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到底有多重要,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的差距有多大?
很多人都覺得讀博很恐懼,讀博之後會有質變么
相關問題:有哪些第一份工作很一般,後來成為大學教授或學者的人?
謝邀。
-----剛看到問題補充信息,看錯:」很多人都覺得讀博很恐懼,讀博之後會有變質么?」
我心想,這博士得多恐怖啊,都可能讓人變質了。想像有一天,新來的小師妹問,師兄師兄,你們剛才提到的趙思家是誰啊? 師兄,眼神黯淡,似乎被勾起了什麼很憂桑地回憶,說:「她...還沒讀完博士...就...變質了...」 (啊哈哈哈~ 為趙思家同志默哀1秒鐘) 然,發現不是變質而是質變… 想太多,是病,得治。剛看到有答案說讀了博士之後會換title而碩士不會。(笑)我大概能理解:每次在人群中被叫 Dr叉叉叉 時,那種完爆周圍人的感覺——
(…嘖嘖 好可悲…然後一輩子都沒升到下一個title…)不過,每次在國內聽到有人大聲喊「李博」「張博」,我心中想「幸虧不姓陳」…
(…對不起我的笑點很中學生…)————————————
每次看到類似問題,我都想到Prof Matthew Might 的那個博客: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直接翻譯請見答案末尾,已經Prof Might 授權,此答案鏈接已經作為簡體翻譯加在他的博客結尾),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前幾日寫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中被轉了很多次,很多人都覺得寫的很好:《本科、碩士與博士的區別 》。但我還是認為Prof Might的這一圖勝千字。
Prof Might 將博士學位比作人類知識圈上的一個小包,閻教授用專業性將博士和碩士分開來。
他們都是教授了,更像是站在高處回望博士這個階段,而我現在正處於這個階段之中,在我看來,就『知識』而言:
博士之前的十六年里學到的知識,只是劍柄;而博士,才是打磨劍刃的時候。
這並不是說,若不讀博士,這過去的知識就無用了,正相反,你要手裡有個好劍柄,什麼劍刃都能借插上,刃卷了,你換個新刃重回戰場。
(現在什麼行業還是單打獨鬥?哪裡需要人人都懂透最前沿的理論和技術?)
所以,要是你對打磨劍刃猶猶豫豫的,就最好別懵懵懂懂地當愣頭青——想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學位多不壓身——博士可不像是以前的學位,分數漂亮就行了,這刃利不利,一試就知道。
讀小學可以是為了父母讀,讀大學可能是為了生計讀,都到了決定要不要讀博士的年齡了,問學歷到底有多重要,不如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讀。
————————————
人們看中好的學歷,重要的不是所得的知識,而是在人才雲集的好學校 養成的習慣、交到的朋友、訂下的志向。今天,知識實在是太好取得了,在國內有牆感覺可能不強烈,在牆外,只要有台聯網的電腦,真的是什麼知識都能學到。手機、電腦就跟蟲洞似的,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的知識都可以送到你面前。
從小學起,「理想」隨著升學慢慢縮小。一方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另一方面,長期保持快樂,也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但我還是挺天真的希望,來世上這麼一遭,除了糞便和屍體,還是該留下點有意義的東西。
每每想到,「我現在在創造新的知識,以前沒有人知道的知識。」就覺得日子過得雖是忙碌但很有意義。即使實驗失敗,也是給後輩的經驗。若是真的能在三年博士期間,為人類知識的邊沿往外推了一點點,即使我這輩子都不能從此直接獲利,或沒人記住我,我覺得是值得的。
讀博士質變?有些工作習慣、抗壓能力等等應該是會有不小的提升。但要是期待,「不用多久,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贏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我幫你yy都覺得有些小激動呢。不過,真要想「質」變,不如減肥整容來的實在呢。
—————————————
話說,這裡好幾個答案用title的不同來說明博士和碩士的區別,在這兒抖抖機靈笑笑就算了。要真為了換個title,別折騰讀博士了,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策劃找個有一大把title的對象呢。再話說,我反而覺得有時候沒有title更能突出一個人的niubility,這周有位來自我們在日本的合作lab做eyetracking的訪問學者,東京大學碩士學位。導師介紹他時說,沒有Dr還能學術界站牢腳跟,這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 人家根本不需要博士這個學位。。
—————————————
=====以下直接翻譯自Prof Matthew Might 博客 ============想像這麼一個圈兒,它包含著人類所知的所有知識
從小學畢業時,你懂了點兒
從高中畢業時,你又懂了點兒當你拿到大學畢業證時,你有了個專業
一個碩士學位將讓你在這個專業上更加深入如果你是個好孩子,拿到碩士學位後,還與時俱進地不斷地閱讀科研論文。閱讀將會將你推向人類知識的最外沿。
當然,這個時候,世界在你眼中已經是這般模樣:
【小趙插句話:在讀博士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隨著對自己的研究了解加深,反而畫地為牢,把自己現在在做的一小塊領域當成了『整個世界』。】
但,別忘了站遠點看看...
Keep pushing. =========Prof Matthew Might 的博客翻譯結束 =========引用一下一位老師的看法,讀學位如同打兔子。
本科是,教授把兔子綁好了,然後給大家一張地圖,說:「這片林子里有兔子,大家抄傢伙去打吧」。
碩士是,教授知道林子里有兔子,把幾把獵槍交給學生,說:「同學們,這林子里肯定有兔子,快去打吧。」
博士是,教授指著一片林子說:「那可能有兔子,要不你去打打?」
延伸一下,讀完博以後
拿tenure:這類林子的兔子/不同林子的同類兔子,都是我打的
拿full prof:我管了很多固定打兔的林子,也打了很多兔子,也指導了很多人打到兔子。
玩過魔獸世界的朋友們都知道,角色練到滿級了,這個遊戲才算正式開始玩。
如果把搞學術看作一個大型的全球聯網在線角色扮演遊戲,每個領域是一個伺服器的話,情況也相似。讀了20多年書,博士畢業算是學位滿級了,這才終於要正式開始了。碩士生做學術什麼的一般只能算休閑玩家。當然很多博士畢業了也覺得堅持PVE,PVP太累,也去當休閑玩家,或者直接AFK了。
差距多大呢?不到滿級根本連大型副本都進不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劇情,也沒法去打競技場,遇到個敵對陣營的大號隨隨便便被虐死。不過這麼大的差距也僅限在遊戲里而已,正常人還是都戰勝網癮回到現實生活中去了hhhhhh今天聽到一句話送給大家:In some ways, a happy PhD is an unqualified PhD.
分割線
博士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克服自我厭惡。這是讀碩士時永遠也不會有的情緒。
我現在每天都在問自己一個問題:
自己做的這玩意和別人的成果比起來像屎一樣,如何能畢業?如何對得起父母,愛人,導師,親友,黨和國家,地球和宇宙,愛和和平?
