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知識的碎片化,我們的學習缺少體系性;面對信息的大爆炸,我們的想像力在喪失,人文在缺失,思想陷入貧困。面對新的情況我們該如何的學習、思考、自我構建?
《什麼是正確的讀書方法》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3344?page=1 讀了這篇文章後,有了以上問題,請各位指教。
我們是該多去讀原典,還是該去改變我們的學習、思考、進化方式?
用《娛樂至死》的觀點來看,傳播的形式會影響甚至決定傳播的內容。紙質媒介的衰微,代表著系統深刻的知識載體的衰敗,當今網路興起,而知識以互聯網的形式傳播,使得信息碎片化嚴重,微博,狀態,網文都很碎片,以高刺激性的視頻和圖片為主的信息更是傳播的主要手段,這樣的形式必然導致知識碎片,思想缺失,有量無質。如果沒有全新的傳媒沒有全新的傳播方式,這個趨勢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也不能說我們沒有辦法應對。網路的信息真偽難辨,而且良莠不齊。所以,我提出一個想法就是信息來源渠道管理。網路既導致了知識的碎片化,也使得我們有更多的信息來源,而管理信息來源就是我們在網路中知識管理的重中之重。現在有很多高質量的小眾網站,其知識的精度和深度都很不錯,保證好的源頭渠道就使我們在信息的真偽優劣甄選上省了很多力。 然後,是對抗知識碎片化的方法。對付碎片,很簡單方法當然就是整合。怎麼整合,更簡單,全靠自己。知識的碎片化其實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因為本身沒有信息目標的人,看到紛亂複雜光怪陸離的信息,才會感覺到碎片。而有自己信息目標的人面對破裂紛亂的信息體,反而會覺得這是一個個小小的信息渠道埠,順著這一個個信息渠道埠我們就能發現其背後的深刻的知識。當然,個人看來,追蹤究底,也要順著信息渠道找到一些相對統合的信息。這樣,在信息目標的驅動導向下,在信息渠道埠的指引下,我們能找到一些統合度較高的非碎片化的信息。稍作用心,我們能夠把很多這樣的非碎片化信息整合在一起。而這個最終的整合,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自我創作了吧。這也就是你說的自我構建了吧。
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坑爹的點就在於人力的不可替代性在哪裡。越年輕,對於我提的這個問題,越覺得茫然。
先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吧,知識碎片化對應缺少體系性;信息大爆炸,使人缺失想像力和主動思考能力;而最終面對新的情況該如何學習(探索)、思考、自我構建。最後一點也是最難一點,跟我以上和以下提出的思考問題有關。
先來看容易一點的,知識碎片化?那小case啦,把貪心戒了,反思一下智商,再看看現代人的經濟生活,反思智商是說大部分的人包括自己,智商90~120為中等範圍,120~140為聰明人,140以上是天才,天才只能百里挑一,就捨去了,而聰明人和中等範圍能對信息的駕馭能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請把碎片化信息高效而自動轉化入自己知識體系的念頭打消!現代人的經濟生活是什麼意思呢?現在要吃要穿要玩要用都是買買買就可以了,又不用自己學習自己創造,術業有專攻!這一點做到就已經足夠的,而且永無止盡的,為毛要去把碎片都拾起來呢?Then,確定你要學習的東西!要學習的方向從職業規劃道路上看(包括了興趣,性格分析,),從社交圈的質量去看(隊友或前輩及其資源渠道)。OK,大致了解以上情況之後,你要學習的內容或平時會吸引你思考探索的內容,可以延伸到什麼學科上去?思維導圖一畫,把總學科列出來了,比如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接著,了解這些總學科的分支,分支才是你的定位!繼續延伸下去,根據自身需要,把知識體系定位在總學科的1級分支2級分支甚至N級分支中的一兩個章節都已經足矣!最終把框架定下來,從框架出發看知識!豁然開朗~
接下來是稍微難一點的,信息大爆炸!這點剖析開來可以有很多章節,那在此就通過一點切入好了!對於有效的信息搜索,都是渠道為王。所以滔滔不絕地涌過來的信息是信息大爆炸嗎?我們不妨把它們理解為想要刷你流量的內容,是別人千方百計送到你面前打發你的「垃圾」內容。作為一個傲嬌的擁有自己知識體系的人,請把它們忽略。社會開放性越強,暴露出來一個現象:越高端越有質量的內容會偏向小眾化。就像管理層做交流討論,最多帶些儲備骨幹過去;還有外國一些貴族之中,對於「家族社交網路」的應用。如果你對自己的檢索能力不夠自信,那麼可以借鑒有過這方面探索的親友的成果和自己的判斷篩選信息來源渠道。渠道為你帶來的可以是信息概述(大致情況加數據),也可以是別人總結的精華思想(比如各種書籍),也可以是人(志同道合的師友)。那麼你會得到對信息的認知,得到別人的借鑒,得到可與之交流的頭腦。三個環節相扣,若還是糾結想像力喪失,人文缺失,思想貧困,得不到一絲幫助,那估計是懶到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境地了......這個病有點難,這裡還是不看了。
最後,也是最麻煩的一個問題:面對新的情況我們該如何的學習、思考、自我構建?我在剛剛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正存有一絲困惑,就相應地提出了兩個思考問題:把參照物設為外界的各種現成的資源時,那麼自己的「人力資本」和別人的「人力資本」相比,優勢又如何能明顯體現而出呢?我們如何把思考和探索轉化為產出,而且專業化程度不會被別人已經做出的產出所替代?
