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編曲人如何獲得工作?

一般的編曲人是如何獲得工作的?需要應聘大企業嗎?我看到有相關的業內人士說自己接活會賺的比較多,那麼這個活應該去哪裡接?


一般來說是這樣幾種:

1-應聘

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屬於下策,一般來說,去應聘是因為沒有好的導師/伯樂、人際關係(或者說因為想要擴大人際關係)、對於製作流程不熟悉以及對自己的技術不自信。

編曲是一個創作的工作,只要對自己技術有自信的人,肯定不甘寄人籬下,做程式化的創作。

這樣的益處是,三快:

熟悉製作流程快、把握特定風格以及發展自身技術快、人際關係拓展快;

弊端是:薪酬不會因為項目好壞和預算高低給到你,而且很難在流水線上發揮自己的風格,容易消耗自己的能力。

個人建議,應聘這個職業,如果長期處在流水線上,不要干超過兩年,如果想一直留在這個公司做,必須在兩年之內讓你有發揮個人風格的地方。

2-個人

這個選項最多,因為可以自由接活,可以揚長避短的去談任何一個項目,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甚至在有作品和名譽積累之後由你來制定最後的價格並且不給予修改機會(因為你可以說,找我做是因為你要我的思想和喜歡我的風格,不符合我初衷的我不做)。

但是個人接活最困難的就是起步階段,你可以從導師/伯樂/朋友等人際關係那裡獲得很多10%-50%市場價的業務,並且他們會長期這樣壓榨你,直到有一天你的地位和名譽上了一個檔次之後,才會逐步增長。並且,你要協調每個人際關係(圈子很小,種種原因下我可以給你便宜可是不能給他便宜,可你們兩個是好朋友,這樣我需要費心思去經營)。

這樣個人做,你的個人風格將因為時間的流逝變的越來越明顯,也會越來越好,在某一天形成質變,提到這個風格,就會提到你。

弊端在於,你需要啟動的一切成本,包括最簡單的設備,最需要維持的人際關係要拚命的想辦法走動和加深,也會因為你挑活兒或者開價得罪人,也會碰到拿貨不給錢的客戶,也會碰到無理取鬧改個無數遍的客戶(我最高修改紀錄是一個廣告音樂修改了28次全新的版本,並且預只有一份的,不改結不到錢),也會碰到要首款都要翻臉的客戶……

自己干,有風險,不過心裡舒服,此為中策,如果你自己建立了一個非常完備的體系(超屌的人際關係,好的製作理念和達到檔次的設備,好的營銷策略),這一定是上上策

3-創業

我是這個選項,曾經是第二個選項。

需要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

起步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艱難,

但是,

什麼都是自由的,記住這一點,

你可以挑活兒、定價、做你想做的、制定你想要實現的計劃等等等等,

你的腦子會非常累,你的心會非常舒服。

當然也有弊端,當你有一個公司要經營,你就得站在producer的角度看作品,而不是簡單的arranger把作品製作完,你要在還沒有製作的時候就想到做完了之後客戶的種種可能的反應,你要協調一切,你已經不能單純的做音樂了,而是在做生意,你在賣商品而不是藝術品,你會在累趴下的時候聽到客戶說趕緊他媽的給我改好不然不給錢,你很想回去你媽的但是不改真的沒錢拿……

而你在面對每一個項目作為商品還是藝術品這件事情的選擇上,有了完全的主動權,你可以和任何一個客戶協商你的想法、定價以及給他一個售後服務的概念(比如你按照我這個這麼做,會達到怎麼怎麼樣的效果,這個放在個人接活兒上因為缺少了公司這個實體,會顯得沒那麼有力,當然你有名除外)。

最後我想說,這個途徑我不知道是上策還是下策,我只能說我很自由的去發揮我的長處,我也在不斷的通過和客戶交流以及製作每個項目提升了整體思維。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邀,一般都是和唱片公司合作(低端的也包括網路歌手),如果開工作室的話往往還得兼顧遊戲,影視,廣告配樂。

如果需要問到「去哪裡接」的情況,基本不要做這行了;由於編曲行業從業人員稀少,更多的情況是許多客戶拿著需求滿世界找編曲,大部分客戶都是自己會找上門的。何況,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就算您自己去找,也是發布自己作品等著客戶看見而已,仍然是被動接單。

