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吃吃的愛》?
康永必然會以一個膚淺的名字來講述一個有趣的靈魂。
看了預告,期待S給我帶來的驚喜和感動。
一場終將醒來的康熙大夢
終於在熬過忙碌的端午之後,我背著包,買好票,老老實實地坐在電影院里等待著這部電影的開始。
在進電影院之前,我當然已經了解過了電影的方方面面。
我看了預告片和簡介,聽了宣傳曲《小時候》,知道等一下就會看到常上康熙的各路綜藝咖……甚至,我還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坦白講,電影的口碑並不是很好,豆瓣打分只有6.2。
但是,我還是在忙完之後第一時間來到了電影院。
對於像我這種《康熙來了》的忠實觀眾而言,來看《「吃吃」的愛》就是一種儀式。這個儀式和電影的品質無關,是我們自己與一個朋友告別時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第一次知道康熙是看了天涯影視版的一個帖子。後來真的看到節目的時候就被驚到了,原來電視節目還可以這樣做,主持人還可以這樣說話。從此之後康熙就開始常伴我的生活了。
當時住的是集體宿舍,於是只能在下班後去網吧看。後來工作換到了市區,在城中村租了房子,也買了電腦,就在出租屋裡看,然後一直到現在的單身公寓。
和這部電影一樣,康熙十二年,就是一場夢,一場很快樂的夢。
每天,我們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體,擠了一路的公交和地鐵,終於回到了出租屋。我們把包一扔,給自己點一份外賣,然後打開電腦開始看康熙,給自己四十五分鐘的快樂時光。
這四十五分鐘,是我們給自己的放風時間,現實嚴酷逼仄,我們需要出口。
小S的古靈精怪,康永哥的平和睿智以及各路綜藝咖的日常就這樣變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回首漂泊在東莞的這些年,身邊的朋友來來去去,生活中唯一不變的事情似乎就是康熙了。
以至於2015年10月16日,看到康永哥說再見的微博時,整個人都不好了。就像一位少年時代就開始無話不談的老朋友,突然間告訴你他要出國,並且不再回來,可是那些曾經共度的青春歲月還歷歷在目。
所以,當我坐在電影院里看《「吃吃」的愛》時,我不想去苛責小S的演技,也不想去挑剔康永哥的導演水準。
這就好像你的一個好朋友告訴你,他最近在學做菜,然後煮了一大桌子菜和你分享。不管他做得好不好吃,你都會努力地把菜吃完。
所以,看到好笑的橋段,我就會心一笑。聽到小S唱《小丑》,我也會心酸。看到康熙里的熟面孔,我就隨口說出他們的名字。
我就這樣老老實實地把電影看完,等到大熒幕上出現工作人員的字幕時,我會告訴自己就讓我在這個時刻最後一次和康熙告別吧。
節目和電影都會結束,我們也都會長大。很感謝康和熙曾經用他們的熱情、才華和敬業帶給我們這麼多的快樂時光。
康熙大夢十二年,但這場夢終究有醒來的時候。
電影里上官娣娣在別人的夢中為了證明自己一直在努力,而另一個女生許春梅夢醒後,也終於遇到了夢中的男友扣子。
而我們呢,每天多出來的四十五分鐘,可以成為我們人生當中的加油站。世界遼闊無邊,還有更多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你還記得你的夢想嗎?
從電影院出來後,去搭公交車,站台上有不少人在候車,女生們大多換上了俏麗的裙子。夏夜晚風微微吹來,吹動了女生們的裙擺,也喚醒了她們的粉紅心事。
2017年的夏天真的來了,我想起了康永哥說過的話:十二年來,有笑淚,有陰晴,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我的康熙時光,再見啦!
即使在看完電影之後,我也並不十分清楚《「吃吃」的愛》這個片名的具體含義。吃,痴,遲,或許都可解釋一二,又或許,愛並不需要什麼具體定義。我們只是在一部電影里,看一看,笑一笑,或者,哭一哭。
不管是否出於巧合,《「吃吃」的愛》在《愛樂之城》和美劇《宿敵》第一季之後上映,真的難以遮去濃厚的重複感。整個故事缺乏新意,起承轉合之間也沒有足夠的空間,顯得狹促。我也並不喜歡結尾的反轉。那樣的反轉顯得太過小聰明。而這樣的小聰明,放在電影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作為導演,電影專業科班出身的蔡康永,在技術上還是熟練。剪輯、運鏡、美術等方面還是達標的,所以看起來還算流暢,免去不少青澀幼稚,完成得比其他大多數國產片新導演要好,也非常地有蔡康永自己的個人風格。
蔡康永其實是個極有奇思妙想的人。他接受西洋教育,也對京劇情有獨鍾;他熱愛讀書,是浮躁演藝圈的少見人物;他年紀不輕,但對各式新奇設計懷抱莫大興趣,從他身上的穿著、搜集的藝術品即可見一斑。他的這些經歷既可以說是矛盾,也可以說是全面,體現在個性中是有趣,但體現在電影中則總顯得似是而非。就好像,一個人如果只說一兩句,極容易顯得有趣;只是有趣與有趣之間,缺乏關聯,偏偏要湊在一起,就免不了尷尬。
這個關聯,就是徐熙娣。以前,在《康熙來了》里,蔡康永的有趣和調皮,都可以由徐熙娣去串聯和實現。看了很多年的《康熙來了》,蔡康永說話很慢,每次要做的事情貌似也不多。但沒有了他,徐熙娣的瘋狂就沒有了起點和終點。他們,一個放時一個收,得以互補;一個是煙火一個是空氣,撞出火花。十二年里,這絕佳組合為觀眾留下不少歡樂片段。在後來越來越難以開懷的人生里,帶給人無限留戀。
只是,《「吃吃」的愛》並非《康熙來了》。電影號稱是送給「康熙」粉絲的一份禮物。單純從電影的角度分析,這並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但它也許是一份不錯的禮物。在我看來,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我也並不討厭這部電影。
因為,我們可以在這部電影里,看到太多太多曾經熟悉的面孔。徐熙娣在《康熙來了》所造下的業障,都在電影里被一一報復。這對你我來說,是回憶集錦,是會心一笑,是忍不住哭。
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回望與感念,緣自電影之外,並不是因為電影本身足夠優質。能讓我們又哭又笑的,是徐熙娣這個人。她在電影里追夢,她的演技稍顯生硬,她的狀態似乎沒那麼渾然天成。但由於她這個人足夠真實,足夠本色,因此,我們願意去看她的電影。
當她在電影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被訪問,被壓制,被打罵。我們一面被這個了無新意的追夢故事打動,一面回想起過去,在看「康熙」時,她曾無數次說出我們心中想說的話。演員大於角色,現實覆蓋故事。這很難說,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
蔡康永在採訪里說:「你在這邊無法成全的事情,有另一個世界可以成全,這個是我一直相信的,我們之所以擁有文學、電影,是因為那些東西可以替我們。我們會替他們死掉,他們會替我們活下去。」於是,我更懂得了這部電影的意義。它其實是「康熙」十二年的一個紀念品。善於懷念的我們,當然懂得紀念品的意義。儘管,這個意義大於電影本身。
或許,我們可以在一個多小時里緬懷青春,也可以為愛與恨的糾纏而唏噓。但是不管怎樣,對待這樣的電影,總要加點感情分。不管怎樣,活著才能繼續愛,繼續吃。
夾帶私貨:我替你死,你替我愛
劇透預警。康熙老粉,期待已久怎麼都要去看的。
觀影體驗可以用失望來形容。蔡康永是UCLA導演系研究生啊,娛樂圈多年的文藝浸染,加上本人超高的文藝素養,怎麼能拍成這樣?真的不懂,後30分鐘我都坐不住了,頻繁看錶,我一個康熙粉都這樣,難以想像不看康熙的人得多煎熬。
片頭的長鏡頭看得出來有用心,不知道是為了炫技還是啥,現在的導演動不動就喜歡來個長鏡,《LALALAND》的片頭長鏡頭我是蠻喜歡的,這裡就感覺平平,不懂對於劇情推動有什麼作用。色彩方面上官娣娣的部分畫面處理得還不錯,採用了自然明亮的暖色調。但切換到外星人許春梅的時候依然沒有變化就有一種違和感了。妝也化的很廉價的感覺。在這裡誇一下小s的皮膚真的很好(當然打光也加分很多),不過有些側臉鏡頭還是能明顯看出小s臉有些垮掉,蘋果肌不飽滿,畢竟已經30多歲以前也沒有演戲經驗,而且康熙時期的潑辣少婦人設太深入人心,演少女真的有點吃力。至於林志玲,扮相很美,演技依舊捉急,全程面癱。而且我就不知道服裝師咋想的,有一場戲姐姐得知妹妹生病之後去家裡幫忙收拾家務,居然穿了一條緊身長皮裙,大姐拜託你接點地氣好嗎…你來做家務的又不是走秀。接下來說說劇情,前面一直講上官娣娣多努力試鏡趕場子,突然演到25分鐘的時候講姐妹矛盾了。沒有任何鋪墊一言不合就甩巴掌離家出走了。故事嵌套了夢中夢,感覺是很努力想要讓單薄的劇本看起來豐富一點,但核心主題太不明確,至少把一個故事講清楚吧。到底想講姐妹情還是啥?另外,全場無金句。這點我真沒想到,蔡康永是多麼會說話的人啊,每次奇葩說結辯娓娓道來都能迅速拉攏人心,怎麼自己的電影一句有價值的話都沒有。整篇台詞都很不接地氣。小s跟金世佳拉鉤那段還有在西餐廳講自己的夢那段真的看的我臉酸,能不能好好說話?還有在醫院吃花生醬拌面這演技也是用力過猛。。節奏詭異,視角模糊。小人物奮鬥的題材還得了絕症,按理來說夠難過了吧,卻一點代入感也沒有。
鋪梗很硬,康熙常年綜藝咖都來過了一遍場,看著他們我是很親切,也就是只是親切而已了。。金世佳真的蠻可愛的,但台詞功力也太差了。樓上看到有說這是一部蔡康永表白小s的電影,這個說法是我唯一能接受的。因為實在是有點爛。為什麼不拍《阿嬰》類型那種片子呢,蔡康永你早年可是寫過好劇本的啊。《阿嬰》是早期關錦鵬執導,蔡康永編劇,王祖賢領銜主演的驚悚片,有點像日本的《羅生門》,有興趣的可以看看,B站有資源。片名《吃吃的愛》,沒感覺和吃有啥關係,唯一吃的鏡頭給了一鍋啥料也沒有的湯。吐槽了半天,誇一下吧。片尾曲《小時候》很好聽。沒了。6月3日一個人走進了電影院........
