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丞相或者說皇帝之外的朝廷能夠對皇權形成多大程度的限制?

以前讀過錢穆先生的一部好像叫作《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書,其中對漢代中央政府的成熟程度的褒獎超出了當時一個高中生對漢代歷史的認知,一直不解


這個回答有諸多謬誤,很久前寫的,當時需要修改,一直懶的拖了下去。

權當個參考吧,不足之處請朋友們改正。

這問題問的是漢代,以丞相為首的外朝把持的相權,和君主自己的君權,兩者比較,如何衡量孰重孰輕,如何此消彼長。

也就是漢代丞相的相權制衡君權最大到了什麼程度

漢代到武帝,丞相就被架空了,中朝外朝設立,丞相的相權轉移到了大司馬大將軍(皇帝親信,一般任外戚,君權內部自己人)手中,政治中心轉移,完全集中在君權王黨內部。

關於權力結構的解讀,我其他答案里有這麼一段話:

中國的歷史自始皇君主制集權,主要有兩大矛盾,一是朝廷中(本來朝廷我都想寫zhongyang兩個字,但這個詞有篇文因此被知乎河蟹過)君權與相權的此消彼長的內部根本矛盾;二是朝廷與地方實權派的拉鋸外部大局矛盾。

君權內部下,宦官、外戚、宗室(外放就成地方了)依附君上,天然加成,實打實的王黨勢力,但又與君主有權力衝突,一個不小心,就是大禍,很容易制度上不足,或君主自身勢弱,在權力的遊戲里倚重這三者過大,就擺脫自己掌控,反客為主。

所以,到了武帝這裡,丞相所代表的相權就失去了抗衡限制君權的實力。

這個問題主要回答武帝前,漢初丞相的權勢程度就可以了。

我過陣子補充敘述。

以下的敘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漢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勢可傾天,是被武帝怎麼通過中朝以親信外戚大司馬大將軍為首的大批新官僚,轉移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的。

漢代武帝前,只有兩套平行(後來有了內朝,就是三套了)的行政官僚班子。

之後被稱之為外朝,以丞相等三公為首的三公九卿中央朝廷官僚體制。

還有宮廷內部的宮廷官。

簡要敘述三公九卿制相權核心的三公。

丞相,初稱相國,後改稱大司徒。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後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置一丞相。有兩長史,鞦韆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

有一整套屬官:

長史,在丞相府類似朝中丞相的位置,總領相府官吏。

諸曹(丞相府分職能的辦事機構,類似朝中九卿列卿):

長吏:掾。次吏:屬。

數百人。

你沒看錯,就是小型的一整套朝廷百官。

御史大夫,後改稱大司空。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姦猾,治大獄,武帝所制,不常置。

兩個職能:

1:副相實權。

2:統領御史、刺史監察朝廷、地方百官。

太尉。後改稱大司馬。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

不常置,時設時廢。

固有僚屬,僅有長史。

(加兩句漢書·百官公卿表教案的注釋:

1相國、丞相:官名。是百官之長。在戰國與秦時,原名相邦,漢初因避

高帝諱,故改為相國。

2秦官:本表所云秦官,包括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官制,

它皆類此。)

中朝(內朝)

漢武帝設置內朝外朝,開始轉移政治權力中心。

內朝的核心領袖人物是大將軍。

還有新建立的一整套新官僚:

