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式自行反坦克炮為什麼退役,有哪些先進裝備替代嗎?
1,89式自行反坦克炮是以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為核心的裝備,傳說中的一炮遮百丑,除了這門依靠16升超大葯室,據說2KM穿深能夠達到550毫米RHA的炮之外,89式自行反坦克炮基本可以說一無是處,火控只有簡單的擾動式火控,行進中射擊能力非常爛,防禦紙糊,底盤也毫無特點。
2,單說這門炮的話,雖然用超大葯室撐出了不錯的穿深,然而能量浪費嚴重,彈道坑爹,而且身管不具備什麼價值(有說法是用D25T的身管改的,求證實)。當年這門炮其實是和早期三代MBT計劃一起上馬的,但做出來之後發現后座行程太大不好塞進炮塔,同時三代MBT計划下馬,最後只好廢物利用造了一個大後腦勺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出來。俄系的125mm火炮的彈藥採用分裝方式,葯室也比西方的120火炮要大,這意味著同樣的冶煉工藝和發射葯的狀況下 ,125mm火炮具有更好的性能。這裡吐槽一下前蘇聯的工業能力,長期以來炮管能承受的最大壓強低於西方,彈頭的性能(或者說高性能的彈頭的產量)也不行。特別是冶煉工藝,要知道六十年代,法國是從蘇聯進口兩座電渣重熔的設備,才解決了amx13的炮管生產的問題,怎麼到後來蘇聯的工藝會落後呢。
此外就像其他人所指出的,反坦克自行火炮的設計,在現在是不合適宜的。火力和坦克相當,防護和機動,遠遜於坦克的狀況下,只可能在有利的地形下的防禦作戰,比方說丘陵地帶上,有可能獲得比較好的敵方戰車交換比,這有和戰略上在內蒙和華北地區的作戰預想相違背。雖然是比坦克便宜,但是使用上限制太多。 所以是不可能作為主戰裝備大量使用,120口徑也會給後勤帶來壓力,淘汰是難免的。至於替換,戰術級別上,有aft10,10公里的射程,算是陸地上的視距外作戰,可以預期較高的作戰交換比,腦補下敵方坦克在集結的時候,不時被擊毀,衝擊過程中,又被搞掉一些,還沒有接觸共軍,戰損過半。(前提是我方防禦地帶的制空權沒有喪失,當然,沒有這個前提,要麼再來一個北京條約,要麼就是核戰爭)
順便說下,和aft10類似的,日本的96式重馬特,96年定型的,aft10理論上抵消了日軍的優勢。(十多年的優勢啊)
戰役級別上,大口徑火箭炮配合末敏彈藥,一次齊射,幾百個攻頂的子彈藥,做掉幾百公里內的裝甲師。如果能夠確保偵察和數字化高帶寬的通訊能力,基本上這貨的出現,終結了二戰式的坦克集團突擊,讓中國人擔心上千年的,北方異民族的入侵,就此結束。(以前騎的肉馬,現在是鐵馬)
自己給自己訂正一下,分裝式確實讓彈頭的長度的限制少於西方定裝式彈藥,但是自動裝彈機對於彈頭長度有限制,此外長徑比受限於彈頭材料和形狀,不是越長越好這個我之前也問過。後來自己也查了查。這個就是不得已面對蘇聯鋼鐵洪流的應急產物89的用途只有一個就是在缺乏先進坦克的情況下拿出來一種能夠傷到當時最先進坦克的裝備。自行反坦克炮只是具備和坦克同等水平的坦克炮而已。本身的機動能力和防護都很弱。使用局限性很大。現在嘛,96a和99高低搭配陸戰兔子已經沒有什麼壓力了。89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應該先問,反坦克殲擊車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蘇聯的鋼鐵洪流不再了,忘了從哪看了,中國和德國是唯二大規模裝備類似武器的國家
前面答案說的很明確了,炮比較落後。105、125都已經成了氣候,沒必要再浪費後勤能力維護一個不同口徑的反坦克炮了。替換它的裝備可能是紅箭10反坦克導彈發射車或者輪式105突擊炮。瞎猜的。
最佳的替代者是 03遠火
應急?過度?先解決有或沒有的問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德國的Gepard獵豹自行高炮要配備脫殼穿甲彈?
※這是什麼型號的地雷?
※為何二戰德軍的部分裝甲車輛的負重輪是交錯式的?
※想玩軍事模型怎麼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