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使用者優先選擇關注財報的哪些部分?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財務造假的背後,欲參與更多「財務造假」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不同的財報使用者(包括債權人、股東、社會公眾等群體),獲取財報後會優先關注哪個部分呢?


謝邀,看到有好幾個答主在鼓勵看現流表鄙視利潤表

那麼做個風險提示吧。

真的不要迷信現金流量表(CashFlow)。

現金流量表最主要的問題是門檻高。本來會編的人就不多,更別說編的准。對於大部分民營企業/小事務所,讓他們編出發生額不是負數的CF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不要強求太多。

此為其一。

我還在四大的時候,經理看報告的時候會隨手在CF上面圈8個以上的數字,現場給我一個計算器讓我當場根據主表、附註及少量輔助說明算出CF上的任意數字。如果我當場算出來的數字和報告上有超過1塊錢的差異,直接就把報告扔回去了,預約明天再面Q吧。

我在被老闆Q的時候,扔回來的報告是長這樣的:

我在回復老闆Q的時候,需要寫滿一頁紙,這頁紙寫到一半是這樣的:

你以為這樣是我在自誇我的CF編的天衣無縫么?

不是,即使是這樣,我依然覺得我的CF編寫算不上嚴謹。因為CF本身,就是用非現金銀行科目拼湊而成,而其中關鍵的關鍵,就是剔除Non-Cash部分。

捫心自問,有多少人編的cf兩年數字變化可以用業務經營上的實質性變化來解釋。有多少人的收到/支付其他是用來扔垃圾的。你如果剔不幹凈,你就很難解釋。

譬如大部分工業企業是票據收款後馬上背書給供應商用於付款,但是能做到剔除這其中交易金額的公司/事務所恐怕少之又少。誠然你可以說票據也可以用來付現,但是我想一個都是用資金交易的工廠和一個都是用票據交易的工廠是不一樣的。

譬如我們之前見過的種種財務造假,在CF方面都是無從發現的。同一筆錢兜兜轉轉,甚至不需要錢,同時消掉了資產和負債,或者把流動資產轉移到非流動資產,在會計造假上輕而易舉,而在現金流量表上就可以表現得非常亮眼。

事實上目前通用的現金流量表本質是:解釋本年報表與上年報表的差異及原因,充其量只能作為解讀資產負債表時候的風險提示以及順便說明一下成本結構。

現金流量表本身就是通過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間接計算而成,如果利潤表不可信,那麼現金流量表只有更加不可信。

只有真正用現金流水序時賬編製的現金流量表,我覺得才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此為其二。

而一直被其他答主詬病的利潤表,因為每個科目都非常容易判斷理解,並且經過反反覆復的準則更新後,要造假或者錯誤使用也並不容易。

事實上利潤表非常容易做同期比較和細化分析,利潤表可以說就是為了做同期分析而定製的準則,而CF和Balance想要做同期分析則相當困難,你要解釋為什麼本年收入/成本/費用比去年增加或者減少必然會涉及到業務方面的原因。而Balance,則有八百多種原因,什麼稅務局處於業績指標控制的考慮拒絕收取更多稅款導致本年應交稅金較去年增加啊,什麼公司財務部出於預算控制的原因暫停了員工報銷導致其他應付款增加啊BLABLA,而周轉率的計算,更是槽點無數。

我每每寫周轉率的變化都會涉及到對周轉率計算公式的吐槽:……由於XX市場行情變化,本期採購/銷售金額大幅增加/減少,較上年同期提高了A%,本期期末數據也反映了類似比例的變化,但是由於周轉率的計算具有較強的滯後效應,鑒於前年的期末餘額較大,導致本期的周轉率變化較小……

因此,利潤表是各大經理老闆常規出Q之處,但凡稍微有點出格的數字都會被Q到死。以下是某一個科目被Q現場:

此為其三。

最後回答題主問題:

一般我們拿到報表只會計算常規的財務數據——正是《財務成本管理》中你學到的那些。

無論是管理用報表還是一般財務數據計算都是非常好用,結合同行業數據則效果更加明顯。

但是無論你如何努力,你所能看到的,無非也還是一個粗粗的輪廓和框架,無非也還是企業希望你看到的數據,無非也還是財務報表的本來意義。

如果你想用同一套報表的另一個數據來替代一個數據,譬如用經營現金流量凈值的增加來替代凈利潤,那麼我想,無論這套報表的質量是高還是低,都可能對你造成額外的誤解。


首先同意樓上不同報表使用人關注的內容不同,不同的人對報表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盡量說一下通說的觀點

從幾個層面闡述這個問題:

1、財報到底應該反應什麼

首先是報表到底要反應什麼,資產負債表按照流動性進行劃分反應的是資產負債結構以及公司經營到現在的業績沉澱情況;利潤表反應的是當期的經營情況以及經營情況的具體形成原因,對於非財務人員要說的是,資產負債表是時點數,即某一時點的資產負債權益情況,利潤表是階段數,即某個經營年度或經營區間的經營情況;所有者權益情況反映的是股東權益相關的一些問題,最後是現金流量表,這個反映的是當期的現金流情況,是很重要的一張表,一般來說比較難造假,但一般也很少企業財務能把這表做的完全正確,大部分現金流量表的質量都不高。