當然,如果技術程度不足以和唱片公司合作的,也可以去挑「知名度高」的網路歌手倒貼合作博出位;然後靠腦殘粉養活。本人有朋友就是這麼做的,也能過日子。

另外還補充一點,水平再不濟,連單幹的能力都沒有的話,國內還有大量類似富士康的量產工作室等著你呢,不點名了,只要肯努力,餓不死。


以下是幕後圈在為yy女主播鱈熊製作單曲後發布的一篇新聞稿,

希望本文能幫助到不知道怎樣接活兒以及知道了怎樣接活兒卻接不到活兒的幕後音樂人們。

----------------------------------------------------------------------------------------------------------------------------------------------------------------------------------------------------------------------------------------------------------------------------------------

最近音樂圈裡有這樣一條新聞,YY當紅女主播鱈熊與「幕後圈」APP合作,發布全新單曲《我們都變了》。

YY當紅女主播 鱈熊

各個視頻直播平台的主播做歌手來提升曝光度和影響力,這已經不算新聞。可這條新聞能吸引到很多人注意的一點是,鱈熊的這支單曲,是由」幕後圈「APP全權負責製作的。

這已經不是「幕後圈」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了。只是這一次它的露面,似乎比之前更加自信。

「幕後圈」宣稱,它捏著音樂產業的痛點,將要改變音樂產業的格局。

那麼,音樂產業的痛點在哪裡?「幕後圈」又將如何改變?

我為什麼離開音樂圈——幕後人之殤

知名前幕後人闞歐禮離開音樂行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如今作為一個撰稿人和咖啡烘培師的他談起為何會轉行,他這麼說道:

「如果做一個行業的大部分人不能養家糊口,那永遠不是一件應該光榮的事兒,也永遠不是健康的事兒。

我要知道怎麼不違拗我價值觀的做音樂為生,我就不改行了。」

2009-2010年,憑著一些大型項目,闞歐禮開始了一個大棚混音師的工作。

2011年,唱紅打黑,闞歐禮活兒多到2個月只能歇2天,每天10幾個小時的工作,只要想接活,一天50個小時也能全乾滿。「音樂開始變得一點音樂的樣子都沒有。」

2013年,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收縮,闞歐禮一個月去棚里幹活的日子只需要不到7天。那年整個音樂行業變得一地餓殍。

闞歐禮開始意識到,如果沒有國家這隻大手,他們這群幕後音樂人在做的,似乎都不能被稱之為一個行業。「這實在是令人髮指的一件事情,這也不是我們最初學音樂的那個初衷。我掙得大部分錢不來自那些愛音樂的人,而來自納稅人。」

2014年4月,闞歐禮離開音樂行業,開始跟他妻子一起在咖啡行業創業。

「內心太掙扎,我徹底不知道怎麼在我熱愛的音樂行業內混下去了。」

前幕後音樂人闞歐禮的經歷,當然不僅僅是個例。

現「幕後圈」APP的創始人李泳彬,在2014年10月12日之前的身份,是混音師、錄音師、製作人。

這些角色是他自學生時代就不懈追求的理想,支撐著他完成了英國五年的音樂製作學業。10年回到北京後,李泳彬熬了無數個夜晚,憑著對這份事業的熱愛,開始一點一點的在圈內積累成績。

2011年,由李泳彬編曲的作品,拿到了某音樂排行榜冠軍的位置。

「心中的喜悅和外界的反饋讓我認為,業界和大眾終於認可了我,工作機會從此將源源不斷找上門來。」

然而喧囂過後,李泳彬所預期的這「理所當然」,並沒有發生。

「沒活兒。」李泳彬與像他一樣的幕後人,在這簡單的三個字面前,是一種莫名其妙而又無計可施的煎熬。

對幕後人這個群體來說,這是一個僧多粥少的時代,有20萬人,在搶做一首歌。

而另幕後人更難過的一點是,這是個快速消費的市場,在這個市場里,能被記住的永遠是聚光燈下的藝人,沒有人會知道幕後人的名字。而這些默默付出的幕後音樂人,才真正是讓音樂產業得以為繼的中堅力量。

