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筌他日並無魚」是什麼意思?
01-07
這是錢鍾書為自己在劍橋大學圖書館的讀書筆記作的序中的一句,原文摘抄如下:
他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Bodleian——他譯為飽蠹樓)讀書時養成的。因為飽蠹樓的圖書向例不外借。到那裡去讀書,只准攜帶筆記本和鉛筆,書上不準留下任何痕迹,只能邊讀邊記。鍾書的「飽蠹樓書記」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與絳約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各攜筆札,露鈔雪纂、聊補三篋之無,鐵畫銀鉤,虛說千毫之禿,是為引。」第二冊有題辭如下:「心如椰子納群書,金匱青箱總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並無魚。(默存題,季康以狼雞雜毫筆書於燈下)」這都是用毛筆寫的,顯然不是在飽蠹樓邊讀邊記,而是經過反芻,然後寫成的筆記。
錢鍾書先生寫詩喜好通篇用典。
「提要鉤玄」,韓愈《進學解》: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留指爪」,蘇軾讀書有「八面受敵」之法,而「留指爪」典出《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金匱青箱總不如「,金匱、青箱,古時藏書之物,宋吳處厚有《青箱雜記》一書,很有名。
唐李渤問歸宗禪師云:「芥子何能容須彌山?」師言:「學士胸藏萬卷書,此心不過如椰子大,萬卷書何處著?」記得王荊公《寄蔡天啟詩》、袁隨園《秋夜雜詩》,也有類似的說法。
以上即是本詩典故的出處。
《莊子》:「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筌是捕魚工具,忘筌得魚,意指只要得到了魚,捕魚工具可以不必在意。引申為讀書若把握住了精髓,中間的過程不必在意。
錢鍾書此句「忘筌他日並無魚」,反其本意而行之,意思應該是如果沒有辛勤爬梳文獻、字句精讀的過程,就不可能獲得精髓。聯繫前面「小屋住不下」的回答,可以看看拙見。私以為錢先生這句可能要聯繫前文與環境,指讀書應要勤於動手,包括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等形式,加以運用,將書之要義記於心中,而不是單單保留「書本」之器具,待他日無書更無義理,是為忘笙也無魚。
推薦閱讀:
※讀「管錐編」是怎樣一種體驗?
※錢鍾書對待政治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沈從文的學術地位在中國到底有多高?
※看不懂錢鍾書先生的《談藝錄》和《管錐編》,但是又很想看明白,應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