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翻譯需要天份么?

最近面試翻譯,聽到外文局的專家說做翻譯是需要天份的,很多人很努力刻苦的學習,還是做不了翻譯,所以請問到底是通過後天的努力就可以做翻譯,還是說做翻譯一定需要天生的本領呢?


日語翻譯一隻,談談自己的看法。

先戴上高帽子:12歲開始正式學日語,16歲的時候參加遊戲《英雄傳說:碧之軌跡》的PSP版本漢化,並在中期開始接手主要負責工作,以一己之力校對潤色完畢約三百萬字所有文本。有心的同學可以找STAFF名單來看,那個ID是「幻」的就是我。

——正文分割線——

0.

結論:天分不是一切,但天分非常差的人需要付出可怕的努力並且取得不如人意的效果。

天分是有一定存在必要性的,但態度的重要性優先於天分,因為態度決定了努力程度和思考深度。

我在這裡稍微介紹一下我認為作為翻譯,比較重要的東西。

1.中文功底

我們知道翻譯追求的「信達雅」,信就是譯文的意思要對,達就是譯文的行文要流暢,雅就是譯文必須優雅。可見三個要求其實就是對原文語言的了解以及對譯文語言的功底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中文和外文都要求有一定功底。而對於大眾來說……說句比較狂妄的話:不少人中文功底都不好

所謂中文功底不好是什麼意思?最基本的表現腦子裡有個意思但是用中文說出來就怎麼都彆扭。常見癥狀為斷句有問題。

例如,在日語中對遊戲道具的形容中,經常可以看見形容詞的直接疊加:【可愛的黃色的可以拿來靠在背後的卡通形象的抱枕。】

但中文這麼說就會顯得非常累贅,而且不自然。所以正常斷句可以是這樣:【黃色的卡通形象抱枕。非常可愛,可以拿來靠在背後。】

是不是一下就清晰很多了?可惜不少翻譯會直接翻成前者。非常遺憾。

還有很多只在原文的語言中才會有笑點的句子,只要中文功底好一些稍微抖個機靈,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舉個本人抖了機靈的例子:

「お前ら、ちゃんと反省しなさい!」

「はいはい?はんせいはんせい?ほら、反省した!」

本人的翻譯是:

「你們幾個,給我好好反省反省!」

「好呀好呀~夫俺——反~希影——省~你看,我反省啦!」

原文的意思是把反省這個詞的發音拆開來慢慢說,表達一種耍無賴的樣子:「你看我這不是按你說的好好念了一念么~」

而如果日語功底不好,理解不深刻,就會完全無法理解此處的笑點,因為假名和漢字寫出來的效果是一樣的。中文功底不好的話在這裡會完全沒辦法將笑點以中文寫出來,因為很難用日語的思維來帶中文,只能用他的意思轉化為中文。在這裡用模仿拼音發音的方式來還原這個笑點可以說剛剛好,因為日語的確就是用相當於發音方法的假名來表示角色所說的話了。

我已經儘力言傳了,但這裡的奧妙最好是去意會。

2.態度

態度決定了兩個東西:你的努力程度和考究深度

努力程度可以看看我在沉浸模式語言學習如何進行?(非計算機) - 月詠幻的回答這裡表述的,對於外語學習所必要的努力。當然我的方法肯定不適合所有人,但希望能夠以此作為大家的參考。

努力的成果是很多樣的,你可以通過記住了非常多的單詞從而在遇到別人不懂的詞的時候的時候不需要查字典,直接上。抑或是在一些比較少見的句子上想起固定用法。

舉例:一個態度和功底都不行的人的翻譯:

[they will tell you that "xxx sucks"]

【他們會告訴你,「xxx吮吸」】

吮吸吮吸吮吸吮吸√√√

(正確答案:他們會告訴你,「XXX超爛」)

只要有一定功底就可以看出這裡的「吮吸」是不成意思的。然而這竟然是我朋友從一本出版了的譯作上拍照給我看的。可見作者既沒有英語功底能讓他一下發現這是什麼固定用法,也沒有正確態度去調查了解。

態度還可以決定你翻譯作品時對其中涉及到的專有名詞的考究程度。

很簡單的例子,口袋妖怪中的ジバゴイル。俗稱飛碟磁怪/浮游磁怪。

所謂「官方翻譯」給出的譯名是「自爆磁怪」,為什麼呢?因為じばく是自爆,所以じば也是自爆。

錯!!錯得一塌糊塗!這腦補名詞的行徑簡直可恥!

