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主流歷史教科書和影視劇傾向於將明清時期的軍隊及戰爭武器描述成【大刀長矛】?

這是不是具體歷史器物知識的無知?

有關鴉片戰爭的電影基本上除了幾門破炮連根鳥槍都沒有,太平天國時期中國軍隊無論清軍還是太平軍(後期)都是一半以上裝備火器,其中很多還是進口洋槍洋炮,左宗棠收復新疆幾乎已經火器化了,而國內眾多影視作品幾乎還是那一套所謂"大刀長矛』居然在描述1900八國聯軍侵華還是大刀長矛,這時候世界武器早就發展到後膛槍機槍時代了,這是在搞笑么?與抗日神劇幾乎一樣可笑。近代戰爭無非最遠離我們180年,並不是特別遙遠,這種近史的武器不至於搞不清楚吧,當我們的祖宗拿著火器(雖然落後)對抗洋人反賊之時,能想像後人把他們描繪成大刀片子的烏合之眾么?很多六七十年代的連環畫描述近代戰爭時基本和古代戰爭沒有區別,長矛紅纓槍一拿就是干,歷史書上也經常是大刀長矛對抗洋槍洋炮,更不用提明朝火器了,幾乎沒有。這有一點歷史嚴謹性么?以至於很多國人還對中國古代沒有火器,滿清騎射荒廢火器等等沒有事實依據的觀點深信不疑,可笑。

我想,這是不是一種民族自卑或是歷史虛無主義呢?或許有人說歷史不由軍事器械決定,但我要說凡事要實事求是,武器的作用並不能忽視。清朝的火器並不是沒有,而且較明朝進步不少只是對於西方一日千里的武器進步已趕不上時代腳步。也許有人會說何必那麼較真,我想強調的是真實的歷史不想虛構的故事,歷史是怎樣,文化教育工作這就應該儘力還原,這都是我們老祖宗身上發生的真實事件,不然只會有一批又一批的神劇淪為笑柄。

一個00後軍迷歷史迷對此事觀點

以上


應該是因為作為道具的大刀長矛比早期火槍要便宜,而且泛用性廣吧

長矛可以從戰國用到抗戰,一部戰國題材的電視劇拍完了,製作組歸還道具長矛,第二天一個抗戰題材的製作組又把長矛租走了

大刀如果不太講究的話也可以從宋朝用到抗戰

但火槍只適用於晚明到清末,適用時代小,廠家未必願意做這樣的道具


謝邀

可能是拿大刀長矛來顯示落後吧。但當年也並不是這樣,記得我看八十年代許鞍華那版《書劍恩仇錄》,結尾就是乾隆的洋槍隊圍殲紅花會,小時在電影院里看的《大清炮隊》、《老少爺們上法場》裡面的清軍也是老槍重炮,落後是落後,但不至於沒有火器。不知道怎麼了,九十年代以後的片子就出現了大刀傾向,就是《投名狀》也是如此。

HK導演可能是受了劍橋中國史的影響,在那書里講晚清的部分,我記得裡面說清軍的裝備與英軍的差距,超過當年科提茲與印加人,按這種敘述口徑,清軍用大刀長矛也是正常。國內的導演、編劇,基本不用提了,不說了,怕得罪朋友。


清軍和列強的戰爭,被拍成冷熱兵器對抗可以說是對清軍的美化了。

不然你想像一下,清軍 英軍雙方各持火器對射的場景:

英軍士兵軍容肅整,進退有致,清軍士兵面黃肌瘦,隊形散亂。英軍穩步推進到清軍陣前,端起刺刀吶喊著勇敢的沖向清軍陣地,清軍一觸即潰,慌忙丟下手中的武器狼狽逃竄,被英軍追擊屍橫遍野。

畢竟兩次鴉片戰爭,幾十萬擁有火器的清軍對英軍取得的戰績還不如用短矛皮盾的祖魯人。

相比影視作品中慣用的清軍用大刀片子血戰列強,彷彿打不贏不是清軍不努力,奈何列強有高達來說,還原現實豈不是顯得更烏合之眾?


