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耶魯、GSD和普林斯頓三所院校的建築學專業?
題主是一隻出國狗想去美帝讀March2希望三個院校建築學的大大們都來說一下感想?(? ???ω??? ?)?比較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建築設計風格與研究導向、學費/生活成本、學生畢業發展去向、所在城市環境等
個人的話比較傾向耶魯,去交流的時候感覺有一種陽春白雪的old school高冷氣息;GSD總感覺像血汗工廠(ˉ﹃ˉ)普林因為國內去過的前輩實在太少基本完全不知道在發生什麼。。。
首先,這是一個跑題的回答。對Yale的了解並不多,在這個回答中,我比較的是GSD,MIT,和Princeton這三所學校,基於一個非建築背景+MArch學生的觀點。
背景:美本,中國籍,本科非建築。被Yale拒了,收到GSD,MIT,和Princeton的MArch1(or equivalent)項目錄取,其中MIT和Princeton給了全獎(full tuition+stipend)。剛剛從三所學校的Open House回來,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風格/Faculty
GSD-
GSD的風格還是很明顯的。因為深受Preston Scott Cohen的影響,整個學校的教學(建築)都是圍繞著representation而展開。個人認為,GSD的教學更像是一種及其嚴格的技能鍛煉/訓練,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中國的藝考...至於faculty方面,因為教授們都是GSD出身,所以思想單元,甚至並不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至於這是不是一件負面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舉一個細節,Cameron Wu在和學生討論的時候就說到有很多建築界的人,因為商業上的成功就full of sxxx,他們來GSD講座的時候滿嘴跑火車,小朋友們要有critical thinking哦。然後我問了他有關Patrik Schumacher的話題(因為parametric design也是Cameron的expertise),他就一臉不屑地開噴,連我插話的機會也沒有...亮點是他最後說自己並沒有看過Patrik的書...所以這是不是有點打臉呢?當然,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GSD也有很多很多有趣的thinkers(畢竟人多力量大)。
說一個毫不相關的:就算是再商業再full of sxxx,Patrik Schumacher也真的是當今建築圈中的一股清流...兩年前我剛開始接觸建築的時候,對他的認識不過是Zaha的二把手,把「大師才華」轉換到實踐中的推動器和實施者。後來對他產生興趣是因為他的一些在AA的講座。再後來就是他在Alejandro Aravena獲普利茨克時發表的言論成了大新聞。我覺得我的看法和這個知乎上的匿名回答很相似,它把我想的都表達的不能更清楚和簡練,我真是自愧不如:
「 Patrik Schumacher說得對,說了一個事實,亞歷桑德羅所做的,很大程度上是為大資產階級穩定民心的一種實踐,所以才能獲獎,為窮人提供更好地住宅當然能夠穩定社會。然而Patrik Schumacher自己卻也代表的是直接為大資產階級服務的那一派建築師,他們在藝術上銳意進取,只求有人會贖買他們的作品。
建築本就不高大上,談論社會責任與否,都不能左右建築設計是有錢人的玩物的事實。彭一剛先生在建築空間組合論里說過:「建築師是為有資產階級服務的。」
Patrik Schumacher既想做好對私人業主的服務,又想有亞歷桑德羅的社會聲譽。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24543/answer/818136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MIT-
MIT的faculty有點乏善可陳。大部分教授都是年輕的,具有「實驗精神」的。有一些faculty的作品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比如Skylar Tibbits,比如Liam O『Brien,而且都在各種雙年展上亮過相。從他們身上也許可以看出新的從業方式?問了一圈現在的學生,總體的反饋是環境很開放,如果對tech感興趣的話,資源很好,至於最後學生作品做到什麼程度,是否和tech結合,都還是自己決定的。
