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學是真的》筆記總結是怎麼樣的?


參考內容:

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二季035至042課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中利用了近2周的時間解讀一本書,這種現象是不多見的,可見萬維鋼老師對這本書的重視,通過對這本書的解讀,同時引用了很多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輔助說明這本書里的內容。也可以看出知識之間的互相聯繫。最值得開心的是在聽這本書的過程中,也發現很多以前讀的書的知識點,這種連接非常美妙。

首先介紹一下作者,作者羅伯特-萊特是一名進化心理學學者和科學作家。作者所學的佛學是大乘佛法的「內觀派」(Vipassana)。內觀派強調通過向內觀察了解內心世界,獲得真知。這個門派特別有科學精神。

第一節:現代視角下的「煩惱」與「苦」

佛學中提到的「苦」大多數被解讀稱為「過於執著」,但這樣的解讀也不能說全對,當人對某件事或某樣東西過於執著卻是是苦,苦是想要而不得。但這麼解釋苦,就不能解釋苦與堅持之間的不同。堅持不一定是苦。西遊記,唐僧走了十萬八千里的路取得真經,難道這樣不算是過於執著么,但很明顯佛教是推崇唐僧取經的。所以單純說苦是過於執著,則不全面。

通過科學家的考證,佛經最開始是用巴利語寫成的,在巴利語中的苦翻譯過來最接近的詞應該是「不滿足」。我們每天生活在不滿足中,我們的不滿足才是真正的苦。只有真正定義了苦,才知道怎麼脫離苦。通過後面的學習我知道,佛學並不是教我們成為一顆蔬菜,完全沒有慾望的人,自然不會不滿足,但完全沒有慾望可能么?或者說,人可以通過努力消除慾望么?我一直不相信消除慾望的說法。小時候,看到小朋友手裡有好吃的,我自然也想嘗嘗,我小時候還好面子,不肯說,這就是苦。怎麼才能不饞呢,我吃過了,知道是什麼味道,甚至我想買隨時就可以買,自然就消除了這個想要而不得的苦。所以,我個人的經驗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把羨慕別人的生活活成自己的生活,自然也就消除了一部分的苦。但生活里的苦也並不是都能解決的,有些事,我暫時能力就是達不到,我們還是要學習如何脫離苦。

進化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類的活動受基因支配,人不過是基因的載體。不僅僅是人,人是千萬物種當中的一個,在進化過程中,基因一直保持這條鐵律發展到現在,所有的生物都是為傳播基因為第一要素。基因為了刺激讓人傳播基因,則在進化過程中加入了獎勵機制,讓人在傳播基因過程中產生了「爽」的感覺。但這種爽的感覺卻不是持續的,是短暫的。想要更多獲得爽的感覺,則需要重複傳播基因的過程。有利傳播基因就給予正面獎勵,不利於傳播就產生負面情緒。例如當我們看到老虎,老虎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威脅,面對威脅,則產生了負面情緒。(類似內容:《未來簡史》人類的意識不過是進化的副產物《未來簡史》每天聽本書學習筆記)。這種短暫的爽,是基因為了傳播進化出來的功能,但卻可能成為人生的苦。