電影的熱度已褪,靜下心來講講:我與《吃吃的愛》的故事正中下懷
2009年無意間看了一期康熙,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沒有抱著每期必看的想法在追,但也斷斷續續地看到了節目停播。19歲到27歲,從懵懂學生到身為人妻,失戀時、工作不順利時,甚至痛經時,康熙總能讓我哭花的臉再笑起來,這種開心時產生的多巴胺真是讓我捱過了許多·~~~時光。
康熙中的小S蠻橫、無理、嫉妒、好色、撒嬌,將我平時不敢曝露的想法,全~~部展現了出來。小S與蔡康永的配合,也讓笑點的產生恰到好處、毫無痕迹、自然而然。
如果說康熙的小S,發掘了我心中的小惡魔,那麼《吃吃的愛》的主角上官弟弟,彷彿讓我在銀幕上看到了現實中的自己。
劇情一姐姐
與上官弟弟一樣,我也有個比自己漂亮優秀的姐姐,因為僅差兩歲,從初中開始到現在,別人都說我是姐姐,我也曾十分懷疑初中的我就開始顯老。
姐姐不論學習、才藝都很出眾,在學校老師同學總會問我「你不會是***的妹妹吧?」論有一個比自己漂亮優秀姐姐的心裡陰影有多大,我還是深有體會的。
劇情二腫瘤
2015年在公司體檢時,「你的腹部有個腫瘤。」,腫瘤95%是良性,也可能惡化,得立即手術。
獨自一人在外工作的我,頓時大腦一片空白。但與上官弟弟不同,我沒有大哭,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二天安靜地去辦辭職,然後把出租屋收拾的很乾凈,躺在床上,沒有開心,沒有失落,覺得好輕鬆。
臨近手術時告訴了男朋友,然後靜靜的依偎著他好久。
做完手術後檢驗是良性,好好的活到了現在。
「你不會是***的妹妹吧?」 「腫瘤」、嬌小、敏感、工作中的困境、頑強、不斷地努力..........
快走進影院時,我又返回來在便利店買了瓶水,因為我怕有太多淚點,喝點水多少可以掩飾一下一個人在電影院大哭的尷尬。
這是一部商業片,我就是蔡康永導演算好的那種,一定會進影院的康熙粉,但是他可能沒算到這種狗血劇情也會如此「正中下懷」。
電影本身
總體四字評價:用力過猛 台灣電影給我的印象總體上是樸實、平和、溫暖、細膩,比如《第36個故事》《海角七號》《艋鉀》《囧男孩》等等。不會出現突兀的轉折,感覺是在悠閑地聽故事。《吃吃的愛》不同,裡面融入了太多種類的情感、題材,親情、愛情、魔幻,好像帶觀眾去遊樂場,在這裡你能釋放各色情緒,開心、刺激、新鮮、好奇。
但是對於在現實中不喜歡遊樂場的人,看過電影可能會覺得不適。
S的演技再平穩點、劇本的推敲再合理點,作品的痕迹輕一些,生活的寫照多一些,我可能會更喜歡,如果真是這樣呢,可能票房還不如現在,因為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去遊樂場的。
但是對比同是綜藝節目的衍生電影《跑男》等,絕對可以甩開100條街了。
小S、蔡康永要繼續努力哈,看好你們的粉絲在這裡。
最後感謝《康熙來了》陪我度過不開心的日子,感謝《吃吃的愛》泛起了我滿滿的回憶。
康熙的最後一期,我一直都沒有看,捨不得看,也不敢看,其實我更希望康熙能和世界奇妙物語一樣,說要播到100年,不過,說什麼也晚了。
當「康熙來了」停播以及「奇葩說」在內地火了一把,再加上眾多影迷朋友對小S出演電影一直以來的呼聲等「天時地利人和」聚集在一起之時,蔡康永的這部導演處女作「「吃吃」的愛」顯然滿足了萬眾期待並順勢成為了「康熙」粉絲們給予自己多年感情的作品,不過影片的火爆程度顯然無法跟康熙來了比擬。不過在分析影片前更想先科普一些「嘗試」,畢竟如果不知道這些梗,電影會少掉一半樂趣。
導演蔡康永以人情世故通透出名而浸淫娛樂圈多年,又是UCLA電影專業畢業且有過編劇和電影製作相關經驗的人才,此前還曾小試牛刀的導演過兩部女主角分別是周迅和楊冪的微電影。不知道是因為導演怕露怯還是太有野心,但顯然蔡康永犯了一個很多新人導演都會犯的錯誤:我要把我知道的所有技巧都放在電影里。於是他非常努力地想要把自己的作品做的和別的同類型電影不一樣,以至於把科幻片、愛情片、劇情片、喜劇片還有綜藝元素以及各種類型片一股腦放在了一部電影裡面,並且還自以為很高級地玩弄了一個「莊周夢蝶」的把戲。
但不管怎麼說,蔡康永和小S一個插科打諢嬉笑怒罵耍寶搞笑,一個運籌帷幄把握節目中每個起承轉合兩種完全不同的主持風格在影片中繼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無論是腦洞大開的劇情還是好感爆棚的人設,都讓一人分飾向巨星姐姐證明自己不是廢柴的18線小諧星,以及在太外太空期待真愛卻被小白臉玩弄的麵館老闆的徐熙娣過足了戲癮。在娛樂圈經歷苦辣酸甜的上官娣娣人設無疑是蔡康永為徐熙娣量身定製的,而自拿到劇本之初就對劇中角色非常喜歡的她也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康熙來了」中的搞笑才能,並將自演過很多次被甩得絕症的苦情戲,以及被群嘲被說丑還要笑臉相迎的橋段演的毫無違和感甚至有一定突破。
除了在影片中表達自己對小S的愧疚與深愛,蔡康永還因「「康熙來了」停播後內地觀眾就和台灣娛樂圈失聯」的傳言而特意把台灣娛樂圈一大半的通告藝人們重新找來客串。這些大咖在徐熙娣奔波於各個組跑龍套時帶著鹹魚翻身的光環排隊簽到,以至於觀眾在電影前三十分鐘基本都沉浸在「找熟臉」的遊戲中無法自拔。曾經被損得一無是處卻紅得一塌糊塗的陳漢典,在影片中成為毒舌飆問新人演員的傲慢主持人;被損為「眼距大身材圓」以及跳鋼管舞因為太重滑下來的小甜甜,也在「狂吃棉花糖大賽」中完爆小S;Hold住姐謝依霖在片中更是變身大力拳擊+摔跤手,將小S整得體無完膚;而一路上遇到的各種暴躁刁難奇葩的導演製片也都是由地瓜腔遭嘲笑的沈玉林以及被當成男人婆的GIGI,用「紅鯉魚綠鯉魚與驢」外加套上黑背心綠馬甲完成的翻身。
在每一個「康熙來了」嘉賓都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客串了一把「翻身把歌唱」的BOSS後,影片又迎來了邂逅心動愛情卻反遭背叛,姐妹撕逼卻因妹妹身患癌症不了了之等惡俗橋段。最後在結局處為故事增加了一個巨大的反轉:其實這個姐妹撕逼外加絕症無厘頭的大戲是太空餐廳女老闆徐春梅的一場夢,而整個宇宙餐廳其實也不過是遊樂園的景點而已。現實中不過是遊樂園裡異裝打扮的醉酒員工徐熙娣,與和夢裡男朋友扣子長相一模一樣的維修工金世佳相遇,並在「做同一個夢的人總會相遇」的命中注定中走到了一起。
被中國網友評為類似於盜夢空間或是玩平行時空的結尾其實是一個「夢中夢」的設計,從原來以為許春梅是夢到後來知道上官娣娣也是夢,而最後才發現兩個人設都不是真實的她。就像電影里說的周庄夢蝶的故事一樣:周庄和蝴蝶都那麼真實,但到底哪一個才是現實?其實我們做夢的時候從來意識不到自己在做夢,就如同蔡康永「有的夢真實的就像你的另一個人生」的話語如出一撤,所以也就無所謂什麼是現實了。
但這個佔了片子不少篇幅的「夢中夢」設計,只是為了表達所謂的親情亦或是對愛情和夢想的堅持嗎?我更想將其理解為對他人生活的嚮往。作為遊樂園小演員的許春梅無疑羨慕夢中上官娣娣跑龍套的生活,她也因有著演員夢並希望同夢中人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闖蕩並打開一定局面。而上官娣娣同樣在夢中夢到許春梅也無疑羨慕其敢愛敢恨且不計後果的行為,作為大明星的上官玲玲又何嘗不會羨慕沒有狗仔隊打擾的普通人生活呢。於是,每個人都因在自己的生活中有著各種的不如意,而羨慕其他人的生活並在夢中完成所有幻想。
而從這一層面來看,雖然「「吃吃」的愛」依舊不好看卻也別有一番用意。據說在「康熙」剛停播的那段時間,小S因每天在微博曬廚藝以及放飛自我的照片而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失業少婦的日常。但蔡康永怎麼會讓小S失業呢,於是這部電影無疑就是在為小S以後演藝事業鋪路的「墊腳石」。就像影片中上官娣娣要向姐姐證明自己的那句台詞「諧星也是會演戲的」,所以蔡康永在這部處女作里放飛了那位少女的夢想,也不過是要告訴大家小S不止是能歌善舞的諧星而已。當然這種獨特的想法就像他常常頂著一隻烏鴉出現在節目里一樣讓人費解,但用影像來滿足自己的臆想終究還是是做導演的特權。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一起玩兒吧!
