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家名菜白切雞給你一種什麼感覺?

我深深愛著這個原汁原味的吃法,純粹,美味,一碟姜蔥末帶出了雞肉的本味。為什麼身邊有很多外省朋友會覺得不熟,沒味道,難吃呢?這道菜給你一種什麼感覺?


廣東南蠻土著的我要回答!我的最愛做法,沒有之一。

首先,雞是廣東人逢年過節必有的一道菜,俗話說「無雞不成宴」,而最多的就是白切雞!

其次,雞的選擇很重要!雞的選擇很重要!雞的選擇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次!必須是活雞,一切用冰鮮雞做的白切雞都是耍流氓!而且,雞質必須好,最好走地雞啊!肉質緊密,鮮嫩多汁,油脂較少,而且雞味十足!大概這也是為什麼在廣東很難禁止活禽交易吧,不過為了撲滅禽流感,最近也是實行了。跑題了,回來。

接著,雞放血洗凈,不斬頭,尾部掏空內臟。提著雞頭沸水煮整雞,時間很重要!具體多少時間不好說,要看雞的具體大小,最好的程度是肉熟了但是雞骨髓還是悄悄有點紅的,這時候的雞肉最嫩!然後,把雞拿出來,放到冰水裡,讓整隻雞馬上收縮,最明顯的就是雞皮變得緊緻,待會兒吃起來就特別有彈性!有人不喜歡吃雞皮,但是雞皮真真真是白切雞的靈魂所在!注意,美顏哦。

當然,在家裡這麼做太麻煩,所以更多時候是平時在煮雞湯最後,把雞頭斬了整隻雞放進去煮,煮熟了就好。雞湯好喝,雞肉也不錯。

接下來又是關鍵一步,切雞。從來不會,還請高手補充。只是,爺爺切的雞就是特別好吃,大概是要順著肌肉或者什麼紋路來切,盡量少破壞纖維?有的切的好的還是嫩,切得不好的就會變柴。有待修鍊,還請大神解釋。

最後,調醬油!兩個辦法,第一個是鍋里熱油,加入紅蔥頭末和蒜末爆香,再找個碗盛生抽,把熱油淋進去,好了,絕對香!第二個方法,就是直接找一瓶好的生抽,這就更是原汁原味了。

好了,講完了,真的好好吃!家裡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白切雞的重點就在於嘗到了雞的原汁原味,注重的是食材的優質,這就能嘗到了粵菜最為注重的新鮮食材原味,也就是所謂的「鮮」。嗯,想回家吃白切雞了。


喜歡,淡但是很鮮嫩美味。然而不是每家都做得好吃。


有一種還是家裡老婆最懂你的感覺。。做得好的白切雞真心會驚艷到~


四川銀路過,表示小時候吃慣口水雞,對各種調料香料迷戀。所以那時的感覺是「這是什麼東西?O_o,這簡直是做麻婆豆腐不擱花椒,燙火鍋不加辣!」然後,十年過去了,吃了七八次才明白了原汁原味的真諦,只用姜蒜引出雞的鮮美,蘸一碟廣式醬油細細品味這種天然去雕飾的美味,真正的美不需要修飾,就像陽澄湖大閘蟹就是得清蒸,拿來做香辣蟹就浪費了。現在對它的感覺是,這是位第二眼美人,像張曼玉一樣,越來越有味道,初遇的時候就那麼過了,但閱美無數後就會開始想念它。


白切雞是廣東的一道家常菜,也是粵菜餐廳裡面的常見的菜肴。

我覺得外省的朋友不喜歡可能是因為這道菜實在是太清淡了吧?外省朋友喜歡的菜式可能需要的作料比較多。

很久以前聽電台節目《冬吳相對論》聽到梁冬講到,當年紀大的時候,吃東西不能太多,就會希望吃出食物本來的味道,雞有雞味。

「雞有雞味」--我也喜歡白切雞這道菜,白切雞對食材--雞肉的要求比較高。吃--很簡單!一小碟白切雞,一小小碟醬油+一碗芬芳的白飯。夫復何求。

哈哈~~~~


感覺在上海那邊吃的更好吃,話說到處都有的菜,不能歸於粵菜吧


我媽的拿手菜。 每次看到都帶有濃郁的鄉愁。


北方人在廣西工作,上至四五星酒店下至路邊攤吃過不少白斬雞了,感覺如下:

一、非常難咬,不知道為什麼,肉都很硬,還粘在骨頭上,雞軀幹上的肉柴而硬,連雞腿都沒有鮮嫩的感覺,每一口都在塞牙。

二、看起來沒食慾,黑黑白白的肉和骨頭,皮下面還能看到黃黃的油,真是沒食慾。

三、味道不好,這個是個人體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關鍵是蘸醬,你讓我們空口吃其實也吃不下去


不是不熟,而是肉剛剛熟,而骨頭還沒熟,帶點血,掌握火候非常重要


不生不熟,紅紅的,感覺血淋淋


稍稍冰過的白切雞更好吃(&>_也可以沾黃豆醬吃


廣東天氣濕熱,清淡點是有必要的。雞肉往蔥蒜缽裡頭一撮,韻味出來了,再嚼小兩口客家白燒,享受。


相比這個我還是更喜歡鹽焗雞。


推薦閱讀:

我買的豬肥肉煉油,煉好後放冰箱幾天都不凝固,這種豬油能吃嗎?為什麼會這樣?
家常粵菜(或港式口味,客家菜)應該怎麼做?
如何做台灣手抓餅?
一家新餐飲店如何與一家做了多年的老餐飲店競爭?
切糕的味道是怎樣的?

TAG:美食 | 生活 | 烹飪 | 菜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