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是怎麼度過剛開始在國外生活的困難期的?

剛開始在國外生活覺得遇到很多困難,問了很多朋友大家都說這是留學生的必經之路,但每個人都會走過去的。想了解大家是怎麼度過剛開始的困難期。包括 語言 社交 生活等各方面

希望能交流分享下經驗


人確實都是被逼著長大,我剛來澳洲的時候,在這個風景如畫,鳥不拉屎的地方新鮮感,只保留了7天。從第8天開始,就覺得沒勁了。但是來都來了,對吧,還是當初自己選擇的(當初是你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又要。。。)哈哈,反正日子總得過,時間也不等人,我出鍋前期末英語考試29分(我後來才知道的)。過來學語言學了快1年,剛開始的時候,吃的不適應,在國內中午學校飯堂的飯,當初覺得那麼不堪,現在中午啃著三明治,我每天基本都是怒吃午飯,還吃不飽。住在外國人家裡,各種要求,不能用網看電影,洗澡不能洗太久,晚飯吃那些所謂的「西餐」不過是義大利面而已,我第一次有種想吃肉的感覺,會饞吃肉的味道。我也不喜歡跟爸媽講,因為畢竟不在身邊講了有什麼用。我也哭著睡著過(當時15歲),壓力也挺大,因為光學語言很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不明顯,然後同學也是一幫中國人,真是很坑。慢慢的心裡的憋屈越來越多,我晚上躺在床上,自己用英文安慰自己,也慢慢交到一些朋友,中國人,韓國人,台灣人,一天也總能說些英語,而且我會偷偷注意聽外國人講話,聽多了,也就這樣一點點積累,半年時間我就基本和外國人交流不會有自卑感了(這個很關鍵,這是你能和別人交流的前提)後來也和一些同年級的外國人聊些有的沒的,發現其實除了語言,其實差距不大,青春期的少年都差不多。再後來就越來越敢聊,聊的越來越多,越深,比如認識了韓國的小夥伴,還幫越南小夥伴追妹子,等等。當然,頭半年我有次情感的爆發,壓抑了各種憋屈,不滿,總之各種脆弱的情緒,在教堂里一直哭了好幾個小時聽不下來,有個印度大媽看我哭的厲害,抱著我一直摸我的背,我的情緒才慢慢的緩和。總之,在新環境里,沒有爸媽的呵護,我真切的體會到了好多,以前體會不到的道理,比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之類。反正出門就真的要靠自己,而現實也會逼著你長大。我那段時間聽 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了解他的故事,了解他是怎麼度過那些不堪的時光的,還不是死咬著牙,心懷希望。曙光終會來臨。

不知道算不算回答了你的問題,看到這個問題,回憶湧出來,沒停住,不好意思。

-------------------------------我是分割線--------------------------------------------------------------------------

看到還有人點贊,那我就抓住這個機會多寫點,希望有所幫助。

語言

學英語這件事,我國內的同學總是喜歡說,啊,你從國外回來那你英語一定很好啊。和外國人交流沒有問題啊。哎,你給我看看這個是什麼意思?哎,你幫我翻譯一下這個吧?聽到這些問題,我只能靦腆的一笑,恩,還可以,那我完了幫你看看之類的,敷衍一下。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尷尬產生呢?因為在國內的時候,你對出國是很憧憬的,等於你把你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希望全部強加在出國這件事上,把國外神化了。那說語言,語言的目的是什麼,你幫助你和別人交流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幫助你把你大腦內那些非人類思路轉變成一般人能看懂的東西。那出國就英語水平高,這個邏輯關係也太牽強了吧。難道在國內就學不好英語了?開玩笑。好了扯遠了,首先我希望你對英語有個清晰的認識,它就是一個溝通的工具,所以你的目的是溝通,而不是秀語言能力,這點希望你先了解。那面對面溝通,其實說出來的話只佔你傳遞信息的5%,你的身體語言,你的表情,你的舉手投足,都可以更準確的表達出那些基本的信息。所以希望我說的這些,可以讓你了解到,有些問題是你表達能力的問題,不是你英語不好的問題。而且我這麼解釋,也希望你能更有自信和別人交流,因為語言真的在交流中沒那麼重要。至於怎麼學好英語,那其實很簡單,你要是在國外整天和一群中國人混在一起,娛樂活動只去中國城,那你想學好英語這不是逗我呢嗎?你也許說,我和西方人文化不同,再加上語言問題,溝通不了。那韓國人呢,越南,馬來西延,菲律賓,ABC,這麼多和你文化相近的亞洲人,同樣可以練習英語啊。所以你的想法要先正確起來,我出國這麼幾年,我覺得其實人都一樣,我們是同一種生物,只是因為後天條件不同,加大了我們的差別,所以你是怎樣的人,不管你說中文,英文,阿拉伯人,你還是那樣的人,你懂了嘛?所以和別人交流,你不要被他外表所迷惑,你平常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看到外國人就怵了,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說什麼了。

