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移動互聯網市場現在到底是怎樣的?未來幾年的前景如何?
講講自己淺顯的看法
1.東南亞互聯網是全球(除中國外)互聯網一部分,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國互聯網是個閉環,因為很多原因,谷歌FB這樣的歐美公司沒法在中國經營,本地公司抓住機會,出了騰訊 百度這樣的企業(阿里除外 ,當年幹掉了ebay的易趣)但是東南亞不一樣,東南亞和全球互聯網是互聯互通的,所以歐美企業產品在這裡是橫行的,這個要搞明白2.東南亞互聯網 不管是泰國 越南 菲律賓 印尼 新馬 都沒有一個巨無霸企業 ,本地企業專註某個領域經營,這個也是特點,大多本地企業專註遊戲運營,門戶網站運營,產品以馬上能賺錢的為主 長期戰略產品基本沒有 (1)技術上做不出來 (2)也沒那麼大的資金 (3)也沒看的那麼遠和那個眼光3. 移動入口很死 比如app 主要是通過蘋果的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發布 ,廣告渠道也很窄 網盟以歐美企業為主 特別是facebook 和google為主 大家都在狹窄的線上拼廣告 大塊的盈利被歐美公司賺走4.除越南外,其他東南亞互聯網國家基本沒有準入制度 ,有好有壞,好的是開始很容易,壞處是市場競爭激烈且脆弱,東南亞外的企業只要做個當地語言版本 搞一個當地語言版本的運營團隊 就能分食本地市場 用戶又只有那麼多
5.市場在逐年變大,東南亞人愛換手機是出名的,安卓和蘋果的普及率在越來越高比如泰國 有7千萬活躍手機用戶 安卓+蘋果在 2500萬的樣子 當然這裡的低ARPU也是出名的(除新馬外)東南亞人比較容易見異思遷 如果哪天什麼新產品能顛覆蘋果 安卓了 他們也會馬上換 6.這裡的電信運營商又氣又可愛:運營商不會給移動產品分流量錢 也因為沒有準入門檻 通過app搶佔移動公司盈利空間(VOIP等)也很容易 (移動運營商不會封殺 政府也不管制)7.互聯網行業畢竟不是單一產業 國內互聯網幾乎萬能 也是因為其他行業配合,東南亞互聯網將來能發展成怎樣? 這個也要看其他行業的配合,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國內銀行電子網銀的發展並且提供方便的介面給阿里 會有今天阿里的淘寶和支付寶么?會有今天的電商么?東南亞互聯網行業沒什麼壁壘 但是配合行業有壁壘啊 銀行不配合 不賣帳 你怎麼搞?暫時想到這些 有什麼新想法再更新謝邀。本人在印尼兩年,簡單講一講對這個東盟最大國家的互聯網的了解。
1. 印尼沒有牆,所以本地互聯網想要發展一定會遇到facebook, twitter, youtube們的強大競爭
2. 印尼人擁有pc的不多,但是都有手機,所以移動端比pc端更有前景
3.印尼銀行系統龐雜且混亂,這也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種下的惡果。各大銀行自成體系,也沒有想銀聯這樣可以整合系統,商家經常在前台擺放好幾個不同的pos機。在線支付上落後中國(感謝馬雲爸爸)幾個量級
4.方方面面的基礎建設落後,網速慢且不穩定,交通網路落後導致物流效率底下。
以上是問題,但是印尼也有自己的優勢,龐大的人口(2億),分散的島嶼(以萬計),還有積極的消費習慣(基本不存錢),至於題主的問題,前景如何,有請馬雲爸爸登場:
2016年4月13日: 阿里10億美元控股東南亞最大電商平台LAZADAhttp://tech.sina.com.cn/i/2016-04-13/doc-ifxrcizu4122104.shtml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感謝邀請。移動互聯網市場?不知道您指的具體哪方面。我大概說一下吧。印尼雅加達、泗水、巴厘島商業Wi-Fi覆蓋還是很到位的,手機上網現在在搞4g了,不過普遍用3g。家庭網路速度當然沒有國內快,但是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畢竟窮人多,很多老百姓手機都是老款按鍵機不能上網那種。中國過來搞通信的特別多,大多是跟運營商合作搞基站、測試、維護之類,前景看好。作為一個外國人,我覺得這邊網路購物方面特別缺失,在計程車上看見百度的廣告了,不過不知道具體是什麼項目。一些愚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蟹妖。
坐標越南。工作時間1年左右。
公司里就我一個中國人。所以天天和越南人混一起。
我們是做人力資源獵頭服務的日本公司。接觸的客戶各行各業。其中不乏許多日本的軟體外包公司。尤其是這幾年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就像當年在中國一樣。日本的這些公司因為人力成本依舊過低的越南勞動力爭先恐後吸取優秀越南人才。但是依舊不夠市場需求。所以導致現在it行業人才尤其是會語言方面能力的工資不斷上漲。但是他們只是做的是承接一些日本本土發過來的單。例如NTT.au等在這些公司的日本本社是客戶。就把單子發到越南來做。但是本土的互聯網創新程度創新速度還是較低,因為真正好的人才都被歐美日韓這些公司的高收入福利吸收走了。但是越南當地的互聯網產業.個人感覺發展較快。因為他們不排斥外來的文化。像facebook,instagrama,就幾乎人人都有。和咱們一樣,天天曬娃曬自拍曬旅行,45度上揚自拍是無論在越南哪個角落都有,男男女女。哈哈。電商這一塊在越南同事的見解是前2年很吃香。但是最近沒有那麼受求職者歡迎。但是在lazada等工作的項目經理還是工資很高,福利條件很不錯。最近越南的一家電器賣場收購了歐洲電商zalora的電商部分。一定又會有一番改變吧。越南每個大大小小的咖啡店都有免費wifi。之前跟在本地旅行的澳大利亞人談起wifi這個事情。他們大讚越南wifi的普及率。因為哪怕是到saba這樣的深山也有免費wifi。日本同事們回日本也感慨越南的wifi普及和免費程度要高於日本。因為他們回日本的時候都沒有辦法馬上使用日本的wifi。哪怕是中轉在浦東機場都需要輸入手機號碼以作登錄入口。回答中看到一些朋友也在越南。有一些相同感受。
我公司的同事他們經常利用facebook和lazada等購買各種物品。或者去lotte cgv看電影都是用信用卡等網上購物購票定餐等。買機票等也是利用信用卡付款。網路銀行也是很普及,我們公司查帳收帳都是網上銀行。還有簡訊提醒,我每次買了機票都是有簡訊提醒或者提供密碼的。那些拿到工資把錢取出來的現象的確發生在工業園等文化層次較低的人群。聽我經理說發工資那天工業園ATM會排隊。呵呵。但是河內胡志明這樣大城市的OL們是會利用各種app的。uber. grabtaxi.easytaxi打車。聊天用zalo, skype,line,wechat等等。美圖秀秀P照片。定酒店用agoda。想吃東西也查查app看評價。蘋果這個手機也是很普及。我同事有會中文的他們會在淘寶買東西請廣西的一些代運貨運公司從那邊發過來。時間大約是一星期到10天左右。現在網購是個很普遍的事情。經常看到他們買各種物品。哈哈。想到別的再補充。以上。前兩周有消息,阿里巴巴投資11億美元給印度尼西亞電商Tokopedia,成為這個成長了差不多8年的,號稱是印尼版淘寶的電商企業的新股東。不過這已經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出手東南亞的科技公司了,去年4月開始,阿里巴巴已經多次向東南亞的創新企業砸錢。而除了阿里,騰訊,亞馬遜,等等國際巨頭都排著隊得來到東南亞占坑,其中中國大佬們風投最勁。這場科技版的權利的遊戲為何突然在東南亞上演?
