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是否趨向於認同和迎合關於男女的刻板印象?
從我了解到的幾個跨性別人士來看,他們大多數都有很強的關於男女的刻板印象。更願意迎合主流傳統價值觀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定義和定位,以尋求大眾對他社會性別的認同。這種現象是否具有普遍性?
如果屬實的話,有人說女同性戀是女性主義的天然盟友。對於目的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女性主義來說,跨性別者是否是女性主義天然的反對者?跨性別者期望改變性別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是渴望擁有社會上對某個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是單純無理由地厭惡自己本身的身體曲線或者器官?
我一直在做不希望別人對我做的事
1自我認知幾多曲折
我是一名跨性別男性,姑且這麼說吧,因為現在的我,開始對此表視懷疑。從小時起喜歡一切男孩子的東西,喜歡用那樣的方式接觸和生活,覺得自己應該是那裡的一員,沒有困惑,沒有懷疑,只是偶爾聽到長輩們反覆重複的一句話,你是女孩子,不應該……
青春期的身體發育開始,覺得自己不再屬於自己認為的群體,被生理男性慢慢排斥,被迫接受自己的不一樣,耳邊充斥的還是,你是女孩子,你應該……
帶著被同性戀的標籤和變態不正常的標籤一路痛苦的走下去,有時經常問,誰規定女生一定要這樣的行為,一定要那樣的說話,一定要穿那樣的衣服,男性的衣服和行為怎麼了,我覺得很美,很舒服。為什麼不能穿呢,為什麼不能理短髮,為什麼不能做那樣的體育運動,為什麼不能一起玩呢?
隨著認知跨性別與自我鑒定,確認自己的真實性別,解脫與擔憂並存,為找到自我而真的一瞬間的輕鬆釋放,自己身心極大的矛盾的焦急渴望改變的心態,一重一重壓迫自己,壓的喘不過氣。
2 是什麼導致厭惡身份證的標籤「女」
從沒有對自己身份證上的性別如此厭惡,厭惡到噁心的地步。從沒有如此討厭別人說自己是女性,討厭自己任何的生理女性的特徵。因為性別「女」,它阻礙了我很多事,彷彿只有做完手術人生才能開始,才能做自己,被要求隱藏自己,被要求應該與不應該,被要求……被要求……!因為「女」被要求的各種行為,被各種人指手畫腳的指點人生,被「應該」與「不應該」的聲音不斷充斥,才是我對出生時的標籤「女」極度討厭與反感的最終原因——被束縛的自由。
自由,一切情緒的根源點,導致我的自卑,各種不自信的做任何事。憑什麼不經過我的同意給我蓋上「女」的印章,憑什麼我不能用我舒服的方式穿衣服,說話,留頭髮,做運動。只因為我的形象與你熟悉的方式不同。人們總對陌生與未知惶恐,喜歡躺在自己的心理舒服點,我為什麼要為你的惶恐買單,為什麼為了安撫你玻璃的內心而成為小丑。從小到大,被要求成為任何人,就是不能做自己,因為別!人!害!怕!
如果沒有被束縛的自由,我可以任意做我自己,我會對那個陌生的生殖器如此執著么?男人女人又能怎麼樣呢,如果第二性徵不代表標籤式性別,我會討厭我自己的身體么?如果這些答案都不是那麼的肯定,哪怕有一絲的猶豫,是不是都意味著,我也進入了自己討厭的怪圈?
3從被標籤到自我標籤
不知什麼時候,腦子裡有一個聲音,除了男人和女人,不能有其他的性別么,不能是「非男非女」么?佛陀成為佛之後,就沒有了性別,非男非女,那我出生的所謂矛盾,會不會也是一種高級的進化呢,如果是一種高級的進化,我為什麼要浪費我獨特的天賦,一定要讓自己退回到所謂「正常人」的普通行列呢。
我一直執著的跨性別,討厭別人給我的標籤「女」,難道我不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標籤——男。是什麼讓我如此執著於這樣的一個標籤,是什麼讓我渴望一個生殖器的改變來獲取心中的自信,一個生殖器,真的是我想要的么?因為別的男人有,所以我也想有,好像沒有就不是,沒有就不是真正的男性,那我與被要求做個「正常女人」,有什麼分別。我居然正在重複別人對我自由的限制,自己對自己的迫害,我居然沒有發現的真相,驚出自己一身冷汗,想想真的可怕。如果沒有成長過程中所謂的各種男性與女性的認知,我想我不會執著於一個身體的改變,我一直被別人有,我也應該有的怪誕思維所鎖住自己的大腦,遮住自己的眼睛,就像別的女生都這樣,你也應該這樣的要求一樣。天啊,這些年,我對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外在身份的追求與改變是想順理成章的以自己喜歡的形象出現,以自己喜歡的「男」性形象世人,因為那樣舒服,放鬆。即便有很多的口水,但也是順利成章的事情,至少別人不會要求我再穿自己不喜歡的衣服,做自己不喜歡的動作,因為已經改變身體,即便別人不接受,也不會再要求做個「女」人。
只因為別人的無知,我就要這麼摧殘自己的身體?
我開始懷疑跨性別和順性別的真實性,儘管它是目前對我們幫助最大的概念,但是人真的不能「非男非女」么,性別不能多元化么,如果我們是更高級的進化呢?就像X戰警里的變種人,讓正常人恐懼,所以被排斥,被要求隱藏,被要求改變,而其實,我們是進化的先驅,而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是否對自己的特殊能力感到恐懼,是否開發了自己的天賦技能,是否真的正視它?我希望所有的跨性別人士團結起來,共同去探索自己的真相和天賦,而不是為一個又一個的回歸「正常」而吶喊驕傲,同時善待順性別者,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只是對此無知與恐懼。
我由衷的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真實的自己,解開心中的枷鎖,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還是一句話,這種東西,看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越高,越處於社會上層,呢就活的越自我,越肆意,越不容易把自己鑽進刻板性別映像。反之,比如各類葯娘qq群和葯娘貼吧。。全部都是妥妥的直男癌。。。
真正的獨立的女人,朋友從來都不會只是一起逛街的閨蜜。而許多底層的葯娘從小缺乏自我認同,只能往刻板映像里鑽試圖來尋找自我認同。。 所以把,我覺得大家都該好好學學哲學。。 大家要熱愛科學和藝術,一起變得更聰明才對。@p娘 基佬和拉拉同樣適用。這又算是個無法準確回答的統計性問題,倖存者偏差是有的。以我的主觀感覺是比較老一批的跨性別者會有強烈的迎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同時由於時代所限這一批人有一個很強的訴求就是隱瞞跨性別經歷,甚至不惜撒謊。對於一些跨性別者來說否認自己原先性別的生活經歷是試圖最大限度融入新性別的一種必需的自我催眠。國內的FtM多選擇自主創業,MtF多選擇人身依附,來規避身份檔案問題。到了最近隨著世界上對跨性別行為接受程度的提高,選擇公開跨性別身份的人士越來越多,同時公開跨性別經歷、不否認自身生活經歷完整性的人士也比較容易打破性別刻板印象。這些人由於條件允許繼續從事原先的事業的是破除刻板印象的先鋒。我所認識的年輕的跨性別人士從一開始就有意識的承認性別刻板印象的客觀存在,有更多人出於自身意願從事刻板印象上屬於另一性別的行為而不是刻意迎合,這是跨性別行為所賦予的新自由而不是新枷鎖。其中更有一部分人是女性主義者。當然,年輕的跨性別人士也有喜好迎合刻板印象的,這也是他們的自由,他們可能支持別人追求女性主義,但是自己仍然按照刻板印象行事,這很難說是女性主義的天然反對者。「女同性戀是女性主義的天然盟友」的表述自身仍然需要藉助性別二元論來完成表意,而跨性別現象天然的給二元論帶來了阻礙,為何要用「跨性別者是否是女性主義天然的反對者」來強迫跨性別者選邊站隊呢?如果非要選,即使是迎合刻板印象的跨性別者、他們主觀上甚至可能反對女性主義,但是他們的行為卻事實上是女性主義的實踐,所以用「反對者」這樣的表述來強行樹立矛盾是不適當的。
有個新答案總結的不錯。
我寫的其實還比較混亂,丟三落四的。今天補最後一些吧,反正寫不完的,想到啥再補充在評論。歸根到底,跨性別是先剔除不符合自己的污垢,再去塑造更好的自己。說成追求刻板印象說得好像小時候學習長輩的行為一樣。雖然沒差,但不是全部。
我把迎合刻板印象這個過程(過程,過程)稱作自我認識的過程,其中包括尋找潛意識的自我,還有清理洗腦思想兩部分。
即使追求刻板印象想做到最美好,光是一個小小的開頭(手術),這個喜悅感不是女人發現自己胸又大了,男人發現自己肌肉更結實了可以比擬的。
跨性別的心聲是如何?
