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真的「慈悲」?你遇到過的「慈悲」是什麼樣的?

很早以前看《追憶似水年華》裡面有一段話——「後來,我在實際生活中,曾多次有機會遇到過一些真正神聖的悲天憫人的化身,例如修道院里的僧尼。他們一般看來都興緻勃勃,講究實惠,象忙忙碌碌的外科醫生,既不動感情又果斷利索,面對著人類的苦難,他們的臉上並無絲毫憐憫、同情的表示,也不怕去觸及人們的痛處,那是一張張沒有柔情、令人生畏的臉,因真正的善良而變得格外崇高。」

後來看到另一本書,也有相似的觀點。這和我想像的慈悲完全不一樣。

大家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那種你覺得能稱得上「慈悲」的人?他是什麼樣的?


  龍樹林聖喜長老(禪修導師)

  大約兩年前的一個公開場合,我親眼目睹一位禪修者(基於心理問題)要傷害導師,可是導師卻如如不動,不受動搖。在僧團成員以及凈人把那個人送出去時,導師還是一樣的微笑,轉身又開始工作了,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其實在那時的我們大家都很擔心著導師的安危,可是導師卻欣然面對。事後問起導師時,他說:「如果我的業還在,肯定我不會死。如果業結束,那也得接受。」

  一次在正直寺佛堂小參時,一隻小鳥飛進了佛堂,可是不懂得飛出去,一直不斷的繞來繞去,又幾次的撞到了牆壁。導師給完禪修指示,到我翻譯中文的時候,導師緩緩地起身走向那隻小鳥,希望把它送出去,可是小鳥因為害怕又飛走了。導師嘗試了幾次還是不行,由於不耽誤小參,導師再次的回到座位。

  「砰!」小鳥又撞到牆壁了。一位尼師悄悄的站起來,走向小鳥,大家都靜靜的,不發一語。小鳥感受到有人靠近又緊張的飛走了,就這樣的誤打誤撞得飛出窗口。在我回到寮房重聽錄音時,這才發現到,當那位尼師靠近小鳥時,我們的導師說了一句話,「Mayshehelpyou.願她幫助你。」我聽到這的時候,眼眶都充滿了淚水。如果我沒重聽,是不會發現到的,因為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小鳥。

  好多年前導師還是住在山洞裡,有一天晚上他回去山洞,在打開門時,感覺腿上涼涼的好像有東西卷著,手電筒一照,是蛇。在這個時候,房門剛好打開,導師腳往前一踢,蛇就跑進導師寮房了。導師沒有任何的害怕,走進寮房,拿了一把掃把,然後說:「朋友,我知道你是很好的,因為你沒有咬我,可是這個地方不適合你,請你離開。」過後把掃把朝門口的方向,蛇就離開了。最近,一隻蠍子在樓梯口,導師經過就一手把它抓起丟向外頭。試想想,你敢嗎?蠍子!

  您是否可以想像,我們在這兒住的寮房的設施比導師的更好。導師目前住的寮房,沒有廁所,必須使用公廁所,而且在許多人走動的地方,可是給學生住的卻是設施具備的地方。導師出外,為了不讓司機太累,而自己搭巴士囘寺院,可是當安排學生外出卻總是安排司機接送。

  聖喜長老剛剛過了52歲生日,我沒有東西供養導師。導師說:「你們大家都有一樣東西可以供養的。就是修行!」

  祝福導師,法體安康,為法久住世間,長壽120。

  (可是通常在學生們祝福後,導師會加一句,「祝福是一囘事,業又是另一囘事。」)


我的媽媽。

即便我小時候再不懂事,也從來沒有和我不耐煩,和我生氣,和我大聲講話,從來都只和我講道理,語氣平和,不緊不慢。

我的媽媽信佛,除了雞蛋之外只吃素食。然而她怕我饞怕我沒有營養,依然時不時會的在菜里放肉給我吃。日子再艱難,她也保護著我,讓我無從察覺。

直至今日,我們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安慰。她學琴,學書法,學畫畫,學游泳,和驢友不時一起爬山,每天早上誦經,打坐,拜佛。日子平靜,卻很充實;心態平和,卻很善良。

她信佛,而我信她。信她給我的文化熏陶,信她給我的人生智慧。

在我心裡,她就是佛,就是慈悲,就是智慧。

人人都是未來佛。


佛家的慈悲並非是老好人的慈悲,僅僅做好事或者不停地微笑那離慈悲的真意還很遠。佛陀和眾生的關係有點像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父母很疼自己的孩子,可是當孩子偷了茶几上的零錢時,父母依然會打孩子。因為他們知道這才是真正為孩子好。可是那個當下,孩子並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


真正的慈悲和智慧有關,我無法完整闡述它的定義。我只是想說明慈悲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會有不同的顯現。


大概認同題主對慈悲的理解。

慈悲的人,擁有一顆直心,不會討好人,奉承人;

慈悲的人,不會逃避,冷漠,你有困難他會幫你想辦法;

慈悲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錢財,甚至生命,都可以付出;

慈悲的人,不會痛恨壞人,在他們眼中,沒有壞人,只有糊塗人;

慈悲的人,不會宣揚自己的行為,更不會以此為傲;

慈悲的人,豁達開朗,不會後悔或者渴求什麼;

慈悲的人,沒有世間的煩惱。

……


一個人能量高的話,一定是這樣的:

他看到別人受痛苦,就感覺非常像自己在受苦一樣.恨不得立刻減輕別人的痛苦,這樣將別人痛苦減輕了,自己的痛苦也就少了.