從地理上將,組成東南亞的10個主要國家裡,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6個國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馬拉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排名不分先後。這個區域聚集的人口將近6.5億,雖然趕不上咱們中國以及印度,但也差不多是美國的兩倍,日本的5倍,歐洲的9成,為商業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土壤。東南亞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經濟發展,去年整個區域的GDP已經達到2.6萬億美元,基本趕上整個英國經濟的規模,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中產階級群體和消費力的不斷壯大。
谷歌去年初就做過這個區域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研究,他們發現,當時東南亞就已經有2.6億的網民,是世界上第四大互聯網用戶市場,同時移動端點的總數高達7億,相當於當時人口的130%,可,見移動化在這個區域發展得有多好,和印度一樣,東南亞大部分人直接跳過PC,進入以手機和平板為主導的移動時代,而移動化的高度普及也帶來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絕佳時機。而預計之後的5年,東南亞地區還將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將保持每天12.4萬人的網民數量增長。
這個數字是很可怕,但和互聯網公司跑馬圈地的關係又在哪裡呢?谷歌的這份報告還認為,從2016到2025年的10年當中,東南亞的互聯網經濟有望增長6.5倍,接近2000億美元,其中,主要以電商和旅遊行業為主。
以印度尼西亞這一個國家為例,根據谷歌的研究數據,2015年,印尼整個電商產業的營業額還只有17億美元,佔整體零售的比例只有0.8%,但是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能增長到460億美元,在整體零售的佔比能達到8%。儘管如此,東南亞的投資環境並沒有那麼發達,這裡我們可以比較一下2014年風投投資和國際GDP的比較,這個比例在美國是0.3%,印度稍低一點,也達到了0.25%,而中國那時候還只有0.15%,但是再看看東南亞,就只有0.04%。也就是說機會很大,但並沒有那麼多錢在裡面投,也就給資本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其實,首先看到這個市場機會的還不是中國的大佬們,德國電商Rocket Internet在2011年創辦Lazada Group,並從2012年開始在東南亞多國開設了類似亞馬遜的電商購物平台,之後獲得包括摩根大通,新加坡政府等多筆投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2016年4月,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一擲10億美元,獲得了Lazada 51%的股份,並在今年6月在壓下10億美元,提高持股達到83%,將Lazada穩穩得控制住,而Lazada的CEO也透露,阿里入股之後,公司有了爆髮式的增長。現在Lazada還不只是有電商業務,他們還和奈飛以及優步合作,推出了類似亞馬遜Prime的會員服務,提供在線流媒體,加隔天快遞的升級服務,而這項新業務也計劃從新加坡進一步拓展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相信阿里的錢和資源會為後續工作推波助瀾。而除了Lazada,加上剛剛投資的印尼電商Tokopedia,阿里看來是想把東南亞電商業穩穩得攥在手上。除了電商,阿里還投資了為東南亞多國提供金融產品的平台CompareAsiaGroup,並通過螞蟻金服,投資了包括泰國的Ascend Money,菲律賓的Mynt,印尼的Emtek以及新加坡的M-Daq等東南亞的互聯網金融項目。