我想像xxx一樣性感迷人/高大威猛,我知道先天條件已經不可能,但至少讓我恢復我該有的性別,即使是個矮胖丑,我也希望拿回我的身體。本來就沒有完整清晰的對立面基礎體驗(童年,青春期),怎麼追求都不可能像原生那樣完美(如何模仿都是不自然的,自欺欺人的)。
上帝拿跨性別的一輩子開了個玩笑,饒有興緻地看個表演罷了。
所以最後不去做多餘的詮釋,多餘的標榜,即使假裝是個正常人,也要先成為自己,才能思考自己是不是跨性別,思考想做怎樣的人。
—————原答案—————
小小的歪個樓。
非專業人士,無專業知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有限,望見諒。
————————————
先回答問題。
1.是否這樣的趨向?
至少表象是的。2.是否普遍?至少表象是的。3.跨性別者是否女性主義天然的反對者?咦~咦,何以見得?——————————
幾個高票答案都很好的解釋了這個趨向的原因,無非就是尋求自我和社會的認同。姑且把這些歸類於通過異裝、激素、手術等等對外表達的部分人群的走向。
我也曾想過這個問題,我不能與身體和諧,是否只是迎合男女的刻板印象,潛意識刻意區分男女?
做測試題(當做娛樂)只記得一個題目,如果未來的世界沒有男女差異,還會選擇變性嗎,我想了幾秒,選擇了『會』。因為社會怎麼樣是他們的事,他們要不要區別是他們的事,我不是去區別,我只想要我原本的身體而已。
當時我是這麼想的。有沒有發現,這題目模擬的所謂男女無差別社會太過於理想化。
如何才能做到,男女無差別。直男看到美女不會勃起,美女沒有大胸,這麼一來性器官要發展成什麼形狀不敢想像,外星人怎麼區別性別?動物除了性器官和哺乳器官,體型有沒有什麼明顯差別?(沒研究不清楚)這點上,不是我們刻意區別男女,而是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比如,LOOK
裹成這樣,還是很明顯能看出性別是不是,都是全黑,都是裹得緊緊的。
體型問題,學美術、醫學等等和身體有關的人一定能理解吧。尤其是看一些異裝者,一般人完全看不出是異性,美術生醫學生一看就看出來了。甚至伸個手就能看出來了。這個就不細說了。當差異客觀存在,表現出來的理所當然不一樣。
沒有惡意地舉個例子,ladybeard的女裝形象,個人對他沒什麼褒貶看法,只能說勇敢,自由吧。但是絲毫看不到任何符合審美觀的亮點(好怕被噴…),如果非要說美是內在的,美沒有標準,ok可以關掉這個答案了。還有一外國女子舉重手,不記得名字,顏值超高,頭髮超短,肌肉超結實。只能說,臉是很美,但整體還不是想娶回家的美。
這麼說能懂吧,始終存在無可避免的,客觀的性別差異和絕對大眾化的最底保準的審美觀(有胸就是女的,有屌就是男的),導致一些刻板印象的存在。
在跨性別角度,是迎合刻板印象也說不定,然而在一般人看來,跨性別、異裝者正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存在。這打破行為還只是個開頭,所以異裝者也只是異裝者,『異』。————————
怎樣算是刻板印象?
除了異裝,還有行為舉止,氣質,甚至是網路上的文字交流,甚至是個人愛好我去…曾經我在遊戲看到一個玩男號的人對我賣萌撒嬌,各種么么噠,我多次懷疑他是女的,他都很無奈稱自己是真漢子。曾經我懷疑某個很小家子氣傲嬌的gay可能些許有點認同障礙,他矢口否認並鄙視同性格的女生…曾經我以為男性偏向理性,女性偏感性,直到看過各種男性看電影流淚,鬧小脾氣,耍小心眼;各種女性理性得近乎冷漠,客觀得近乎像個男人。事後女人單身下床穿衣走人,男人不舍地賴床上看著……
女人陽剛地壓制住柔弱的男人,男人賣萌討女人歡心…然而他們都不為自己的性別焦慮。所以在我看來除了性器官聲音體型表現出來的,兩性真的沒多少差異,很多時候人為製造的刻板印象,試圖去打破的時候,就已經在刻意區分。
————————
那麼,跨性別者追求刻板印象嗎?
