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為何要普渡眾生? ?

普羅大眾真的值得搭救嗎?

--------------------------------------------

既然佛已經明了一切皆空,世間萬物不過是種種因緣聚合而成,沒有什麼是真實不變的,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差別,那眾生縱然痴迷於種種表象,與佛又有何關係呢?既然一切眾生平等,那渡過的沒渡過的,搭救與不搭救,又有何區別呢?更甚至於普渡眾生,就陷入了,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而不能稱為覺悟。普渡眾生究竟該如何理解?是誰在渡,渡到底是什麼意思,渡的又是誰呢?

--------------------------------------------

表述混亂,理解為主。


1,佛度眾生是基於佛本來具有的大悲心。不需要考量。

2,什麼都空為什麼要度眾生?其實你所謂的「空」也是與有相對而成立的概念,所以本質上,「空」也是不存在的。可能有點拗口,但這才是「空」真正的含義。不是一切虛無。那可在佛教里講是「偏空」。

3,眾生於佛又有什麼關係呢?更深的一層法義上,眾生是所見者自己的幻化,你所見的眾生是你自己的化現,所以所謂的度眾生其實是在度化自己。

4,平等是性上平等,並非法相上的平等。

5,你這個假設不成立,並不是「只要度眾生就一定有四相,就是不覺悟」,從文句上來看,你的誤解出自金剛經,但金剛經的經意恰巧教導的就是菩薩怎麼能度眾生卻又不著四相。

另外,有幾個關鍵的問題,必須搞清楚,之後問題就比較明朗了。

首先菩薩在因地中發心度眾生和佛在果地上度眾生是不完全一樣的,我看到回答里有些童鞋是在回答「菩薩為什麼要發心度眾生」,但從題主的問題上看,問的是「佛成佛了以後為什麼要度眾生」,所以就這個方向回答。

我發現題主的問題是聚焦在「世人值不值得救」上。

大家回答的方向是聚焦佛「應該救」上。

這裡存在一個方向上的錯誤。因為大家討論的方向都是在一個「凡情思維」層面的「考慮」上的。但其實,菩薩在八地是已經滅盡進了分別念了,所以之後都不會再考慮「應不應該」、「值不值得」上。不會在這些層面上存在「考慮」。就像你曬太陽,太陽不需要先考慮是不是需要照你,值不值得照在你身上,自然就會溫暖你,本來如此。佛會持續利益眾生,在具緣的對象前,以最恰當的身份、方式來作利益,就好比《普門品》中說的「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度化之。」而這是不需要事先思維衡量一下的。

那麼佛會度嗎?當然會,這個在大乘經論里反覆在講。原因在哪?

1,佛在因地時所發的普渡一切眾生的願力是盡未來一直在運作的,哪怕之後煩惱、分別念滅盡了,往昔的普度眾生願力還是在持續作用。如普賢行願品里說「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

2,佛性中的慈悲心具足圓滿。所以佛度眾生的大慈大悲是自然而然的,不會因為「他不值得度」就不度,也不會因為「誰很值得度」就給他開小灶。比如,有的人愛自己的女朋友是因為她美、家世好、跟自己有共同的人生目標、甚至可能僅僅因為她能生,這些愛就是有條件的,他們「值得愛」。但佛的慈悲不是這樣,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或者附加條件的。這就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打些比喻好了,不枯燥而且容易理解。

天上的月亮本身不變化,只要地上有水,就能自然映出天上的月亮,水沒了,水上的月亮也就自然隱沒了。(眾生的善根福報因緣具足,佛的應化身就出現,具緣眾生沒有了,佛就趣入涅槃。如佛遺教經里說,「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也就是說,所有具緣的眾生都度了,就好比地上的水已經幹了,那麼月亮馬上就要隱沒了。)

地上有幾處水,就自然現出幾個月亮(具緣具信者前,佛自然出現《三摩地王經》雲:「何人憶念能仁尊,本師恆時住彼前。);

水晃蕩,水裡的月亮就不斷的動搖(眾生福報淺薄,佛就出現的時間短、顯現病相。如維摩詰經說:「以眾生病,是故我病。」);

水是紅的,映出的月亮就是紅的(因為眾生的業力染污,佛就不以佛的身份出現,而現與眾生業力相應的身份出現,如《普門品》中說的「隨緣現身」);

無論地上有水沒水,水紅水白,天上的月亮本身是不變異的。(佛不生不滅如如不動)

而關鍵,不是月亮怎麼樣,而是地上的這灘水有多少、干不幹凈、晃不晃。也就是在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業障習氣、信心。這才是佛會不會在你面前出現、以什麼身份出現、怎麼利益自己的關鍵。


據說佛陀在菩提樹覺悟後,曾甚深獨自思索了這麼一個選擇,究竟是向世人傳授我所見證的真理,還是獨善其身的寂靜涅槃,據說,最後在天人的遊說下,選擇了教化世人的這條路。

這段天人出面遊說佛陀的故事,真實與否已無從考據,但我猜想,在他經過反覆的權衡、思索後做出了這最終選擇,背後可能有這樣的元素。

他梵行已立,自知不受有後

但以此悲心,悲憫娑婆世界的無明眾生

以此悲心、色身把破除諸苦的方法教授它們

迴向給這一個,曾經熱愛過的世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的關係就如同,太陽與陽光的關係。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使用的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個佛性,萬物同一體,無二無別。


佛,是梵語。譯為覺者,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個意思。自覺是自己覺悟,覺他是讓他人覺悟,覺行圓滿是前二者皆圓滿。什麼意思呢!佛教講自利利他,在成佛的過程,必然要利他,自利利他就是修行的方向。


過去世都曾為親人。自己的親人不應該救他們一下?

現在理論說,任何人通過6個鏈條都能與另一個人搭上關係,對自己的朋友不該救嗎?


普度眾生,為了真正地,實際地印證覺悟到的理念。

沒有這一步,可能只是擁有佛的意識或形象,而非成就。

體相用三個層面,缺一便是不完整的。


為了自救


修行到時,自然要度

所謂大小乘,其實不過是修行的階段罷了,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哪裡有佛啊,哪裡有眾生啊。都是自己啊


一切皆空,這些個說法,問題很大,和佛說沒什麼關係。


推薦閱讀:

讀誦經文熟練之後,妄想也跟著多了起來?
在寺廟做義工修福多快?
如何看待佛的高高在上金碧輝煌?
佛法如何面對性事,是排斥嗎?

TAG:宗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