社交

在國外呢,作為留學生的我們,普遍比較空虛,比較寂寞,這個和你身在異國他鄉,有挺大的關係,說白了,就是你沒有歸屬感,這個詞的含義,你在國內哪怕去了另外一個城市也是體會不到的,直到我來到了大洋的彼岸,才真正體會到了這個詞的含義。隻身在異國他鄉,一般都無依無靠,又都是青春的年紀,所以很容易就碰撞出了所謂的愛情,人總是想有個依靠,有個寄託的。既然都出國了,那我覺得你不多認識些人,多了解一些事情,那是不是太虧了。而且適當的社交,可以讓你的生活少了很多壓力,讓你暫時忘記那些煩惱和不適應。所以我是鼓勵多社交,多參加一些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宅在家打遊戲強多了。

生活

生活上應該是最不習慣的了。因為在國外生活方式不同,飲食不同,再加上沒有父母的照料,肯定會遇到些不痛快,希望你能堅強。人是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我們在新的環境下,必定會發展出一套新的系統,以適應環境的改變,當然過程肯定是不好受的,但是就是因為苦,甜的時候才會格外幸福。我就講兩個小故事吧。我來澳洲上高中的時候,住在homestay,每天的午餐就是兩個三明治夾菜,偶爾有肉,對於我來說難吃就不說了,主要是4片麵包根本是吃不飽的啊!但是對於homestay來說,這是午餐標準配置,他們家的小孩子也是這樣的午餐,和我一模一樣,很公平,沒有任何偏袒,那為什麼我就不滿呢?所以這段經歷,對於我和他們來說都是不愉快的,我每天餓著肚子就等著晚餐能吃好點,結果晚餐也不給力。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很公平的對待我像對待自己兒子一樣,為了我,他們還學了煮麵吃。但是我每天都是吃不飽的,但是我忍下來了。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第二個homestay,我在國內的時候,從小基本家裡餐餐是不離肉的,而且母親也是會各種變著花樣,吃不膩。等我長大些,甚至因為一直吃肉,我對肉都有些反感,因為父母總會勸我多吃點肉。但是我在第二個homestay的時候,D(男主人我成為D,女主人我成為M)比較會做肉,烤的牛排比較好吃,而M則主要擅長做些土豆泥啊,各種菜類,但是D有時候出去工作,一走就是兩三周,所以當M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以素食為主。而且M總是覺得很累,所以很晚才做晚飯吃,我每次都7點多餓得不行了,去翻東西吃,或者煮泡麵之類,而M有時候看到我做東西,她才下來做晚餐。終於有一天,晚上的時候,我的大腦告訴我,我好想吃肉,好想吃肉,好想吃媽媽做的肉。那些冷凍的火腿腸一樣的肉已經很難滿足我了,就這樣,我人生第一次居然餓的時候想吃肉,我都被自己震驚到了,原來餓到想吃肉是這種感覺,我的人生也是圓滿了。這不是那種你今天心情不錯,去挑家店去吃肉,而是你的身體告訴你,我要吃肉,想到肉,就直吞口水的感覺。而我是什麼時候才吃到我想吃的肉呢,是一個禮拜後,我出去到中餐館吃的。我說這兩個故事,不是想告訴你,我有多苦,我是想告訴你,在一個陌生的遠離父母的環境中,你一定會碰到很多不如意,而你也不得不低頭。這些點點滴滴將改變你許多。我第一年放假,回國內的時候,我的變化確實讓我的父母對我刮目相看,笑著說「兒子,也長大了」。總之這就是你選擇的路,或者是路選擇了你,既然已經上路,那就別回頭,大步向前走,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會在這裡衷心的祝福你

世界依舊很大,而你才剛剛上路。


既然題主更了我也更一下吧:

我來的第一年沒有一個中國朋友,至今也堅持不混中文圈。

我不知道題主準不準備常年在美國呆,如果準備以後在美國生活,多認識點以後能在事業生活上幫助自己的本土人更好。至於怎麼認識…豁出去跟他們交流啊!!!社區大學的學生挺雜的,跟教授多交流更好~為什麼呢,因為你要是準備2+2會需要有人給你寫個推薦信啊!