因為導演、編劇等等一干人等無知無畏唄。

我們看美劇,軍事顧問、歷史顧問等往往都是專家,對於軍迷來說,這些顧問有時候比導演是誰還重要。

但是到了國內,有一種藝術要交給藝術家的風氣。你是不是藝術家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在專業上你知道個屁。

當然,這也和觀眾太不挑剔有關,你觀眾都不挑剔,導演可不就糊弄唄。

當然,並非所有影視作品在道具上都是一無是處的垃圾。

看這張劇照,除了前景里莫名其妙的步槍,有兩點細節做的還是不錯的。

一是炮台本身,是典型的土墩炮台,沒有為了視覺效果做成不倫不類的石砌炮台。

二是後面的大炮,雖然做的粗糙,還是能看出導演想做成格爾達倫火炮,可惜炮架做的爛了,不過也能理解,直到現在國內博物館也很少有復原的炮架。

簡單的說,一是劇組認不認真,二是這種認真能不能帶來票房,至於真不真實,誰管他。反正你們這些內行也不是我們的目標觀眾。


謝邀

這完全是貴國眾多古裝電視劇導演的鍋——不了解,瞎拍,套特效


我想說這是我國幾十年不斷的悲情自虐歷史教育的後果……無論是電視還是宣傳,一說就是百年屈辱…關鍵是大家都知道這是百年屈辱,可中國也有可以自豪的時期為什麼不多刷刷?

這歷史教育模式下電視電影作品表現的都是長矛大刀砍火槍火炮也很正常,刷悲情嘛…

誠然,我們近代史確實比較虐,都說滿清落後挨打萬國來艹,實際有點誇張。

當時的世界上,算的上強國的大概有英法德日美奧俄土?真能超過中國國力的國家其實也就這些,其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淪為了殖民地。而且,清被幾個強國打了一頓在那個西方崛起的時代也算正常,法國當年被英國艹了百年,二戰被德國幾乎滅了,也沒見法國天天掛嘴上刷悲情啊…

中國的歷史教育存在2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用天朝某某世界第一刷自豪,另一個極端就是只要不是世界第一就變得不可接受,銀牌明明也可以很自豪啊(這在奧運會表現最明顯)。

彷彿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

再強大的國家也存在低潮時期,君不見昔日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現在已經淪為美國跟班。

近代百年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的低潮期而已,用得著不斷的刷悲情嗎?

低潮期並不可怕,奉起直追就是了……


謝邀。

  很多方面,大家說的很多了,不再贅述。只換一種思路來想,以大刀長矛為槍炮所敗,尚可以接受,以槍炮為槍炮所敗,乃至於以好的槍炮為劣的槍炮所敗,如甲午之役,可謂國恥矣。於是這種心情,大概同波蘭人將錯就錯地不太為騎兵打坦克謠言闢謠一般,一方面可以此顯示抗擊侵略的勇武,另一方面則更有力於顯示科學之重要。話說回來,近年來國力日上,考據正經,對於明清時代戰爭武備的認識也越發清晰,其實題中所謂的這種傾向,說大有改觀也不為過。

  此外,不提明清軍隊冷熱混用武備的具體細節(可參看馬噶爾尼使團訪華的記錄),我實在想不起來主流歷史教科書里的什麼地方有特別明顯地「傾向於將明清時期的軍隊及戰爭武器描述成大刀長矛」的樣子,或許我看過的主流歷史教科書還比較少罷?


謝邀

題主電視劇看得起少

我大清連捷克zb26都有 就問你怕不怕?


滿清的火器禁令確實遏制了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以至於我們當年只能用落後的火繩槍(裝備比率並不多)對付英國人的燧發槍。大刀長矛弓弩騎射還是主要武器。當年征準噶爾征緬甸吃足了洋槍的虧然而清政府連八旗都不願意換裝,這個沒什麼洗的。

至於課本,確實沒有明確寫晚清的武器革新,以至於看到電視劇里清兵人手一桿火槍我還驚訝不已……不過畢竟人家沒有反向宣傳,只是避而不談,即便有啥陰謀也用不著苛責。至少課本沒有告訴你甲午戰爭我們是用烏篷船衝擊日軍的鐵甲艦,我們連鐵甲艦都有了其實是能想來士兵也不再用大刀的。至於義和團……我可不覺得他們手裡會有多少火器……