不知道別人如何,我讀我自己寫的東西需要很大的勇氣。英文差勁,問題不清,邏輯瑣碎,內容空洞,結構混亂,格式錯誤,文獻缺乏,方法老套,結論扯淡。導師說了你這篇東西在全世界只會有三次通讀的機會,你自己,你導師,還有兩個審查的老師(一個讀0.5)。
剛開始的時候還雄心勃勃想把屎變成黃金,如今考慮的是如何讓屎不那麼臭,於是加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佐料進去,自我催眠說,沒事沒事,很香很香,雖然看著像是車禍現場,味道也許比行屍走肉好一點。
歸根結底,讀博士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克服自我厭惡的感受,說服自己接受,甚至認同自己的成果。世上再沒有比你自己更清楚自己成果軟肋和錯誤的人了,當你內心深處讓自己接受時,別人就會滿意;當你內心深處讓自己滿意時,別人就會驚艷;當你內心深處讓自己驚艷時,別人……反倒可能會嗤之以鼻。
太多焦慮的博士,並非沒有學術能力,而是無法克服這種自我厭惡,於是變得消極,開始逃避,甚至瘋狂,躲在宿舍睡得昏天黑地還算是好的,更可怕的是勾引後輩,偷窺路人,投毒室友,虐待動物,家暴伴侶,槍擊導師……很多人嘲笑著博士,你看看,博士這麼沒品,這麼低俗,腦子讀傻了,人都變態了。他們不知道,對很多博士來說來說,讀博的經歷就是一次和藏於心底深淵的怪物的搏命較量,要麼你馴服它認同你的人生,要麼被它一口吞掉你所擁有的一切。
這些情緒,沒讀到那個份上,永遠不會懂。而每一個真正為博士奮戰過的人,都可以稱得上人生的戰士。博士都讀下來了,這世界上還有讓你怕的事嗎?題主既然是問碩士和博士之間的區別,我就結合自己操蛋的經歷來說一下。去年報了央行廈門支行的招考,法律崗招兩個人,其中一個要求博士學位,一個要求碩士學位。考試內容跟公務員考試差不多,報考比例大概為1:60左右,進入面試的比例是1:5,很幸運,我進入了面試環節。但是我只知道自己的分數,無法看到其他人的分數,所以我也不清楚自己在這五個人里到底是第幾,但是考慮到我的分數並不高,可能也就是第四第五的樣子吧,基本上想被錄用是沒什麼希望了,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感受一下,於是興沖沖地奔往福建。到了面試地點,我發現我們崗位有六個人,當時還奇怪,不是1:5的比例嗎?怎麼多了一個,是不是有什麼黑幕?這時前面的一個姐姐一臉委屈地告訴我們,她是博士。。。。她說,這個崗位只有她一個人通過了審核,只有她一個人去參加了考試,而且她的成績真的是慘不忍睹,但是由於只有她一個人參加了考試,而且博士崗位並不要求非要滿足1:5才能面試,所以不管她的成績有多低,都可以參加面試,而她又確實想到廈門去工作,所以她就來了。而我們這五個碩士裡面有中國政法的、西南政法的、廈門大學的等等,也基本都是名校(當然,除了我)。當時我們簡單聊了幾句,就認真去準備面試了,她一個人就東張西望,真的是毫無壓力啊!以上都是背景,下面才是真正體現碩士和博士區別的地方:不一會兒負責招聘的一個工作人員過來了,滿臉笑容啊,態度好到爆啊,輕聲細語地問她:你為什麼報考我們這個職位呀?她說她老公是留學德國的博士,想到廈大去做老師,而她又比較喜歡廈門這座城市,所以就報考了。然後那個招聘人員又問:你確定你會來我們這裡工作嗎?那姐姐說:確定。然後就看著這位招聘人員開懷大笑,非常高興地點點頭,走了,走了,走了,全程無視我們這些碩士。。。。。這是我唯一親身經歷的碩士與博士的差別,其他的都是道聽途說。但是最後還是要為央行正名一下,整個面試過程還是很嚴格很公正的,沒有什麼黑幕,那些負責招聘的人還自己掏腰包給我們買了午餐。但是,但是最後,那位博士姐姐也沒有去廈門工作,而是去了上海,哈哈哈哈。
以上,碩士學歷與博士學歷的差距。
中小學生學習讓自己顯得不蠢需要的知識本科生學習讓自己顯得有文化需要的知識碩士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人才需要的知識博士創造知識===============我說的是「下限」,不是「上限」。就是說,如果博士沒創造知識,那就拿不到博士頭銜。碩士和學士也能創造知識?對啊。發表幾篇文章就算創造知識了?對啊。
碩士入學後你就知道兩三年後的某一天你一定會畢業,而博士直到你答辯完拿到畢業證、學位證為止你會不停地焦慮到底能不能畢業。讀完博基本都鍛鍊出強大的內心了。
感覺不少答案都致力於強調博士與博士之前的教育和研究存在本質的差異。或許如此,但我個人總覺得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想強調的則是碩士和博士都應該是為了個人就業服務的,而這兩者所能服務的就業目標又有區別。我認為這種區別才是真正的本質區別。當然,這也涉及不同學科的差異。當然這也是我這些年來的反思。我本人從高三時就想讀博士,想讀的居然就是現在在讀的這個專業。引用《夏洛特煩惱》里大傻春的一句台詞:「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我就是p大自主招生面試的時候,將來的專業老師跟我說了句我專業有老師在外面讀了近東研究博士,我就突然想讀近東研究博士了。特別是那兩年喜歡看語言方面的東西,覺得季羨林先生真厲害,我也要去哥廷根(而這年頭,嘲笑季老先生已經更流行了吧)。八年多來,從本科到博士,走得不可謂不順當,但細想起來,也會好奇如果換一條路會怎麼樣。當時覺得人生充滿可能性,而現在隨著年紀增長,覺得生活實如白駒過隙,沒什麼機會去改變了。既來之則安之,這一行也能做得很愉快、很有意義的。但這也告訴我們:為什麼讀博士?需不需要讀博士?如果是理性的決定,那麼就不會對讀博士產生恐懼的心理了。我一直沒恐懼過。不過,其實恐懼一下並沒壞處。
一、不論什麼專業,目前在國內外想從事教職,在高校工作,博士幾乎是唯一的選項或最低要求了了。除了法學院似乎有JD直接當老師的之外。如果是德國,博士本身還不夠,還需要得到教授資格(Habilitation)。所以,博士的就業指向一般是高校。當然,這裡面有專業差異,主要是看你從事的專業是否有教學崗位以外的產業。計算機自不必說,生物、化學、商科,在學術界以外都有廣闊的天地,大多數收入都高於學術圈內部的工作,那麼讀博之後仍然可以去其他業界找工作。數學等專業也可以改行到金融。如果是國際關係、經濟以及少量其他社科乃至人文學科,或許可以去高校以外的科研場所,如智庫。大多數人文學科,主流還是去高校。歷史和考古也有一定的可能去博物館、出版社以及圖書館(如研究型圖書管理員等職位;但往往可能還是依託高校的)。現在我所在的學校實際是鼓勵大家去尋找學術圈以外的工作的,經常有這種講座。我這個專業在美國高校的就業這些年相當不好,以至於博士畢業後幾乎只能去做博士後,這在十幾二十年前大多是沒必要的。國內對於所謂海歸的小學科、冷門學科博士生似乎還寬容一些,只要母校名字不錯,找個工作應該還是可以的。
二、碩士給我的感覺還是學術外工作的可能性更高。高校教學崗位,在美國,除了語言之外,已經不可能有人的最高學歷是碩士了。教外語是可以的,特別是現代語言,往往由具有碩士乃至只有本科學位的母語人士任教。在國內,這應該也是水漲船高的過程,國內的重點學校、知名學校,沒有博士怕是不可能進得去了。我想以後的趨勢只能是更嚴格吧,大多數高校應該是不會招碩士學歷的人士去當教師的。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因為人才短缺,有時候可能本科畢業就可以留校,但現在應該說博士是標配了。當然,從個體上看,絕不能說今天博士畢業的人,就一定比當初本科留校直接從事教學研究五六年到十年的人水平高。個人態度、能力就更不好說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三、但學術外的天空顯然更寬廣。碩士項目短平快,可以較快地取得某一資質或技能。碩士畢業儘快就業,再考一些資格證書,待遇上比高校教師高十分正常。找工作的範圍也廣得多。投三百份簡歷,總能找到幾個面試;博士畢業,想投三百份簡歷都不知道投給誰。特別是我們這種專業。當然,這也就造成其實博士找工作的方式也與其他學歷的朋友存在較大區別,有時候公開性可能也較低。
四、比較:博士項目耗時長。美國的文科項目,5-8年都算正常。這之前很可能已經讀了碩士。畢業後可能已經29-33歲。但工作一般較為穩定,退休時間較後。工作內容就不多說了。
碩士項目耗時短,23-26歲畢業,直接進入業界。博士畢業的時候,你早就升中層了。但二者的領域和行業應該是不大一樣的。五、所以什麼樣的人應該讀博士呢?