個人認為,性別差異最多也就是性器官體型聲音性激素而已,而這些表現出來的差異太明顯了。跨性別的天賦黨,他們能幾乎完美地遊走於各種形象中,引來無數的讚美和羨慕。而跨性別的非天賦黨,在社會的刻板印象中可能飾演的正是天賦黨。媽媽讚美她美麗的胸部,爸爸讚美他寬闊的肩背,他們辛酸。跨性別的天賦黨同樣,他們不一定沾沾自喜,不一定滿足於此,『還不夠』。尊重潛意識的人,不管天賦黨、非天賦黨,都漸漸走向了手術。如果單純的追求刻板印象的男人就該爺們兒大氣,女人就該小鳥依人,修鍊異裝,接受激素可以滿足。刻板印象不正是表象嗎,專業演員隨手就可以演一個。看著異裝打扮,接受激素甚至進行手術的跨性別時可能忽略了還有一部分什麼都還沒幹的跨性別。
沒吃糖,沒打針,沒異裝,甚至連個偽聲都沒練(但學偽聲、異裝不一定有性別焦慮)。他們可能可以與生理性別和諧,也可能不能。可能因為工作,可能礙於家庭,可能礙於社會眼光,你可以認為歸根到底還是刻板印象的鍋,你還可以責怪社會的職業要求,甚至可以責怪上帝創造了和亞當不一樣的夏娃,吃飽沒事做幹嘛做個螺絲和螺母。那會亞當和夏娃就像現在的雙胞胎,只能靠標誌區分了,兩個裸人只能看性器官了不是?那從背面怎麼區分?那得看體型了,當然如果那會夏娃就是長發飄飄就…個人不信神,純屬娛樂。回到這些什麼都還沒開始的跨性別。
比如我說我是mtf,但礙於眼光我穿著男裝,舉止盡量落落大方盡量放開動作,我說我是mtf,妹子還願意把我當姐妹接近我嗎?不全會。會被認為像直男裝gay靠近女神一樣吧,會對我有危機感。漢子也不會把我說的當一回事。比如我說我是ftm,出於自我認同,我男裝打扮,舉止再流氓再猥瑣,我說我是ftm,妹子還是願意接近我。漢子怎麼也不會把我看做同性。我對漢子就像直男恐同一樣會有危機感。這是社會認同感。就我個人來說,就算社會走向無性別,我也會選擇變性,只因想獲得屬於自己的身軀。而要怎麼去塑造身材,就看個人造化了,不能說這絕對也是迎合刻板印象吧,純粹個人喜好可以嗎。
刻板印象何方神聖,還能控制個人喜好?也有不少非常中性打扮的女同性戀者,沒有性別焦慮,純粹是覺得中性打扮更適合自己。如果非要說這就是迎合刻板印象,那麼和伊朗(是伊朗吧?)不承認同性戀者,規定他們進行變性手術這個事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自我認同感。順便說,外國很多變性者有胸有屌,國內怎麼樣不清楚。逼逼那麼多,純粹想說明,不一定是跨性別迎合刻板印象,因為刻板印象客觀存在,而人,至少說審美觀是從小開始塑造的,與其說是迎合,或許可以說追求內心的和諧。而這個和諧,不拘泥於刻板印象。
當然刻意追求刻板印象原因也非常合理,因為他人會焦慮,和周圍的人不一樣,對他人對自己都是有影響的。這個不必多說。
個人看來,純粹是自我認識的過程之一而已。追溯到根本,就是讓跨性別重新發育個胸部陰道/陰莖也是甘願的,形象再慢慢去打造就是。
——————————
跨性別者是否女性主義的天然反對者?
這個真得看個人。誰又能說明gay是男權主義的支持者呢,對吧。
不知大眾要求的是平權,還是女權。是男女權利平等,還是回歸母系社會。刻板印象是否迎合男權,部分是,部分真的無關……一個陽光暖男剪個爽朗帥氣的短髮穿著日韓風,只是愛好而已,他的愛好怎麼男權怎麼對女性不公平了……個人理解的平權是,女性穿男裝、抽煙、翹二郎腿、兇巴巴,男性穿女裝、內斂溫柔、細聲細語,男女性打扮中性,甚至穿成妖(不含褒貶),都不會有歧視,偏見,這種平等。
不是為了追求平等而反刻板印象而行,如果非要這麼規定,跨性別和同性戀很容易衝突,跨性別和女權主義也會有衝突。跨性別得多大仇,反社會了都。
圍觀的一個群里,有過一個順性別自稱異性戀的女人入群征男人,說這裡的男人更懂得尊重女人。
圍觀不久,就看到好些人多少還是有男權思想的,他們討論的不是平權,而是作為男人的話題,這又反映了刻板印象了沒錯。不管女權還是平權還是男權(沒深入了解勿深究),並不是哪個群體的類屬。
順性別異性戀的女性也可能有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比如,LOOK(還有好幾張不放了,不做評價)
看,支持哪方,或中立,和主流群體非主流群體無關,和性別無關,沒必要拿跨性別來說話。
————————————
以上指的都是能客觀看待性別差異(不存在認為自身性別卑劣,想要異性優勢觀點),對自身生理性別焦慮,能或不能與生理性別和諧共處的跨性別者。
也不知有沒有表述明白,其他幾個答案都寫的很好,來歪樓單純覺得可以換個角度看,純屬個人觀點。可能比較混亂,望見諒。
祝好。不是。起碼我不是。我是個ftm,我當我自己。
唔。。。不完全是吧。。。老娘雖然說是個MTF,吃藥前除了喜歡可愛的小東西和喜歡賣萌、有一定的女性化行為、喜歡帥氣的藍孩子以外的話。。。也沒有什麼地方符合女性的價值觀呢。。。(當然。。。吃藥前就覺得自己是妹子(O_O))最後一個問題嘛,反正我是因為靈魂和身體不協調,外加上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女孩子啊~嗯,如果蝶化後能夠正常結婚的話,還是希望自己去奮鬥呢,誰說女子不如男呢。。。
謝邀(雖然邀我的那位大神邀的上個問題我還沒答……)
1. 確實有部分跨性別者是希望完全把自己放進 男/女 的性別二元論中,比如Alicia Vikander拿奧斯卡女配的《丹麥女孩》中那位莉莉,由小雀斑飾演,就是想要在穿著、舉止和別人對待她的方式中完全「做個女人」。再還有Caitlyn Jenner,我沒去跟新聞,因為她名聲實在太臭,大概就是刻板印象中毒太深,而且直男癌但是並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如此。比如一位加拿大Trans, Ivan Coyote,看ta的TED演講,非常觸動人心 Ivan Coyote: Why we need gender-neutral bathrooms (感受下加拿大口音)ta就是在 男/女 二元分化中夾在中間的人,而且這樣的跨性別者還有很多。我的大學裡就有不少既不說自己男也不說是女的,「我就是我,不想要迎合刻板印象」。遵守和反對刻板印象的trans都有,但是比重我實在不清楚還有一種社會性別屬性,叫 gender fluid,流動性別,個人根據場合或心情自主選擇當男的還是女的,或者二者兼備,或者二者都不,或者中間某處。總的來說,性別研究業界多數人認為社會性別(gender)是個光譜,而不是陰陽兩極;所以題主的前提並不成立。2. 題乾的第二部分 「如果屬實的話,有人說女同性戀是女性主義的天然盟友。對於目的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女性主義來說,跨性別者是否是女性主義天然的反對者?」
意思不清晰,不知道題主到底想問什麼女同性戀確實是女性主義的天然盟友,因為 1.她們都是女的;2. 男權本位是結合恐同一起食用的,所以女同的處境相比直女,更差假設你口中的「跨性別者」指的都是 「遵守 性別刻板印象」 的trans,那麼沒錯,這樣的人是反對刻板印象的女性主義者的反對者。其實跟個人性別沒關係啊,你同意並遵守二元性別刻板印象,你就是女性主義者想要說服的對象。任何遵守並維護性別刻板印象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天然的反對者。3. 「是渴望擁有社會上對某個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是單純無理由地厭惡自己本身的身體曲線或者器官?」 題主這麼問用心有點險惡啊 (說笑,我不能隨便假設)再次,遵守刻板印象的跨性別者不在少數,所以是有人將對某個性別刻板印象的渴望作為變性的起因的。《丹麥女孩》中的莉莉(原為艾納,男)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的男性器官,然後才開始穿女裝,模仿女性的行為氣質。可重點是,原因不止這兩個啊。有人是覺得自己生錯了身體,但不代表要去刻意遵守另一個性別的種種刻板印象和「行為規範」。ta只是想要更自由的生長,那麼拋掉一邊的不合理 去追求另一邊的刻板印象是什麼鬼邏輯?下學期要修一門LGBT研究,具體了解到都有哪些變性的原因之後 我會再來更的謝邀 菜鳥發表一點淺見
