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的女生在上廁所時被一群男生拉開了門,怎樣把傷害降到最小?

昨天班級在外拓展,導遊帶著孩子們去上廁所,是那種塑料的排成一排的那種不分男女的公用廁所。

有個女孩子先進去了,其他孩子就堵在門口。

當時女孩子的雙胞胎哥哥,一個有多動症的孩子,就走過去一個個拉門,結果把女孩子的門拉開了一點點,然後女孩子就尖叫了一聲。哥哥就傻乎乎的鬆開手走開了。

其他男生就開始起鬨,繼續拉那個門,大約開了一個手掌那麼大的地方,女孩子看到外面圍著一群男生就哭了。

這時候有女同學過去安慰她,但是男生繼續起鬨說女同學們假惺惺安慰,女孩子是假哭。她就在裡面哭得更厲害了。

等我趕過去的時候女孩子蹲在廁所哭得厲害不肯出來。我哄她出來後,也僅僅只能告訴她這件事她沒有錯,不要覺得內疚。然後安慰了她很久,嚴厲批評了那些男孩。

她們回家的時候女孩子的心情好像已經好轉了,但是今天上午她媽媽給我發簡訊說,女孩子昨晚回去又哭了好幾次,晚上一直做噩夢說夢話。

請問,這種情況如何讓學生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尤其是不再受到二次傷害呢?我很害怕以後班上同學拿這個說嘴。

---------------------------------

我知道我這麼多年心理學都學到狗肚子了,今天也只能想到在班上用體諒模式讓他們換位思考,自己需要幫助時別人如果對你嘲笑落井下石時的無助感!

拜託各位幫幫忙!如果有知道對這方面有經驗的,麻煩幫忙AT,萬謝!


我覺得題主在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有兩點做的很棒:

  1. 立刻告訴那個女孩不是她的錯,不要覺得內疚。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2. 在班上用體諒模式讓大家換位思考,自己需要幫助時如果別人對你嘲笑落井下石時的無助感。我覺得這個策略無論對那個女孩還是對當時去幫助的女生,以及在一旁嘲笑的男生都是很有意義的。

題主做的這兩點非常貼合那個女孩的情緒感受,第一個是處理的羞恥感,第二個處理的是無助感。在經歷這樣一件創傷事件的過程中,女孩的情緒體驗是非常激烈的。至少一定會有的情緒會包括恐懼,憤怒,難過,羞恥,無助。雖然女孩已經上五年級了,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但是在情緒激烈的狀態下,很難單靠認知功能來處理這一創傷經歷的。很容易沉浸在這些負面情緒感受中而忽略生活中其它積極的感受,或者又與這些負面情緒自我隔離而任何讓自己覺得會喚醒這些情緒記憶的事情與感受都被隔離。所以,處理這些情緒是首先要做的。

羞恥感

這是題主最先處理的。我覺得這也是最容易產生長久心理創傷的情緒。羞恥感會讓孩子全面否定自己,覺得"我不好,這個世界也不好",會傷害孩子的自我與社會性。這需要孩子的主要的依戀對象(父母,老師等)在需要的時候反覆告訴她:"這不是你的錯。你不需要覺得是你不好"。老師還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學校環境中引導這樣的輿論導向,減少會給孩子帶來羞恥壓力的事件。

無助感

這是題主在班上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採用的角度。

對孩子來說,無助感是她非常顯著體驗到的情緒。當不停有男生去拉門的時候,她沒有掌控力;當男生嘲笑她假哭時,她依然沒有掌控力。這是非常無助的體驗,也是很具有破壞性的情緒體驗。並且是會激發恐懼,憤怒等情緒的。所以談無助感是會很能共情到孩子的。