Princeton-
第一節studio是Michael Meredith/Stan Allen帶,第一節representation是Michael Young帶,第一節結構是Guy Nordenson帶,MArch Thesis是Elizabeth Diller,所有的computation幾乎都是Axel Kilian帶...普林斯頓的faculty陣容用奢華來形容一點不為過!雖然大多數老師住在紐約,但他們都不是零時工,而且每周除了上課之外還有固定的office hour。這樣的環境,對於喜歡交換思想和有意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還有點大師情節)的人來說不能更合適。這次Open House,我有幸見到了幾乎所有的faculty(就連on leave的Michael Meredith都來了,因為要參加評圖)。說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普林斯頓的faculty中只有Michael Meredith和Monica是GSD出身,別的老師都是Cooper Union/Princeton這個大紐約圈子的。老師自身多元化的出身,導致這個學校註定走向一個eclectic的風格:Diller最初是學電影/攝影的,Stan Allen和Paul Lewis也是文理教育出身。 也許不拘一格(eclectic)就是這個學校的風格(agenda)吧。
再說一個毫不相關的:在講座的時候,因為位置的關係,我看到了Stan Allen的iphone密碼...(罪過罪過)
設備資源
GSD-
GSD的設備非常出色,各種設施也很齊全,缺材料的話出門走兩步就是Blick。據學姐說laser cutting是免費的,3d列印需要收費。
MIT-
不用說了吧...畢竟是技校。大多數的fabrication是不需要收費的,只需要材料錢。3d列印的話,MIT是採取每名學生都象徵性地收取75元的機制,實際上和免費的差不多。自己買的話,去Blick也非常方便。
Princeton-
Monica來了之後首先就更新了很多設備,比如3d印表機,和Axel的Embodied Computation Lab等等。另外Princeton的staff像是照顧寶寶一樣在照顧學生,好像材料都是直接幫學生買到學校的,也許和Princeton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有關係。
人脈資源/就業/畢業之後的方向
GSD-
人脈方面的資源就不多說了,在Open House的時候, John May說了一句很形象的話:你走到任何一個美國的建築學校,閉上眼睛扔一塊石頭,如果砸到的是一個faculty的話,十有八九是GSD畢業的。總而言之,GSD(也許)就是未來從業的保障:如果你的目標是做一個建築白領還是不是作為guest critic去評圖,那GSD簡直再適合不過了。至於別的方面,還是那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
MIT-
MIT畢業生在行業內很「響噹噹」的名字不是很多,在國內的話眾建築的James Shen可能算是比較有名的(雖然也是豆漿叔帶回國的)?個人感覺是因為現在建築圈有話語權的人少說也得四五十了,老一輩的人(尤其美國人)可能還是偏向Ivy League一點吧。總體感覺MIT的畢業生從業路子很寬,有給XBox做設計的,有給赫爾佐格打工的,也許是因為課程設置很靈活,選修課很多。也有畢業之後當老師的,Axel Kilian(普林斯頓computation的扛把子)就是在MIT讀的SMArch和PhD。
Princeton-
Pton的畢業生可以說一般都是兼顧教書和從業,年輕一點的比如Michael Young,Jennifer Leung, 和Bureau Spectacular其中一個合伙人,中年的有Paul Lewis,Stan Allen,和Greg Lynn等等。在中國的話NeriHu的胡如珊,零壹城市的阮昊,還有剛剛完成一個住宅項目的本構(Bengo Studio,在archdaily和architizer上都有他們的項目信息)的向南。總體來說,普林斯頓的校友是少而精吧,雖然人少,但是都是精英大牛,還要啥自行車...
