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頭開始創造一門新的語言?
比如克林貢語,和權利的遊戲中多斯拉克語。
瀉藥,干過這事幾次,寫小說用的。創造語言,我用的方法如下:想清楚新語言的語音系統、語法架構和構詞法就可以。既然是重新組合,就簡單多了。1.首先是語法框架。有這麼幾個問題:
①語言的主謂賓(SVO)的順序問題,語言中中心語和定語、謂語和狀語的位置,以及複合句問題。
②語言的數系統,是不分單複數,還是單複數、單雙複數或其他,參考維基相關內容。③語言的性系統,是否有性的區分,是陰/陽性、陰/陽/中性、有/無生命等等劃分方法。④語言的格系統,是否有格的區分,有幾個格,它們各有什麼意義,參考俄語或拉丁語。⑤時態人稱系統,是否有明顯的時態劃分,有幾個時態,它們各有什麼意義,配合時態的狀語是什麼。有幾個人稱。⑥語言是用什麼手法實現以上構想,是屈折/黏著還是詞序分析,即詞形變形/詞綴粘貼還是語序搭配,代表是拉丁語/日語/漢語。可以幾種手法同時使用,比如我造出的語言中,quko表示「go」,qukle/quko le/le quko都表示過去時,le是過去時標誌,而jo quko/qukjo/quko jo是將來時。語序也就是S 、V、O即主謂賓排序組合,最多6種,幾乎每一種都有現實的語言作為例子,英語漢語(SVO)、日語韓語(SOV)、阿拉伯語希伯來語(VSO)等等。確定之後,依據現有語法進行組合就可以。2.然後是語音系統。看看國際音標(IPA),人類語言中的音素也就幾十種,加上長短音和重音乃至音調系統,挑選足夠的母音和輔音就可以。一般語言需要至少200個詞作為核心辭彙(參見斯瓦迪士核心辭彙)我計算過,如果核心辭彙都是CVCCVC結構(兩個閉音節),需要至少10個音素,怎麼組合自己看著辦。當然,如果是什麼非人類語言,自然可以調整一下發音方式,當然一定要試一下,看能不能發得出來,如果是所謂「古語言」,盡情腦洞大開。3.最後是構詞法。需要數百個基礎辭彙,包括人稱代詞、介詞、連詞等小品詞,既可以憑空創造,也可以參考既有語言。然後需要考慮構詞法,包括屈折/複合等等,需要創造詞綴,關於詞綴分類,參見維基。
4.如果是一門自然語言,還需要人為創造不規則變化,可以了解語音學和音系學相關知識,進行變化。在正字法上,如果不是邏輯語之類的語言,可以考慮一些奇葩寫法。Che sii mil gangjus krechu dek sii njujangu,ant me joli jeshi ta sni.Ta siihu henre konan.意:This is the language I just created and I will explain the language to you.It seems difficult.解釋→che是this,sii中ii表示長音表「是」,mil gangjus krechu deke njujangu,gangjus同just,mil是mi+le的縮合,deke表示定語從句結束,這個句子直譯是this is I just created that is the language,定語從句放在中心語前面,以dek se(sii的不定式)結束。jo加指小後綴li表示最近將來時。Jesuni.首先謝邀!我本人就曾經是熱衷於人造語言的創作好多年,也是有一點經驗了。
我自己造人造語言大概是這麼幾步: 1.首先在腦中想出這個語言的框架。包括這個語言像什麼語言 使用什麼形式(分析語,黏著語,屈折語,多綜語,以及分析到什麼程度屈折到什麼程度等)
大概要哪個範圍的語音(翻閱維基百科的【國際音標】詞條找靈感。或者自己在嘴裡讀,把讀音限定在某個範圍然後記下來) 用不用自己造文字。如果用的話用什麼樣的文字(漢字一樣的表意文字,或者拉丁字母一樣的音素文字,或者日語一樣的音節文字,或者阿拉伯文一樣的純輔音文字,等等)。如果不自己造的話用什麼文字。2.定下框架後就是完善語法,以及造詞。這二者是可以同步的,用造出的詞操練語法,用造出的語法串起造出的詞。語法一定要先以最基本的句子結構、辭彙的最基本變化為先。詞最好以代詞和各種虛詞為主。一定要有完善的構詞法,這樣可以以現有詞根造出許多合成詞,非常省事。3.記得經常檢驗語言的完整性。最好的方法:翻譯成段的文字。這個過程不但可以檢查出語言中缺漏的地方,更是擴展新辭彙新語法的契機。希望這些能夠幫到你!漫談:怎樣設計一門優秀的新外星語言
作者:Alasdair Wilkins譯者:加耶
構建一整門外星語言,在所有幻想小說的寫法中,算是最具挑戰性的了。在這座高塔上供著兩個最奪目的例子:J.R.R.托爾金(J.R.R. Tolkien)的精靈語(Elvish)和馬克?歐克朗(Marc Okrand)的克林貢語(Klingon)。接下來我們會告訴你怎樣來超過他們。
說到世界設定,要描述一個外星文明,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創造一門聽起來極為奇特的外星語言。這無疑是個頗具挑戰性的任務,一個需要有足夠的語言學應用知識才能勝任的任務。語言結構的本質什麼的,我們還是留給教科書來講吧,這裡我們要做的是,考察構建精靈語和克林貢語這兩門最具代表性的外星語言各自所使用的具體辦法,然後說明怎樣創造出結合兩種語言優點的新外星語。那麼,我們來看看吧……托爾金與精靈語:托爾金認為自己首先是語言學家和文獻學家,其次才是作者,他曾經說過,自己寫《霍比特人》和《指環王》的真正目的是:「當我告訴人們『這本長長的書是我通過一門符合我個人審美觀的、生動逼真的語言來創造世界的嘗試』時,他們都不相信。但這是真的。"
托爾金的傳奇故事集(legendarium )里用多種方式提到了各種不同的語言,包括影射、翻譯成英文,還有幾處實際上是照原樣呈現。在《指環王》中,每一個種族都有他們自己的語言,即使其中多數在很大程度上仍屬未知:被稱為西方語的人類和霍比特人的通用語言,在書中都被直接「翻譯」成了英語;矮人的語言是他們嚴守的秘密,我們只能通過角色的名字和那座名為凱薩督姆(Khazad-Dum)的礦山窺得一星半點;獸人族的語言「獸人語」對大多數獸人來說仍然太難掌握,樹人們的語言倒是真正的語言,但它太古老、太微妙,同樣不能為我們所理解。
