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活人殉葬活人獻祭的看法是什麼 ?

孔子說過 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 這句話到底是贊成活人殉葬還是反對呢? 孔子認為周禮是莊重的 活人殉葬和獻祭是否又算作是周禮的一部分?


我的高中老師告訴我:「孔子不贊成用俑取代人殉。」

我就一直相信了十年,直到我讀到《孟子》:「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因為俑像人尚且不用,何況是真的人呢?

儒家非常推崇葬禮,如果不用俑用什麼呢?讀一下《禮記》你會知道,儒家贊同的是用草扎的人像。

那麼草扎的人像與俑有什麼區別呢?答案是俑更像人。

《禮記●檀弓下》有一段有系統的論述:孔子認為用明器殉葬的人,是很明白喪事的道理,既備辦了種種對象,卻又不可實用,如果用生人使用的物品來殉葬,那就太糟糕了,其精神不是太接近於用生人殉葬了嗎?把殉葬的物品叫做「明器」,是奉死者為神明的意思。像泥塑的車子、草扎的人形,自古就有了,這就是明器的原則了。孔子認為做草人殉葬者的心地仁厚,但他認為刻木作人形來殉葬太殘忍了。越是刻得栩栩如生,不是越接近於想用生人來殉葬嗎?(《禮記今注今譯》王夢鷗註譯,82頁)

原文: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 其曰明器,神明之道也。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

我在網上搜了下「儒家 殉葬」的關鍵詞,認為儒家贊成殉葬的非常多。我不知道這最初從哪傳的,應該是民國或解放後某些不讀書的人或摸黑儒家的人斷章取義,因為古人都讀《孟子》,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句。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先弄明白一個問題:古人為什麼要用活人來殉葬?

記得小時候,在歷史課上聽到:原始社會是一種近乎於人人平等的社會。。。。。。我當時就有一個疑問:人類進化到奴隸制社會,為什麼還是一種進步呢?長大以後我才明白:所謂的「人人平等」只限於氏族內部,而對於其他部族的人基本上是「一個不留的屠殺」。道理很簡單,在生產力水平極其落後的原始社會,人基本上不可能創造出剩餘價值。所以最符合經濟學原理的做法就是:搶奪其他氏族的土地,並殺光那裡的所有人。順便說一句,氏族內部的「人人平等」很可能也是一種倖存者偏向。在食物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該會有部分人被無情的犧牲掉。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開始變得存在價值,從而使得人類進化到奴隸制社會。不過諷刺的是,在商朝的年代,奴隸的價值(價格)仍舊要小於馬匹的價值。在那個年代最奢侈的殉葬方式並非是更多的奴隸,而是更多的馬匹(車)。如果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就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商朝會存在大量活人殉葬的現象了。至少在我看來,人類的尊嚴來自於人類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現代社會中的人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尊嚴、更多的人權,或許只是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使人類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舉一個現代的例子就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存在著大量的血淚工廠。工人在超長時間的勞動後,也只能得到極其微薄的報酬。你覺得改革開放是否也是一種進步呢?我覺得只需回答兩個問題,就應該能夠達成共識。第一,改革開放前這些血淚工廠的工人是如何生活的?第二,現在這些人是否還可能選擇以前的生活方式?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農民被禁錮在土地上,而不被允許到城市中來打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現在農民照樣可以繼續種地。只不過他們認為即使在血淚工廠被「剝削」也要比禁錮在土地上好得多。同理,在奴隸制社會,被武力征服的人們可以不用(立刻)去死。甚至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他們還有出人頭地的可能性(商紂王時期)。我之所以認為奴隸制社會是一種進步,恰恰是因為:除了死亡之外,被征服氏族的人們還有成為奴隸的另一種選擇。

請別誤會,我並非是將人類所經歷的苦難合理化,更沒有為所有苦難進行開脫的意思。我只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指出什麼不好並難,而真正困難的則是找到一種解決之道。事實上,如何解決人口近乎無限增長的潛力與自然資源有限的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是一條人類社會進步的主線。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終極的解決方式:城市是最好的避孕藥。的確,當某個地區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商業社會以後。即使沒有任何強迫性的政策約束,生育率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這時生育後代除了本能的心裡需求以外,已經幾乎不再具有任何經濟價值了(具體可以參見台灣地區生育率的變化)。如果我們繼續往前追溯,那麼就不難發現如下的幾個階段:計劃生育----溺殺女嬰,社會底層的次子及以下無法獲得生育權。。。。。。這個問題不展開討論,否則文章的長度將會擴大幾倍。

