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安王朝的名稱來源?

康拉德二世是出身萊茵法蘭克尼亞的法蘭克後裔,但是薩利安法蘭克人並不是分布在這一地區,而是在萊茵河下游沿海的Salland地區,為何要用「薩利安」的名號?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不邀自來。

說實話,之前看書的時候也有過和答主幾乎相同的疑問,但是當時並未多加思索。這次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便花了好幾天查了一些資料,試圖解答題主和自己的疑問。此外,前面已有知友 @seamonkey 的答案珠玉在前,我這裡也相當於打一個有點長的補丁。

首先,題主的直覺多少是對的,薩利安王朝(Salian dynasy)與薩利安法蘭克人(Salian franks)在名字起源上,的確是有關聯的,但從家族的系譜來說,保守來講,這種聯繫很不明顯。然而,正如知友@seamonkey所言,這是薩利安王朝的宮廷文人們為了強調王室正統過了頭的結果。下面是答案正文:

1、文獻追蹤

回到問題本身,在康拉德二世(Conrad II)剛登基的11世紀,並沒有人提出「薩利安王朝」這個說法。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來自生活於11世紀末-12世紀初的編年史作者奧拉修道院院長埃克哈特(Ekkehard of Aura),他在12世紀初續編的《世界編年史》(Chronicon universale)中首次將康拉德二世至亨利五世(Henry V)這一時期的統治稱為薩利安王朝。他在書中這麼寫道:

Reges Salici.
Rex oritur Salicus, Cuonradus nomine dictus.
Si non in peius perdurat adhuc genus eius.

其大意如下:

「薩利安國王。

薩利安人中出現了一位國王,名叫康拉德。

若無災厄,這個家族將萬世不絕。」

此外,奧拉的埃克哈特也解釋了「Salicus」一詞的來源:法蘭克人中薩利克法(Lex Salica)的立法者Salegast,即seamonkey所說的Salagastus。自奧拉的埃克哈特首次以書面形式將薩利安法蘭克人與康拉德二世及其家族聯繫在一起後,便影響了之後幾乎所有的歷史學家或編年史作者,並將此特指這一段時間的朝代,沿用至今。例如,霍亨施陶芬(Hohenstaufen)王朝時期偉大的編年史作家弗賴津主教奧托(Otto of Freising)在其著作《雙城史》(Chronica sive Historia de duabus civitatibus)中不僅沿用了奧拉的埃克哈特的定義,而且還寫道——

「Hac nobilissimi Francorum, qui Salici dicuntur, adhuc utuntur.」

即,「法蘭克人中凡最尊貴的,被稱為薩利安人,一直沿用至今。」

雖說奧拉的埃克哈特在12世紀初期才首次提出薩利安王朝這一概念,但是在其書中正式對該名稱的使用幾乎僅此一處,即使是弗賴津主教奧托對薩利安王朝來源的解釋也是語焉不詳。但是我們可進一步推理,雖然埃克哈特是在12世紀初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將康拉德二世及其三位繼任者定義為薩利安王朝,但是在更早的時候帝國內應該至少有學者提出了相似的想法,只不過並未正式地命名為rex Salicus或者reges Salici。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首先把目光聚焦在薩利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的家族系譜及其登基時的歷史背景上。

2、康拉德二世的父系家族背景考察

在1024年夏天,奧托王朝(Ottonian dynasty)的最後一位皇帝亨利二世(Henry II)去世以後,帝國的各個貴族和主教們紛紛尋找德意志王位的繼任者,雖然在亨利二世晚年就已爆發的科隆主教與美因茨主教之間的矛盾也延續到了國王推選當中,但是兩邊勢力所推選出來的候選人卻是一對同名的堂兄弟——大、小康拉德,其中大康拉德即後來的薩利安王朝的首位皇帝——康拉德二世,小康拉德即是他的堂弟——克恩頓公爵康拉德二世(Conrad II, Duke of Carinthia)。

20年後,康拉德二世的宮廷牧師勃艮第的維波(Wipo of Burgundy)在為康拉德二世立傳(Gesta Chuonradi II imperatoris)時,將他在1024年被推選為德意志國王(1027年被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的過程詳細記載了下來,也詳述了康拉德二世的家族背景。但正是維波所記述康拉德二世的家族背景,遭到了後世部分歷史學者的詬病。

以赫伯特?格隆德曼(Herbert Grundmann)等人編著的《德意志史》為例,書中這麼寫道:

