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里含有增稠劑?

感覺很多包裝食品裡面都有類似增稠劑的物質,因為純天然製作的食物一般都不會有稠稠的口感。一直關注食品添加劑裡面的色素、防腐劑、明膠、酸味劑之類的,不知道這個增稠劑是否廣泛存在?對人體有哪些危害?我自己感覺酸奶裡面肯定有的,然後很稠的那種麥片,黑芝麻糊。。


現在國家要求很嚴格,你看配料表大概就能知道有沒有增稠劑。

另外多說一點增稠劑都是純天然的,常用的幾種:

1、卡拉膠,是從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

2、黃原膠,糖類經黃單胞桿菌發酵,產生的胞外微生物多塘。

3、瓜爾豆膠,由豆科植物瓜爾豆的種子去皮去胚芽後的胚乳部分,乾燥粉碎後加水,進行加壓水解後用20%的乙醇沉澱,離心分離後乾燥粉碎製成的。

4、瓊脂,由麒麟菜、石花菜等海菜經加熱至溶化後,加以冷卻凝固而成的。

5、果膠,柑橘、檸檬、柚子等果皮中約含30%果膠,是果膠的最主要的來源。

6、明膠,這個比較特別,是動物蛋白,由煮過的動物骨頭,皮膚和筋腱製成的,北方餐桌上常吃的皮凍就是明膠。

以上我們大概可以看出前五種全是天然植物製成的,吃多了除了糊嗓子之外我看不出有什麼危害。

最後一種因為是動物膠,所以如果變質了會很危險,糖尿病和痛風患者要少吃,因為價格低廉(看看它的原料就知道很便宜)企業使用量大,並且在生產的過程中容易鉛超標,所以是增稠劑里的老鼠屎,往往出事故的就是明膠,我一般是不使用的。


先簡答,手機寫答案太痛苦了。

一、天然食物一樣可以有稠稠的口感,一樣含有與某種增稠劑相同的成分

二、增稠劑廣泛使用於食品中

三、依照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消費者不用擔心其安全風險

四、日常食用某一種食品,其食品添加劑不會攝入超標

五、不小心吃到食品添加劑超標的食物也不用太擔心,一般不會發生安全問題,下次不吃就行了

六、判斷一種食物有沒有增稠劑看配料表就行了,除非是小作坊的食品,大廠都是如是標示。

看今晚有沒有時間,有時間再把上面幾條展開。

------------------------------------------------------------分割線-------------------------------------------------------------------

沒想到提前做完實驗回來了,那就先寫吧,寫多少算多少,待會兒還要蹭@夏燦 的大餐呢~

一、天然食物一樣可以有稠稠的口感,一樣含有與某種增稠劑相同的成分

題主說「純天然製作的食物一般都不會有稠稠的口感」,我說:即使不用增稠劑,天然食材一樣可以做出稠稠的口感,生活中到處有這種例子,一個就是各種粥,還一個就是用澱粉勾芡過的湯汁,這些不就是稠稠的口感嗎?此外,有不少天然食材天然含有增稠劑的成分,比如燒個豬腳湯,然後低溫儲藏(冰點都不用到),湯就自然結成非常有彈性的凍了,為什麼,就是因為豬腳中含有明膠;再舉一例,木薯中的木薯澱粉就是一種天然的增稠劑。

二、增稠劑廣泛使用於食品中

剛剛查了一下國標,增稠劑能用於麵條、餃子皮、餛飩皮、燒麥皮、糕點、乾酪、冷凍飲品、果醬、焙烤食品、預製肉製品、熟肉製品、飲料類、果凍、大米、調味品、糖果、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香辛料、發酵乳、乳及乳製品、 冰淇淋、巧克力等非常多的食品。當然每種增稠劑有各自的使用範圍以及用量,而且廠商是否在一種食品中使用增稠劑也要看具體的產品而定。

三、依照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消費者不用擔心其安全風險

四、日常食用某一種食品,其食品添加劑不會攝入超標

五、不小心吃到食品添加劑超標的食物也不用太擔心,一般不會發生安全問題,下次不吃就行了

這三點一起談。對於消費者來說,只需要知道上面三個結論就差不多了。那為什麼會有這三個結論呢,下面就談談食品添加劑的毒理學評價程序。

首先:先引用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試行):

本程序包括四個階段,即急性毒性試驗,蓄積毒性和致突變試驗,亞慢性毒性(包括繁殖、致畸)試驗和代謝試驗,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試驗。

  凡屬我國創製的新化學物質,一般要求進行四個階段的試驗。特別是對其中化學結構提示有慢性毒性或致癌作用可能者,產量大、使用面積廣、攝入機會多者,必需進行全部四個階段的試驗。同時,在進行急性毒性、90天餵養試驗和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試驗時,要求用兩種動物。

  凡屬與已知物質(指經過安全性評價並允許使用者)的化學結構基本相同的衍生物,則可根據第一、二、三階段試驗的結果,由有關專家進行評議,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四階段試驗。

  凡屬我國仿製的而又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學物質,如多數國家已允許使用於食品,並有安全性證據,或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每人每日允許攝入量(即ADI,以下簡稱日許量)者,同時生產單位又能證明我國產品的理化性質、純度和雜質成份及含量均與國外產品一致,則可以先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如試驗結果與國外相同產品一致,一般不再繼續進行試驗,可進行評價。如評價結果允許用於食品,則制定日許量。凡在產品質量或試驗結果方面與國外資料或產品不一致,則應進行第三階段試驗。