2、看報表的鉤稽

最簡單的就是資產=負債+權益,是否相等,有些粗製濫造的報表這樣一個簡單的數據都不相等,然後看利潤表是否未分配利潤行程鉤稽,如果鉤稽不上是有分配還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再看間接法現金流與利潤表、直接法的經營性現金流是否鉤稽,還有一些大致的變動因素的數據是否鉤稽,這些主要是大概判斷編表人的水平。

3、看報表的波動

做為一個財務從業人員,我首先會考慮一下我這次看報表的目的,然後結合目的再有所關注,首先看一下總體趨勢,一般我會從利潤表開始看,首先是前後兩期的差異有多大,然後看看與收入對應的應收、預收有多大差異,與成本費用的趨勢是什麼樣,然後看看可能藏住費用的幾個科目有沒有比較大的變化,例如在建工程、研發、存貨(趴在成本里)等等有沒有大幅的變化。

另外,在看資產負債表的波動情況,前後期的波動如果較大,需要考慮與這個科目變動大相關的數據是否合理,有沒有人為干預報表的目的與可能性。

4、看報表的結構

例如各類資產的流動性、資產負債率、短期償債能力等等,這類內容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理解,不能見山是山,要考慮企業的周期、同行以及諸多的內部因素,找一本注會教材結合一兩個公司的例子就能看明白。

5、看報表的趨勢

對於報表的趨勢,需要至少3年的財務數據才可以進行趨勢判斷,與結構類似也需要考慮環境因素等等,同時趨勢要結合上文提及的內容綜合考慮,看是否有相悖的情況,是否與實際情況存在衝突的趨勢。

先寫這麼多,想到再做補充。另外建議看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83991的內容,也是對此問題的另類思考。


我覺得有些回答太專業了。

報表使用者會優先選擇關注財報的那些部分?這不廢話么,當然是利潤、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了(排名有先後),這是正常人的思維。如果再專業一點會看現金流量表,可能還會把現金流和收入利潤做個對比什麼的。

現在的問題是 「不同的財報使用者(包括債權人、股東、社會公眾等群體),獲取財報後會優先關注哪個部分呢? 」

債權人關注什麼?利潤和償債能力(包括變現能力,債產負債率等等);股東關心什麼?這個要分大股東還是散戶或機構:大股東不在意,因為報表就是按他意思來的。機構按說什麼都關注,但有一點最重要,不論什麼信息,他要第一個知道,如果他不是第一個,他會很生氣,連看你報表的興趣都沒有。散戶(賣了股票就是社會公眾)其實不太關心利潤,他們有時連報表都不看,但對小道消息很有興趣,併購啦,重組啦都是最好的禮物。

其實大夥都關心利潤,報表的其他部分都不是很在意,什麼?你說利潤是假的?無所謂呀,利潤都是假的了,那報表還有真的么?那就更不用關注其他的了。

最後舉一個案例,聊聊公司要併購時,財務人要關注什麼。

某公司要併購一家互聯網公司,該公司聲稱2015年收入3個億,利潤1.5億,產品不少,有企業軟體開發的,有網路遊戲,還有遊戲平台建設等等。報表很好看,結構也合理,我們能相信么?當然沒那麼簡單。先關注現金流,收入3個億,銷售產品收到的現金一半不到,大部分都是應收款,再賬齡大部分不到半年,心裡就大概有數了。再分析收到的現金,有一部分來自大公司大企業,產品是企業軟體開發,查銀行流水,有正常流入,和賬也能對上。還有一部分是遊戲充值的收入,很散,筆數不少,但近半年有多筆大額款集中進賬。

就上述的信息加上其它盡調的材料得出初步結論:企業軟體有一定市場競爭力和穩定的現金流,但收益佔比不高,網路遊戲和遊戲平台有收入、有利潤,但部分收入來源不明,過於集中,有操縱的可能。初步估計3個億收入,有一個億可能是真的,利潤不過2000萬。

你以為這併購就此黃了?相反,生意還是談成了,不過標的原來是30億,現在變成了2個億而已。


很多作家著作等身,本人作為曾經的上市公司大表哥,則是報表等身。做了這麼多年的報表,有什麼心得呢?