侍中,給事中,散騎常侍,符節令,黃門令,中書謁者令,領尚書事(注意這後面的幾個名字,後世隋唐的三省制,尤其是領尚書事,馬上這個職位就能發揮作用了)。

大將軍。

本來歷代將軍最高頭銜是上將軍,大將軍自韓信始。

大將軍在漢初和太尉一樣,時設時廢,戰時用,平時棄。

太尉幾乎完全沒能掌握軍權,大將軍則在設立的時刻掌握了實權。

直到武帝設內朝,以大將軍一職為核心,逐漸扶植抗衡外朝,最後全面壓制搶奪走大部分相權。

這個開始固定設置大將軍的人是君權王黨的親信,外戚,衛青。

大將軍從衛青開始,位在三公之上。

直到後來,武帝發明了一種新手段,加速內朝從外朝奪權,轉移權力的速度。

加官:在內朝官員的原有本職上,兼職。

侍中、左右曹、諸吏、中常侍,皆加官。

大將軍加官為大司馬(太尉改名)。

外朝三公的太尉與內朝的大將軍合二為一:大司馬大將軍。

權勢劇增,從固有的唯一僚屬長史,增加一系列僚屬:司直、功曹、議曹史、門下史、主簿等。

最後,大司馬大將軍又加了領尚書事一職。

開府置官,和相府並立,徹底壓制丞相為首的外朝。

做過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有霍光,王莽。

大家應該都懂這權勢的程度了吧。

內朝核心大司馬大將軍,傳統由君權王黨下的成員外戚擔任。

君權通過設立內朝,以外戚為大司馬大將軍,成功轉移剝奪了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百官相權。

(三公的改名,就是標誌著丞相和御史大夫,這兩個首相和副相的職權被太尉和大將軍合一的新職位徹底架空,就此,這個新職位成為孕育權臣的溫床,權勢比丞相更甚。)

丞相在漢初自己僚屬的班子簡直就是朝廷百官的小縮減版。

自身又統御百官,有任免處置甚至刑殺大權。

鄧通得罪申屠嘉,被傳喚進相府,如果文帝救援不及時,差一點就死了。

漢初丞相權勢可見一斑。

就這樣,明天完善編輯補充本題詳細關聯內容。


謝邀。

在這方面不是專家,答案可能會偏題。

首先政府的成熟程度跟對皇權的限制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個人以為題主問題描述里說的「漢代中央政府的成熟程度」與問題可能無關。

其次,權力的本質是一種能力,是能力就有邊界,而「權力的邊界」和「對權力的限制」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打個比方,皇帝宣布自己對自己國土上方的天空有管轄權,但是他自己不能飛,也沒有能讓人飛的工具。他宣稱自己有權力管空氣,但實際上管不了,這個是權力的邊界。

從這個延伸出來:皇帝自己一個人精力有限,幹不了太多事,所以給自己找了個幫手。這個幫手的任命基本都是出自他自己的意願,獎懲也完全是他說了算,這個也不叫限權,這叫工具性分權,它的本質是增加皇帝的權力而不是減少皇帝的權力。

一個人擁有的權力讓他本來能做某事,但是由於一種反作用力使他不能做某事,這才叫「對權力的限制」。

因為權力本質上就是改變他人做決定的能力,而對權力的限制,也就是對這種能力的限制。那人性豐富多彩,權力的施行手段千變萬化,限制手段當然也五花八門。舉個例子:爸爸有權力不讓女兒出去玩,但這個時候女兒跟爸爸撒嬌求爸爸放她出門,這在廣義上也是一種限權。所以理論上無限的權力,事實上常常受到限制。

大體上,對權力的限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制度性限權,廣義上也包括法律對權力的限制。

習俗性限權,就是歷史上某人開創了不能做某件事的傳統,這個傳統被人普遍默認。

公意性限權,就是暫時性的群眾意見和公眾輿論限制某人做某事的權力。

能力性限權,就是某個人的能力過於強大,使得理論上權力比他大的人不得不依賴他,事實上聽從他。這個時候,他對皇權也構成了事實上的限制。

在整個皇權社會,絕大多數情況下,官僚機構對皇帝的限權屬於後三種,第一種基本不存在。而皇帝的權力有限,本質上經常是他個人的能力或精力遇到邊界,以及他不得不把權力分出去,而不是真正遭到了限制。

具體到漢代,按錢穆的說法,皇帝的秘書處只有「尚書」,而宰相的秘書處有「十三曹」,所以全國政務都要彙集到丞相。這個本質是丞相通過制度增強了自己處理政務的能力,使得皇帝不得不依賴他。但真正的最終決定權在誰手裡?還是皇帝。所以丞相的權力內容多而不重要;皇帝的權力內容少而重要。而且正因他的權力內容少,他才更有精力集中運用這些權力。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漢武帝時期為了攬權,讓自己身邊的近侍官員參與重大決策,導致權力中心的轉移。比如少府屬員尚書令本來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但後來獲得了比宰相還大的權力,能夠彈劾宰相。這屬於皇帝自身的工具性分權,它實質上是助長了皇權。