趨勢
GSD-
之前Preston Scott Cohen是Architecture Head,現在Michael Hays算是過渡期?不久後GSD會有一個新的head。不過因為GSD的大環境,新的head可能還是從「自己人」裡面找吧。不過GSD的未來太穩定了,建築方面的話不需要擔心因為faculty更替而帶來的影響。
MIT-
新的老大,Hashim Sarkis總給人一種很樂觀的感覺,但我不是很喜歡的是他說話總是打太極,也問不出來他具體的計劃和一些措施。他自己的實踐做的...也就這麼回事兒。總之人是好人,但不知道是不是個能幹的人。Architecture Head的話,Meejin Yoon是個很可愛的阿姨(本人95年的),自己的firm做的也不錯,但在和她的談話中我總覺得她有一種保守的趨勢,總是強調雖然在MIT學建築,也不要求大家都要搞tech方面的東西等等。Meejin自己的項目中總有一些和tech結合的成分,也可能是因為MIT的大環境。Sheila Kennedy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並且和tech結合的項目,也許她才是比較有MIT精神的實踐者?值得一提的是,MIT現在的faculty大多是GSD出身...(並沒有什麼結論,隨便一說)在Princeton參加Open House的時候,似乎有一些faculty對MIT最近幾年的光景有一些負面的看法,似乎是認為MIT現在的faculty成員都太「平和了,」沒有「進取心,」風格也更接近GSD...... Monica給我打電話通知我被錄取的時候,也跟我說過: Don"t go to MIT, we are so much better...lolz
Princeton-
自去年年初起Monica Ponce de Leon成為Pton SoA的Dean,Pton總算是終結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時期。據一些在Princeton讀書的前輩說(可靠消息),Monica在管理上給普林斯頓帶來了很多積極的改變,具體體現在各種活動的funding上:比如旅行經費,研究經費,和各種講座設備等軟硬體都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直接翻倍了)。Monica在建築界的名聲也不用多說了,從Office dA到後來和Nader分道揚鑣,從GSD到Michigan,她始終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manager)。八卦一下,據一位在MIT教書的老師透露,Monica在Office dA時期和Nader Tehrani的分工很明確,前者做管理,後者做設計,天造地設的一對啊...可惜了...貌似分開的原因也是因為Nader亂花錢...另外Monica是做Robotics的,估計對她的到來最感到高興的是Axel吧。
地理位置
GSD-
波士頓/康橋,就不用多說了吧。之前和一個GSD的老師聊天,他說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城。除去各種文化場所之外,吃的還不錯,住的也沒紐約這麼貴,更重要的是到機場真的很方便。
MIT-
同上,只不過MIT離Boston更近一點點(過橋就是)。另外離central square的hmart更近一點點...(喜歡做飯的本人是hmart的忠實粉絲)
Princeton-
Princeton的地理位置好處很明顯:精緻的高檔社區,安靜的學術環境,離紐約/費城大概是一個小時火車的距離(當然不是高鐵)。缺點就是平時可能會太安靜,人會有些寂寞...(有的人喜歡寂寞,這樣也許可以更專心讀書?)
最後總結一下三所學校(純tx):
GSD-GSD就是GSD吧...
MIT-實驗室
Princeton-精英沙龍
然後上一張Liz Diller的簽名作為福利,希望答案對大家有幫助!