以如今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來看:墮胎是能夠被接受的,但溺殺女嬰則是天理難容的罪惡。問題在於,這兩者之間真的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區別嗎?說不定未來的中國人,也會認為墮胎同樣是天理難容的罪惡。同理,站在古代社會的角度來看,溺殺女嬰或許也是一種較為(比奴役與殺戮)人性化的解決之道。

對於計劃生育的問題,我覺得在技術層面或許存在某些爭議(比如,是否不應該如此的嚴苛?是否應該更早的調整?),但對於計劃生育的本身我是偏向於支持的。管理層一方面推行改革開放,從而使中國步入城鎮化的浪潮,並且從農業經濟模式轉變為工商業經濟模式。另一方面,通過計劃生育的方式,在中國暫時難以立刻改變落後局面的情況下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說真的,我還真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顯而易見的是,過剩資源註定是會被「浪費」掉的,而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尊嚴。符合經濟學原理的方式就是:盡量浪費過剩資源、節約稀缺資源。或許,沒有計劃生育,如今中國的人權水平應該不會比印度更好。請注意,2000多年以後的人類,或許同樣會認為我這種支持計劃生育的言論是一種罪惡的道德淪喪

這個開場白似乎有些過長了,下面該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身了。關於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分界的問題,史學界比較傾向於在春秋與戰國的分界。我相信,這種社會制度的轉變,應該對應著殉葬制度這種倫理問題的轉變。請注意,孔子與孟子恰恰是生活在這個分界的兩端。

先放下孔子是否支持活人殉葬的問題不表,難道大家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嗎?在百家爭鳴的年代,各家各派都會從無比刁鑽的角度展開辯論。那麼,為什麼居然沒有人質問孔子是否支持活人殉葬的問題呢?孔子不是宣稱要「克己復禮」嗎?那麼周禮中活人殉葬的部分是不是也應該被堅定的遵守呢?顯而易見的是,無論孔子如何回答,都將陷入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之中:要麼就必須放棄用「周禮」作為衡量是非對錯的標準,要麼就必須承擔巨大的道德壓力。我只能想到一種合理的解釋:在孔子的年代,各家各派或許都沒有覺得活人殉葬是個事兒!就像我們現在,都沒有覺得墮胎是個事兒的道理一樣。請注意,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我既沒有「黑」孔子,也沒有「黑」我們的祖先。對於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具有民主氛圍的城邦、以及仁慈的統治者。問題在於,無論是民主還是仁慈,奴隸都不會被包含在內的。所謂仁慈的統治者,用極其殘忍的方式對待奴隸其實是很普遍的(屠殺、閹割)。不拿奴隸當人看,其實是人類祖先的通行標準。我並不贊同用現在的道德標準來批判春秋時代的活人殉葬。也就是說,即使孔子支持活人殉葬,也不能說明孔子的道德水平存在問題。

我不否認西周活人殉葬的比例要比商朝少得多,但這種現象仍舊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說孔子不罵「活人殉葬」,反而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始作俑者」。是無論如何在邏輯上都說不過去的!畢竟,先有「活人殉葬」,後有「始作俑者」。至於陶俑更像人的說法就更加可笑了,難道草人與紙人不也是追求一種成本較低的「像人」方式嗎?說真的,除了成本以外,我真看不出有什麼區別。請注意,如果用現代的道德標準來看,孔子的年代存在著太多天理難容的罪責(比如,溺殺女嬰)。問題是,我們看不到孔子對這些現象表現出憤慨,那又為什麼會對「始作俑者」耿耿於懷呢?與孟子不同的是,我們看不到孔子有太多「向下」的關懷,而憤慨通常只會表現為不夠「尊上」。

客觀的說,我們從史料中找不到任何孔子支持或者反對活人殉葬的證據。唯一的佐證,只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言論」。如果我們不斷章取義的話,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其實是想說明,孔子是反對活人殉葬的。我相信,孟子必定是反對活人殉葬的。如果說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復禮(古)」,那麼孟子的思想中則存在更多人本主義的思想。事實上,孟子的很多主張其實是很不受歷代君王所「待見」的。當然,孟子的思想恐怕也與其生活在戰國的年代有關。