ジバ其實就是字面意思的磁場,而這隻口袋妖怪的進化條件正是有特殊磁場的地區,DP中的殿元山也是有特殊磁場,BW中的電氣洞穴也是有特殊磁場。所以這個ジバ完全就是「磁場」的立意,需要以其為基本,再進行思考。而無論採取什麼譯名,跟磁場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自爆也是出局,毫無懸念的出局。

口袋妖怪的官方譯名一直很搞笑。再可以多舉一個,火系招式フレアドライブ,flare drive的假名簡寫,通用譯名為火焰驅動/烈焰驅進。官方翻譯為「爆炎電擊」。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英文的此招式名為fire blitz,而blitz是閃電戰的意思,此處採用的是「突擊、猛擊」的意思。而所謂的官方翻譯只看見閃電戰,就擅自將其理解為電擊。而招式本身就是渾身纏繞著火焰向對方猛地撞擊。到底哪個翻譯是正確的,我覺得已經一目了然了。這種望文生義的行為著實可恥,望廣大譯者切忌之。

至於好的專有名詞譯名態度,也是有個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依舊是口袋妖怪。口袋妖怪XY的神獸我要用榭尼亞斯(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是X)和伊維塔爾(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是Y)而不是澤尼亞斯和伊維塔爾,也是印證了英語中Xerneas和Yveltal。順便官方譯名哲爾尼亞斯和伊裴爾塔爾中間平白加的爾就是為了對應日語中的ゼルネアス和イベルタル的五個假名而已。你黑白時代還在用英語標準翻譯「爆炎電擊」怎麼XY時代用日語作標準來翻神獸了?所以態度簡直無比重要。

具體落到翻譯文章上的時候,翻譯的態度更可以決定你能發揮多少作用。

例如看見不懂得是什麼意思的句子,是跳過放空,還是隨便寫一個自己的腦補成果,抑或是停下來好好找找資料和字典?這些都和輸出高質量的譯文息息相關。

3.結論

天分只是讓你努力和思考的時候不那麼辛苦。而努力程度決定了你能花多少絕對時間去學習,這是學習任何技能都必須的付出,沒有可能性逃避。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你翻譯的時候對翻譯的原文花多少心思理解,以及寫譯文的時候對自己的遣詞有多麼用心。這些都是對翻譯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

所以,好好學習外語,多使用外語,端正自己深入挖掘研究的態度,並且要明白自己的中文水平。這樣才可以成為一個好的翻譯。當然,中文水平也是需要積累的,或者通過專門訓練也可以得到結果。

我很欣賞那句話:「以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都還沒到拼天分的地步。」(不知道出處在哪裡,還請指教),在沒有良好態度以及合理水平的前提下,天分什麼的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弱者用來自我逃避的借口罷了。

就想到這麼多。謝謝閱讀。有什麼錯誤的話請指正,共同學習進步。

以上~~


個人認為樓上月詠幻君說得不錯,但似乎不夠全面。談一點淺見。

首先引用一下自己的一篇文章,雖說談的是日語歌曲中的翻譯問題,但擴大到一般文學作品也無不妥。鏈接:淺談日語歌曲的翻譯問題

這篇文章本意是談學術,自然不會討論「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好的翻譯」這種話題。然而文章中已經有了很明確的答案。簡單來說,好的翻譯至少需具有下面兩點:

1.能準確地把握原文全部含義(包括但不限於:字面含義,邏輯關係,隱藏含義,語境,語言美感等)

2.能將原文的含義用漢語準確的表達出來

第二點,關於語言表達能力,在業餘者和做事態度不佳的出品方的作品裡常有體現(機翻,翻譯腔等)。樓上月詠幻君強調的也是這一點。

然而個人認為母語表達能力不錯的人還是挺多的,真正制約一個人能否成為「好翻譯」瓶頸其實是第一點——是否可以讀懂原文的意思。這其實並不簡單。對文學作品,這需要你有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對專業作品,比如專業文獻或者各種梗亂飛的系列作品,就需要你有相應的知識面。這一點才正是目前很多職業翻譯最最最缺乏的。