真的很羨慕你一來美國就找到了另一半呢,有個人幫你分擔寂寞和壓力,會好很多,總之題主加油好好學習吧!!光明的未來就在前方!!!!

…………………………………………………

原文:

熬過來就好了,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剛來的時候雖然托福考了110分但是真正實戰教授的講座我只能聽懂60%到70。急得我頭兩個月簡直要瘋掉了。有什麼困難一定要找教授,助教幫忙,不要不好意思,他們幫你是理所應該的。於是我第一個專業課(神經學入門),我每個星期都去找助教補習,還自己總結了錯題集,在班上也和很多同學也有交流。結果呢?當然是得了A咯,這是我來美國得到的第一個專業課的A,對我很有意義。

總結下:

1.

一定一定要說好英語,說好英語比什麼都重要!英語口語好會給你很大的信心也會讓你有勇氣和本土學生打成一片。

2.

一定要重視學習,得很多A會給你帶來很多快樂的啦!!

3.

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在學校打一份零工,會幫助你認識更多的人,這些人在未來會幫助你的!

如果還有什麼想了解可以在評論里繼續問哦!~(≧▽≦)/~


在外闖蕩十年,四個國家生活過,做過不下十種不同的工作,從外賣,搬運,後廚,清潔,24小時便利店...再到大學臨時副講師,然後到現在的博士後科研,這些工作讓我接觸到世界範圍內各種不同的人和事。而我的本職的科研工作,讓我領略了優秀的自我包裝和營銷的方式以及優雅的讓人心潮澎湃的邏輯思維和創新精神。我對柔摔運動的熱愛,讓我在各個國家和不同的人們在身體和意志層面上激烈地對抗過,我見識到過來自不同國籍的愛找借口的天生失敗者,和有巨大行動力和決心的唯我獨尊的天生的勝利者和掠奪者。

我做了這麼多的自我介紹是想告訴你,我下面要說的一些關於祖國和海外個人的想法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不管你知不知道我,不管你喜不喜歡我。

或許是由於受到孔子文化的熏陶,在很小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中庸思想的含義,大概就是不溫不火,不要走極端,或許這又和太極陰陽有些聯繫吧。這樣的人文思想對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大智慧。可這樣的思想會帶來兩個副作用,騎牆派和羔羊派。在國內相對安全的大環境下,這兩個派系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如果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和來自非孔子文化的國家的人打交道,對方是不會看到你的智慧和手腕的,相反,對方會把你當做一個容易戰勝的目標,在合適的時機把你拿出來用一下,達到自己認為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在你身上發泄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負面情緒,拿你的種族和國家開玩笑,以標榜自我授予的自由平等戰士的頭銜。這造成了對我們自己的負面影響和增加了越來越多這樣的施暴者的自信心,使得凌駕於我們之上好像變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看了個數字, 大概說2016 年一年在海外被暴力殺害的中國留學生就31個人(具體數字可能有出入),而他們所在的國家不都是治安很差的國家,大體都是發達國家,讓人用槍,用刀,用棍棒打死,幾千里外的父母跑來收屍。具體起因各種各樣,或許,在我有限的見識里,發現了一個可能的共同點,那就是施暴者斷定受害人反抗的程度會比來自其他族群的人小一點,權衡下來,就知道對誰下手了。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人類的刻板印象有多麼愚蠢得沒有極限,這種愚蠢對於某些群體的人是有利的,而對於我們而言是極其不利的。我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是我們遇到真正危險的時候表現得真的比其他人軟弱很多,還是我們平時遇到小事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庸思想讓別人誤認為我們天生是軟弱可欺的?我想我永遠找不到一個十全十美的答案,但是我或許能想出一些獨立於這個問題和答案本身的解決方法。方法有兩個,都是對準源頭:第一個方法是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孔子思想,讓他們知道這是一種被低估的智慧,不是軟弱的表現。另一個方法,就是反抗,當然這必須是建立在尊重所在國法律的基礎之上的行為。兩種解決方式都任重道遠,但個人覺得第二種適合普通人群操作,而且容易產生短期效果。畢竟有個中國女子在某國(槍支合法)一個人槍戰三個入室搶劫犯並成功自衛的例子,引起了各大媒體的強烈關注,從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你有槍,我也有,你會用,我更會。這告訴了潛在的施暴者,如果你非要傷害別人,別選我。這是叢林法則。而這個發出的信號,體現了孫子兵法里推崇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之上者。我想,不是所有人需要通過槍戰的方式發出類似的信號的,這是極端的方法,應該用於極端的情況。我們實際可以在中庸思想的基礎之上,在普通生活瑣事中,達到發出一個個這樣小信號的目的。這驅使我們必須要在原有的中庸思想里加上抗爭的理論基礎。