儘管已經有了這麼多未知的語言,但還有一些複雜得難以置信的語言我們沒有提及。這就是精靈語,是托爾金早在創造出可以支撐這些語言的故事之前就做好的東西。書中有八到十門這樣的語言,但只有兩門是著重提及的:古老的、舉行儀式用的「精靈拉丁語」昆雅語(Quenya),還有平常說話用的精靈「通用語」辛達語(Sindarin)。正如前面托爾金所說,創造這兩門語言的目的都是為了反映自己在語言方面的審美觀,因此昆雅語是基於芬蘭語創造的,而辛達語的依據則是威爾士語。
然而,對於托爾金來說,只是創造兩門碰巧和芬蘭語還有威爾士語發音相近的語言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構建一個基於一種普通原始精靈語的合乎邏輯的發音和結構演變史,使之能令人信服地衍生出現在的兩門精靈語。托爾金根據一位歷史語言學家的觀點構建了這個語言結構,而那位歷史語言學家的首要興趣,就是跟人聊一些語言發展史相關的話題。托爾金的兒子克利斯多弗花了很多時間來編譯和分析父親的作品,他曾經描述過這個過程的艱辛:
「歸根結底,他並不是任意地『發明』新的辭彙和名字:基本上,他都是根據歷史結構的內在規律來創造的,從「詞源」或是原始的詞幹著手,加上後綴、 前綴或者組成複合詞,決定(或者照他說的「找出」)那個詞融入該門語言的時間, 弄清它因此要經歷的規則變化形式,並且觀察它在歷史進程中有沒有受到其它文字形式或語義學上影響的可能。這樣一個詞會為了他而出現,而他也總會發現它。」
這樣來說吧,克利斯多弗?托爾金為《詞源》——托爾金曾經用來構建語言框架的一份關於基本精靈語構建元素的清單——作序時寫道:「相較於展示結構和在特定時間的使用狀況,他對變化的過程更感興趣。」這一點極其關鍵,因為它指出了托爾金作品的基本弱點:他創造的語言顯得太刻意,還沒有進行最後的完善。 那是尚在進行的持久工作,托爾金在他的工作過程中曾經幾次對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地方進行刪改。托爾金留下的既定詞語和詞義清單上,辭彙的數量相對較少,儘管我們對精靈語在歷史上不同年代的發音略有所知,但對具體時間的語言狀況卻知之甚少。理所當然地,我們對《指環王》故事發生那個時代的昆雅語和辛達語最為了解,但這種了解也不很完整。
從我們的目的來看,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托爾金所創造的語言並不是真正的外星語。在他的宇宙哲學中,中土世紀的所有種族都有著儘管相隔甚遠卻仍然相通的血緣關係,因此他們的語言也有著某些共同的普遍特徵。(實際情況當然比這個要複雜,但要完整解釋托爾金世界設定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花上差不多一個星期,所以我還是長話短說吧。)這就是辛達語和昆雅語可以基於威爾士語和芬蘭語來創造的真實原因,也是托爾金可以通過暗示某個詞源不明的古日耳曼語辭彙是源於精靈語,並以此來自娛自樂的真實原因。(如果你是個語言學家,一定會覺得這事非常可笑。) 換言之,托爾金的作品在歷史語言學和語言結構學上有著驚人的成就,但它並沒有為我們留下完整的語言,更不要說是外星語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的代表性語言……馬克?歐克朗與克林貢語:
不像托爾金的作品是由愛好所致,可以花一生慢慢享受創作的歡欣,馬克?歐克朗創造克林貢語時則受到了比較嚴格的時間限制。最初他加盟《星際迷航》是給《可汗怒吼》(譯註:《星際迷航》第二部)中的瓦肯人對白幫忙「配音」,製作方非常欣賞他的工作成果,讓他為《石破天驚》(譯註:《星際迷航》第三部)創造一整門克林貢語。 歐克朗之前是語言學教授,在全美字幕研究所做隱藏式字幕 [注1] 的研究工作(至今仍在從事這一工作),他欣然接受了創造克林貢語的機會。他想要忠於之前那些為數不多的克林貢人形象,這些形象僅由幾個原版電視節目中的角色名稱和《星際迷航I:無限太空》里的幾行對白構成。用如此貧乏的數據作為創造克林貢語的起點,歐克朗首先統計了克林貢語中已經使用的語音,然後據此進行擴展,建立了克林貢語的語音體系。正如他在某個視頻講座中所說,他有意盡量多地違背了人類語言的規則。人類的語言多到令人難以置信,而所謂的萬能通用規則是絕對不存在的。不過,語言的發音、含義和語法等許多特徵,幾乎在所有的人類語言之中都有共同點,如果某種人類語言里完全不包含這些因素,那將是極不尋常的事。當然,由於克林貢語不是人類的語言,他可以盡情地觸犯這些規則。在講到故意選擇奇怪的發音時,他解釋了這麼幾個例子:「唔,比如說在克林貢語里有『v』這個音,通常如果一門語言中有『v』音就會有『f』音,因此就不能讓這種現象出現在克林貢語里。你問為什麼?因為這是人類語言的慣例,而克林貢語不是人類的語言。克林貢語里有『t』音也有『d』音,但這個『d』音和『t』音並無關聯——發音的時候得讓舌頭換個地方放。從人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不尋常,因此對克林貢語來說就是好事了。還有許多像這樣違反了人類語音學規則或者趨勢的地方。」 他對克林貢語的語法也採取了相似的處理手段:「我必須想出基本的詞序。構成一句話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主語,動詞和賓語。 主語描述誰在做出行動,動詞即是行動,賓語描述接受行動的一方,假設這些都適用於造句的話。英文語法有一部分是用來說明主語和賓語的放置方法的,因為不這樣的話你就無從知道是誰在對誰做什麼。如果你把各種不同的語言看一圈,就會發現它們遵循著各種不同的規律——並不一定和英語一式一樣。事實上,在有的語言中你怎麼排列詞序都沒有關係,因為你得在後面加上後綴或者類似的東西,說明是誰在做這件事。