我不是康熙迷。
這本片子的攝影和導演質量都不高,故事俗套。但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居然看哭了。 真是本充滿套路,卻不能用套路解釋的片子。先說說大概劇情:
諧星妹妹為混出頭,扮丑搞怪上通告,雖有一個愛她的男友,生活依舊艱辛。再加上查出膠質瘤晚期,只有一年生命,妹妹想拍出作品證明自己。明星姐姐愛律師,卻不知律師已婚,陷入小三醜聞。公司決定靠炒作姐妹感情來轉移大眾注意。終於一個契機,讓姐妹分飾電影女一 女二。兩人在電影中,多年恩怨達成和解。 妹妹也終因病去世。以上是麵館老闆娘的一個夢。
夢醒後,她遇到夢中男友,開始新生活。---
癌症,人生理想,姐妹撕逼,忠犬男友,夢中夢。 每個元素拿出來都是套路得不能再套路的橋段。 故事剪輯和人物發展草率得像過家家。 我居然覺得這片子還行?為什麼呢?我想說一點:蔡康永的善。
同為小人物艱辛史,有本讓我看了非常不舒服的片子《瘋狂的賽車》,喜劇片,很好笑。
我居然一邊笑,一邊想:為什麼黃渤的角色那麼慘? 人真的需要通過看慘,才讓自己好過嗎? 我總覺得,一個導演如果無下限調侃自己的主角,哪怕是喜劇片,這也是非常低俗且無人道的。 他不愛自己的主角。蔡康永這本片子相反。
小S在電影里活得挺慘,但不夠慘。 她有男友,有點夢想,有生活。大體是艱辛的,但細節又能支持人活下去,這就是生活的善。片子里,涉及綜藝咖扮丑的無力,諧星的無力,身在其位必謀其事,被自己角色所局限的無力。這也是在說這麼多年台灣藝人的無奈。 現實中,林志玲說,走了那麼多年,也許該停下了。 十多年的高情商女神,喜怒不形於色,也累吧? 蔡康永讓觀眾共情了。片子結尾用夢中夢告訴觀眾,前面的慘劇都是假的。
生硬的套路,但又很善良。 簡直是冒著被吐槽爛片的風險,強行套個happy ending。蔡康永一直有溫和的人文關懷。
從《奇葩說》很多辯論可以看出,他堅持真善美,哪怕有時和功利的現世衝突,他依舊用溫和的語調強硬地指出:社會是要有底線的。 與此相對的是幾個辯論很出彩,但很有攻擊性的辯手,比如范湉湉,馬薇薇。同樣的辯論,同樣的真善美,你覺得她們說的真好,真聰明,真逗趣。但你不會覺得和善。 鋒芒畢露的關懷,和春風化雨的關懷,本身就是兩個維度。有個同學去完台灣後說過,台灣男人沒有攻擊力,有點理想主義,又有點女性化,非常溫和。
他不喜歡台灣男人這種有點娘的生活態度,不粗放,不野性,不過癮。 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文化發展到越高級別,男人就越沒攻擊力。像拔了牙的老虎,穿上西服站直了身子,也開始作揖了。 誰說牙齒就是老虎的天性呢? 如果生活善待的話,沒人願意天生充滿攻擊力。 也許再過幾十年,大陸人少了,資源多了,貧富差距小了,生活成本小了,大家都沒攻擊力了。沒什麼不好。 希望生活能善待每個人。
隔行如隔山,我們局外人就是有什麼事看在眼裡,也是豬八戒吃人蔘果,食而不知其味。
——《晚清文學叢鈔.冷眼觀第十二回》
跨界這個詞兒,突然就流行了起來。
而隨著「跨界」的流行,導演一下子就變成了門檻最低的職業。
演員跨界,當導演;歌手跨界,當導演;作家跨界,當導演;主持人跨界,也當導演。
一時之間,好像隨便什麼人,在演員面前搗搗蛋,就是個搗演了。
單是五月份,就有三位跨界導演的作品出現在了院線。
先是黃磊老師的《麻煩家族》,再是黎明天王的《搶紅》,現在蔡康永老師的《「吃吃」的愛》也上映了。
拍的怎麼樣,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
這麼多的豬八戒爭著吃人蔘果,還個個兒食而不知其味,也算是中國影視圈的特色。
上個月月底我寫了個五月片單,說到了這部《「吃吃」的愛》。
我表示這是跨界導演的處女作,我並不看好。
有的同學就留言給蔡康永老師說話:
別看他當了一輩子主持人,熬了大半生雞湯,但他大學,讀的是電影專業。
我當時直罵自己學識短淺貽笑大方,上網一查,蔡康永老師確實是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的電影電視研究所,在校期間寫過劇本,名頭不小,改編的是白先勇先生的《謫仙記》,片名叫《最後的貴族》,導演是謝晉。
這樣的履歷,讓我的看法有些轉變。
蔡康永老師的學問和做人,我一向是佩服的。再加上他的專業背景,我不禁有點覺得,他拍電影,未必會差。
帶著小小的期待坐在了電影院里,我得到的是大大的失望。
他再怎麼受過電影學院的專業教育,他畢業後,也沒有從事電影相關的工作。
說白了,頂多書本知識比張嘉佳老師多懂一點,實踐能力怕是半斤八兩。
跨界導演的大熒幕處女作,我們見得太多了。
如果說黃磊老師的《麻煩家族》像是電視劇的劇場版,那蔡康永老師的這部《「吃吃」的愛》,就像是綜藝節目的延伸。
我們熟悉蔡康永老師,是因為《康熙來了》。
在那個大陸綜藝節目匱乏,美日韓綜藝沒有大範圍流行的年代,《康熙來了》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下飯綜藝」的開端。
蔡康永和小S的主持組合更是圈粉無數,小S的婊情包和蔡康永的雞湯,到現在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千萬不要說:
是時候還我們欠給《康熙來了》的電影票了。
我不明白。
這是什麼邏輯?我們為什麼欠一個綜藝節目電影票?
說我們用了那麼多婊情包該還張電影票的,就更荒唐了。
我挺喜歡《康熙來了》,但不代表我就會喜歡《「吃吃」的愛》。
因為綜藝是綜藝,電影是電影。
情懷歸情懷,然而電影到底好不好看,才是真章。
蔡康永老師第一次試水拍電影,選擇的題材是愛情片。
這個可以理解,大家都知道蔡康永老師心思細膩溫暖,拍愛情片,總比拍警匪片適合他。
但他這次的愛情片,還真就沒拍好。
《「吃吃」的愛》最大的問題就在於:
想法出來了,執行太差。立意還不錯,細化太糟。
先說故事的結構。
整部電影基本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康熙來了》上的熟人走馬燈般地出場,賣情懷,講述女主角上官娣娣在演藝圈奮鬥如何艱辛,順便帶出女主和姐姐上官玲玲之間的恩怨,演繹姐妹花撕逼的好戲。
這一段基本可以說是女生版《喜劇之王》加致敬《小時代》。
和《喜劇之王》相比,女主的辛酸顯得太膚淺,這和劇本有關,和小s的演技也有關。
《「吃吃」的愛》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更欣賞郭敬明老師了。
姐妹花的撕逼,國內有哪個導演能拍出「時代姐妹花」那樣慘烈的程度呢?
小S的白眼,有楊冪老師的白眼凌厲嗎?
志玲姐姐的耳光,哪裡有碧婷老師的潑酒霸氣、自然?