科學家用猴子做了一個實驗。把一隻猴子關在籠子里,籠子里有機關,只要猴子觸碰機關,就會給猴子一點果汁,與此同時,籠子里的燈會亮。因為猴子喜歡喝果汁,所以獲得果汁的猴子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樂的情緒。但當實驗持續,科學家發現,就在燈亮,果汁還沒送給猴子的時候,猴子大腦已經開始分泌多巴胺,產生愉快的感覺。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到,猴子面對刺激可以產生情緒,甚至經過設計,還可以改變刺激情緒的開關。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可能已經產生了很多類似的假情緒,廣告、宜家體驗式消費,這種都是利用了我們大腦里的這些默認刺激,通過視覺刺激,還想出擁有以後的快感,從而購買產品。現代社會的假情緒還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類是因為「在遠古時有用,在現在沒有用」的情緒。例如高脂高糖的食物,在遠古時代這代表著巨大的能力來源,是維持生命的重要資源。例如路怒症,在古代如果收到欺負,產生憤怒情緒是一種自保行為,如果在遠古部落時代,你不反抗,則會有更多人欺負你,憤怒在古代同樣是能保命的技能,但是在現代社會,路怒症則沒有價值。除了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根本不解決問題。還有一類假情緒是「假陽性」。舉個例子,一個遠古人在草叢中行走,發現遠處草叢有動,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應該是跑,因為草叢動可能是有獅子。但如果草叢中沒有獅子,則是假陽性。我們生活里常常被這種「假陽性」的情緒影響,這種假情緒給生活帶來「苦」。(叔本華《人生的智慧》中強調,理智的人生應該追求減少痛苦,而不是追求幸福。20171005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也許進一步,情緒本身都是假的。

第二節:「無我」的科學

"內觀派"修行有三個基本認識,無常、苦、無我。「無常」是指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化當中。「苦」源於不滿足。而「無我」的巴利語翻譯成英語是not-self,而無我的中文翻譯應該是no self。這種中間有微妙的差異。no self說的大概是我不存在,而not-self強調的是不是我。

在《五蘊皆空經》里記錄,佛陀是通過啟發式教學,讓五位僧人理解五蘊都是虛幻的,當五位僧人悟道時,他們就從僧人成為了羅漢。五蘊是指色蘊(人的身體,形態)、受蘊(基本的感情,喜怒哀樂)、想蘊(基本感知,視覺嗅覺)、行蘊(精神形態)和識蘊(人的意識)。佛陀問五位僧人,你的身體是屬於你自己的么?僧人答當然屬於我自己了。佛陀又說,如果你的身體屬於你自己,那你讓你的身體變形,它可以變形么?僧人回答不能。佛陀:那你的身體就不屬於你自己。如果一個國王可以處死一個罪大惡極之人,而你則不能控制你自己的身體,所以你的身體不是你自己。通過類似的方法佛陀同樣論證了其他四蘊都不屬於我們自己,所謂五蘊皆空。而佛陀的思考被現代心理學所認證,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教授 羅伯特-庫爾茨班說過,你不是總統,不是CEO,也不是總理。

萬維鋼老師則分析。佛陀論述了五蘊不是我,但沒說自我是不存在還是不以五蘊的形式存在。更有熊逸老師提出的質疑,如果我擁有要給包子,我想捏成什麼樣都可以。如果我擁有一塊石頭,就算我怎麼捏,也捏不成我想要的樣子,這麼說石頭就不屬於我了嗎。熊逸老師提出,如果我偷了你的錢,偷得是你的東西。而如果我打了你的身體,我到底是打了你,還是打了你的身體。「你」是主格,「你的」則是賓格。熊逸老師強調,很多哲學問題都是語言上的模糊性導致的,也正是語言的模糊性讓我們的溝通具有高效性。真正的哲學問題是去除了語言的模糊性以後的問題,能通過語言模糊性解釋的問題就不算哲學問題。最後熊逸老師提問:難道只有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控制才是真正擁有么?如果佛陀繼續提問,到底怎樣程度的所有權和所有格才成立呢,熊逸老師會拿出沙堆詭辯。(細節詳見: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二季11月17日特別放鬆:和熊逸老師切磋一個佛學問題)

萬維鋼老師是這樣回答的,正是去除了語言的模糊性以後的問題才是哲學問題。在佛陀的時代人們是受制於語言的限制和缺少抽象思維的,佛陀主要想論證的是並不存在一個「單一」的自我。而現代科學也有同樣的研究,(《未來簡史》每天聽本書學習筆記中的左右腦實驗,體驗自我,敘事自我)。在現代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是,意識不作出決定,意識給決定找一個邏輯自洽的理由。意識就像是一個新聞發言人,當事情發生後,他給行動一個合理地理由。這個原因也許是進化帶給我的特點。我們都願意讓別人認為我們是一個靠譜的人,凡是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那麼既然五蘊不是自我,到底什麼才是自我呢?