關於跨性別者最直觀的解釋是,否認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生理性別),認為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而對於跨性別者來說,這種性別認同應該包括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
生理性別對跨性別者來說,是本質上的性別轉化。社會性別則是其社會形象的表現。而性別刻板印象又是從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當下)社會環境中生長出來的,因此當下的性別刻板印象幾乎等同於一個人的社會性別形象。所以跨性別者趨向於認同和迎合關於男女的刻板印象是符合TA的性別認同的。我傾向於同意 @李鐵建的「妥協行為」的觀點。在性別刻板主流的環境下,跨性別者必須去迎合這種主流印象以獲得性別認可。當然,有時候甚至跨性別者自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迎合這種印象,是因為TA們本身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所以也會自然地接受了這種觀點。
另外我認為應該注意到的是,跨性別者是性少數群體,並不意味著其完全是平權者。不過,如果平權取得勝利,性別刻板印象消除,那麼跨性別者將會輕鬆許多——至少TA們省去了迎合社會性別的環節。
以上。怎麼說呢,粗糙地看,這似乎是典型的左派氣質才會遇到的問題,典型的右派氣質則似乎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從積極自由的角度來看,如果你認定了一個東西(比如說反對性別刻板印象)是好的,那麼很容易找到很多東西不符合這個東西,因此你的障礙很多;但是如果單純是從消極自由的角度去看,凡是不是被法律禁止的,都是可接受的(比如說,性別刻板印象、反對性別刻板印象、同性戀、反同性戀、種族歧視、反種族歧視……),那麼你的障礙就很少了,而所有的具體的障礙,都不再是一種強道德規範,而更像是豆腐腦甜咸,或者香菜香臭這樣的個人取向問題。
所謂自由,不是說 2+2=4 的自由,而是說 2+2=5 的自由。
舉個例子:金星,一個大寫的直男癌,so what?因此她就應該被廣電總局查封?——不,你可以去抵制她,但是我不會,因為我懶。——當然了,這並不表示廣電總局就一定不會查封她,但是這是另一個問題了,畢竟,在你國談論這種話題會有一種荒謬感——事實上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如何影響到政策決策的。這種沒有實感進一步的表述就是,即便你真的去向總局投訴她了,她也真的被查封了,可能她被查封的表面理由卻和 papi 醬類似甚至一樣——而背後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則可能無人知曉。
回到抽象的問題上。這裡的最為根本的問題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你認定一個觀點/立場/主張是正確的,你有何種權力,將其施加在你之外,或者說,你所處的道德共同體之外的個體之上?
最為正統的方式自然是立法,但是回過頭來看另一件事情——你能試圖啟動立法程序,我能不能投反對票反對你?真萬一你立法通過了,我能不能移民?更進一步,如果你非要說你的道德正當性確保了你作為世界警察的地位,那麼你要如何處理別的國家?在大航海時代,我們可以用樸素的方式進行殖民和文化灌輸,但是現在你下得了手么?或者說,其實世界其它國家的女性並不重要,只要你自己過的好就行了?——當然,這種思想或許在某些左派看來是可恥的,畢竟「世界上的無產者要聯合起來」,但是我卻絲毫體察不到這裡有什麼問題。——人為自己而活,就算是拯救世界,這也是你自己的目標。如果你僅僅止步於此,僅僅是追求自己的權利的話,我想這裡並沒有什麼更進一步值得去爭論的事情,至少如下方案看上去很可行:你在你的國過活,我在我的國過活即可。
這不是說價值被取消掉了。——價值還在,問題是,價值本身難道不是多元的嗎?——追求男女平等能夠成為價值,為什麼反過來就不行?追求不平等為什麼不能成為價值?追求君主制式的被奴役為什麼不能成為價值?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尺子,我們的問題是,尺子太多了,沒有人不知道某一把尺子具體意味著什麼,有理解能力的人都在原則上可以讓自己理解,問題在於,就算我知道這把尺子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要照著這個尺子做?——你當然可以給一個社會達爾文意義上的解釋,解釋為什麼從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視角出發,我這樣做是最優的,但是這好像和「繁殖癌」靠得就非常接近了——或者你通過一種像 Hayek 的風格諷刺繁殖癌是自敗的——但是比起諷刺,你直接等他們死便好了,社會主義國家死得只剩下這麼幾個了,如果你真的那麼自信,又何必焦慮呢?你在擔心什麼?你為什麼不自信?如果一個好的主張從根本上來說是自敗的,那麼它還真的是好的嗎?
我並不反對民間組織的自發行為——雖然這在你國僅僅是一個美麗羞澀的夢。問題在於,這種抵制到底意味著什麼?別忘了,要養活一個人/一個品牌/一個企業,並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支持它,只需要有一部分人支持就夠了。現象級的偶像總是罕見的東西,每個人總是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不僅僅是因為種族、性別、性取向,也會因為性格、能力、氣質、言論、政治立場——為什麼前者就是歧視而後者就不是歧視?或者說,就算前者後者都是歧視了,那又如何?正如前面所說,這和簡單的審美偏好的區別在哪裡?——就算你將一個問題的歷史因果鏈條解釋清楚了,這也並不能回答我的問題:我並不因為理解了水是如何作用於我身體的,就要支持或者抵制水。而其中的一切說法,歸根到底可以總結為這樣一把利刃:如果你不這樣思考,那麼你就不理性。
問題是「理性」意味著什麼?社會選擇理論(Social Choice Theory)中的一個結論是:意見相互獨立個體的差距越大(多樣性),在意見(預測數據)可平均的情況下,其平均則越靠近正確(真)。——然而理性訓練本身是一個趨同的過程。這也就意味著民主的認識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不僅僅是不依賴於理性的,甚至有可能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反理性的——當然了,這不是徹頭徹尾的反理性,而是在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制度可靠的情況下,要求每個人具有相同理性的必要性在哪裡?(當然了,這背後還有另外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反對結黨,因為結黨同樣會影響個體意見的多樣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制度可靠的國家,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是沒有黨派的。)