暫且忽略這個吧……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有六種可能的組合:主語-動詞-賓語, 主語-賓語-動詞,動詞-賓語-主語,動詞-主語-賓語,賓語-主語-動詞,以及賓語-動詞-主語。所有這些組合在這個世界上的某處總有代表,雖然有一些比其它的更為常見。因此,如果你接受這個奇怪的概念,覺得最常見的就最有人味、最罕見的最沒人味的話,我就得給克林貢語選擇最罕見的組合方式。只因為它在人類語言中出現得最少。把賓語放在最前面的情況最罕見,我給克林貢語選的是[賓語-動詞-主語]這種組合方式。是的,我選擇了它作為基本詞序——這種詞序可以在世界上的一些語言中找到,但是並不多見。」
這項工作的成果並不只限於在《星際迷航III》裡面克里斯托弗?勞埃德和同伴們喊幾聲用。克林貢語字典於1985年首次問世,並於1992年出了修訂版。售出50萬本,開發了iphone應用程序,並以此作為基礎創辦了克林貢語言學院,該學院致力於克林貢語的延續。(就是說它有點像法蘭西學院那種,除了,你們懂的……是用的克林貢語。)但是克林貢語,就算它再全面,和任何真正的語言相比,也缺少了主要的一方面:它沒有歷史。這一點正是你需要突破的。
你能做什麼:要創造語言,我們現在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可走。托爾金所做的基本就是歷史語言學家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能夠反映精靈語結構隨著時間發展產生的清晰演變。詞源學在托爾金的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每個詞都是一件色彩斑斕的、延伸到時間維度深處的藝術品。這是他傾注了一生的工作,一個他為之投入幾十年的持續項目,但縱使他有幾個世紀的時間,興許也不會完成。馬克?歐克朗卻不同,他有更多亟待完成的任務:趕在《星際迷航III》開拍之前將幾個克林貢語名字和幾行對白轉化成一門完整的語言。作為一名語言結構學家,他完成了這個任務,著重於語音和語法,構建了一門完整的克林貢語。他所發明的語言比那兩種精靈語都要全面,而且你能用克林貢語表達的東西比用那兩種語言能表達的更多。(舉例來說,只用托爾金做出來的那部分精靈語肯定是沒有辦法寫出《哈姆雷特》的,但克林貢語版的《哈姆雷特》已經有售了。)不管怎麼說,克林貢語所缺少的是歷史。我們可以通過托爾金的詞源說明比較準確地重現精靈語在《指環王》時代之前千年的讀音,但克林貢語就被鎖定在了23到24世紀之間。你只需拿起一本……呃,好吧,《哈姆雷特》,就能意識到英語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是如何變化的,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猜測克林貢人2010年說的克林貢語和他們在《星際迷航》里所說的一定大不相同。 但其實並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根據現在的克林貢語推測出它的歷史變化。沒有詞源說明來為這種重現提供可能,而且,任何編製語言變化規則的嘗試都會揭露克林貢語語言結構的臨時設定性。以上說的這些都不是為了貶低歐克朗卓越的成就,只是指出他沒有嘗試為克林貢語營造歷史深度而已。 現在你的機會來了,正在萌發的幻想小說傳奇。托爾金創造了歷史悠久的語言,但本質上還是人類的語言;歐克朗創造了真正的外星語,但是沒有歷史。下一門偉大的外星語將融合這兩種方法的菁華,創造出一門既有外星語結構又有外星語歷史的語言。克林貢語已經為如何創造一門聽起來像是來自另外一個星球的語言提供了絕佳的教材,所以我就不多說這個了。但是如何能創造一門隱藏了神秘歷史的語言呢? 那正是我要留給你的難題,不過我還是會為你提供一些可能因素來助你一臂之力。實際上,馬克?歐克朗在《克林貢語字典》的序言里為克林貢語如何反映外星文化提供了一個很棒的例子:「……沒有問候用語,比如「你好」、「今天過得怎麼樣」、「早晨好」之類的。很明顯這樣的單詞和短語在克林貢語中根本就不存在。當兩個克林貢人相遇(除非有軍事協議規定了他們的行動),如果說了什麼有介紹性質的話,那句話最好的翻譯方式會是『你想要什麼?』。和大多數說英語的人不同,克林貢人說話時大多習慣直接進入主題,而不是先問好,詢問熟人的健康狀況,再說點有關天氣的話。」
需要思考的就是這類問題,然後再補充一下歷史維度。克林貢人是否也曾有過問候語,不過當文化完全軍事化之後,這種現象就被抹去了?或者是不是問候的含義隨著時間衰退、變化成了別的意思?如果問候語根本就沒有存在過,那又能表明克林貢文明有著怎樣的起源呢? 再者,就像馬克?歐克朗通過觀察人類語言的特徵然後反其道而行之創造了克林貢語,思考一下如何改變人類語言轉化的常規模式吧。
最後,我會談談人類所擁有的最大、最接近真正的語言共性的東西, 以及如何將它翻轉來創造一個完整的外星種族。 通常來說,語言只會分化,從不會融合在一起。法語和西班牙語都是從拉丁語衍化而來,但它們不可能結合成為新拉丁語。那麼外星的文化又能不能把兩門語言結合起來變成新的、統一的語言呢?這樣的一個外星種族是否需要擁有心靈感應術來克服結合語言含義和結構的困難呢?創造一個能夠令人信服地將兩門語言結合起來的種族這一工程,將同時創造出一個豐富、發達到異乎尋常的外星文明。 這些就是等待下一門偉大外星語的創造者去迎接的挑戰了,我要說的是,這些都是非常值得為之努力的事情。[注1]:隱藏式字幕即Closed Caption,簡稱CC字幕。和通常所謂的字幕「subtitle」不同,CC字幕多數和劇本一樣,除對白之外還有即時場景的聲音、配樂等信息,這在國外主要是為了方便聽力障礙人士。普通的電視機無法看見CC字幕,需要購買專用設備轉載自 幻想評論 ,原文發表於io9.com. 馬克·歐克朗談克林貢語的視頻請 [點擊]
=======================================================================
The Economist explains: How do you invent a language?How do you invent a language?