而在班級環境中,那些傷害女孩的男同學都在場的情況下,如果只是嚴厲批評與制止那些男生,那麼很容易激化雙方之間的矛盾,會使女孩的生活環境更有壓力。而無助感是對關係沒有破壞性的情緒,並且是容易拉近雙方關係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無助的體驗,引導其他人喚醒自己無助的情緒記憶,從而體會到女孩當時的感覺,能連接雙方的感受。並且這也能激發那些男生的愧疚感,從而有動力去彌補。

另外,在孩子生活中,多給她一些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

恐懼

女孩做噩夢,體驗到的很大部分是恐懼。這種恐懼與無助感是很相關的。恐懼會讓人想遠離危險刺激,靠近依戀對象。所以,父母溫暖的陪伴是基礎了。老師也能起很大作用。具體能做的策略是外顯化,具像化恐懼的感受。當恐懼情緒只是在腦子裡面打轉的時候,那麼就會很抽象,很無法把控,也屏蔽了全方位的身體感受。就像動畫片"頭腦特工隊"裡面進去抽象工廠後,那些情緒小人逐漸變得不生動,從立體變得平面,從平面變成一條線。而把自己的感受通過繪畫(包括形象和色彩),玩偶作為媒介形象化,伴著語言說出來,是能幫助整理自己之前難以承受的情緒體驗的方式。恐懼不光是回憶中對已經發生事件的恐懼,還有對未來還可能發生什麼的恐懼。

當恐懼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清晰以後,其實恐懼的程度就會降低很多了。這個過程其實也是逐漸引入認知功能的過程。之後就可以更多依靠認知功能來商討怎麼辦的問題。

憤怒

女孩的憤怒情緒有可能被恐懼和無助遮蓋住了。可能她現在還沒有很清晰的體驗到自己的憤怒。這是需要被體驗到,然後被釋放掉的。當恐懼情緒降低一點點,掌控感多一些的時候,自己的力量感就會變強一些,憤怒也會更被體驗到。同樣,通過身體運動比較豐富的遊戲或者活動是能幫助體驗,表達和釋放憤怒的。這個過程中家人和老師的陪伴很重要,幫助孩子把憤怒表達出來。必要的時候可以幫孩子練習如何向那些男生用安全的方式把憤怒表達出來。當然,真正去做的前提還是最好已經不是憤怒情緒最激昂的時候。

憤怒的表達與釋放之後,還需要進一步讓孩子體驗到力量和快樂的感覺,這樣才能做好最後一步:原諒。

難過

這一部分情緒主要就靠家人,老師,朋友的陪伴來幫助度過了。

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為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

  • 儘力儘快恢復正常的學習,玩耍的生活

  • 鼓勵正常的與家人,同學,朋友交流

  • 讓孩子知道:你隨時願意回答孩子的問題,安撫孩子的情緒;但並不要把談論這個事件成為家裡和學校里每天的主要話題。

-------------------------------------------------------------------------------------------------------------------------------------------

回答一下評論中的幾個問題。

@wingrry ma

想問下,如果認為是自己過錯,自己為什麼不把門鎖好或者找女同學做伴兒,不斷自責,該怎麼辦?

回答:這種情況真的很常見。那麼首先就是要對孩子重要的人持續的用平和,堅定而又溫暖的語氣告訴她:「這不是你的錯」。語氣很關鍵,就像《心靈捕手》裡面那樣。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跟孩子聊,了解孩子這麼想背後的原因。比較常見的原因有兩種,但不限於此:

  • 習慣性的認為自己不好。這種情況下,孩子一般在語言描述時,會很泛化地說自己總是做錯事,自己就是不好,而不是僅說這件事情中自己有錯。這會反應出孩子以往的自我價值感比較低,跟成長經歷有關,更加需要長期的幫助。

