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刊市場前景如何?

細分之後,老牌《讀者》目前發行量是多少?新興《意林》《格言》之類的,能否持久?


文摘刊市場前景如何?

如果題主的「市場前景」定義為發行量,那麼文摘刊是會長久不衰的,只要有政府機關在。政府機關是這類刊物主要的訂閱用戶。另外就是中老年較多的里弄居委的活動中心,這部分需求仍然旺盛。光從這兩個需求用戶的角度出發,文摘刊的市場是不會萎縮的。只是年輕一些的人接觸的少,以為它們並不繁榮而已,其實人家活得滋潤著呢。

@羅小居 說的三種賣的好的刊物只是在零售攤位賣的好,但真正訂閱的發行量並不大。

細分之後,老牌《讀者》目前發行量是多少?

二三十萬。

@王利彬 提到的《特別關注》在中部地區很是受到歡迎,與其相同質的《特別文摘》也屬於發行大戶。在山東一帶也超過《讀者》

新興《意林》《格言》之類的,能否持久?

能。只要還有上述人群在。

紙媒現在遭受數字化的衝擊確實不小,相比之前天文數字般的發行量,他們都已經落入凡間。但是數字化的衝擊畢竟只是在一二線城市,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是城鄉結合的狀態,他們根本達不到「數字化」,信息雖然爆炸,炸的只是一部分地方。而郵局能夠將觸角伸到中國的大部分地方,他們的包銷或代銷,是這些文摘類雜誌發行的重要渠道。郵局在,他們就會繁榮的發展下去。魚水之情不會磨滅的。


贊同羅湘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不太苟同。

一個刊物能不能活下去還是要看其有沒消費者、自身定位如何。文摘類雜誌的確面臨羅湘所說的這兩種壓力(刊物價值低、網路等新媒體的衝擊),但是,國內市場這麼大,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逛豆瓣,看《讀書》的,總有部分人群對相對簡單的內容、傳統的雜誌感興趣。這就是機會所在。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打算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新媒體的挑戰?怎樣給雜誌自身定位?在這方面如果能找到好的途徑,那麼還是有機會的。

就個人判斷,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來自發行渠道。(這塊目前似乎是受管制的?)目前售報亭普遍呈現擁擠狀態,而新刊物又基本不太能指望用戶主動在郵局訂閱。so,這塊如何撬動還是個大問題。


文摘刊物總體市場前景十年內還是蠻安逸的,還是完全能養活雜誌社的,長遠來看肯定沒戲。

以上觀點僅僅指「文摘刊」這種出版形式,而不是只讀者雜誌社啊,雜誌社可以調整戰略進行適應市場的轉型,《讀者》雜誌本身也可以轉型,開拓新市場。

我認為文摘刊短期餓不死理由如下:

1、需求依舊存在。文摘這玩意,不客氣的說,屬於潤腸通便的「廁書」一類。讀者文化需求層次應該相當於初中高中這樣。我不是說讀讀者的都是初中高中生,而是他們的精神需求相當於初中高中生。就中國現在整體文化來看,首先這書常年被我媽供在廁中,其次這書依舊是我小侄女語文老師指定的作文抄錄參考啊。(據我做語文老師的高中同學說,她更痛恨郭敬明體周記)

2、利潤空間依舊存在。從成本和收入兩個方面來講。

成本方面:

這種刊的出版成本很低,真的很低。沒有原創內容,不需要養大部隊的記者,而組稿編輯三五個足矣,也不要什麼太高的技術,一個老人帶著幾個小姑娘就OK。聯繫聯繫作者,發發稿酬,工作輕鬆的不得了。

出版成本很低,錢在發行上面。曾經和讀者創刊時期的一個元老吃過一餐(以前的報社喜歡拉我們小記者去陪酒,這也是報社出版社特有的文化)。觥籌交錯之間言下之意,在改革開放初期,民眾精神食糧極度匱乏的年代,讀者靠著強大的發行網路極大的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深耕細作了那麼多年的發行渠道,加上《讀者》的名氣,這條資金鏈是很順的。主渠道就是郵局代發,二渠道就是:到各省代理,再到各個報攤。

順帶一提,印刷成本。。。大概是一塊錢?