第三節:大腦是個多元政體

在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維西斯的《理性動物》動物中有研究顯示,人的大腦里有七個感情模塊,分別是自我保護、吸引配偶、保住配偶、群體認同感、關愛親屬、社會地位和避免疾病。這七個感情模塊只是邏輯上的分類,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大腦區域(第五節中會講到真實存在的感情區域,伏隔核和島葉)。我們的大腦是輪流被這七個感情模塊佔領,當哪個模塊聲音更大,我們就按照這個感情模塊行事。

那我們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是說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只是被感情支配,自由意志則是,我可以理性的選擇我大腦里感情,但真實情況是,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我們只是受感情支配的。(相似的內容見《未來簡史》)就算我們知道了這個原理,我們下一次作出決定時,依然很難做出自由的選擇。而佛陀則是告訴我們,通過修行可以戰勝那些模塊,掌握控制權,擁有自由意志。

佛學高級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告訴我們事情的本質是什麼,他還有一整套實踐的方法。

第四節:冥想的方法

在幾年前,我是演說家節目中,樂嘉曾經說過,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雖然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更不懂冥想的意義是什麼,但這句話挺震撼我的。難道還需要訓練什麼都不想么。

在佛教中有三個派別,禪宗、藏傳佛教和內觀派。禪宗通過思考一些公案,僧人之間的辯論,偶爾來個機鋒,最終追求頓悟,禪宗比較適合詩人。藏傳佛教強調視覺意象,所以藏傳佛教適合藝術家。而內觀派追求「正念」,適合心理學家。正念非常具有科學精神,內觀派冥想是通過訓練,獲得對事物的洞見,追求個人真正的自由。

冥想的現代心理學解釋是,當人放鬆大腦,努力做到什麼都不想時,大腦會進入「默認模式網路」。在默認模式網路中,各個思想模塊會不斷產生新思想,人的意識就像一個滾珠一樣,被各種模塊擊打,隨機產生思想。(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一季講過創新時提到,創新就是通過不同思想的鏈接產生的)。而冥想則是要求大腦不能進入「默認模式網路」。

佛學中有「八正道」,第八是」正定」,第七是「正念」。當我們通過冥想可以達到正念時,我們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僅僅在冥想時專註於呼吸。就算在平時,我們也可以專註於當下的事物。這跟前兩年提出的網路流行語「活在當下」一個意思。內觀派強調專註於事物的目的時獲得洞見。這種專註不同於集中注意力,有時候我們看書需要集中注意力,這種集中注意力是比較簡單的,我們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作者的內容不斷運行的,而內觀派強調的「正念」則是控制思想,我想要想什麼就可以想什麼。

這樣的專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不受強烈情感困擾,把「自我」和各種感情剝離開。作者羅伯特-萊特舉了一個他自己牙疼的例子,在沒有修鍊冥想時,他每次牙疼都是「ouch」,而修鍊了以後,它可以把這個感情跟自己的感情剝離開,當再牙疼的時候,就變成了"whoa~",彷彿這個感情已經不屬於他了。在以前我學到過一個控制感情的辦法跟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你可以用語言表述你的感情的時候,你就80%控制了你的感情。例如,當你非常生氣的時候,你哪怕在心裡想,我現在非常生氣,你的氣就已經消了一半了。我平時的確實踐過這個辦法,非常有效。當我們用語言表達情感時,其實已經啟動了大腦的理性模塊,利用語言總結感情的過程,就是把自我跟這個感情剝離開,不在沉浸於憤怒的情緒中,從憤怒的情緒中走出來。而更高的層次在於,把自我跟各種想法剝離開,專註於呼吸。當我們冥想時,大腦中通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這些想法通常有四個特徵,不是你正在做的事,都和「你」有關,常常與另外一個人有關,都有某一個模塊提供。而冥想的訓練是,承認它存在,允許它出現,不收他影響。這就好像我們站在火車站台,看著一輛又一輛火車走過,卻不上車。如果做到這一點脫離了「苦」,接近「涅槃」。