仍然是就業指向。想做高校老師的人,應該讀博士,也必須讀博士。甚至可能必須做博士後,但這完全看個體發展和專業了。其他的——貌似沒了……想去智庫應該可以讀;想進某些理工科研究所可能也得讀;少數商科分析人員可能也不妨讀;還有一種人,我建議讀博士,肺腑之言:
就是在「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的狀態下讀了文科研究生,特別是什麼哲學啊、文學啊之類出來謀職時發現只能靠英語六級的人士。對於這些朋友,一條道走到黑可能比黑在半路強一些呢。走到黑就走出來了。反過來,如果不想做老師,那就不是讀不讀博士的問題了,而是——非實用專業的碩士都別讀啊,本科的話都最好避開——除非是為了個人修養和學識——但那完全可以輔修嘛;如果是高考調劑的,爭取換專業,爭取雙學位,爭取靠保研換專業(考個法碩什麼的)。
總結:其實我說的都比較理想化,要求大家從高中就知道自己十年後想幹什麼。這很難。特別是高中的朋友們,肯定不服氣——我才十七八,憑什麼讓我定下來
——其實只是為了我們二十七八的時候別過得別彆扭扭的。你可以像我一樣不知道自己幹什麼然後聽了個名稱就入迷了,但要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說一定要做一行愛一行,但至少別幹什麼抱怨什麼,天天看見什麼學術黑幕啦,要麼就是覺得別人過得特別滋潤好生羨慕啊之類的。哪個領域都能做好,都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大可小,看心態調整了。
附帶說一句,什麼女博士找不到對象也都是扯淡的。我認識的女博士在讀生不少都結婚乃至生子了,中國人外國人一樣。讀博期間生孩子的代價還可能小一點呢。博士只是職業培訓,如果有人覺得女博士「可怕」,那你為什麼不覺得藍翔女學員可怕啊?人家開挖掘機的技術更是你所沒有掌握的,分分鐘搞死你還能迅速埋掉的技術。真正可怕的女博士和男博士,是那些把自己的屬性首先定位為「博士」、「跟你們本質不同的博士」、「發現和創造知識的智者」、「啟蒙大眾的導師」而不是普通人的那群生物——特別是跟德語國家的人學的那種名字前面的Dr.被人忘了能罵死你的那種人。那種人才是可怕而可悲的。
而我們大多數博士生(假如我們將來順利畢業),都是愛錢愛玩愛家的正常人。最多就是比大家多一些愛好,且這些愛好可能花費了與回報並不相稱的時間,一輩子都要給自己的這個愛好找個實際價值以說服國家或捐贈人繼續掏錢。這個問題光用語言很難描述清楚。故借用美國猶他大學助理教授Matt Might的方法,通過幾張圖來闡述博士的意義。讓我們想像有一個包含了人類所有知識儲備的圈:當你小學畢業的時候,你知道了一點:當你中學畢業的時候,你又知道了一點:當你大學畢業之後,你有了一項專業:當你碩士畢業後,你深化了自己的專業:閱讀學術論文能讓你觸碰到人類知識的邊緣:當你站在邊緣的時候,你專註於:你在邊緣專攻了一些年:直到有一天,你在邊界取得了一點點的突破:而且,你所作出的突破被稱為博士:當然,現在這個世界對你來說不一樣了:哦,不要忘記看大圖:所以當你把人類的知識向前推進了一步時,你就成為了博士(非注水)。因此,每當我心情沮喪,缺乏動力時,我都會翻出這幾張圖,用博士的意義去激勵自己,去為人類的知識庫添磚加瓦。然而,我目前的狀態……【圖片來自網路,原作者Matt Might】
http://weixin.qq.com/r/EDsCGsnEkpTtrY15924C (二維碼自動識別)
越往高處走,越覺得自己卑微
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有人付我錢讓我買材料設備,給我辦公室實驗室,讓我培養科研能力自我提高,支持我實現自己的想法,科研有困難的時候指導我,還發工資給我,四年過後還得到博士頭銜。我想不到還有比這更好的事。
從就讀體驗來看,碩士和本科就沒有很大差別,開開心心上課參與討論做主題發言準備考試保質保量寫完學位論文即可,除了上課寫作業和考試周,滿腦子想得都是去哪玩和誰玩怎麼玩。狀態輕鬆且開心。至於讀博士的體驗,淚水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已無語凝噎。啃文獻倒數據時流的淚都是決定讀博時腦子裡進的水…
博士給我帶來的是一段無所事事的時光,讓我有足夠時間去思考人生。想通之後做決定基本上再也沒糊塗過。
博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開了眼界,由導師領著在科學研究的殿堂里逛了一圈,漲了見識,回到生活工作里會發現很多實際問題都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有了這種自信,生活工作里會多一些機會。
讀博士的主要壞處是浪費時間。因為思考人生和科學研究殿堂參觀學習其實不必要那麼長時間。如果不希望以後做科研,博士後期其實很難熬。
「讀書讀死不會變通」等,是典型的大眾偏見,就跟「打籃球長得高」一樣。許多極富街頭智慧的人路子很多,不需要讀博士也能混得很好,所以讀博士的自然少一些。那些死板不變通的人因為選擇有限,繼續讀博士就成了很多人的自然選擇。我見過極富街頭智慧且熱愛科研的人,他們最後不僅讀了博士,還做了教授,還得了專利,還開了公司。
---
有人覺得我的博士無所事事體驗並非常見,我覺得這可能是個誤會。實際上讀博期間壓力還是有的,第一年末的transfer viva要給出完整的研究計劃和做完足夠量的literature review,不過就被淘汰。後兩年要做實驗發兩三偏論文。最後一年要寫畢業論文。所以並不算輕鬆。
但這種忙碌和壓力跟工作以後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工作後新想法新策略的研究流程跟博士研究流程沒啥區別,雖然不需要寫論文,但時間從一兩年壓縮到兩三個月,還需要走策略實測發布監控的完整流程。所以現在回想起來讀博士可謂無所事事,是有很多空閑來思考的。
所以你們這幫抱怨忙的博士生們,別作了,趕緊回去寫論文!謝邀~~ @姑娘你這麼懂事
首先正面回答問題:
1)博士學位有多重要?我不知道。因為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乃至不同專業、不同學校或研究機構畢業的博士重要性差別太大。只能說,任何一個學科領域的博士群體,都是該學科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學科、且能夠作為學科而成長的核心力量——注意這裡所說的「博士群體」,並非專指在讀博士或剛畢業的博士,而是包括了這個學科上下前後所有的博士,自然也就包括了教授、院士一級的人物們。少數例外的,如屠呦呦等,雖然沒有博士頭銜,但能力和成就足以成為博士的,就作為暫且不討論了。
2)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可大可小,取決於碩士的水平、博士的水平、專業和比較的方面。我個人總結:理論知識水平差距不大,甚至可以說沒有。科研思維差距較大。科研技能中的實驗技能,差距可大可小;而科研技能中的學術寫作技能,一般來說差距較大。科研心態(精神抗壓能力和精神壓力),一般來說差距也比較大。這其中,我認為的碩士和博士最關鍵的差距還是來自科研思維——這包括尋找並發現課題、提純課題,和評價課題的思維能力——這些通常被媒體等籠統地稱為「創新能力」。但我個人不喜歡「創新能力」這個詞,不太利於大家理解其真正含義,甚至還會產生誤導。我在之後的回答中還會詳細再說這幾個方面,但之後的回答中我不會使用「創新能力」這個詞。但總體來說,一個十分優秀的碩士,對於該學科的作用而言,可以相當於一個博士。反之亦然。
------------------------------------------------------------以下為詳細回答---------------------------------------------------------
看到前面有的答主圖示了從小學到博士的學習過程。我個人覺得,雖然題主問的是碩士與博士的區別,但從時間和邏輯的完整性上考慮,把人這一生整個專業學習的過程羅列出來還是有必要的。但我在之前圖示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小改動,旨在豐富圖示所含的信息。無奈手握滑鼠在PowerPoint裡面畫出來的圖不可避免地具有暴走漫畫即視感,巨丑無比——大家湊合著看吧!噁心到誰的話請把視線挪開就好。至於侵權盜版的你就看著辦吧~~丑了你自己,我不負責!另外,由於本人背景是理工科,因此主要按照理工科的思維去回答和解釋。至於我這些說法是否適用於文科,還請如有不嫌棄的文科大神們來斷一斷。