如何創造一種語言?Apr 30th 2013, 23:50 by S.C.S. | THE DOTHRAKI SEAMORE than 5m people now hear a few words in Dothraki or Valyrian, the fabricated languages spoken in the television series 「Game of Thrones」, each week—more than the number who hear Welsh, Irish Gaelic and Scots Gaelic combined. From the unsung (Babm and Brithenig) to the celebrated (Esperanto and Elvish), constructed languages, in various states of completion, now outnumber the world』s natural tongues. Fantasy literature, science-fiction films and video games have fuelled a demand for otherworldly tongues—and fans increasingly expect them to be usable. So how do you invent a language from scratch?
超過500萬人現在每個星期都能聽到幾句多斯拉克語(Dothraki)或瓦雷利亞語(Valyrian),這是電視連續劇《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的虛構語言——這超過了聽到威爾士語,愛爾蘭蓋爾語和蘇格蘭蓋爾語三者人數的總和。從名不見經傳的(巴邦語(Babm)和不列塞尼格語(Brithenig))到名聲顯赫的(世界語(Esperanto)和精靈語(Elvish)),人造語言,以不同的完備度,現在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世界上的自然語言。奇幻文學、科幻電影和視頻遊戲推動了對於超現實語言的需求——而且粉絲們越來越期待它們成為可用的語言。那麼,如何從零開始創造一種語言呢?
That depends on its purpose. Those making a brief appearance in a novel (Nadsat in "A Clockwork Orange", and Newspeak in "1984") require just a smattering of vocabulary. But those intended to be used more widely need strict grammar rules. Attempts to lift the curse of Babel took off in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s」. Because their aim was to ease communication, their construction was intentionally simplified. Fran?ois Sudré, a French violinist, invented Solresol. With seven syllables based on the seven notes of the musical scale, it can be written in musical notation, sung and understood by illiterates. Ludwig Zamenhof, a Polish doctor, created Esperanto to be a politically neutral language that would be easy to pick up. Its conjugation patterns are regular and its vocabulary mirrors existing European words. Languages specifically engineered out of some political or theoretical conviction,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onerous to speak. Kēlen has no verbs. E-Prime, a version of English which excludes the verb "to be", separates opinion from fact. Láadan is designed to express women』s feelings better (widazhad, for example, means 「to be pregnant late in term and eager for the end」). Ithkuil packs as much meaning as possible into as short a space as possible; its fifty-eight distinct sounds make it almost impossible to pronounce.
這依賴於其意圖。一些在某部小說中驚鴻一瞥的語言(如《發條橙》中的納查奇語(Nadsat),以及《1984》中的新語(Newspeak))只要求少量的辭彙。但那些致力於得到更廣泛使用的語言則需要嚴格的語法規則。十九世紀,隨著第一部「國際輔助語言」的誕生,人們開始嘗試解除「巴別塔之咒」。由於這些語言的目標是令溝通變得容易,因此其語法結構被有意識地加以簡化。法國小提琴家弗朗索瓦·蘇德勒(Fran?ois Sudré)發明了索來索語(Solresol)。它擁有基於七個音階符號的七個音節,能夠被寫成樂譜,歌唱,並被文盲理解。波蘭醫生路德維格·柴門霍夫(Ludwig Zamenhof)創造的世界語是一門易學的政治中立語言。其動詞的詞形變化模式是規範的,且其辭彙對照現有的歐洲辭彙。另一方面,一些出於某種政治或理念信仰被特別設計出來的語言可能令說話變得很費勁。克倫語(Kēlen)完全沒有動詞。基於英語的「精鍊英語」(E-Prime)排除了be動詞,將觀點與事實加以區分。拉丹語(Láadan)被設計用於更好地表達女性的情感(例如,widazhad一詞的意思是「懷胎九月期待分娩」)。伊斯奎爾語(Ithkuil)試圖用儘可能簡短的詞句來表達儘可能多的含義;它的58種獨特音素令它幾乎不可能發音。These days most invented languages are created for artistic or aesthetic purposes, and often borrow features from existing tongues. Although Dothraki, Valyrian, Navi (spoken in "Avatar") and Klingon (growled in "Star Trek") are designed to sound alien, they are also meant to seem natural, and imitate the features of real languages. Inventors focus, in turn, on developing the phonology (the sound system), the morphology (rules for creating words), the syntax (the system for creating sentences) and the vocabulary. Some borrow features from natural languages: J.R.R. Tolkien"s Elvish languages, Quenya and Sindarin, were influenced by Finnish and Welsh, two languages that Tolkien loved. Navi includes popping-like sounds found in Georgian and Amharic, but few English ones, to enhance its foreignness. Estonian』s negative verb system inspired Dothraki』s. Inventors also insert systematic irregularities into the language by imagining how it might have evolved over hundreds of years. They decide which words should exist and which should not: Dothraki has no word for toilet, for example, but (being the language of horse-riding warriors) more than 20 for horse. Technology can help, generating words or applying sound changes to age the language artificially. But much of the creation process is still human: David Peterson, the inventor of Dothraki and Valyrian, is currently brushing up on his Babylonian grammar.