咳咳,再說就要暴露我四學會VIP會員的身份了。
當然了,《康熙來了》的粉絲對於前半部分基本可以滿意,滿滿的情懷,陳漢典、趙正平、范湉湉、謝依霖這些人接二連三的出場,還是能激起一些回憶的。
最能體現蔡康永老師蔫兒壞的,還是志玲姐姐打小S的那個耳光。
要知道,在節目里,小S是不止一次的開黑林志玲,把志玲姐姐當成假想敵。兩人的恩怨,已經變成了《康熙來了》的佳話。
其實同為蔡康永的好閨蜜,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仇什麼怨。
小S之所以喜歡黑林志玲,她也說過,是因為林志玲的美麗,最經得起攻擊。
這次蔡康永把兩人的「恩怨」放到了電影里,小S飾演十八線演員妹妹,林志玲飾演頂級巨星姐姐。
女主妹妹顏值不如姐姐,身高不如姐姐,但有些眼紅姐姐,於是讓姐姐用自己的資源幫她進入演藝圈,在姐姐以行業規矩為由拒絕了她之後,兩人反目,妹妹才開始闖蕩演藝圈,有了這部電影講的故事。
故事邏輯,怕是有點生硬了。
最生硬的,還是第二部分的煽情。
沒錯,在屌絲逆襲,姐妹花撕逼之後,故事迎來了傳統的套路。
女主得了癌症,時日無多,姐妹和好,感人肺腑。
恍惚間,我把小S的臉看成了白百何。
在女主離開人世之後,蔡康永老師又祭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戲,開始煲起了雞湯。
熟悉他說話之道的朋友都知道他講故事灌雞湯的套路,但節目里的雞湯,不違和,電影里的雞湯,卻是有點強行煽情的意味了。
本來以為這就完了,蔡康永老師結尾又想到了自己的第二條時間線,解釋了本片的英文片名「Didi』s dream」,原來這是平行世界夢境交織的故事,所謂「吃吃」的愛,還是「痴痴」的愛,說的,都是人世間的真愛。
姐妹是真愛,男友也是真愛。
只有長得像言承旭的帥哥愛騙人。
這個設計有新意嗎?有。
但是,兩條時間線比例的偏差分配讓影片的結尾有些莫名其妙,甚至顯得有些混亂。
能看出來,蔡康永老師有很多東西想要拍,但最後草草了事,很多想法都沒能實現。
演員演技上的不足更是讓很多橋段略顯生硬,不管是小S還是金世佳,都沒能帶來驚喜。
志玲姐姐的演技,我就不多說了。
不能因為新出了很多演技不怎麼樣的小花,我們就忘了這位花瓶界的常青樹。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不是部好電影,但這算是場溫情的道別。《康熙來了》做了十幾年,去年停播了。
如今蔡康永和小S都有了自己的節目,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對於像我這樣看過不少期《康熙來了》的人來說,看到他們的臉,還是會想到那個陪伴我成長,給我歡笑的節目。
有人說《「吃吃」的愛》是蔡康永給小S的情書,我倒覺得,這是《康熙來了》給觀眾們的又一次道別。
電影的糟糕,彷彿正代表著台灣綜藝如今的尷尬境地。
那個屬於「康熙」的時代,已經遠去了。
蔡康永:我做一切都太順,新電影要是不成,就是真實人生了
2017年還要寫蔡康永的話,大約不用再介紹他「系出名門」了——對他有興趣的人,應該都已經知道他母親當年的旗袍,比《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旗袍還要艷麗得多。任何人物背景應該都不用再介紹了,關於蔡康永,他本人的敘述早已經完成,且足夠楚楚動人。 我們好奇的是他的電影——他從1990年赴美國學習電影學成歸來後,即開始以電影人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影片的編劇、影評環節上,甚至還做過台灣金馬獎的評委。哪怕是他以《康熙來了》達到聲望頂峰的時候,主持人這個身份似乎也只是他的副職,「來娛樂圈只是為了電影搜集故事」。做了將近30年的電影人,卻才剛剛交出第一部作品。《吃吃的愛》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小S飾演了一個十八線小明星上官娣娣,品嘗著娛樂圈的心酸和不易,在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將不久於人世的情況下,決定拼一把,豁出去地靠更拼、扮丑等上位。當然,她還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大明星親姐姐,林志玲扮演。最後,當她在片場死去的時候,電影卻告訴人們——上官娣娣只是別人夢裡的人物。另一個人醒來了,見到了她夢裡的男孩。故事便就此結束。蔡康永的微博里,為電影宣傳發表了一封浪漫的「康寫給熙的情書」,言明這部電影想送給對自己人生感到疲憊的人們。更多的採訪場合,他說這是送給《康熙來了》12年粉絲的禮物。所以,這部電影和蔡康永的這30年之間,有什麼必然或者偶然的關係?
▲早年間,蔡康永主持青老年人溝通節目《兩代電力公司》曾大為成功
「人們根本記不住你的失敗」
在我們這次採訪蔡康永的時候,《吃吃的愛》還未上映,「萬一票房失敗了怎麼辦」這個話題藏在採訪中一閃而過,他那個時候說,「每個電影都有每個電影的命,我現在回頭看好萊塢大電影,很多後來評價很棒的當時票房卻很慘,不幸撞上了任何國際新聞事件或者社會氣氛就會完蛋,命運的事情不由我們來操心。」但其實那個時候他並沒有想到,失敗真的很可能成為現實——電影上映兩天,票房才突破一千萬。上映5日後,票房仍在2000萬量級徘徊。而這部電影預算6000萬人民幣,按照電影圈慣例,票房是預算的三倍,基本可以保證電影公司不賠。蔡康永原本覺得6000萬是「安全的」——「安全」是他接下樂視老闆張昭這個邀約的基礎,「6000萬左右,我一聽就覺得是安全的,張昭不是一個瘋子。我只要緊守這個數字,將來票房壓力也不至於很大,大不了就是不賺,不至於讓電影公司賠。」和他預期出現偏差的還有口碑。在某專業票房類APP上,其觀眾評分高達7.73分,專業評分僅為4.7分,不及格。而在蔡康永那裡,他當時對我們說的是,「《吃吃的愛》不會是一部爛片,觀眾頂多說我不喜歡。我知道爛片是什麼水準,這部電影不是」。蔡康永這次,做了一件人生中可以說是失敗的事情。好在我們之前的採訪里涉及到了「失敗」。作為一個雞湯派暢銷書作家,蔡康永並沒有用「害怕失敗才是最大的失敗」之類的話應付我們,他老實地說,「人們根本記不住你的失敗」,「最多一個月,人們就忘了你做了一個爛片。我自己訪問很多明星,當他們來到我們的攝影棚時,我自己都常常忘記他做過多爛的東西。現在電影更新速度之快,我完全不會幻想說你做了一個爛東西,然後那個爛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多久。」這個時候的蔡康永,是站在灰色的人生背景牆之前,清晰而又冷酷的,「評價真的不重要,因為我覺得太多明星會認為宇宙繞著他旋轉,可是不是的,大家都是各自忙各自的事,不小心走進電影院看了你一部電影,看或不看也就是如此而已,不至於家裡有一張成績單給蔡康永打分,我覺得這個想多了。」或者可以這麼說,在局部上,蔡康永也許是樂觀而又積極的人——比如,他高估了《康熙來了》的粉絲把對節目的興趣轉換成電影的興趣,但更大問題上,或者更深層面上,他是一個時刻在給自己降溫的人。其實要不要拍電影,這件事蔡康永原本也是無所謂的。雖然,在《康熙來了》的尾巴里,蔡康永多次提到自己要去拍電影了,加上後來的媒體報道,拍攝電影看起來成為了蔡康永退出《康熙來了》的理由。但,「那只是一個好懂的理由而已」。
▲蔡康永在拍攝現場
如果我的第一部電影沒有小S,那是逆天行事
「應該是超過10天,每天有超過7家,所以至少有70家媒體,而且還要飛不同的城市」——蔡康永談起這個人生迄今為止經歷最密集的宣傳期時這麼盤點了一下。而這超過70家媒體,幾乎每家都在問,「作為第一部電影為什麼沒有選擇更深沉、更文藝的題材?」因為回答了這個問題已經幾十遍,所以在我們提問之前,蔡康永就自問自答了。他的回答很長很迂迴——從《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這本多年前的暢銷書說起。這本書源自於出版社的邀約,包括選題也是出版社提出的,他沒有拒絕,但打算以拖延戰術來解決。沒想到出版社找了插畫家先畫好了插畫,還告訴他,「插畫家現在在英國念書,他指望用這個酬勞來付學費,現在他在英國快被餓死了」,嚇得蔡康永趕緊就插畫趕出了四十篇文字,結果成了他賣得最好的一本書。蔡康永以此來說明自己的「成事之道」,「每件事都是這樣,都不是我自己拿了一把斧頭砍出一條血路來,都是別人給了我。所以拼了老命有時候並不是自己在燃燒,是旁邊人在燃燒之後,覺得內疚,覺得不陪著一起燒就說不過去」。