從散戶投資者的角度,以報表編製者的身份,講一下如何快速(十分鐘內)瀏覽一家上市公司的年報:

=====================================

作為一個做了十年上市公司報表的「大表哥」,最近看了幾十份年報,從報表人員的角度,談一下如何高效、快速的分析年報中最核心的數據。

當然會有人說,簡單啊,看F10啊。其實,我做報表的時候,就經常為了F10里的數據好看,刻意去做一些修飾(本文不討論這種修飾的正確與否,只是讓讀者能跟著我去反推出這類修飾,從而看到真正的經營狀況),所以不要被F10里的指標迷惑了雙眼。

一份財報,通常洋洋洒洒上百頁,沒有任何會計基礎的人,如何去看懂啊?那就是本文的目的了,報表人員在做表的時候是有套路的,那麼反其道而行之,就能最大限度還原真實情況了。

今天是2017年6月2日,我就以0602為例,實現十分鐘抓住這家公司的核心數據,並評估其地雷情況:

一、重要提示和簡介(2分鐘)

瀏覽一下該公司基本狀況。

一定要看一下年報里該公司自己提到的主營業務以及面臨的機遇和風險,通常情況下,機遇是噱頭,風險卻是實打實的,很可能已經發生或者小範圍準備發生而沒有告訴你。

該公司在年報里叨叨半天核心競爭力,但是並沒有看到幾個拿得出手的案例,所以要留個心眼,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到年報里看。

二、主要經營情況(3分鐘)

在這一部分,通常會有最近幾年的經營情況對比,這裡的變動值及年報中提出的原因解釋最有意義。通過變動原因解釋,我們明白該公司產生了收購。變動原因看到現金流量即可,後面的不用看。

收入成本分析部分,要仔細瞥一眼,尤其是分產品、分業務線條的營收佔比,可以輕鬆地知道他家到底是幹什麼的。比如這家掛著互聯網+、智慧民生招牌的企業,實際主要營收來自軟體、智能化和智慧民生,並且從毛利率來看也大體知道了各業務的盈利情況。

可能遇到的風險這一節,是應該仔細看的,一分鐘:

在此可以發現政策風險是第一大風險,平時觀察消息的時候就要留意相關行業的政策變化了。

其他重要事項,可以走馬觀花過一遍,我們在「委託他人進行現金資產管理的情況」一欄發現了理財情況,由此可見,這家公司現金流狀況比較好,初步判斷基本面比較不錯。由於中國當前經濟不景氣,效益好的公司通常會選擇購買理財產品作為保值增值的手段,效益不好的就顧不上了,忙著拆了東牆補西牆。所以看到一家公司的年報上有金額不菲的理財時,一般基本面不會太差。

繼續往下看,看到實際控制人的拓撲圖:

看到這裡可以知道該公司的實際後台,原來是上海國資委的企業,就不用擔心莫名的垮颱風險。幺蛾子基本不會出現。

有人喜歡看股東情況,我一般不看,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額外拿出一分鐘過一遍股東。看看有沒有熟人。

我通常直接跳到財務報告部分了。

三、財務報告(5分鐘)

財務報告一般只需要看合併口徑即可,母公司口徑無需搭理。

資產負債表(1分鐘)

關注以下指標:

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在建工程、存貨(庫存商品)。

F10里會有貨幣資金在流動資產的佔比,這裡有個便捷方法,看貨幣資金和應收賬款的簡單比例,通常貨幣資金比例越高越好,但某些行業應收賬款額外多,這種行業就要關注一下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和貨幣資金差不多甚至更多的時候,基本可以認定現金流比較差,而且存在著壞賬風險,一般情況下,除非有特別理由,壞賬準備不應低於應收賬款總額的十分之一(不絕對,滿足該數量級即可),再對比一下凈利潤,如果應收賬款的十分之一遠比利潤高,而且該公司有做大業績的主觀意願(比如連續兩年業績不好,或者剛剛盈利),幾乎可以肯定壞賬準備少提了。通過附表可以看到,壞賬準備大約是應收賬款的二十幾倍,又考慮到新增合併公司,勉強說得過去。

在建工程里是魚龍混雜的,如果這家公司的在建工程金額巨大,則存在為了保證利潤未轉資的事項。該公司在建工程很少,不存在這種情況。

零售企業的存貨(庫存商品)是需要單獨看的,最好是能大體了解到平均單價。如果存貨遠遠高於利潤甚至收入,那他家的利潤太容易通過存貨成本來調節了。該公司不存在這種情況。

利潤表(1分鐘)

主要關注點: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

收入和成本能比較容易得出毛利率情況,以及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否真的盈利。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公司的利潤是正的,但收入減成本卻是負的,這都存在著通過其他項目調整的可能。

一般行業,管理費用通常不應該大於收入的十分之一(數量級,差別不是非常巨大即可,該公司大約八分之一),如果遠遠超出,這家公司的管理模式肯定是存在問題的。

對於關聯公司眾多的企業來說,投資收益額外需要留意。某ST摘帽公司通過對關聯公司的投資收益實現了盈利,而營收並未得到實質性改善,這種公司就是埋了雷,等你去踩。本文範例的公司投資收益金額不大,比較正常。

凈利潤的數量級要和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在建工程和存貨對比一下,如果凈利潤少得多,則需要額外留意一下。

現金流量表(1分鐘)

關注經營性現金流入與主營業務收入的金額對比,如果現金流入少很多,說明賒銷太多,有壞賬風險。

關注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該公司現金流量情況還可以,否則不會有閑錢去理財。

附表(2分鐘)

上文提到的幾個關注點,如果存疑的話,則到附表裡尋找明細。其中壞賬準備一定要必看,金額過大的一定要核對下利潤,我還沒見過壞賬準備不作假的會計(手動滑稽... ...)

