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宋朝已經發明活字印刷,而到明清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


搬一個以前在其他論壇的舊回復來吧:

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可以說是互有優劣。

雕版比活字強的地方:

1.製版之後可以長期保存,需要了就拿出來印,因此能夠一次製版多次印刷。歷史上甚至有從宋代用到明代的「三朝遞修版」,當然,保存好幾百年的印版,印出書來效果就不敢恭維了,但只要不太講究,終究還是能用的。不像活字印刷,先要刻制大量活字以供拼版印刷,印完了要拆版,再印還要重新排版,其實並不省錢省力。

2.印刷簡單,對工人要求低。如樓上同志所說,工人甚至不用認識字,會刷墨、展紙,就能上手。

3.雕版的版面平整,印出來的字墨色濃淡比較一致,年久開裂縮漲的大花臉版另說。

4.雕版因為是在薄紙上寫好以後上版,文字風格是統一的,間隔、行氣也都比較規整。大規模生產使用的活字往往出自多人之手,寫刻風格不統一,排版也容易歪歪扭扭,排倒了字也不罕見。

活字比雕版強的地方:

1.活字印完一套書甚至一卷書之後可以拆版,用於下一套/下一卷書。一套活字可以用來印多種圖書,尤其適合印大部頭的著作。

2.一套活字中有個別損毀、變形的,補刻即可,影響不大;相反,雕版年深日久容易開裂變形,直接影響圖書印刷質量。

3.活字拆散之後佔用空間小,收存較為容易(當然丟起來、毀起來也是很容易的,比如武英殿聚珍版用的活字後來基本都沒影了……),雕版是一大堆木版,收藏很占空間,還得防蛀、防火、防裂。

近代以來活字印刷逐漸壓倒雕版印刷,第一是出版產業規模越來越大,雕版這種純手工工藝已經不能適應對速度的要求;其次,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成果之一,就是活字製造的機器化,當活字可以通過鑄模衝壓批量製造出來,其成本就變得甚為低廉,符合工業時代的生產要求。


這個問題毫不意外,沒有人答到點子上。

印書也是一種生產,生產就要考慮利潤。

活字少的原因在於雕版成本低。

活字之於西方和雕版之於東方,是無可爭議的歷史必然。西文以字母拼讀,排版工人只需認識幾十個字母和空格標點,就可以無障礙工作,連單詞都不用認識,這就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你讓中國人搞活字印刷,首先得認識一萬多漢字吧,然後要懂音韻知道字盤裡哪個字在哪,還要有好眼神把正確的字從裡面挑出來,因為有些字高頻使用還得多準備一些,字盤就變得十分龐大。書商與其花大力氣培養工人識字,還不如讓工人大字不識直接照書稿上板來的方便。再加上書是消耗品,需要不停新印,當然也就需要儘快把原版調出來,直接調用現成的書版,比起重新排版要省時省力,也不容易出錯,要知道光是校勘就很費功夫。中國人並非不知道活字好,但是活字印刷不能普及,是眾多書商選擇的結果,而不僅僅受限於技術。


之前我的碩士論文里其中有一部分寫了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分析,可能不太全面,但是還是想試著翻譯看看(雖然是自己寫的論文,還要翻譯,這滋味真是一言難盡,原文為法語。)

首先我把十九世紀前活字印刷未能取代雕版印刷大致歸納成三個大的因素(當然此次可能並不全面,大家可以適當參考其他答案):

第一,技術問題;

首先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發明初期是泥活字,後來發展為木活字,不否認後來的技術發展,比如錫活字,瓷活字,朝鮮金屬活字,那都是後話,但本質上來講最開始發明的泥活字,對比古騰堡的金屬活字,本身就存在著差異性。我們對比的就是最原始的發明,古騰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之後,給西方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僅僅是技術和印刷速度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現代化的影響,可以說從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開始,西方社會開始了進入現代化進程的趨勢,那麼中國的活字印刷並沒有給中國社會帶來這樣的影響,為什麼我先回答完技術問題之後再談。

