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北的垃圾桶這麼少?

去台灣旅遊時,一群人經常提著喝完的飲料瓶和用過的紙巾滿大街的找垃圾桶。所以很好奇為什麼台北的垃圾桶這麼少?


-

一、

台灣垃圾桶多到不行,只是長的不一定像垃報桶就是。

找不見的原因,可能是跟你印象中的垃圾桶不一樣,一般不大臟,容量也很小,不大起眼便是。

但,也確實有些狹窄巷弄的市區,政府無處安放垃圾桶,找不見時,教你一招:

隨便走到 7-11 一類量販店去。

「歡迎光臨。」

「請問一下,垃圾桶在哪?」

(相信我,店員一定會很客氣地跟你介紹所在,然後,你只扔了個垃圾。他們也不會拿白眼瞪你。)

我保證,你轉出門時,那些店員一定還會跟你高興地說一句,「謝謝惠顧」,絕不會給你臭臉看。

不信我說的?

最簡單的例子,有些垃圾,你不扔便利店都不行,扔普通垃圾桶是違法的。比如說「電池」。

連鎖量販店裡,有政府指定專門回收「廢棄電池」的點:「集中回收高污染物」,是國民義務。

二、

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是「市民意識」。

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都市中,比如夜市,每個攤販都有大垃圾桶,不需要政府另設垃報桶。

丟你家,丟我家,沒人會嫌棄你,只因,垃圾總歸是垃圾,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全體市民的。

最終,全體市民總要一同面對,一起負擔,共同解決。

垃圾,豈能分出你我?那玩意兒堆在台北市的內湖,比山還高,台北市民,誰也逃不掉。

(可查「內湖垃圾山大火」舊聞,市區中的垃圾山自燃了,一燒幾年,是台北市民共同記憶。)

三、

當然,再文明的社會,還是有不守法的人,只因為台灣島小,數十年前就開始為垃圾處理煩惱,

經過數代人的經驗教訓積累,垃圾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生活態度,融進大多數人的「處世道德」之中。

說個外話,我媽以前不信邪,把垃圾亂扔,後來被衛生局(當年還沒有環保局)的人盯著查。

我猜至少查了有一個月以上。整天翻你偷扔的垃圾,終於找到裡面的支字片語,查清身份。

一封罰單寄到家裡,罰了幾千元,把我娘氣得半死(那可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呀……。)

換言之,台灣的垃圾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

總之,台灣是個好所在,就是個垃圾處理,也有很棒的體驗,可以分享。

-


因為台北的垃圾桶就是少。

台灣推進垃圾減量分類的主要做法:

1、推行「垃圾不落地」

台灣於1996年開始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即取消原設在街道兩側的垃圾投放點,要求居民將垃圾拎到垃圾收運車停靠點,在固定時間段內直接投放到垃圾收運車內,而垃圾收運車如同守時的列車,在固定時間抵達,在固定時間駛離。

......

「垃圾不落地」政策的實施雖然使居民投放垃圾成了件「麻煩事」,但由於垃圾裸露堆放、污水橫流、蚊蠅孳生等髒亂差現象得到了極大的改觀,逐步為居民所接受,並得以推廣普及。目前,全台灣不論城市鄉村均實施「垃圾不落地」,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區幾乎見不到垃圾桶,但城市乾淨整潔,基本杜絕了亂扔垃圾現象。

垃圾減量和分類是困擾各個國家的難題:一方面人們製造垃圾無節制,另一方面簡單的把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 垃圾分類效率很低。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減少垃圾桶而提高單位垃圾投放點的效率可謂一舉多得。

另外,深圳在2012年曾小範圍推行這種垃圾處理措施,即減少垃圾投放點,投放點限時開放並且有專人協助,取得過階段性效果。


不只在台北,在台中、高雄至整個台灣垃圾桶都不多見。

因為政府推行「垃圾不落地」。

一般倡導市民們將垃圾自己帶回家而不是不扔在外面,

並且會有專門負責運輸垃圾的垃圾車前往居民區,讓居民自行將垃圾扔入車中。

這樣一來,整個城市的清潔狀況會好很多。

要知道,要是在路上亂丟垃圾處罰可是很嚴的。

相信很多遊客去台灣都會不習慣這一點,

其實只要扔進便利店就行了,

便利店裡有垃圾桶

隨處可見的seven(7-11)和全家(FamilyMart)都可以的。

PS:台灣的7-11里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

個人覺得大陸也很值得學習一下這一點。


主要是因為垃圾費隨垃圾袋徵收,然後市民的素質還不夠,擔心民眾把垃圾丟到公眾的垃圾桶省錢,所以就把垃圾桶都拆了。

對本地人也很不方便啊~~


垃圾不落地

在台南第一次逛夜市,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吃完一串東西後我問老闆棍子丟哪裡,旁邊一個青年鄙夷地告訴我丟地上啊,於是我將信將疑地慢慢把棍子放在了攤位旁邊的地上。後來想想我被騙喇!