▲蔡康永早期有許多出版書籍,題材廣泛
而在開始做這件事之後,蔡康永願意做一個對投資人負責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怎麼都逃不開「康熙」。他在,小S就必須在。曾經有一度電影接近開拍的時候,小S因為騎腳踏車牙齒摔壞了所以得停工6個月,他也曾想過要不要換別的女主角,然而這個念頭只出現了一秒,他就覺得「太荒謬了」,「如果我的第一部電影不是她來演,她的第一部電影不是我來導的話,這個事情不成立」。如果那樣的話,他說,這是「逆天行事」。有了小S,就有了林志玲——他當然知道「小S VS 林志玲」這個梗的價值所在。然而比起邀請小S的必然性來說,在林志玲面前,他「比較不好意思」,「是真的拉了人情去要的」,因為他知道,「林志玲並沒有參與這部電影的必要」。「你把這些人情的部分看得好明白啊」,我們感慨。他回復,「可是,我也給林志玲足夠的東西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用的資源是什麼,也知道觀眾的預期,知道該用什麼交換什麼,「我手邊有林志玲,有小S,然後把《康熙》停了。這三個是我此刻的狀態,然後預算到了以後,就根據這四件東西,做出一個故事來。」「任何東西都有預算,我做電視節目也有預算。6000萬你要出動私人飛機把好萊塢明星接來就做不到,要把老虎運到電影棚里也做不到。可是運一隻猴子進來是可以的,請一個日本明星來也是可以的。」——在表現理性的時候,蔡康永這麼說。 在最終劇本確定之前,蔡康永的前一版劇本似乎「更理性」:有一個角色是導演,和林志玲和小S都有感情糾葛。那個導演人選,在蔡康永想像中,「是吳秀波和孫紅雷那一類的」。 很顯然,這個「兩個女人爭奪一個男人」的劇本會更符合市場偏好,然而,在蔡康永想到平行宇宙這個想法之後,這個劇本就作廢了,「容納不了那麼複雜的東西,夢中夢的結構如果再加上劇中劇的結構,我沒有把握會不會搞砸。」 那為什麼是捨棄了「劇中劇」,而選擇了「夢中夢」呢?「我最喜歡的電影有現實和夢兩個平行宇宙並列的結構」,他說。那部電影叫做《爵士春秋》,「雖然在戛納得了最佳影片,可是是一個很少人看過的歌舞片。在我心目中,這是最有深度的歌舞片。它不太是那種歌舞昇平的片子,是講一個臨死的歌舞劇導演,反省他此生造過的孽,那個裡面就有他的真實人生跟舞台人生的對照。」而林志玲在夢境中的那個造型,也是從這部片子來的,「和那裡面的死神長得很像」。所以這其實是一次致敬。可是,他又補充,「我受訪了將近一百場,可是我一次都沒有提過這件事情。你問我,我會講,但不講也不重要。你提到它,讀者也不知道你在講什麼。而你講這些事,就好像你想要攀比那些,可是你比不上,就何必提起呢?」
▲小學期間出演學校國劇《四郎探母》,後期對京劇產生熱愛
他內心並沒有要拍一部文藝片的需求
我們對蔡康永提到了《阿嬰》。這是一部1993年的電影,在各種百科上,這部電影都是改編自蔡康永的同名小說,並由蔡康永編劇,由王祖賢、黃耀明、單立文主演。電影風格奇詭大膽,女性心理描寫極其細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部電影構成了文藝青年們對蔡康永年輕時期的想像,並據此推測他當導演的風格。「其實我不是《阿嬰》的編劇,那部電影的導演是邱剛健,是個大編劇,所以當時他終於有機會當導演了,號稱要找一個編劇,不過就是裝飾一下門面。我那個時候剛畢業,是小朋友,陪他當編劇以後,發現他拍的東西和我理解的完全不一樣」,蔡康永非常乾脆地撇清,「那個電影不是我的品位,因為那個電影而對我產生想像就是誤會」。所以,他內心並沒有要拍一部文藝片的需求,「電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電影。我們學電影的時候,電影還得進電影院看,一群人儀式化地關在黑暗裡,一起度過兩個小時,那是那個時候電影的意義。現在你在家用電腦點開看,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滑手機,一邊吃泡麵,電影只不過是跟所有的網路節目還有視頻都處於同一個狀態的東西。」甚至他承認,他也是「這個時代」中的一員。去年,在《吃吃的愛》殺青後,他像一個重新被喚醒的電影學童一樣,做了一個決定,「要把我上電影課期間聽過而沒有看過的經典挖出來看」,結果他看了三部,就「暈倒了」。《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是這個重修課的第一堂課,「看了5分鐘,就用32倍速把它跑完了」,連續3部都是如此,他一度倉皇失措,找到「文藝界的朋友」,對他告解,「我完蛋了」。結果這位文藝界的朋友對他說,「你瘋了,你現在這個年齡看這些電影幹嘛?那是給17歲的人看的。」那也是他給所有人的一個解釋。在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一個用理性約束感性的人,也不是一個會逼自己站在不安全區、不適區進行自我挑戰的人。像他從來不在節目上逼人難堪一樣,他也不逼自己難堪。他溫和地消解恐懼——所以,他在《吃吃的愛》里放進了死亡,在夢中夢裡,小S死於絕症,「我覺得還是比較開朗地看待死掉這個事情比較好」,但是,「我又不想用很廉價的方式看待死亡,所以就做一個平行時空,有一個人死掉了,另外一個人會察覺到這件事,這個很有趣」。我們問他,「那你自己相信平行宇宙這件事嗎?」他有點遺憾地表示,「想要信可是始終沒有得到訊息。」我們追問,「可是人不是經常會有既視感嗎?這個不能被當做一種訊息嗎?」他繼續著他的理性,「可是我去翻書,書上告訴我,那個是腦神經作祟,不是什麼真的既視感」,他更願意相信書上這個解釋,「因為我是一個不想被自己的愚蠢的浪漫所欺騙的人,所以我每次先信完浪漫的部分,之後就會被它打破掉」。他也是如此冷眼地對待《康熙來了》里那些神神鬼鬼的環節,「如果你人死這麼多,總共才出現這麼幾個鬼,這是怎麼回事?太爛了,我覺得作為任何一種力量,它們的表現都太不和比例。」這些時候,他是溫和的、nice的局外人——可以陪你嬉戲,甚至可以以此為題材為你講一個故事,但是他自己,並不置身其中,甚至深怕自己置身其中。他時刻以「局外人」來自我要求——「你一定要置身事外,才會有跟別人溝通的能力」。那也是搭檔十二年的小S對他的評價,「舞台下他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非常有距離感」。
▲年輕時期的蔡康永與其身份為上海名媛的母親
蔡康永面前的終極命題是林志玲和小S
小S和蔡康永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親密無間,除了工作場合,兩人生活里交集不多。「我們生活中沒有那麼常常廝混在一起,一直保持一定的距離」,蔡康永對此解釋是,「就是你要保持那個陌生感,才會對驚喜一直有感激之情。如果兩個人太熟,工作上失去了緊張感,我會覺得很可惜。」或許可以這麼說,蔡康永也是小S生活的局外人,「我不是她的姐妹團,我也沒興趣關心她柴米油鹽的生活」,同時他很高興,「她也並不干擾我這種神經病的孤僻生活」。雖然,「各自有災難的時候會互相支援,如果今天出了一個我吃不消的事情,我一定會向她求救」,然而這種「災難」的時刻並不多,蔡康永迄今為止,都在遊刃有餘地面對人生,而另外一頭,大多時候,「小S身邊的支援系統很強健,有先生、有媽媽、有姐姐、有女兒,她不管心靈是什麼狀態,東倒西歪,旁邊都會有人扶著她」。「可是」,蔡康永又說,「可是志玲就是她自己啊,所以我比較希望多照顧志玲。」小S與林志玲兩個人的恩怨,其實和蔡康永這態度有關,對此他心知肚明,「一開始兩個人都是我的朋友,小S才有那麼強的嫉妒心」。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林志玲才是他這部電影除小S外,第二個非她不可的演員——當有林志玲的時候,小S最有戰鬥欲。