回到這一段的核心,技術問題,泥活字和木刻的雕版相比可謂是缺點多多,首先泥這種材料不夠堅硬,隨著一遍一遍的印刷,泥作為原材料容易損毀,我們並不能保證它的質量。中國的活字是一個字一個字刻的,那麼這一點又與西方的活字有著明顯的不同,我們發現無論是早期的泥活字木活字也好還是18世紀的《古今圖書集成》的金屬活字都不是鑄造字粒陰陽倒模,而是直接鑿字在泥,木和金屬上,這與西方的活字有著本質的不同,要知道在西方,活字和木刻雕版並不是傳承關係,也就是說活字印刷並不是把單個字母從舊的木板上切割下來,把字母分別雕刻,依行文順序排列,然後把木頭替換成金屬,並不是這樣的,古騰堡和其同一時期進行活字實驗的人,他們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金匠,而他們發明的刻字步驟是這樣的:首先在硬質金屬的一端,刻出浮凸的字樣,作為陽文字范,然後以此陽文字范在軟質金屬上敲打,便翻制一個含有陰文的字模,再將陰文字模置於一手持模具中,便能重複澆鑄出所需的大量字粒,而字粒的材質則為熔點較低的金屬,比如錫,鉛等,如此製成的活字粒,字母浮凸,一如原始陽文字范上的字樣。那麼中國古代的活字無論是何種材質的,都沒有陰陽倒模這個步驟,那也就意味著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刻出來就還是一個字,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陰陽倒模的方法意味著一旦這個字有磨損,我可以再用字模倒鑄一個新的。此外,中國的墨汁是水墨,比較不粘稠,幾乎無法附著於金屬表面,亦不利於金屬活字的發展。

第二字太多;

第二點字太多就不用多說了,字太多加大工作量,如前面有人所說大規模生產使用的活字往往出自多人之手,寫刻風格不統一,排版也容易歪歪扭扭,排倒了字也不罕見。中國人自己也有發明各種檢字法,19世紀傳教士做活字的時候也對這個問題大開腦洞,比如說發明了拼合活字,但是字多這件事到工業革命之後得到了改善,比如說電鍍法,鑄字機等傳入與幫助下,工業時代的鑄字速度大大提升,所以字多也能還算能應付的來了。

第三,統治階級與士大夫文人的審美問題

中國古代印書無論是官刻坊刻私刻,其讀者多為文人士大夫所謂的精英階級,基於美學與感性因素,古代中國的讀者鍾情於書法美學運筆藝術,偏好與文旨相映成趣的書體筆法,活字印書不如雕版印刷能忠實反映出書法風格,所以自然得不到垂青。而印刷書的內容多為科舉用書,或者文人士大夫的詩集等,從受眾群體上來看,也是必須要滿足精英階級的審美的。古代書籍是很貴重的東西,也就是說只有有錢人才能買得起,而普通老百姓和通俗文學,比如劇本,小說等,多以手抄本的方式流傳。而且中國古代也不是政教合一的政權,雖然也有佛經和科舉用書的需求,但也沒像西方印刷術發明初期傳教需要大規模印刷聖經那樣的需求。

而對於前面有人所說:雕版印刷簡單,對工人要求低。如樓上同志所說,工人甚至不用認識字,會刷墨、展紙,就能上手。這點我想反駁的是,19世紀西方傳教士在做中文活字的時候,就拿法國國家印刷局來說,其下面的工人並不認識漢字,但通過偏旁部首標號的方法也能排版,雖然會有一些錯誤,但我覺得認不認識字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中文活字印刷重新回到主流舞台是從十九世紀傳教士來中國傳教開始,其中比較有名的人:馬禮遜,麥都斯,戴爾,姜別利等,這又是一部近代活字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以下幾本書:

張秀民的《中國印刷史》

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

芮哲菲《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的發展(1876-1937)》

最後給大家看一張在國圖典籍博物館拍的照片

從上到下分別為清初的雕版,乾隆年間的木活字和雍正年間的銅活字,從字型上來看立辨美醜

--------------------------------------

2017年3月22日增加新內容

上上周末去參加了三聯組織的辛德勇老師新書《中國印刷史研究》的讀者見面會,看了辛老師的文章之後想補充一些觀點:

以下為直接引用辛德勇老師的話: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一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 第一,「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要看這字的厚度。中國古代的銅錢硬幣邊緣都比裡面的文字高一塊,製作起來是極其困難,不好拿。把這個做好了以後用火燒一天就把它燒硬了,燒硬了以後第二個工具是拿一個鐵板,把松脂蠟和紙灰攪拌在一起覆蓋在鐵板上面。

為什麼要覆蓋在鐵板上面呢?因為要把一堆活字就是薄如錢唇的東西放在鐵板上,鐵板有鐵框,然後就密密地把字一個個擺上,擺滿這就是一個板,然後「待就火煬之」。

擺平了後在上邊刷墨,刷完之後把紙再蓋上,然後再刷紙的背面,把它揭開就出現一頁書了,所以這個字需要的都是反字,跟我們現在刻字是一樣的。那麼如果擺不平刷墨後,放上紙再印時,就會包墨不均,或者根本沒有,讀者閱讀時的視覺效果不好。

畢昇最初嘗試時,這個問題他解決的非常好。他說, 「待就火煬之,葯稍熔」,即鐵板一導熱葯熔化成糊狀,這時把字擺上,然後用一個鐵板壓它。這樣印版最後的平整程度取決於它上邊壓鐵板的程度。

那麼畢昇這麼好的技術後來怎麼沒推廣呢?因為每一個步驟都妨礙效率。

所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的假設是不成立的。這個工藝挖個土都特別慢,更不要說這個薄如錢唇的字和塗料粘上之後活字印刷的技術了。字要穩固,意味著把它燒熱了放在鐵板上,等烤化後把它按平,按平後等它涼了之後再印,涼了它就凝固了,要想再印就得再用火烤,再把它拿下來,太過麻煩。所以說對漢字來說很難使用。

所以其實我想說的是,無關在乎評論里有人說我不愛國,跟我辯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多輝煌,我個人的觀點是畢昇和古滕堡發明的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只是恰巧翻譯成中文都叫「活字」而已,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除了都是活的字以外,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其想法來源也不一樣,所以此二人及其發明沒有任何可比性。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是中國和西方誰技術先進或者是落後,而是雕版印刷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字體排印學的概念和阻礙了字體排印學的發展,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中國字體排印學走的是另一條路,因為雕版屬不屬於字體排印學走西方學術界是存在爭議的,所以我是從字體排印學的角度來解析這個問題的。

3月27日更新

評論里有的@蒙蒙同學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我覺得可以貼上來解釋我的主旨:「我看的張仲民的書,裡面說學界一般認為即便是受到來自中國的啟發影響,也不能說沒有中國印刷就沒有古登堡印刷,因為古登堡的方法是獨創性很高的。」


轉載

活字印刷難堪大用

雖然活字印刷術的優點是雕版印刷所無法比擬的。但事實上,在中國古代,這種技術並沒有廣泛應用。清末版本目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共著錄歷代書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種,約計不同版本兩萬部,其中活字印奉只有二百二十部,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一左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漢學家卡特(T.F.Carter,1882—1925)在著名的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一書中寫到"專家們一直認為,畢升的膠泥字和隨之而起的鑄錫作字,似乎始終沒有廣泛流行。"

按金簡《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記載,活字印刷術的工序計有:擺書、墊版、校對、印刷、歸類、逐日輪轉。工序繁瑣,且極容易出錯。活字的製作通常分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鑄字兩種。據《夢溪筆談》、《造活字印書法》等相關資料記載。中國古代的泥活字和木活字、銅活字等都為手工雕刻,既費人力又費時間。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筆畫粗細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齊,甚至出現單字橫置、倒置的情況。《水經注》序注云:"昨夜江南所進之書有《鵑冠子》,即活字版,第字體不工且多訛謬。"。

漢代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中連重複的文字在內,總共10516個,而當代出版的、供中等文化程度讀者使用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所收條目,包括字、詞等共約55000餘條。並且,漢字是象形文字,無法像拉丁文字母那樣進行自由拼寫與組合。一副活字要滿足排版需要製作量數以十萬記這樣大的數量,製作工程是相當繁複的。歐洲人所使用的拼音文字體系來說,僅需要製作數十種字母、字元的活字,便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排版工作。這種差距使得以漢字為載體的信息傳輸速度要比以拼音文字為載體的信息傳輸速度低出許多,客觀上延緩了活字印刷術的推廣與普及。