而現實是,目前好像沒有哪個大師生成我做到了「涅槃」。而且作者羅伯特-萊特還發現在這個過程總存在四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無為」和「成功」。當我們越想做到無為,你就越做不到,反而你放鬆下來才能做到無為。冥想也是一樣,你越想專註,反而越難做到專註。第二個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訓練的人,往往不容易進入冥想狀態。第三個矛盾,越拒絕越反抗,越被控制。當我們產生感情時,面對感情最好的辦法不是跟他對抗,而是放手,讓這個感情跟你剝離,讓他離你而去。第四個矛盾,人不能控制情緒,情緒控制人。如果你上來就說,我可以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識到你控制不了你自己,這才是邁向控制自己的第一步。

第五節:正念自控法

在第三節預告過,第五節會介紹一個大腦中真實存在的區域,這兩個區域控制人的購買行為。麻省理工學院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給受試人員100美元,讓他們在購物網站買東西,隨便買。與此同時實驗者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實時監控受試者的大腦。當受試者看到特別想買的東西,大腦中伏隔核區域會活躍,伏隔核是給人提供愉悅感的區域。當受試者看到特別討厭的都關係,大腦中島葉區域則會活躍,島葉產生痛苦的感受。但當受試者在想買和不想買中間時,兩個區域同時活躍,而最終決定買還是不買是這兩個區域哪個更活躍決定。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看到,我們的行為是受到感情模塊控制,但如果行為是感情決定的,那理性又有什麼作用。

我們常說一個人是理性的,另一個人是感性的。理性和感性還有象與騎象人的比喻(1124我們的大腦在如何運行),感性就像是大象,理性則像是騎象人,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只是被感性帶著走,偶爾理性控制感性。但我們已經知道人的行為都是受感情模塊影響,我們所作出的決定都是感性模塊之間鬥爭的結果,哪個感情區域聲音大,我們就聽那個區域的。而理性是給感情提供信息和輔助。意識只不過聽各種模塊為自己找理由。所以能夠對抗感情的只有感情,理性不過是感情的武器。

如果我們只是受感性驅使,那之前的自控力說法可能要更新。之前比較被普遍接受的自控力說法是肌肉說,把人的自控力比作肌肉,我們月訓練這個肌肉,肌肉能力就越強。但現實是,很多酗酒和抽煙的人,經過長時間戒酒戒煙後,一旦在此接觸,很容易再次酗酒抽煙。那之前說的肌肉說就靠不住,既然他鍛煉了這麼久的控制力肌肉,怎麼就在一次接觸後就破功了呢。而最新的說法是模塊說,模塊說強調我們的行為受感情模塊驅使,而每次完成一次感情模塊行為,這個感情模塊就會受到正面的反饋,使這個模塊的力量更強,下一次有感情模塊競爭時,這個感情模塊就更容易勝出。根據這個說法,最好的自控方法則是打斷正反饋,讓這個感情出來以後得不到滿足,不在增強這個感情模塊的力量。而這個方法則頗具有佛學思想,佛學的冥想訓練正是打斷這種感情的正反饋

