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可汗學院這種以學生自身學習進度的教學方式有沒有可能取代以年級劃分而成為主流?

以下是來自 Wired 的一篇文章

Even if Khan is truly liberating students to advance at their own pace, it』s not clear that the schools will be able to cope. The very concept of grade levels implies groups of students moving along together at an even pace. So what happens when, using Khan Academy, you wind up with a kid in fifth grade who has mastered high school trigonometry and physics—but is still functioning like a regular 10-year-old when it comes to writing,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Khan』s programmer, Ben Kamens, has heard from teachers who』ve seen Khan Academy presentations and loved the idea but wondered whether they could modify it 「to stop students from becoming this advanced.」

「Stop students from becoming this advanced",這是需要堅持的原則嗎?


我看到 @侯瑞琦 老師在這兒提到「因材施教」,還有什麼「混合式學習」。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點:

「因材施教」這句話裡面,首先假定了學習過程中必然要有教師,而且學生是什麼「材」教師好像是很清楚。

而薩爾曼·可汗的經驗,首先是大量的學生在沒有教師,只有網路和視頻課程(後來再增加了練習系統)的情況下,怎麼更有效學習的。然後才是怎麼引入學校,來輔助教師教學,甚至所謂「反轉課堂」的問題。

另外,在我看來,薩爾曼·可汗比較可貴的是,他不是教師,也沒想冒充老師和火眼金睛,考慮某個學生是什麼「材」,然後揣測或測試該怎麼教。

他所面對的,只是在既定的教學體系之下,一個看似很小的,具體的課後輔導問題。

所以他只要考慮,學生對各科目的一些基本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以及對知識點之間相互關聯的知識地圖有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並儘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大畫面」。即某種程度上,他只要回到知識本身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知識點進行詳細分解和條理化、趣味化……

也正因此,他才展示了技術來改變教育教學的可能性。

我猜想,薩爾曼·可汗的理工科背景,沒有那麼多教育學(包括教育技術學)理論的束縛,應該是值得我們來反思的。

這是我首先想回應侯老師和許多搞教育的朋友的一點。

順祝大家新年快樂!


可以看下Khan在ted做的演講。現在已經做到每個學生按自己的進度來學習了,老師的作用不是講課而是解答學生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

目前的最大障礙就是如果採用這種方法,現有的教學組織模式會有不小的改動,比如課程的設置,年級的設置,老師的培訓。然後就是資金。但這些障礙或早或晚都會被克服的。我相信10年內會在美國成為主流。20年內會被中國採用。

update1:1.khan的演講視頻:http://v.163.com/movie/2011/7/3/K/M77RK03CG_M77RKND3K.html

2.Ted創始人Chris Anderson關於視頻影響力的宣講:http://v.163.com/movie/2010/9/P/L/M77RIR3EC_M78B0HKPL.html

update2:視頻教學的更為重大的意義還在於它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把課程學好,還給了學生更大的自由去學習他們想學的(幻想:可以用視頻給學生提供詠春、街舞、遊戲設計、登山這樣的課程)。一句話,讓教育真正達到它的目的:幫助你實現自我。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老師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互聯網在這方面優勢明顯,互聯網和面授混合式模式是最優的,最核心還是缺好老師。


受邀題。

上次在 工場 和 醍醐團隊 交流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關於教育產業的收穫,是 轉述了一位老前輩的觀察: 教育行業不應該被看做一個行業,而是完全不同的行業。(評價思想,教育理念,產品形態等等)

我認為這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在追求學習效率或者說學習效果的領域,因材施教會像是一個 一出場就震懾全場的美女一樣被廣泛推崇,並教育市場的所有供給方。關於「不同的學習速度」是其中的一個表現指標。

在條件不足的那些領域,美女無法釋放自己的光芒,反而像是一個被壓制的灰姑娘。。。


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假設開放這種模式,那就會導致中國家庭無視孩子成長的需求強制加碼學習內容,雖然偶爾也出過一個兩個十幾歲上大學的,但是我相信絕大部分學生會在這種近乎看不到盡頭的學習中崩潰。

而且同齡個體差異的巨大化,會導致大量的心理問題兒童或青少年出現,青少年更容易自暴自棄。

這種教學方式,在美國也只是試點或者說討論階段,二三十個人的班,如果跟不上進度還可以回到正常學校去學習。

而在中國,這種模式一旦開放,所有學生都將無路可退!

比如說,有一個小培訓班,收300個學生,其中30個在12歲考上了大學,這我相信能夠做到,那麼這個培訓班會在第二年變成一個有超過3000名學生的學校,進而變成上3萬學生的學校。

因為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做到這10%的比例!