抗爭是門藝術,我們姑且把我們的目標定為保全和壯大自己吧。我沒有看到過有比《毛澤東選集》更深刻地討論戰略的著作了。我們作為一個個在異國他鄉的個體,要面對的是一場持久的力量懸殊的論戰(用來消除別人對我們的刻板偏見)。所以把毛澤東的戰略思想當作這場論戰的指導思想是合理的。

身在異國他鄉,合理合法的抗爭談何容易?尤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更是難上加難。這裡討論的抗爭是通過合理合法的戰略實現的,不是暴徒的無理謾罵和濫用武力。抗爭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以下都是些我認為的要注意的幾個點:1. 確定對方的真實目的,一定要把文化差異和刻板偏見區分開。大多數人真的是懷著善意的好奇心來小心翼翼得和你討論他們心中對我們的疑惑的。但是如果一個和你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在和你剛見面不熟悉的時候就問你「吃不吃狗肉」這類問題,以及各種毫無顧忌得批評你的國家和制度以及人權,那麼這個人不是極其的愚蠢就是對我們有極度的偏見甚至仇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沒有物理攻擊性,或者你覺得你可以有效自衛的話,我給的意見就是直接用任何你能想到的最讓對方產生不良情緒的語言反擊,如果對方是未成年,醉漢,或者有潛在的攻擊性,不要有半點遲疑,馬上走開。2. 面對潛在的對生命的威脅,你一定要記住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這當然要根據你所在國家的法律來確定分寸,在極端的情況下,命是自己拼出來的。以下建議僅供參考:防狼噴霧作為很有效的防禦野生動物的工具,可以準備在身上,遇到危險的時候把它亮出來,形成威懾,並把另一隻手臂伸直,如果對方繼續靠近觸碰到你伸出的手臂,那麼也許就不要有過多的顧慮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3. 對於站在道德高地上帶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抨擊我們的習俗或者無法避免的政策的,我們的應對手段是複雜的,我要著重講一下自己的心得,拋磚引玉。首先你要知道你在別人的地方,你是少數群體,所以你要團結可以團結的人,即使團結不了,也不要得罪。其次你還要明白,你的目的不是讓施暴者意識到自己的言行不當,而是讓你的施暴者在其他圍觀的,但是可能團結的其自己的族群面前顯得目光短淺,為人極端,以及愚蠢。如果沒有圍觀人群,那麼說一句請不要和我說話,就可以不用和其往下交流了。如果有,實際操作起來一定要小心謹慎,公開得論事實講道理,務必要保持冷靜的理性思維(不要涉及過多愛國主義色彩,因為愛國是你反抗的動因,不是支持你的論戰的論據),盡量不要升級到更高層面以及出現不必要的結論似的發言(比如「你這是種族主義」之類),因為這樣做往往打擊不夠準確,甚至擴大打擊面,得罪了本來可能中立甚至可能偏向你的人群。這一點要謹記,一個聰明的來自人數優勢群體的施暴者經常用的戰術,就是把你廣義化,讓其他中立人群覺得你保衛自己的國家是從小接受的教育的結果。你要理解,很多人對我們國家的認識停留在一個很受限制的層面。所以你要向人們展示的是,你是和他們一樣的有著共同是非觀念的普通人,一定要把自己個人化,具體化,突出自己的感受。讓受眾了解你清清楚楚的知道對與錯,美與丑,而最終目的是讓受眾知道你的施暴者對我們的矮化和醜化的行為是低級的,損人利己的。損人利己的價值觀在西方普遍的價值觀里是站不住腳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在西方,崇尚個人利益最大化,但是一定是建立在不損害別的個人利益的基礎之上的。記住這一點,對你了解西方個體的行為是非常有幫助的。舉個例子就是,你可以包裝自己營銷自己,但是你不能因此而損害別人的利益,這樣做是有失人心的危險的。如果你觸犯了這個遊戲規則,再加上一旦你的批評不中肯,那麼你很可能就是會被認為是異類,那麼你通過交流並贏得勝利的幾率幾乎就沒有了。但是如果要批評,不要牽涉個人感情,要站在客觀角度闡述問題,就像各大新聞媒體一樣,你甚至可以用一些策略把事實闡述得和自己的觀點一致,讓受眾自己去思考誰對誰錯。