活字印刷費財費力,福建林春棋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耗去白銀二十多萬兩,到道光二十六年刻成大小楷體銅活字四十多萬個。其間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想而知。因此"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成本才會降低。而中國古代大多數書印刷的數量不多。需求量大的四書五經等經史子集千年不變,使用雕版印刷相對方便、快捷,並且一次刻成,保留整版,便可以反覆印刷。書坊為了追得利潤,力求降低成本,就不願意丟掉原有的傳統雕版工藝,而去採用活字印刷這種新技術。於是在應用實踐上,活字印刷遭到了來自印刷主體——經營者主觀上的阻礙。

即使到清代中期,用活字印刷的書籍在數量上雖有所增加,但活字印刷仍然沒有取代雕版印書成為主流。據張秀民先生所著《中國活字印刷簡史》一書稱,現代流傳的明清時代的活字版叢書有20多種,經、史、子、集的單行本千餘種。此數量是數以萬計的雕版書籍所無法比擬的。在雷夢辰先生的《清代各省禁書匯考》一書中,記載了乾隆三十九年至五十七年間各省所查辦禁止的書籍,共有四十七處記載有書籍的板片問題(即印刷用的雕板),活字印刷在本書中卻絲毫沒有提及。


事實就是活字印刷根本就不能算四大發明。中國的活字和歐洲的活字本來就是獨立發展出來的,所以就算中國的活字早了300年也沒卵用,因為四大發明本來的定義就是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西方人當時連中國人發明了活字都不知道)。而從應用來看,顯然是歐洲活字推廣到全世界,甚至推廣到中國,中國也是在引進歐洲活字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應用活字印刷的。事實上歐洲活字也好用很多。中國的活字是手工雕刻的,費時費力,質量還不好。而歐洲活字是金屬鑄造的,可以批量生產,質量很穩定。中國沒用金屬活字是因為中國用的一直是水墨,對金屬附著不好,而歐洲的是油墨。所以中國和歐洲一開始科技樹就偏離了,本來兩個看不出差別,結果要升級的時候中國的就蛋疼了,然後就一直升不上去。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物中非常常見。生物進化有個重要的現象叫趨同演化,又稱平行演化。比如眼睛就獨立的進化了7次(也有說十幾次的)。其中脊椎動物和頭足類動物中的烏賊和章魚有著最精良的眼睛,都有晶狀體,玻璃體,虹膜等結構。但兩者的眼睛完全是獨立進化出來的。脊椎動物的眼睛是大腦神經向外延伸演變而來的,而烏賊,章魚的眼睛是皮膚向內凹陷演變而來的。由於一開始兩者的細胞排列不同,結果形成眼睛之後一個視網膜在下面,一個視網膜在上面。脊椎動物的眼睛視網膜在下面導致了神經必須從中間穿過形成盲點,而烏賊章魚的眼睛就沒有盲點。而且烏賊章魚的視網膜細胞是掛在神經上的,不會有惱人的視網膜脫落。不過也有人指出脊椎動物的眼睛也並非一無是處。所以幾億年前人類和烏賊章魚的祖先還沒進化出眼睛的時候,有誰能想到幾個細胞的排列就會影響幾億年後的後代呢?所以進化有時就這麼無奈,但這也是我覺得進化論中最有意思的部分。


首先,木材並不適合製作活字。木版在多次印刷後會因為油墨浸泡而脹大變形,導致字跡漶漫不清。雕版印數有限,一般不超過兩百部,因此不會遇到此問題。但活字很可能重複用上千次,如使用木活字,就必須時時更新,非財力巨大不能維持。其次,如使用金屬活字,固然壽命較長,但材料成本更巨,且無法直接借鑒雕版的印刷技術。再次,在技術不完備的情況下,活字印刷的效果遠不如雕版印刷美觀齊整。另外,在市場規模很小時,雕版可以保留並根據市場需要隨時增印,但活字沒有這種特質。