說起來,很多文學作品要看懂並不難,但翻譯後能否保留原來的意思就是兩說了。比如《ココロ?コネクト》第01卷里的這句話,給出日文原文、本人的翻譯、騰訊輕小說頻道(譯者:木吉)的翻譯以作對比,如下:

原文:芸術的と形容していいほど白くて細い足を、惜しげもなく見せつけながら永瀬は言う。本人は言葉通り見ら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を気にする様子もなく、ぺちぺち自分の太ももを叩いている。

本人:堪稱藝術品的雪白纖細的腿,卻一點也不吝嗇被人觀賞的永瀨說道。本人也如其所言完全沒有露出在意的表情,還啪啪地拍了幾下。

騰訊:永瀨說道,毫不吝嗇地展示著足以被稱為藝術品的既白皙又纖細的長腿。為了證明她所謂的毫不在意並非吹牛,她還啪啪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看騰訊的翻譯,意思基本是對的(除了腦補了一個因果關係);用詞無疑也不錯,毫無疑問達到了「出版級」的水準。然而考慮語境的話,根本就是不及格的水平。原文和本人的譯文,都體現出了一個不拘小節,活潑大方的少女形象。然而騰訊的譯文,給人感覺卻是一個恨不得把腿給全天下人看一遍的碧池,完全扭曲了人物形象。

顯然,譯者對語境的把握出現了問題。我的評價是:譯者根本沒有準確理解原文的意思,只是機械的比葫蘆畫瓢般把文字轉換了一下,忽視了背後的細節。這種錯誤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其實非常常見。

類似的,為何如《生活大爆炸》這樣的美劇,搜狐的翻譯比人人影視的翻譯差很多?也是一樣的道理。搜狐的譯者並非英文或者語文不好,而是因為根本看不懂其中各種美國特色和學術專業的梗。

再舉個例子,我的一位師兄,博士畢業後去了一家專業翻譯公司,負責將外國公司的英文版國際專利翻譯為漢語,以便其申請國內專利。據其所言,這一行雖然收入與工作量掛鉤,但月薪2W以上的人非常多。這個待遇,應該是遠超翻譯的平均收入了。其實師兄的辭彙量,口語,寫作,未必就比外語系專業人士更出色,然而為何能拿到更高的收入?無他,他看得懂的東西,別人未必看得懂。

所以,能否讀懂原文,很大程度上是能否成為「好翻譯」的重要瓶頸。

當然了,母語語言表達能力也同樣重要。母語表達應該是基本功了。然而如果說活躍於貼吧的逗逼翻譯腔為數不少這點還可以理解的話,一些商業作品也譯的很逗,就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了(雖說出品方的態度也有一定關係,不見得都是翻譯的鍋)。隨隨便便能舉出很多例子,樓上也說了一些,就不再廢話了。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做翻譯需要天份么」?

前面說了:翻譯是需要能力的,主要是理解能力和母語語言表達能力。

那麼這些能力需要天份么?答案是:需要。

首先專業文獻基本上是無解的(畢竟總不能指望一個沒學明白大學物理的人看懂Physics Review Letters這類專業前沿雜誌吧)。這個算小眾,跳過。

文學類作品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學鑒賞(閱讀理解)能力。把握不住原文的精髓,很容易譯得面目全非。即使是日常作品也難免不會有文藝的成分,能否準確表達出原本的意思,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至於母語表達,其實也是一種天份。

同樣的內容,即使是最簡單的日常會話,有人能譯得簡練準確,有人羅哩羅嗦還詞不達意。這一點天才和凡人確實有差距,俺之前看美劇時,常常被一些精妙的翻譯驚得眼前一亮,然後自嘆不如。

最後說一點,這裡所謂的「天份」,其實並非不能後天培養。很多人也是接受了足夠的教育、訓練和實踐才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比如某些愛好者出品的譯作,越譯越好,就是明證。

——以上,一個外行人的觀點。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翻譯是需要天分的,這種天分是指對語言的敏感,一種天生的感覺。大概佔到30%左右。