  • 希望找回控制感。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表達多是「如果我當時xxxxx,事情就不會發生」,這背後的邏輯其實是說,事情本身還是可以在自己掌控之中的,自己是有能力避免的,但是責怪自己當時沒有把握住。這屬於創傷後的否認階段,希望時間可以倒流,自己做出不同的選擇,那麼現實就可以改變,於是可以否認即成的現實。否認階段是創傷後的正常階段,不用過於擔心。只需要對孩子說:「是啊,你多麼希望這個事情沒有發生過,你想了很多辦法讓事情不要發生。但是沒有辦法,事情確實發生了,這並不是你的錯」。慢慢的這個階段就會度過,孩子會接受現實,轉而在即成事實的基礎上尋找控制感,考慮怎麼面對後續的問題。

@Marvelous愛喝Rio

我有點好奇...對於那幾個男生的行為...老師應該怎麼做比較合適妥當吖?

回答:對於那幾個男生,我覺得題主做的就比較妥當。當時立即制止和批評了他們的行為。之後引導他們換位思考,感受無助感。

過多的道德評價並不利於這些男孩和那個女孩。

對於知友「轉學」的建議,如果事情後續真的發展到很嚴重,那還可以作為一種方式考慮一下。但是轉學的負面作用是非常大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暗示並加重了孩子的羞恥感。


非常贊同上面陳實的答案。對題主的評價非常對,我也認為第一時間告訴孩子「你沒有錯」是非常有幫助的,就我所知的補充一些。

1,從女孩的恐懼佔據目前的情緒來看,女孩在這個階段的情緒被接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情緒停留在這個階段,會無法走向憤怒的階段,更無法完成這個情緒的處理。而根據我自己對家長或者許多成人的觀察,陪伴者(家長或是老師)在這個階段,經常由於女孩不能如他們所願的速度脫離這個負面情緒而升起兩種對應的情緒:一是因體會到無力感引起的憤怒——我都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了,你為什麼還這麼悲傷?你還要我怎麼樣?二是因體會到無力感而引起的內疚或自我指責——我真是沒用,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為何不能彌補傷害?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的錯。從題主的反應來看,可能在你的身上已經有第二種情緒的雛形了。

那麼相對正確的陪伴心態是什麼呢?(只是我認為的相對正確)陪伴者首先要保持情緒的界限、自身的的穩定、對被照顧者的信任。

情緒的界限是指,這個情緒是她(小女孩)的事情,什麼時候悲傷、什麼程度的悲傷、什麼時候走出這個悲傷都完全是她的事情,而我能做的,只是「陪伴她走過這個過程」。

自身的穩定是指,無論她的情緒狀態如何變化,我都始終如一。這是我覺得最難也最容易的一點,核心是「我不以她的情緒來評價我自己」。因為在陪伴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身由於陪伴對象的情緒而反過來升起的情緒,並無形中再次影響被陪伴的人。——一旦你開始焦慮、著急或是自我貶低,孩子都會敏銳的感受到,讓她的情緒變得更複雜。

對她的信任是指,要相信人有經歷任何事情都能夠自我成長和修復的本能,我們只需要允許情緒釋放流動和給予愛和共情的支持。反過來說,其實我們做得再好,也只是協助她的這個本能去修復,而不是我們充當了她情緒的醫生,這樣想或許輕鬆許多。理解這一點之後,就不容易被「為什麼我所做的還沒有看到成效,是不是我不夠好」的心態影響,而反過來影響自身的穩定了。

以上,我覺得在這階段最重要的是給她一個安全的環境來釋放情緒。看得出父母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充滿焦慮,提主也充滿擔心。但我仍然建議題主和父母做好溝通,因為父母是這個孩子最主要的陪伴者,如果父母能做到我剛才所說的三點,對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會有一定幫助。

我們之前有個比喻,你可以想像,一個人站在你面前,你用一個泡泡包裹住她,充滿愛意的看著她在這個泡泡裡面——這是我們讓父母或者陪伴者去陪伴陷在情緒中的孩子時做的想像。

至於以後,女孩的憤怒如何處理以及如何跟男生們討論這件事情,我覺得是下一步的主題。有空再補充。

ps:題主你的第一時間所做的處理真的做得很好!


