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因為存貨積壓會導致當期毛利率的提高?
存貨積壓有可能是因為管理失當而造成的實物積壓,也有可能是因為利潤操縱而造成的賬面積壓,對於後者不是太懂。而且為什麼存貨積壓會導致當期毛利率提高?
不管你信不信,積壓的存貨源源不斷地「創造」利潤!!!
甚至帶來毛利率上升、單位成本下降、利潤總額增加、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等等「利好」,企業一片忙碌興旺景象,簡直就是繁榮盛世!!!
存貨,從實物形態來說,是產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積壓了賣不掉肯定不好,長期盈利不看好,這個很好理解。但是從財務報表角度理解呢?毛利 =銷售收入- 產品成本 =(銷售價—單位產品成本) *銷量
單位產品成本 =單位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就是不生產也要發生的成本,例如廠房租金或折舊,機器設備折舊,部分車間工人工資等。關鍵就是單位固定成本與產量成反比,生產多些,平均成本就低些。試想一個案例:一個汽車廠商,有年產 30萬台的整車產能,而在目前的價格體系下預計市場銷量僅僅有 20萬台,理性的做法就是以銷定產,採購 20萬台的原材料,那麼30萬台的生產線生產 20萬的量,閑置的機器設備折舊也是要進入成本的,單台汽車成本必然比生產 30萬台要高,在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單車毛利潤必然下降。如果廠商開足馬力生產 30萬台呢?單車成本下降了,毛利上升了!沒賣出去的 10萬量怎麼辦,放存貨科目即可。生產 30萬產品的成本,廠房租金,機器設備折舊,生產人員工資,採購原材料花了多少錢是確定的,關鍵是多少錢計入 10萬滯銷品的存貨價值,多少錢計入 20萬已銷售產品的成本是可以操縱的。例如先進先出,加速折舊等等。這些可以調節利潤。 1.採購原材料是分批進行的,採購價不一,把貴的計入 20萬已售產品還是計入10萬未售產品?計入前者我們看到利潤下降了,計入後者利潤倒是增加了但是賬面存貨金額很大,體現為滯銷,也就是題主說的後一種情況。(就算沒有實物滯銷,即當期生產 30萬,當期銷售30萬,由於有當期銷售的產品是期生產的、當期生產的產品在下期銷售的情況,也可以用這種計價方法調節利潤。)
2.混淆人員工資。20萬銷售出去,銷售人員的工資計入銷售費用,管理人員工資計入管理費用,都減少當期利潤,生產人員工資計入 10萬產品存貨不影響當期利潤。如果把部分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錯誤地』歸類為生產人員,存貨價值增加了,當期利潤也增加了。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看到企業利潤增加的同時資產規模也增加了,多麼好啊!!!
還有很多很多手法,就不一一列舉了。有人說,滯銷存貨要計提跌價準備,會降低利潤,但是這個要依靠主觀判斷和對市場的深厚理解,會計是一門藝術,提多提少可操作性太強了。話說回來,對市場有深厚理解的人,一般是不看賬面利潤的。要識別這種企業財務造假的伎倆,只需要與同行業比較存貨周轉率,如果明顯偏低而毛利甚高,則可能有貓膩。(下面是一些題外話)
出現題主第一種情況有可能是廠商內部考核畸形,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脫節。生產部門考核單品成本,銷售部門考核銷量。長期以來很多領導考察企業,總是愛說,「你們產值多少?毛利率如何?成本控制如何?有沒有加班?」卻很少考慮未來銷售情況,因為未來誰也看不見,管不著,更考核不了,而產值增加成本下降是實實在在的成績。我們常常看到企業領導任期快結束了,加大馬力生產,工人加班加點,單位成本下降了,毛利率增加了,利潤增加了,資產規模也增加了,多好的業績啊。
國家好比企業, GDP是什麼?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生產,是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對於全社會來說,人人有活干,有事做,存貨多了,工業增加值多了, GDP上去了,物質產品越來越豐富,工廠利潤增加了,漲工資發福利,人們喜氣洋洋,消費增加了,刺激經濟擴張。大家都希望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突然,經濟危機來了!為什麼說危機的原因就是繁榮?什麼是「虛假繁榮」?對於企業來說,新一屆班子面對滯銷的庫存如何化解,一般來說是重金招聘銷售老總。我生產部門給你創造最好的條件你賣不出去??!!那是你銷售人員沒本事,換帥!!!為什麼企業經常招聘銷售員?為什麼銷售最不好乾?為什麼銷售部老總流動性極大?背黑鍋!!!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講銷售技巧的課程圖書?似乎銷售員就是救世主?能力挽狂瀾?為此前所有錯誤生產決策買單?