很多人認為,沒有人會比「亞聖」孟子更能了解孔子的本意了。我覺得吧,有這種想法的人,基本上對中國的文化傾向一無所知。同樣是舉一個現代的例子,作為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應該不會有人比他對「社會主義」理解的更深了吧?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他推行改革開放的理由: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潛台詞就是:社會主義既沒有「過時」,更沒有任何「錯誤」。只是大家都誤解了社會主義的本意。如果這時還有那位不開眼的老同志希望討論一下什麼才是社會主義的問題,那麼接下來鄧公就拋出了極其經典的三論:貓論、摸論、不爭論。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一個問題:「貓論」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本質上是矛盾的。事實上,用中國(傳統)邏輯來看待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任何能夠抓得住老鼠的貓,名字都叫社會主義。說真的呀,中國能夠有鄧小平真的是我們的幸運。請大家注意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使是(掌握最高權利的)鄧小平的改革,也逃不出「托古改制」(對古聖先賢本意的曲解)的歷史慣例。有人說,鄧小平是實用主義的大師。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確是具有實用主義傳統的國家。

顯而易見的是,人類不可能找到永恆的絕對真理。而應對這個問題,東西方文化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方式:對於西方文化而言,傾向於用新理論來取代舊理論;而東方文化,則傾向於擴充舊理論中定義的內涵。如果你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定是「包羅萬象」的吧。好的一面,是中國也能夠與時俱進的動態調整,而不會永遠陷入教條的原教旨主義(比如,伊斯蘭文明);壞的一面則是,掌握最終解釋權的人必須是聖明的,否則。。。。。。不把話題扯遠,我想說明的是:事實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釋才能夠產生更好的效用。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孔子的本意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釋才能夠更好的表達孟子的主張。事實上,上述現象在歷史中的確非常普遍。對於孔子來說,不也坦然的宣揚「為尊者諱」、「子為父隱」嗎?也就是說,真實的周公旦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宣傳」才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的主張。呵呵,看來孟子的確是得到了孔子的真傳。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發現了歷史問題中的一個有趣的現象:好人是很難找到缺點的,而壞人則是找不到優點的。如果是主流價值觀認定的壞人,那麼後人的任務就是不斷添油加醋的為其增加罪狀。我猜想,如果是主流價值觀認定的好人,那麼後人的責任則是「為尊者諱」的刪除史料中對其不利的記載。很遺憾,後面的結論只能是猜測。畢竟,不斷添油加醋是可被觀察的,但刪除的內容我們則永遠不可能再有機會看到。舉一個例子,在知乎上有一個如何評價諸葛亮的問題,其中一個答主的觀點是:除了事必躬親以外,其他的負面評價都是在「(抹)黑」諸葛亮。請大家注意,在歷史上「事必躬親「絕對不會被理解為缺點的,對吧?同理,如果不是孟子的解釋,那麼我們很可能也不會有機會看到孔子對活人殉葬態度的記載。難道不是嗎?孟子和孔子並非同時代的人,那麼孟子又是如何知道孔子的言論呢?如果孟子是通過「文字」了解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同樣的文字呢?或許你會說在沒有印刷術的年代,某些文字記載的失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的確,我認同這種說法,但我卻不相信褒貶不同的信息具有相同的失傳概率。大家想想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是孔子在編纂刪定《春秋》是的原則和態度。這能夠說明什麼問題呢?孔子是否會刪除原始資料中「不和諧」的部分呢?請大家再想想看,即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比如就在知乎上)又會如何應對「敏感問題」呢?請注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文字可以在越來越大的範圍內流傳。與此同時,歷史人物的複雜性也開始不斷的增加。

在知乎上我發現了一個最為諷刺的現象:幾乎所有人對於歷史問題的討論,都是不斷的引用史料,而根本就對「常識」和「邏輯推理」不屑一顧。最為極端的例子就是,大家對於木牛流馬的評價:很多人寧願相信它是永動機,也不願意相信它只不過是獨輪車而已;很多人寧願相信它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也不願意相信它只不過是諸葛亮在特殊時期不得已的選擇。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看法:諸葛亮很可能是在多次北伐後,國力已經空虛到沒有足夠的牛馬(車)作為運糧工具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靠人力來進行軍糧的運輸。請注意,我並非認為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是對的。而只是以我的經驗與常識,認為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種解釋。當然,你完全可以與我有截然不同的經驗與常識,所以不同的解釋也是完全合理的。至少在我看來,歷史的很多真相在本質上是不可能絕對了解的,所以我們可以採用相對主觀的方式來看待歷史。請注意,主觀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意識到自己不夠客觀。或許,隨著我經驗與閱歷的增長,我也很可能會推翻此前的見解。有意思的是,我們的文化傾向於允許用主觀(希望看到的)的方式去書寫(篡改、修正)歷史,但卻必須用客觀的心態來解讀(寫成文字的內容就不容置疑)。對於親身經歷過(甚至參與其中)「塑造典型」、「歌頌模範」年代的人,居然不能意識到我們所看到的史料很可能也是被塑造的。如果我們承認上述現象的存在,那麼我們在理解歷史時就必須進行某種程度的修正。