在社會實踐中,不理性的行為不僅距離違法的行為有一定距離,並且甚至本身就給不理性者本人提供了道德豁免權,這一點在法律上也是如此——特定類型的精神病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如果對方真的說:「我就是不理性,你能拿我怎樣?」那麼似乎除了把這個人關進精神病院裡面你就別無選擇了。——或許這作為一種清洗方式是令你舒心的,畢竟你解決了一個人,順帶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是如果情況是這樣呢:「你這樣說不理性。」「對,我不理性,但這僅僅是根據你的理性的標準得到的結論。然而理性和規則一樣,不是你認為是就是,你認為不是就不是的東西。對了,加個『們』字也沒有用。因為我此時所持有的想法也不是就我一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寫到這裡也就不想寫了。作為總結:善用兩個屁事的原則,可以處理生活中大多數的問題。
以上。瀉藥。會,而且很會。跨性別者甚至可以說是擁有最深刻版印象的一個群體,因為他(她)並不認同自己的性別群體,所以想努力朝自己認同的性別群體靠攏,去追求一種這個性別極至化的特點。這種特點其實又往往是性別刻板印象所賦予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那些不追求性別刻板印象的跨性別者就不是跨性別者了,但這樣的人必然是少數。
圖中是我問蘇州LESGO公益小組(一個性少數公益小組)trans是否需要通過迎合gs(性別刻板印象)來滿足自己得到的回應。
除此之外,他們還告訴我,有相當部分跨性別者都是不遵循gs(性別刻板印象)而生活的,只是在媒體中出現更多的trans往往表現得更迎合這個標準一些。
以上除了少數非常幸運的跨性別者能在幼年童年完成性別轉換,大多數跨性別者性別認同發生在青春期之後,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對自我進行重新的認識。對他們來講所謂的「女性特徵」很大一部分需要後天習得,並不是隨者心理性別自動覺醒的,所以雖然事實上是在學習「刻板印象」 但在這個情境下並不見得是壞事,當有一天ta們完成了性別的認同,那麼學習刻板印象則不在必要,進一步的自我認同過程中將逐漸脫離題目的情況。
從有記憶已來我就是個跨性別者。小時候從來只和男孩子玩。說自己是男子漢,被告知女孩不能這樣自稱。我就會說「那我是女子漢好了。」這句話頗值得回味。我一直有個想法,自己到底是天生的跨性別者還是天生的平權主義者。
跨性別者的定義是,撇開一切理想性別將會帶給你的便利和收益來談,他/她都是你的理想性別。即是說,即使女性在社會上地位比較低並且將有月經和生育之苦,那個男孩還是想成為女孩。或者即使男性要承擔養家糊口的社會刻板印象,那個女孩依然想成為男孩。而不是到了青春期,很多女孩開始意識到男孩開始變得比她們強壯高大,能夠在資源分配上威脅到她們的利益,所以剪短了頭髮開始自稱是T。
跨性別者不乏到了結婚生子後才覺醒的人,但大多數是像我這樣,根本沒有性別意識,不知道自己以後乳房會變大,會來月經,會變成母親但一往無前地嚮往成為男性(反之亦然)的情況。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曾想過如果男女平等,沒有那些「男孩應該怎麼樣,女孩應該怎麼樣」的刻板印象,我(們)還會不會如此。但是沒有答案。因為我不能確定構成我想要成為異性的因素中刻板印象對我滲透了多少。或許在我青春期後問我為什麼想成為男性,我可能會說因為當男生可以長高,可以打架,可以夜不歸宿,甚至可以不用來姨媽不用懷孕不用被男性以力量威脅等等等等的好處。但是你在我青春期前這樣問我,我只會說因為我想穿某些衣服,想和男孩子們踢球,想作為一個「他」曬著太陽淋著雨吹著風。去年打入了一個female trans male的群,在那裡面,那些人真的無法讓人覺得還是female。活脫脫的直男癌群。可以說正常的男性很多都不會有如此偏激的思想。他們彷彿要把自己作為女性時代受到的壓迫全部轉化為對以後女朋友/妻子的壓迫。在那裡待的很難受,我覺得他們畢竟不是男人,但好像又真的和男人別無二致。很可怕。另外也見識過強烈希望變性成女人最後終於達成然而在感受到社會對女性深深地惡意(她自己形容的)後徹底抑鬱的人。也見過激素及手術後初步開始承擔社會對男性「養家糊口」要求時開始抱怨「女人怎麼要得如此多」,「男人真累」並後悔變性的人。在充分體會到這些並且習慣了自己的身體後,突然發現自己並不那麼迫切地想改變了。目前更希望作為一個女性為平權做出些什麼。如果能讓和我一樣的孩子不再感受到那些就最好不過了。以及剛好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爸媽在旁邊指著昵旺說「陰陽人」,「變態人妖」,「倪萍一個老女人怎麼還在人前晃」。感到深深的無奈。這樣下去,人們會開始質疑性別的存在必要,除了身體上的區別,精神上人類需要性別區分嗎?似乎不用。與其說成刻板印象,不如說是喜好吧,只不過涉及了性別和心理而已。討厭男性化的外觀,男性化的服裝,女男性化舉止。這也很可能和Ta們的生活環境和經歷有關。在當下任然不是平權的社會,男性承擔了更多的責任,這些責任是Ta們所不希望擁有的,女性的生活對Ta們來說可能更輕鬆,更自在。如果人在心理上不再有男女之分,那麼我相信Ts的群體數量也就會少多(當然偽娘葯娘神馬的也可能會多很多)
不是。
自己是一個在自己性別迷茫了二十多年一直認為自己是 Transgender ftm的女性,後來看了很多書,最後看心理醫生,終於發現自己原來只是羨慕男性的好處,根本就是從強權崇拜延伸到陰莖崇拜而已,是一個身心都是女性,那種解脫放鬆, 感覺自己很幸運, 身上的包袱終於卸下的感覺,沒有體會的人無法理解吧。
轉篇文章:
性別拉扯:從認同看跨界氣質
范安得 (FTM跨性別人士) 最近又看到有關變性人的報導,是一位女變男的德國撐竿跳選手布施鮑姆(BalianBuschbaum)的變性報導。變性人的故事大概就像小魚乾,不是什麼新聞報導的正式餐點,但卻是閑嗑牙的好良伴—特別是當沒新聞的時候,把小魚乾從冰箱里拿出來再炒一回,一樣是熱騰騰、又酥又脆。 布施鮑姆的新聞在兩年前就不斷報導過,相比於他自己的個人網頁,報導中的內容反而沒有什麼特別的新消息或聳動的故事。但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的一段話卻吸引我的注意。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手術完全恢復後,我給自己的朋友發簡訊,並驕傲地宣布,我已經和真正的男人沒什麼區別了。在動手術前,雖然是女兒身,但我從小在精神上就是個男人,我從沒玩過洋娃娃,我總是對汽車和摩托車感興趣,並且和一些性取向正常的女人待在一起。」為什麼要強調自己沒有玩過洋娃娃呢?為什麼要強調跟他在一起的女人都是性取向正常的呢?同樣是跨性別者,特別是女變男的變性人,這段話讓我從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位置、不同經歷的另一個FTM(女變男變性人)身上看見我們身上相似的樣子。 