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視自己,直面人生?
此貼源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年後的負面影響
也止與它吧
先上圖
兩點:1父母是真心愛你,想你過得好!如果你強烈表達出他們的方式嚴重錯誤且干擾你現在的人生,並堅持,他們會反思。2自己別放棄,那怕一無所有。如我微信所說,除了18歲以前,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當然 你不敢選 怪誰二者缺一不可 慶幸我有個真心愛自己的母親 慶幸我還有個還算堅強的內心 今後的路 我會自己走好 共勉
如果你還在這個過程里 一句話:專註於當下 接受自己 成長自己
另推薦 &<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爾 這本書
可以試試先開啟「耳旁風」模式,用來平衡母親的那些固有的抱怨模式,這樣,或許是你開始改變的一種「軟著陸」形式,或許能因為改變曲線不是太陡而讓自己和母親都能慢慢適應,首先是讓自己慢慢適應。
這種新鮮的感覺,會帶給你進一步改變的勇氣和行動。
你的思路其實蠻清晰的,意識到不要以暴易暴,不要以剛對抗剛。
面對「暴君」(不好意思,暫時用這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的娘親),最有效的反擊是放鬆和不在乎,有幽默感的反擊是最厲害的,既不傷害對方,也能真正拯救自己。
這是蠻不容易的,但你有堅強同盟——女友,她能幫助你保持冷靜。
反抗「暴君」,得有勇有謀,謀是勇的後盾。平時在與「暴君」交流前就做好場景假設,盡量慢慢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暴君」已經習慣於自己的強勢,所以她不會多動腦筋設想場景,而只要你始終要求自己保持冷靜,而不是到了「暴君」面前就丟盔卸甲,舉手投降,你的對抗能力和化解能力就一定會逐步加強,並因此而對自己有信心。
最重要的,是你和女友要有越來越強大的經濟獨立能力。如此,「暴君」能奈何你乎?父母教育孩子,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從其主觀上來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沒有哪個父母想故意加害孩子的。但是,每一個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都沒有生養孩子的經驗。他們的一些作為,比如溺愛,比如體罰,可能事實上傷害到了孩子,只是他們沒有這種自知。
孩子長大以後,也許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與父母的教育有關。這時候怎麼辦?我們每個人行走在人世間,不僅攜帶著父母的遺傳基因,還鐫刻著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的,發揚光大;負面的,正確面對,努力去克服和消除。
隨著孩子成年,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家,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直至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當孩子有了獨立的成熟的思想,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就不需要依賴父母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隨之減少。也就是說,你總有一天會真正長大,擺脫父母加之於你的各種限制和無形的負面影響,直面你自己的人生。
出生在這種缺失平衡的家庭,算是悲劇。值得慶幸,你已經認識原生家庭的傷害。認識到了是走出困頓的第一步。我們之所以換上種種心理疾病,多數情況下都是先在家中受傷。家既是愛的傳遞者,家也是恨的傳遞者。關於此論點,可參考武志紅的文藝心理學論著。
許多觀點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基礎是在6歲前形成。當父母在早期無視孩子的自主意志,強加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這是在殺死孩子的精神生命,孩子會因此變得精神上非常虛弱。麻煩的是,這種親子關係很難在長大後被修正,不健康的關係模式會在我們長大後,投射到我們與世界、他人的關係上去,讓我們對待世界、對待他人,世界觀和正性、負性思維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你的描述,我能感覺到你正遭受 原生家庭傷害的精神困擾。不幸的是,過去的事情無法復原,父母只有一個,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當你怨恨父母為什麼造就了今天的自己,其實又何嘗不應感謝上天,機緣巧合的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