耶魯大學醫學院 賈德森-布魯爾為吸煙者提出一種戒煙方法,這個方法跟佛學中的正念自控法如出一轍,布魯爾總結一套戒煙方法,簡稱RAIN,R代表recognize the feeling,當感情出現時,不要被感情控制,正確的方法的第一步是識別感情;A代表accept the feeling,識別感情後,不要跟感情對抗,而是要接受感情,允許感情的出現;I代表investigate the feeling,這一步我們要調查感情,這個感情到底是怎樣的,它具有什麼特質,有什麼顏色么,有什麼質地么,調研的越深,越不被感情控制。N代表non-attachment,經過以上三步,最後達到的目標是,與情感保持距離,不被情感束縛,做到原理情感。這種戒煙方法比美國肺癌研究會推薦的方法更有效。而這種辦法與以往意志力方法最大的不同在於,以前是用意志力與情感做「對抗」,正念自控法則是「化解」。正念自控力接受感情的存在,允許感情出現,通過與感情保持距離,最終達到不被感情支配。

第六節:什麼叫"色即是空「

佛學中講究」色即是空「。但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難道說世界是空的么?這又有什麼道理呢?

首先我們先要搞清楚」色「是什麼。」色「是我們賦予事物的內涵。這種內涵與事物本身是有區別的,當我們看到紅色可能會想到國旗、想到太陽,看到秋天的景色會想到春華秋實、想到悲秋情緒。世間萬物都被我們賦予了內涵,而且科學家研究顯示,這種給予事物內涵的行為是完全自主自動的。所以佛學強調的」色即是空「是說我們賦予事物的內涵是空的。這種對事物的情感判斷是沒有價值的。

知道了色是事物的內涵,色的性質又有哪些呢。第一,色的賦予是大腦自動產生的,科學家做過實驗,讓受試者先看到第一個詞,在之後念出第二個詞。當第一個詞是光榮,第二個詞是疾病時,大腦反應的時間更長。這兩個詞被大腦賦予的含義不同,導致大腦轉換時需要更長時間。第二,內涵會受故事影響。有實驗表明,品酒師會因為紅酒的故事和價格影響對酒的評價。第三,內涵都是主觀的。第四,無感即無視。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作者的爸爸有一次去參加聚會,作者的爸爸覺得非常沮喪,因為聚會上年輕的女孩兒完全無視老頭,因為她們知道老大爺不是她們潛在交配的對象。

在覺悟者的眼中,這個世界去除了賦予的內涵,無色的世界感覺世界時空的。而這種體驗讓我們跟真實感受到世界本質的情況。正念自控法就是訓練讓人有選擇注意力的能力,讓我們可以控制注意力。佛學是讓人更自由,佛學讓人排除干擾,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第七節:因緣動力學

這一屆內容很晦澀難懂,更接近於玄學,也許還不能通過智力上理解佛學,必須通過修行才能明白佛學的奧義。所以這一節內容基本只是把日課內精華內容提煉,並沒有更多自己的看法。

佛學認為」苦「是」貪嗔痴「。」貪「代表被事物吸引,想要獲得某件東西;」嗔「代表負面情緒,排斥某種東西,而貪+嗔=痴。佛學認為貪和嗔是Tanha的兩面,而Tanha則是苦(Dukkha)的來源。Tanha的含義比較寬泛,被翻譯成」欲「」愛「」貪愛「。

如果能夠脫離苦,去除貪嗔痴,則達到了涅盤的境界。涅槃是佛學中小乘佛教的最高目標,僧人通過修行達到涅槃後,成為阿羅漢。而佛學中並沒有規定具體涅槃的要求,也沒說明涅槃後的境界。通過現代科學研究,涅磐以後會有四個特徵,完整的幸福感,徹底的平靜感,內心完全的自由,對周圍事物有非常清楚的認識和理解。

涅槃後的境界是跳躍自己的限制,超越自然的選擇,明白你並不比其他生物特殊,從局限視角解放出來,從更高水平觀察這個世界。

第八節:如是我聞:佛法里的另一種認知

這一節是萬維鋼老師通過《為什麼佛學是真的》這本書以後的自我感悟。

萬維鋼老師總結佛學的關鍵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兩個基本點是無我和空,一個中心則是自由。也許西方的佛學去掉了超自然能力以後,把佛學理解的更像是哲學,內觀派主要通過冥想訓練達到無我和空的境界,最終獲得內心的自由。