同樣是一個FTM,我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以男性外表、身份生活,最後在不斷造成曝光可能的證件壓力下動了變性手術。這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畢竟我還是渴望著擁有男性的身體、曲線(或說直線?)、嗓音、以及合法結婚的權利。但當我相對徹底地歸化成男人國度的一員後,回頭看過去我的平常生活中,其實很大一部分都在假裝若無其事地向主流靠近,以求安全。 在還沒有做變性手術之前,我看起來像是一個界線模糊的T。外型就像一個性別沒有分化確定的小孩,我總得不斷地強調「我和真正的男人沒什麼區別」還有「從小在精神上就是個男人」。我必須展現出自己的毫不猶豫和「天生如此」,同時以異性戀的性傾向證明我除了少了老二,其他都是個「正常男人」。我們不能說,我們經過一段喜歡男人的過程,又經過一段喜歡女人的過程,我穿了穿女裝、穿了穿西裝,最後決定當個男人。噢不行,當男人或當女人不是一件你可以決定的事,你必須是天生的,就像男人的老二一樣渾然天成、就像男人的優越感、男人的速度、力氣、任何東西一樣,都是天生的。而且是正常的。 因此在有些時候,TS(變性人)看似比原生異性戀更擁抱主流異性戀價值。像是布施鮑姆強調自己對汽車摩托車的喜愛,還有他絕對不會對洋娃娃之類的東西感興趣,所有的東西沿著異性戀社會的男女氣質二分法,成了TS們建構自己性別合理性的重要依據。這個擁抱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我們需要建構(認同的)性別的合理(合法)性,我們需要在人群當中看起來盡量正常甚至低調,讓自己的喜好跟樣貌盡量正常且安全。以及其實TS就是相信性別有其特定內涵,我們才會認同某一個特定性別。這與將性別本質化不同,而是社會提供了某種性別想像,部分人則產生了過渡到對面群體的渴望。 縮小到台灣來看,台灣FTM圈繼承了華人父權社會的氣息,常常比MTF們更一致地表現出某種性別的刻版外型和江湖味的兄弟關係。當年我離開高雄到新竹念大學,趁著假日連絡兩三年跑到台北參加跨性別的聚會。獨生子的我第一次被別人用兄弟相稱,感覺很好但也很怪。在那個人際關係和性別歸屬都相對脆弱的團體中,少數的FTM們試著用擬親屬的「兄弟關係」相稱,以此來加強彼此關係和性別的人際連帶,這帶給我很深的印象。某一次的私下飯局,幾個年紀較大的FTM介紹我給其他朋友認識,他們說:「這是新來的弟兄」,對方笑著不把我看在眼裡「弟兄?我怎麼覺得像T」。我回家後想了很久,為什麼我們都是FTM,他們卻這樣說我?是因為頭髮嗎?還是因為穿著?還是因為我沒有其他FTM身上那種濃重的江湖味?就算在TS的團體中,我也得不斷用這些事情證明我是一個「確定」的FTM。因為你確定了,才是真的;而只要你確定了,你就不會做那些像女生的事。但到底哪些事情是「像女生的事」呢? 一次的家庭聚會,我對好奇的親戚說到跨性別的身份讓我有空間反思自己身上男性及女性的氣質,我也接受自己身上同時擁有的兩種性別特質。我談到我對做手工藝的喜好同時出現在打毛線和汽車模型上,試圖讓家人們了解既有的性別劃分方式下,其實很多偏好和氣質都應該超越性別的框架,還諸於每個個體的獨特性。結果一個阿姨卻馬上反駁我,她認為我喜歡做汽車模型只是個人喜好,而打毛線才是我真正性別的本色。同時她也強調我看起來一點也不像男生,她看我就是一個女生,我應該好好當一個女生一定會很受歡迎。這個經驗幾乎讓我不敢再在和沒有性別概念的人聊天時,趁機灌輸那麼前衛(大概吧)的想法,而開始使用一些特別暗示我陽剛氣質的引例。我自己知道當下我在「硬ㄍㄧㄥ」出某種特定男性形象,我知道那是一種展演的效果,我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因此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但不可否認,這些不斷偶發的事件,使得我慢慢找到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男人」的方法。在TS性別認同的生存戰場上,「安全」比什麼都重要;安全的成為某個性別也成為自己,是許多TS的期待。這些情境需求下矛盾性彆氣質所造成的緊張關係,使得TS常常得在他人面前「演戲」,演一個符合對方期待的男性樣貌。當然不只是TS,無數同志、男女都曾經必須在他人面前演出對方期待的戲碼,但TS的「演出」卻是為了自己的處境安危。TS時常在曝光和自身性別焦慮的擠壓下扮演起某種角色,除了說服別人,有時也得說服自己,藉著社會實踐的回饋建立自己的性別自信。性別所牽涉的嚴重程度簡直跟生命沒兩樣,TS為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性別,冒著生命危險躺上手術台,生活中的幾件瑣事和質疑,都可以輕易瓦解剛開始認同自己的TS的自信。 但和TS們所展現出的整齊單一性別形象相反,我相信與許多被社會影響而展現且深信自己單一性別偏好及氣質的人們相比,TS們其實是最了解自己多樣又獨特性彆氣質的一群人,就像前面所述。只是因為許多生存上的需要,TS的性別形象漸漸主動及被動的(被)塑造起來。TS認同不像單純的生理男、生理女或是同性戀雙性戀來得容易自我察覺。大部分的人生下來是某個性別,在長大的過程中也就自然地認同那個性別及在社會上所屬的位置;性傾向或許在同志相對友善的環境中,少年同志越來越能在青春期或更早,就發現自己對同性的喜好。但我認為TS的認同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必須不斷在性別、生理性別及情慾對象中來回,藉此標定自己的性別位置。反覆思考「當一個男人」對一個生理女性來講到底意味著什麼、該怎麼回頭看自己做為小女孩、少女,不甚順暢但無改一個女性的成長過程、甚至很多「在當女生時」看似正常的事,「變成男人後」卻顯得奇怪。面對這些轉變,TS自己最清楚。因此TS看似主流的性別特質其實並不是一個自然現象,而是刻意選擇的結果。 我自己是到大學,甚至是畢業之後才慢慢確定下自己的性別認同的。我在國小先發現自己喜歡女生,然後才開始慢慢思索自己的性別。所屬性別這個看起來很自然的事情,在我的身上卻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搞清楚,因為生理性別給我很大的干擾,到底我是陽剛的女生還是男生?「自己的性別為何」真的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嗎?一個人真的有可能不是自己的生理性別嗎?這種現在看起來很荒謬沒有性別意識的想法,跟我「出道」那個年代性別資訊的稀少有直接關係。 我開始在同志圈出沒時,網路還不是很發達。女同志在當時還是一個隱晦的族群,更不用說跨性別、變性人這種大概只會出現在科幻小說和三流港片中的角色。所以在資訊缺乏的情況下,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自己是一個奇怪的女同性戀—因為我對女性的情慾很明顯,而且女同志圈的T看起來跟我又長得很像。但那種對於女性身份的不自在卻一直隱隱約約的干擾我。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辛苦,但卻同時也讓我體驗了性別、性/別流動。就如同我對女生的慾望先於我對自身性別的界定,甚至是因著我對女性的情慾和對女性、女同性戀族群的參與,才漸漸發展出相對於女性的模糊男性認同。我所能夠回想最早以男性身份活動的經驗,是在熱線辦的同志募款晚會上。