為什麼上世紀就發明了電動牙刷,而現在手動牙刷還在被大量使用?→_→


我想跟墨水應該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無論是寫字還是印刷,用的都是水基墨,水基墨不容易均勻的附著在活字上,所以陶字很難推廣開來。現代印刷工業無論用什麼樣的工藝,油基墨都是最基本的要素沒變過。

再說說活字。清代宮廷印書用過銅活字,雖然用的也是水基墨,但是效果好了很多很多。不過銅在中國古代是貴金屬,沒法推廣;鉛活字中國人又沒有發明,所以推廣不開也就不奇怪了


古代印刷除了書坊印刷外(其產品在圖書版本學裡叫做「坊刻本」),還有政府部門(特別是學政機關)主持印書(稱為「官刻本」,清代的最高級別版本是武英殿的「殿刻本」)、郡王自刻印刷(藩刻本,明代)、貴族富紳自刻圖書(家刻本)。這些遊離於商品圖書市場之外的書本,往往對圖書的外在形式和文字內容都有嚴格的要求,雕版術因其歷史悠久技術成熟,比活字術更能得到精品書籍,得到了在非商品圖書方面的優先而廣泛的應用,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版刻圖書。雖然宋朝已經發明活字印刷,可是明清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因為保存較好能夠長久保留下來為歷史記錄的一般都是那些官刻本或者家刻本,所以後人才會覺得明清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

活字版圖書也有自己的應用領域。這就是多品種、短工期時間裡的小批量印刷。這誠如沈括在《夢溪筆談》里介紹的,「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另外,對於一樓的說法,我有其他的意見。「埏泥體粗,熔鉛質軟,俱不及鋟木之工緻。」清代《武英殿聚珍版辦書程式》詳細記錄了木活字印刷技藝的整套流程。而瑞安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是已知的我國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完整地再現了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傳承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堪稱印刷術的活化石。木材應該是最適合製作活字的,只不過木活字印刷對木材的要求比較高,目前使用的都是堂梨木為主。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木活字印刷時沾水墨會變形,影響印刷質量

陶泥活字也存在這個問題,而且易損

金屬活字印刷水墨沾不到金屬上,無法印刷

西方活字印刷走的是金屬活字加油墨的道路,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關

雍正朝印古今圖書集成用的便是西方傳教士提供的技術加水墨改良,部分攻關了

可惜秘而不宣

乾隆朝印武英殿聚珍本時古今圖書集成那套金屬活字已毀,用的還是木活字加水墨技術,主持項目的是朝鮮人,有意思

然後就是西方改良的金屬活字加油墨加近代機械印刷的故事了


因為活字是需要根據圖書內容挑字填版的,而雕版印刷就是一塊兒整版。

古代圖書生產主要分為:官刻,坊刻,私刻,書院刻書和寺院刻書。

官刻和私刻一般是跟民間圖書需求關係不大的,因為官刻本官方刊刻,精良自然成本高,不以盈利為目的,常見的形式是刊刻大型叢書。私刻就是一些仕人刻書滿足自己藏書或者供家族後代教育用的,一般不會向外傳播。

後面三種是滿足民間圖書需求的主要主體。它們的特點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古代圖書的流通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加上小農經濟,科舉制的原因,最常見到的是坊刻本,也就是專門供民間需求的私刻,而相應的滿足市場需求的往往是四書五經一類的科舉教材以及宗教書籍,這是主要的品種,也有一個特點,基本上版本是不怎麼變化的。另外曆書,占卜和小說的需求也有,但是量少,讀者也比較分散,逐利的坊刻自然不會賠本做這樣的生意。

→_→以上全憑理解,沒什麼邏輯,大體上是這個意思,希望能幫到你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是因為漢字數量大?