------------------------------分割線-----------------------------

有人回復,我就再多談一談。

在上文中我提到了一個觀點:社會最底層的次子及以下是沒有生育權的。說真的呀,我能夠找到有關溺殺女嬰的記載,但還真的找不到有關這方面的內容。不過也不難想像,既然有「溺殺女嬰」和「一夫多妾」的現象存在,那麼註定社會最底層將會有大量的男性找不到老婆。詭異之處在於,對於大量人口無法獲得生育權的現象,卻沒有得到從古至今人們的任何關注。要知道,這對於個人來說必定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兒,對吧?請注意,皇家的次子及以下不與長子爭奪皇位,要比生活最底層的次子及以下不與長子爭奪生育權容易得多。我猜想,古代社會最底層弒父殺兄的比例,很可能會大大高於皇家。(我之所以認為這種猜測是合理的,是因為我有「類似」的親身經歷:由於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所以如果不能賺到足夠的錢來買房,那麼就幾乎不可能通過結婚獲得生育權。我的工作是期貨交易,記得那時我在交易時承受的風險水平絕對可以用「窮凶極惡」來形容(滿倉)。對於現在來說,我當然嚮往更美好的生活,但我也本能的意識到自己也有很多不願失去的東西。所以呢,我的風險水平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其實,上述觀點還真不是我自己想到的,而是來自於《中國化的日本》這本書對日本歷史的描述。對於同樣是農耕民族的日本,也面臨土地資源有限與生育潛力無限之間的矛盾。當然,這也存在一個疑問:既然父母無法給予所有後代應有的(現在的價值觀)人權,那麼為什麼不少生孩子呢?其實,少生孩子的策略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夭折率非常高的古代,沒有足夠數量的「備胎」肯定是不行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曾經實行計劃生育之所以可行的原因,離不開現代醫學的發展能夠將夭折率降到足夠低的水平。順便說一句,該書還提到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有關於次子及以下悲慘生活的描寫。比如,這些無法獲得生育權的人,內心中極度的壓抑,最終「干」了一頭母豬。。。。。。

如果你能夠想明白這些道理,那麼就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佛教和儒家在古代會如此的有市場的原因。對於註定無法獲得生育權的人們來說,如果再不給他們一種對「來世」的寄託,那麼是不是將會更加殘忍呢?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儒家推崇的倫理觀,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種現實的社會問題呢?儒家這種倫理觀,至少能夠給弱者一次「斯德哥爾蒙症候群」的機會:我之所以一輩子無妻,並不是因為我的懦弱無能,而是因為我的道德高尚。請注意,上述的所有悲劇,並不可能通過某位仁慈、英明神武的君主而有絲毫的改變。

說真的,我並沒有任何黑孔子的意思,因為我顯然想不到在那個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之道。但另一方面,我的確對那些「國學粉」希望復古的主張沒有絲毫的好感!有位答主就指出:孔子學術中沒有謬誤,如果你覺得有謬誤的話,那麼只能說明這種謬誤來自於你自己(無法理解聖人)。緊接著,就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說辭:你有什麼資格評價聖人。。。。。。看了這種答案,我真的覺得很可能笑:難道我們中國人,就真的就差勁到幾千年都沒有任何長進嗎??不把話題扯遠,我想說明的問題是:很多時候沒有任何信息,其實反而就是最有價值的信息。就像福爾摩斯在發現「狗沒有叫」的情況下,合理的猜測到兇手很可能就是狗的主人。同理,在中國進化了幾千年以後,仍舊覺得古代更加美好的原因,只可能是古代有太多悲哀的現象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或者說,我們看到的史料,很可能是在被一次次「遮醜」後的結果。比如說,當我們找不到蜀國在諸葛亮連年北伐的情況下民間生活疾苦的記載時,我反而認為這其實透露出了更為有價值的信息。