最後一個例子:如果你是唯一一個在營利性俱樂部里的中國成員,某個資深會長當眾特別點名諷刺中國的男女不平等現象(我個人認為男女不平等是個世界性的永恆議題)。那麼你要做的首先是冷靜下來,確認其目的是什麼:可能只是頭腦簡單,不知道這會引起你的不適;也可能是其真的覺得這是個問題,需要站出來說給別人聽,呼籲別人對中國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出份力;還有可能是其需要在別人面前把自己打造成捍衛男女平等的衛士。而把中國作為目標的原因很簡單,第一,你是唯一的中國人,人數處於絕對下風。第二,其斷定在其看來軟弱可欺的你,會自己消化這個行為給你帶來的不適。無論是這些原因中的哪一個,在我看來,擺在你面前的只有兩個選項:抗爭和忍氣吞聲。

?我的同胞,如果你選擇抗爭,那麼你不是孤獨的,我來說下我的建議給你聽吧。首先,你要做到的是冷靜,打一場有準備的論戰。然後要找到你因其言論感到不適的根本原因,確定之後,想一想如何讓組裡別的和這個施暴者一個文化背景的成員和你的感受產生共鳴。那麼你就會想到,其言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假設這個目的是:把自己包裝成男女平等的自由戰士,用來吸引更多女性會員(前面說過這是個盈利性組織)。這種行為違反了一個基本的西方道德觀念,即前面討論的,你可以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你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或感受。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你所有的論戰都要圍繞著以下幾點來進行:第一點,你或許可以說男女不平等在中國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你覺得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而且中國正在努力改善;第二點,你可以強調自己的第一感受是什麼,受到這種傷害的感覺是什麼,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第三點,你要反擊了,你問大家或者施暴者,為什麼會有這種言論,是不是你個人的感受在這個群體里是可以被忽視的,你還可以問,是不是文化差異的問題,是不是這種言論放在別的群體是被接受的;最後你要說明白,這種損人利己的宣傳方式是不能被你接受的,但是你尊重對方的言論自由,你也保留自己退會的權利。

上面討論的歸根結底,是如何在用一個事實上弱勢的身份在別人主導的社會,通過理性的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所以請謹記一點,做這些的前提一定是所在國家是有完善的法律的。在這個基礎上,弱勢群體可以合理地發出聲音。法律,是我們的朋友,是弱勢群體抗爭的基礎,這是極其重要。法律是告訴物理實力強大的個體或組織,不能通過暴力手段侵犯弱勢群體的生命,財產和尊嚴。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合理合法的抗爭是條容易的路,這當然是條艱難的路。這個世界不是每天都在上演一個人孤獨但堅定地對抗強大勢力并力挽狂瀾的戲碼,你遇到的更多的可能是內心深處的脆弱和被別人認同的渴望。也許這就是一些同胞走向全盤否定自己的本身文化,全盤接受所在地區文化的原因之一吧。就個人來講,我的理解能力一定是片面的。但是我想我是理解這些同胞的,因為我內心也是不夠堅強的。誰不願意平平靜靜的生活,被社會主流接納?誰不願意安安心心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妻兒環繞,每天快快樂樂?那麼,對於這些同胞,我要說,如果你不選擇抗爭,也請盡量的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吧。請不要抹黑祖先父輩家人來自的地方吧。全盤否定自己來自的地方,我們還剩下什麼?

有時候我會想,隨著祖國的強大,以後的情況會越來越好的,可是我立刻又鄙夷自己這種坐享其成的懦弱想法。這句話對於我是一句自我欺騙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牛頓說過,一個運動的物體,如果你不給其施加一個外力,這個物體會一直保持這樣的運動;因為達爾文說過,一個強盛的族群必須通過不停的演化來和不同的環境抗爭才能擁有生存的權利;最最重要的是,因為主席在1949年說過,中國人站起來了。

一介書生,依然可以夢到鐵馬金戈,為國馬革裹屍;一介書生,依然可以夢到八方來朝我中華大地,看我中華教化四方。?

我曾和一個一起摔跤的巴斯克朋友說過,中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我們是世界的中心。他笑笑沒有說話,我也笑笑,心裡說走著瞧吧。

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祝願祖國的飛機大炮航空母艦越造越好。

ThinkerNoName


Force yourself to change.