近代活字印刷術在中國清末興起時,漢字比起北宋,數量可沒減少。二十幾個西方字母用中國古代的活字技術估計問題也是一堆。所以我認為關鍵是沒發明製版技術。

畢升活字術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活字版沒有永久保存。印完一批後版就拆了,因此重印代價高昂,相比木製雕版可以用幾十年上百年,反覆重印。但西方的古騰堡活字術及後來的機器活字印刷術的關鍵在於活字版雖然不能永久保存,但用活字版做模製作的厚紙版卻可以永久保存。不僅厚紙版可以永久保存,在發現印刷錯誤後,厚紙版還可以剪切修改,而實際上機器印的是厚紙版做模製作的低熔點金屬版。這裡活字版僅僅是一次版,關鍵在於我們沒發明後面的二次、三次版。後面的工序才徹底解決了印版長期保存,如何大量重印的問題,讓因為漢字數目繁多而增加的排版成本大大下降。

至於為啥沒有發展出後面的技術,一方面其他人說了水墨不適合金屬版,另一方面,我相信也是我們其他科技不過關。最後的金屬版是在厚紙版做模的基礎上製作出來的,因此要求低熔點金屬才行。有一個關鍵元素銻,可能我們祖先不知道?我國西南有「錫礦山」其實是銻礦,祖宗可能不知道。而錫的熔點還是偏高,會燒壞紙張。


轉發我的一篇文章,大致分析了為什麼活字印刷在中國沒有流行起來。1)漢字不是字母文字,字太多。2)古代人主要看經史子集,這玩意兒幾千年不變。3)中國古代冶金術水平不夠,金屬漢字活字不能鑄造,只能雕刻 (手工而不是規模化生產),估計個漢字結構太複雜有關係。