好了,看看你的手錶,是不是過去十分鐘了?

這家公司經過十分鐘簡單的分析,基本是不存在地雷的(真的出現概不負責喲),但是也能看出其業務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行業優勢。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一個B+的評分呢?


瀉藥。

好久沒答題,今天失眠嚴重,挑了一個比較想說的聊。

我就來講講,對於一位典型的股票價值投資者來說,如何閱讀財報。

首先,看一個企業的財報,通常是兩種情況:第一,我現在還不了解這個企業,我想了解它;第二,我已經很了解這個企業,我已經買入並且長期持有,或者我正在長期跟蹤這個企業,閱讀年報,是為了決定我是否要改變我的判斷。

對於第一種情況,通常的閱讀順序是先仔細學習招股說明書,然後依次閱讀歷年財報,行業相關公司財報,行業研究等一系列文獻,研究複雜程度極大。暫且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這裡只討論第二種情況,即我已經很了解這個企業,我這次來讀年報,主要是來看一看企業在今年與預期是否一致。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隱含假設:我已經十分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優勢,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我是不會變動我對於該企業的股票數量的(不論買入或賣出)。

那麼,正式閱讀就開始了。一般來說,在我準備閱讀一個我十分喜愛的、並重倉持有的公司股票時,要先凈身、燒香,祈禱。然後倒上一杯咖啡,買來最好吃的零食,下載好年報打開,深吸一口氣,珍重的打開它。這是一個儀式,畢竟,一年只有一次。對於一個優秀的企業來說,年報是全公司奮鬥一年的工作報告,是整個董秘團隊拚命一個月的工作成果,年報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以老闆為首的整個團隊的深思熟慮。而對於我來說,年報決定著我是否要改變對這家公司的看法。

首先關注的是,會計師出具的報告,是否是「毫無保留的」,而不是「持保留意見的」或者類似直接令人尬在原地的辭彙的。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不用看了,以後不要再說自己是個價投。。

其次,看收入和利潤是否符合預期。對於主板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是會提前披露業績預告的,年報的數字通常會符合或略高於預測數字。所以,一旦低於預期,那也是十分尷尬了。。說明公司遇到了玩弄財報數字遊戲都不能解決的困難。大部分情況下,專業團隊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對數字的控制力可以讓其偏離真實業績最高極限在30%左右(不一定),所以,在達不到預期的情況下,除非董秘和財務總監是SB,不然,公司是真的遇到麻煩了。

看完這兩個數,真正的思考才真正開始。如果之前兩項出了問題,那不用說了,一定是你之前的眼光出了問題,反思吧。

由於你已經對公司的業務情況十分了解,甚至已經持有該公司股票。那麼,對於一名價值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數字是今年年報數字與該公司歷年年報數字相比的比例是否符合常識。

但是,分析變化的因果,其複雜程度,幾本書也說不完,涉及到經驗、常識、財務知識、對業務的了解,以及個人閱歷。豈是幾句話能說清的。

舉個最寬泛而簡單的例子:主營收入比去年翻一倍,成本卻只增長了20%,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說,那這企業估計是出事了,但對於軟體企業來講卻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對於賣給大B的軟體企業,和賣給小B的軟體企業,其特性又不相同。跟政府做生意的軟體企業,與跟小企業主做生意的軟體企業,在賬期方面的差距,足以影響兩表的差異。而直銷為主與經銷為主的模式之爭,對收入與成本變動率的影響複雜程度更是混亂之極。

因此,我只能講,通常情況下,任何「顯著」的變動都值得注意。比如,收入增長了10%,應收卻增長了50%,你要趕緊去翻附註,看看是啥子情況。非經常性損益突然翻倍了?快看看公司是不是賣樓補利潤了。常年現金牛的消費品企業,今年營收順利增長情況下,經營現金流突然負了?為毛?庫存突然少了一半?啥情況?

當然,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假設。就是「去年的年報」中的數字是正常的數字,足夠支撐你的買入或繼續持有,那麼繼續往前倒推,就是你必須閱讀過公司每一年的年報,從源頭:招股說明書開始,你就已經了解並認可了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優勢。如果公司有造假行為,如果在招股說明書階段就是造假企業,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的詳盡程度,有經驗並有能力圈覆蓋的價值投資者是肯定可以識別出來的,之後的每一年,只要各項數據的變動是合理的,那企業就是沒有問題的。哪一年數據的變動開始奇怪或不可理解,那說明公司從這一年開始奇怪或者不可理解了。如果你恰巧漏掉了這一年。。那對不起,承受這風險吧。

繼續,除了財務數字的變動外。經營數據也十分重要。比如員工數量的變動是否顯著,對於客戶是大B的企業而言,前五大客戶的名單以及金額的顯著變動,銷售產品的分類比例變動是否顯著。管理層吹牛逼環節,老闆說的話是不是變動顯著,給的承諾是不是變了,去年說好的夢想,今年是不是絕口不提了。。

總之,一切不符合常理的變動,都值得關注。

什麼是「顯著」?這純粹是一個經驗和常識的判斷,而不是數據上的判斷了。舉個例子,人均工資=現金流量表裡的支付員工工資/員工數量。如果今年人均工資比去年翻了一倍。。你覺得合理嗎。一個賣自行車的,庫存從2個月周轉一次變成8個月周轉一次,合理嗎?

