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頓公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希望能有個人化的體驗分享,而不是百度里已知的。
對我來說,仍然是一種典型的高中生活。每周五天,每天多時六七節課,少時兩三節,多時從8點半到下午3點半,中午午休一小時,學習哲學、文學、歷史、地理、藝術、物理、生物、政治和商業等等,商業下有經濟和管理,語言方面要必修法語、西班牙語,選修中文(mandarin),最最頭疼的就是拉丁文!上帝...還好已經過去了。第二年可以選擇學習方向,再根據方向確定課程。我選的是商業(Business),學校安排了管理策略、領導力課程、溝通小組活動等等,這些半專業的科目都是為了大學打基礎。和國內高中生全力準備高考一樣,我們全力準備A-level。第一年就已經開始按A-level的標準考試,因此最後大家的結局一般都不錯。走在路上經常會被遊客偷拍和搭訕,有次遇到一個人問我校服多少錢...最坑的是,身高不到一定標準不能穿伊頓的傳統tail,只能穿條紋西裝,小馬甲,戴領結...我因此被同學嘲笑了半年...宿舍是單間,十分窄小,一床一桌之外再也很難放下什麼大物件了,隔壁宿舍的人會來走動,一層樓上的人都叫mate,關係很好,每層都有活動室,可以打乒乓球撞球,也可以一塊看球賽(宿舍沒電視)。社交活動是十分豐富的,不僅在校內,周周有舞會,經常會和哈羅溫徹斯特聯誼,認識了不少人,會互相邀請對方去自己的家鄉做客,通過這個長了不少見識。再來說說體育活動,足球、高爾夫、馬球、壁球、板球,狩獵,划艇等等,基本上每樣都嘗試過了,值得一提的是狩獵,先學習牽著七八條比格犬步行,然後上馬,前面有人吹號,後面呼朋引伴,猶如回到了中世紀,真正有趣。
本來想把一些照片po上來給大家看, 翻了翻覺得難以取捨,也沒什麼必要。我在Eton幾乎度過了我的整個青少年時期,永遠記得一句名言:Nothing is here for tears.
每一個來到Eton的男孩都要學會從父母的棄兒變成上帝的寵兒。感謝上帝,我做的還算順利。至少,我學會了撩弟。
同住五年的好兄弟,一起正太,一起老司機。
接樓上說的BBC紀錄片,確實很棒。
BBC這次在講述伊頓的時候選了一個新的角度,3個來自普通家庭的男孩,拿著全額獎學金開始在伊頓的新生活。
伊頓公學每年的花費達到33000英鎊(約合人民幣32萬元),對於這3個孩子的家庭來說,拿出這筆錢就意味著家庭就要承受經濟危機,但他們足夠優秀,甚至連校服的錢(價值1000多英鎊)都不用自己付。他們說:「我覺得自己是小池塘里的一條大魚,去了伊頓,我又變成了一條小魚。」
他們的校服就是燕尾服,無論嚴寒酷暑,都必須穿襯衫、西服背心和燕尾服、長褲、皮鞋。只有上體育課時可以例外,但也必須穿學校指定的運動服,時刻保持最好的儀態和著裝。在伊頓的教育理念中,他們要培養的是一流的英國紳士。片中的一個男孩因為上課要遲到而忘記帶領結被嚴厲呵斥,不得不跑回去重新穿戴整齊。他還開玩笑說:「如果被舍監看見穿了彩色的襪子,會因為違反校規被送出去。」
一向隨意的他們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儀態和著裝僅僅是一個開始。這裡的學生們每天早晨7點半起床,夜裡9點半睡覺,一天要上7節課。除了英語、數學、哲學等學科之外,他們還要學習藝術、神學、音樂等課程。每一天從禮拜開始,陽光透過教堂屋頂的彩色玻璃投射下來,神聖而美麗。但他們並不適應:「它很無聊,但教導你成為更好的人。」
伊頓公學會邀請世界知名的戲劇家、詩人來給他們做講座,提升人文修養。體育也非常受重視,學校甚至自創了三種體育運動,學生們每隔一天就要運動一次,還包括水球這樣的高大上運動。
從食堂近乎完美的早餐開始,到晚上的社區活動和做作業,孩子們異常忙碌。這個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在學業上,而是像他們所說的,真正開始去嘗試一切。「嘗試一切」,這是多麼誘人的字眼,但他們必須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讓自己感到疲憊。學校也會給予學生充分的休息和進食——「在伊頓,永遠不會餓。」
因為忙碌,這些曾經孤獨的獨生子徹底地丟掉了虛幻的世界,開始和其他男孩子一起,扎紮實實地開始了充滿新鮮感的高密度生活。校長在致辭的時候寄予了希望
給自己設立最高的標準
讚頌學校教育的涉獵面之廣
最重要的,讚頌自己的個性,尊重與他人的差異
伊頓對於傑出人才的獎勵是不遺餘力的,每年畢業於伊頓的學生有70%進入劍橋、牛津這樣的世界名校。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給了伊頓人獨立做決定的能力、競爭意識、時間控制、目標控制的能力和歷史傳承下來的驕傲。
視頻觀看地址:我的生活:伊頓公學
弟弟今年暑假去伊頓公學讀了為期一個月的Summer School。據他所說,那一個月每天的生活都很難忘,也讓他捨不得回來。他們每天的課程安排的都很充實,並且每天晚上都會有記日記的時間,學校也要求上課的時候必須穿正裝,一個個男孩子在正裝的襯托下也是倍兒有精氣神。他們住在伊頓的宿舍,都是很古老的建築,伊頓公學真的是個不錯的學校,感覺弟弟回來後也變化了不少,而且認識了很多的小夥伴,人說上伊頓公學可以拓展自己的交際圈,認識的人也會很優秀。確實是這樣,即使是summer school,也讓弟弟結識了不少很優秀的孩子。
這是他們其中一天的安排
合照
一年招250,世襲有優勢,如果祖宗十八代都在伊頓,那就希望大很多。入學考試嚴苛,等級森嚴,校服很紳士,這樣的男校有才又有財才合適去讀,按各科成績分14班,如果A科成績很好分在A1班,B科落後就去B14。另:出生就好去登記了
正好看到今年第五十期三聯生活周刊封面故事去英國讀中學
推薦BBC紀錄片《世界最著名學校》(好像也叫《我的生活:伊頓公學》講得就是三個拿獎學金的孩子就讀伊頓公學的第一個學期的故事。
一、飲食(我是吃貨) 不愧是有黑暗料理之國的美稱的英國,吃的東西是那麼的糟糕。英國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能夠將兩樣很好吃的東西混合成黑暗料理,這或許也是一種天分吧。例:番茄與雞蛋=
我覺得將來劉強東跟章澤天的孩子有機會可以去伊頓上學(女孩子除外)
推薦閱讀:
※求解救無聊的英國留學生活,怎麼改變現狀?
※英國議會會場為何如此狹窄、窄小?
※相對於中國古代北方一直戰勝南方,為什麼英國是北方一直輸給南方?
※二戰後德國和英國的命運為什麼大相徑庭?
※英國史要怎樣些寫才有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