近來,大多數人造語言為藝術或審美目的而創,而且往往會借鑒現有語言的特點。儘管創造多斯拉克語,瓦雷利亞語,納美語(電影《阿凡達》中使用的語言)和克林貢語(《星際迷航》中外星種族的咆哮式語言)的目的為了讓它們聽起來像是域外文明的語言,但它們為了顯得自然,也模仿了現實語言的特性。相應地,發明者專註於發展音法(語音體系)、詞法(構詞規則)、句法(成句體系)和辭彙。一些語言借鑒了自然語言的特點:托爾金(J.R.R. Tolkien)的精靈語系,昆雅語(Quenya)和辛達林語(Sindarin),深受芬蘭語和威爾士語這兩種托爾金喜愛語言的影響。納美語含有能在喬治亞語和阿姆哈拉語中找到的爆破音素,但幾乎沒有類似的英語音素,從而增強其域外語言的特性。愛沙尼亞語的負面動詞體系為多斯拉克語提供了靈感。發明者還通過想像該語言如何經曆數百年的演化,從而為其植入有條理的不規範用法。他們決定哪些詞應該存在,而哪些詞不應該存在:例如,在多斯拉克語中沒有廁所一詞,但(作為騎馬戰士的語言)擁有超過20個關於馬的辭彙。技術能有所助益,能生成辭彙或通過變音人為地為語言增加火候。但是大部分創作過程仍然要依賴人類:大衛·彼得森(David Peterson),多斯拉克語和瓦雷利亞語的發明者,最近正在溫習他的巴比倫語法。Esperanto, the most successful invented language, may have as many as 2m speakers. But its eurocentricity has precluded wider use. Most engineered languages, such as Ithkuil, are too exacting; those lacking a grammar or rich lexicon are cumbersome for everyday use. Artistic languages, though, are only as difficult to learn as natural ones. Though guttural Klingon is both arduous to pronounce and heavy on spacecraft jargon, several hundred people are believed to be able speak it fluently. Enthusiasts have created thousands of Wikipedia pages in Volapük, another constructed language from the 19th century. So far, though, only three speakers have mastered Dothraki—and one of them is its inventor.世界語,最成功的人造語言,可能擁有多達200萬使用者。但其歐洲中心傾向妨礙了它的更廣泛使用。大多數人工語言——如伊斯奎爾語——太過於嚴格;而那些缺乏語法或豐富詞藻的人造語言對於日常使用而言又過於笨重。然而,人造語言的學習難度只是跟自然語言不相上下而已。雖然喉音式的克林貢語發音艱難且包含艱深的星艦術語,但仍有數百人據信能流利使用。愛好者們已經創建了數以千計關於沃拉普克語(Volapük)的維基百科頁面,這是另一種源自19世紀的人造語言。不過,到目前為止,僅有三人掌握了多斯拉克語——其中包括它的發明者。看完所有答案。恩,決定了,偷懶以侗台語為基礎造個語,叫做蛙語,以顯示駱越十二部族蛙系之苗裔。核心詞用黎語的;聲韻系統用壯語文馬土語;詞法和語法用侗語的;外來語用改造後的馬來語、漢語和英語;文字拿德宏傣文直接套用;神話系統剽竊布依語的。最好把六個聲調並成三個,留幾個複輔音。還可以一本正經的分析下歷史流源,什麼《原始侗台語到蛙語的語音流變》,《蛙語與南島語的接觸關係》,《漢語對蛙語高級辭彙的影響》,《蛙語核心詞與黎語侾方言核心詞比較》,《泰語和蛙語比較語法綱要》。
顯得多真實,妥妥的。
之前也有人說過,你可以參考這個帖子創造屬於自己的語言!(上)語法、單詞、語音是比較基本的之後可以發明自己的語言如果你想專業一點,語音、單詞都可以弄出一套體系來
謝邀~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個故事:
在遙遠的冰島,中國人很稀罕,所以我的來訪極受歡迎。一對青年夫婦興沖沖把我請到家中,因為他們竟然會講中文。