把人類所有的已知領域看做是白色;而未知領域則是白色以外的區域。首先,人類的已知領域的邊界定然不是對稱到 isotropic 的圓形,而應該是不規則的一灘——因為各個學科發展水平和不平衡的。數學、物理的發展程度高於化學;而化學的發展程度又高於生物科學。而更次級的學科里,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電子工程等等比較傳統的工程領域,發展程度又要高於光電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這種新興學科。圖中對於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等信息,由於維度的限制,就沒法區分了。這裡就暫且先籠統地認為是一灘知識吧!
其次,人類的位置領域定然不是處處均一到 homogeneous 的純色背景,而應該是像大理石紋理一樣錯綜複雜——因為即使是未知領域,其各處被拓展、被認知的難度水平也是不同的。此處用洋紅色(magenta)代表高難度;藍綠色(cyan)代表低難度;則紫色則為兩者混合的中等難度。
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認知基本是從人類認知範圍的中心開始的——因為距離任何一個學科的前沿都足夠遠。但小學的時候學的知識當然也不是個 isotropic 的圓形。我記得我小學的時候還學過 Basic 編程語言——在5寸盤比3寸盤還常見、電腦一開機還是高大上的DOS黑底操作界面的年代,Basic編程也算是離前沿相對近一點兒的知識了吧!同樣,數學知識在小學雖然是初等,但基本也是成體系的;語文也背了幾十首唐詩了;而囊括了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的自然課,基本還處在逗孩子玩兒的階段。至於小學英語,僅限於支離破碎的幾篇對話,毫無體系可言。初中的時候,知識當然是比小學時候擴展了,然而各科擴展的程度依然不會 isotropic。另外,初中與小學相比擴展程度並不大,因為每個學科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統,基本還屬於機械記憶的階段,輔以少量的理解和思考。我上學的時候經常聽別人說:「初中跟小學一樣,只要你用功,就能學好」——現在想來,這話有道理。只要你肯花時間去記憶知識,即使不甚理解,背也能背出高分來了。因此,初中的認知範圍的面積比小學大點兒有限。高中的時候,認知範圍要比初中時擴展了很多——高中知識範圍的面積與初中的面積差明顯大於初中與小學的面積差。更重要的是,從高中開始,對於理工科而言,各個一級學科的體系開始建立起來了:我們知道了每個學科里,哪些是學科建立的基礎和起點;之後又先後發現了什麼、發展了什麼,有什麼新節點性質的結論和成果;各個學科分支之間和分支內部的發展邏輯又是什麼……例如,初中化學只學過酸、鹼、鹽及其反應性質,我們並不知道酸、鹼、鹽之間有什麼原子水平上的內在聯繫。對於酸、鹼、鹽之間相互轉化的反應和反應條件,也只能死背下來,並不知其所以然。然而,高中化學會從電子數、化合價這條邏輯線上解釋酸、鹼、鹽之間的關係,從而使我們自己能夠根據這條邏輯線自己推導出酸、鹼、鹽之間相互轉化的反應式和反應條件(至少知道反應發生的難易程度)。而更完整的解釋可以從一個基礎性的物理化學節點——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來梳理推導出能級軌道分布、電子排布、外層電子數、化合價及氧化還原性質這一整條邏輯鏈條。
高中——至少在理科領域,不但建立起了枝、網狀的知識邏輯體系,還建立起了以函數為核心的理工科思維。我猜至少是絕大多數人從高中時期開始第一次認識到某一個受其它量影響而變化的量可以寫成這幾個量的函數(多元函數)。而如果固定其它「元」,只保留一個「元」可變,那麼這個可變的「元」與函數值之間的對應關係一般就是一條定律,一般會以定律的提出者命名。當這個多元函數的多個「元」分別與函數值的對應關係都清楚了,這時可能會有一個多元方程或者方程組橫空出世,將之前的定律來個「匯總」——該方程或方程組的提出者自然應該是業界大神。例如電磁學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熱力學的克拉伯龍方程等等。這種總結性的成果往往也標誌著人類在該領域知識體系的建立,甚至是一個新學科或領域的誕生。這種「控制變數」、「從單變數到多變數」、「從逐點認識到連點成面的總結」的思維方式是理工科科研思維的基礎,而這個基礎是在高中時期培養起來的。換句話說,一個高中畢業的人如果直接進理工科實驗室,其需要補充的只是一些實驗室用得到的專業知識——如果得到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專業知識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補上。而一個初中畢業或者高中未畢業的人如果直接進理工科實驗室,其需要補充的除了更多的知識之外,還有滲透在科研工作中的科研思維。所以說如果高中開始是學文科的卻能最終在理工科實驗室立足的在我看來是難以望其項背的真大神——譬如新東方的那個創始人之一,王強。
另外,高中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結構已經與各學科的前沿發展有些沾邊了。高中畢業的人——如果真的認真學習了的話,應該能夠對各個學科的前沿距離自己有多遠有大體的感覺。例如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前沿(不算工程應用領域)在量子物理方向——這個距離高中學到的那些物理經典理論就很遠——一個普通的高中畢業生不太可能完全理解(似懂非懂地描述不算)「弦理論」,甚至誕生已經近百年的「物質波」理論。而生物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前沿(不算工程應用領域)方向就很多——有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病毒學,還有宏觀的生態學 等等。而這些領域距離高中學的那些生物學的知識就相對要近一些——一個普通的高中畢業生不難完全理解「多利羊」和「朊病毒」背後的理論基礎和在生物學領域的意義。
因此,在圖示中,高中的知識邊界與人類認知的知識邊界距離已經不像小學、初中時那麼遙遠,而且這個距離在不同學科領域也不盡相同(紅色虛線雙箭頭所示)。但總體來說,幾乎任何一個學科的高中知識水平,都是在涵蓋了該學科的經典理論(除了數學的線性代數和微積分)的基礎上,模糊看到該學科作為基礎學科的前沿領域。因此高中知識範圍的邊界與人類認知範圍的邊界有不嚴格的正相關性——邊界形狀不相同但有些許相似的端倪。
大學的時候,終於分了專業(有些大學大一甚至大二還不分專業的暫且不討論),可以減輕很大一部分課業負擔。但這也意味著大學期間知識量增加幅度比高中時期大幅減少——即大學知識範圍的面積增加量不大(怪不得大多數人的大學都比高中舒服多了~~)。但即使是分專業了,相對於科研方向的分化程度來說,大學的方向還是很「粗」的。至少,一門專業課一般就足以代表了一個科研大方向。而由於專業內各個分領域發展的不均衡,以及授課老師的水平和學生的興趣點所在等等因素,一個大學本科生往往在專業內的某些分領域會具備可以與人類認知的邊界,即前沿領域銜接或者極為接近的知識水平(紅色圈中所示)。比如一個神經醫學的本科生完全可能知道海馬神經元在老年性痴呆病變中的病理性變化和已知的作用,並且完全可能讀懂剛剛發表的相關的世界頂級期刊文獻;一個生物化學專業的本科生也完全可能知道控制端粒酶活性的環境條件,並且也完全可能讀懂剛剛發表的相關的世界頂級期刊文獻。因此,一個在讀的理工科本科生,只要認真學習自己本專業在本科階段的知識和實驗技能,是完全有能力在本專業的實驗室至少做一個子課題的。中國大陸的大部分理工科大四下學期的「畢業課題」和國外所謂的「榮譽學士」(honor Bachelor)階段也的確都是這樣的性質。在這裡多說一句,我所知道的中國大陸的大學即使是專業課也往往使用統一購買的課本(一般由某知名高校的教材編寫組編寫,並統一商業性印刷出版),因此更新頻率較低,容易造成知識滯後。而國外大學本科生專業課(甚至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沒有統一教材,而是由該門課的任課老師自己寫講義並下發(或通過學校的印刷部統一簡易印刷裝訂後由學校書店出售)。一般來說任課老師會在每個有自己課的學期開始之前寫好這學期的講義並發放出去——所以更新頻率基本是每學期一更。雖然每學期之間變動幅度不會太大,但滯後性要比大多數中國大陸大學教材小很多。因此國外的大學本科生更容易得到與該學科前沿接軌的知識。