解釋一下:我之前所想的是,在沒有對環境發展做出足夠產出或進行足夠多的嘗試體驗之前,構建個人知識體系這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在達到一定飽和度的時候,我們同樣會對其產生質疑!後來有點想明白了,①自身的框架沒細分好,貪心了,所以本來就是存在錯誤的;②我所提及的飽和度問題,若是小飽和就可以通過分享來固定,稱之為「儀式」;若是很大程度的飽和,那可能要對原始問題中「面對新的情況」作思考了,自己的渠道和方式是否沒有跟上新環境的變化或走在新環境的前列。
在此我想提及社交重要性,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亦或是應用,自己始終還是那個使用者,而不能達到創造者和判決者的高度。再提及一個自我構建過程中的岔路:不能根據個人抖機靈能力和侃侃而談的能力來判別各自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之間較量本質上是各自知識框架,個人知識體系之間的碰撞和交流。
第一次認真答題,謝謝支持喲~首先我認為知識和信息是不一樣的,鳥鳴、雲霧、太陽時時刻刻都在傳遞著信息,而知識是人們通過觀察思考總結而成的東西。
網路等媒體的快速發展,是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知識前所未有的多。但我想要問,這些都是你希望得到的嗎?這些對於你的生活和提升有幫助嗎?在你得到這些後真的去用心思考,記憶,甚至用於自己的生活了嗎?如果沒有,那麼多次刷微博,知乎,朋友圈的意義在哪裡?
說正經的
——————————————————1.知識多了,意味著需要你用自己的判斷力去選擇接受哪些知識。
你喜歡健身,那就有針對地去尋找健身的技巧,健身視頻,加一些同樣的人來互相督促;你喜歡理財,那就更容易了,現在這種微信號很多,而且只要你有心,度娘也能告訴你很多。
盡量不要去因為無聊去刷新聞什麼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而且也只能引起你大腦皮層暫時的興奮罷了,無法促進你思考。
所以接收信息和知識要有針對性,針對性,針對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把你的思維集中地向針一樣,沒有什麼可以 conquer 你。
2.對收集的知識進行消化
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乾貨」就往自己的筆記里一塞,就很開心地覺得自己已經全部吸收了,甚至覺得心靈都得到了升華。回頭看看呢,其實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重要的不是我們收集了多少,而是我們消化了多少,我們能用的又有多少。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消化,在這裡我推薦一本書《深度學習的藝術》,希望你能通過它找到自己的方法。
3.表達自己,實戰運用自己的所得。
相信很多人在大學時代都進過學生組織,其實那時候你學會的東西也可以幫助你。比如以前是搞宣傳的,可以幫別人設計ppt,海報;以前寫文字的,那麼簡書,知乎是你的天堂。
既然你懂那麼多,這方面又有興趣,幹嘛不多用用呢,哪怕沒有什麼直接的經濟利益,你開心不就好了嗎?況且在表達過程中,你的思維自然而然會變得有深度,何樂而不為?
—————————————————你的贊是給予我的最大支持互聯網的開放和分享確實分散了人很多注意力,知識獲取渠道多樣化,留給自己整理消化的時間並不多。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王道。找到適合自己的知識統一管理方法是解決這個困境的一個方法。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維基用於整理自己的知識,或者使用現有的優秀知識管理軟體,比如很多人就喜歡用EvenNote、麥庫、有道筆記、OneNote等統一管理自己的筆記網文。
在搜集整理消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就不會感覺到碎片化了。還有可以多看書,做筆記,多回顧。建議在知乎先搜索下已有的解決方案:比如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5712還有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62869將信息整理為系統的文本。
讀完題目之後的最大感覺就是:提問者基本上沒有確定的個人目標。所以才會想出來這樣空泛、複雜卻又最容易言之無物的話題。
所謂「碎片」之物的對立面是什麼——是整合的、聚合的東西。
學習是一個心理活動的過程,如果你的每一次心理活動都沒有活動的背景(即個人學習的目的、研究的目的、生活的目的,或者其它任何需要以「學習」來提升能力的目的),所有的心理活動就是應激的、臨時的,如一葉浮萍,你覺得這浮萍之歸宿真是大海嗎?很快就爛掉了吧~
所以,學習的體系性,這個說法本人不認同。只有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不存在學習的體系性。
能有效的、積極的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人,自然就知道自己希望知道什麼,自然就知道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識。與此同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開卷有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格言或警句對應的核心精神,對於一個有能力建立知識結構的人而言,絕B會在其建立自己知識結構的活動中自然流現,哪管他在每個當下所面對的信息是不是碎片化。
請注意,上一句用到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識,信息層級決定的(可參見一切與碎片化學習有關的學術言論,也推薦你看一下最直接的參考讀物——《元數據》原版書名Metadata,作者Jeffrey Pomerantz)。
先寫到這裡吧。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做稅收政策整理和更新的?
※來知乎快一年了,在這裡留下了十幾二十萬字,應該怎麼處理這些文字呢?
※如何使用 Evernote 管理大量筆記?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在知乎上分享乾貨?
※為知筆記、印象筆記、OneNote 各有什麼優勢?各自適用於何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