此外,依錢穆先生的說法,漢代的傳統是先做御史大夫,才能做丞相。換句話說,皇帝也不能隨意地把人提拔成丞相。這也可以看作是對皇權的某種制度性限權或習俗性限權。

除這種很少的情況之外,制度性限權大多數時候不存在,皇帝和官僚政府之間的權力邊界經常是彈性變動的。漢初幾個皇帝性格比較溫和,丞相又是開國功臣,所以皇帝對丞相就尊重些;後來漢武帝個人能力非常強,丞相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權威了。再後來漢武帝留下一個霍光,他的實際權力又比皇帝還大。這就是因為個人能力的不同導致權力中心的轉移了。

最後,錢穆先生這書的寫作,用意在於反對那種認為中國古代制度全是皇帝專權,因而不重要的看法。所以他會用比較誇張的說法說古代中國也有分權制衡,也有君主立憲之類的。但實際上,政治制度和現象本來就是非常豐富多彩的。中國政治中的諸多權力鬥爭現象,在西方也存在。與此同時,現代政治制度跟古代政治制度有本質區別。把古今中西形似而實不同的制度混為一談,也沒多大意思。


西漢自劉邦開始到漢武帝劉徹前期都是功勛貴族代表擔任丞相。

丞相有財政,人事決策權。皇帝參與重大事件,戰略規劃,具體行政都是百官向丞相負責。由於早期丞相多為有威望的貴戚(蕭何,陳平,),且能力出眾,故能與皇權分庭抗禮,經常能改變皇帝的意志。

到武帝中期時,劉徹太過強勢,動輒因過失斬殺丞相,丞相之位漸失權威。甚至後來武帝設置大將軍之職,為百官總領,而大將軍一職在兩漢大部分時候都是後系外戚擔任,權勢大到丞相如虛職。

所以兩漢的相權與君權的完美平衡只持續了很短一段時間。


目前的第一票答案開篇就錯——內朝的權力正式得「架空」(此詞絕不準確)外朝,霍光錄尚書事並排擠清除了車千秋桑弘羊之後才是標誌。此前衛青霍去病等人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權力。尚書台地位的升應該是武帝期間,但也尚未成為定製。

後面更離譜的就不多說了。請至少知道秦漢官制史稿再來講秦漢制度。霍光領尚書事居然也算入武帝時期,真是太神奇。

另外,武帝什麼時候讓大將軍總領百官了?!!班在百官前和總領百官應該是兩回事吧?即使後來霍光,在一開始也不是總領百官吧?


「政令不出中南海」聽說過吧?「一個普通黨員」必須去南邊才能說話讓人聽見知道吧。就是偉大領袖不也屍骨未寒老婆手下就給人一鍋端了嗎?穆罕默德死了幾千年了現在10多億人每天拜他五遍。這是現在這個時代,以前最快的交流速度從地方到皇帝也得快馬三天,你覺得那些皇帝和「朝廷」相比哪個真的能影響天下?

太厲害的人只是一個人,你能知道多少能管多少?你知道誰跟你說真話?就是知道了你能全殺了?

能力就是能力,領袖的能力就是能讓別人替你做事的能力,而不是有一堆機器人聽你的命令做事前,這還是假設機器人真心聽你而不是陽奉陰違。要是只是世俗意義上的槍杆子暴力機器皇帝就永遠不會被推翻了。


推薦閱讀:

漢有黨錮之禍,唐有牛李黨爭,宋有元佑黨爭,明有東林黨爭。其異同是什麼?
如果羅馬帝國和漢帝國發生戰爭?
西漢孝武帝對匈奴的大規模征伐是不可避免的么?
為什麼古代漢族強盛的時候向西征服而不是向北?

TAG:中國古代歷史 | 官僚 | 漢朝 | 中國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