另外一個看好東南亞的中國大佬就是騰訊,很早就投資了泰國的網站Sanook和新加坡的遊戲公司的Sea Ltd。並在今年3月,投資上億美元給印度尼西亞的打車軟體公司Go Jek。而阿里和騰訊都還在積極得和東南亞的創業公司接觸,期待未來還會有更多動作。而除了投資,不少企業的海外擴張也會開始從東南亞起步,比如共享單車公司膜拜和OFO進軍海外的第一站都是新加坡。面對東南亞這麼大的發展機會,美國的科技企業也不願放棄,電商老大亞馬遜已經準備今年從新加坡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另外提供共享辦公的企業WeWork計劃投資5億美元在韓國和東南亞,抓住這裡剛剛爆發的創業企業熱潮。不過勢頭都沒有多金的中國大佬們來得猛烈。中國科技企業看好東南亞,同時發展順利還有一個原因,在於,這個地區有大量的華人人口,在用戶習慣上和中國用戶相似度更高,因此他們在中國的很多經驗都可以放在東南亞的投資和業務上,成功率和歐美相比也要高得多,容易得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歡迎他們的到來,華人因為長期經濟地位高,這個地區總是有一部分潛在的反華勢力,還有,因為中國資本的進入,很多人擔心不少項目的估值因為炒作變得虛高。另外其他一些創新企業的創新能力會在競爭中被這些有大佬撐腰的小巨頭擠壓。但這可能都是不得不經歷的成長的煩惱。
以上內容為我在喜馬拉雅的音頻節目《陳一佳:十大頂級富豪每日必讀》中的節目節選。也歡迎其他對美國正在發生新變化、新商機以及創業新動向感興趣的朋友移步到喜馬拉雅FM,搜索試聽我的廣播節目。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台《創業美國》(ID:chuangyemeiguo)
非專業人士,在泰國六七年,曾經也納悶為什麼國內流行的網路購物在泰國一點痕迹也找不到,有一段時間還特別去探究了這個問題。其實樓上幾個知友的回答已經覆蓋得比較全面了,我說一些個人的看法。
1. 現狀來說,泰國的網購主要還是集中在Facebook啊 IG之類的社交軟體,沒有一個像淘寶一樣流行的、集中大流量的網路購物網站。前幾年我查資料的時候,發現weloveshoping pantip等網路購物網站,不管界面還是管理模式都比較落後,因為泰國本身製造業不行,很多產品都是從我國大陸進口的,價格死貴,單店的銷量也不行,前幾年比較流行的weloveshopping網站,一天的流量也就1~2W。
2. 泰國生活習慣的問題。泰國人比較喜歡逛商場,周末、節假日商場人特別多,加上本身泰國地域很小,各種商場、周末市場、夜市也到處都是,所以網購購物的需求很難培養起來,出門逛個街都能買的東西,為什麼非得上網買,還得等個幾天才能收到。
3. 物流方面。泰國境內主要的快遞方式,比較多的還是EMS郵政,不方便,我有幾個做FACEBOOK賣護膚品的朋友,也都是把一天的單統計好,再統一到郵局排隊發貨。不像咱國內,快遞小哥隨叫隨到,必要的時候還能幫你打包好,我自己是微商,每個月單子也又幾百單,所以郵費都是可以打折的,相比之下,泰國這邊就太落後了。
4. 支付手段太少了。一般客戶在網上下單,需要跟賣家直接聯繫,網銀轉賬之後,賣家發貨。之後,到現在很火的LAZADA沒具體了解過,不過被我泱泱大國阿里巴巴收購後,應該會好一些。
總體來說,泰國各種硬體和軟體設施都不完善,機會很大,如果靠本土互聯網公司發展起來,機會不太大。幸好阿里巴巴的介入,收購LAZADA, 與泰華農民銀行簽了合作協議,如今在泰國7~11便利店,國際機場國內遊客都可以刷支付寶了,相信未來幾年泰國互聯網網購市場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我在越南工作兩年,期間也去過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不過這裡我還是以越南為例子說一下越南的電商現狀吧。1.缺少互信機制越南本土老百姓不相信銀行,一發工資就把錢從銀行取出來。這也導致了,越南的網銀系統不發達。網銀的欠缺導致了,電商無法做到類似支付寶的服務,因此過於依賴貨到付款。2.物流較差。越南物流運輸效率低在東南亞是出了名的,狹窄的道路,高速公路不完善等等。這也限制了電商的發展。3.貨物種類少。
貨物種類較少,無法提供淘寶似的全貨物服務。這和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4.高速發展中電商,互聯網在越南發展很快。居住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接受互聯網,並且開始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uber,grabtaxi,lazada等等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在越南發展非常快速。謝謝謝謝,本美女第一次受邀。激動啊,撒花,跳舞,旋轉!說太專業的話我不懂。我只能從實際生活來說說。我個人認為越南的網路發展真心不比中國差。初到越南還有種上網比中國便宜方便。(我當時在越南的時候是09年和10年這兩年。)我覺得那時中國的無線網路做的還沒有越南好,上網也沒越南方便。在學校隨便連接學校網路下載速度就有幾兆。無線網路這塊越南當時做的還真是不錯的。咖啡廳隨便上。越南的電話卡也是相當方便的。開通國際電話任何公司的卡都可以。並且實行打電話送話費。不過送的話費只能用來打越南國內電話。不能撥打國際電話。越南是有類似淘寶的購物平台。不過普及率不高,很少人用。越南普通民眾穿衣還是比較落後和土氣的。我個人認為。說了那麼多。我也不知道說的啥。不過打了那麼多還是就發了唄。我知道我說的都是文不對題