除了天分以外,就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了,單詞,語法,工作經驗,不多說了。

在此,我想說的是,做翻譯,除了天分和努力,還需要心理強大。

相信翻譯的同行應該都有過相似的體會,翻譯是被作為附屬品的,一個配件,不會被當做重要角色。你做的好了,是你的本分,應該做的,這個我也不想多說,因為拿工資了,領導這麼想,也是正常。有一個不能忍的是,除了翻譯以外,領導還會要求其他超越翻譯能力以外的事情。例如我現在,在日本出差,領導覺得翻譯的量不大,不顧我的意願,讓我兼任測試。翻譯是一份需要隨時進入角色的工作,也就是說隨時會需要筆譯以及口譯,而測試又是需要守在機器旁確認結果,並且這不是一個容易上手的活,它需要有基礎知識,需要懂編程語言,寫腳本。我沒有直接跟領導講,但是我跟我直屬的leader說了翻譯與測試無法兩立,並且我也無意做測試,我只想做一名好翻譯。我猜想我的直屬leader向領導轉達了我的想法,結果就是這位領導找了正在出差的所有人談話,除了我。談話內容包括對出差的看法,有什麼問題,以及以後出差的預定等等內容。讓我覺得憤怒的是,領導可以覺得我只想做翻譯,不想做測試,所以以後不讓我出差,這都可以,但是這種明顯無視我的存在的行為是什麼?這不是對我的不尊重,這是對翻譯這個職業的不尊重。在我之前已經有一位翻譯在日本出差,這位翻譯不排斥理科的學習,最後也學了一些測試的皮毛,簡單的測試項目可以和其他擔當一起測一下,但是她表示沒有時間做翻譯,於是又調整我來出差做翻譯。結果領導又故技重施,覺得能坑一個是一個,萬一我是個逆來順受,對領導的話言聽計從的,那不就方便了嗎?結果並沒有如他所願,所以,他用這種赤裸裸的對我的無視,來表達了他的不滿。再補充一點,除了翻譯的工作之外,我也輔助做一些其他類似總務的事情,並且如果測試組有需要,我又有空的話,也會幫他們按照手順裝裝機器,升個級什麼的,這本身我也不會,好在不是太難,也有詳盡的手順,但是如果有問題,我還是要求助其他測試人員的。

對於上面的這件事,這幾天我一直覺得心裡堵得慌,所以工作起來沒有之前勤奮,只想儘快結束這次的出差,讓自己從這種陰鬱的心情中走出來。我也一直在試圖安慰自己,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不要讓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昨天晚上回到宿舍之後,我甚至一個人默默流淚,就是覺得心裡憋的慌。

所以,我想應該不僅是翻譯這個職業,做任何工作,做人都不能玻璃心,需要有堅韌的心理素質,才能對抗工作,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

以上。


我覺得「很需要天分」的事,大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需要長期積累的事。而沒有濃厚的興趣,很難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斷克服困難。


翻譯工作一般都可以分為兩部分, 理解和表達.

理解的部分主要是靠努力. 拋去學習語言的努力不說, 光是世間的各種知識, 也遠遠不是一生能學的完的. 源語言的writer對他所寫的街道上的一草一木如數家珍, 源語言的speaker對他所說的發動機的每個零部件了如指掌. 那麼作為譯者, 你不可能像他一樣了解, 但也要用十二分的努力去接近. 這些相關知識的學習輸入是必須的, 都是純粹的努力. You can"t know everything about everything. But you can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至於表達, 有一點點的天賦成分在裡面. 就像要做一個出色的writer和出色的speaker需要天賦一樣. 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沒達到拼天賦的層次, 憑藉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good writer和good speaker的.


謝邀!

就我個人而言,天分不重要,熱情最重要。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而言,還沒有到需要拼天分的程度。共勉啦小朋友。


不請自來,看完了所有答案,隻字未提中國著名的翻譯家,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做翻譯是否跟天分呈正相關我的確不知,但是這並不妨礙我找出中國歷史上的翻譯大家來做一番對比,即如李世民所說,用歷史中的人物作鏡來觀照現實中的我們

先說一下我要提及到的翻譯大家的名諱,以正(Zhuang)視(bi)聽,他們分別是梁實秋,朱生豪。其實如果大家對翻譯比較感興趣的話,可能已猜到我要說什麼了。

好,言歸正傳。

提到莎士比亞的譯著就不能不提到朱生豪,1912年生人,1936年(24歲)著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那才如此年紀的他真的有資格翻譯莎翁著作嗎?我暫且當諸位對他一無所知,對照著當今社會流行的評判人才的標準來衡量一下他的實力。