個人認為這僅僅是一群不懂尊重是何物的小孩開的的小玩笑,他們並不知道啥情況。

看了一些回答都是小女孩沒錯,但是我要給你上心理課,要你轉學。這是不是弄反了?小女孩既然沒錯,那不是因該去教導犯錯的小孩么?

如果我來處理:

1.涉事小孩罰站半小時先

2.罰抄尊重2字500遍

3.聯繫家長或者自己給他們解釋啥叫尊重

4.開導小男孩們去給小女孩道歉

也許小女孩會黑暗幾天,但是噹噹小女孩發現壞孩子都被處罰了她就會確信自己沒要有錯,不用任何人教。反倒是不處罰小男孩 轉學小女孩,這類處罰不正是側面證明了錯在小女孩么?

總之我不建議處理中心放小女孩身上。


應該讓相關人員受到懲罰。

不是女孩子轉學,而是那幾個男孩子轉學。

如果是女孩子轉學可能會給女同學留下「這件事情是我的錯,傷害我的人並沒有受到懲罰」的印象。

而且也會給男孩們留下「自己所乾的事情並沒有太大錯誤」的印象

這些印象對未來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下。

5年紀,小女生,還是個得了雙百能高興好幾天,老師的隨口一句批評就能哭鼻子,穿上新衣服跟過年一樣開心的年紀。如果我們在這個年紀,被別的男生起鬨到這個程度,這簡直可以算得上是「奇恥大辱」。

老師,作為第一個處理這件事的關鍵人,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安撫,保護孩子的心。老師可以一直將孩子抱在懷裡,給她最大的安全感,告訴她現在已經安全了,老師不會允許任何人再來欺負她。等孩子心情稍微平靜,告訴孩子老師懂她,在不強迫孩子的前提下讓孩子慢慢說出來龍去脈,或者孩子不想說就不說,發揮老師的作用以主動的身份跟孩子說出老師的想法以及處理方法,這樣告訴孩子老師絕不會放手不管,一定給她一個合理的處理方法。

老師也一定要及時聯繫家長,表示歉意。出了這樣的事情沒法說學校方面是沒有責任的。然後跟家長共同商議解決辦法。

另外我覺得孩子繼續在這個學校呆下去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來自別人的和自己給自己的。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轉學,剛出了這件事孩子就換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雖然沒有了原先那伙熊孩子,但自己總會害怕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慢慢的越來越封閉自己。先給孩子一段時間的心裡輔導,多跟家長在一起多帶她感受一些好的東西,然後再給孩子轉校。

以上一己愚見。


不是教育家,但是我小時候也遇到類似的事情,那些壞小孩們咋呼了一個星期,可以想像年幼的我當時的內心是奔潰的。所以以親身經歷談談被欺負之後小姑娘可以怎麼辦。

壞小孩到處都有,任何年代都有。但是壞小孩會有個天性,就是想要重複享受欺負好欺負的女生的快感。通過一次試驗,他們找到了哭的最慘、叫得最大聲、哭相最好笑的軟柿子。然後他們會在事後邊咋呼之前的慘狀,邊嘗試給你造成後續傷害?_?。

幸好我媽當時教我,她說你已經不小心引起了這些壞孩子的注意,接下來只能讓他們忘記你,不然這學校沒法呆。她告訴我,不管他們說多難聽,不管對你動什麼手腳,只要能忍,當時一定要忍住,不還手不還口不哭,能逃就趕緊逃,不要和他們有互動。因為這些壞孩子快樂的來源就是和你的互動。她還說,他們其實內心不壞,他們不會對我做最壞的事情,他們其實喜歡你,想和你交朋友,引起你的注意,只是不知道合適的方法,所以選擇欺負你,這樣你會用哭來回應。