享受了繁榮危機就無法避免,對於全社會來說,去庫存,是個複雜的問題,就不僅僅是銷售技巧的問題。馬克思說,從商品到貨幣。驚險的一跳,才是關鍵,其他都是浮雲,紙上富貴而。商品到貨幣,價值實現,社會購買力,貨幣量,社會總需求,這些問題經濟學家扯了幾百年也沒有結論,甚至把問題複雜化,例如印鈔票買下多餘的庫存,把經濟搞的半死不活。經濟學家基本上無法熨平經濟周期。如果順其自然就是全社會普遍降價,也就是來一次徹底的經濟危機消化掉庫存,為下一輪加足馬力大生產大繁榮創造條件。但是全社會普遍降價,意味著通貨緊縮,收入下降,消費下降,很痛苦,經濟學家是不會放任這種情況出現的。利潤操縱的方法很多,通過擴大產量來操縱可能性不大。那麼發生第一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企業傻?其實,第一種情況還有其他的考慮。一般來說,廠商擴大產量絕不是為了報表好看,做做數字遊戲,而是有切實的市場目的,因為滯銷的代價太大了。有時候滯銷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是事前的計劃。以銷定產嗎?產品市價和銷量也不是固定的,經濟學原理說,價格下降,銷量上升。成本下降了,廠商就敢於降價沖銷量。
看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為何有這麼多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了,為什麼十幾年來這些行業一直都在喊產能過剩,一直在喊升級。邏輯大概是:對於一個行業,就算市場再飽和,新廠商只要進去了,新上一個超級產能的生產線,開足馬力,降低單位成本,有了成本優勢就可以低價傾銷,殺出一條血路,就有可能盈利。因為現有廠商由於生產線短期內無法調整,產能上限較低,就算開足馬力單位成本也比較高,必然不敢參與新一輪的價格戰。最後產量最大的廠商成功逆襲,通吃行業。(促成新廠商的想法變成現實的是銀行,看投資資金來源,很多企業是拿著信貸資金去豪賭血拚,失敗了自己損失一點有限的資本金,成功了利益極大。)
話說回來,這時候其他廠商(有的甚至是當地政府)怎甘坐以待斃,必然又有衝動投資,新上更海量的生產線,啟動又一輪的循環。一輪一輪的血拚,最後的結局就是年年都是產能過剩。這些現象是固定成本佔比很高行業的特色。從國民經濟角度,新上大項目進行准入審批是有必要的,避免低水平重複。但是也不能矯枉過正。在經濟學裡,過剩是不存在的,在高價格下需求小於供給,有過剩。過剩說明目前的價格太高,所以過剩是個偽命題。產能過剩說明競爭不夠。一個極端例子,如果汽車賣白菜價,銷量可以趨於無窮大,至於當交通工具還是玩具(環境污染,油價太貴)另當別論。計劃經濟年代,按需分配,價格超低,人們永遠都不嫌夠,又怎麼會過剩呢?某些專家的邏輯是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子,所以生產那麼多就過剩了!潛台詞還是必須維持高價格讓大家買單。手機電腦應該維持在幾十萬一部,那些年輕人就不會浪費那麼多青春和精力在屏幕前面。
再說「去庫存,去過剩,轉型升級」。請問餐飲業有這些說法嗎?理髮業有產能過剩嗎?什麼是過剩?降價不好嗎?過剩如何解決?可以是讓價格下降實現自動去庫存。還可以是一部分牛奶倒掉,剩下的維持高價格。倒掉誰生產的牛奶?保留誰生產的牛奶?利益集團遊說政府,各種環保標籤、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國際標準,所謂的「國際產品新標準」出台了,名正言順的倒別人牛奶。對於媒體輿論口號,要思考。因為有些企業總是站在行業制高點打著產能過剩的口號阻止外部競爭者進去,他好躺著賺錢。那些躺著掙錢的大佬受到競爭威脅了,立馬滿天「過剩論」。再配合上關停並轉,更是計劃經濟思維。好比家家戶戶的廚房,小廚房效率低,合併了搞集體大食堂,全國可以節省多少家庭主婦的時間,多少水電氣?當產業利益集團代言人,綁架社會輿論,多可怕。為什麼這些落後產能還有利潤空間?成本外化。如果嚴格執法,把環保成本加上去,可能他們自己就關門了。有哪個專家替街邊血拚倒閉的燒烤攤呼籲?有人說餐飲業嚴重產能過剩嗎?按理說這種自由競爭的行業過剩更多才對。可能有嚴重的過剩,沒有專家免費替他們代言吧。再說升級轉型?這些想當然的是否又是保護現有廠商既得利益的託詞,他新上生產線就是產業轉型升級,別人進去動了他的乳酪就成了低水平重複建設。沒有新廠商進去血拚,舊廠商有什麼動力升級?