如果各項數據都很合理,那你可以放心的睡了。這家公司將在牛逼的路上繼續牛逼下去。

如果有發生變動,任何顯著的變動,都要關注。但是,其動因複雜的程度,大學四年的課也講不完,並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解釋清楚的。我只能說,為了了解變動的成因,大家只有各顯神通了,對於機構投資者,最簡單的就是給董秘打個電話,喝頓大酒聊聊天。對於個人投資者,從各種渠道獲取的資料也往往能出其不意的得到結果,但是需要你十分具有研究精神和務實精神。比如,通過超市裡某奶粉價格和上架商品數量判斷其這兩年跟經銷商鬧了矛盾,從公司的公關手稿和老闆講話中解讀其面臨的真正困境。

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變動沒有提到,比如公司數據與行業數據的變動:整個光伏設備行業由於雙反,都他媽黃了,你怎麼還業績增長30%?還有公司數據與上下游數據的變動:理論上講這3年禁止開發新煤礦?你個賣煤礦設備的業績怎麼還翻倍了?還有公司數據與同行數據的變動:咱這個行業,大家庫存都備著3個月的貨,你就備1個月呢,扯淡呢?

這些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對於價值投資初學者,看財報時完全不知道該看什麼,對於入門級選手,卻又陷入財報透露的信息實在太多太複雜寶寶好暈不知道怎麼判斷的困境中。只有以巴菲特為首的價投老司機,才能一眼洞穿本質,5分鐘做出判斷。能這麼快的看出來,說白就是看的太多了,一個行業應該關注什麼數據,這個數據在什麼範圍之內是正常的,他看之前就知道。當然,他只能判斷他懂的,對於他不懂的,老司機的選擇通常是:爺不看。

其實,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閱讀招股說明書。

這才是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的根基,年報只是招股說明書的延續而已。對於公司價值的真正判斷,年報是遠遠不夠的。


1.第一個肯定要看利潤表,收入利潤可以讓你對企業有一個最直觀的理解,比如如果做房地產的和開超市的,收入規模、利潤水平等很有可能有很大差別,所以看損益表可以讓自己對企業有直觀的了解,比如收入很大,利潤很高,但資產很小或者現金流大額流出,那麼就要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保持警惕。

2. 第二個看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反映了企業的現金變動情況,如果企業現金不夠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現金流量往往能更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比如企業收入很高,但是經營現金流持續流出,很可能意味著企業採用賒銷等方式擴大銷售額,但銷售回款情況不好,如果企業對上游沒有溢價的話,那麼靠賒銷擴充銷售的方式,無疑需要佔用公司更多的資金,錢只能靠從銀行或者股東處籌措,進而影響到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3. 第三個看資產負債表和會計報表附註,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整體的資產情況,也是公司價值的體現,但我建議看資產負債表的時候要結合報表附註去看。因為附註會對資產負債表的科目做出詳細解釋,比單純看數字更能加深對公司業務的理解。

4.測算報表同比趨勢,和各科目之間比例關係:報表趨勢要看3年或以上,但只有看同比趨勢才能更直觀的了解企業的經營趨勢。看報表各科目之間的比例關係,能更好的了解企業的內在業務模式。比如企業的毛利率很低或者銷售費用率很高都能反映出企業的商業模式,結合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和財務數據之間比例關係相互印證,更好的分析企業現狀。

最後看報表需要耐心,耐心,耐心


財務報告使用者可以大致劃分為兩類:一、內部使用者;二、外部使用者。

先簡單談談內部使用者:

內部使用者主要是企業的中高級管理層,對於他們來說,財務報表也是他們的績效考核表。他們更關注的是會計科目餘額和發生額的波動以及財務比率的變動。同時內審部門也是財務報告的內部使用者,因為他們工作的內容就是趕在我們這些外部審計師來現場之前發現並且糾正可能存在的財務問題。內部使用者會關注本年波動金額或者比率異常的會計科目,因為這些異常也會引起審計師的注意。

對於外部使用者,各有各的關注點。

1、投資者,會更加關注本年負債類科目中的長、短期借款,利潤表中的本年利潤,因為這些科目反映的是有可能進他錢包裡面的錢以及有可能組織錢進他錢包的事項。

2、稅務局,基本只關心你的收入、利潤總額和所得稅費用科目。現在關於企業稅負重的呼聲很高,甚至一些中國企業家為了節約成本、少付稅金,都去美國開廠子了。稅務局會對企業進行稅務稽查,然後會調取你的存貨收發存記錄,以確認你的增值稅進項、銷項都是實打實的在那裡。

3、債權人,會關注你的長短期借款科目,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債務人,萬一企業破產了,沒有債務人願意和其他債務人一起分剩下不多的用於清償負責的資產吧。

