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顛覆思考方式與價值觀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誡》 十個簡單的故事但是寓意深刻,取自聖經但是影像比文字的力量更強大,最喜歡愛情短片和殺人短片,前者討論性與愛的關係,後者探討死刑的合理性,此片上映的次年,波蘭宣布暫緩死刑5年。這十部值得每個人去看。

小林正樹《人間的條件》(6部)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小林對人物的刻畫是飽滿的。作為一名日本導演,他正義而且富有使命感,如果說不足,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缺失,但是正如影片名字,每個人看完之後不僅會對導演由衷欽佩而且心生感慨。

塔可夫斯基《鄉愁》 非常晦澀難懂,甚至讓人覺得裝逼的電影。但是不可否認,當你看到最後一段主人公拿著蠟燭走過那段路為了不讓它熄滅時,你不禁感動。此片延續導演一貫地風格,表達了導演對人類未來深深的擔憂,這是一個關乎生存與毀滅的故事,如果不喜歡也很正常,就是沒有什麼劇情,總之因人而異。

庫布里克《發條橙》 自由,權利,洗腦。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沒有區別。

塞爾吉奧萊昂內《革命往事》 我最喜歡的導演,這部電影表現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革命,誰是受益者,誰是受害者,導演對革命極度不信任,革命帶來人性的扭曲,背叛,傷害,片頭引用毛澤東的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結局是悲觀的,感慨是巨大的。或許當我們對現實不滿時,當我們想要改變些什麼的時候,要明白的其實很多。

《生活多美好》 (一部IMDB前30的電影,年代稍微有點老),我覺得任何一個想自殺的人看了這片都會對生命重燃信心,因為它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對世界都是很重要的,都在很多方面影響著其他人。

《燃情歲月》 追求內心的夢想,過飄逸自由的生活,這就是我看到的。在我看那部片的時候,確實對我的價值觀,人生觀影響很大。

一時想起這麼多,純屬個人意見,還望多多交流。


好看的片子很多,但深深改變了我的想法的,並不多。

1、《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人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別人的眼光而活,別人都覺得你活得窩囊一輩子是個悲劇,但只要你自己覺得好,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那麼即使的悲劇,你也是一個悲劇中的喜劇角色。

2、《蝴蝶效應》

要是你有一個機會去改變過去,你會怎麼樣?

以前會有這樣的暢想,但看了此片以後,完完全全打消了這個念頭。

3、《和莎莫的500天》

什麼「沒有了你就會死」 「一輩子只會愛一個人」,都是扯淡,自己騙自己。

沒有誰是誰的永遠,心碎是可以無限碎的,要相信感情的癒合能力。

沒有了她,還會有更多比她好的人,來等我去愛。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 僅此一部 ,足以推翻你所謂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


楚門的世界

海盜電台

V字仇殺隊

羅生門


《三傻大鬧寶萊塢》改變或者影響了我對於教育,學習,成功,創新,親情,友誼的認識,並確實在學習和生活中改變著自己的行為,受益匪淺


同意 崔煜 的觀點。

  我也不認為以上朋友們說的那些電影,就改變了朋友們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

  只要這麼說吧:

  你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你平時處世為人的方式徹底改變了嗎?你看待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角度發生顛覆性的改變了嗎?你把你所看到從電影里學到的那些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用在自己生活、工作中了嗎?如果沒有,就說明你並沒有被這部電影「顛覆」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你只是被影片感動了而已!

  乾脆老實承認吧,就說自己沒看明白提問者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也老實承認,我是沒太明白提問者這個問題到底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樣。

  如果提問者想說的就是:哪些經典影片震撼到你、感動到你了?那麼以上朋友所說的都是對的,因為那些影片的確感動到他們了。

  假如提問者說的是:有沒有某些電影能顛覆你一貫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那麼以上朋友確實如 崔煜 所說,太脆弱了,脆弱到一部電影就能顛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或者以上朋友誤解了提問者的意思,答非所問了。

  思考方式價值觀是什麼?是一個人經過多年的磨礪,在長時間學習、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社會實踐後,所經歷的一切留在這個人的教養、心理、道德、見識等方面的「印記」,這一切使這人形成了只屬於自己的一整套世界觀、社會觀、宇宙觀、人生觀等哲學理念(也許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踐行」哲學理念,但不等於他不是生活在這種哲學理念內,就好象很多人不識字,但不等於他不會說話)。

  只有經歷某些事情,這些事情強烈地改變了這個人對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和做法,這才能算是「顛覆」。所以有些人經歷過事業的挫折,一蹶不振,也有些人經過創業的艱辛,不畏艱難終於成功;有些人經歷過失戀就心灰意冷,也有人經歷過失戀反而更加坦然。這些真實的事,對人有「切膚之痛」的事,才有可能顛覆他一貫的價值取向。

  如果僅僅認為憑几部影片就能「顛覆」人的價值取向,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

  接下來單就文藝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

  確實曾看過不少優秀影片,這我承認,很多優秀影片也能帶給人很深刻的思考。

  特別是美國9·11之後的不少影片,內涵也較之前深刻了許多,能讓人反覆思考。

  但要說幾部影片(就甭管多少部了)就能徹底改變觀眾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我迄今沒見到過一部!