接受這即成的事實,過度的埋怨於事無補。或許,選擇遠遠的離開母親才是你嬗變的基礎。如果你一直被她的陰影籠罩,這輩子都永遠別想走出來。想要成長擺脫過往,換個環境是好辦法。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成為他自己的過程,愛是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小時候,好像得到的是愛,但也許是苛責的愛、包含控制欲的溺愛。有條件的愛,可能讓我們小時候會迎合父母來獲得安全感,久而久之,我們沿襲了這種觀念,學會從別人的評判中獲得自我認知,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相信他們的評價是真實的。
你有女朋友,有其他朋友,為什麼不能多於TA們交流,去尋找友情、愛情和其他的感情呢?何必在固有的小圈圈裡打轉而走不出來。
正當年少時,莫負好時光。加油。
我好喜歡聽陳奕迅的《多少》,蔡健雅的歌詞寫得很好,希望你也聽一聽。
不知道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不想屈從於成長過程中別人給自己預設的目標,也不想隨止步不前。站在27這個坎上,發現屬於自己的社會位置快要定型了,但還不甘心,猶豫著該過怎樣的人生才對得起自己。
我喜歡在腦海中幻想各種荒誕不經的場景,比如一滴巨大的樹脂滴落到這個世界,所有人像蟲子一樣凝結成琥珀,保持著他們正在做事的姿勢和神態。讓我們看一看吧,那床上做愛的肉體,表情是歡愉滿足的,取款機前的身體,因為緊張是有點兒微微緊繃著的,病房裡的人皺著眉頭咬水果,還有讀書讀得認真的學生,手指拈著頁腳,視線已經遊離了,打工仔靠著床玩手機,富豪和白富美一起赤身裸體躺在浴缸里神情很是輕鬆,並沒有很多人像我們在微博經常看到的那張抓著鈔票和寶馬鑰匙誇張地嘟嘴……
我拉著你說,你看這些遠古的小生命多有意思啊,你也目不轉睛。
你和我看到,他們不管是什麼角色,大多數都是普通人的模樣形態,很真實地享受著放下所做的事情帶給他們的感受。只有少數人是發著愁的,表情耐人尋味,比如一個長得和你一模一樣只是略顯年輕的人,這個年輕的人在想什麼呢?困惑什麼?這已經不是這塊琥珀本身能告訴我們了。也許因為這些沉思者的不同,我手裡的這塊琥珀顯得格外有神韻,讓你我看得格外入神,陷入遐想。這時候,頭頂天上一片黑暗,一滴巨大的樹脂包圍了我們倆……
你大概已經看出來了吧,這是個遞歸的過程。時間不停止,猶如降臨頭頂的樹脂,每一秒過去後,意義就是我們又成為了琥珀里的人。如果此刻我和你現在樹下,正在觀察著手裡的這塊琥珀,你希望看到的琥珀里的人是什麼樣子?然而那個他其實從來不屬於你。也許他在猜測你身處哪裡,開心或是難過,那麼此刻你該做些什麼,才能證明你和他,是同一個人?你又開始思考陷入……
可是看久了,還是覺得那多數的人有意思啊,來不及思考就愛了恨了,一切寫在臉上,多麼豐富,好有趣……
這個時候,在下一滴樹脂滴落,一切凝固之前,我們也許還可以做點兒別的什麼,比如題主抬頭看看我,然後我們談笑風生,扯淡或是打一架吧,哈哈哈哈!我是答主
看了大家的回答 很感謝
最近也一直在關注心理建設這一塊 總結下來體會如下
1 :錯把他人的肯定當成評判自我的唯一標準
導致的結果是
自己努力了也覺得做得不錯 沒得到他人的肯定 瞬間挫敗 容易放棄
2:錯把他人的期許當成自己的目標
導致的結果是
動力不足 成就感不足
容易放棄
3: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導致的結果是
不願意承認自己在誘惑面前也會有掙扎 甚至抵抗不了 需要時刻激勵自己 也不願意接受失敗 現實是 只要出現以上的情況 那怕是些許的負面情緒 就開始接受不了自己 接著全面否定自己 進而逃避 自暴自棄
長久下來 滾雪球似的負面心理效應建立起來
惡性循環 就促成了現在的我
要成長並擺脫這個困境 首先要接受的一點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夜長大只是惡性循環的另外一個開始(除非你受到非常巨大的心理刺激)
也要做好偶爾低潮甚至想放棄的心理準備 要明白
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要明白 只要是想放棄
就是此時的狀態給了你壓力 注意分析此時壓力的根源 直面它並解決它
其次 要明白真正想要什麼
是排出外界干擾自己內心的真實答案 平靜下來問自己
你真正的人生追求是什麼?