不請自答
之前去過印尼和越南,對兩國的主要感受是:
1,印尼:
1)硬體來看:印尼用戶智能機用戶當下差不多和功能相當,低端手機非常盛行,如oppo、小米
2)網路基礎:3G挺多的,但從今年的調研來看,4G佔比明顯升高,印尼首都網路覆蓋挺不錯,其次就是萬隆、泗水等城市,郊區網路不怎麼滴;工廠區基本是3G信號
4)運營商:運營商還挺便宜的,幾個運營商都在爭奪用戶
5)應用:主要以國際應用為主,FB、UC、Google等,是一個全開放的市場
2,越南:
信息沒有印尼全,講一下感受(因為沒有數據)
1)幾個發達的城市網路覆蓋非常好,如河內、西貢、峴港等,酒店、飯店、咖啡店、燒烤店等都有wifi,曾去一個大排檔吃海鮮,老闆一上來就把wifi帳號密碼紙板放到我們面前,網速也挺不錯
2)到處還是社會主義萬歲之類的標語,互聯網雖然也是挺開放的,但隱隱感覺並沒有那麼寬鬆,比天朝寬鬆,應該沒有印尼和泰國開放
3)人比較悠閑,接觸到的司機,也有不少用智能機,可見智能機已經開始向下層社會滲透
4)有自己的社交軟體,當然,FB、微信還是挺流行的(打開微信附近人,一堆妹子給你打招呼,你懂的)
印尼移動網路:印尼2015年互聯網普及率僅為 22%。3G普及率 20%左右,並且地域非常分散,但線人口非常多,潛力巨大。一般國家都是印尼互聯網發展其實還不成熟但卻直接往移動互聯網發展了。在男女比例分布上,印尼移動互聯網用戶中男性佔比達 74.7%,女性
25.3%。印尼用戶喜歡的網路活動是使用社交網路,其中移動用戶佔大比例。排在第二位的是進行搜索和使用瀏覽器,佔據68.70%。谷歌佔據了印尼搜索
市場最大的份額,其次,印尼用戶對瀏覽器「情有獨鍾」,很多事情喜歡通過瀏覽器進行。中國UCWEB在印尼就獲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移動設備
印尼的移動手機保有量大概為2.85億部,其中75%左右的手機用戶仍使用的是功能機,智能手機的持有量在 25%左右。
至2018年,印度尼西亞智能手機設備用戶人數將超1億,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人數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印尼智能手機普及率的強勢增長得益於移動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推動。
在印尼,安卓系統市場在不斷擴大,14年底,估計72% 左右,而在過去主導市場的黑莓系統,份額在近幾年來大幅度下降,估計僅有20%。隨著蘋果手機越來越受印尼年輕人喜愛,ios系統份額有所上升,從12年的2.5% 左右,上升到14年的近5%。
三星是最受印尼人歡迎的智能手機品牌,擁有率達到49.7%,黑莓和印尼當地品牌Smartfren Andromax緊隨其後,擁有率分別為16.2%和14.4%。
總之,印尼移動互聯網網行業肯定還會快速增長,但是它又擁有非常多的特性,就像印尼政府也設有Internet Positif(類似中國Great Firewall)來限制一些站點的傳播。在印尼做推廣,平台和渠道的積累還是非常重要的。瀉藥 對於一個在印尼呆了2年的人來說,基本上沒有用pc上過網...不是我不願意上網,而是那邊的基礎網路設施實在太落後,當初,去smartfren(類似於中國電信),尋求安裝寬頻,開口就是幾千幾千的拉線費,分分鐘被嚇跑了。所以,我們當時如果需要電腦上網,一般情況下,只有3種解決方式,第一個就是,買個無線網卡,用流量上網,第二鍾,就是在學校裡面,固定有個地方,能接收到學校的wifi信號,但是速度很慢。第三種,就是跑去星巴克之類的地方上網(印尼的星巴克比這個便宜一半)。但是手機上網,還是挺便宜的,只是運營商太多,信號不穩定,基本上屬於夠用的水準,當地人一般使用中國的各種不知名品牌的代工手機,我上次在營業廳看 應該是海爾Haier做的手機,只是貼smartfren的牌子而已,年輕人,也有用三星,和蘋果,但是不多見,印尼也能買到中國的小米,但是數量較少,在當地最強勢的中國品牌便是vivo和oppo,基本上三星開一家,必有一家vivo或oppo在旁邊,勢均力敵,對於,移動互聯網的話,個人感覺潛力巨大,首先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國,擁有2.5億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有著極大的市場基礎,其次,當地的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高,當然也是相對年輕人而言了。最後,還是得讚美一下,oppo和vivo的營銷手段,短時間之內,居然把印尼的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廣告,當地人都覺的oppo是美國的,vivo是韓國的!
