火的房子里強行展現自己的「本事」有多大。

====老回答比較簡單通俗,現在看感覺沒啥意思了====

不說佛教,就說佛法。

至簡至上,無邊智慧,

平常認為高智商,無非是記憶力好,邏輯清晰,或者比較靈光,比較難的數學題往往能想出妙解這種。

但無上的佛法是超越這一切的。直指的,一瞬的,無邊的,無形的。

而高智商的人,很高很高智商的人,只不過是因為他的心靈天生地比我們少了很多掛礙,少了很多頑執,與常人相比更通達游刃而已,更加從善如流。

所以某種程度上說,學佛學的好,智商自然高。

相關:門薩140,然並卵


根據不完全評測,智商勉強達到要求,顫顫驚驚地答一波。

我覺得吧,任何宗教都能給人以一種目標實現上的機會主義心理安慰,通俗講就是基督教有禱告,佛教有燒香,人們藉助於這些活動給讓自己產生一些希望。

不過我們都是念過書,懂得那麼一點點科學道理的人,如果僅僅是這樣,就太low了。根據科學嚴謹的邏輯,以上禱告或燒香顯然是不能起到實際作用僅僅是作為一種心理安慰的。

那麼我為什麼還自認為是一個佛教信仰者呢?

我想除了心理安慰之外,佛學裡有很多道理是我很認可的:

1. 寬容 佛家講究「空」,就是不要有執念。當你怨恨某個人的時候,倘若無法改變,那麼就學會寬容,因為念由心生,所有的不愉快其實都是自己內心的放不下,倘若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放下之後還能讓自己更快樂更好為什麼不去做呢?這點很明顯是好的,我把它放在了我的人生信條里,

2. 變通 佛家是最會變通的,看古代的佛寺,都知道順乎潮流順乎統治階級的意願進行變通,變則達,我相信這個。

3. 包容 中國的佛教由於受到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本身是一個很寬容很開放的宗教。佛教對他的信徒沒有嚴格的要求,也不會有如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那樣只信安拉或者只信基督。佛教懂得一個很重要的處世原則「勿強人所難,敬他人所重」

4. 出世和入世 佛門是一個出世的地方,古代的很多名人最終選擇隱居佛門。佛門還是一個入世的地方,佛家講究「濟世」,當國家或者社會有難,佛家也會站出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實出世入世就在一念之間,出則成羅漢,入則成佛。

中國的佛家是我認為最有哲理性最溫和的宗教,它不注重名分,不注重信眾多少,不苛求唯一真神,佛家只告訴你如何以一種愜意的方式存活於世。而這種方式不是唯一的,不是固定的,不是佛家說了算的。佛家眼裡沒有對錯,只有正義和妖魔,佛家尊重並包容著世間萬物,這點倒是跟唯物辯證主義相得益彰。

出或者入


跟智商無關。


推薦閱讀:

受高等教育,讀研究生,做學術需要高智商嗎?
你眼中的高智商是什麼樣的?
如何加入門薩學會?(通過哪些渠道提交申請?)

TAG:哲學 | 佛教 | 門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