我的人生追求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
其實就是平平凡凡的過一生 有個和諧的家庭 志同道合的幾個真心的朋友 滿足生活追求的經濟來源(工作)
充分自由的生活體驗 就這些 足矣
最後你要明白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選擇遵從自己內心並擅長的事 會使你事半功倍 相反 選擇外界要求你但並不遵從內心的事(這是一個相對概念)
則容易事倍功半 也更容易導致挫敗感一直圍繞著你
比如答主是一個不善於溝通的人(至少不是優勢) 但答主的家人要求答主回家做銷售 能不能做
答案肯定是能做 這世界上沒有不能做的事 但為什麼要拿自己的劣勢與別人的優勢PK? 也許你拼盡全力好不容易突破心理防線開始違心和漿糊的時候別人已經熟練運用語言技巧hold住全場了(只要他和你一樣努力) 所以答案是 你自己作
現實是:只要你違心去做一件事 必不長久 除非你放棄了自己
最後還有個慘淡的事實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不管是前文中提到受制於的在父母壓力無法擺脫,還是痴迷於遊戲無法自拔,甚至是沉浸於抑鬱無法自己。
其實 全都是
你 自己 的選擇
因為在那一刻 這個選擇讓你覺得更自在
更心安 也許選擇的原因並不在於你(內心判定機制的形成)
但 你
確確實實 唯一能做出選擇的人
就像答主以前每次見母親戰戰兢兢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她 為什麼 因為她給了你這個判定標準 你也從內心認可了這一套判定標準(這點最重要,同時也是很多人沒認識到的) 為什麼我要認可 因為我想得到母親的認可 但是母親的認可就等同於自己的認可么 不是(參見前文錯誤第一條)
記住一點 所有的要求
只有 自己 能給
但是不是就是要完全遵從自己的內心呢 也不是 這是一個相對概念 就牽涉到判定機制的問題
例如把答主願意做的事情從內心來排個序:做愛 遊戲 唱歌 打籃球 心理學 碼字 工作 生活 一些不願意做的事 尼瑪 工作排倒數第三有木有 做愛打遊戲排前兩個有木有 那要完完全全遵從內心 答主只能去當鴨子 閑暇是打遊戲 這是你要的人生么 顯然不是
為什麼又不是呢 這就是判定機制是一個相對概念的第一層意思:因為你不僅僅受制於你自己的內心
你還受制於外界(同時受制於外界的強弱又來源於你的內心 不知道多少人理解到這一層)
所以那些背著一把吉他浪跡天涯的人(只是舉例這種內心的自由)受人們所嚮往
因為我們做不到 他們錯了么? 我們錯了么? 其實都沒有 這只是一個內心受制於外界因素影響強弱的不同表現而已
那麼回到正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
現實中你每次放下手中該做的事去做如:上網 打遊戲
看電視劇 刷朋友圈 甚至發獃等等——這其實都是你內心的選擇 因為在那一刻
在你的內心 覺得這些都比那些正經的事情來得直接
來得安寧
別不承認 也許你不承認
但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因為你不承認 你就認識不到是自己做出了選擇 因為你不承認
你就無法承受選擇後的後果 於是你否定自己 進而逃避 放棄 然後厭惡 惡性循環
這就是判定機制是一個相對概念的第二層意思:你做出的最直接的選擇
也許不是最正確的 然而當你無法認識到這一層 就很有可能在選擇做出之後責問自己 我到底是怎麼了
為什麼又是這樣 等等等等
所以 受困於這些問題的朋友們
只有當你們真正認識到判定機制的這兩層相對概念並處理好它 才能真正走出來
不然一輩子可能都是在間歇性的不斷複發中…
再拿答主舉例 答主是一個很愛打遊戲的人
但可笑的是 答主之前一直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愛打遊戲甚至打起遊戲來無法自拔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這就和大家一樣了答主就是一個普通人了
答主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會像大家一樣痴迷於遊戲(參見錯誤第三條)
於是答主拿了一條更可笑的邏輯:我其實很看輕遊戲 也並不會受它所制 而今天一直打遊戲玩到深夜的那個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我
等明天一大早起來 又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那個不為世事所累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並不特指遊戲 參見這個邏輯)然後無限陷入「從明天開始」的輪迴
可笑 可悲
現實是 你 在 逃 避 ! ! !