於是,我在往後的幾個月,成為了一個「鐵面」姑娘,開始,他們會用各種方法折磨我,比如把煙圈吐到我的頭髮和耳朵里,把我的食物偷偷扔進垃圾桶然後撿出來,等我吃了一口再告訴我,罵所有他們能學到的最新潮最難聽的髒話,等等等等。我記著媽媽的話,不予回應。煙圈吐就吐,我面無表情,實在臭的不行把頭別過去。垃圾桶就垃圾桶,默默站起來扔掉。髒話什麼的都當作沒有聽到。走路被攔住就攔住,站著等他們罵完然後面無表情離開。很快就有了效果,他們感覺到欺負我的無趣,慢慢的忘記了我,去欺負其他小姑娘了。我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 ????。

然後我感受到了媽媽這一策略的重要:但凡被咒罵、欺負之後會「拍案而起」發作一通或者大哭的女生,等待她們的往往是更多的咒罵和欺負。壞小孩們甚至會成群結隊滴專門觀看某一個女孩對某一種欺負方法的回應,像看錶演一樣。等他們厭倦了目前的哭法,他們會換著法子挑戰這個女生的極限,好奇她在更尷尬無助的情況下會怎麼哭,以之為樂。

現在我已經成家,長大之後便沒有再遇到那麼難纏的人。生活中我依然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只是在那些年裡養成了用「面無表情」來面對壓力和掩飾尷尬的習慣,別人很難看出來我內心的掙扎,都認為我「抗壓能力一流」。要說消極影響應該也有,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不信任的陌生人時,我說話做事一定沒有任何語氣,沒有任何錶情。以至於有一次面試結束,面試官直接說,「看得出來你對這個工作毫無激情,我覺得你不合適」。我心裡千萬頭草泥馬飛奔:我和你們又不熟,做工作不是為了鈔票難道是為了激情?不過當時我還是面無表情地點頭:也許你說的對,但是我覺得可能有文化因素在內(這是一個美國公司),中國人喜歡含蓄內斂,我的激情你看不出來而已。

話說回來,我覺得我媽媽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有幾個正確的方向:

首先,她清晰地認識到了我面對的狀況,知道那些壞孩子的調皮範圍大概是多少,認定我不會有人身危險,所以選擇教我在心理上保護自己而避免不必要的轉學等麻煩。因為我會遇到那些壞孩子就是因為我是新轉學來的,所以顯眼,太頻繁的轉學對我的性格和社交也是不利的。

其次,她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解釋:我被注意不是因為我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想和我交朋友。錯誤在於他們的父母沒有教他們正確的和我交朋友的方法。這對於年幼的我意義重大,否則我要麼從此自責自卑,要麼從此仇恨社會。這種想法對我的影響也很遠,最近一次是系裡開會討論研究生做助教問題,我作為助教之一,和老師們和其他助教們交流課堂上遇到的問題。其中一個同學就說,他發現班上有那麼一兩個本科生,讀書沒讀多少,性格很獨特,一節課要站起來反駁他三四次,問很多浪費時間的問題。當大家愁眉不展的時候,我說,有沒有可能,是這些學生很想親近你,想和你交朋友,只是沒有找到方法,只能這樣引起你的注意?所有人聽罷「刷」地抬起頭,我收到許多讚許的目光喲?(′ε` )

最後當然就是作為教育家的母親大人對於兒童心理的準確把握,知道正確的解決辦法。雖然我當時吃了很多虧,各種隱忍,但是這種形式的小虧不一定對我都是壞事。當時她也每天都會跟蹤,讓我詳細彙報每天被欺負的內容,鼓勵我堅持。真正聽到很壞的事情時,她也有插手,比如讓老師給我換過一次座位,因為同桌會拿筆和圓規戳我,拿軟尺抽我。

這個故事還有後續的,就是小學快畢業的時候,壞孩子的孩子頭,就是當時帶領一群壞孩子欺負我和其他姑娘的小男孩,在樓梯口攔住了我,向我表白,說他覺得我很酷,想和我在一起。

當然,我是拒絕的Σ( ̄。 ̄?)面無表情地。

再後來,初中畢業前後,聽說他輟學打工去了。再後來,聽說他通過家裡關係參了軍,後來打死了人,後來就再也沒聽說。


可以往更深的層次想

女孩的哥哥為什麼拉開門?