4、如果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被證監會關注了,那就呵呵了。

5、我們這種外部審計員,看看賬戶的發生額有沒有波動很大,看看有沒有重大錯報風險,看看客戶會不會捅出什麼大簍子。還會特別關注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生怕存在持續經營問題。持續經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美國人說,"人的一生,只有兩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交稅和死亡。"對一個企業來說,其實也是同樣。


資產負債表中的財務要點

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

1. 沒有負債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好企業。

好公司是不需要借錢的。如果一個公司能夠在極低的負債率下還擁有比較亮眼的成績,那麼這個公司是值得我們投資的。投資時,一定要選擇那些負債率低的公司,也要盡量選擇那些業務簡單的公司,業務雖然簡單,但卻做得不簡單的公司。

2. 債務比例過高意味著高風險。

負債經營對,於企業來說猶如帶刺的玫瑰,如果玫瑰上有非常多的刺,你怎麼能夠確信自己就能小心不被刺扎到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選擇沒有刺或很少刺的企業,這樣,我們的勝算才會大一些。

3. 負債率依行業的不同而不同。

在觀察一個企業的負債率的時候,一定要拿它和同時期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的負債率進行比較,這才是合理的。雖然好的企業負債率都比較低,但不能把不同行業的企業放在一起比較負債率。

4. 負債率高低與會計準則無關。

不同的會計準則能夠把同一份數據計算出相差甚遠的結果。所以在分析要投資的企業時,一定要盡量了解該公司使用的是那個會計準則。如果該公司有下屬公司,那麼一定要注意該公司報表中是不是把所有子公司的所有數據都包含在內了。

5. 並不是所有的負債都是必要的。

在選擇投資的公司時,如果從財報中發現公司是因為成本過高而導致了高負債率,那麼你一定要慎重對待它。畢竟,不懂得節約成本的企業,如何能夠產出質優價廉的商品?如果沒有質優價廉的商品,如何能夠為股東賺取豐厚的回報?

6. 零息債券是一把雙刃刀。

零息債券是個有用的金融工具,既可以節稅,也可為投資者帶來收益。但投資風險也是存在的。在購買零息債券時,一定要時刻提防不能按期付現。仔細觀察該企業的信譽如何,不要被企業的表象所欺騙。零息債券就是一把雙刃刀,它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要努力讓零息債券成為自己的幫手而不是敵人。

7.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是公司的安全保障。

自由現金流是否充沛,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屬於偉大的主要標誌之一。自由現金流比成長性更重要。對公司而言,通常有三種途徑來獲取自由現金:A、發行債券或股票;B、出售部分業務或資產;C、一直保持運營收益現金流入大於運營成本現金流出。

8. 銀根緊縮時的投資機會更多。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保持充沛的資金流,這樣,當銀根緊縮時,就不會望洋興嘆錯過良好的投資機會。

9. 固定資產越少越好。

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盡量選擇生產那些不需要持續更新產品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就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在更新生產廠房和機器設備上,相對地就可以為股東們創造出更多的利潤,讓投資者得到更多的回報。

10. 無形資產屬於不可測量的資產。

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一樣重要,投資者在挑選投資的企業時,也要多了解一下企業的聲譽如何。很顯然,靠10元錢有形資產產生1元錢利潤和靠1元錢有形資產產生1元錢利潤的企業當然是不同的,無形資產作祟也。

11. 優秀公司很少有長期貸款。

長期貸款對優秀的企業來說是沒必要的,但並不是說具有高額長期貸款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要分析考慮負債原因,看是不是槓桿收購緣故。

損益表(利潤分配表)的財務要點

損益表(利潤分配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的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記錄,反映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及稅收狀況,報表結果為公司實現的利潤或虧損。

1. 好企業的銷售成本越少越好。

只有把銷售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夠把銷售利潤升到最高。儘管銷售成本就其數字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競爭力優勢,但它卻可以告訴我們公司的毛利潤的大小。通過分析企業的利潤表就能夠看出這個企業是否能夠創造利潤,是否具有持久競爭力。企業能否盈利僅僅是一方面,還應該分析該企業獲得利潤的方式,它是否需要大量研發以保持競爭力,是否需要通過財富槓桿以獲取利潤。通過從利潤表中挖掘的這些信息,可以判斷出這個企業的經濟增長原動力,因為利潤的來源比利潤本身更有意義。

2. 長期盈利的關鍵指標是毛利率。

企業的毛利潤是企業的運營收入之根本,只有毛利率高的企業才有可能擁有高的凈利潤。我們在觀察企業是否有持續競爭優勢時,可以參考企業的毛利率。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如何。如果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在較高的水平,企業就可以對其產品或服務自由定價,讓售價遠遠高於其產品或服務本身的成本。如果企業缺乏持續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於較低的水平,企業就只能根據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來定價,賺取微薄的利潤。如果一個公司的毛利率在40%以上,那麼該公司大都具有某種持續競爭優勢;毛利率在40%以下,其處於高度競爭的行業;如果某一個行業的平均毛利率低於20%,那麼該行業一定存在著過度競爭。