最後引用 20年前朱鎔基一段講話,針對當時的產能過剩,說的挺深刻的
一些老同志也講「不死掉一塊,活不了一批」,意思就是要實行關停並轉。技術改造非常重要,現在確實要支持一些技術先進的、有發展前途的、產品有銷路的企業搞技術改造,使它們的產品形成大批量,這樣一來,其他的小廠就不會再上了。我舉一個明顯的例子:以前載重汽車生產廠家不知有多少家,但「一汽」、「二汽」形成批量生產以後,成本降下來,載重量為 4噸、5 噸的汽車就沒有人搞了。搞小批量生產無論如何是無利可圖的,競爭不過大廠,再搞地方保護主義也不行。現在很多省又都在搞載重量為 0.5噸至2 噸的輕型車,這樣搞不得了,將來這個攤子沒法收拾。目前全國光搞「五十鈴」柴油輕型車的廠家就有九個,都搞整車組裝,這樣搞下去,投資不知要浪費多少,到最後大家都活不下去。怎麼加強統一規劃?我覺得最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就在銀行,別的辦法說一千道一萬,效果都不是那麼大。
拉拉雜雜寫了一大堆,大家隱隱約約已經看到財務、信貸、產業發展、經濟周期等等關係,其實很多經濟現象都與信貸有關,表面是財務問題,實際上是信貸問題,有空再詳細講講信貸那些事兒
…更多文章請到信貸風控手記-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H-Howard
簡單說來就是沒有成為實現銷售,生產成本轉入存貨科目,而不是主營業務成本,當然你應該首先了解什麼是存貨的概念。存貨價格辨析(原理、變動說明、差異分析、SAP業務詳解、特殊問題解析) - 無名詩人 - 知乎專欄
謝邀,「存貨積壓→毛利率提高」這種現象背後有許多種成因,需要區分看待。個人想到的暫時就兩條:(一)會計舞弊。正如問題里其他童鞋答的那樣,銷售時故意不出庫、少出庫或者推遲貨物出庫的時點(比如當年12月的銷貨挪到次年1月),製造賬面上的存貨餘額,以做低銷貨成本COGS,人為拉高毛利率。當然這種做假賬的手法過於低級,事務所年審和稅務稽查的時候很容易發現,招致大額審計調整或者是補稅+罰款等不良後果;(二)會計操縱。這種跟前面會計舞弊不同的地方在於,其主要利用會計準則中的漏洞進行賬麵粉飾的操作。例如,根據CFA協會2014年教材上援引的數據,美國仍有約36%的公司使用後進先出法。在經濟處於通脹的背景下,採用後進先出法可以做大COGS,人為降低利潤水平,少納稅;而在經濟通脹水平不明顯甚至是通縮的環境下,對於採用後進先出法並且外購原材料減少的企業,它們當期銷貨成本體現的主要是以前購入存貨的「低」成本,從而利潤水平相比採用先進先出法的企業更高一些。這種做法在美國被稱為LIFO liquidation,以前常被一些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拿來操縱利潤,故而美國證交會自2014年起已禁止在美上市的企業使用後進先出法(LIFO)對期末存貨計價。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同時泡十個妞比只泡一個付出的精力要少,得到的回報要高。
雖然過後可能被十個人摁在地上打就是了……
不說人話就是,你同時做一個產品,可能花了一萬塊錢,次品造成的影響還很高。而同時做一萬個,成本降到了2000一個,出次品給你換一個就行咯,有啥大不了的。至於倉儲成本?反正計算毛利是按銷售額減成本計算,產品成本在當期體現,人員成本不可避免,倉儲成本短期影響不大。比起只做一個賣出去,沒倉儲成本,做10000個賣出去1000個,剩下9000個存著就計算個倉儲成本的說,我毛利當然提高了。不然為毛要算負向流動這些玩意?