雖然過去隱約覺得好像男性身份對我來講比較自在舒服,但真的以男性身份活動在我的生活圈可能會引發很多不必要的困擾,而且難度也很高。我記得那次是第二屆的同志募款晚會,當時我不只對台北不熟,而且台北的同志網路大多建立在網路上。當年PTT才剛脫離登入需要先打電話到台大計中的年代,就算是網路上的同志據點也相當隱密,同志網路大多是靠熟識的朋友一個拉一個。不怕死北上的我一走出捷運市府站就迷路了,靠著跟一群GAY搭訕才跟著一群人抵達會場。我就這樣混在一堆GAY裡面像個幼齒底迪,其中一個剛失戀的GAY就拉著我,跟一路上碰到的好事之GAY宣布我是他的新男友。我雖然當下只能傻笑,但卻讓我的男性認同之路有一個有趣的開始。 後來的事情大概跟每個TS差不多,也就在支持我的好朋友、礙事的八婆、歡笑跟痛苦焦慮中慢慢長大,變成一個看起來大概可以算是男生的樣子。我抵抗著主流異性戀社會對性別跟男人的想像,同時也抵抗TS圈中看似主流的次文化。我體驗各式各樣的生活:我跟女生做愛,也跟男生做愛,在性別認同之下先感受自己慾望的樣子;我穿男裝生活,也穿過女裝,我想知道如果我兩個性別都可以扮演那會長什麼樣子。我發現當我越不設限地去做那些,看起來「不像男人」的事,我的男性認同卻更穩固。因為我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將是奠基在對自己的了解上,而不是對男性形象的想像。過去我曾經很擔心穿某些衣服讓我看起來像女生,或是頭髮一長長就馬上剪掉,像維持男性形象地維持某種樣式的短髮。但當我的性別認同穩固了,我發現那些外在的形式其實沒有辦法撼動我的性別角色。我慢慢發現自己想要、適合成為哪一種男人,自己的主體性也才開始清晰起來。最後我成為一個男人。不是隨便一個男人,而是擁有我的這些歷史、認同、學習過程的人,我先成為我自己,然後成為一個男人。TS在同志運動中 同志圈是我認同的啟蒙處,但現在看起來我跟大多數同志的相似性遠低於我和我的異性戀同事們。不管是生活或遭遇,在轉換身份後同志圈就離我越來越遙遠,男同志的好朋友甚至比女同志多,外形看起來也更像。這種矛盾的感覺讓我想起許多次跨性別的朋友們,對自己被劃入「同志族群」,卻又時時被提醒自己與同性戀們巨大差異,還有與曾經認同的同性戀身份拉扯的矛盾。 前幾天參加了同志募款晚會,一進場看到滿坑滿谷的GAY跟拉子,突然有點感傷。因為這些看起社會的邊緣、弱勢族群,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團體,他們知道這些人可以交朋友或放心追求。但是TS卻很難安心地尋找伴侶。異性戀TS喜歡一般的男生或女生,但就像每每糾纏在「異男忘」的GAY一樣,難以真正開花結果。好比我是喜歡女生的FTM,我喜歡的女生都是普通的異性戀女生,但我到底該用怎樣的身份追求她們?我過去交往過的異性戀女友就常常被別人問「你什麼時候變女同志了?」或是「你也是『那個』啊?」。不論我在哪一個階段讓對方知道我是變性人,都是非常大的賭注,我總覺得一般正常人很難會接受變性人,我去哪裡找一個不介意我無法生育的人?不介意我們FTM差強人意的人造性器官的人?在我變性之前這樣的擔憂更甚。我在女朋友面前自卑於自己的身體,怕她看見女生的身體覺得奇怪排斥,怕對方對我的身體沒有興趣。但一旦對方對我的身體感興趣,我又開始擔心她會不會是變成女同志?這些看起來很幼稚的擔憂曝露出TS在情感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和需要。 而同性戀的TS則更辛苦,像我身邊許多MTF(女變男變性人)的拉子朋友,除了要面對社會對TS的不友善外,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恐懼和排斥在女同性戀圈更為嚴重。許多MTF拉子在女同志討論區、女同志聚會或是女同志場所被以各種方式拒絕和歧視,甚至因著越來越主動的跨性別女同志,使得某個知名女同志討論版的版聚明訂「僅限生理女參加」。看起來已推動多年的同志運動,對於跨性別族群來說不只幫助有限,甚至在某些地方反而產生反效果。 其實同志運動中,一直都有各式各樣反思同志運動中強勢族群的聲音。包括女同志、雙性戀對於「同志」中獨見「男同志」的狀況,促成熱線女同志小組的誕生、雙性戀認同者的集結。在男同志中的偏C男同志、熊族,也都經歷過歧視和去污名,熊族在近年甚至翻盤成為展現男同志中性感男性魅力的型態之一。我覺得這些都是運動的過程,也就是在不斷的碰撞中,使多樣、複雜且弱勢的主體被看見進而被重視。今年熱線募款晚會舉辦的稍早,在女同志匿名版有一系列筆戰,各種論點在匿名保護下傾巢而出,像是「男同志集炮友捅菊花心得文干我什麼事」、「把愛滋小組刪掉錢就夠用了,反正有愛滋的都是亂搞的」。這些文章看似充滿偏見,但我認為這恰好突顯同志運動論述、學院同運份子和一般非學院同志的距離。 很多跨性別認為同志運動與自己無關,確實,「跨性別」如果當作一個動詞而非一個名詞,這只是很多TS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已。異性戀TS在變性之前是比同性戀更邊緣的族群,但一旦「跨越性別」的過程完成後,TS將比同性戀跟進入主流社會,同性戀的婚姻權、反歧視教育看起來都與TS無關。而同性戀的TS似乎一直都在邊緣的位置,同性戀TS的性別議題到底該怎麼整合進他們的同性戀身份中,如同認同之初生理性別給TS主體的困擾,現在TS的原生性別也困擾著以性別為集結基礎的男女同性戀圈。這些問題不只沒有仔細地被討論過,甚至幾乎不成為一個議題。 但我認為同志運動本來就不是一個收納同質性個體的行動。過去同志運動經歷了男同性戀意識喚起、男女同性戀者集結、男女同性戀和雙性戀族群集結,到以「LGBT」為廣義同志指稱對象的階段,正式在同志運動中加入不同於性傾向層次的跨性別者。一直到現在最「長」的同志族群縮寫變成LGBTSQQ(即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別、直同志、酷兒、疑性戀),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不再被單純地劃為兩個層次。隨著同志運動的豐富化,同志們的身份不是明確化,反而是模糊了。這個模糊意味著同志們個體的空間變大,不再需要固定地標定每一個人的明確樣子,移動成為同志族群和同志個人的權力和發掘自身的機會。整個同志運動在去中心的酷兒政略下,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展演,都藉著同志運動找尋或找到個體性/別的塑造方式和再現空間,我們發現過去看似二分的性別、分屬幾種不同層次的性別議題,都在同志多樣化下產生交疊。 我無意神化現在的同志運動,而是樂見我們的同志運動往這個方向去。同志運動作為改變社會的特定力量,卻也不是一群美好無歧見、無思考困境的團體。已經有人開始反思每年嘉年華式的同志大遊行,是否無助於拉起同志認同與生活的斷裂。運動的訴求是否在展現某種特定同志樣貌時,反而擠壓了另外一群人的生活空間。好比每年奇裝異服的扮裝游行,就與「天天都在扮裝」的跨性別同志之間產生緊張關係。同志運動開啟了一個模糊自由的性/別空間,我認為接下來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如何在不急著標定彼此的同時,也能細緻地操作不同樣貌同志的生活訴求。認同可以是流動、模糊、充滿嘗試的,但生活是真實的,同運中開啟同志多樣化的同時,應該更有意識地對於不同族群的議題提高其討論性,而不只是將多樣的需求收納在相似的標籤下、導向簡化的運動口號。這是同志運動的難處,但也是它最具價值之處。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曾經考慮過,也很想知道!