看到不少朋友感興趣這個回答,再更新一遍:
@史紀 從申請人的角度來講三個學校,我換個角度,從畢業生的角度來講講普林和哈佛:
更新回答:
雖然普林的老師都比較有名,但是學生數量少很容易和老師、同學建立比較緊密的關係。我的幾位老師有密切聯繫,對我學術的發展很有幫助。普林每年畢業生比較少,我作為早期的中國校友,學校有不少事情都想著我。邀請我回去參加過三次CAUI的研討會,也邀請我參加了在中國的幾次重要活動,比較有人情味。我在哈佛最大的價值是知識面廣。我去讀博士,本來以為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研究了,但是還是通過旁聽幾門課程,並參與了Chris Lee和Neil Brenner兩位老師的課程教學,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學術視野,至今受益匪淺。另一方面,哈佛的水平向學科串聯比較好,我得以有機會看到互聯網創新的巨大力量,也界定了我自己現在實踐的一些思路。
總而言之,普林給我在學術的深度和圈子很多幫助,哈佛有助於我拓展和最有效的接觸未知。
第一版回答:--
有幸在其中兩家讀過,並去第三家評過圖。盡量簡要說出差異:普林規模小一年march ii招個6-8人,每個學生都被異常關注,老師多學生精,適合願意獨立思辨的人,出路也多為學者、教師。哈佛面廣,各方面都有最優秀和先進的老師,規模大,gsd估計有千人規模,訓練全面,而且也有深度,有龐大的校友圈,學生進入業界、商界比較多,學界也有一些。耶魯出了一些好設計師,還深信形式可以解決問題,教學比較連續,既不像普林那樣自我也不像哈佛那樣時髦,教書或者實踐比較平衡。
---------------------------------------------------------------------------------------------------------------------------------
0506更新:
本著對所有人負責的態度更新一下:
首先我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回答跑題了。。。因為大部分內容是15Fall申請的八卦。。。既不是經驗也不是正經的比較。所以希望獲得靠譜內容的朋友煩請移步范凌老師的回答。
其次,有些同學給我指出了我上一個版本回答中的錯誤以及不準確之處,我現在已經把那些開玩笑的、沒有根據的、沒有用的都刪去了。。。嗯嗯,同為15Fal的可以留言混個臉熟哈哈,未來要申請的也請加油。
---------------------------------------------------------------------------------------------------------------------------------
以下為第一版本答案:
基本情況:
同濟五年即將畢業,同為留學黨,今年剛申請完,馬上要去Princeton讀MArch2。身邊也有同學去了GSD,我把今年情況和你零散地彙報一下。正好處於「大五厭學症」階段,其他事情有點做不進去。故不務正業答一下,希望對題主有幫助(主要是蹭一下 @范凌 老師仙氣)。各位大大雲淡風輕的一笑而過就好。。。不過題主在知乎上獲取選校信息這個也是逼格蠻高的,一般我都去寄託。。。
規模:
今年GSD招收的中國學生人數之多實在難以想像!你有機會去Yale交流應該多半是清華的同學。清華今年據說有10多個去了GSD,同濟東南天大加起來差不多也有10多個。我同學去GSD,微信群里裡邊有將近80個中國學生(當然了,包括一些被錄取但是不去的,還有一些學長學姐。。。)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和大陸一波差不多比重的還有台灣香港一波。以及日本韓國一波。也就是說:9月份當我同學春風得意站在GundHall裡邊仰望星空時,會發現身邊有很多黃皮膚的面孔。以上是玩笑。。不過話說回來,我女朋友要去GSD景觀,她們分班結果小班共有24人,其中中國人14人。。。我和一些外國老師討論過這個中國人多的問題,貌似他們確實比較喜歡中國人,而且中國學生也確實比較努力,所以這也不是個壞事。
普林這邊人肯定是很少。像范教主說的,Princeton的March2每年招收6-8人。不過這兩年擴招,人數大概在這個的兩倍左右,也就是12人。除此之外包括本科生和博士生在內,全院總共150上下(從學長那裡了解到的)。這兩年普林招了很多技術方向比較愛動手的,你應該可以從普林的Yearbook中看到相關的Studio Work和Thesis。中國學生方面,去年同濟過去了兩個,一個是本科畢業,一個是本科畢業工作一年。清華這幾年每年也有同學過去。今年15Fall我也是被Stan Allen面試之後錄了。感覺Princeton偏愛同濟的學生?15Fall還有另外兩個中國人去了普林,但是是海外背景,不太熟,求各位大大介紹。。。
Yale方面基本和同濟學生沒啥關係,同濟的學生普遍不學英語。。。好多我的同學都在這一點Fail了。冒昧問樓主英語托福每科過了28分否?GREVerbal過了160否?不過鑒於題主是清華的,英語應該沒啥問題。好像你們清華由於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去Yale交流,很多人都對Yale情有獨鍾,我聽說今年有一對兒,同時被GSD和Yale錄了,一起把GSD拒了,去了Yale。對此,我只想說:清收下我的膝蓋!