UGC模式不適合K12教育階段,他根本不懂教育,他能上市是上市的事,和教育無關。

可汗學院模式,我在四年前就聽到有人說:要做中國的可汗學院模式。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成熟的產品出現,知道為什麼?

我們中小學加高中要學習的知識已經超越了知識地圖能夠描繪的領域之外;錯誤的分科,分章,知識網路模式導致了學生八項基本能力無法平衡發展,所以我見過有做到小學四年級的,但是再高的,沒有了。——但是最諷刺的是,小學四年級以前,不適合使用信息化產品教學而更應該使用實物教學。

回到問題:教育公平化,是值得堅持的,除非你打算告訴你不到10歲的孩子:因為各種先天性和家庭性的原因,你這輩子,將永無出頭之日!


過去的學徒制度不就是以不同速度發展嘛,過去學校也一直都有留級和跳級制度的。國內的分層次教學已經試驗了二十多年了,也算是在各個學科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發展吧,不過總的畢業時間還是一樣的。完全學分制的高校,是不是也算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發展?

咱得把教學和管理分開看,這裡面主要的麻煩都跟管理有關。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里的學校「巴學園」,就是學生以自己的進度來學習,甚至學習什麼科目也由學生自己來定。老師負責解答學生的疑惑。書中有較多描述,而且是基於真實學校生活的回憶書寫的。

這樣的方式想成為主流,個人認為必須小班化,降低校方管理難度。譬如大家提到的私塾,也不是大集體,需要面臨複雜的管理問題。如果是小而分散,首先就不適合於體制內管理,教育局,國家教委要管理分散的小型私塾,這個難度需要的條件不光是硬體問題,還有思想和管理手段等一系列。那麼只能走民營,私立,非營利,互助式團體,這樣一種方式,註定了不會成為主流。


現在的補習班一對一輔導啥的不都是這樣嗎?


真正好的教育要考慮一個民族的長遠未來,就目前而言實施因材施教只能是試點工程,口號作用大些,因為廣大百姓的深度生存環境還不是那麼保險,教育也要面向現實,在現實中老百姓會明白最急需的是什麼。當你家庭條件優越到不用考慮幾輩人的衣食並,且社會環境足夠給你這種保護的自信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後代有自由有理想有個性的去接受教育。但是我國目前的人口規模現狀和經濟發展的現行階段造成了我們必須接受規定好的受教育路線,當然我個人是非常贊成把教育做成藝術化去發展的,不過不是今天你想就能夠實現的,還是看環境條件吧。Khan的模式要看其所處的美國社會環境,在美國人們的就業本身就是自由的,美國政府關心的是能不能夠把創新精神和個人英雄主義不斷的注入到經濟創造中去,只有不斷的讓主流經濟體(肯定是民營的啦)保持新鮮的血液才能夠讓美國經濟不斷的發展,所以倡導個性化教育或是鼓勵使用新的教育方式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條件,所以我覺得要看我們國家今後在經濟和社會保障體系上的發展趨勢來評說教育的創新,目前還不好說,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心教育,中國人的智慧有朝一日會讓全世界矚目。本人從事其中,有些理念和KHAN相符,不過更適合國情些。


中國的各類輔導班早就已經開啟這種模式了,許多孩子在學校正常授課之前已經學習了課本內容,鍛煉了足夠的應試技巧,對他們來說,學校只是一個官方組織的升學考試場所罷了。當然這一切取決於家長的地位與金錢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這種教育模式,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的私塾的教育模式,從我上過私塾的爺爺那裡聽來的故事看,私塾里一般採用的基本上也是類似的教育模式,就是哪怕如電視里,有一大群孩子都在那裡背書,但是不一樣的學生背的卻未必是同一本書,有的在背論語,有的在背中庸,有的已經到了孟子,先生會給學生們布置任務,有的學生記憶力好,很快就完成了任務,那麼,先生是不會等到所有人都完成了該任務之後,再去給這些學生新的任務,而是,誰先完成了,誰就繼續往下,類似於一年級的東西一下子學完了,那麼這個學生其實就會被很快安排學習二年級的知識,如果他又很快完成了二年級的學習,那麼也會繼續開始三年級的知識學習,但這個時候,與他同期的學生,可能還在苦苦掙扎於一年級的知識之中。

這樣的教育模式自然是可以給有天賦的學生更合理的發展空間,但是,進度上的對比,會給沒那麼有天賦的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的攀比心理),關於教育公平的話題有無數的專家學者的專業論證,便不在這裡展開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教育模式肯定是有效率的模式,但是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權衡,作為少數的精英與多數的大眾之間的對比。其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根本問題在於以什麼作為選擇的標準。