題主所述是我一直有的想法。很多生理是男的人內心嬌柔,愛打扮,所以覺得如果自己是個女人就能大大方方活自己所愛; 生理為女的喜歡簡單利索,熱愛嘗試冒險,認為變成男人就能少了很多阻礙。
如果是這樣,個人傾向於她(他)們可能是認同刻板印象。如果意識到其實是刻板印象作怪她(他)們並沒錯,不至於通過在生理上改變自己來讓心理性格順暢發展。
還有另一種情況的轉性,在思想里對自己的性器官等排斥,直到改變身體,精神能得到解脫和釋放,這樣應該不是題主所言的刻板印象的事了。我覺得這應該是一種身為弱勢群體的妥協行為。 LGBT群體在國內顯然是較為弱勢的,即使是放到思想較開放的西方世界,也尚未完全樂觀,所以作為弱勢群體,就不能獲得完整的話語權,就需要依附主流話語權者,所以很可能LGBT群體因為他們的經歷,往往理應反對各種刻板印象,但是為了在社會上面立足,必須抱持這種刻板印象,以刻板印象包裝自己,這樣方可不被當成異類。 這讓我想到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關於出櫃的問題,有人說【出櫃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如果沒有柜子,何來的出櫃】,我覺得這就算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回答了,因為我認為回答一個問題必須和問題提出者的狀態,所處的時代相聯繫,所以我如果說那句話,也會說【假使未來已經無櫃,就不必談這個問題了】。說到這個的目的就是表示,跨性別者堅持這種刻板印象,實質上是為了符合這個社會,未來可能不必這樣,但是現在非這樣不可,這又讓我想到很多因重男輕女傷害女嬰的竟然是她的奶奶,這真是可惡又可嘆的事情。。。 相關問題:上次黃海波招嫖女是變性人,這次被抓海天女也是變性人。一部人變性人賣淫是什麼原因? - 變性人跨性別者生理上屬於其心理性別所相反的性別,所以說本身比起心理上面的性別,就缺乏那些性別特質,身為相對弱勢群體,也會讓他們較為敏感,缺乏安全感,所以將自己包裝為【刻板印象下的生理異性者】的狀態,可以使其獲得這些安全感,也會讓他們獲得【自己和異性沒有不同】的自我認同感。 之所以非要是刻板印象下的形象,應該是因為這樣比較保險,不會引起異議。因為我在網上看過的很多跨性別者,都是比較低調的,一般來說如果一切就緒,就會回歸很平靜的生活,所以保險一些可以讓生活更平靜。這又讓我想到很多新聞經常看到SRS的內容,覺得有些人就是不想被曝光也被曝光了。。。相關問題:異裝癖+AG是怎樣的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個回答下的評論,提到了某個MTF相關網站中的一個性向測試,據我所知,是編譯自50-70年代的一個美國相關測試,這裡面就有比較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比如【擅長數學=男性化 不擅長數學=女性化】【缺乏方向感=女性化,富有方向感=男性化】【多愁善感=女性化】等,覺得肯定有一些人因為她們的性格,即使是MTF,也很難達到第4-5級的狀態,我以前看過這個,好像是3級左右。測試地址:http://www.xiasl.net/zt/test/之後的內容以後再說,是關於女性主義和跨性別者的關係的,我現在需要收集資料,不然不能回答它。
?不是很懂。我的話除了吃藥還有身體性格抑鬱以外,其他別的和吃藥之前也沒什麼差別啊。有那必要嗎?
為什麼沒人問「順性別者是否趨向於認同和迎合關於男女的刻板印象」這個問題?順性別認同者或者流性別認同者特別是les和gay里有不少人很刻意強調自己是女性化的女人、男性化的男人,它們對自身性別的刻板表演比任何跨性別者都嚴重,les經常說爺T不是女人,gay經常說娘0不是男人,輪到跨性別者就說跨性別者迎合男女刻板印象,我就呵呵了,某些人還能再性別霸權點嗎?
說到跨性別的成因這個話題,其實是需要嚴謹的科學研究和分析的,不懂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就不要亂說,動輒拿幾個你了解到的跨性別例子就說跨性別者是迎合男女刻板印象?你怎麼不談談順性別者為什麼那麼主動的迎合男女刻板印象?怎麼不談談順性別者對男女刻板印象的堅持導致了對跨性別者的偏見和歧視?要和我談刻板印象是吧,請問你們如何看待那些3~5歲就說自己是異性的跨性別者?那麼小的小孩子能有多強的性別刻板印象?如果你認為從小異裝就會影響性別認同,那請問你怎麼看待那些從小是假小子打扮甚至穿男裝的女生長大了卻是女裝打扮而且很認同自己的女性性別?請問你們如何看待3~5歲就開始穿裙子但越長大越覺得自己應該是跨性別者才對的FtM?請問你們如何看待那些3~5歲時說自己是異性但成年後通過社會經驗的增加逐漸認識到自己其實應該是中性的跨性別者?童年的性別刻板印象難道就消失了?又請問你們如何看待那些3~5歲時就說自己是異性,成年後有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後還依然堅持繼續認為自己是異性的跨性別者?一個人的性別認同是兒戲嗎?做變性手術是兒戲嗎?激素治療是兒戲嗎?醫療診斷是兒戲嗎?這些是你們不懂科學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就能通過女權主義理論、社會性別理論分析出來的?能別扯蛋了好嗎?是否是女性主義的天然反對者?
我,是一個英俊瀟洒學富五車日進斗金幽默風趣事業有成的男人,然而,我始終覺得不幸福。因為,我其實是一個異裝者。終於有一天我鼓氣勇氣,穿裙子上街,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更多人注意到我的心理需求,我鼓勵了其他同類,和我一樣像別人勇敢表達自己。所以我其實是打破傳統印象的一個變革者。我的哥哥是一個黑社會頭目,直男癌特別嚴重,每天打打殺殺,覺得男人就應該像個男人的樣子。他覺得有我這個弟弟是他的恥辱,回家來把我揍了一頓,不讓我再異裝出門。還威脅我一起變裝的姐妹淘,見一次打一次。這是反對者。我的弟弟知道了這件事後和我促膝長談三天三夜,最終不對我的行為做任何評價。但是他每天仍然穿正常的完全沒有審美可言的男士衣褲去公司當程序員,下班後努力鍛煉做肌肉男,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總之,男士的刻板印象什麼樣,他就什麼樣。我弟弟可不是反對者。女性主義從來不是讓所有姑娘剪短髮,不穿bra,只穿平底鞋,不穿裙子。而是讓想短髮、無bra、平底鞋、不穿裙子的姑娘得到尊重。
是不是反對者,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無關,別多管閑事就行了。推薦閱讀:
※你覺得性取向和你的成長有關係嗎?
※跨性別者都有哪些辛酸往事?
※你是怎樣發現自己是TS的?
※你們是根據什麼發現自己是跨性別者的?
※跨性別者圈子抵觸非跨性別者進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