既然是搞翻譯的,那我們先看看是否有留學背景,能不能夠上一個海歸?說到這可能讓有些人失望了,因為他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並非名流,這一輩子,他從未走出國門。但值得幸運的是,這讓當年小小的朱生豪知道拼爹這條路是走不通了,我相信這對他對他的未來是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的;我們再看他的學歷,他曾就讀於杭州之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和英文系。怎麼樣,是不是聞所未聞的一個學校,答主也一樣從未聽說,這水平放現在來看就是連211的標準都沒達到嘛。再看工作經歷:1933年7月大學畢業後去上海世界書局工作,任英文編輯。似乎也平淡無奇,大抵英文編輯這段經歷讓他受益頗多,也讓他得到實實在在的翻譯訓練,但是仍叫人為他擔憂,為他的翻譯水準打個問號先。

我們再看梁實秋,同樣先評估實力。

梁實秋出身清華留美學校,在美國哈佛大學(世界頂級名校)受教於白璧德教授(比較文學權威),後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後(頭頂光環的海歸)又在山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抗戰時,梁實秋又是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主任委員,他還是《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者,咦,他也翻譯過莎士比亞?不僅如此,他還是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這些經歷或者頭銜中的任何一項放到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那都是逼格閃閃,看來我們的朱生豪同學要被梁實秋同學吊打了,這二者在實力方面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嘛。

那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樣呢?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那我們再看看經過80多年的積澱後二者譯作評價如何

我們先看對朱生豪譯作的評價:他所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以「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為其宗旨。譯筆流暢,文詞華麗。是迄今中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這是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的評價

他的散文體《莎士比亞全集》譯筆流暢典雅,文句琅琅上口,善於保持原作的神韻,傳遞莎劇的氣派,給我們的內心留下酣暢淋漓的記憶。朱生豪文學修養頗深,更難得的是漢、英語都很有造詣,所譯莎劇斟字酌句、通俗易懂,較他人的譯本以典雅傳神見長。——這是洪忠煌的評價

梁譯本的評價:最大特點為:白話散文式的風格;直譯,忠實於原文;全譯,決不刪略原文。除此之外,梁譯本還有獨到之處:一是加了注釋。莎翁作品原文常有版本的困難,晦澀難解之處很多,各種雙關語、熟語、俚語、典故也多,猥褻語也不少,梁實秋不但直譯,而且加了大量注釋,幫助讀者理解原文。二是每劇前都加了序言。序言中對該劇的版本、著作年代、故事來源、舞台歷史、該劇的意義及批評意見等均有論述。正因為梁譯本有如此特色,廣電社出版的中英文對照版《莎士比亞全集》將會受到讀者和學界的廣泛歡迎。——這是宋培學的評價

似乎有一種平分秋色的感覺,朱譯本流傳最廣,讀者最多;但梁譯本未作刪節,亦不乏擁躉。但若考量二者的人生經歷,似乎朱更勝一籌。但這是因為朱天分極高嗎

朱在《譯者自序》中寫道:

余篤嗜莎劇,嘗首尾研誦全集至十餘遍,於原作精神自覺頗有會心……雖貧窮疾病,交相煎迫,而埋頭伏案,握筆不輟。凡前後歷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譯莎工作之艱巨,十年之功,不可雲久,然畢生精力,殆已盡注於茲矣。

我譯此書之宗旨,第一在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曉暢之字句,忠實傳達原文之意趣;而於逐字逐句對照式硬譯,則未敢贊同。凡遇原文中與中國語法不合之處,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結構,務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為晦澀之字句所掩蔽。每譯一段竟,必先自擬為讀者,查閱譯文中有無曖昧不明之處。又必自擬為舞台上演員,申辯語調之是否順口,音節之是否調和。一字一句之未愜,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盡得理想;仰居僻陋,既無參考之書籍,又鮮質疑之師友。謬誤之處,自知不免。所望海內學人,惠予糾正,幸甚幸甚。

其所成大家者,大抵在此。

完。


天分plus領悟能力plus熱愛佔70%,語言和翻譯的練習佔30%。記得讀書時,老師給了我很多「genius 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的comment。不為炫耀,只為了說明,talent 的重要性。