避開多動症這個障眼法

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 大人不會真正的了解

最好找個女孩身邊的同學朋友了解背後的情況


我覺得這件事唯一的解決手段就是訴諸法律,希望大牛來這裡提供相關的法律內容以及訴訟程序上的支持。這是犯罪,不是開玩笑也不是惡作劇,與殺人是沒有分別的。現在該考慮的並不是跟女孩談什麼能減輕她的心理傷害,這是犯罪!應該考慮的是怎麼處理那幾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應該要求相應的賠償,並給予處罰。

這個女孩的一輩子已經毀了,心理的陰影是伴隨一生的。處置一定要及時,否則可能引發進一步的犯罪,並引發全社會的關注。校方一定要充分認識這件事的嚴重性。我建議媒體人士介入,多報道這個家庭受到了什麼樣的毀滅性的傷害。這是校園暴力,人權遭到踐踏的社會問題。

相應的校領導應該問責。這個女孩已經毀了,我們不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因無知和幼稚的校園暴力遭到傷害。我更希望全社會的人能對這樣的事情引起重視,通過影視作品,新聞報道,讓每一個人明白這個危害有多嚴重,這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傷害有多嚴重。

=================

今天白天看見這個問題,晚上忍不住再來說兩句,我認為題主的做法有逃避責任之嫌,「嚴厲批評」是什麼?應該通過法律程序,立刻索賠!這已經不是你保不保得住自己工作的問題了,如果領導處理了你也跑不了,建議你趁現在表現的積極一點。

========

哎,有人回復,11月14日更新了下。

其實我已經給這個老師指了條明路,如果這件事真的鬧大了,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事情了,與其等待記者跟公安找上門,倒不如主動出擊,主動聯繫媒體,多表現的配合一點,多描述那幾個孩子和家長的態度多麼惡劣,學校多麼難以管教,有多少限制,這樣就可以把那幾個孩子的家人推出去,把校方弄到跟受害的孩子站在一起了,變成正義的一方,可以逃避大家的譴責,所以這件事很簡單的。可能那個女孩的家裡人沒什麼見識,也對這件事不重視。這是社會問題,造成的危害不僅僅是那個女孩的問題,同樣也對整個社會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危害。還有,媒體竟然對這種事情不感興趣,這麼吸引眼球的東西,可以利用大家憤怒的東西,竟然沒人關注,哎。話說回來,這種事情到今天都過去這麼久了。可能熱度也已經下降了。但是保不齊哪天又會被炒起來。到時候無論這個女孩,還是校方,還是那幾個孩子及他們的家長,都會身不由己。


和題主很像,我正是在教五年級的孩子。作為班主任,學習之外的品格培養才最讓我苦惱。

想引導五年級的孩子理解自己的錯誤,我覺得實在很難,這個時候的他們既有成人的固執又有孩子的單純。他們極其堅定,很多時候並不願意接受自己「有錯誤」的事實。然而比起「拒絕認錯」我更擔憂的是有些孩子「你隨便說,我隨便做」的態度。

前幾天中午我的學生發生了衝突,一個男生因為女孩子在操場無意間踩到了自己的紙飛機而狠狠地踢了女孩子一腳。

安慰女孩子,批評男孩子,除了這些,我還需要做什麼呢?我始終認為男孩子打仗,互相道歉是可以解決的,但是欺負比自己體弱的同學,批評是不夠的。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合理,但是,下午時候,我讓男孩寫了一篇習作,「紙飛機被踩到之後」,回憶事件的起因,想像自己如果沒有踢女孩子,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事情可以算是解決了,男孩子在隨後的幾天里都認真地幫助女同學拎書包和打掃衛生,據家長反映,當天晚上他主動向女生家裡打電話道歉,得到了諒解。