逃避那個失敗的你 逃避那個不滿足內心需求的你 逃避 真 實 的 你! ! !
而你越是不願意麵對 就越會加深這個機制
你心裡那個真我 只是成長道路上的
自 我 感 覺 良 好 ! ! !
僅此而已 我們真正能做的
是直面自己的慾望 直面自己的選擇 就如你放下手中「自己覺得一萬個重要的事」選擇更安逸舒適的狀態(上網 遊戲 發獃甚至是抑鬱狀態前面說的巴拉巴拉)
問問自己 此時這些舒適的狀態是否值得為此放棄:可能是給你帶來長遠收入的工作
可能是給你帶來某項技能的重複練習 也可能是——你的夢想。
如果當你問過還是沉浸在這種狀態里
放 過
自 己 吧 ! ! !
你就是這樣的人 你就是這樣一個缺乏安全感內心不安寧的人(至少目前)
接 受
這 樣 的 自 己 吧 ! ! ! 因為這才是你真正走出來的開始
沒有絕對的真理 沒有絕對的人生
人的一生其實都在這個相對的真相上左右徘徊 這也促成了人生的多彩
答主目前自認為的(真相)是:我們都是普通人 跟隨自己的內心 做好眼前事(不管是任何事)
足矣
後話:很慶幸答主還是一個相對愛閱讀碼字的人 雖然荒廢了這麼些年 還是廢話連篇的寫了這麼多 人說寫字讓人理清思路 找到自我 這是真的 在答主提筆之前主沒想到能剖析到這一層
但遺憾的是答主這麼些年一直」沉浸」於做「完美」的自我和尋找自我的循環中
忽略了生活本身 也沒怎麼看書學習 也許只是一家之言 歡迎交流
獨立人格始終沒有建立,並始終受家人影響,一直沒有被鼓勵過。確實挺糟糕的。還有,學習這件事,其實是需要興趣的,沒有興趣堅持不了,即便很困難,依然要尋找自己的興趣和優勢。至於期望,不能被別人的期望所左右,自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踏實生活工作就好。
你應該堅持跑步,每天記錄。半小時,一刻鐘,五分鐘也可以。固化到每天的固定的生活作息上,如果你能堅持7天你就已經有了這個習慣。堅持到21天,你已經做成一件事情了。堅持100天,你必須要肯定自己和獎勵自己做到別人都無法做到的小事。再去看其他責任,或許你就可以相信自己能夠承擔起來了。但做這些的時候,不要想100天,想的是我要堅持下個3天。
給自己多來幾張自拍
,別p!!!!有人要求你已經很幸福了。父母不是完美的,接受她的錯,也接受你自己。
偎佛著風擺,沒有自己,沒有傷害,沒有快樂,沒有傷悲,慢慢飛~~~
推薦閱讀:
※不喜歡父母安排的工作,到底是要自己出去闖還是聽從父母安排?
※如何和無法溝通的老爸溝通?
※這父母是什麼心理?
※你幼時被大人不經意的言詞刺傷過嗎?
※爸爸做過讓你最感動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