你們自己比對一下自己嘛.

看看自己達到這個程度沒有.

真正的慈悲都是自心底流露出來的不帶一點染污的.

就像慈父母愛護子女一樣.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說得對.這是真實的感情.

看似無情卻有情.

所以佛,菩薩,你看起來他們無情,對人非常嚴格,實質上是為我們好啊.

而且這種情是真的,是持續不斷的.是不會變的或假的.

修行,修行,如果沒有慈悲,那修行還有何意義.


慈為拔予樂,悲為拔苦。故慈悲實際意義是拔苦予樂。而佛教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救度拔苦不因緣份深淺有無而定,給眾生快樂因為輪迴歷劫盡皆有緣難分彼此你我。

故我佛慈悲,拔苦予樂皆是眾生平等。


慈悲是分享別人的痛苦。藏傳佛教有一種修行的方法,不同 於頭腦的答案。「在每一個呼吸之間。呼的時候把自己的快樂呼出,分享給天下每一個人;吸的時候把所有人的痛苦吸入,讓我代為承受。」地藏王菩薩的願,」地域未空,誓不成佛」,不斷 輪迴只為了眾生的開悟,是終極的慈悲。

在阿梵達的練習里, 慈悲練習讓我們更多地感到人與人的聯結,感同身受他人的快樂和悲傷。介紹如下,有興趣的可以多加使用 -

慈悲練習

目標:增加全世界的慈悲含量。

指示:這個練習在所有群眾聚集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這個練習特別針對陌生人,在適當的距離下,以不打攪到他們的方式來做。試著在同一個人身上,完成下列五個步驟。預期結果是增加個人內心的平和。   

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尋找生命的幸福」

第二步。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試圖免除生命的折磨」

第三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已經明白生命中的憂傷,孤寂與絕望」

第四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尋求需要的滿足」。

第五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學著了解生命。」

變型:

1. 可以做在配偶與家中的一個人身上,增加彼此的了解。

2. 可以做在那些仍然存在在回憶中的過去的仇人或死對頭身上。

3. 可以做在一些不熟悉的生命型式身上。

想了解更多,可以聯繫我。微信 avatarsteven


佛教教導要以慈悲來對待一切人,而不說愛。因為佛教看待愛,就是欣樂厭苦,是有著貪著的負面意涵,是染污的。

所以佛教中不說:「愛世人、愛眾生」,而說:「慈悲眾生」,就是要與眾生樂、拔眾生苦,讓眾生得到長遠劫的利益安樂;而不是只給予眼前,或只有一世的短暫安樂。因此佛道修學,尤其是修大乘佛菩提的菩薩道,就特重「慈悲」。所謂菩薩從大悲中生,因為菩薩成就佛菩提道,始自最初歸依三寶,然後歷經三大阿僧只劫,長久的修學過程,乃至最終成就究竟佛果。可說無一時一刻不悲愍著眾生的苦痛,不問自己的苦痛,反而一切措施作為,都是為了救濟眾生的苦痛。看待眾生的苦痛猶如自身的苦痛,不只拔除眾生的苦痛,更須令眾生得到究竟的利益安樂。

佛法中說慈悲有三種,就是:生緣慈悲、法緣慈悲及無緣慈悲。三者有其證德高低層次差異,因此要解說這個問題,就得依次逐一來說明。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第21-24集

第023集 何謂無緣大慈?何謂同體大悲?

南無佛法僧


能分擔苦痛

能分享歡樂

能觀察傾聽

能理解尊重


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上的,只有證悟空性,才能對一切有情平等地慈悲。


有一次,閑適慢慢讀著一本書。看到慈心禪那一段(也只是很普通的幾句話)時,一瞬間,覺得身體消失了,只有一股巨大的能量猛然炸開。然後,那一天里,並沒覺得世界有什麼美好,就是莫名其妙充滿平靜的喜悅。看到每個陌生人,都不由自主在心裡真誠地祝福,也並不覺得他們有什麼可愛。

這大概就是慈悲吧。但,那不是我。本人並沒修過慈心禪,其它禪修也基本為零。之後再讀那書也沒任何感覺。


王者榮耀本來是個推塔遊戲,很多人都玩成了殺人遊戲。

只有我,一口口毒奶奶遍隊友。

從不造殺戒,慈悲為懷。


看過當前所有答案,如果把題主的內容也作為答案的話,好像我只贊成題主的答案。或許,真正慈悲的人正好不被我們注意,他們讓我們感覺他們只是做了他們該做的。我試著回顧我經歷過的人,卻發現對這種人的影子十分模糊,或者說找不到符合條件的。但我相信慈悲的人一定存在於我們身邊。


我在迦納的石場工作。有次在山裡放炮(炸石頭),我們意外把一隻母羊炸的重傷,嘴巴都炸歪了;羊主人說,還指望它下崽呢,我們應賠他為羊看獸醫的錢。我想,就算醫好,它也活在痛苦中,不如我把整頭羊買下來,殺掉,給它解脫?可是,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這隻羊沒有熬過當天,我失去了一個施捨慈悲的機會。


推薦閱讀:

為何雜阿含經等經文如此啰嗦?
你見過信佛的人,做出最荒謬的事情是什麼?
為什麼壞人可以活的那麼長,而善良的人卻總是遭遇不測?
學佛10年以上是什麼體驗?

TAG: | 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