3. 特別關註銷售費用。

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都會產生銷售費用,銷售費用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關注時可與收入進行掛鉤來考核結構比的合理性,另外,對於固定性的費用可變固定為變動來進行管控。

4. 衡量銷售費用及一般管理費用的高低。

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不容輕視。我們一定要遠離那些總是需要高額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的公司,努力尋找具有低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的公司。一般來說,這類費用所佔的比例越低,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就會越高。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將銷售費用和一般管理費用占毛利潤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那就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但這樣的公司畢竟是少數,很多具有持續競爭優秀的公司其比例也在30%——8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一家或一個行業的這類費用比例超過80%,那就可以放棄投資該家或該類行業了。

5. 遠離那些研究和開發費用高的公司。

那些必須花費巨額研發開支的公司都有在競爭優勢上的缺陷,這使得他們將長期經營前景置於風險中,投資他們並不保險。那些依靠專利權或技術領先而維持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實並沒有擁有真正持續的競爭優勢,因為一旦過了專利權的保護期限或新技術的出現替代,這些所謂的競爭優勢就會消失,如果企業要維持競爭優勢,就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上,也就會導致了凈利潤減少。

6. 不要忽視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的影響是很大的,在考察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廠房、機器設備等的折舊費。

7. 利息支出越少越好。

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相比,那些利息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最低的公司,往往是最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利息支出是財務成本,而不是運營成本,其可以作為衡量同一行業內公司的競爭優勢,通常利息支出越少的公司,其經營狀況越好。

8. 計算經營指標時不可忽視非經常性損益。

在考察企業的經營狀況時,一定要排除非經常性項目這些偶然性事件的收益或損失,然後再來計算各種經營指標。畢竟,這樣的非經常性損益不可能每年都發生。還要考慮所得稅的影響以分析凈利率。

現金流量表的財務要點

概念: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含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形。

現金流量表的出現,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並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於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

1. 自由現金流充沛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就像如果樹林里沒有鳥,你捕不到鳥一樣,如果企業根本不產生自由現金流,投資者怎麼能奢求從中獲利呢?獲利的只可能是那些利用市場泡沫創造出泡沫的公司而已。只有企業擁有充沛的自由現金流,投資者才能從投資中獲得回報。

2. 有雄厚現金實力的企業會越來越好。

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安穩一些,也可以避免我們碰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卻沒有錢進行投資。

3. 自由現金流代表著真金白銀。

投資者在選擇企業時要注意:如果一個企業能夠不依靠不斷的資金投入和外債支援,光靠運營過程中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就可以維持現有的發展水平,那麼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企業,千萬不要錯過。這樣,宏觀經濟形勢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4. 偉大的公司必須現金流充沛。

自由現金流非常重要,在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我們不要被成長率、增長率等數據迷惑,只有充裕的自由現金流才能給予我們投資者真正想要的回報。

5. 有沒有利潤上交是不一樣的。

如果企業把大部分利潤上交給母公司後,在賬面上還有和同行業相同的業績表現,那麼你可以選擇投資它。

6. 資金分配實質上說最重要的管理行為。

最好的資金分配方式就是把利潤返還給股東,這裡有兩種方式:一是提高股息,多分紅;二是回購股票。

7. 現金流不能只看賬面數字。

不要完全信賴企業的會計賬目,會計賬目並不能完全體現整個企業的經營全貌。

8. 利用ZF的自由現金流盈利。

利用國家貨幣的升值或貶值,為自己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9. 自由現金流有賴於優秀經理人。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持續充沛的自由現金流不僅依賴於所從事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企業管理層的英明領導。所有,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關注一下企業經理人的表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1.MDA, 先看天堂

2.Risk,再看地獄

綜合下剩下的就是人間


最有用的是流量表,很多人過多關注利潤表,利潤是最不靠譜的,最靠譜的是自由現金流,京東和阿里都是現金流的受益者,有的時候不需要企業多賺錢,放在賬上的資金就足夠生存了,類似共享單車的押金。還可以關注利潤率,折舊,費用啊這些的,特別要注意關注行業,很多特殊行業有特殊的指標,比如服裝行業,日化行業注意看它有沒有大額滯銷,商品減值的問題。tmt,文化類的行業要注意看它的併購,商譽,投資收益等,這些產品是真的好還是資本運作的結果,這種大類風險投資的企業要關注營收的真實性,有的公司營收不咋樣,利潤大增,是不是賣子公司啦。零售類,釀酒類注意觀察它的現金流穩定不穩定,預收賬款暴增有沒有可能是業績暴增,先放在預收里?旺季旺不旺,有沒有營收上來,利潤下跌的問題。

這些只是皮毛,一點點淺顯的看法。一個行業真的能摸透我覺得很不容易了。


計提,資金鏈,現金流,資產負債率。。。。。。

當然,信息越多越好


外行看利潤表,門面擔當;一般內行,資產負債表或現金流量表;內行,報表附註。


感謝邀請!