2015年3月20日,李泳彬以一篇《我為什麼離開音樂圈》而刷爆音樂圈。

但其實他並未真正離開音樂圈,而是開始以一個創業者的身份服務音樂圈,創辦了「幕後圈」APP,並於當天上線。

作為在行業里摸爬滾打很多年的李泳彬,深諳音樂人的痛點。

而「幕後圈」APP,就是為解決這些痛點而生。李泳彬這樣認為。

幕後圈創始人 李泳彬

互聯網化音樂生產——挽回這個時代對音樂人因有的尊重

「幕後圈」正在做的一件事,是將音樂生產環節與互聯網結合。

就想製作歌曲的人來說,傳統的音樂製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痛點:

針對上述問題,「幕後圈」給了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

而就幕後人自身來說,痛點概括起來無非是下述幾項:

「幕後圈」提供的解決方案,看起來依舊完備。

「幕後圈」想要利用互聯網的力量,重新定義音樂圈的協作與交易。

簡單地說,「幕後圈」希望把音樂生產環節互聯網化,讓幕後人從此「有活兒,有名,有錢「。

比如說針對「沒名」,幕後設計了一個履歷庫,每個從業者都可以去認領歌曲,形成履歷庫,並且用戶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成為自己的名片。用戶可按歌曲搜人。

舉個例子,用戶A就想要《小蘋果》的製作班底,那麼他只需要搜索《小蘋果》這首歌曲就好了。

幕後圈產品內圖

雖然李泳彬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為任何歌手製作專輯了,但他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音樂圈。因為他在做一件他認為更有價值的事情——挽回這個時代對音樂人應有的尊重。

「幕後圈」APP,正是他這兩年投身互聯網後給出的答案。

幕後圈產品內圖

鱈熊單曲製作的全過程

口說無憑,為了驗證這個「答案」是否正確,下面筆者將通過簡單描述鱈熊單曲的製作過程,來一窺「幕後圈"是如何如李泳彬所說定義音樂圈的協作和交易的。

【背景介紹】

鱈熊很早之前就有了發行單曲的想法,但苦於沒有沒有好的詞曲,自己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所以遲遲沒有行動。今年通過朋友知道了「幕後圈」,就決定先溝通試試看。

以下是正戲,基於真實故事無任何改編——

【製作過程】

1. 需求確定

鱈熊有了自己發行一支單曲的想法後,通過自己的藝人朋友聽說了「幕後圈」可以為她全權統籌製作。她立刻下載了「幕後圈」APP,通過APP聯繫到了「幕後圈」,開始了與」幕後圈「音樂顧問的交涉。

短暫但細緻的溝通後,「幕後圈」確定了鱈熊的需求,在保證能達到鱈熊所希望的標準後,雙方一拍即合。

鱈熊方面首先支付製作費用到幕後圈的平台,雙方合同約定歌曲完成後會將製作費用再付給製作團隊(基於需求的不同從千元到萬元不等)。此外合同還制定了歌曲發行後的版權收益比例,保證製作歌曲的幕後人能拿到自己應得的版權收益。

至此,交易達成,進入第二階段。

2. 詞曲收錄

「幕後圈」擁有一個線上詞曲庫,「幕後圈」的專業音樂顧問通過線上詞曲庫,為鱈熊提供了一些比較合適的Demo作為備選,而鱈熊也很快從中找到了打動自己的《我們都變了》這首歌。

獲得詞曲的版權後,《我們都變了》正式成為鱈熊此次將要演唱的歌曲。

3. 敲定製作團隊

畢竟是自己的第一支單曲,鱈熊希望能夠請到圈內的大咖來為她製作。她對製作團隊的標準除了專業性之外,更多的是團隊成員從樂手到編曲老師,相互之間的配合以及用心程度。

「幕後圈」根據鱈熊的要求,最終為鱈熊敲定了如下製作團隊(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已經進駐「幕後圈」的幕後人)。

製作人:羅俊霖(《最美和聲》音樂製作人)

鼓手:劉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打擊樂聲部長)

吉他手:張楚弦(前 立音國際音樂總監)

貝斯手:韓陽(《我是歌手》節目 貝斯手)

混音師:周天澈(金曲獎混音師)

鱈熊單曲製作團隊

4. 統籌製作

歌曲的整個製作過程,由幕後圈來統籌,有條不紊的進行。

這首歌是鱈熊第一次進錄音棚自己唱一首將要發行的歌,但她畢竟是藝術學院出身,音準和節奏都抓的很准。在錄唱的過程中,羅俊霖也非常職業的對鱈熊進行了耐心的錄唱指導,一步步引導她進入最佳狀態。

