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的寫作風格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正餐,一個是零食。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雖然覺得正餐好,但是喜歡吃零食。


最近正好看《萬曆十五年》(還沒讀完),《明朝那些事兒》是前年看的,算是都看過。

首先我覺得《明朝那些事兒》是想要告訴我們明朝發生了些什麼,而《萬曆十五年》主要透過這一年的事兒來探究明朝歷史上許多事兒為什麼會發生及其深層次原因,《明朝那些事兒》太拘泥於當下,《萬曆十五年》視野更為廣闊,聯繫的方面也較為廣闊(這也是我許多地方看不懂的原因)。

再者《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對具體的個人有比較明確的愛憎,主觀色彩太過濃重,而《萬曆十五年》對個人評價往往是一筆帶過,主要描述個人在當時體制裡面的作用。

最後,兩本書在寫作時都比較考慮了我們一般讀者的感受,當年明月把科普書寫的娛樂化,黃仁宇先生把嚴謹的學術著作寫的科普化,雖然兩本書對我們非科班出身的人閱讀障礙都不大,但讀《明朝那些事兒》基本上一馬平川讀下去就行了,而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許多的地方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很需要琢磨一下才能明白,有些地方琢磨了也還是明白不了。


《萬曆十五年》讀起來好像是在讀一篇比較考究的新聞作品,用各種例證來表述觀點;明朝那些事兒,就是用詼諧的語言講了個故事。


萬曆十五年寫的更加深刻


主要看氣質。

書同人,兩本書的氣質差異巨大,《明朝那些事兒》適合高中之前看,睜開眼睛看看歷史的偶然,仰天大笑出門去,方便以後編段子。《萬曆十五年》適合高中之後看,冥思苦想歷史的必然,山重水複疑無路,為有源頭活水來。

《明》的氣質也可以概括為有趣,這是個意義重大的特性,認識有趣的人,一起去做有趣的事,這件事你有沒有想過?

讀《明》是在八年以前,依然記得文中對朱重八的外貌刻畫很是奇絕,氣質殊異,他的好朋友湯和在軍中,作為一個百夫長對新兵蛋子的態度,已經是馬仔對大佬的謙卑了。持續提升自己的氣質成為我畢生的追求。

現在過去很多年,走過很多路,認識很多人,讀過很多書,才體會到一個人的氣質究竟有多重要。

我希望別人在借錢給我的時候心裡想:「他看上去就會按時還錢。」

我希望有一個女孩把自己託付給我的時候心裡想:「他看上去就很靠譜。」

歷史本身很有趣,通過文字的再創造,歷史竟然還能夠變得更有趣,這讓我對文字的排列如何充滿了興趣。

小時候覺得看書非常無聊,寓教於樂簡直夢幻,一篇文章超過2頁,我就極度鬱悶,絲毫沒有翻閱的衝動。現在我覺得,這真是個填鴨式教育產生的怪圈,一本書好不好看和厚不厚明明沒有絲毫關係,只是因為生活經歷了太多的不好看,面對厚厚的書會充滿壓力,因而選擇逃避。畢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總是慾望長久,沒有盡頭的,和心愛的東西一直走下去是每個人終身的希冀。

《明》是我最早接觸的大部頭之一,讀完後我確定了,讀書也是有樂趣的!11歲的妹妹不愛看書,我總告訴妹妹,不是她不愛看書,是這書本身寫的太差,她會喜歡讀書的。一開始的時候,妹妹眼神閃爍,今年妹妹無意中翻閱了暢銷書《龍族》,非常喜歡, 我於是相繼購買了哈利波特,及其他比龍族更厚更輝宏的作品。

《萬》是一本歷史科普讀物,萬曆十五年發生了很多小事,這像是一顆又一顆發芽的種子,隨著文章的閱讀,你會看見這些小事紛紛岔開了枝丫,長成參天大樹,歷史的必然性就是毀滅與新生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明》中具體事件發生的偶然,在《萬》中是可預測的必然。

這些就是《明》與《萬》的區別。


寫作風格上感覺《明朝那些事兒》像是個袁騰飛在給你講課,比較詼諧,夾雜著挺多自己的看法。

《萬曆十五年》像是個老教授在給你分析這幾年裡明朝的事情的深層原因


「萬曆十五年」是嚴肅的史學著作,「明」是歷史科普性著作。這就是最大的區別,別的就不用說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代宗為易儲賄賂大臣成功了,明神宗爭國本卻爭論了十五年?
中國熱兵器發展真的是從清朝開始才落後於世界的嗎?
如何評價開中鹽引以及鹽對於明朝經濟的影響?
南明時期有哪些軍事才華出眾的人物?
明朝軍隊戰鬥力為什麼那麼強?

TAG:明朝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萬曆十五年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