到了碩士階段,終於出現了與之前的學生階段僅僅是通過學習知識擴增認知領域相比的質的變化——碩士階段的學生第一次被稱為了「研究生」。因此,從這個階段開始,增加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甚至主要不是理論知識,而是科研能力。上面說了,大學本科生如果認真學習了本科階段的實驗技能,也可以勝任實驗室子課題級別的工作,但是……好吧,至少我那時候上的實驗課的內容一個都沒記住,除了實驗報告的格式還能依稀有個印象。
這裡要先明確幾個概念:
首先,研究生是在讀碩士和在讀博士的統稱。即在讀的碩士和博士都可以被稱作研究生(postgraduate students);而研究生則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很多人誤以為研究生單指碩士,而博士不是研究生,這是不對的。
其次,碩士研究生又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兩大類。一般來說,研究型碩士需要通過參與至少一個研究項目並得到研究結果,繼而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完成一篇畢業論文(thesis)並通過答辯(答辯並非必需,不同學校有不同要求)。而上課、考試、修學分這類事情對於研究型碩士來說不是硬性要求。授課型碩士則需要修完指定的課程、參加考試併合格,即拿到相應的學分就可以畢業。而參與研究項目、完成畢業論文並通過答辯則不是授課型碩士的硬性要求。中國大陸的碩士一般為研究型碩士——而因為多數這類碩士還要求修夠一定的學分,所以嚴格說來是授課型+研究型碩士。不知道近年來逐漸增多的「專業碩士」是不是就是授課型碩士的另一種說法。北美和中國大陸的培養體制差不多,有純粹的授課型碩士,以及既要上課,又要做科研的授課型+研究型碩士。英聯邦國家分得比較清楚,有授課型、研究型和授課型+研究型碩士。
碩士階段之所以開始稱學生為「研究生」,是因為從碩士階段開始,培養方向已經從「獲取更多知識」轉變為了「提高科研能力」。圖示中代表知識的面積在碩士階段的增量很小,甚至小於從小學到初中。但其中被填充了紅色——這顏色代表在增長的知識和之前本科學到的一部分知識所在領域的科研能力。換言之,碩士階段就是把本科階段的學到的一部分知識(即自己的研究方向)再進一步深化,然後針對這部分知識所在的領域和方向提高相應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又可以被分為兩部分:科研思維能力和科研動手能力。
科研思維能力包括在高中時就開始培養的科研思維的基礎上再增加的文獻查閱能力(即自主更新某方向上的前沿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即評價前沿知識並發現潛在的擴展前沿知識的創新突破點的能力)和 專題分析(case study)以及綜述(review)的寫作能力。
授課型碩士主要培養的是在相應專業領域方向上的科研思維能力。因此在圖示中用淺紅色標出。一個授課型碩士畢業後,應該對相應的專業領域方向的前沿動態有詳細、準確的了解;可以通過獨立查閱文獻和應用批判性思維,寫出關於相應專業領域方向最新研究進展的專題分析和綜述。
研究型碩士當然也會有對於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因為畢竟要同時培養科研動手能力,即在參與的科研項目中親手做實驗、處理數據、總結結果的能力,因此在科研思維能力——尤其是撰寫專題分析和綜述的能力上,通常會略低於授課型碩士。另外,研究型碩士的的主攻方向相對於授課型碩士來說通常會更窄、更專一些(圖示中未體現)。因此,研究型碩士往往也缺乏對一個更廣泛一點的領域方向上的全面認識。
例如,對於生物醫學工程碩士而言,授課型碩士可以同時著眼於人工智慧中的模式識別演算法、人工智慧中的聽覺或視覺神經信號處理、生物信息學中的遺傳信息分析演算法、生物力學中的流體力學或固體力學計算機建模模擬 等多個方向的前沿;甚至可以針對其中任何一個方向寫出當前前沿動態的專題分析和綜述。而研究型碩士則往往會針對某一個更具體的方向——比如人工智慧中的聽覺神經信號處理,用測量鳥類動物神經元電脈衝的方法來推斷鳥類動物通過聽覺信號判斷發聲物體位置的神經編碼機制。但同時,研究型碩士畢業時所掌握的剝離鳥類動物神經元、用微電極測量神經元電脈衝、用MATLAB通過分析多個神經元的電脈衝信號在不同刺激條件下的變化推斷鳥類動物聽覺神經編碼的機制 等等 科研動手能力,則往往是授課型碩士所不具備的。
終於來到了博士階段——重複一遍,在讀博士依然是研究生。從內容上看,跟研究型碩士似乎沒有什麼大區別。但從要求上看,區別也是質變級別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實際創造新知識了(紅色填充的凸起部分所示)!所以,未知的領域會被博士階段的研究拓展(綠色圈中所示)。然而,應當注意到的是,被拓展的領域或許是很難被拓展的(magenta所示部分);也或許是很容易被拓展的(cyan所示部分,黃色箭頭所示)。不過大多數時候拓展是中等難度(混合為紫色的部分,綠色箭頭所示)。對於那些幸運的人來說,選擇的科研主攻方向正好碰上相對容易拓展的部分,就會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進展,做一個博士發表的國際期刊的papers就能上兩位數(我不是說所有博士期間發表文章在兩位數以上的人都是因為撞到了簡單的課題,也有課題難度不小但其人水平特別高的)。目前我所知道的世界級實驗室對於博士畢業的要求通常是3篇以第一作者(簡稱「一作」)身份發表的國際頂級期刊(大概可以對應為中國大陸的SCI一區吧,但其實似乎應該還要比SCI一區範圍更小一點)論文或相當的工作量。這裡再多說一句,真正大牛的老闆往往不會在文章數量和影響因子上給學生提硬性要求——畢竟文章能不能發、發在哪兒,都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比如實驗室剛剛做出的結果,在準備寫文章的階段被其它實驗室先發出了同樣或類似結果的文章,那麼這做出來的結果就沒辦法發表了——但這依然算是工作量);影響因子在不同領域差別也是很大(在生物科學和基礎醫學領域,有些非綜述類期刊影響因子動輒10+,8以上的都非常常見;而在工程應用領域,有些業界公認很solid的期刊影響因子也只有2、3甚至更低)。然而大牛老闆往往會在工作的質量和數量上給學生提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老闆不硬性要求發表多少、什麼樣的文章,學生面對一個拓展難度較大的方向啃不動但還要繼續做無用功也是不能被允許的。而在做科研的過程中,在一個方向上被stuck的情況又是非常常見的。
所以一個需要在有限時間內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往往會在博士階段選擇多個方向,而在每個方向上都拓展一點(綠色圈中所示)。而對於已經畢業的博士,如果選擇繼續在學術圈中鏖戰,那麼下一步任務則是在已知的前沿領域中根據自己已有的資源(實驗室的科研設備、經費;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自己已掌握的實驗技術;學術圈的合作者人脈 等等)和興趣點(自己和實驗室老闆的興趣),找出接下來需要繼續進行拓展的方向(綠色箭頭所示)。-------------------------------------------------------------------------------------------------------------------------------------------