「……兩人(大、小康拉德)是奧托一世的玄外孫,即她女兒柳特嘉德(Liutgarde of Saxony)和外孫克恩騰的奧托一系的後代。然而除薩克森編年史家外,連維波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這對他們兩人的入選起了決定作用。」

此外,《劍橋新編中世紀史》中也曾寫道,

「然而,維波卻沒有提到,康拉德(二世)是奧託大帝與其第一任妻子英格蘭的伊德吉特(Eadgyth of England)生的女兒柳特嘉德的曾外孫,因此他其實是過世的國王血緣最近的親屬。」

意即,奧托一世的女兒柳特嘉德與法蘭克尼亞公國的貴族紅色康拉德(Conrad the Red, c. 922 - 955)成婚,生下後來的克恩頓公爵沃爾姆斯的奧托(Otto of Worms),而沃爾姆斯的奧托的長子——施派爾的亨利(Henry of Speyer)即是康拉德二世的父親。

因此從康拉德二世家族父系的族譜來看,他與他的堂弟都屬於柳多爾夫家族(Liudolfings)的親屬,與奧托王室有著緊密的聯繫。然而,勃艮第的維波卻在康拉德二世的傳記中,將如此重要的關係給隱去,他僅將康拉德二世父系的家族背景介紹至祖父克恩頓公爵奧托一世後就到此為止了。維波幾乎是與康拉德二世同時代的人,不僅參加了康拉德二世的國王選舉會議,在康拉德二世的整個統治期間,他一直擔任其宮廷牧師,甚至隨軍一起參加了皇帝對勃艮第王國和斯拉夫人的征討,因此他幾乎不可能不知道現任皇帝是前朝最偉大皇帝的玄外孫。

關於維波隱藏王室與奧托王朝聯繫的原因,很大的可能來自於康拉德二世本人對奧托王室的反感,尤其是來自亨利二世(Henry II)對其家族的「迫害」。

如前文所述,康拉德二世的曾祖父是洛林公爵紅色康拉德,紅色康拉德的父親是法蘭克尼亞公國內的一位名叫維爾納五世(Werner V, c. 899 - c. 935)的伯爵,這位伯爵的祖先來自公元8-9世紀的一支奧斯特拉西亞望族——維多家族(Widonids)(根據義大利語音譯,又稱圭多家族(Guidonids))。維多家族中的一位名叫圭多(Guido/Wido/Guy of Nantes)的祖先前往義大利擔任斯波萊托公爵(Duke of Spoleto),其後代中誕生了家族最有名的兩個人物——義大利國王圭多三世(Guido III of Spoleto, c. 855 - 894)和法蘭克帝國皇帝蘭伯特(Lambert of Italy, c. 880 - 898)。而這個家族還有一脈分支,其祖先是維爾納一世(Werner I/Warnharius),雖然本人擔任查理曼的皇家特使(missus dominicus)和帝國東部邊疆區(Ostmark)的行政長官,但是其家族在萊茵河上游的沃爾姆斯郡(Wormsgau)、洛布登郡(Lobdengau)以及上萊茵郡(Oberrheingau)等地區擁有多片地產,而且還是霍恩巴赫(Hornbach)與梅特拉赫(Mettlach)兩座修道院的建造者(這兩座修道院均分別處於現在靠近法德邊境的薩爾州同名城市)。維爾納家族(Walahonen)在萊茵河上游以沃爾姆斯郡為核心苦心經營,並逐漸向外擴張,到了克恩頓公爵奧托一世時期,家族在法蘭克尼亞西部的核心領地已經包括了沃爾姆斯郡、施派爾郡(Speyergau)、納厄郡(Nahegau)、厄爾森茨郡(Elsenzgau)、克賴希郡(Kraichgau)、恩茨郡(Enzgau)、普芬茨郡(Pfinzgau)和烏夫郡(Ufgau)。儘管以上這些領地都屬於伯爵領(Gaugrafschaft),但克恩頓公爵奧托在失去克恩頓公爵領地之後,仍被冊封為名義(titular)上的「沃爾姆斯公爵(Wormatiensis dux Francorum)」,儘管他當時並沒有一寸公國領地,因此,也正如@seamonkey 所說,當時薩利安家族可謂「名副其實」的「沃爾姆斯人」。