如果這種模式要進行推廣的話,我想最合理的推廣對象是少數的私立學校,而非是面向全體的公立學校。


瀏覽了一下 wired 上的那篇文章,裡面有的東西很搞笑。比如學生坐在教室里一個個頭戴耳機看視頻……

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樣,這的確是班級教學的一個問題。但是打破班級設置,讓小孩子一個個單獨學習未必是好事。一方面學習本身有通過豐富的交流來催生信息及增進理解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孩子的各方面發展(語言、情感、社交等等)都需要豐富的正常的社會交往。而且也需要人員比較穩定的同伴群體來發展和其年齡相符的友情。對小孩子來說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在班級教學之外再開小灶作為補充,而不是一對一教學。對高中生乃至大學生來說可能不一樣,但那和小學生初中生是兩回事了。

至於說打破年級設置就更扯了。人的發展雖然有差異,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同步的。開開小灶可以,完全打破年級設置沒有必要。另一方面,年級設置除了保證學生在不同科目上的均衡發展,還使得學生在學校里大多數時間能和自己的同齡人相處。相信我,如果你的孩子10歲,你不會希望他天天和一幫子8歲或12歲的孩子混在一起……


未來是個多遠的時間概念?因材施教,每個人有自己的不同進度,甚至有不同的側重方向毫無疑問是個大趨勢。我們現在的分級、分專業不也是一個分開所有學生群體按不同進度不同領域的制度和思路么?

問題在於,在某一時間段,這種細分能做到什麼樣的精細程度?師資足夠就能做到一對一,技術支持也能做到更加精細化,甚至互動化。

為每個人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培養和學習之路,個性化而不是批量化模式化的工業生產,我想這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能實現的未來。就看未來是多遠了。


微信公眾號:能量燒酒

能量君還沒有孩子。

但是看到這個話題卻一直處於亢奮狀態,也許是因為未來教育行業由於科技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備而魅力無限,也許是因為對自己這一代人受過的教育經歷的不滿。

同時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這也是一塊充滿了想像力的市場:中國家庭對於孩子教育的時間和成本的投入,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在國內,一家數口為了孩子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絞盡腦汁,在國外,華人家庭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遠遠超過了其它種族的家庭。於是才有了遠近馳名的Tiger Mom。

然而與爸媽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那可憐巴巴的公共教育經費支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常年保持在國際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的位置。

是的烏干達的教育經費支出佔比好像都比咱高..

於是這些外部環境再一次給中國的教育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可能性。公共教育資源的緊缺將會催生出大量商業領域中的教育實體機會。

不管怎麼樣,今天咱們來聊聊教育。聊聊未來我們的孩子們,有可能會接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或者具體一點,十年之後的世界裡,我們的孩子們應該學些什麼。

應該學什麼?

首當其衝的,就是計算機。羅振宇和轉行當了投資人的張泉靈經常在念叨,未來的Coding就是現在的英語。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恐怕都會與計算機息息相關,計算機化了的生活勢必就會導致計算機教育大行其道。所以慢慢的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如果在計算機方面沒有任何儲備基礎,未來的職業發展,甚至日常生活都會受到許多局限。

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2014年開始,Facebook開始了一個全球招聘軟體工程師計劃。在中國主要針對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招聘計算機專業學生到美國加州或西雅圖工作,年薪20萬美金+美國綠卡。由此可見,計算機技能將會在未來大行其道。

另一個已經大行其道的教育趨勢,是STEAM,即「統計」S (Statistics) 「科技」T (Technology), 工程E (Engineering), 藝術A (Art) 和 數學M(Math)。

國際上認為,未來在經過訓練後具備這五個維度的能力的孩子,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將會自己形成一套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將具體問題解決。

事實上在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STEAM一直都是以STEM的形態出現在教育界並廣受推崇,其中一直缺失了極具創造力的A - Art 藝術這一環,而只偏重於相對理性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有那麼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調調)

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完善與強大,許許多多過去都是由人類完成的行為如今已經或者即將會被越來越強大的機器替代。

那麼什麼是機器替代不了的呢?那當然是人類所獨有的創造力。

2015年11月,中科院院士張鈸製作的機器人寫出了一首令人大跌眼鏡的詩詞:

「雙眸剪秋水,一手彈春風,歌盡琵琶怨,醉來入夢中。"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機器人寫出的詩詞還是非常蹩腳的。