但是相比題主遇到的問題,我這件事顯然更容易解決,它畢竟是一場學生之間的肢體衝突,未成年人對於異性的嘲笑是極其敏感的,因此題主的問題的確需要更加慎重的解決。

但是我認為,學生之間比較嚴重以及可能對學生心理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的衝突,應該私密地解決。

如果把此事在班級面前再度提起,或者將它作為一次教育的切入點,我認為是不合適的。只要事件里的女孩子感受到教師持續的、更貼心的愛護,以及男孩子認真的歉意,同學之間不再嘲笑也不再提起,那麼即使是這樣比較重大的事也都會逐漸平息。

我只是個新教師,孩子們出現的每個問題對我都是新的挑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不僅僅指教授知識,更是體現在針對孩子們的心理輔導上面。我所遇到的每件事,過後想起來,都覺得解決得實在有所欠缺。

我相信只要題主用心解決,此事就會有極好的結果的,請相信孩子們心裡的純真和善良。

希望題主加油。


所以到底有沒有男孩的家長教育男孩要尊重女生?小學時候的男生因為半懂不懂加上不成熟犯下的錯感覺都能去坐牢了,說話比較偏激,但是某些無惡不作的小男生真的非常jian,可能戳到某些人的童年了,怕被這種小男生噴,就匿了,呵呵。順便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真的應該嚴肅教育一下班裡的男生以及男生的家長。


小學三年級英語課因為老師誤會我我小聲的說了一句狗屎。被同桌聽到,他大聲的給全班說我罵全班同學傻逼,,導致全班男生體育課的時候打我,我是女孩子,那時沒有朋友沒有人幫我都擠兌我,導致我一直不敢與人交流,沒有朋友,現在我在吉大讀法律,他在技校當機床工


@陳實 的回答實在太支持了,我能想到和想不到的都完整的寫上來了,我覺得說的非常全面。 在我看來可能主要還是無助感的問題,一個班級裡面如果有一個強勢的且具有樸素道德感的學生這種時候或許就可以站出來制止那些男生和安慰這個女生了,或許題主可以在班級里培養一個? 心理學話題好像已經快被小孩的討論佔滿了……我感覺以後肯定能成為一個好父親,雖然還沒有女朋友。


把這些男孩子家長都叫過來,嚴肅處理。

我認為可以勸退了。


我覺得只開導女孩,不懲罰男孩是錯的。現實社會中,如果發生了此類事件,男孩們也是該受到懲罰的。只處理女孩會造成女孩在同學們眼中的異化,就是「怎麼就是你出事、怎麼你又被老師叫去談話」之類。我覺得應該讓女孩很快像平常一樣成為集體的一員,自然地對待她,什麼都不做。相反,應該去異化男孩們當時的行為,把男孩們叫去談話。男孩們的行為被異化的同時,大家的注意力就不會放在女孩身上了。

只要不去給人貼標籤,針對這種行為批評,男孩們不會因此有陰影,畢竟他們是集體犯罪。

更何況五年級不小了,和中學也就差一年。如果說這事是在中學發生的,是不是都該開除處理了?

題主絕對不要因為自己對負面事件的恐懼就不去懲罰男孩,不把自己當作權威。這件事一定要在班內得到合理的、公開的解決。這涉及到孩子們對「公正」的信心(自己遭受不公平對待,是否加害者無法得到懲罰?那平常是不是應該去討好具有加害者潛質的人、遠離那些看上去是弱者的人?)這也涉及對異性的認知。男孩們犯錯後說女孩假哭,這種觀點如果是在中學發生的,就太可怕了。