東南亞,確實市場非常大
這個越南方面還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人口又多,慢慢成長起來。
印度,21世界新興市場,自2013年開始,國內許多大企業包括 小米 華為 阿里 騰訊都是在印度有大動作,尤其是小米 華為,在印度落地相當成功。現在每年到印度註冊公司擴展業務的企業有100-200家左右。每年數量都在遞增,其中不包括(在印度做貿易的商人)。即註冊公司全部本土化經營。
謝邀。最近兩年跑泰國、緬甸、柬埔寨多一些,說說直觀感受吧。泰國移動互聯網較發達,到偏遠城鎮(如西部的桑卡武里)都有4G或3G信號,但在一些山路則只有電話信號沒有數據連接。緬甸剛剛進入民主體制,電信市場也趨開放,基礎設施、上層應用都有巨大空間。柬埔寨基礎設施不錯,起碼在金邊、暹粒和西港都可以用手機上4G或3G網路。這幾國都無牆,熱門應用也以國際化那些為主。有趣的是,在暹粒(吳哥)的司機、導遊乃至特殊行業從業者都普遍使用微信,大概是因為中國遊客越來越多。我認識的一些當地朋友(學生、生意人)也用微信。
我在印尼萬隆。萬隆的話,網路速度很慢很慢,跟中國差了太遠,而且網路信號很不穩定。好像大家都不太習慣用電腦上網,更通行的方式是手機。智能機的普及率真是很高啊。網購也比較落後(跟中國比)。好像電商的產品還不夠豐富,再就是人們的購買力還處於低位。
謝謝邀請...暫未沒去過具體的東南亞地區與國家,不敢妄言。不過個人感覺,互聯網產業無論在哪個國家,在未來幾年的市場都是不會降低的,而移動互聯網市場隨著移動終端產品的智能化的提升與普及,也必然是水漲船高。其實不論哪一行業市場始終都是存在而且廣大的,關鍵是怎麼去發掘與拓展...
謝邀@林琮朝,對越南互聯網市場沒有太多了解,只能說說作為留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互聯網狀況。在宿舍訂外賣靠打電話,買東西基本去超市,訂機票得拜託越南同學(當然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沒有越南銀行卡),賣東西的話有類似58舊貨之類的網站可以登信息,基本就這些,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
沒想到萬年潛水也有人邀請。本人是印尼語專業學生,在印尼留學和實習過,談談我個人印象。印尼的網速比較慢而不穩定,加上印尼的電力發展不是很好,時不時停電,哪天電信公司都停了然後大家就沒網用了,所以PC在印尼確實是非常少人用,但是每個人都有手機,智能機也在逐步普及,移動端市場非常大,流量也便宜,而且印尼本土沒有什麼大一點的互聯網公司,人們都比較熱衷使用FB,BBM,YOUTUBE之類的歐美大公司產品,玩遊戲也是玩DOTA2、lol之類的遊戲(網吧里隨處可見玩這兩款遊戲的人)。除此以外,印尼的銀行也挺多的,既有BCA之類的本土銀行也有中國銀行之類的外來者,但是網銀,只能說正在發展,我個人沒見有很多印尼人使用網銀。好吧我知道我答的都不在點子上
說說我在越南看到的。他們在電商發展方面遠遠比不上中國,跟我玩的越南大學生們都喜歡去市場買衣服,很少上網買,更別說線上支付。我們留學生倒曾有人上一家越南購物網站買過東西,貨到付款的,東西還行,值得吐槽的一點是送貨很慢,商家發貨地就在河內,但確認之後過了2天才送來。
Xin l?i.Em ch? h?c ti?ng Vi?t hai n?m th?i. Th?t là kh?ng bi?t.
推薦閱讀:
※運營一定要懂且會做設計嗎?
※為什麼飲料瓶底部有凹陷?並且周圍伴有一些凹痕?
※你覺自己在什麼時候真正地從產品助理成長為產品經理?
※產品的商業化一定要破壞用戶體驗嗎?如何把握平衡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如何去構思一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