未來,那些小時候被父母告誡學好數理化未來工作才有出路的人們會突然發現,那些最終選擇了文科的人們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有創造力,而大多數理工類的工作又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寫一篇小說或者拍一段視頻就能成功的時代已經到來。

以上。

最後來講一個讓能量君熱血澎湃的教育機構: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

-高清觀看-騰訊視頻


會,但不一定是可汗學院的形式


這就是猶太人的教育理念,效果如何,自有歷史評判。

大家的顧慮,應該從「使每個人都更加友善」入手,而其實與學習快慢毫無關係。


想到曾經最喜歡的一本書之一…《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從小就多動,在課堂中卡達卡達的玩書桌板,上課上到一半突然蹦起來和窗邊的小燕子對話,誠然,如公眾認知一樣,小女孩被叫家長委婉的勸退了。

後來小女孩有幸進去了當地私人開的一家幼兒園—巴學園。院長奉行的教育方式就是天性教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擅長,教育過程中從不用所謂的教育壓抑兒童的天性,在校過程中小朋友可以隨意的選取自己喜歡的課程,自己隨意的安排學習時間,用興趣帶動學習。每個小朋友有擅長的也有欠缺的,啟蒙成長速度也並不相同,但是院長一直貫徹的就正是分級教育。

最後的最後,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曾經因為多動而被勸退的姑娘,也正是本書的作者,聯合國兒童教育專員,通過撰寫此書,來回憶在巴學園的美好時光


創始人薩爾曼提到,未來的個性化教育是以興趣作為分班標準,而且是混齡的(不分年齡),在他的教學體系下,傳統快慢分班已經完全沒必要存在了。為什麼這麼說?

先了解一下可汗學院的教學理念:

他的教學理念叫精熟教學法,即學習更複雜的知識前,都得有基礎概念的記憶和理解,後進生不是因為他智商問題,而是因為他的基礎知識有短板,使得他在更高階段的學習中卡住了,只要能補上短板,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成為優等生。(和我支教得到的經驗吻合)

現在關鍵在於分解和組織這些知識點,可汗學院由此開發出了知識地圖,它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知識碎片化和聯繫斷裂的問題,這種知識階梯的構成和互聯網獨有的組織方法,比傳統教材的組織方式更合理,學習效率更高。

在成本方面,可重複使用組合的視頻取代昂貴的個性化定製教材。

在激勵方面,有成就系統和良好的社區互動互助。

另外,由於互聯網獲取和分析數據的便利,能實時跟進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及時做出反饋(教過大班的老師就知道很多學生有問題,卻沒有足夠課堂時間的矛盾)。

最後想補充的是這不僅僅是翻轉課堂這種形式上的改變,他需要顛覆傳統教育整個體系,包括教學指標、教學方法、教育目的和考試評估標準,來配合他這個翻轉課堂的體系和教學理念,教育很複雜,涉及大腦認知和心理因素,可汗學院只是解決了一部分問題,未來的路還很長。

可汗學院旨在創造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的環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本來就很聰明。想深入了解可汗學院和美國落地情況的話,可以看創始人薩爾曼寫的《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不會的,教育除了多樣化外,還要考慮系統化,體系化,特別重要的是同齡人的交往


多貝網CEO陳廣濤:在線教育的未來是UGC模式,感覺UGC這個詞挺inspiring的,我們需要更多的Khan出來,在同一個平台上開放地分享自己擅長的知識,從而讓無數的人受益,自由教育、成長。


這種教育方式缺少互動,特別是高中及以下學生,可能會適用大學吧


我相信最終我們可以實現的,但考慮到目前師範學校的主力生源的精神層面的狀態(我說現在學師範的基本上都不認同我國現行教育體系下的大多數學校採取的粗暴策略你信么?)和現在整個社會上的 迷之推崇的出身論和叢林法則式集體主義,我覺得這玩意兒是夠「有生之年」系列的了……

國人心理健康方面的功課做足之前,這樣玩命兒跳的很難不扯著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要不是糊塗蟲,都知道 「駢死於槽櫪」 的學生不知有多少。可現狀就是你除非極其愚蠢卻同時極其自信,並且交了天大的好運,否則不可能不按照中國現在的普通人該有的那幾種大同小異的生活方式生存。硬是要自己試試的,善終都夠嗆。


目前看來不可能,這不單是教育的問題,城市,地區,國家所支持的配套建設,政策一樣都少不了,在基礎教育尚未牢固的情況下,直接跳成真 基礎教育,會扯著蛋,但個別地方足夠條件搞的也完全ok的


推薦閱讀:

TAG:學習 | 在線學習 | 在線教育 | 遠程教育 | 教育產品 | 可汗學院KhanAcade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