他是這場戰鬥的局外人,但這場戰鬥成為了他謀劃這部電影的基礎。在過去,他參與每一期《康熙來了》的選題。「製作人沒有喜歡跟我合作,因為我很可怕。他們是看得到我內心緊繃的那一批人。我覺得你一定是繃緊全身的力氣,才能夠娛樂別人」,他很少見的言辭鋒芒畢露,「你以為娛樂別人是你放鬆就可以娛樂別人?娛樂跟任何專業一樣,跟要做好一個洗衣機,要做好一雙皮鞋一樣,都得全身緊繃地來做。你嘻嘻哈哈做節目,觀眾可不會嘻嘻哈哈地看,觀眾就看得痛哭流涕了,那太難看了。娛樂圈娛樂的是別人,不是娛樂自己,你跑進娛樂圈卻想要自己娛樂,那搞錯事情了。」那時,他是繃緊地在陪小S,「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我很少像小S一樣,把《康熙》當遊樂場。因為你在公園遛小孩,小孩去玩,爸爸媽媽在想別的事情,電費怎麼辦,瓦斯關了沒等等。所以你在心裡想今天的東西夠不夠,不夠的話我等下怎麼才能得到。剛才有個問題,遺漏了一個環節,你得把它補上。那個東西是心裏面有一個小抽屜再裝,你需要一個一個把它裝好。」而這次,在他的謀划下,他有了一個也很緊張的小S。她一字一句地背下了蔡康永給到的劇本,「甚至標點符號都不會錯」。進組第一場戲是哭戲,為了不掉鏈子偷偷在吃的面里給自己加了兩管芥末。一場戲演完,小S會用眼神和口型問離自己最近的攝像師,「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她在等待猶如一個世紀那麼長的一分鐘後,看蔡康永抱著雙臂慢慢地走過來,開口對她一定是先肯定和鼓勵,「其實已經收到了我需要的東西,然後我再去鼓勵她,在大家都沒有太累的情況下。即使是很荒謬的,也要鼓勵她」。
▲蔡康永與小S組成的CP,兩個人都從中受益
蔡康永精確地謀劃著這部電影——除了林志玲,男主角金世佳也是為了小S而找的,「金世佳對表演看重又嚴格,近乎吹毛求疵的態度正好可以增強S的安全感」——那個因為和林志玲對戲而有「不安全感」的小S。然而這部配菜精確的電影並沒有取得成功——這同樣也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絕大多數人和蔡康永一樣認為,因為《康熙來了》的群眾基礎,這部電影有著一個基本盤。在我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會失敗的情況下,我們問了關於蔡康永下一部電影的問題。「有沒有下一部電影只是我自己想不想要的問題而已。如果真的想要下一部,我可能把預算壓到低到自己一個人出錢就能拍出來就好了,何必要搞一個大預算。因為這次預算都不大,我已經感受到商業的壓力。下一部更大,我豈不是更累,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更累?」而在採訪的另一個時刻,他說到了幸運這件事。「我多到都已經要到拜拜的地步了。《康熙》成功,我都還覺得沒有那麼荒謬。可是連《奇葩說》都成功了,我就已經覺得要去拜拜了。為什麼你參加的節目就會成?如果這個電影不成的話,那就是正常和真實人生了」。他開玩笑地說,「那就不用去拜拜了。」
文/狠狠紅
非要在十秒鐘之內想出康熙關於蔡康永的回憶,我首先能想到的也就三個:白龍想起自己名字琥珀川的淚點、康熙最後一集回顧將李冰冰名字念錯時的慚愧絕望狀、在聊到跟父親之間關係時的突然哽咽。蔡康永在心底里做的,一直都是在證明自己,和保全體面。
「遜有什麼好?」
在我看來,蔡康永離開《康熙來了》除了真的疲倦和初心實現之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台灣電視行業的沒落。除了錢少辛苦沒得賺,更主要的原因是面子的止損。這本身就是他精英優越感下的直覺投票。
小S在《姐姐好餓》中只落得吃康熙老本這件事,蔡康永一定不是看不到的。在面對第一季差評的時候,小S能做的只是讓大家期待之後的第二季。結果呢?一樣地爛。論老司機風格沒有Ella可愛,論真性情又玩不過何潔。就連她銀幕里的表現也終沒贏過自己在康熙來了里的表情包。這麼看來,不論是小S離開蔡康永的表現如何,還是證明諧星可以演戲這件事,小S都徹底敗了。你除了說小S不論轉行還是轉型都老了,還能說什麼呢?你問我愛不愛他們,康熙十多年,有這麼多年交情的朋友都不剩幾個了。康熙結束之後看到他倆合鏡出現,比看到任何節目都開心,怎麼能不愛。可康熙終究是康熙,他過去就不會再回來了。
論能力,我相信他可以挑一個略有深度的劇本,我不知道他是否有在掙扎這件事。可於情於理,找小S來出演商業圈錢片,都是最明智的選擇。可他是看上去那麼面面俱到,讓每個人開心,這個圈畫到最終自己,怎麼可能沒犧牲就封口的。相較於自己的能力,太過謹慎(選金世佳本身就是顧及演員平均水平的考量之一),瞻前顧後,顯得沒衝勁兒。這大抵就是馬東描述蔡康永沒有上進心的原因吧。
他哪有那樣的精力和勇氣不顧一切。掙脫束縛的證明自己和溫文爾雅的保全體面,這兩個他這輩子最想要得到的東西,本身就是互相羈絆的束縛啊。
可這世界太大,他能達到的,終究是一個人的周全,外面總有殘酷陌生的新世界。從台灣觀眾到大陸觀眾、從電視觀眾到電影觀眾。他面對的總在變,可他沒辦法那麼快地變。
市場到底有多殘酷,一切都看上去那麼水到渠成,可偏偏現實從沒有任何理所應當。首映前似乎整個娛樂圈都在幫他宣傳新片。結果成本5700萬左右,首映兩天仍不到三分之一。現在能否回本都成了未知數。
在談論主持功力的時候,已經鮮有人再去說 《真情指數》和《兩代電力公司》,人們只記得《康熙來了》和《奇葩說》。
而談論導演功力的時候,也不會再有人說UCLA,而是拿《吃吃的愛》說事。
他可以溫柔地對這個世界道晚安,可這個世界只懂得太陽下山天變黑。
他說愛這世界越多自己的愛越豐盈,可這世界只懂得將所有人的愛無限稀釋。
他試圖用盡善盡美變換成內行精英尋找自己,可面對他的地位和慾望終會成為異鄉人。
蔡康永用這電影表達對小S的愛很豐滿,可這禮物的廉價也是他妥協初心的慘敗。
利益不相關1.我現在正在電影院看這個電影刷知乎。。。2.感覺像看了一首歌曲的mv3.玩了兩局王者,一局匹配,一局克隆,都輸了。。。。。。4.最後來了個莊周夢蝶設定什麼鬼5.關於演技,玲玲有嗎?奧對,和朋友先看了加勒比海盜再看的這個片,朋友說看這個片子就想笑笑,可是這個片子還沒有加勒比海盜好笑哎
沒了康熙,我也要許你一個盛世
蔡康永導演的《「吃吃」的愛》終於上映了,2014年底蔡康永就想要拍一部小S和林志玲合作的電影。很多場合里,蔡康永都說這部電影是雙女主,小S都會假裝生氣一本正經地問他:難道我不是唯一的女主角嗎?
蔡康永說小S絕對不會容忍聽到雙女主這三個字,她每次走進片場都要求我們說唯一女主角到場,她門上都要貼「唯一女主角」幾個字。
我們幾乎都能想像到蔡康永這樣說的時候口中的「嫌棄」和眼裡的寵溺。戲裡戲外,蔡康永都給了小S任性的權利。
直到電影上映,我們才看到在蔡康永眼中,小S就是宇宙第一女主角,這部電影就是為小S量身打造,連志玲姐姐都成了她的配角。
康熙12年,蔡康永為小S撐起了一片天空。在康熙中,因為有蔡康永這個定海神針坐在身旁,小S才可以在節目里任性毒舌,隨心所欲。
康熙結束,他用自己的方式給了小S、給了康熙粉絲一份最好的紀念。《「吃吃」的愛》里,康熙里觀眾熟悉的嘉賓一一出演,給康熙這個節目送上一個完美的告別儀式。
毒舌電影採訪蔡康永,問了蔡康永一個問題。
毒:如果大家都覺得因為你太愛小S了,而犧牲了做導演更多的追求,明明去表現更好的機會被錯過,這種取捨值得嗎?
蔡:我覺得是值得的,因為我對人生的定義,其實是你在別人人生留下的痕迹遠超過抽象的成功。
上雜誌封面、得獎、票房數字都是成功,可都是抽象的成功。
你在別人生活里留下一個明確的痕迹,那才是真實的人生。
我這部電影如果賣得很好,我當然會非常感激大家。可是它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讓小S沒有那麼High,那你在她人生留下的痕迹就淡很多。你讓我選,我一定會選一個留很重的痕迹。
簡而言之,相比電影的世俗成功來講,蔡康永更在意讓小S開心。
電影拍完以後,小S看了兩遍全片,開心到不行。
她覺得整個電影看起來好棒,沒有想到她第一部電影可以這麼好哭好笑,她給蔡康永發簡訊表達自己的快樂。
蔡康永就回了她一條簡訊,會不會是你一個人在High而已?