開始他們有點緊張,所以先說英文。幾年前得到一本學中文的小書,還有一本《漢英辭典》,便開始自學。如今已經學得不錯,可惜沒見過中國人,只能自己對話。今天總算有了機會!對,他們還取了中文名字,小夥子叫王老龍,姑娘叫張小鳳。 王老龍先開口了:「先生吳,請你歡我們的迎!」 我睜大眼睛,半天沒眨一下。——他說的是什麼呀。正在這時,張小鳳也開口了:「我們真願意被你碰上,非非常。」 我還愣著,王老龍更來了精神,「一個人的中國足足奇怪了冰島,所有人的冰島歡嚴重的迎對中國,多麼多麼。」當他們滿意地微笑,我才來得及惋惜地想了一下:只憑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他們學偏了,學成了稀奇古怪的「冰島中文」。 他們意猶未盡,非要和我做中文對話。我急忙用英語謙虛地說:雖然是中國人,可我講的是方言。能不能由他們對話,我來聽。想了一下,他們告訴我,來一段「愛情對話」,就有聲有色地說開了。 「啊,王老龍。」 「呀,張小鳳!」 「請你被我愛。」 「請你被我愛也。」 「你是我的甜心,非常。」 「你豈不是更一個甜心,非非常。」 「天涯海角,那感情讓我們萬水千山。」 「天涯海角,萬水千山!」 他們說得如醉如痴,我卻聽得稀里糊塗。這天涯海角的冰島中文,真的把我拋進了萬水千山。我還在發獃,他們又要講一個關於冰島的美麗傳說。 「一個時代以前的長長,」王老龍先開始了,「很多冰是冰島的未來。這裡是一個太陽火,燃燒七根光線給地球。一個父母屬於十個兒童,魚的生活從天到夜幸福很。各孩子發現一甜心,你被愛我每個別人……」 王老龍洋洋洒洒,把我拋入雲霧之中。終於,張小鳳興奮地做了收尾:「冰變化了大海,人變化了冰,冰里的房子房子上的人,被太陽猛烈燃燒。……一個時代以前的長長,很多冰……」 講完以後,他們滿意地對視,然後又看著我。我幾乎被感動了,不是被那個聽不懂的傳說,而是被兩個沉醉於冰島中文的大兒童。我為他們惋惜:苦學多年,卻學成了荒誕不經的語言。但說到「用處」,他們卻明確地點頭。 「對誰講這種語言呢?」我不解地問。 「不對別人,」王老龍也說英文,「只對我們自己。」 「你們自己?」 「對呀,」張小鳳說:「在家裡,我們經常講中文,很有意思。在外面,就更好了,我們對話,外人聽不懂。有時候,在旅行中,我們互相表達感情,說得非常感動,幾乎要哭了,別人卻不知道我們說什麼。」 聽著,想著,我忽然間悟到:這不是一套錯誤的病句,而是一種新語言——地球上五千種語言之外的新語言。儘管它只屬於兩個人,卻具備語言的全部功能:描述概念,傳遞思想,表達感情…… 分手的時候,他們依依不捨,真摯地用全新的「冰島中文」向我告別。 王老龍說:「先生吳,我們高今天的興,很嚴重。」 張小鳳說:「你被我們抓住了朋友,已經。」 王老龍說:「我和我的糟糠,寧願再做美飯喂你。」 他們還說:「你不許不再來慰問我們。俺乃朋友,每一口別人。」 我走出他們的家門,一邊招手,一邊試著說:「俺高自己的興,多麼多麼。嚴重的願意被你們抓住。做美飯喂我吧,那感情讓我們萬水千山,非非常。」他們滿意地笑著,一面使勁揮手。 我開車走著,一句句回味著剛才的對話,心頭飄滿了嶄新的東西。我計劃再來拜訪他們,並決定拜他們為師。憑著我的語言功底,我一定能很快學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會說「冰島中文」的第三個人。
這個故事很可愛,我想從這個故事開始輕鬆愉快的回答這個問題。
語言是一個群體通過採用同樣的符號規則來傳遞信息的途徑。
那麼我只需要在特定的群體里確立一套不同於其他已有語言的符號規則(也包括了表達方式),那麼其實就已經是創造了一門新的語言。只是這門語言的使用群體可能較小。
不知道和我有同樣經歷的人多不多,在我小學的時候,因為受偵探文學和密碼學的影響,曾經嘗試過創造一種基於漢字的新語言,為了在給小夥伴傳小紙條的時候不被別人獲取信息,而且被老師抓包了老師也看不懂。
一開始我嘗試了簡單的方式:將一句話的表達方式變成依照第1-3-5-2-4-6先奇數後偶數的方式進行表達,例如「今晚我想要吃雲吞面」則是「今吃晚雲我吞想面要」 這種表達看上去好像有點奇怪,但其實只要習慣了就可以直接在大腦里運算成為「加密」的語言,並使用在口頭表達上(是真的可以!!!!!) 但其實很明顯,基於我們對漢語的熟悉程度,打亂表達的次序對與書面閱讀而言是沒有干擾的,我看到「今吃晚雲我吞想面要」 立馬就可以反應出來要表達的意思。所以這是一種能夠在口語上成為新語言而不能在書面上成為新語言的嘗試。
到了後來,小學三年級以後就已經學英文了。我嘗試將英文和拼音組合起來,變成一種基於羅馬字母的語言。這種方式在書面上是有可操作性的,但很明顯,口頭上很難實現。除非規定一套複雜的規則來明確字母間的分截和拼讀方式。
在我回答的時候已經有對科學的創造一門語言的回答了,這裡我就不贅述。總而言之,從客觀上說,只要能夠滿足以下五點,就是一門新的語言:1.語音規則 2.辭彙規則 3。語法規則 4。語義規則 5.書寫系統
那麼回到上面引用的那個故事,其實一門新語言的創造是很容易的。作為一個漢語使用者,我可以將義大利語的書寫系統和語音規則進行借用,將它們和漢語的辭彙語法規則結合起來,那麼就是一門「漢義大利語」,就和故事所說的「冰島中文」是一樣的。
最後,嘗試創造一門新的語言是一種很有趣的娛樂方式!!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與那就更好玩了,這樣你們就可以走在街上講著別人聽不懂的語言顯得(zhuang)有格調(bi)了:)還可以逗身邊的小夥伴玩!