錄音過程中製作人羅俊霖做了一個很大膽的嘗試,希望鱈熊能夠挑戰下她很難唱到的一個key,這樣錄出來的聲音會更甜美。這對鱈熊來說是個很難的挑戰,在幾次失敗的嘗試後,錄音過程中她甚至哭了。但在羅俊霖的鼓勵下,她依舊堅持唱了5、6遍,最終鱈熊成功唱到了這個key,完成了這個對自己的挑戰。

錄唱完成後,幾位非常職業的樂手也順利完成了器樂部分的錄製。因為大家都是職業音樂人,而且羅俊霖對於編曲也做的非常細緻,錄音的過程也比較順利就完成了。期間,「幕後圈」的音樂顧問全程監督了整個錄音過程,保證錄音質量達到要求。

在「幕後圈」一步步的跟進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歌曲錄音全部完成。

5. 大功告成

「與幕後圈的合作非常成功,歌曲製作團隊都非常專業,在歌曲製作過程中給了我非常細緻耐心的幫助和指導。我真的很希望我身邊的人、主播,都可以擁有和幕後圈合作的機會。」鱈熊這麼評價這次合作。

鱈熊單曲《我們都變了》已於4月20日正式發行,單曲發行後的歌曲推廣,也會由「幕後圈」策劃展開並跟進。

這支單曲產生的版權收益,將按合同制定的比例分配給參與歌曲製作的每位幕後人。

6.歌曲成品

我們都變了 鱈熊

「幕後圈」正走在幫一線音樂人致富的路上

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痛點,它們刺痛著從業人員的神經,當你被它觸痛時,有時甚至會覺得這麼多年的滿腔熱血,這麼些歲月的一路狂奔,不過一場清夢。

不忘初心堅持下去的幕後人,是需要有非同尋常的理想主義情懷的。而大部分人,最終都選擇了離開亦或妥協。

不論台前是怎樣的一片歌舞昇平,台下的哀鴻遍野才是這個行業的真相。

可正是因為這些痛點,才會出現行業變革者。

互聯網,正是一個屬於變革者的平台。

如今音樂存量市場已經被BAT等音樂巨頭瓜分,傳統的音樂播放器玩法被擠壓的很難再有生存空間。如何盤活音樂產業鏈上游的剩餘生產力,將音樂產業的內容生產者聚合,對接給有需求的——造星公司、遊戲音頻市場、影視背景音樂市場等,成了整個行業里最難搭也最有可能突破的一環。

在如今的泛娛樂語境下,音樂產業上游生產力也不再僅僅服務於專業市場。除了一些造星平台和獨立音樂人,「幕後圈」的創始人李泳彬還碰到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客戶。比如國內某企業需要一首歌來宣傳自身的企業文化;某社交APP想要辦一個草根音樂比賽活動,需要專業音樂製作人來做評委;鱈熊這樣的主播需要在音樂領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個看似狹窄的市場,在這個時代里,其實是巨大的。

音樂/音效市場

「幕後圈要做的,不僅是重塑音樂生產環節,我們還會為從業者帶來一個很核心的價值,就是經紀價值,幕後圈有很強的經紀屬性。平台從中撮合合作,給創業者帶來額外收入,和美國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很像。「

李泳彬這麼評價「幕後圈」給行業帶來的改變。

目前「幕後圈」旗下已經入駐1400餘位一線音樂人,並於最近剛上線了詞曲庫功能,該功能實現了零門檻為詞曲創作者提供版權交易平台。

在音樂市場的供需匹配環節,幕後圈已經做得很好。依託於他們的經紀屬性,他們正在完成幫音樂人致富的夢想,起碼是那些入駐「幕後圈」的音樂人。


沒法,作為編曲的,最好是朝作曲家方向發展,以後給電影配樂,自己打造和包裝藝人等,打工只是個過渡,重要的還是出高質量的作品,自成一家是最科學的。


就是不接活


推薦閱讀:

有沒有無鍵噪的 MIDI 鍵盤?
周董《擱淺》2分07秒附近鋼琴伴奏的第5個十六分音符是演奏失誤還是特意的安排?
midi鍵盤如何連接cubase?

TAG:音樂人 | 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