蔡康永說他想要澆一點冷水,不希望小S過度。因為萬一全世界沒有跟她一起High的話,她會不會過度失望,所以就先提醒她。
小S就回,就算只有我一個人在High,我也覺得好值得。
蔡康永想要讓小S開心,但又怕這個世界沒有跟她一起開心,她會失落。怎樣的愛才會想要給一個人全部的周全。
蔡康永曾經說:疼愛小S的方式,就是給她高於愛情的友情。
康熙迷都知道,小S是康永挑上的,因為看了她主持的節目,蔡康永點名要她來。
一個讀書人要融進一檔俗氣熱鬧的節目里,他需要一個介質,於是他找到了小S。
小S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用她的熱情、幽默、惡搞。讓節目充滿了煙火氣。
康熙中,永遠都是她在鬧,他在笑。
如果有非常大牌的節目嘉賓,小S總是大膽提問然後迅速躲避,而她的避風港,就是蔡康永的身後。
小S失戀喝醉酒後在凌晨3點打給康永,他話都不說衣服都穿上就去找她。
小S家暴傳聞滿天飛的時候,媒體打電話給康永求證,他說:「任何真的認識小S的人,都會把她當寶貝,我從不懷疑這點。」
康熙盛典,蔡康永幫小S慶生,五音不全的他哽咽地唱著「無與倫比的美麗」,
蔡康永說:徐熙娣,你永遠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S哭著抱住了蔡康永 。
康熙傳出停播,
記者問到蔡康永,他則回答:
「如果小S不主持,那我也就不主持了」。
小S曾經問蔡康永:「你死了希望我燒什麼給你?」
蔡康永說:「就燒一個紙紮的你。」
這樣我下輩子就能繼續守護在你身旁了。
蔡康永就像電影里的金世佳一樣陪伴在小S左右。
小S身邊的蔡康永,謝娜身邊的何炅,安迪身邊的老譚。這種高於愛情的溫暖陪伴,讓置身其中的女生可以做個肆無忌憚如孩子般天真的人。
越過世俗,走入心底,在動蕩生活里,在明滅的情緒里,都給你最堅定的守護。
陪你在歲月的長河裡,對抗時間。
緣分皆朝生暮死脆弱如露水,唯獨他,是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
愛情和婚姻會被不間斷的柴米油鹽和不知所謂的嫉妒、抱怨擠占。
這樣的友誼成了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極度稀有,才讓人嚮往。
回到電影本身。
蔡康永說他一直想拍一個關於珍惜的小故事,想用電影這種夢幻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都知道蔡康永是溫和細膩的,可是在構造一部電影時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要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去揭示隱藏在其中的意義,還要讓整個故事不落俗套還能引起共鳴,是很難的。
在這一點上,智慧如蔡康永,也證明了導演這個身份不是誰想轉型做就能做的。
電影的劇情是狗血的,甚至一度是無聊的。蔡康永試圖用一場夢境反轉,還搭上了科幻的外衣,可是細節的漏洞太多,讓整部電影散掉了。觀眾無法在這樣不連續的劇情中沉浸進去。
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的評分是6.4分,過了及格線,作為新人導演,這類型的片子能及格也是不容易的,這中間有很高的情感溢價。很多人是把這部電影當成對康熙的告別儀式去看的。
所以,對這部影片不要有期待,就當是去懷念《康熙來了》,去看一封蔡康永寫給小S最美的情書。
影視行業從業者,匿了。
首先,我承認商業電影就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其他回答扯情懷的,我完全不反對,畢竟這年頭情懷都可以造手機。我也很喜歡蔡康永。
開噴,這是一部大爛片。
(這一段只是為了泄憤)有一句我曾經很噁心的話,在我陪朋友看片的時候浮出來,讓我再次品味:選擇蘋果手機,就是為了不想成為那些使用其他手機的人。對,這話很荒謬,自曬自造優越感裝精英,但卻說出一種感覺。在影院里那些受不了的橋段,幾個臉熟,可以博得一堆笑,逼我真的承認這是一個反智的時代了。(泄憤結束)
導演名校畢業,基礎理論應該紮實,情商絕對很高,是一個好人。所幸,這部電影出來,倒是證明了幾件事:1、一個「好人」不一定可以當一個好導演,但一個傑出的導演絕對是一個偏執狂極端的「爛人」。2、AC對不準焦拜託就不要搞那麼多手持,更別玩升格。話說人都會出錯,那拜託「爛人」導演就虐你的AC虐到拍出你滿意的鏡頭為止。3、笑點基本上全部在預告片里了,全片多出來的都是浮誇表演和爛台詞。這也是好事,鼓勵著每一個婚慶短片導演,你們也可以懷揣一個導演夢了。4、做劇本做故事做情節做情緒拜託要做就磨到極致。這部片真正擺渡了《擺渡人》......5、綜藝和電影是兩回事,不分高低貴賤,只是彆強行扯到一起。6、正面的,小S會是一個好演員。利益申明,喜歡蔡康永。謝謝康熙來了陪我吃飯的日子。
回歸正題
1.雖然科班出身,一天不練功,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功,外行知道。2.林志玲演技尷尬,還不如請大S過來演,至少有點噱頭。3.金世佳演技在線,但是也僅僅是在線。票房慘淡他不用背鍋,票房爆表也不管他的事。4.說實話小S挺驚喜的。5.全片的敘事節奏不好,影響觀影體驗。6.請別再說小S被康永寵著,這部電影是蔡康永送她的禮物。這禮物送不出手。7.我買了票,不是為了康熙,也不是因為喜歡蔡康永想支持他。只是心裡對蔡康永的第一部電影其實是有期待的。世事總是如此,希望越大,失望。。8.如果他有下一部電影,我不會去看了。9.我還是依然喜歡蔡康永,喜歡他豆腐嘴刀子心,喜歡他骨子裡住著的那隻惡魔。(非貶義)Ps: 去看的好多一對一對的基佬,我很悲催的坐在了後左右3對中間那個唯一的位置。後面兩個手牽手進來的,祝福你們。嗯,也麻煩你們不要看了我一眼,戳戳對方指指我,然後兩個人給對方一個意味深長心照不宣的眼神。老子看起來是基佬怎麼啦!!!!老子沒人陪我看電影一個人看怎麼了!!!!尼瑪蛋!《吃吃的愛》是一部為小S量身定製的搞笑喜劇電影,其中不乏許多勵志的橋段。在這部影片中,小S再度展現了蔡康永的鬼馬想像力,影片前半部分流水線一般的 把《康熙來了》中的熟面孔,統統消費了一遍。在強烈的角色反差中製造笑點,同時,盡情釋放了小S的搞怪能量,充分捍衛她在諧星圈裡的江湖地位,很顯然,這一部分是特意為康熙粉準備的。小S在這部分中用辛酸與淚水拼湊小演員明星夢的設計,更像是為那些為了上通告而奮力打拚的三四線女星代言。
影片在大部分時間裡,不斷在姐妹情和愛情這兩大核心內容之間切換,使得影片早早的便告別了喜劇片的路子,轉而走向愛情文藝片。但遺憾的是,林志玲和小S這對姐妹間的糾葛情仇,似乎並不那麼動人深刻、婉轉遷回。僅是一次小小的賭氣換來的姐妹幾年不相往來,讓後來的情感勃發顯得有些無力,於是蔡康永又不得不加入一個「花生醬拌面」的橋段,來營造更多的親情羈絆,繼而用小S的絕症,來讓姐妹重歸於好,最後緩緩端出「親人就是最好的禮物」這碗人生雞湯。影片最後,調皮的蔡康永再一次跳出之前的空間站世界,用一個反轉讓小S的身份再次發生轉變,從面點老闆娘到遊樂場的員工,又一次回到了現實之中,並且將之前充滿遺憾或者意猶未盡的故事進行了補充,讓影片的愛情部分得以圓滿。最後金世佳飾演的51號,有點像蔡康永自我的比喻,不論小S如何做她自己,他都會永遠默默地守護在她身旁,在他儘可能的保護下,為小S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太空夢、古裝夢、愛情夢。就像這部電影的英文譯名《DIDI"s Dream》,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蔡康永為小S營造的一場「美夢」。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算是蔡康永的另一個職業成品展示。不管《吃吃的愛》質量如何,這部電影至少做到了「輕鬆」二字,勵志又不至於太苦,深情又不至於太悲甜蜜又不至於太膩,元素很多,是缺點也是特色,這也是「康熙」的精神,不用太上綱上線,把這當場夢就罷了。蔡康永送給小S和康熙觀眾的禮物。如果沒有康熙,蔡康永,小S,這是一部爛片。而康熙粉會在裡面發現曾經做客康熙的GiGi,張立冬,梁赫群,大根,小鍾,hold住姐, 高山峰, 馬國賢,阿偉,威廉, 陳漢典,小優,沈玉琳,陳為民,利晴天和趙正平等等,康熙滿滿的回憶
蔡康永,用了一年時間拍《吃吃的愛》,只是為了告訴你,你看的電影是假的,而你的人生是真的。
表面上看,這是個治癒和救贖的故事。單純努力的上官娣娣拯救了醉生夢死的許春梅。
實際上,這是蔡康永意淫的一場完美告別式。
有期《奇葩說》,黃執中說得好,要離開的絕症病人,想聽的不是你有多麼捨不得我,離開了我,你會多難過。
他們想聽的是你來告訴我,我這一輩子都做成了什麼,我來人世這一遭已經夠了。
而《吃吃的愛》就是這段話的真實寫照。
上官娣娣告知男友自己得癌症時,說我走了你不能哭;走之前人生成就已達成,得到姐姐上官玲玲的肯定;最後還用自己熬了一鍋雞湯,順帶拯救了許春梅的人生。
從通知時的勸慰,到離開時的體面,再到收穫的懷念,一切都是那麼完美。
「康」「熙」二人牽著手,背對觀眾,在一片漆黑中的退場,並不是蔡康永心中真正完美的告別。
他想像自己的朋友一樣,開一個告別式party,讓大家笑著玩著,看到自己離開,然後好好活著,認真生活。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嚴肅八卦說最後的15分鐘,可以為電影加上整整1分的原因。
如果非要評價電影好不好看,我必須承認小s有用力過猛的慘劇,但她確實也有拼了老命的勁頭;
我必須承認蔡康永導出了絕症、失憶的狗血劇情,但他也確實有鬼馬精靈的小小心思。
其中之一,是蔡康永把現實與電影完全對調。
嫁入豪門的小s,有了平凡而貼心的男友扣子;
小s和林志玲這對「冤家」,演起了姐妹世紀大和解;
被小s欺負的十八線藝人,紛紛翻身做了主人。
只有夢境中的許春梅像極了現實中的小s。受過情傷,愛喝酒,愛放縱,有一點sex,有一點壞,有一點小叛逆,還有一點小可愛。
這樣的對調,把小s從現實中抽離出來,為觀眾呈現從未看過的她。
小s站在檯子中央唱《小丑》的瞬間,我腦中閃過各種康熙表情包,和她安靜的面容一對比,悲從中來。
其實電影里的那些橋段,一點都不誇張。《康熙》的十八線小藝人,為了接通告,連馬糞都吃過(小甜甜)。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過山車一樣出現在我眼前,我承認我中了一點情懷的毒。
所以,如果非要為這部片子打分,
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得到基準分6分,
最後15分鐘加1分,《小丑》加1分,金世佳男友力加0.5分;
狗血橋段扣1分,演員用力過猛扣0.5分,過渡旁白扣0.5分,
總評6.5分。
不要對它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也不要跟風貶低打壓。用蔡康永的話來說:
電影,就是電光火石,如夢泡影。
康熙十二年,再見。
以上。
康永哥的電影處女作《「吃吃」的愛》上線了,開始所長還以為是個美食電影
看到有網友在影評網站,說英文片名《Didi"s Dream》有點猥瑣
看到英文名所長才發現,這部電影明明就是蔡康永給小S圓夢的作品嘛——徐熙娣的夢
真愛粉去看過之後,表示對劇情不予評論,反正就是去看了一個《康熙來了》番外篇,常見的通告藝人面孔都在電影里出現了,陳漢典、沈玉琳、趙正平、梁赫群、小鍾、謝依霖、小甜甜……
但最大的看點還是林志玲和小S,愛恨糾纏了12年終於有一集番外是專門演出她倆「撕逼」的了最早林志玲出現在《康熙來了》是在2004年的3月,那時候的林志玲身份還是一個普通的名模
那時候的小S還會和康永哥一搭一唱誇她很美、很像大明星
一起同框走台步被秒成哈比人也一笑帶過,就羨慕她們這些名模可以長這麼高
但是萬萬沒想到,到了04年底的11月,林志玲再次來到《康熙來了》的時候,已經成了當年最火的女明星
也是從這集開啟了小S單方懟林志玲不停的梗~(記住志玲姐姐這時候的臉,後面開始就要變了哦)
再次等到林志玲上康熙來了,是06年的5月份,單說臉,林志玲基本上完全沒變
可是小S的臉卻能看到法令紋稍稍變長了一些
這一點點也不足以說明什麼,亮點還是在志玲姐姐身上,因為這期節目錄製是在她墜馬事件之後,你們看得出她的胸有什麼變化嗎?