垃圾桶少的原因已經有答案了。

說一點我的感受,台灣的垃圾分類細到讓人慌張。

在台灣出差的時候,在公司吃了點心拿著空紙盒子走到休息區,看到垃圾桶傻了眼,將近十個五顏六色功能各異的垃圾桶,以至於在大陸只見過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我不知道該把手中的垃圾放在哪個桶里,因為紙類好像就不止分了一個桶。所以垃圾分類也需要國民素質的培養,不然我知道怎麼分類啊。


台北實行的是垃圾費隨袋徵收,垃圾分類做得很好,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垃圾分類本身就可以使垃圾減量化,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可以使廢棄物資源化。


台灣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多年,鼓勵民眾將垃圾自己帶回家,因此馬路上的垃圾桶很少。

然這對觀光客很不方便。

大家往往需要自備個小袋子,先將垃圾集中起來,看到垃圾筒或回到旅店時再丟掉。

此外,所有的便利商店都會讓你丟垃圾或幫你丟垃圾。

不僅僅是台灣地區,歐美國家亦是如此...


說說單純小市民的觀察,不扯複雜的東西。我認為主要還是怕人亂倒垃圾吧,那到底什麼是亂倒呢?

1.懶得垃圾分類

基本上現在我們垃圾分類算是推的比較徹底的,概分為資源回收,一般垃圾,廚餘等,沒分好類去找垃圾車倒垃圾時還會被清潔隊隊員狂念一頓+不給倒。

2.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白話點就是垃圾袋只能用比較貴的專用垃圾袋,這費用原本是併在水費裡一起算的,現在就分開,你用多少算多少。有人可能會想說這點錢要省什麼嘛?

這政策剛開始在台北市實施時,很多住在台北新北交界的人就跑到新北倒垃圾。。。so要省這種東西的人還是挺多的。

以我一些在外租房的朋友為例,他們就挺愛一小包一小包的拿去路邊的垃圾桶丟。原因包含了上述一和二,總之我認為就是為了因應大家的」懶」和」省」,垃圾桶才會那麼少,除非是如夜市之類的必要點才會多些。


一般都帶到便利店裡扔,或者帶回家。


主幹道上挺多的。

大概喝一杯酸奶的時間就可以遇見一個。

目的是為行人提供便利,如果丟棄家庭垃圾是要被罰款的,最高6000新台幣。

離開主幹道就比較少了。那麼去超商吧,店員會幫忙處理的。

因為我的活動範圍包含的主幹道不多,所以隨身會帶著個小垃圾袋,通常是外帶早飯的袋子。自己先裝好,看到垃圾筒了再一起丟。不過剛來台北的時候確實覺得垃圾筒好少,拿著空杯子好不方便。

中午的時候,大樓外的垃圾筒附近會圍著一群在抽煙的人。場景很有趣的。

夜市什麼的,小的夜市可能一頭一尾各有一個,一個是一般垃圾,一個是資源回收。

學校里還是方便的,每一層有一個資源回收室,還有詳細的分類圖解。(每次打開廚餘的蓋子都心慌慌,不知道會看見什麼…)

所以還是自己準備個垃圾袋最方便啦^_^


剛從台灣玩回來,對比大陸大城市五六步一個垃圾桶的密度。台灣的垃圾桶少得可憐。在夜市裡基本只有一兩個垃圾桶統一回收。我問過老闆,他們說垃圾回收是要收錢的,他沒有細答,不知道是怎麼收錢法,但我在高雄看到有個別商家會在自家的垃圾桶上上鎖。有圖為證
你在台北,高雄這樣的大城市路邊還能找到垃圾桶,據我在台灣讀書的同學說,她出門都要帶垃圾袋的。因為整個學校都很難找到垃圾桶。不過一般711都會有,實在找不到就去那裡丟吧


在日本也是如此。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家丟垃圾是要分類的,所以政府鼓勵把垃圾帶回家分類丟,而不是一起丟在街上的垃圾桶。


墾丁除了夜市,其他地方很少看到垃圾桶


以為是在說 Mac Pro


這一點,感覺和日本很像,因為要做垃圾分類。像我們公寓里,可回收的要分成,紙殼類,玻璃瓶,塑料等。廚餘和堆肥也要分開,要扔進有冰箱作用的垃圾箱里,避免味道吧。

其實你會發現很難有那種垃圾惡臭味,這點在一個熱帶地區,我覺得很重要。

然後好的說完了,其實也會發現!灣灣人也會隨地扔垃圾啊!不過,他們都往下水道縫裡扔,所以路面上垃圾會很少。

而且便利店很多,進去逛一圈,垃圾就扔過去了,所以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因為通了自由行


推薦閱讀:

西北自然環境是什麼時候開始改善的?
日本人在垃圾分類、資源利用、環境保護這些方面做到了多細緻的層面?
為什麼日本的馬路邊很少有垃圾桶?
鐵路上的糞污是怎麼處理的?
為什麼衛生間洗手池的水不導入到馬桶的蓄水箱?

TAG:台灣 | 環境保護 | 垃圾處理 | 台北 | 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