錢:
GSD基本是沒有獎學金,給人感覺是有錢就(才)能畢業。基本都是總共1w刀的獎(甚至更少),但是鑒於很多人要參加英語的培訓(這個很不合理,按照中國人的比例,應該是他們參加中文的培訓才對。。。),這個錢一下子就花沒了。即時英語考得好不參加英語培訓,很多項目開學前都有短學期,比如說景觀的要有field trip,城市設計的要有ArcGIS教學等等。所以這個獎學金很可能還沒開學就花完了。。。加上Boston的生活費比較貴,租房子什麼的是個很大的開支,我同學他們去的基本上都是3個人租一個2人間以平衡開支。。
Princeton的錢多多,但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我被普林錄了之後覺得屌爆了肯定是全獎了。。。但是並不是這樣(是半獎)。。。。前年普林新校長上台搞了AZP,院長AZP下台之後普林SOA的經濟情況不佳,所以去年申請的所有人都是1/4獎,大概每年1w多。今年情況稍好,我是半獎,大概2.5w每年。針對這個問題我還特意問了學校,大意就是「傳說中SOA不是全獎么?能不能再給一點?」。他的答覆是「給多少獎學金是根據這一年的申請整體情況確定的,每個人都一樣」這也就是說我非常不屌,不襯那麼多錢。。。不過即使這樣,這個情況也是很好了,因為Princeton雖說這個地方居民富得一逼,但是Princeton為新生提供了宿舍(GraduateCollege)和食堂,都不用操心。。。
設計:
GSD比較多元。但是我自己感覺(若不對請指正)自從換了新院長之後,似乎並沒有往前走太多,反倒是很看重傳統的那些設計能力,必須得是「很空間」的那種。有好多做「大寫A的architecture」的作品集都申上了,這個你最近也可以看看微信圈裡流傳的,對此我不予置評。我個人設計比較虛一點,也沒有明顯的傾向(Digital/Socio-historical/Discourse都有,比較雜),也說不上來啥風格(畢竟我太嫩哈哈),但是感覺就是「空間設計得特別狠的那種作品」比較少,沒有申上GSD。如果想申GSD,建議要做一些這種類型的準備,新院長據說比較看重實際建築的能力。
Princeton是理論和設計結合很緊。唯一要說的就是最近對技術類有很大的偏好。我倒是對Princeton不是十分了解,最近也在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希望各種大大不吝賜教。
Yale的話不了解,不過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凡是去過Yale的統統都被那裡的校園迷住了。嗯。。。范老師說Yale關注形式這個我非常同意,但是有人說Yale就是那種「方方正正的」我很不同意,我認識一個RPI的年輕老師,Yale畢業的,他做的就是形式,和Sci-arc的風格差不多。。。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軟柿子」不要去Yale,要不然老師捏捏捏,你前幾年的就白學了。。。最好是明確知道自己要幹嘛的去。。。(若不對請指正)
以上太啰嗦了。。基本說完了。但是!但是!我必須還要說最後一個事情:
題主你為啥把最近屌得都要炸了的MIT忽略了!!!MIT最近都要牛B的炸裂了!你看看GOOGLE Trend的MIT搜索趨勢!再看看QS排名和DI排名MIT的位置!MIT裡邊各種資源很豐富啊,自己有的加上和GSD的互選課什麼的絕對是首選之一啊!題主你把MIT加上吧!MIT據說各種設備,其他學院的設備什麼的都是隨便用啊。申請的話March比較難,不過SmarchS的諸多方向很值得考慮啊!