要做到特別高水平的翻譯可能需要吧,但我覺得興趣什麼的更關鍵。翻譯,尤其是筆譯是很辛苦的,而且報酬與付出不成正比,如果無法從中獲得滿足感,你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堅持努力,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水平。


作為一名英語翻譯,我覺得需要。翻譯是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有天分不一定一下子就能翻好,但水平提升會比沒有天分的快得多。翻譯是個苦差事,剛開始覺得吃力、不適合、進步緩慢,就不建議堅持了。筆譯的話,那微薄的薪水也讓你根本堅持不來。如果非要做翻譯不可,沒天分也可以堅持,可能會成功,但不會達到一流的水平。林少華、王道乾的譯著,現在也沒有人超越吧,這就是天分。


我認為是這樣的

努力+天賦=大師

努力+沒天賦=高手

不努力+天賦=裝逼犯

不僅是翻譯,世上的技藝大多都是如此。


非常需要。

僅就文學類翻譯而言,翻譯本身不止是兩種語言的表意轉換。文學架構有其精氣神,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都要相當熟稔,兩種語言功底都要好自不必說,更要加之作為文學愛好者本身的天分與靈性,以及對翻譯這一過程的理解與熱情,才可能使得譯文成為藝術品。

沒有天賦,可成翻譯,不可冠以「家」名。

非文學翻譯的筆譯(商業文件等),在同樣達到表意準確語句通暢的基本標準情況下,不同人能翻譯出的水平,一樣可以有天壤之別。

我本科學翻譯,老師每周會布置各種漢譯英作業,從藥品說明書、房地產合同到網站廣告和小學生作文,簡直花樣翻新。

但他的評分標準里,一個很重要的不變的部分叫做「style」。

一個好的翻譯家,必然有屬於自己的風格。

而這風格,更像是譯文的靈魂。槍手們會發現,仿照名家寫作,無論如何努力,靈魂是仿不來的;翻譯大致同理,刻苦練習可以令你的譯文初具形態,但始終缺乏深層共鳴。

靈魂最終還是來源於天賦賜予。

Practice makes perfect, but never brings you soul.


大體上講

口譯比筆譯更需要天分

同傳比交傳更需要天分

文學翻譯比科技翻譯更需要天分

中譯英比英譯中更需要天分

天分什麼的都是相對而言的啦 學語言還是掌握方法之後踏實努力最重要~


作為時政類翻譯從業人員,我認為非常需要天分,主要是語言天分。有些人天生就對文字敏感,語感好,讀讀報紙看看新聞,一些詞語的搭配用法就記下來了,他們的翻譯讓你感覺到的是專業和流暢。而木有天分的人,連努力的方向都找不到。。

其實考察自己有沒有語言天分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你在寫朋友圈或發微博時,會不會在腦中提前梳理結構?能不能順利成文?成文後有木有興趣再反覆推敲遣詞造句?有木有思考怎樣才能引發別人的興趣和討論?如果有以上思考,說明你對語言還是很有天分的。。

ps答主也是個翻譯混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討論提高水平的方法^_^


先去翻譯網站上試試唄,比如DD翻譯官,http://www.ddtrans.net


這裡引述一下動態對等理論鼻祖Eugene A.Nida先生在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一書里的原話:

Since translating is a skill, which requires considerable practice, most people assume that it can be taught, and to an extent this is true. 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really exceptional translators are born, not made. Potential translators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aptitude for the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or they are not likely to be outstanding in their profession.


我覺得吧,還是需要天賦的,因為有幾個人能把Zed翻譯成劫?


就像前面有人回答的: 「大部分人還沒有需要到用天分的地步,勤奮就夠了。」

現在好多做翻譯的別說勤奮了,連基礎都做不到:翻完不復讀、不考慮語境、選詞不恰當…

如果目標不是成為出色的翻譯家,那麼能做到認真有責任心就能成為合格的翻譯。

(以上針對筆譯)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不記得原話

「大部分人還沒有需要到用天分的地步,勤奮就夠了。」


推薦閱讀:

精通四種以上的語言是什麼體驗?
在西方辭彙的引入上,為什麼近代講究「信達雅」,而當代卻往往「零翻譯」?
世界上學習語言難易度排行是怎樣的?
可不可以用西里爾字母拼寫英語?
希伯來語為何能復活?

TAG:語言 | 翻譯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