流水賬完畢,接下來總結一下碩士與博士的能力和要求比較——主要從理論知識、科研思維、科研技能和科研心態四個方面來說。由於授課型碩士沒有研究經歷,因此下面只針對研究型碩士和授課-研究混合型碩士的研究型部分作比較。
1. 理論知識
博士研究生並不比碩士研究生多學什麼理論知識。聽說在中國大陸、新加坡和北美,新入學的博士研究生還要上課——不知道那課是跟著本科、碩士研究生一起上還是單獨給博士研究生開課。英聯邦國家的博士研究生是不會有相應的課程安排和學分要求的。因此,由於之前知識結構和儲備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也會出現理論知識不如碩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情況。我親眼見過在生物化學實驗室里博士研究生不知道細胞凋亡、巴氏小體的概念,而讓實驗室里做畢業論文的本科生為其講解——這並不能說明這位本科生的水平就一定比這位博士研究生高了。其實在任何階段,知識總是互通有無的。2. 科研思維
我個人覺得,科研思維的差距是博士階段和碩士階段研究生的最主要差距。而在這裡我所說的到了博士階段的科研思維,包含了尋找並發現課題、提純課題,和評價課題的能力。1)尋找並發現課題
這是獨立科研的第一步,卻恰恰也是最難的一步。從相關領域發表的科研論文中找到待解決的學術前沿問題並不難——多數發表的文章最後一段或者倒數第二段都會明確寫出來。但根據自身的理論知識、實驗技能;所在實驗室的設備、經費;自己和老闆的興趣點;產出論文的難易程度;以及全球同行的競爭風險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找到一個或幾個「合適的」課題就相當難——這不但要在熟悉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熟知各方面實驗條件的信息,還要對這些大量龐雜的信息進行整合、處理並應用於最後的判斷中。而在選出課題的基礎上再把課題進行切割或組合,找到一個「大小」也合適(針對碩士一般2-3年;博士一般3-8年;碩博連讀一般5-8年的時間)的課題就是難上加難了。 據我了解,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研究生入學一段時間後(一般1-3個月),都會給老闆做一個所謂「開題報告」,講一下自己所找到的備選課題以及自己對這個課題的初步提純。然而這多半只是老闆在考察這個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是給老闆自己提供一個思路。最終學生做的課題通常是老闆在考慮了學生的思路之後給學生分配的——無論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其實老闆也知道,即使是博士後,甚至老闆自己,也未必就能在1-3個月內從零開始找到各方面都合適的課題。同時,老闆在招學生的時候,通常是根據自己手中握有的經費做出一個招生計劃——這個時候要招多少名學生、每個學生大體負責什麼方向、要求有哪些背景知識和技能,老闆心裡都已經是有數的。所以很少見到一個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到一個實驗室之後完全通過自己找到課題去做——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 因此,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尋找和發現課題這一項科研思維能力上整體差距並不大——都不太可能獨立輕易完成。但通常來說,畢竟博士研究生已經有一定研究經歷、閱讀過更多文獻,對於課題的尋找和發現能力比碩士研究生要稍強。在做開題報告的時候,通常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課題會更加靠譜一些。2)提純課題
提純課題是將找到的課題純化為明確、具體的問題,並將這個具體的問題根據邏輯順序分解為一個個可以用實驗或查閱文獻解決的子問題。更完整些的提純還需要將每個小問題所可能得到的不同結果和結論羅列出來,然後像做流程圖那樣列出不同結果和結論所對應的不同邏輯路徑,以及各個路徑上不同的子問題。 例如:從之前的科研文獻中找到,用具有造影增強功能的納米顆粒(contrast-enhanced nanoparticles)能夠有助於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分辨胰腺癌變。如果把新課題定位在這個方向,那麼接下來提純課題就包括將這個方向純化為一個明確、具體的問題。這樣就要需要明確具體是哪一種或幾種納米顆粒(金納米顆粒、金納米棒、有機卟啉納米顆粒);哪種類型和階段的胰腺癌變;哪種類型(普通、參數、偏振敏感、多普勒)和技術規格(入射光波長、解析度、掃描採樣率)的OCT;分辨到什麼程度(定性、定量、半定量) 等等。這樣提純後的問題便可能成為「使用金納米棒增強造影的參量OCT,能否通過對胰腺組織的活體三維成像,定量分辨出早期癌變的胰腺組織的分布」。然後再將這個問題分解為能夠用實驗或查閱文獻解決的、按照邏輯順序羅列起來的一個個子問題:首先如果是臨床前(preclinical)實驗,用什麼動物模型?如果用直接提供的小鼠胰腺癌動物模型,對性別、年齡和腫瘤發展階段有什麼要求?如何分組?關於造影增強劑,金納米棒是否需要自己做?不需要的話誰能夠提供?如果買成品,那麼成品應該如何給葯?溶於水還是有機溶劑?用下腹還是靜脈注射?注射後多長時間進行成像?注射劑量和注射溶液的最大體積分別是多少?注射後如何保證金納米棒在胰腺癌變病灶區域濃集?如果要通過免疫抗體特異性結合,需要給金納米棒連接哪一種免疫抗體?OCT的參量應該選取哪些?影響這些參量的因素除了需要的信號之外還有哪些?如何排除?信號的強度是否與生理或病理特徵呈現定量相關?所得的圖像中是否有假陽性或假陰性?有的話,如何分辨並排除干擾?等等。針對每一個子問題,都應該有一個期望的結果。如果實際得到的結果與期望結果不符,則需要做出相應預案——但通常這個預案是在得到與期望不符的結果後,與老闆商討再得出。 以上提純課題的能力,通常來說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之間的差距很大。就我所知道的中國大陸的研究生而言,碩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老闆給出相對完整的實驗設計——即老闆把課題的問題明確好;再將課題的問題初步分解為子問題。而碩士研究生的任務是理解課題問題和子問題,或許再補充幾個子問題;之後著手通過實驗或查閱文獻來解決這些子問題。而博士研究生則通常能夠基本獨立地完成課題問題的明確和子問題的分解,以及相應的實驗設計。而老闆在博士研究生面前則是負責審閱分解出來的子問題和補充子問題。換句話說,碩士研究生在提純課題上獨立完成20-30%,而老闆為其補充70-80%;則博士研究生在提純課題上獨立完成70-80%,二老板為其補充20-30%。在國外的實驗室里,有些老闆也會讓手下的博士研究生去負責審閱碩士研究生對課題的提純並補充子問題。3)評價課題
所謂評價課題,就是清楚自己所做的課題在其方向上的學術貢獻和意義的大小——可以理解為「判斷自己所做的工作從質量和數量上講夠不夠發一篇期刊論文;發在什麼方向、什麼水平的期刊上;發什麼類型的文章(short letter, letter, orginal article)」。通常來說,碩士研究生在這方面基本無感,全靠老闆給予評價。而博士研究生對此應該有一定的評價能力了,老闆會給其做一些糾正。評價課題的能力可以直接影響一個研究生的論文產量。一個具有很高評價課題能力的研究生可以抖機靈地在提純自己課題的過程中,設計出很多不同的發表文章的「節點」,甚至無論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都有機會發出文章來。而這個能力,通常也是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有相當的研究經歷才能逐漸掌握。3. 科研技能