記住一點,想練好語言,自己去和別人交流,他們不會找你。


天天打越洋電話哭,舒緩壓力;天天走路上學(省交通卡錢);天天吃學校食堂(從內部改變自己)。

自己靠手語和每日遞增的法語辭彙以及見人就敢麻煩的精神辦各項國內沒辦過的複雜任務:銀行郵局註冊課程找房買菜。一個月以後,瘦了20斤,交了些本地外國各朋友,法語飛速突進。

對了,因為沒錢加不接受高價低服務,我沒找中介出國,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中國朋友。這個是絕對有幫助的。活在中國圈裡,思維模式就還是中國的,也就不會無縫連接入外國生活。

一直熱愛各種免費活動,所以常去看政客拉票辯論,博物館和各個神奇組織的講座,見了大量從未見過的世面,以致三觀如同烙餅,翻了又翻。

基本上,拿那個國家當作你唯一的生活環境,死磕,在那個語言和文化里像個巨型嬰兒一樣成長,就是了。不要想到還有備用方案--回國/上國內網看新聞/微信微博知乎和朋友吐槽--供你與真實的可見環境隔離。吐槽也要用外語吐,參考別人怎麼吐,吐出特色和水平。


馬上考試了也還是不想學習,跑到這裡來看到話題。最近也是經歷了挺多煩心事,寫出來一是分享經驗,二是發泄一下最近的情緒吧。

-------------------------------我是背景分割線-----------------------------------

2014年十月份來到澳大利亞的一個偏遠地區,不是貓本也不是悉尼。因為我們是2+2項目的學生,所以有很多認識的同學在這裡。剛來的時候覺得什麼都好,環境好,當地人只要跟你有眼神接觸就會跟你笑,幫你解答問題的人也很有耐心(所以說到這裡,就是要大膽說,只要你敢說,老外都會認真聽著有可能還糾正你,這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資本主義國家路上沒有土人都很有禮貌什麼的,一切的一切吸引著我,在這裡上語言課的前兩個月過的異常開心。

2015年的二月份,我們進入了正課階段,工程專業要多困難有多困難,每天幾乎沒有閑著的時候,上課,實驗,作業,期中考試。--------------------------------------------------------------------------這段話的位置我打了一大串字想要描述我前半個月經歷的所有不好的事情,打完了回頭一看,可能這些事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在發生了一個又一個無助的事情,經歷了好幾個忍不住躲在被窩裡哭得夜晚以後,我突然發現有很多事你只有自己經歷了才算是人生的一部分,現在不長大,以後也要長大。

我是不是偏題了。。。。。。也算是找個地方發泄一下最近不好的情緒吧。。。。。總結一下,就是這個樣子的。

1.外國人也不是全都素質高全都對你很友好,他們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可能就會讓你感覺滿滿的惡意。他們有時候只是表面上對你客客氣氣。(不知為什麼我感覺澳洲人粗魯的大部分是那種衣著隨意的男性,僅個人意見無參考價值)而且sb不分人種。有黃人sb,男sb,女sb,當然也有白人sb。

2.生活方面,你出來了才知道自己家的飯菜有多好吃,尤其是小城市,根本沒有照顧中國人口味的飯店,就算是中國餐館,也做得是適合當地人的口味。你敢相信我吃過用甜辣醬炒出來的水煮肉片?

3.能別租中國人的房子就別租中國人的房子,雖然外國人對你限制很多,但是他們起碼不會坑你錢到處對你剋扣押金整天找你麻煩。如果你實在是對自己的語言不自信,你可以在剛來的時候先找中文網站租房子,在熟悉了一切流程以後再自己找外國人的網站上租房子。

4.可能本地的學生看起來有點高冷,他們也可能只是不好意思找你說話。當你主動去說主動去問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他們也很熱情。

4.有事發生的時候千萬別自己扛著,找身邊的朋友,不是讓他們幫忙,至少他們能幫你出主意,最重要的是聽你傾訴,幫你分擔壓力,自己憋真的會憋出病來的,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偉人級別的最好還是不要嘗試。但是!!也不要告訴遠在中國的爸媽,他們除了為你擔心,沒有什麼可以做的。

5.好好學習。掛科太麻煩,太貴。

本人現在生活在澳洲,對生活方面和車禍保險方面也算是有點經驗了。。。。。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儘管來戳我~~~~~~~~


