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為什麼不再去創建一個自己的美好世界讓我們過去呢?
為什麼釋迦摩尼要引渡我們去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做教主,他為什麼不再去創建一個自己的美好世界和阿彌陀佛一樣,讓我們過去呢。
釋迦牟尼佛不是世界的創造者,而是覺悟者。
世界的形成,靠的是種種因緣、條件的聚合,而不是某個主宰者的創造。
有沒有美好的他方世界呢?有,大乘經說的十方凈土。
為什麼佛不讓我們過去呢?實際上,佛想讓眾生都過去,但做不到。因為過去憑的是眾生的業力、願力,不是憑佛的意志。佛把舟車都準備好了,眾生只要登車登船,就可以過去,但是眾生不上車,不上船,佛也沒有辦法。佛不能化導無緣,不能盡眾生界。
所謂的車,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是車,無論是羊車、馬車、牛車,都可以從苦難的世界到美好的世界。
所謂的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船。這六條船是連在一起的,上了一條船,就等於上了六條船,就可以從生死的苦海,到不生不滅的彼岸。
實際上,不生不滅的彼岸,並沒有離開生死的苦海。只因為上了大船,也就沒有陷溺淪沒在海中的恐懼了。
另外,此娑婆世界,是不是就充滿苦難呢?也不一定。在眾生的眼裡,自然是充滿苦難。然在螺髻梵王看來,清凈如自在天宮。世界如何,也是依眾生的差別而成的。
並不缺乏美好世界,缺的是美好心靈。
見過一個說法,不記得出處了。
諸佛開會的時候,一致認為咱們這個婆娑世界罪孽太重,壓根就沒有度化的價值。誰也不願意來這裡降世。
就悉達多實在,說婆娑世界雖亂,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我去試試吧。
結果他住世為釋迦牟尼之後,真的就度了一大批人。阿彌陀佛一瞧,這是個生意啊。就跟釋迦佛商量,你看你已經把腦瓜清醒的度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這些大部分除了念佛啥也不會,讓你教還不夠著急的,不如打包給我吧。
釋迦說好吧,於是就涅槃了。
然後就有人來知乎提問為啥釋迦牟尼不帶他走。
您考慮過阿彌陀佛的感受么?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眾生自業自作自受,而且在沒有見苦知苦前,其實目下所在之地就是自己覺得最舒服最適合的地方……所以不是佛不想,而是他實在做不到,做到了,眾生也不會真的想去,即使去了也會把那美好地方變得跟自己一樣糟……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是佛土不凈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凈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凈。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凈。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凈。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凈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凈。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凈悉現。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凈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凈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凈便見此土功德莊嚴。當佛現此國土嚴凈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智者大師《 觀無量壽佛經疏 》言佛土有四種: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
- 其中:凡聖同居土又分兩種:凡聖同居凈土、凡聖同居穢土。
下三品往生之樂世界之人,生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
對此印光大師也有過說明: 極樂四土,帶業往生者居同居。斷見思惑者,居方便。破無明者,
居實報。無明凈盡者,居寂光。又實報,約所感之果報說。寂光,約所證之理性說。本屬一土,講者冀人易曉,故以分證者屬實報,滿證者屬寂光。實則二土中,俱有分證滿證。文鈔中亦詳述之。同居雖具三土,而未斷惑者,止受用同居之境耳。雖屬帶業往生之人,不可以凡夫定名之。以皆得三種不退故。
凡聖同居,方便有餘二土,乃約帶業往生之凡夫,與斷見思惑之 小聖而立,不可約佛而論。若約佛論,非但西方四土,全體寂光。即 此五濁惡世,三途惡道,自佛視之,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盧遮那, 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遍一切處之常寂光土,唯滿證光明遍照之毗盧遮那法身者,親得受用耳。餘皆分證。若十信以下至於凡 夫,理則有而事則無耳 。
- 所「生」何土,皆是自業所感。凡聖同居土, 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
- 方便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尚余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
- 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果報國。為斷除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系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
- 常寂光土,為斷除根本無明之佛之依處,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
所以不是佛不創造美好的世界,而是眾生各據本業,自然「投生」,不同「佛土」。
釋迦摩尼佛之實報無礙土,你自己隨時可以「過去」,只要當下得證「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菩薩位」。當下即「生」
不是佛不讓你過去,是你自己不過去。