科研技能包括實驗技能和寫作技能兩個方面。一般來說,碩士研究生在這兩方面與博士研究生的差別都比較大;而在後者方面的差別比前者方面的差別更大。1)實驗技能
一般來說,博士研究生要做的實驗量是碩士研究生的數倍。因此,博士研究生實驗技能更加純熟、掌握的實驗技能更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如果博士研究生是從博士階段開始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那麼在實驗技能上不如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碩士研究生也是正常的。同時,博士研究生無論是否更改了方向,也需要經常面對自己從未做過的新的實驗,這時候如果正好有碩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做過這方面的實驗,博士研究生也會向其取經。但就總體而言,博士研究生的實驗技能應該是更高一籌的。2)寫作技能
由於發表英文的期刊論文是一般博士研究生(包括大陸博士研究生)畢業的普遍要求,因此英文學術寫作對於博士研究生來說就是需要系統掌握的一項技能。而碩士研究生則可以只會用中文寫期刊文章和畢業論文。同時,對於博士研究生而言,用英文發表期刊論文絕不僅僅是寫一篇論文那麼簡單。一篇期刊論文需要將草稿反覆修改;投稿後還需要用英文回答審稿人的各種問題,甚至與審稿人辯論……整個一整套投稿程序下來,用英語寫開題報告、專利申請、學術書籍的某些章節怕是都問題不大了。事實上,很多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期間就確實已經參與了這些寫作。甚至有一些優秀的博士研究生在在讀階段就已經在寫科研經費申請。可以說,經歷了博士階段,至少學術領域能用到的寫作技能應該都能做到在心裡有個大體概念了,即寫作中要求的內容自己基本都清楚——雖然未必都親自寫過。真正將來用到的話,會在通讀1-3篇範文的情況下就能夠把自己的學術寫作完成——至少是成形的草稿。而一個碩士研究生如果能做到這個水平,怕是已經出類拔萃,甚至在學校或研究所里小有名氣了。4. 科研心態
這或許是很多經歷過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具有最強烈直觀感受的差距了。對於大多數碩士研究生而言,除了在科研思維和寫作技能方面要求不算高,稍稍練習一下就可以達標之外,最大的好處就在於碩士研究生畢業與否,與實驗結果關係不大。由於碩士學位本身的要求沒有「創新」這一條(這個全世界都一樣),因此碩士研究生只要把實驗設計得、做得完整、系統,最後得到一個明確可解釋的結果就算是很優秀了。至於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有沒有揭示出新的規律、創造出新的知識,都是錦上添花的因素——不會影響碩士研究生能否畢業。而對於博士研究生而言,除了科研思維和寫作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之外,實驗結果直接決定能否畢業給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生涯引入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對於博士研究生科研心態的要求。如果說科研領域其它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而提高,那麼惟有實驗結果是任何人也左右不了的——除非造假。因為無論實驗設計得再精妙,實驗技能再純熟,實驗結果依然可能是不符合預期,或者沒有給予我們需要的新知識。 其實將實驗結果乃至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與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與否直接掛鉤一直就是一個爭議話題。科研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實驗結果的不確定性——這與科研者的水平沒有必然聯繫。而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又取決於不確定的實驗結果。因此用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衡量研究者的水平就顯得不甚公平。然而我們也確實沒有一種辦法來確定某個研究者沒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文章發表,究竟是因為其水平不夠高,還是因為其研究的對象就是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新穎。然而考慮到博士之後的學術圈裡面無論是申請經費、升職還是其它的名譽評定都基本取決於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很多實驗室還是在學校沒有硬性要求的情況下自己制訂了關於博士研究生畢業所發表文章數量和質量的要求。這等於告訴一個博士研究生:你要做好準備,無論你怎麼努力、無論你的科研水平怎麼高,你都有可能無法畢業。我確實親眼見過幾個水平不錯的博士研究生,在兢兢業業、累死累活地做了三、四年之後,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沒法發文章,於是只能延期,甚至降格為拿個碩士學位走人。而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這種忐忑如抽籤決定生死的心態應該是無法真正體會到的。綜上所述,碩士與博士階段研究生的主要差距體現在科研思維、寫作能力和科研心態上。少數優秀的碩士研究生或許可以在科研思維和寫作能力上趕超博士研究生,但對於科研心態,恐怕不親身做一把博士研究生是無法體會到的了。
前面的答案中很多人說「博士要有真本事」——而這裡的「真本事」,在我的理解中便是尋找、發現、提純課題的科研思維;獨立用英文完成期刊論文及與審稿人對話辯論的寫作能力和承受科研不確定性的視死如歸的科研心態。這三條能力,碩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備照樣可以畢業,但博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備,怕是無法拿到學位的——除非被網開一面。
以上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畢業要求上的直接區別或者說差距。而由這些直接區別和差距導致的間接區別還包括:
1. 在讀的博士研究生基本會被認為是學術圈裡的人,從事著具有創新性的科學研究。所以,對於在讀的博士研究生,所有的學術圈規則均已經變得有效而且重要。一個碩士研究生如果在研究中稍微修改一下數據、隱瞞一下不利於結論的實驗結果,實話說沒什麼大問題——不太可能會有人真正去追究的。但若是博士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稍稍動一下手腳,那卻是其整個學術生涯都會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特之劍。同時,博士研究生可以憑藉老闆的推薦信與全世界學術圈的同仁打交道,而對於一個碩士研究生,這種機會就要少得多——當然,少數優秀的碩士研究生在學術圈混得風生水起的例子我也確實見過。
2. 博士研究生即使順利畢業,有相當一部分也會留下永久的精神創傷——沒錯,就是因為「抽籤定生死」般的科研的不確定性。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科研的不確定性,但殘酷的評價制度和體系不會給博士研究生任何辯解的機會——很簡單,單看畢業與否、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質量,每個人都會很輕易地區分哪個博士研究生強一些、哪個博士研究生弱一些,至於這個標準是不是足夠公平合理,沒人會去在意。