  這點我必須重申,沒有一部電影能達到顛覆觀眾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這樣重大的目的

  文藝作品的用途是什麼?

  首先是給人美好的樂趣和享受

  只有將文藝作品的作用「上升」才有可能(還只是有可能而已,不是絕對)起到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這首先要求文藝作品的作者必須有超越普通大眾的鑒賞審美水準、文化道德品格、社會觀察認知以及分析能力

  縱觀現在整個世界的文化、道德發展趨勢,我只能說,真正超越普通大眾層次的文藝工作者少之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文藝作品能承擔起如此重大的社會責任?

  充其量我們可以說,有不少優秀文藝作品,表述了作者非凡的觀察力理解力,他們也的確曾在自己的作品裡向讀者、觀眾、聽眾表達出自己「顛覆性」的創作理念。除此之外,他們的作品,也僅限於文藝作品,做不到一個「教育家」份內的事。讓一部電影來充當社會的「教育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看過以上朋友們的「推薦」,這些影片很多是它們超凡的感染力,而不是它們具有「顛覆」作用。

  比如有朋友說的《美麗心靈》,影片的真實感我也很喜歡,用善意的謊言去維護軟弱天真的心靈,也非常令人感動,但它還不至於能顛覆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更多的是讓人對這個世界的人,對身邊的人,永遠要學會去關愛他們;同時也要學會抵抗各種歧視,比如對於少數族裔、少數群體等。

  多年前的一部電影《白電王》也是這個創意,影片向觀眾提出要求,要學會接納那些超越自己的「天才」、那些優秀的少數人,否則就會落得「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是你不配擁有的」這種下場。

  湯姆·漢克斯的《綠里奇蹟》也是這樣的概念,一個能夠承擔起全世界的苦難的人,是這個世界所不配擁有的,因為這個世界已經爛透了。

  這些電影只是在用電影寓言的方式,批評社會的腐爛,批評人類的敗壞。但也都是促使觀眾反思,而不是「顛覆」。

  我很喜歡近年來好萊塢的一些動畫電影,思維深度都相當深刻,別看原本是做給小孩子看的(中國人喜歡這樣說),其實面對的是整個社會,其中很多內容也是發人深思的。

  比如《鬼媽媽》,就是關於如何知道自己的願望是否合理,以及如何用自己的心思考而不是用別人的腦子思考,這樣的話題。

  《功夫熊貓 II》則是描述一個人要如何看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認清自己,以及要如何學會從容面對未來,作出正確選擇。

  但這也不能顛覆觀眾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只是給大家講述一些不常被發現(有些是不被重視)的道德理念,督促大家多思考。

  好的影片,就應該具有這種功效。

  像時下那些國產爛劇,別看場面做得相當大,其實毫無內涵,有很多更是借惡俗事件來宣揚一些低俗倫理觀和價值取向,當中不乏利用這些惡俗鏡頭來諂媚觀眾、賺取票房的險惡用心。這無非是迎合大眾低俗的欣賞趣味,刻意製作的有害影片

  但也正是如此,現在真正好的影片,反而成了小眾影片,賺不到多少錢,只是因為它們不媚俗,就被大眾「拋棄」了,為什麼會這樣?這才是作為觀眾的我們應該好好反思的問題。

  以上是我對提問者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如對大家有冒犯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若不喜歡我的觀點,可以反對或摺疊。


小娘惹。

新加坡某台慶劇,講述了二戰背景下各種文化碰撞下的馬六甲,一位峇峇娘惹的奮鬥故事,新加坡版大長今。

峇峇文化是指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代長期生活了百年的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則稱為娘惹。

女主角月娘的母親是一位來自大家族純正的娘惹,父親是一位在新加坡旅行的日本人,沒錯就是亞洲共同的敵人日本人。因為父親身份,以及母親不能說話的緣故,月娘從小被人歧視,在父母於戰爭中身亡後回到外婆家--一個峇峇大家族中當女傭,在家族二小姐的幫助下學英文學寫字,並邂逅了某富家少爺,就在要跟富家少爺私奔的那天,二小姐為了救女主角被本劇第二號壞蛋的兒子,一號壞蛋強暴,生下孩子,並囚禁凌辱至精神失常而死。女主角因此產生心理隔閡無法跟男主角在一起,最後與一外國人結婚,育有一男孩,整篇故事的開始就是老年的女主角向孫女講述家族歷史引開的。