我這個可能算強答,因為我手裡只有一樣半成品:
完全隨機的-至少看起來像是自創語言的-核心辭彙表。1. 巨人的肩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7%93%A6%E8%BF%AA%E5%A3%AB%E6%A0%B8%E5%BF%83%E8%A9%9E%E5%88%97%E8%A1%A8這個表格是語言學家Swadesh研究數種印歐語系語言的所得成果,列出了每種語言中都存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207個單詞。他認為一個外來者掌握這些單詞後,就能和母語者進行一些最起碼的溝通交流。這207個單詞就相當於單詞表中的ABC。所以我認為,在創造語言的辭彙部分時以此為參考,應該是個事半功倍的上佳之選。當然個人認為這個列表算不上盡善盡美,比如其中不包括數字6到10,不包括藍、紫兩種顏色,不包括做、有、是等常見動詞等。我並不清楚Swadesh的選擇標準……2. 隨機音節生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瞎編……呃不,創造一些架空的單詞,讓它們同上面的二百多種含義一一對應,然後就可以快樂地用自創語言遣詞造句啦。為了方便起見,我就拿書面形式為拼音文字的自創語言舉例,字母表選擇最通用的26拉丁字母【*】。像土屋曉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Hymmnos%E8%AF%AD#Hymmnos.E6.96.87.E5.AD.97.E5.AD.97.E5.BD.A2 這種連括弧和運算符號都當字母用的太高端暫時玩不轉……有了字母表,可以構建語音的單元——音節了,有了足夠多的音節才好拼單詞不是。音節簡單來講一般劃分成三部分:首(輔音),核(母音),尾(輔音)。本次的例子里,我是這樣安排音節成分的【*】:首:共計19個輔音,包括2個二合:b c
核:共計13個母音,包括8個復母音:a e
d f g h j k l m n p r s t v z ch sh (q w x不用)
i o u ya ye yo yu ai ei oi ui尾:共計5個輔音:l m n r s
接下來的工作我已經輕車熟路啦!照著我在知乎專欄 和知乎專欄 里寫到的Indirect函數,輕鬆生成一版音節有沒有!(如果覺得老是自動刷新太煩,可在選項里切換成F9手動重算)
比如我要生成AyBC(首輔-y-元-尾輔)形式的,就寫成:=INDIRECT("a"RANDBETWEEN(1,1+COUNTA($A:$A)))"y"INDIRECT("b"RANDBETWEEN(2,COUNTA($B:$B)))INDIRECT("c"RANDBETWEEN(2,1+COUNTA($C:$C)))稍微解釋一下:Indirect搭配Randbetween的功能就是隨機選擇某區域內的字元串。Counta($A:$A)的意思是A列所有單元格里非空白的個數。總數是19,但要求隨機的範圍是1到20(包括一個空白格以表示零輔音),所以Randbetween的參數寫成(1,1+Counta($A:$A))。上面只是生成了一堆單音節,接下來還需要動用Index函數把它們拼接成多音節詞。比如需要任選兩個AB或ABC形式的組成「簡單」雙音節詞,用的公式就是:=INDEX($H$2:$M$51,RANDBETWEEN(1,50),RANDBETWEEN(1,6))INDEX($H$2:$M$51,RANDBETWEEN(1,50),RANDBETWEEN(1,6))三音節詞?四音節詞?1024音節詞?通通不在話下……增減表格列數就可以調節多音節詞成分比,當然Index的參數也得手動修改……(不用急著抄,我最後會把原始文件發給大夥=^.^=)3. 辭彙表
我怎麼知道該挑哪個字元串給哪個詞義?無妨,把所有的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看做一個大字元串池(那些動輒十幾個字母長的拿去做核心辭彙直覺上很不合理)【*】,跟Swadesh表對上就哦啦!但是,還記得我開頭說的話嗎……這是一個半成品……對,現在它還有兩個要命的缺陷:1. 它是完全隨機的,毫無規則可言!沒法像愛撕不難讀一樣,按照詞性賦予特定後綴,也沒法讓詞義相近的的辭彙看起來更像一對。比如,某一組隨機結果里,可能「我」是zoim,「你」是gudya,「樹皮」卻是gudyas……2. 我還沒研究出消除重複辭彙的功能,只做了個重複提示:後面列出了該組隨機結果里某個單詞出現了幾次。暫時只支持手動修正……當然,日常交流還是能勉強進行的。舉個例子:
黃花魚,我們走!——Zil guitie lu, pevi mya!標註【*】的內容都可根據個人喜好魔改。
範例下載~http://pan.baidu.com/s/1i44MqeL想問答主我還有什麼妖?
當然是換字母表玩啊!不學術也不準確,僅供娛樂與參考!原版:abcdefg hijklmn opqrst uvwxyz希臘化:αβγδεφγ ηιικλμν οπκρστ υυυξυζ西里爾化:абцдэфг хийклмн опкрст ув(ву)(кс)ызIPA化:?????ф? ч?г???? ?????? ??шжψз (見知乎專欄)漢字化:凡呂巳刀正下白 升工廠長上川九 口屍甲尺萬丁 廿匕山義丫乙比如:
黃花魚,我們走!——乙工上 白廿工丁工正 上廿,屍正匕工 川丫凡!類似問答:怎麼起名字才能起的像命運石之門標題一樣中二感十足? - 聶渲南的回答 - 知乎英文26個字母,其前身最初的含義各是什麼? - 聶渲南的回答 - 知乎如何創造一種新的文字? - 聶渲南的回答 - 知乎謝邀~身為一名學語言學的人,回答這個問題感覺整個人都心力交瘁了,因為深入學習之後發現語言太複雜···但是,我覺得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就是世界語。世界語是柴門霍夫在印歐語系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國際輔助語,目的是消除國際交往的語言障礙,讓世界變回巴別塔以前的樣子。這當然是一種很美好的設想,那我們來看看世界語的情況。世界語是在印歐語系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人造語,共有二十八個字母,書寫形式採用拉丁字母,一個字母只發一個音,每個字母的音值始終不變,也沒有不發音的字母,語音和書寫完全一致。每個詞的重音固定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學會了二十八個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規則,就可以讀出和寫出任何一個單詞。——百科首先,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既然是符號系統,當然要用一些符號去代表一些東西和概念,然後你說出或寫出這個符號之後,別人就知道了你說的寫的是什麼,交際的功能就完成了。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創造符號,既可以說也可以寫的符號,拿世界語說就是這28個字母,字母有各自的讀音和拼寫規則(比如母音和輔音相拼是大多數語言的習慣),拼起來就有了音節,有了音節,再用這個音節和某一事物概念掛鉤,一個詞就完成了。有了詞之後會不夠用啊,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和概念太多了,如果一個事物一個概念就對應一個詞,人的記憶壓力和交際壓力就太大了,不科學。於是有了詞法,這點是針對印歐語來說的(漢語是語素的問題,這個太複雜,先不說了),比如go,went,gone,比如book,books,比如friend,friendly這樣的,所以你要規定某些詞法下,單詞怎麼變形,怎麼表義。平時你見到的詞根的意義就在這裡。有了詞,交際需求繼續上漲啊,因為你肯定會想要說一句長一點的話啊,比如謝耳朵那種一句話要包含一個賓語從句一個定語從句一個轉折句的,只往外蹦詞不行啊。那就要求詞和片語合在一起,於是有了句子,有了句法。詞和詞在一起的時候就產生了誰先誰後的問題。一句話裡面,最基本的三大成分叫做主、謂、賓。所以,你要先搞清楚這哥三誰前誰後。世界上所有語言中,「主、謂、賓」(比如漢語和英語)和「主、賓、謂」的順序是比例最多的,確定了主謂賓的順序,定語、狀語的順序也需要配合確定,然後否定怎麼辦,疑問怎麼辦等等,這些都是句法要解決的問題。詞法和句法合起來就構成了一門語言的語法體系。以上內容是從音、詞、句出發,基本停留在共時層面,牽扯到語言的發展變化那就要瘋了·····答完感覺心好累。
難道不是先造詞????