絕對不要怕把這件事搞複雜,這本來就是件大事。

也不要怕去懲罰男孩,如何懲罰做了錯事的人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你應該學會負擔懲罰的責任。他們不是一時興起、感到無聊去做的,他們從做壞事里是可以得到好處的,比如樹立在小團體里的權威。也就是說他們因為可以獲利才做了壞事。你可以觀察男孩們這幾天是更張揚還是更老實。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處理男孩們,可以和年級主任商量一下,先假裝通知男孩們的家長,你們要給男孩們做出轉班的決定,等他們來問為什麼,就嚴肅告訴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到時不用你追著他們要他們聽話,他們自己會追著你反思錯誤的。

你是權威,千萬別怕,堅強點記住這點。就當自己是在學習。


人是看後果做事的。

如果看別人上廁所把別人弄哭會被別人的父母揍一頓、會被罵哭,估計沒人敢再犯。

如果自己被同學欺負哭,爸媽和老師(權威)這些大人都沒給那些壞同學一點實質的教訓,只讓他們(或者「代表」他們)假惺惺的「道歉」幾句(孩子很聰明,他們看得出來),還被強調不是你的錯(也就是說有人會覺得這是你的錯?),ta要麼會心生自卑,要麼會心生怨恨,都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根本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

誰敢在國家主席的老婆孩子上廁所的時候故意拉開門?不是找死么。不給惡毒的小孩一點實質性的教訓,它們是懂不了的,以後繼續害人。


個人認為 需要男孩集體私下道歉 並且讓女孩轉學(下下策建議)五年級的事情忘記不了的 一定會成為以後的魔障 只能夠讓他們道歉了 如果公眾場合道歉會造成更大傷害的吧


如果當年能遇到像你一樣的老師 也許今日會有所不同


我念四年級的時候被女生騙到女廁所,小學最後的兩年都是在嘲笑和屈辱中度過的,公共廁所是我的噩夢,現在我19歲,每次進入公共廁所時都會認真的把性別標誌看一遍,甚至上到一半中途出來再看,最多的一次我看了四遍,恐懼和屈辱感讓我控制不住自己,這種玩笑對一個人的傷害也許是持久的


這讓我想起以前一個節目,真假就不說了,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在小學時期被班裡男生戲耍(那個年紀的男孩子大多都是這樣,喜歡欺負女生),放學後被堵住扒了褲子,不小心連內褲也扒了,於是留下巨大陰影。到底有多嚴重呢,女孩從此對性產生恐懼,長大後甚至發帖求無性婚姻,於是這個節目就這樣來了。當然也有高潮部分,就是扒她褲子的男孩子無意間知道這件事,深感愧疚,便和未婚妻分手向這個女孩求婚順便求得原諒,於是這場鬧劇有了三個受害者。這就是童年陰影的影響了,特別是在性啟蒙階段,已經知道羞恥。希望能妥善解決,給予勸慰,引導其向積極的一面,同時也該教育那些孩子如何尊重別人。


我是來打醬油的~

想起來小學六年級我一個親戚家的妹妹在學校被兩個男生開玩笑似的強拉進男廁所,雖然我不知道有沒有惡意,但是我還是叫了幾個哥們把他們還有當時在旁邊起鬨的人堵校門口揍了幾頓,然後妹妹也忘記這事並且學校以後沒有發生過這中惡性玩鬧方式了,

你家長不管,那我就打的你家長來找我家長管

當然,現在看來卻是很好玩,並且當時揍得那幾個人現在的關係還不錯,偶爾回老家也能湊一塊喝個小酒啥的。

雖然暴力不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有時候卻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徑。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個別大人故意逗哭 1 歲多孩子的行為?
小時候你父母有沒有做過什麼事是讓你覺得以後絕對 絕對不會這樣對自己孩子做的事?
不打罵兒女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先進?
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培養方式或理念中,你最感激和讚賞的是哪一點?
買玩具和租玩具哪個更好?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小學生 | 兒童心理學 | 兒童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