維摩詰經裡面有解答。諸菩薩成佛時的佛土依菩薩願力所化,眾生按業力牽引投生不同的佛土,要投生極樂世界,則需要滿足凈土經典上所說的要求。釋迦摩尼佛的佛土為凡聖同居,凈穢同在,聖人眼中的釋迦佛土如極樂世界一般清靜,凡夫眼中的釋迦佛土就是我們現在看的樣子。正如盲人看不見太陽的光芒不能責怪太陽一樣,凡夫看不見釋迦佛土清靜也不能怪釋迦佛。經文見《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因為凈土這類思想和印度文明的神學是不兼容的
輪迴轉生,生生死死流轉。無數的生命的形態破滅又以另一種生命形態再生,分段生死轉換不息無有常樂我凈,更別提永生永福的一神教永恒生死觀了。
印度教是永恆輪轉模式,即使是信仰三相神,並且通過瑜伽前往靈性星宿,以後還是要輪轉到這個痛苦的物質世界的。
而佛教,釋迦牟尼本人認為受生最苦,一切哪怕是往生到最幸福的世界,一想到以後也會失去就痛苦的不得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所以佛,不會讓眾生追求往生。就好像在熊熊燃燒的大宅中,逃不出來的人,在一個暫時清涼的房間里品嘗哈根達斯。臨死前的一小段安逸時光而已。
而總持常見神我的印度教都沒有發明凈土,以諸生最苦,涅槃最樂的佛教卻在中國出現了凈土思想。
很明顯是在西域抄襲了一神教,轉進到不知道佛教底子中國瞎賣,終於在會昌滅佛之後成為大乘佛教主流。
因為法藏菩薩替十方諸佛已經攻克了「普渡眾生」的技術難關,十劫以前,法藏菩薩在兆載永劫修行後宣告成佛,建立了法界中最極殊勝高妙的無漏報土——西方極樂世界,接引一切九法界眾生平等往生,以彌陀超世弘願,令生極樂凈土眾生速成佛果,在《凈土三經》中已詳盡宣說。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言:
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眾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剎最為精《法事贊》言:
歷劫已來未聞見 西方凈土寶莊嚴此是彌陀悲願力
無衰無變湛然常又說:
彌陀佛國真嚴凈 三惡六道永無名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又說:
到彼華開入大會
無明煩惱自然亡三明自然乘佛願
須臾合掌得神通《般舟贊》言:
佛與聖眾身金色
光光相照心相知相好莊嚴無殊異 皆是彌陀願力成十方諸佛皆有自己的報土,但是其攝受眾生是有根基選擇的,而且沒有發願接引我們這樣的濁惡凡夫直入高妙報土的誓願,而極樂世界不僅超勝十方諸佛凈土,而且眾生往生非常容易,沒有根基的抉擇,沒有門檻,任何眾生做的來!
故十方諸佛都咨嗟稱讚彌陀名號與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祖師云:
教網所不能例,剎土所不能收!方法簡單: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疏 ? 玄義分》: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疏 ? 玄義分》: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觀念法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禮讚》: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觀經疏》「正定業」之文: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觀經疏》「念佛延促」之文: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
《法事贊》「果得涅槃」之偈:
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千劫萬劫恆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往生禮讚》「十地自然」之偈:
六方如來舒舌證 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 十地願行自然彰《法事贊》「六識自悟」之偈:
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駕神通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十方眾生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即是位登不退,必然速成佛果,雖然外現聲聞菩薩等形象,但皆是內懷佛德,受用同佛!不需要再經過長時苦行,再自力斷煩惱,而是猶如毛塵水流入大海水,自然具足鹹味,自然斷盡一切無明,即「六識縱橫自然悟」、「十地願行自然彰」!
此皆是彌陀願力令眾生自然而然成就,沒有絲毫做作。】【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是在娑婆世界流行的教條,已經不適用在極樂世界的情形!我觀釋迦牟尼佛土清凈,譬如自在天宮。
這個世界是業力感召形成的,不是釋迦摩尼造的世界再把我們集中過來。
說個玩笑吧,一個人坐飛機,飛機出事了他祈禱上帝要死死我一個不要連累其他人。上帝說我把這麼多應該死的人集中到一個飛機上容易嗎。
就是這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業力才使我們投胎到這個地球上。全宇宙有那麼大,有生命的星球也是無數。
阿彌陀佛有極樂凈土,我們業力重投不到那裡,但阿彌陀佛給了直達車票,釋迦摩尼把車票(凈土法門)拿了出來讓我們修。
釋迦摩尼自己也有凈土,但是我們業力重看不到,去不了。現在的人還能知道釋迦摩尼的佛法,再過些年佛法滅掉後,出生的人連佛的世界都不知道了。
佛陀是徹底的覺悟者,他並不是萬能的神。
釋迦牟尼不是造物主,他從來沒說自己創造世界,從來沒說自己掌控世界。他只說這個世界苦,然後指引想出離的人如何離苦。
建議題主閱讀以下經典:
維摩詰所說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法寶壇經心凈則國土凈,所以要修心,心修好了,就是在極樂國土了。心修不好,並無一處是極樂。佛祖教我們修行,就是在建極樂國土呀。
因為極樂世界是世尊涅槃以後部分佛教徒的幻想,苦集滅道是世尊親自說的正法,如果世間有那樣的完美世界,還修什麼佛法
這麼好的世界都快被糟蹋完了,再給你移民換個地方糟蹋啊?環境並不是主要問題,人才是。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清凈的,只因眾生五蘊粗鄙,所以見不到。比如淫念,嗔恨心常隨我們的心,我們能做到不隨它轉動嗎?做不到,所以,看不到啊。所以,只看到真的可氣,真的可美,真的性感。。。妄想妄立,自遮眼目。
就算佛陀以願力建立了一個美好的世界,以我們現在娑婆世界大多數人的業力,我們還是去不了。所以還是珍惜當下,精進修行來得實在。
不能。這就好比高中老師能建立一個大學讓自己的複習高考的學生都過去就讀嗎?不能。同樣,眾生沒有「覺悟」(知識儲備不夠),就上不了「大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