無聊幹過,結果最後造詞造得我想哭謝邀!前一段時間太忙了,回答得比較遲鈍。但我對這個完全不了解,建議參考一下世界語的形成。因為世界語是目前人為創造的語言中唯一的活語言。其它的像斯拉克語、瓦雷利亞語、納美語和克林貢語都是死語言。甚至不能稱得上是語言。一般而言:新語言的創造是以某個現有的語言為基礎的。可能是在辭彙、語法、發音、語義和語用上做調整而形成的。但具體情況如何,實在不清楚。
謝邀!可惜本人研究的不是這個方面,詳細的不敢亂說。只是想提出以下幾條基礎性建議:1. 要選擇所要創造的語言文字屬於哪種文字系統:意音文字(如漢語)、音節文字(如日文)、字母文字(如英語法語)、輔音文字還是其他。2. 要保證語言中有限和無限的平衡,即要用有限的語素創造無限的詞義。3. 語言在形合和意合之間的平衡,也就是是創造一套嚴謹的語法系統來表達各種時態語態,還是依靠語義和語境的相互作用實現以上方面的交際。4. 從語音系統到字形句法等等,一切以方便交際、方便習得出發,語言的根本目的是實用交際,不是藝術創作。語言存在藝術性,但藝術性更多地是次要的,像法語再強調藝術性也只是對於發音不悅耳的部分進行了少量調整,不宜為追求藝術性而犧牲實用性。希望幫到您!也希望儘快看到您創造的語言!
六年級時候弄過, 初中每天用自己的語言寫日記,怕被家人看到。 每隔兩年這個語言都有變化,讀三年前的就像讀文言文,字母達到一百多個,結合了中文英文德語。
但是100%不可破譯。
十年的業餘心血,沒有和任何人說過。
說點好玩的, 在自己造語言之後發現為什麼一詞多義了, 是因為你在兩個不同的情況下創造的詞恰好長得一樣。先去學一門課,叫作《形式語言與自動機》
參照自古至今的人類語言發展史,語言並不是刻意被創造的,而是不得不通過某種方式來進行溝通交流才使得語言得以產生,也有學者致力於世界語的創造,但語言終歸是一個自然而言的東西,刻意創造雖然行得通,不過並不能夠替代自然語言。
瀉藥,沒有創造過新的語言,但上課聽老師講過未識別語言的判別標準。一般地,我們判斷一種語言是不是新語言,會從該語言的語法規則、語言的音系(聲韻調的組成)、該語言核心詞和原生詞發音、符號文字等方面進行識別判斷。其中最重要的判別標準是語法規則、音系以及該語言核心詞和原生詞發音。估計創造一門新的語言也需要按這幾個方面做吧。不做這個方面的研究,也不敢多說,以免被噴。
看到這個問題,自動腦補成怎麼創造一門程序語言
手語也算是語言,建議不要局限在普通意義上的語言。
謝謝邀請啊。以前的話還能回答一二,但是現在不行啦。簡單說說吧。語音,語法,辭彙都必須考慮。而且都是非常龐大的工程,假如有3000+個基本辭彙,還有幾百個核心辭彙「忘了是不是這個名詞」都要你去定義。聽起來好像很爽,居然有定義萬物的能力,但是你構成了這種語言之後,還需要有人認可啊,強制性和社會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用著爽YY,那根本就沒意義不是,連黑話或者秘密語都算不上。聯繫題主去研究研究世界語,那就是人造語言。我也是在上語言學概論的時候看過,有很多種語言的形式,但基本構架好像仍是英語。 不足之處,望指正。
請問你要編寫捉妖記2的妖怪語言嗎?
拎出一本基礎語言學,參照上面的內容一章一章編造,一邊編一邊記下來,就成了一套系統規則。有了規則,再編一些詞用在規則里就夠了。
推薦閱讀:
※如何從零開始創造一種新語言?
※香港本土主義者對母語譯名的維護行動有何意義?
※為什麼英語里沒有「您」的表達?
※中國人的姓在哪些語言里聽起來會很可笑?
※你見過哪些讓你瞠目結舌的日語翻譯?
TAG: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