再出現在節目中又是2年後,08年7月和導演吳宇森一起去宣傳電影《赤壁》,據說為了和梁朝偉站在一起需要狂減肥,要讓臉看起來瘦一點
要不是所長同一天把她去過《康熙》這幾期都看了,還真是要信了她!
減肥減到蘋果肌變鼓這事,也是不怎麼常見呢(明明就是填充了)
視頻資源畫面太渣,小S的顏值變化實在看不出,就不放圖了,咱們接著往下扒~
隔年(09年)12月,和周董一起來宣傳電影《刺陵》,兩個人先是玩起了不熟的梗讓大家笑一波
之後就推了大特寫給志玲姐姐,簡直美出了新高度,剛紅的時候略顯乾癟的面部,整個彭了起來,這飽滿的蘋果肌配上齊劉海,簡直不能再少女了
而小S的法令紋則是又變深了一些
如果說從《康熙》開播小S就在逐漸出現衰老跡象,那麼林志玲就是逆生長的代表人了,難道就真的沒有她也出現衰老跡象的畫面嗎?其實還是有的~
2013年林志玲和黃渤一起來宣傳電影《101次求婚》時,蘋果肌下垂和嘴邊溝紋就很明顯了
可不是正常的表情紋哦,所長又截了一張沒表情時的正面圖
教大家一個小竅門,在看自己面部是否下垂的時候,看側臉更有效,所以志玲姐姐的嘴角下垂側面看起來更嚴重一些
而老對手小S雖然紋路還在繼續加重,但是請珍惜,畢竟這是她倆在《康熙》同框畫面里顏值好看的最後一次了
志玲姐姐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康熙來了》是在2015年12月,依舊是作為專訪嘉賓
康永哥計算了一下,除了第一次是以名模的身份來到節目中,之後都是以大明星的身份到來,並且其中3次是錄製了上下兩集專訪,另外3次是宣傳電影作品,real厲害~
並且這一次還被認真的感謝是12年來被提到最多次,本人卻不在場的明星了
我們也是要感謝長壽綜藝《康熙》的陪伴,以及在它鏡頭下真實記錄了明星們顏值一次次的變化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志玲姐姐這一次的變化被更清晰的記錄了下來,比起兩年前,再次逆生長,少女般飽滿的臉頰,嘴角不再下垂,加上可愛的動作神態,就說她30歲合不合理
側臉看,比10幾年前的她還要年輕飽滿
而小S卻比12年前看起來胖了、老了……
當然她的身材還是保持得很好,並且這12年來給大家貢獻了那麼那麼多的表情包
以及她和康永哥在觀眾的見證下多年不變的友誼
雖然《康熙》停播了,小S的演藝事業發展如何還是未知數,但希望她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畢竟我們喜歡的,是那個光芒萬丈、自信到盲目的她~
-
利益相關:康熙死忠 當初還寫了頭七文康熙來了停播,你有什麼感觸? - 知乎
情真意切,看一下啦 :)
對康熙沒有太多情感的民眾可以不用看這部片子。說實話,我不覺得這是ucla科班出身的一姐端的出手的作品。
但我覺得追了十年康熙的你看了,肯定會哭。
到後幾年,愛奇異上到處都是唱衰康熙的人,講徐熙娣狀態不好,講康熙越來越無聊。
可是,康熙一直以來是以無聊著稱的啊。
一群寂寞鬼天天指著過活的泡麵綜而已,你還想它變出什麼意義給你看啊。
電影預告片出來,我就預感到會撲。
高山峰帶墨鏡是怎樣,覺得大家就認不出來了吼。
gigi穿了那件被徐熙娣說很像人妖的軍裝。
趙哥感覺皮膚狀態還蠻緊繃的么,是不是又有拉皮啦
沈玉林還紅鯉魚綠鯉魚與驢咧,驢你媽啦。
預告片早就顛來倒去看了個遍,幾乎把笑點都剪進去,所以到電影院看的時候actually很乾是沒錯啦。
但卻莫名覺得欣慰。
junior出來的時候我們兩個人都突然想不起他的名字,沉默了好久。
這些綜藝咖名字本來記得比小學同學的名字還要熟。
可大陸現在家家戶戶都吃的起百八十個茶葉蛋,而台灣綜藝的黃金時代早就過去了。
康熙來了停播那陣子,無聊的時候開沈玉琳的咖喱便當出來看,發現還是很好笑,離開了《康熙來了》原來也不會死嘛。
不過就是點寂寞,不知道趙正平雙眼皮會不會變形了,啊金剛芭比還有沒有和保姆泡澡,郭彥甫鞋墊有比較高嘛。
節目本身沒有意義。
是它陪伴你的那些時光讓它具象化,生出意義來。
很多人一向靠康熙抵禦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康熙停播之後,舒適區突然消失,很大程度上我們都需要一個確確實實的鎮靜劑。
在這個層面上,吃吃的愛算不得上乘的電影。但卻算是蔡康永給康熙來了觀眾的一個交代。
平行時空里,這些B咖都變成了很厲害的角色。
也許在那裡,安均燦還是嘴超賤,張克帆還給歡歡唱歌,ma媽媽的尺度和她頭髮的蓬度一樣驚人。
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樣子。
那些你喜歡的藝人都有好好發展哦,你也一定可以的。
所以就算我知道拿情懷架佇在一部電影之上是有失偏頗的。
我真的沒辦法對這部片子說什麼狠話。
因為我的青春糊爛又沒勁。
康熙來了已經是裡面最精彩的一part了。??
-也許是過於關注康永哥了,看他和小s為電影宣傳上了那麼多節目,覺得有點疲勞轟炸,差點就逆反不看這部了。
但鬼使神差的,還是進了影院。看花生醬拌面,想起康永哥在《拜託吧冰箱》里點過的潮汕甜酸拌面,那是爸爸小時候帶他吃過的味道。
親情里,父母見過我們最「沒出息」的樣子,事事依賴,也曾一一滿足。這大概讓他們驕傲的同時又擔憂--當親子間不再適用滿足與被滿足,依賴與被依賴,該怎麼辦呢?
而這一天總會在我們充分準備好以前來臨,慌亂下我們急於肯定自己,似乎超出順從,仍被接納才是被預設的、必須苦苦尋求的安全感,為此不得已互相傷害折磨。我們倔強又內疚,想要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訓告誡他人,但也許任何人的成長還是繞不過這段「彎路」。
我們在別人的夢裡反覆沉浸後再反覆醒來,似乎悟到了很多,卻依然在現實面前束手無策,或醜態百出。
安慰的是,大概我們多少總有別人的影子,擁有全然一致的夢境也許很難,但愛過痛過的體驗卻容易感同身受。沒看 應該也不會去看 去豆瓣搜了搜影評 沒有人罵金世佳(相反還有誇的)我就放心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黃子韜的說唱水平?
※韓庚現在在娛樂圈什麼地位啊?
※如何評價「波瀾哥」簽約當網路主播一舉?
※如何評價楊宗緯的歌曲《初愛》?
※如何看待《明日之子》裡面毛不易寫的《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