雖然有可能市場飽和了存著的再賣不出去,公司破產,被投資人摁在地上打來著……沒有耐心的可以直接看結論。
先上例子,比如你有一家包子鋪,僱傭了兩個人,每一個月固定成本(工人工資,租金)是1000塊錢。
例子A:你這個月要生產1000個包子,產生1000塊錢的變動成本(餡料,水電等等),加上固定成本就是2000塊錢。這個被記入資產負債表當中的存貨,你後來把這個包子都賣出去了,這個就變成利潤表當中的營業成本。目前營業成本是2000塊錢。
例子B:你這個月要生產2000個包子,產生2000塊錢變動成本(餡料,水電等等),加上固定成本3000塊錢。這個被計入資產負債表當中的存貨,後來,你賣出了1000個包子,50%的錢計入存貨,50%計入利潤表當中的營業成本。也就是說有1500塊營業成本,1500塊存貨。
結論:
- 例子A和例子B對比,營業收入是一樣的,因為都只是賣出了1000個包子,但是例子A的營業成本卻是2000塊錢,例子B是1500塊錢。也就是說存貨多了1000個包子,卻多了500塊錢毛利潤,毛利率自然升高了。
- 一切都是因為固定成本,例子A當中固定成本分攤到1000個包子身上,而例子B固定成本卻分攤到了2000個包子身上。
啟示:
- 如果是毛利率增長的同時,存貨也增加了,這個毛利率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對一些高固定成本的重資產企業而言。
謝謝邀請,那是因為沒扣掉庫存的持有成本,下面的文章您可以參考:
庫存持有成本的簡單理解
程曉華
2013-2-13
很多人不明白所謂的庫存持有成本(ICC-Inventory Carrying Cost),因為這個成本看不見,摸不著,很隱性,尤其是傳統的會計學把庫存當成一種資產,更是蒙蔽了無數人的眼睛。
那麼,什麼是庫存持有成本呢?
其實,庫存持有成本就是因為你持有庫存而產生的相關成本。
相關資料顯示,不同企業的年庫存持有成本在18%~75%之間,一般電子製造業的庫存持有成本在30%左右,而一般機械行業大概在20%左右。
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年平均庫存(每月底的盤點庫存之平均值)是一個億人民幣,假設你是電子行業,那麼你一年的庫存持有成本就是100,000,000 x 30%=30,000,000,就是三千萬人民幣;你是一般的機械行業,那你的庫存持有成本就是兩千萬人民幣。
業界通常的做法是取年庫存持有成本為25%,也可以簡單地用月平均成本2%計算。
那麼,庫存持有成本都是有哪些因素組成的呢?