當你一個人面對全英文的水電網賬單不知道怎麼交費的時候。

當你辛辛苦苦找到銀行取出現金學校卻告訴你cheque only 的時候。

當日料店菜單寫滿了你看不懂的英文菜名還沒有圖你一臉懵逼的時候。

當各種不負責任的客服給你一臉迷之微笑讓已經等了兩周的你回去等著的時候。

一切都無所謂了。

既然選擇了來這邊就得承擔這個選擇給你的後果 上面寫的都是來這邊以後從不為語言擔心的我一一操心過的問題 經驗嗎?那就是見招拆招

於是通過問當地留學圈我知道了不管什麼費繳費地點永是銀行。

於是我知道了大額費用用的都是支票只有毒販一類才全現金交易。

於是我自己拿詞典把菜單上的菜名挨個查了一遍最後發現了純日本人開的日料竟然可以這麼好吃。

於是我那天撂下一句「Get it done before tomorrow or I"ll bring my lawyer.」

經過這些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困難期 唯一的問題就是不適應。

加入當地的華人圈子 你會發現沒有什麼是你解決不了的

最後附上一張鄰居阿三凌晨三點開party我報警的截圖。


其實我剛到美帝,剛開始的第一個月,過得特別的滋潤,對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去嘗試,新的生活環境,新的學習模式,新的娛樂方式。真正開始覺得有些困難的時候反而是當過去了那段新鮮期的時候,學業的壓力,小組討論只能聽著組員們侃侃而談自己只能默默不語,美國室友們開心的談天而自己只能默默地在宿舍里跟國內的小夥伴聊微信,在村子裡生活的諸多不便讓自己生活在學校,食堂,宿舍的三點一線。而這一階段維持了大概一個半月,之後就客服了過來,發現大多數留學生,一個人的寂寞都是常態。在美帝,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每個人的私人領域都非常強,所以,我也學會找到自己的舒適的個人領域。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寫作業,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看視頻。有時候和一些朋友去超市shopping,或者一起做一頓大餐,一起打撞球,但是這些絕不是生活的重點,你的生活還是主要以你自己為主,你要知道你來到美帝是為了什麼。這樣子,你就知道什麼都不是困難,過了心中那個坎,什麼都好了~


來說一說我的經驗吧。

1. 結交一些朋友,特別是你在community school裡面有非常形形色色的人,選擇多一點朋友可以參加他們的活動,什麼節日啊。

2. toast master club 想提高口語、public speaking 的一個辦法就是多出去結識朋友與交流。可以搜索一下,然後根據你所在的地點選擇一個club申請參加。

3. 有興趣可以找找校內的工作,和校內的工作夥伴們多交流多說話,也能打開你的見識和提高語言溝通能力。

4. 美國有非常多的教會可以學習交流,不過,這一點在於你自己夠不夠open to religion. 而且大部分教會的人非常耐心且熱心地願意帶著你玩,介紹你所在的城市的各種有趣的活動,本身教會自己也有很多節日活動等可以參加。

5. 題主既然是在美國重讀本科,那麼這裡不得不提醒題主一點,多參加一些學校的社團活動,以及校外的volunteer 活動,至於怎麼收集這方面資料呢,一個辦法就是請撥打當地的211詢問他們當地有哪些志願者的機構需要招志願者,其實這方面需求不要太多!

6. 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很重要哦,多鼓勵自己,給自己勇氣去張嘴說話,才是能夠讓你邁出建立起自己社交圈子的第一步!

祝題主在美國求學順利!


堅持,另外一定要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逼迫自己去習慣現在的生活。


我覺得應該是強迫自己獨立並且努力交朋友吧。

之前去韓國交換了一個年,雖然韓國中國人很多,但我是自己一個人去的,一起交換的同學和我的學校隔得非常遠,在國內的時候想著互相依靠,後來到了韓國才發現其實挺難的。

剛去韓國的第一個月人生地不熟,韓語英語說的都不好,但學校要求我們辦好多手續(去移民局體檢辦手機卡銀行卡之類的),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在一個連話都說不好的地方生活。可是由於沒人和我一起,所有的事情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做,別人聽不懂我的韓語也沒關係,多講幾遍臉皮厚了就好了。其實剛剛開始說不寂寞不沮喪時不可能的,但是由於外力強迫我快速獨立,我沒有時間寂寞,每天跑東跑西累的不行之後,躺在床上就能直接睡著。慢慢的我也不覺得自己獨立做事情有什麼不好了。那個時候其實也是有很多抱怨的,想和父母說,想和國內的朋友說,但是抱怨了生活還是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所以乾脆努力強大自己的內心。

其二就是努力交朋友,其實我一直不是一個很擅長與別人打交道的人,特別的慢熱,也有點內向。可是當時我就告訴自己,如果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我沒有朋友,我一定會過得特別痛苦。在上語學堂的時候,班級里有不少中國人,也有很多外國人,其實沒有人一開始就會自來熟,都是聊著聊著就熟了。由於老師布置了許多課後討論作業,在討論結束後大家總是免不了一起吃個飯吧,慢慢的我也收穫了許多朋友。平常可以一起出去玩,一起約著學習吃飯。當有朋友了之後哪有時間再寂寞了呢。