對於「始作俑者」這個問題本身,其實我們真的不難想到一個大家都經歷過的類似案例。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一句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天賦+99%的汗水。很遺憾,直到有了網路以後,我才知道後半句話:但沒有這1%的靈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勞。請注意,離開了後半句話,愛迪生的原意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改變。呵呵,我不用解釋小時候我們看不到後半句話的原因了吧?說真的,如果我們不能通過常識與邏輯推理的方式看待歷史,那麼結果將是:誰控制了文字,就等於控制了真相。而我們則只能像郭德綱相聲中描述的那樣:出門就上當,噹噹都一樣。對於歷史上「文字獄」盛行的民族來說,我們的確有必要合理的懷疑「文字的信用」了。

如果有人問我該如何評價孔子,那麼我的答案將是:孔子在(中國)社會學中的位置,相當於牛頓在物理學界的位置。小的時候,我很喜歡看科普類讀物,並且對愛因斯坦描述的世界感到新奇不已。至少那時我覺得:愛因斯坦是偉大的,而牛頓則是「愚昧」的(他的理論是錯的)。長大以後當我理解了牛頓對物理學的推動,反而認為牛頓比愛因斯坦更加偉大。客觀的說法應該是: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並非錯誤,而是存在局限性。我相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早晚也會被發現局限性。我的意思是:無論是把孔子視為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聖人,還是把孔子視為中華民族的罪人都是不可取的觀點。而更為可取的態度是,考慮孔子所處時代的背景,並且分析儒家主張合理性的前提條件。當社會發展到使這種前提條件蕩然無存時,我們就應該把儒家的這部分主張放進「思想的歷史紀念館」。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陶俑都這麼罵了 如果是活人 更不用說了


強答一波吧,孔子對活人殉葬的態度,我們先不去分析「始作俑者」這一句,我們看看孔子對生死的態度。

對生死的討論,比較典型的言論有以下兩段。

《論語·先進》記其弟子「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說,活都沒活明白,討論什麼死?

另,說《孔子家語》記子貢問於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將無知乎?」孔子回答:「吾欲言死之有知,將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無知,將恐不孝之子棄其親而不葬。賜欲知死者有知與無知,非今之急,後自知之。」子貢問人死後是否有知,孔子回答,我說有知,那麼人們大辦喪葬,子孫不好好生活,盲目追隨怎麼辦?我說無知人大家不尊重死者,人倫崩潰怎麼辦?這個事不急著討論,死了就知道了。

如果說有人品出唯物主義的味道來那是很正常的,但至少孔子是現實主義的,主張活在當下的,沒有正面回答過這個問題,但是明確表示了當下的重要性,而對於死亡的尊重也是為了活著的人而已。

這樣的一個認識之下,活人殉葬這事孔子不會深惡痛絕才怪了。


孔子認為死人的陪葬品應是象徵性的草人泥馬,或者是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實用價值的物品,也就是說孔子基本上是反對厚葬的,反對因重死者而損生者。這是孔子的一個基本觀點,這一思想也反映在對始作俑者的態度上,因為製作陪葬俑比起草人來說花費要大得多,這樣的浪費是對在世人群利益的實質性損害,因為古代生產力落後,大量製作陪葬俑花費巨大卻對活人無益。

孔子反對作俑,原因有二,一為像人,為不仁,不仁則殘忍;二為浪費,浪費則不恤下民,有損後人。孔子當然會批評殘忍與奢侈,但未必真的會罵人斷子絕孫,孔子的態度應該是批評而不是咒罵。

為什麼只是批評而不是咒罵,這就要看「其無後乎」的「後」怎麼理解了。對於作俑,孔子反對的絕不是普通的平民,更不是製作俑的工匠,而是當時的統治者,是王侯公卿等貴族階級,只有他們才會講究葬禮的規模,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個人的死活,而是家族或封號的延續,是諸侯國國脈的延續,也就是所謂的 「祀」,沒有後代當然就沒有了祀。孔子這裡的「無後」不僅僅是沒有後代這麼簡單,而是說沒有後祀,指的是封地的喪失,家族的敗落,甚至是王朝的覆滅,對於貴族來說這比個人的生死更可怕。也就是說孔子所說的不是一般的市井謾罵,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作俑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孔子從中看到了不仁與不恤,進而預言其日後的衰落。一個殘忍而又不恤下民的貴族統治者,必然會引起天怒人怨,於國則國破,於家則家亡,他的後續發展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其實關鍵還在於 這句話本來就不能算是孔子這個人所說的