第一, 庫存的資金成本
第二, 庫存的服務成本
第三, 庫存的空間成本
第四, 庫存的風險成本
庫存的資金成本(CC-Capital Cost)很容易理解,一般行業的年投資回報率在12%左右,而你把錢投在了庫存上,所以你損失的機會成本就是12%!這是庫存持有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約佔50%左右。
庫存的服務成本(SC-Service Cost)可以簡單理解為,你要持有庫存,你就得伺候它,如盤點、進出貨管理以及為庫存交的保險、稅費等等。
庫存的空間成本( SSC-Storage Space Cost)說白了就是倉庫的租金。
庫存的風險成本(RC-Risks Cost)則是指庫存的貶值、報廢、損壞、失竊等風險成本,如電子行業是比較典型的,存儲器、半導體等元器件的價格幾乎一周降價一次,從而導致手機等消費品的價格也是一周一個價格,這就是庫存的風險成本。
不同行業的情況不太一樣,但基本上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庫存的資金成本佔總庫存持有成本的50%左右,其他如服務、空間、風險成本則各佔12~15%左右。
庫存持有成本是企業管理中的大問題,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很可惜,長期以來這個問題一直被忽視,因為「庫存是資產」,但其實庫存是「負債」。
如果一個企業的年銷售額為10億人民幣,假設毛利率是20%,而你的平均庫存是兩個億(庫存周轉率大約是4次),那麼,你這個企業賺的錢就都是體現在庫存上,這個企業的現金流就會出現問題,企業的凈利潤率–
PAI(Profit After Interest)應該是個負數。
作者程曉華先生,《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製造業庫存控制技術與策略》課程創始人、首席講師 ,「TIM-全面庫存管理」首席諮詢師;中物聯專家委員;混跡製造業15年,諮詢業5年,個人網址: www.chengito.com
如果你是老闆,問會計最近科目變動情況有問題啊,會計說老闆你看的都是表象,自從上次你說我們要打造核心競爭力不要一味通過低價求銷量,全公司的人都在努力探索終於近期取得了成果,老闆你看利潤表反映得很明顯。說著會計遞過來一張當期的利潤表,而將資產負債表偷偷塞到抽屜中。
這裡簡單將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1、固定成本只有在銷售結轉的時候進入損益,2、大量的生產可以使得單位固定去成本下降。想像一下在固定成本總額一定,銷售500單位的產品情況下,生產1000單位和生產800單位的 利潤的變化
第一次在知乎上做回答,存貨積壓要區分擠壓的要看積壓數量增加還是積壓存貨單價增加,如果是積壓數量沒有增加但是金額增加的話有可能是利潤舞弊,結轉進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少了,導致本期利潤增加。可以看看本期存貨結存單價波動,及本期存貨跌價準備
我的看法是,庫存積壓是由於不恰當的增加產量導致的,由於不恰當的增加產量,每單位存貨的所分攤的固定成本被攤薄,整體成本下降,自然毛利率就上升了。
前提是通貨膨脹。
涉及會計調整嗎?
簡單、粗暴,無藝術性!出現大量的存貨,正常情況下會師會不提跌價準備,你當會師是 喲?
這個問題是因為規模效應的影響,隨著產量的增加把產品的成本固定成本拉低了,毛利就增加了
1. cost of good sold =beginning inventory + purchases - ending inventory 2 . gross profit =sales -cost of good sold ending inventory 越高,cost of good sold 越低,毛利越高
有一種可能是,當運用後進先出的時候(中國的會計準則已經不用了),然後原材料一直在跌價。那些前期的庫存單價是高的,但是企業就是一直購進新的原材料不用老的原材料,這樣就使得成本相對較低,毛利虛高
只要邊際收益還大於邊際成本,生產越多,單位產品的成本就越低,國內服裝企業很多都是按照這個思路運作,盲目擴大生產,然後打折促銷,最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我認為題主的意思是我原本100萬的銷售任務,備50萬的貨物,毛利率為50%,那如果我把銷售毛利率定在了60%,那我完成100萬的銷售任務,其實是用不了50萬的備貨,而是40萬的備貨就可以了,那如果你備了50萬,多出的10萬貨物,就是你的庫存積壓了,制定合理的利潤,嚴控貨值的使用,就能杜絕這個問題。
利潤操縱,銷售200萬商品,只出庫100萬,這樣就有100萬留在賬面(實際已出庫),結轉的成本也只有100萬,成本是不是減少100萬哈,毛利增加了吧?感覺這種方式太低級了
推薦閱讀:
※服裝零售和服裝 B2C 的朋友,你們在控制服裝庫存上有什麼經驗?
※服裝、鞋類 B2C 如何控制庫存/在途貨物數量與用戶體驗的平衡?
※產品 SKU 是什麼意思?與之相關的還有哪些?
※商家選擇在很短的時間內平價賣出去產品是處於什麼考慮?在這種不怎麼賺錢的情況下為什麼商家還樂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