此外,對於食品添加劑有特別規定,如下:

食品添加劑

  (一)香料:鑒於食品中使用的香料品種多、化學結構很不相同,但用量很少,在評價時可參考國際組織和國外的資料和規定,分別決定需要進行的試驗:

  1.凡屬世界衛生組織已建議批准使用或已制定日許量者,以及香料生產者協會(FEMA)歐洲理事會(COE)和國際香料工業組織(IOFI)等四個國際組織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允許使用的,在進行急性毒性試驗後,參照國外資料或規定進行評價。

  2.凡屬資料不全或只有一個國際組織批准的,先進行急性毒性試驗和本程序所規定的致突變試驗中的一項;然後由有關專家進行評議,以決定是否需進一步試驗。

  3.凡屬尚無資料可查或國際組織沒有列入允許使用範圍的,先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然後,由有關專家進行評議,以決定是否需進一步試驗。

  4.從食用動植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天然香料,則一般不進行毒理學試驗。

  (二)其他食品添加劑:

  1.凡屬毒理學資料比較完整,且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日許量或不需要規定日許量者,要求進行爭性毒性試驗和一項致突變試驗。

  2.凡屬有一個國際組織或國家批准使用,但世界衛生組織未公布日許量或資料不完整者,在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後,再由有關專家評議是否需要繼續進行試驗。

  3.對於天然食品添加劑,凡屬新品種,要求進行第一、二、三階段試驗;凡屬國外已批准使用的,則進行第一、二階段試驗。

  (三)進口食品添加劑:要求進口單位提供毒理學資料,由口岸所在省、市、自治區一級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試驗,並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

然後對於一種具體的食品添加劑:

首先會進行急性毒理學試驗,得到其LD50(半數致死量),按照該值可確定該物質的急性毒性的強度(極大、大、中、小、極小、無害),毒性強度大的物質在這一階段就會被排除;

然後測定該物質的MNL(最大無作用劑量),這個指標可以用來確定這種物質是否長期攝入對本代健康無害、對下代生長無影響,有慢性毒性的物質,將在該階段排除;

接著,將測得的MNL值除以一個安全係數100,得到適用於人的一個劑量,就是ADI(每日容許攝入劑量),這個值表示了在此劑量下,終身攝入該物質不會對其健康造成顯著危害;

得到ADI值後,再按照平均體重60kg得到一個人每日在食品中最大的總攝入量;

最後,再通過膳食調查得到在具體食品中的最大允許使用量。

通過以上步驟,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食品添加劑就不存在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了,因此,可以說,依照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不用擔心其安全風險。而膳食調查,則保證了日常使用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添加劑攝入超標(當然,這裡指的是依法依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那麼為什麼說「不小心吃到食品添加劑超標的食物也不用太擔心,一般不會發生安全問題」呢,從上面的毒理學程序中得到最終的ADI值時,對其最大無作用劑量除以了一個安全係數100,而且對於一種具體的食品添加劑,由於考慮到了不同食品食用的情況,其最大允許使用限量也小於這個ADI值,因此最終攝入的正常劑量也會小於最大允許攝入劑量,有這兩方面的保護,就可以說偶爾一次食用到了一種食品添加劑使用超標的食品也不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常了。

最後,題主如果對上述有疑問,可以在國標中翻出一種具體的增稠劑或者其他食品添加劑,然後查到它的ADI,再乘上你的體重得到你的大致的最大允許攝入劑量,看看在食品中使用這個食品添加劑要超過你的最大允許攝入劑量要用多少食品添加劑,然後再把這個劑量乘以100的安全係數,看看要超過MNL值規定的劑量又要用多少食品添加劑,最後再查到其LD50,換算出對於你的體重來說,要吃出急性中毒要用多少食品添加劑。

說明:上述對於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表述是對消費者而言的,對於食品行業的從業人員以及科學工作者來說,不能因為一種食品添加劑目前安全就停止對於這種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研究,因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的嚴謹的表述是「這些食品添加劑迄今為止是安全的」。當然,消費者也不用看了這句話而感到害怕,因為這句話不僅僅適用於食品添加劑,同樣適用於其他食品,包括傳統食品,今年以前,你能想到蕨菜會致癌嗎?(參見: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因此我們可以說「目前所有的食品都是迄今為止是安全的」,誰能保證你今晚的晚餐中的某一種食材十年後是安全的,一百年後是安全的,對下一代無影響,對三代以後無影響呢~(這句話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

以上。


樓主你家做菜會勾芡嗎?這可是澱粉類的增稠劑哦

補充:其實脫離計量談有毒就是耍流氓。這句話是真理啊~~~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其中的增稠劑在一般使用範圍內都是安全的。除非短期以一種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方法大劑量攝入,一般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歐尼醬///


嘿嘿,多讀書吧,不要光會拽幾個詞兒,連反語都讀不出的傢伙,真為你裸露的智商著急呢。

罵完街就關評論哇。

對了,我就是通信渣渣。


推薦閱讀:

想請問下關於視頻中泡麵的觀點是正確的么?
蜜餞上白白的霜是什麼?
怎樣簡單方便的分辨出餐館夜市的食品是否使用了某些有毒有害或者可疑的添加劑之類東西?
植脂末的危害是不是被過分誇大了?
食品添加劑和有害的食品添加劑怎麼區分,味精和食鹽屬於食品添加劑嗎?吉利丁片是有害的食品添加劑嗎?

TAG:食品安全 | 食品添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