而對於博士研究生本人來說,又怎麼可能做到在客觀標準和外界輿論都對自己持否定評價的時候,自己還厚著臉皮肯定自己呢?況且,即使客觀來說,如果無法畢業或者沒有發表足夠數量與質量的文章,你怎麼就能確定這完全是由於科研不確定性呢?你怎麼就能確定這個科研者的水平同時也有問題呢?這就使得每個博士研究生都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恐慌:「我一定要足夠努力!我一定要在可能出現的不好的結果面前撇清自己水平和努力程度不夠的嫌疑!」然而很遺憾,這猶如飛蛾撲火般無解!一個人怎麼可能用不斷地努力來證明自己已經足夠努力、水平已經足夠了呢?不可能!一個博士研究生每天工作8小時,沒有出現預期的結果,別人和其自己會質疑為什麼不能工作10小時;當其工作10小時,會有質疑其為什麼不工作12小時;當其真的工作12小時,會有質疑其為什麼還要有雙休;當其真的沒有雙休,會有質疑其為什麼沒累死;當其真的累死了……可能別人就會認定其水平不夠了吧!但這也真的有可能是課題本身確實就不會有預期的結果。這種精神壓力和創傷會在很多博士身上保留一生——他們一生都不會再對任何事樂觀;他們一生都不會再對任何事輕易下決斷;他們一生都擔心自己不夠努力、不夠拚命……--------------------------------------------------------2015年12月20日------------------------------------------------------------對醫學生來說,碩士意味著你可以找工作了,博士意味著你可以找好工作了,
差距是指什麼?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但我絕不會為了博士而讀博士。我不是一個為學術奉獻一生的人。我特俗。所以博士於我只是學位。博士對於我來說更多的是給了我比別人多得的六年輕鬆時間。我可以通過做實驗磨練心志,這句話說來簡單,內涵得親身體會,不可言傳。我可以通過這六年做我想做的事,找到自己畢生愛好,當然不是做實驗。我可以看很多很多的書,學很多很多的人事。這六年是積累是思考,就如同用六年來冥想和受難。我從沒強求過有啥實驗結果,為全人類做什麼特殊貢獻。但我有個人原則,凡事不做則已,要做就儘力而為。要做就做到細緻與極致。六年畢業,一切回歸往生安好即可。
卸腰。
上個學期,我們系教授之一把我叫到辦公室當面鄙視我的時候,問我,你知道doctor是什麼意思嗎?我不知道他啥意思,也怕他有詐,就說,不知道。他說,doctor就是你的這個領域的專家的意思。blablablabla......
雖然這個教授性格變態,而且總是找機會跟我過不去,但我覺得他這句話還是對的。碩士和博士比起來,博士的要求的確是要高很多,讀博士的壓力也要大很多。因為,讀碩士的階段,差不多只是要求你在本科的很綜合性的學習的基礎上,對某一個或者某一類問題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但是博士階段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以研究為主,你必須要在這個領域內接觸到最尖端最前沿的內容,並且要自己在這個領域內做出原創性的內容或者在尖端基礎上有突破性的貢獻,才能畢業,才能獲得」博士「這個頭銜。
反正我碩士輕輕鬆鬆就讀下來了,雖說可以稱得上」努力「,但真的離」刻苦「差很遠。本以為博士只是在碩士基礎上再多」努力「三到四年,結果現在發現,再像以前那樣,簡直就是混日子。一方面,博士生都是經過本科申碩士和碩士申博士的兩層淘汰了,大部分人水平都不在自己之下;另一方面,畢業論文如果水一點,答辯委員會真的是會把你掛掉的。感覺碩士的答辯,相對來說很好通過。答辯教授都很nice地放行,但到了博士階段的答辯,教授一個個都瞬間變臉了,一點情面都不留,答辯的時候當面被鄙視是很正常的事。教授會覺得,博士階段是最高階段了,你畢業後出去面對社會或者去別的教學科研機構,代表的就是自己學校的水平和聲譽,不對你嚴一點,今後會砸自己牌子。
另外,博士畢業的各項要求也很多。別的專業我不了解,就拿我們作曲專業來說。入學的時候考了一次placement,開始畢業論文和作品寫作之前還要考過一次qualifying。然後dissertation包括一部15分鐘的管弦樂作品和一篇不低於80頁的原創性內容的theory方面的論文。除此之外,還要通過一門外語(德法意任選)考試和鋼琴考試。如果自己本身不是學鋼琴的(比如我),註定是要花很多時間來練琴。另外,每個學期都是9-12個學分的課,哪怕ABD了,其實還是有課需要上-_-然後,除了自己被上課,每學期還要帶一兩門本科生的課。也是要花時間認真準備。否則的話,本來教授就對你各種鄙視,本科的課再上不好,本科生也對你各種鄙視了。
總之,我覺得讀博士壓力很大,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讀博之前,其實更多的是享受讀書的過程。說實話,現在讀博士完全沒有享受的感覺。雖然至今沒有quit的念頭,但的確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早點畢業早點走人開始真正的生活。說通俗點就是:我他媽再也不想讀書了。
【以上均為個人感受。】【以上均為個人感受。】【以上均為個人感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學位就是你的另一個芝麻信用分。
現在早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車馬都很慢,可以用一生去了解一個人的「舊社會」了。在這個大家都很忙的陌生人社會,如何去確定一個人大概率上會是怎麼樣的人?
在網上進行不見面交易時,我們可能會去參考他的芝麻信用、他的會員等級和他的以往交易記錄。這就是一個陌生人的面孔。
當然芝麻信用高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會是一個有信用的誠實買家或買家,你所查詢的過往交易記錄也有可能都是奸商偽造的。但起碼,一個芝麻信用高,以往交易記錄良好的人是一個好人的概率會比一個信用低的三無用戶要高。
而學位其實在你的生活中起到的也就是這樣的作用。
當我們第一次見到兩個陌生人的時候,我們會傾向於認為學位高、畢業學校好的人會比學位低、畢業學校差的人有更高的學術潛力和鑽研精神。
在這個時候,學位證就相當於你的學校代替淘寶給你的信用分,而你以往的求學經歷就相當於你的交易記錄。
當你們真正的進行了多次交易,你真正了解你對面那個陌生人後,這些其實都不再重要。但是在你們第一次交易前,這些很重要。
至於在學位之外,如果你能有豐碩的科研成果,或者出自某位大牛之手,這就相當於你的芝麻分雖然低,但是綁定了豪車豪宅,這有時候要比單純的芝麻分可信的多。
而如果你是海外歸來的人才,那就相當於是淘寶認證的「海外購」,賣貴一點同樣有道理。
至於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差距,其實就相當於之前阿里那次失敗的營銷:
博士就相當與750分以上的芝麻分用戶,不管會不會有人去聽,但起碼可以在圈子裡發聲了。
而碩士就相當於750分以下的用戶,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你始終還只能老老實實的低頭去學習。
拿到博士學位證的那一剎那,就是749分和750分的臨界點。
至於質變,最能引起博士生們共鳴的恐怕就是這句話: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碩士是強化版的本科,博士是縮水版的教授。這兩個學位有質變的,質變就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學習知識還是創新突破。
推薦閱讀:
※結婚不想要鑽戒,想要可以升值的珠寶,有什麼推薦的嗎?
※傳說中的「電解水」是個啥玩意兒?是真正的高端健康水還是概念的炒作?
※珍珠項鏈應該如何佩戴?
※既然印度的信徒堅持要到河中洗禮,為何政府不對河水進行治理, 如關閉周邊的工業,撈出河裡的浮屍等?
※生活中有沒有哪些小細節蘊含著深刻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