因為你沒有任何證據能考證出這句話出自孔子

只能算是"孔子"這個儒家代表的發言

是孟子說出來的 自然只能由孟子解釋 自然只能遵從&<孟子梁惠王篇&>的解釋

其實只要把孔子這個名字 改成其他名字 就沒有異議了

其次 這句話從邏輯上並沒有問題

正如ls所說 當時有沒有考古學支持

"孔子"怎麼能知道到底人殉在前 還是俑殉在前呢

注意是引號內的孔子 說這話並不一定是孔子 最大的可能是孟子 但也有可能是孔孟之間的某個人

假如這個"孔子"支持人殉 他肯定也不會排斥同樣屬於厚葬的俑殉

從黑儒的說法 孔子是做喪葬生意的 生意規模越大越好

他應該兩者都支持啊

更不會為了這個事情罵出這麼難聽的話

疑罪從無

這句話這涉及不支持佣殉的一面

從這裡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推導出關於"孔子"人殉的看法

無論如何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

你最多就只能從儒家整體思想的角度去分析梁惠王篇內這句話的意義

而孟子梁惠王中 孟子並沒有隻引用"孔子"沒解釋 他提供了解釋

所以也只能遵從他的解釋

再而

其實這句話 只需要一個對儒家有基本認識的人

就不能把它往人殉上扯

即便黑儒的人真的說對了

也就是說孟子從他的師承中某人那裡聽到了孔子說的這句話

而師承確實聽了孔子說這句話

而孔子說了這句話之後沒做解釋

於是被弟子誤會為:孔子是不支持殉葬 無論人還是佣

而孔子內心是支持人殉的

或者說孔子解釋了他支持人殉

而他的弟子傳給後人這話的時候刻意篡改了孔子的話

或者篡改的是孟子以及孔孟之間的任何一個人

總之 這個只有孔孟以及其中間那個人 其中之一才知真相

而這個真相

黑儒除了穿越時空 去把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孟子綁在一起

仔細審問 運用各種審問手段 並且測謊分析

才能"證實 "

這整個過程 有點像文字獄

姑且認為黑儒者 的確有這種超能力吧

----但這在法律上仍然不成立

在法律上你幾乎無法通過審問三人得到真相

因為就算孔子承認 我支持人殉 這話的意思你分析的對

但是孔子這個時候的承認並不能證明這句來自孟子的話真的是他說的

也不能證明孔子當年的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黑儒者最終要證實這個問題

只能依靠一個: 心有靈犀

那麼問題就來了

這一切 又與儒家 這個被孟子誤導的儒家

以及被孟子誤導的我們中國的歷史

以及被孟子誤導的中國人

有什麼關係呢

或者應該說

或的確存在一個惡孔子

而只有黑儒者 才是他真正的數千載之後的傳人!

他們和真惡孔子之間 心有靈犀心意相通!

我不知道"孔子"到底關於這句話有什麼真相

但是我知道關於殉葬

今天黑儒者 的確是在以莫須有的方式給孔子安排罪名

殉葬自己的無知無能

將中國現在的問題和發展的罪與責 全都推到這些死去的人身上

或者就是許多人唯一能做的事情


孔子認為先有的陪葬品假人,才有的殉葬的真人。他老人家是認識錯誤,才說人家做陶俑的斷子絕孫。

但是大家都知道是先有的殉葬,才有的燒紙人紙房子紙汽車。

反正不大仁義,老孔總得吐槽兩句。


這句孟子引用的孔子的話里,孔子自己什麼意思一點都不重要,孟子想借孔子之口表達的,戰國封建制度形成時期的,民本思想內核才是重點,最終是民本思想而被傳承下來,成為儒學內核這就夠了。

儒學又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簡單來說,孔子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合乎時代精神的理解。


我贊同正名說:

始作俑者,本意指最早開始用木或陶等製作俑人來代替真人進行殉葬的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真正含義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孔子的本意是讚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駡始作俑者。

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人了嗎?不忍活人去死,以像人的俑代替活人來殉葬。

維基寫得很詳細了:

始作俑者 -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推薦閱讀:

宋史研究方面比較經典或者權威的書是什麼?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的經濟發展情況是什麼樣的?
如果當年一統三國,魏蜀吳哪個都城適合用來做國都?
如何評價東方朔?
隋朝的財富從哪裡來,為什麼後代的唐朝沒有超過?

TAG:歷史 | 孔子 | 中國古代歷史 | 儒家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