在普通大眾中對佛學的認識中存在三個誤區。

第一,學佛是為了求保佑。這一點普遍存在各個宗教當中,基督教也曾經走過這樣的路,現在很多僧廟以施主捐贈多少作為功德,這一點非常不符合佛學的精神,佛學一直教人控制慾望,處處強調自由。怎麼會讓你被慾望控制,自己打不到的目的,通過賄賂佛祖達到呢?學佛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慾望,如果你有慾望,佛會告訴你如何通過修行達到涅槃。太過於執著與某一件事更是佛學中的大忌」貪「,想要求佛滿足慾望,我想佛是不會做的。

第二,佛法讓人消極。學佛不是為了讓人變成一棵蔬菜,剝離情感,不被慾望劫持,不僅不是消極,反而是更高級的自由。如果你被某一種情感劫持,你不過是被慾望或感情驅使的傀儡,真正能通過理智原則情感才是真正的自由,佛學崇尚的是自由。

第三,做慈善該」以慈悲為懷「。20171020智識分子:做一個複雜的現代人在《智識分子》這本書里探討過經濟學角度下的慈善是怎麼樣的。但這裡要探討佛學裡的慈善。一般認識中對於慈善有兩個基本錯誤,認為慈善可以通過購買功德。如果可以購買功德,那就是通過賄賂佛祖,達成你的慾望,這完全是反佛學的。所以功德肯定不是通過金錢購買的。第二,共情為基礎的慈善。人之所以為人,最大不同於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可以產生互聯主觀(《未來簡史》每天聽本書學習筆記),而同情則是互聯主觀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如果通過共情做慈善,那就發展成誰最能賺取眼淚,誰最能獲得幫助。這就變成了以傳播媒體為核心的慈善體系。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保羅布魯姆曾經出一本書《反共情》,中就強調如果給乞丐錢,這並不會製造社會財富,只是把財產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不論是購買功德還是以共情為基礎的慈善,這兩點都是以我我我為中心,佛學強調跳出個人的限制,可以通過上帝視角看問題。那麼該如何做慈善呢。

如果以上帝視角做慈善,那最合理的慈善是」義不容辭「。所謂義不容辭,就是這件事應該碑座,而且這件事就應該你來做。不是我自想要做這件事,而是非我不可。例如看到馬路變老年人過馬路,我就在馬路邊,我最合適攙扶老人過馬路,不是我想攙扶他,而是這件事必須要做,而且我最合適做。這樣就算是跳出了個人的限制,找到了最合適的上帝視角。

總結

通過萬維鋼老師的解讀,我讀佛學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前從沒深入接觸過佛學,最多的是在旅遊中看看寺廟。雖然一直對功德捐贈嗤之以鼻,也從來不相信求佛可以實現願望。但也沒認真學習過有關佛學的知識。就算生活在亞洲,亞洲作為佛學的最大」根據地「,我對佛學的了解甚至不如對基督教的了解。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基督教一直強調走進生活,而佛教一直保持高冷的尊貴。

通過這次對佛學的學習,對佛學,更進一步是內觀派,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去除了超自然能力的佛學,很具有哲學思維,與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有很多契合之處。感覺這次的學習收穫很大,更有趣的是,在《佛學為什麼是真的》這本里,我看到了好多《未來簡史》和《智識分子》裡面同樣提到的知識,這有種殊途同歸的感覺,也難怪為什麼PhD就只有PhD。


首先,我沒讀過這本書。我就以名字看,這名字起得就不太妥當。

所謂的佛學,實際上也就是翻譯問題,字眼難懂,屬於學術研究交流。

這佛經本來是佛說的,那時候說的話,和我們現在普通話一樣的啊,佛陀能直說的,難道還要繞個圈跟你說嗎?


推薦閱讀:

羅振宇的價值觀有什麼問題嗎?

TAG:佛學 | 讀書筆記 | 同人於野 | 小乘佛教 | 得到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