3、競爭。而且現在雜誌出版號管得越來越嚴,新刊越來越少。

長遠要玩完理由如下。

1、刊物本身價值低。如廁書嘛,你懂得。現在報攤上的雜誌看,賣得好的有三種,一種是八卦刊物,惡俗路線。相對是講究「內容為王」的「高端刊物」,高素質的記者采編,以優質內容取勝。還有就是畫報,時尚大刊,圖圖圖圖。

2、網路等新媒體的衝擊,媒體發展趨勢不贅言。網路媒體海量,低價。海量大量吸引走文摘刊的原有讀者群,最要命的是低價(免費),簡直就是點中了《讀者》類讀者的命脈啊。


謝謝兩位大蝦的解答。年底看到一些數據,郵發方面,湖北武漢一家刊物《特別關注》在郵發數量上面超過了《讀者》,與此同時,同一家的《可樂》雜誌停辦了。而另外一家知音系列的《知音女孩》停辦了,據說其發行量在二三十萬左右,耳聞《女友國際版》或停辦。紙媒受數字化衝擊每況愈下啊!繼續問,說了解《特別關注》,說道說道啊!


姑且大膽放言:10年內《讀者》雜誌發行量將降低至當下的十分之一,陷入生存困境,理由如下:

1、文摘類讀物,從產品角度而言滿足的是受眾在信息資訊汪洋中如何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也就是導讀、選讀和精讀的「個性化」需求。從《讀者》類刊物目前的操作模式來看,都是編輯以自己或他人的視角代替受眾選取內容並集合出版的形式,從根本上仍然是大眾媒體的出版模式,而非真正的個性化內容生產模式。當個性化內容生產具備一定的平台、載體和技術支持後,原有的生產模式下的《讀者》勢必走向萎縮和沒落。

2、稍微扯遠一點,所謂個性化內容無非是三個維度下內容的選取:地域、興趣和關係。一般而言,人們對信息的感興趣程度和距離成反比,距離越近感興趣的可能性越大。其次,就是個人的閱讀偏好——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一旦成熟了,反而不愛看《讀者》了,因為你的興趣已經從心靈雞湯式的文章轉移到其他更實用或更有誘惑力的內容上了。所謂關係,就是是誰推薦你閱讀,或者說基於信任你習慣閱讀誰的文章——這點無需進一步解釋,看看微博就想明白道理了。

3、OK,現在的技術可以通過演算法將位置信息和新聞、生活資訊等內容關聯起來,就是隨著位置的移動,周圍3-5公里內的本地新聞和資訊隨時可以聚合到你的眼前(大眾點評就是LBS技術在餐飲方面的應用);同時你曾經的閱讀習慣都被平台記錄下來從而形成對你閱讀興趣的演算法。最後,如果和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底層平台打通後,我隨時可以獲取到你的微博行為,也就能算出關注你以及你關注的人與你之間「關係」的遠近,從而依照這個尺度對內容的優先順序做排序。這就是依照位置、興趣和關係三個維度建構一個人的閱讀「DNA"模型的過程,然後從所有內容源中獲取內容與這個模型進行比對,符合度越高的越往前排列,從而不斷生成你的個性化內容。這已經不是空想,而是有實際產品在運營的概念。

4、說到底,文摘類媒體對受眾最大的利基點就是閱讀效率——我可以花很少的時間讀到很多我想看或喜歡看的內容。從效率的角度,《讀者》雜誌社有限的編輯的閱讀量是無論如何無法和計算機相比的,而對現有讀者群中一個具體的個體的了解更是幾乎為零,那麼面對計算機技術下的個性化內容生成產品,無論在閱讀的廣度還是個性化的精度而言都相差甚遠——所以我給《讀者》留了十年的生存周期還是很樂觀的了。


《讀者》雜誌目前的月發行量在650萬冊左右——上下半月合起來計算,連續16年領跑中國期刊界,堪稱不可複製的奇蹟。當然了,紙媒整體日漸式微,這也是無法逆轉的局面。在如今「秒新分異」的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各類信息和資料的渠道、手段愈來愈多元化,整個傳統出版業已是夕陽西下,大勢已去。


文摘:就是從海量信息中挑選一部分文章集結成冊供認閱讀.以後還是會有需求的,因為人們需要別人幫助做信息過濾.

但是文摘的出版形式要變了,電子版的還是可以繼續生存的.做個移動應用即可.


我想說的是,文摘將淹沒於智能手機以及pad等電子產品的洪流之中,現在如廁都是刷手機的。文摘可能最後只能是老年朋友的消遣


推薦閱讀:

長柄雨傘為什麼沒有被伸縮(多節式)的雨傘所替代?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是如何從眾多技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全中國最有名的學校之一的?
中國成人用品市場有多大?
如何做開店前的考察工作?

TAG:雜誌 | 市場分析 | 文摘刊物 | 《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