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

在韓國獨自一人的經歷讓我收穫良多,待人處事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感謝。


謝邀,首先很榮幸為題主解答問題。我相信很多留學生開始到國外的時候都有和題主一樣的顧慮,害怕不適應國外生活,很焦躁,有這種疑慮很正常,但是,題主也不要過於擔心,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學習難免會有壓力,美國高校會採取一些方式來幫助國際生度過困難期。大學是人生的一大轉變時期,更別說你是選擇出國留學,許多留學生可能會擔心他們出國以後的新生活,但其實許多美國大學已經對國際學生從生理到心理的需求做好了準備,所以題主要是出國留學不必恐慌。下面是我為題主羅列出國留學怎樣適應國外生活的十大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

1、國際學生顧問:

當你到達美國的學校時,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國際學生服務辦公室提供報告,這樣你就會分配到一個專門針對國際學生的顧問,他們可以幫助你處理所有與您的簽證有關的問題,如校外就業、更改專業、財務存款、旅遊文件以及其他的事務。你也可以在確定被錄取以後儘快聯繫你的學校,以了解學校為你安排的顧問,這會為你留學的學習和生活省下很多麻煩。

2、學院或專業顧問:

學院和專業顧問的工作是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學術計劃。他們可以幫助你申報你的專業,幫助你註冊和規劃你的學業。他們還提供有價值的建議,以幫助你達到你的目標。你要至少一個學期訪問他們一次,以確保你的學習生活有規律的進行。

3、學生導師:

在許多學校,新生入學後會被分配到一個高年級的學生導師,而國際學生會被分配到一個國際學生導師。他們會一直陪伴在你的學習,他們可以幫助你學習英語,幫你安排學習小組,結交新朋友等等。

4、學術支持中心:

你確定你的研究方向嗎?你的學院學術中心可以幫助你確定好你的研究方向。你也可以從中心得到學習的技巧,並學習如何養成合理的學習習慣。提前安排好你與學術中心的會面,然後開始你的大學生活。

5、國際學生俱樂部或理事會:

每個學院都有各種俱樂部,學院通常至少有一個俱樂部,特別是專門為國際學生設立的。學生們在俱樂部可以分享他們的文化,慶祝不同的文化節。你還可以從俱樂部中找到和你來自一個國家的學生。所以入學以後儘快加入俱樂部,查看學生活動板,以了解更多情況。

6、健身房:

你聽說過許多學生去美國留學以後,一般第一年都會發胖嗎?很多人認為自己控制得很好,也不是易胖體質,所以不相信自己會發胖,但是當你開始發胖以後,你就會後悔沒有聽從勸告了。學校之所以設立體育館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每周都定期去那裡,你會感謝我的。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是重要的,但保持健康同樣也很重要。在大學的一個好處就是,作為學生你可以免費進入健身房。

7、學校餐食計劃:

對於很多國際學生來說在國外留學你沒有車的話,購物是不方便的。如果你不想花心思在食品雜貨店或烹飪上,學校的餐食計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查看你學校的餐飲服務系統,看看有哪些校園餐廳可供選擇。

8、助教:

如果你的班級有助教,助教應該可以與你成為班級里的好朋友。他們很了解你的教授,他們知道教授們是如何制定考試的,他們甚至可能就是那些評判考試成績的人。和助教交朋友對你的學業會很有幫助。

9、國際學生課程:

一些學院會提供一些針對國際學生的課程或課堂會議,以幫助他們儘快適應美國的大學生活。這些課程會講授美國的文化和大學的學習風格,幫助你讓你更快的融入大學生活。

10、校園招聘:

對於那些希望獲得一些額外的資金來養活自己的國際學生,如果沒有簽證的限制,校園職業中心將是一個好地方,你可以在校園裡找到許多適合你的工作,掙到足夠的錢來緩解你的財政負擔。

國外留學是令人興奮同時也令人擔憂的一件事,通過學校的這些幫助,相信大家很快就能適應美國的大學生活。

以上望有幫助,進一步問題可私信再問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搜索:liuxueba0001)

如有美國留學、院校、專業方面的問題,可私信王欣媚諮詢


推薦閱讀:

2015 年,美國舊金山灣區就業形勢如何?
你被外國人問過哪些關於中國的奇葩問題??
去美國留學有什麼樣的渠道?
去美國學建築,哪些大學值得推薦?

TAG:生活經歷 | 留學 | 留學美國 | 國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