【歡迎關注我個人的微信公眾號:YYmao51, 分享互聯網方面的工具,資源和思考】

~~~~~~~~~~~~~~~~~~~~~~~~~

562年前(1455年2月23日)的今天,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用活字印刷術第一次印刷了《聖經》。

古騰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意義重大,它大幅度降低了印刷成本,引起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傳媒革命,讓信息和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對人類傳播信息的重要性甚至能媲美今天的互聯網。

古騰堡工作畫像

古騰堡小傳
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又譯作谷登堡、古登堡、古滕貝格),1400年出生於德國美因茨,1468年2月3日逝世於美因茨,是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

古騰堡是一位商人,他在1455年,54歲的時候,第一次使用活字印刷機印刷了《聖經》即《古騰堡經》。

古騰堡畫像

歷史貢獻

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歐洲的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沒有活字印刷術,馬丁路德鼓吹宗教改革小冊子就難以廣泛印刷和傳播,古騰堡的印刷術對於整個人類文明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據資料顯示,在古騰堡印刷術發明後的五十年內,歐洲出現了大約一千二百萬份讀物(wiki:Johannes Gutenberg),種類大約三萬種。從這一數據中我們既能發現一個眾多思想迫切地要被傳播的趨勢,更能看出人們被印刷品所創造和激發的前所未有的閱讀慾望。正是這種閱讀的慾望和更廉價的對讀物的接近性使許多歐洲人擺脫了文盲——從而創造了大量報紙的潛在讀者。

歐洲宗教改革

中國的活字印刷術

按照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的國家。

儘管有些人認為是中國人發明了這項技術並傳到了歐洲,但是並無確切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實際上,採用「活字」印刷這種方式代替「雕版「印刷並不難被想到,人類很早就使用圖章了,圖章就是一個個「活字「。活字印刷作為一種比較複雜的工藝生產技術,需要同時解決:活字製造技術印刷機和排版技術新型油墨技術,然後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從而被推廣開來。

一般認為,歐洲人獨立發明了(古騰堡)活字印刷技術。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和古騰堡的技術對比

中國古代雕版印刷

由於技術難題沒有被解決,很遺憾,在中國活字印刷從來沒有被廣泛使用。1839年,英國傳教士理雅各將西式鉛字印刷傳入中國,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一直壟斷中國的印刷業,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激光照排印刷技術的引入,引發了中國印刷行業的又一場革命。

激光照排印刷技術

活字印刷術在中國為何擱淺?

一、古代活字印刷工序繁瑣極易出錯,造字多為手工雕刻效率低下,且"第字體不工且多訛謬"。

二、漢字作為象形文字,製作複雜,體系龐大,一副活字要滿足排版需要製作量數以十萬記。

三、用於鑄造活字的冶金技術,鑄模、脫模技術沒有發展起來。

四、另一個關鍵的原因,沒有需求。古代中國需要大量印刷的經史子集千年不變,更適用雕版工藝。活字印刷遭到了來自印刷主體—書坊經營者的阻礙。

趣聞

以古騰堡名字命名的《古騰堡聖經》在當時一共被印刷了一百八十份,現今仍有四十多份留存於世。

古騰堡聖經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古版書,也被人們稱為是四十二行聖經。其印刷所使用的的字體是高貴華麗的哥特字體,所以古騰堡聖經也被譽為是精美印刷工藝的傑出作品,是由聖傑羅姆翻譯的拉丁語譯本。

古騰堡聖經

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社會。作為互聯網人,沒有理由不去了解信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為大家奉上 《信息簡史》一書的鏈接,這是為信息第一次寫歷史,是一部媲美《時間簡史》和《萬物簡史》的著作。

《信息簡史》- 詹姆斯·格雷克 ——為我們講述了人類與信息遭遇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告訴我們如何在信息時代,在信息爆炸中生存。

想得到書籍的同學請關注「YY貓」公眾號(微信號:YYmao51),回復「信息簡史」得到下載地址。


活字印刷對及時的印刷品的印製比較快速,例如報紙。明清主要印製的是儒家經典、科舉參考或者一些農學醫學的書籍,在科技史上明清沒什麼突破。自然就不需要那樣的變化多端。還有一個就是你說的成本的原因,試想一個文盲都可以雕刻一個雕版印刷的版面。而活字印刷就必須要一個識字率很高的人操作了。更多關注請加我的微信公眾號:活字印刷(movabletype)


難道不是因為漢字字數太多嗎?


就雕版印刷而言活字印刷固然有其好處,但是活字印刷的成本也是在的。其次活字印刷每個字的間隙、每個間隙的大小都有可能被外力改變,所以活字印刷的使用少。而雕版印刷恰恰彌補了活字印刷的這一缺點,雕版印刷要求雕工有熟練的雕刻技藝,刻板上的字間距、字體大小都相同(或者說大小差異較雕版小),所以雕版印刷出來的書本也更好看,同活字印刷相比也更受市場歡迎。就宮廷而言對書本的精緻程度要求更高,所以一般的宮廷用書皆為雕刻本,宮廷之中還有專門的管理、刻印書籍的機構,每個朝代有不同的名稱。除雕刻之外,古代常用的制書方式還有「抄寫」。我們常知的《四庫全書》即為手抄7部分藏全國。


六朝清羽記提過。


第一,宋朝中央集權強化,經濟進一步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這是背景。雕版印刷雖耗費人力,但宋朝並不缺乏勞動力,因此印刷方式,技術的革新得不到推廣。元代事發明了轉輪排字,要增加投入資本,可以節省大量人力,後來轉輪慢慢消失,原因也是如此。

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社會需求。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並將發明的器物投入生產,提出眾多科學理論也被運用到生產當中,主要原因就是社會需求。以前的設備不夠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需要更先進的設備,就會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需求。


主要是活字印刷成本太高。「宋代畢昇搞得是陶活字,製造難度低,成本小。但陶活字對印墨的附著性不好,印出來的文件字跡模糊。清代印刷的官書使用過銅活字,印刷效果不錯。但只有皇家用得起。銅本身的價值使得皇帝都忍不住要打銅活字的主意,清代武英殿存的銅活字,到乾隆的時候就被改鑄成皇家的陳設了。」--《臨高啟明》


個人感覺活字印刷特別不適合中國漢字,使用起來也不方便,印出來並沒有雕版的美觀。相對西方的文字就比較適合,所以現代的活字印刷還是在古登堡那邊用鉛活字給實現了飛躍


推薦閱讀:

古代有沒有內褲?
皇帝自稱龍的化身又稱天子,那他天父玉皇大帝豈不也是龍?可玉皇大帝不是龍啊?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的主張各別是什麼?著作都是什麼?
如何看待古人思想與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
如果古代皇宮掏糞工是武林高手,是什麼武功,能有什麼吸睛的故事?

TAG:印刷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