我認為不同的財報使用者(包括債權人、股東、社會公眾等群體),獲取財報後優先關注的部分是不同的。

債權人首先關注的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資產變現能力及現金流量情況,即關注自己的債權到期後企業能否按時歸還;股東首先關注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即關注自己投入的資金能否獲得最大的回報;而社會公眾一般關注的是企業的納稅情況,即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

但話又說回來,企業的報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雖然每個使用者優先關注財報的部分不同,但它們是不可分割的,是具有很強的內在聯繫的: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往往管理較好,所以在資產負債率、資產變現能力及現金流量管理方面也是比較優秀的。


其他人我不管,作為一個風險審查人員,我基本只關注企業的造血能力和流動性壓力


脫離目的來談如何研讀財報,我認為都是耍流氓。我從事投資行業,我最關注以下指標,按重要順序排列:營業收入、凈利潤、營業利潤、凈資產及其變動、總資產、經營性現金流。其中,營業收入是最重要的,這個指標反應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而且不容易造假,人為調節的餘地也小),營收不能持續增長的公司在我看來是沒有投資價值的,無論其故事講的有多好。重視現金流指標是傳統製造業的那一套,並不適合對投資標的的考察,因為投資一般都投初創期的企業,那些經營穩定、現金流很好的公司反而投資價值不大。另外,凈資產及其變動指標也很重要,因為他集中反映公司的融資能力,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一家沒有融資能力的公司很難說能走多遠。

當然,如果你是一家債券基金的經理,那麼關注點會不一樣,如果是我,我會更關注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以及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畢竟我的目的是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而非伴隨企業的快速成長去獲得超額收益。

總之,做財務分析首先必須要明確目的是什麼,然後選取適合的財務指標做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看清、看懂一家公司。


看了大家的回答,對於看財報已經有了不少解讀,我來做點補充——股東優先關注財報哪些部分


我司自己有十多家控股子公司,同時我們這個 團隊也做了收購、參股投資,對於參股情況不同的公司,優先關注財報的部分也有差異。

對於收購的公司,由於收購前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並委派了人員,對於公司的業務情況已經比較了解,再拿到報表的時候優先關注收入、凈利潤、賬面資金、應收應付等六大關聯項目、成本情況:

  1. 關注收入利潤情況是因為需要併入集團報表,且需要對比是否達到收購前約定的指標,如果離約定的收入利潤情況相差較遠需要採取措施。
  2. 關注賬面資金及流量情況,是因為公司資金充裕可以給集團調配資金,資金不充裕時需要提前做好資金拆借,而且也要關注收購前後情況對比。
  3. 應收應付等六大關聯往來情況,關注收購前後公司的變化情況。
  4. 成本情況,對比收購前情況,是否出現異常。


對於參股投資的公司,有的時候只能委派董事不委派經營層,難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拿到報表優先關註:收入、凈利潤、成本科目、公司資金及流量、財務報表中其他重大變化的地方。

  1. 收入和凈利潤情況,關注公司是否達到約定的業績,凈利潤的部分也需要計入母公司財報中。
  2. 成本科目主要對比各期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由於不參與公司經營,還要特別注意財報中可能隱藏潛虧的地方。
  3. 公司資金流量幫助了解公司經營的資金命脈情況,如果資金不足,需要督促公司提供解決方案。

對於股東方,看財務報表其實是最後的一個環節,功夫主要還是花在平時公司的經營情況、重大項目、團隊情況等地方。


前面有好多專業人士的分析,我說一下作為一名普通散戶的套路。

1,看財報前先看市盈率50倍以上的大部分直接忽略。

2,然後看經營分析,了解主營情況根據不同企業,可能是按產品分,行業分,或者地域分。看年報和半年報的管理層對行業和企業的回顧和展望。

3,看歷年財務的各項增速,收入,利潤,存貨等,根據不同行業情況可能不同

4,看行業特有指標,比如保險的內涵價值,銀行不良形成趨勢,新能源政府補貼等。

5,看企業情況,比如寧滬高速,我就關注股息率,無風險利率,貨車客車比等

6,看重要股東持有情況,比如原始股東,新進大鱷,還有最近兩年的證金(記得去年股災前5100點左右吧,有一天工行突然有多批大宗交易,總量巨大,經我簡單加減計算,發現是財政部和匯金之一在減持,由於中國股市的特點是,重要股東3日內發公告,當時市場對此無過多關注我在大宗減持第二天清倉部分股票)

別的想起再說


個人認為,FRA最重要的是看footnotes...因為這裡包含了很多解釋。。基於解釋再去推斷利潤表。至於現金流量,我感覺造假可能還是比利潤容易造假。畢竟同一筆錢閃轉騰挪多用這也不是太難。。。而存量想額外增加就得費費心思了。 當然了。A股的財報。。。我是從來不看的。。。


看報表是整體過程,不存在優先看了那部分使得效率更高,而那部分可以忽略不計。另外,看報表可以大致了解編製報表的會計師水平和細心程度如何。


看了一下首位的回答,真尼瑪的裝逼,我猜這傢伙在四大也就審計員水平。


推薦閱讀:

四大工作的你經常吐槽誰?
有CPA證書真的很厲害嗎?
內控的精髓在哪裡?

TAG:投資 | 審計 | 財務 | 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