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能真正獨立,而不去對他人有依賴和投射?

而那些所謂與他人之間互相獨立又互相肯定認同的關係,又有什麼區別呢?

寫的很混亂,實在不行請一條條的答吧

向各位致敬


某種程度上,獨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是一個人成長必要的一段經歷。

獨立伴隨著對某些更加成熟的環境的依賴,對某些發展程度更加高的團體,如專業群體的依賴。獨立和依賴並不決然矛盾。獨立,意味著對基本功能的自立自足。依賴,常常是對專業領域或人生髮展領域的依賴。前者為你領域的專家,後者為人生導師/精神領袖。

觀察你的內心你會發覺,在某個生命階段你特別的需要去獨立。從原有的環境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成年人,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在原始部落,在古代文明中有成人儀式。一群人去經歷這麼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告別童年,迎接成人。在現代,這個過程個人化,碎片化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經歷著這麼一個過程。但沒有個固定的時間點,沒有「計劃經濟」般的強制,每個人的軌跡也不同。成人的過程也是碎片化的,某些方面孩子氣,另一些方面成人化。

這一種獨立,基於生物因素。童年我們無法自立。其他動物的童年很短暫。人類不同。成人前的歲月漫長。到了自立的時候,獨立變成了與原生家庭的獨立,然後作為一個成人生活。伴隨著與原生家庭逐步疏遠的過程的,是與專業群體的靠攏,以及組建新的家庭。前者簡稱立業,後者簡稱成家。

在剛剛開始獨立的早期階段,往往會有很強的自立自強的意識。這種自信會幫助人突破原有的樊籬,建立自己的領域。這個早期階段,人會有很強的探索意識,嘗試意識。去嘗試不同的領域,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去了解不同的文化,都有助於確立自己喜歡的,和自己不喜歡的。

在確立了興趣以後,就逐步把興趣專業化。這是個過程,這個時候,往往會依賴專業群體。專業上的努力是一生修鍊的過程。專業化階段,你對更加廣大的社會做貢獻,在這個角度講,你是獨立的人,靠腦袋創造社會效益和為自己與家庭獲得物質收益。但你與專業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專業圈子裡,你與其他專家合作攻關。當然,你可能影響其他人。

戀愛與婚姻的過程會幫助人們覺察彼此的情感,也會帶來情感的成熟。但這需要精心耕耘。

一種健康的獨立,是相對獨立。但這是期望中的結果。現實中,很多的獨立,包含逞強,自豪,自信,不確定等的混雜體。順其自然,儘力而為。尤其在早期,一定程度的叛逆是很正常的。發展中環境的長輩發展程度有限,大多不懂栽培,對獨立的意願會有很大的扼殺的傾向。建議多和發達人群交流。人群與人群在發展程度上的差別是很大的。取法其上。目標群體,一個是專業的,一個是生活方式/精神維度的。一個人的表面專業常常是社會強制的,但真正適合的專業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愛。不同領域的導師,高水準專家的書本/文章/博客都會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人生導師,常常是素質好,修養好,更接近於完善的榜樣。重在領悟與踐行。

獨立的過程,意味著減法與加法的合成。減去對生你養你的群體的依賴,增強對專業群體/伴侶的關係。

在正常環境中,這種減法是自然而然的。家長會逐步放手。但在發展中環境中。長輩往往嗜權如命。如何獲得這種獨立權的許可權,這是個知也難行也難的過程。如同治病。我們難以改變上代人整體水準的欠發達。所以,更多的,這種獨立,帶來的是遠離發展中群體。這種情感上的獨立,堪比移民。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只要這種情感移民的副作用可以控制,人應當遠離落後的狀態的。武志紅的書也反覆談家庭問題。

在逐步過掉這個「正在獨立中」的過程後,就可以享受「已經獨立」的狀態了。逐步進入「已經獨立」以後,由於逐步生活在更加好的專業群體中,自然能夠肯定他人了。因為自身發展的比較好,也就能夠和他人相對獨立了。

「投射」這個概念太複雜,儘管也和獨立有關。這裡就不談了。

整體而言,如果對自己有一定要求,獨立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當然,人分九等,一輩子像小孩子的,大有人在。這些欠發達人士,構成負面榜樣。

開書單是次佳選擇。這裡從俗。彼得.德魯克的書;人際交往的書;批判性思考的書,人格完善的書,人生成長的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的書。這類書重在領悟與實踐。

美國獨立,後來就不斷紀念獨立日。美國的獨立宣言被全球轉載不止。十九世紀的西進擴張運動,也是一種對獨立的嚮往。阿波羅登月,是對地球的獨立。矽谷網路掘金,也是對物理世界的獨立。


人是社會性動物,你想要的獨立是不與人交流?那就得完全自給自足


不能。人的出生就註定依賴了兩個人。相互獨立,這裡應該是相對獨立吧。


推薦閱讀:

和一個成熟男人戀愛是什麼感覺?
女人怎樣才能成熟?
為什麼身邊沒有人能談心?
有上進心,努力奮鬥,有責任心,待人寬厚,脾氣好,為什麼我閨蜜覺得我會不成熟?

TAG:心理學 | 心理成熟 | 社會心理學 | 性格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