先寫這麼多。。。有空再和大家討論。。
以上。
==========================================================================
另附我的其他回答,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逛逛:
Rhino 有什麼奇技淫巧? - 史紀的回答
在建築設計中使用rhino後,還有沒有其他軟體配合使用以完成傳統的平面,立面,剖面的繪製? - 史紀的回答
如何看待Daan Roosegaarde 和他的"零霧霾計劃"? - 史紀的回答
機器人對設計學科(包括建築學)有什麼影響? - 史紀的回答
作為一個對建築設計十分熱愛的建築學學生,如何在墨守成規的教學環境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 史紀的回答
最後另附我的一些豆瓣文章(八卦):
Robotic Future-回看同濟大學「數字未來」工作營
Human In the Loop // 人為介入
以上叫做,「寫了文章沒人看,自己強行推」,結束。
==========================================================================
Yale: 個人覺得是最講究architecture as a discipline的學院,從他們前任dean bob stern和新dean Deborah Berke的作品就能看出,都是身經百戰的實戰建築師,同時有很強的學術觀點。作為建校最早的幾個學院之一,耶魯的建築學院在整個Yale裡面是很有地位的, 當然這很大一部分也是dean stern的功勞。想把成為傳統意義上建築師作為職位目標的同學,Yale是上佳選擇。
GSD: 擁有最前沿和熱門的師資,聰明而又有野心的學生。但是實話說這個學院現在已經很像一個大熔爐了。除了M Arch I和II,學院的很多MDes專業學生畢業以後都是不想做建築設計的,會去做偏商科,房產或者數據的工作,前幾年GSD還新開了一個design engineering的專業,個人感覺也是憑藉哈佛的招牌在做一些新的嘗試。與Yale不同,GSD在Harvard是屬於比較弱勢的學院。
Princeton: Stan Allen做dean的時候帶來了學院發展的黃金期,現在Monica做了dean, 可能會帶進一些哈佛的東西。老師們都是一等一的大牛,去了那裡受到的訓練和教誨質量肯定都是頂級的。缺點是學院比較小,老師也就比較少,相應的校友也會少一些。
本人學渣,別的不熟,同屆的好朋友在普林都March2。她每次跟我抱怨的最多的就是普林的閱讀量好大,找不到實習好難過。還有普林沒什麼人跟她玩。普林斯頓的感覺真的是非常的academic,不過沒有必要過度神話普林斯頓,這個學校招的人確實少,但並不是進去的都是學神。
如果關心數字的話, 可以研究研究 MIT media lab 還有 ETH ITA
耶魯學建築畢業:更想做建築師,以建築為榮普林學建築畢業:更想做建築師,以建築為榮哈佛學建築畢業:不想做建築師,以建築為恥
其實哪個都無所謂吧,但是GSD是harvard的,如果你還想回國,當然是GSD哪。如果你搞個事務所,跟甲方介紹你自己的時候,哈佛講起來很順口,普林斯頓就麻煩多了,耶魯也有些太高冷。所以,當然還是gsd。而且,萬一有某個領導來視察你甲方的項目,人家肯定會優先推你出去握手的。
好想知道為什麼普林斯頓DI中Graduate的排名總是不高,綜合排名和學校名氣在此不談。
同學一轉專業設計渣都被普林提前錄取了 無非是語言好點參加了模聯之類 設計能力真的不敢恭維 還有現在各作品集輔導機構包裝的集子gsd錄的也一批批的 被錄的裡面好多雙非背景的 包裝前的圖真是沒法看 也不知道這些學校咋想的 只看錶現不看設計能力么 真是醉了 還是這些學校只看你作品集講故事的能力了?基本素養和基本功呢?現在出國的人太雜了 含金量根本趕不上之前 在好學校能學到啥看個人造化了
推薦閱讀:
※斯坦福大學與哈佛大學對比那個好?
※參加Xweek(Yale Harvard MIT)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如何才能去哈佛讀書?
※哈佛正在被 MIT、斯坦福和伯克利趕超嗎?
※在哈佛讀書的中國人真的有那麼多麼?
TAG: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 建築設計 | 留學美國 | 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 |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