孫女聽完祖母講的故事,發現有些地方很奇怪,原來自己的父親並不是女主角跟外國人的親生骨肉,她也不是女主角的親孫女。事實是女主角早年流產,無法生育,她養大的孫女的父親,其實是當年,二小姐被頭號壞蛋強暴後生下的孩子。

孩子身上流著好人的血,壞人的血,就像女主角身上,流著傳統峇峇人的血,也流著敵人日本人的血,好的壞的融在一起再也分不清,但是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峇峇文化的魅力,這就是這座城市的魅力,不同的人們,不同的信仰在這裡融合,對錯仇恨已經不再重要了。

這部劇顛覆了我對民族仇恨的看法。

女主角的父親是日本人,但他是一個愛好和平,跟所有普通人一樣,飽受戰爭之苦的日本人,為什麼沒有做錯任何事的女主角僅僅因為血統就要遭受歧視。

同胞里也有壞得讓人髮指的人。但二小姐的孩子,即使是超級壞人的後代,可難道他就因此不值得悉心的養育、關懷和愛嗎?

過去或許恥辱,但過去造就了我們。

我們此刻站在這裡的原因,難道不正是那些痛苦、磨難卻終將通向此處的過去嗎?

我們此刻站在這裡的原因,難道不就是應該一同邁向那個美好嶄新的未來嗎?

寫這個是因為最近看了太多國人與日韓台灣的罵戰,對歷史問題的爭論,對立場問題的一絲不苟,因此覺得這部電視劇的價值觀格外震撼。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上大學的時候看的《雨人》,裡面講的是且弱智且天才的人物,我對比的感觸並不深,但很奇怪就從霍夫曼的表演中,隱隱領悟到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他的天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待周遭以一顆赤子之心,真誠且努力,不禁動容。這部電影究竟給了我什麼,說不好,但就是心有所動的一個激靈。


《燃情歲月》這部電影,劇情都記得有些模糊了,不過「人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種信條讓我同樣頗受震動。說實話,我至今仍不敢說對這話完全理解,內心的聲音究竟是什麼也並不確定。但我在試圖讓人生過的不留遺憾。


也有動畫片。心中的no.1《機器人總動員》。第一遍看它時,槍版,無字幕,劇情沒有完全理解,人卻完全投入進去。真奇怪呀,關於愛情的理想,來自一部非真人而且非人的電影。


或許前面有人說的對,是感動,是影響,說不上顛覆。但如果沒有這些電影,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呢,會不會和現在有些不同?看那些電影時候都還青蔥,如今和女孩子交往,一開始都是充滿感情的歡愉,可無論怎麼美好,最後還是被冠以「不成熟」「天真」的評價,現實有時打壓得我抬不起頭來,但我真想擁有電影里的那種純、痴、真,能夠有打敗現實的勇氣,也希望身邊有人能夠與我同行。


說到底,心裡還是存了很多理想化的東西,這是否稱得上顛覆呢?


浪潮,這個絕對少不了。


唯一讓我腦海中有「嗒」的一聲的電影是Matrix。


能達到顛覆我思考方式與價值觀的電影,我能想到這幾個: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蝴蝶效應

勇敢的心

肖申克的救贖


電鋸驚魂 狗鎮 迷霧


浪潮,海上鋼琴師,辛德勒的名單,回家的路(The Way Back 2010)


黑客帝國,開啟了我對未來生命現象的思考和認知。


《美麗心靈》


《源代碼》


《鬼子來了》


《盜夢空間》


《末代皇帝》


老媽蹄花


瀏覽了一下,有一部竟然沒提到,補充一下:馬龍·白蘭度 《教父》,一部男人的教科書。


搏擊俱樂部,百萬寶貝,辛德勒名單,時間,阿甘正傳,返老還童, 我在伊朗長大的日子,追風箏的人,陽光小美女,花落花開,2012,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春天不是讀書天,傷心的奶水,禁閉島,遺願清單,珍愛,搏擊俱樂部,荒島餘生,寶貝,別出聲,黑天鵝,又一年,父後七日


《楚門的世界》

《死亡詩社》

《V字仇殺隊》

《朝聖之路》


《戰爭之王》


推薦閱讀:

有哪些講述關於音樂的經典電影?
有哪些看似荒繆實則深奧的歌詞與台詞?
有哪些適合全家人一起看的電影?
有哪些讓你看了很多遍的電影?
你看過的最爛的電影是哪部?

TAG:電影推薦 | 經典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