不然怎麼激發民族主義呢。

而且人家沒說謊,確實有大刀長矛,只是人家沒全告訴你而已。

至於影視劇,你信不信拍個拿著鳥銃作戰的南軍會被噴成狗,人家也是要賺錢養家的。


為什麼二十二人踩著十八根鐵索能過河?為什麼黃繼光能用胸口堵住7.62mm-12.7mm槍眼?為什麼邱少雲烈火焚身紋絲不動?為什麼大炮鐵桶長矛木棍比火繩槍道具好弄?為什麼抗戰內戰的士兵清一色斯登水管或黃油槍?為什麼煙花爆竹要審查燃放?為什麼義和團是扶清滅洋的朝陽群眾?為什麼炮彈槍彈口徑不對用銼刀加工就可以用?為什麼聶士成是被子彈打死的而不是彈弓?為什麼連每天世界各地發生了什麼都不讓你知道會讓你知道老祖宗的世界什麼樣?為什麼我也是00後?

好。實際上對「大刀長矛」等肉搏式英雄主義的追求在民國就大行其道了,包括組建所謂大刀隊,學生捐軍械捐的都是鋼盔和刀。包括日本,這種英雄主義在傳統戲劇等方面也有體現。日本八九十年代很多關於幕末和維新的影視里為了突出維新派的自由解放強行代入他們武器也先進碾壓,把幕府和佐幕軍描繪成冥頑不化,落後英勇的形象。人們喜歡看到那種揮舞刀劍的的英雄力戰而敗的悲壯情景,不願意相信在武器持平甚至遠勝敵人的情況下戰敗,便以低劣的武器凸顯某一勢力的英勇。這種情節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西方使用,具體體現在早期講述和印第安人或其他原住民戰鬥的影視里。近二三十年來這種思想已經基本在西方也失去市場了,人們拍攝的悲壯英雄式的影片,包括《最後武士》經典之類已經被無數次質疑真實性。近年來中國的影視實際上都有反思並改進的刀矛論的意思。包括錦衣衛,綉春刀,血滴子,投名狀等明清背景都出現了火器,但效果由於沒有做足研究,道具選擇上有些就顯得不倫不類。太極就是其中一個要狠批的,既要蒸汽朋克勝過近代軍火,又要近代軍火屠殺傳統武術,道具配置上止增笑耳。相比之下大明劫算是比較完善的一部,在完全不是重點的戰爭片段里進行了很好地還原。

洋人畫的圖裡一般他們的敵人都是野蠻愚蠢之輩,但也不難看出很多對清兵的畫像是人手一槍,甚至是燧發槍,比如此圖兵勇拿的可不是棍子。

另外鄙人至少在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儒林外史等書里也發現過許多次寫到槍炮的記錄,尤其是閱微草堂筆記。清人甚至明人與武器無關的書里也不少會提到銃。一般的磚家穴者都是了解的。但是至於為什麼不不寫給你讀,演給你看。

Melees good, firearms bad. All films are realistic, but some are more realistic than others.


謝邀。

教科書政治宣傳需要。這就不多說了。

如果只說影視劇。

由於被一般觀眾們統一划分為「古代」,其實明清和漢唐沒啥本質區別。所以看著放箭反而比較沒有違和感。「古代人」放槍?很奇怪吧?

而且我國許多影視劇的戰爭場面其實比較接近於「武打」,全都放槍不太好看吧。用刀劍撥開箭矢是常見動作,主角必備技能。除了有名有姓有特寫的弓箭手,或者毒箭,其他的箭都是殺雜兵用的。

如果對方放槍。檔子彈有點太假了吧,躲子彈也很假吧(真正的武打片里可以,用嘴接子彈都行)。雖說當時的槍命中率感人,其實直接衝上去都不一定會被打中,但是一般觀眾肯定認為槍是很準的,你直接沖也很假。

而且還是單發的前膛槍,按理說一分鐘也就打個一發,可能還不到。這樣也不好看吧。

所以,我個人不覺得出現火器會有多少增色。如果真要上火器,來幾門造型威猛,威力誇張的大炮效果也比一排鳥槍好的多。

說到底,「古代人」就不應該放槍。一般觀眾就是這麼認為。(當然,這也是長期宣傳教育的結果)

當然,這都是娛樂片。如果談正劇,那麼請回到第一句話,政治宣傳要求。

另外,單單說八國聯軍的話,由於我國認定抵抗的主力是「義和團」,所以當然要用大刀長矛。至於清軍,要麼不出場,出場也得跟著一起大刀長矛。別人有槍炮,咱大刀長矛,那是因為清朝腐朽沒落,保守愚昧,所以造成全民族悲劇。如果清軍像歷史上那樣用了槍炮(而且也不那麼落後),那到底愚昧的是誰啊。


有一種藝術手法叫誇張。如果照實拍。觀眾哪裡分得清火繩機、燧發槍,擊發槍?怎麼能感受到大清的落後?


滿清從來沒有禁止火器過,否則綠營手裡那些是什麼,有點清史常識的隨便看過一點編製的都知道康乾後那個綠營火器比例已經高的嚇人。

我覺得更應該關心的是清軍冷兵器搏鬥訓練過少,編製內冷兵器配比過少而且不合理,面對龍蝦兵拼刺毫無招架,並且火器質量低下,落後,而且沒有成形的使用,並且沒有任何機動能力的問題才對吧。

電影電視劇是為了省錢。

教科書是。。。。呵呵呵


個人感覺影視劇拍大刀vs火槍是有兩大優點。

1,通過描寫雙方科技代差,營造一種「不是我軍不努力,奈何敵軍有高達」的錯覺,以便宣傳清軍士兵悍不畏死,驍勇善戰,更能調動觀眾情緒。

2,大刀長矛打不過火槍,一來可以宣傳「落後就會挨打」的思想,二來又可以表現西方侵略者的殘忍,一舉兩得,標準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宣傳方法。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以弱戰強的套路,哪個國家沒有?《最後的武士》中,幕府軍不也是手持長刀,對抗線列步兵嘛。其實真實歷史上幕府軍開放比反幕軍隊更早更徹底(幕府軍需要通過西化鎮壓起義,而倒幕軍反而口號是「攘夷」),但還是被塑造成落後形象。無他,就因為這樣設定更臉譜化,貼近於「幕府將軍落後,政府軍文明」的想法。

電影中的日本軍隊

實際上的幕府軍隊

美國拍攝獨立戰爭的電影也是一樣,劇情從來都是男主角率領游擊隊,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而富蘭克林通過外交求來的法國援助,以及拉法耶特的指揮才能都被一筆帶過。

同樣,清朝的火器其實與當時英國軍隊火槍沒有代差,但是如果拍攝「拿火槍的清軍士兵面對英軍刺刀衝鋒不戰而潰」,那就太沒意思了吧。


影視業常用的遮羞布:

把自己的不專業不盡業不尊重,說成我們資金有限,跟足球隊抱怨草皮太乾草皮太濕草皮不幹不濕一回事。


簡單的說,近代以來國人對於西洋的最大印象就是堅船利炮。而堅船利炮的對立面就是大刀長矛。於是,這種簡單強烈的對比性就非常有故事性,易於傳播,受人歡迎,當然廣為人知。真實的歷史就少了很多戲劇性和反差感,被埋沒就很正常了。


你和他們說,清軍輸,裝備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訓練出了問題,是近代軍事體制對封建軍事體制的碾壓。他們不了解的,現在知乎上不是還流行著共軍勝利是因為大連兵工廠的大炮彈而不是山東人民的小推車嗎?

同時,教科書上主要提到都是概念性的東西,比如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他只講了關鍵過程和結果,沒有提到裝備。

造成一種清軍一直用冷兵器打仗的錯覺。


因為早期拍這些的港台導演不學無術加不捨得做道具。這幾年央視拍的紀錄片,比如和韓國合拍的壬辰倭亂就有很多火器


單說清朝吧,

1840年一會,極其大比分的慘敗於敵手,且清軍確實裝備有火炮和抬槍,火炮在幾次戰鬥中幾個炮台還起到一定影響,對敵艦造成傷害,抬槍就不行了 但是由於製造技術和戰術指揮等問題,並未祈禱較大作。

也許拍電視時讓清軍大刀長矛對付敵人槍炮 敗的那麼慘,也有道理了。畢竟是那麼屈辱的歷史。


推薦閱讀:

隴西李氏屬於傳統的山東士族么?
你們覺得看《曾國藩家書》有用嗎?
史學類讀書筆記應該怎麼做?
古代的死士是怎樣煉成的?
去胡佛研究院看蔣介石日記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電影 | 歷史 | 文化 | 軍事 | 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