亨利二世在上台後不久,為了抑制萊茵河上游這一家族龐大的勢力,便在1002年強行將「沃爾姆斯公爵」奧托的核心領地沃爾姆斯等地區「轉讓」給自己的親信——沃爾姆斯主教布爾夏特(Bishop Burchard of Worms)。而由於長子施派爾的亨利英年早逝,奧托的長孫康拉德(即未來的皇帝康拉德二世)幼年是在其家族仇人布爾夏特的看護下接受教育。即便如此,亨利二世依然沒有放鬆對薩利安家族的壓力。康拉德二世成年後不久,他的叔叔克恩頓公爵康拉德一世便留下尚在襁褓中的小康拉德去見耶穌了,雖然康拉德二世成為了其堂弟的監護人及其家族代表,但是皇帝卻以繼承人年幼為由將克恩頓公國轉讓給了埃彭施泰因的阿達爾貝羅(Adalbero of Eppenstein)。如此一來,薩利安家族不僅喪失了大量領地,而且政治空間也受到嚴重的擠壓。康拉德二世在1016年迎娶了施瓦本公爵赫爾曼二世(Herman II, Duke of Swabia)的女兒吉澤拉(Gisela)後,通過成為其繼子恩斯特二世(Ernst II of Swabia)的監護人從而管理施瓦本公國的企圖也遭到了皇帝的破壞,使得本就勢同水火的薩利安家族與奧托家族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根據勃艮第的維波的記載,康拉德二世將公元1002年開始到亨利二世去世(1024年)的這段時期,視為整個家族的恥辱。而康拉德二世年輕時對奧托家族的仇恨,自然也會傳遞給下一代,甚至在整個薩利安王朝時期,皇室的男性成員里沒有出現任何與奧托家族相關的主要名字——奧托(Otto)和布倫(Brun)。因此,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維波在康拉德二世的傳記中,要特地遮掩皇帝與奧托家族的血緣關係。同時,在1024年康拉德二世被推選為德意志國王的會議上,大多數薩克森諸侯都沒有出席,這一點也驗證了兩大家族之間的齟齬。

隨著時間流逝,到了11世紀70年代,亨利四世(Henry IV)脫離監護期以後,開始逐漸將幼年時被各德意志諸侯「偷走」的帝國王室領地通過宗教裁判的方法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而這必然深刻觸犯到了薩克森諸侯的既得利益。雖然到了1175年,亨利四世在與薩克森諸侯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是皇帝與薩克森諸貴族之間的裂痕無疑進一步加深。

因此,我們也不難想見,到了12世紀初期,排除王室與薩克森諸侯之間的聯繫,幾乎成了當時「保皇派」的「政治正確」。既然王室的原始的家族領地發源於萊茵法蘭克尼亞地區,而且與法蘭克尼亞公國的康拉德家族(Conradines)有著血緣關係,那麼後世的編年史家自然會將王室與法蘭克尼亞公國和更古老的「法蘭克人」聯繫起來。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無法圓滿解釋後世的歷史學家為何強行要將康拉德二世的家族與薩利安法蘭克人聯繫起來。單憑弗賴津主教奧托的那句話,恐怕說服力仍然是不足的。

3、康拉德二世的母系家族背景考察

雖然勃艮第的維波「屏蔽」掉了康拉德二世的家族與奧托家族的血緣關係,但是卻對他的母親所在的家族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關於大、小康拉德各自母親的家族背景,維波是這麼記述的:

「Praedicti duo Chuonones cum essent, ut dictum est, ex parte genitorum nobilissimi, haud secus ex materno genere claruerant. Iunioris Chuononis mater Mathilda de filia Chuonradi regis Burgundiae nata fuit. Maioris Chuononis mater Adelheida ex nobilisisima gente Liutharinggorum oriunda fuerat. Quae Adelheida soror erat comitum Gerhardi et Adalberti, qui semper cum regibus et ducibus confligentes ad extremum causae propinqui sui Chuonradi regis vix acquiescebant; quorum parentes, ut fertur, de antiquo genere Troianorum regum venerant, qui sub beato Remigio confessore iugo fidei colla supponebant. 」

大意如下:

「如前所述,這兩位康拉德不僅在父系這一支來自於最高貴的貴族,他們母系的世系幾乎同樣顯赫。小康拉德的母親,瑪蒂爾達(Mathilda of Swabia),是勃艮第國王康拉德一世(Conrad I of Burgundy)的外孫女。大康拉德的母親阿德萊德(Adelaide of Metz),出生於洛林公國的一個名門望族。她是伯爵熱拉爾(Gerhard)與阿達爾伯特(Adalbert)的姊妹,(這兩兄弟)他們不斷與國王和公爵們發生爭執,即使在他們的親戚——國王康拉德二世的統治之下仍不服管束。阿德萊德的祖先據說來自於特洛伊古老的王室血脈,他們的國王曾皈依於懺悔者聖雷米吉烏斯(Saint Remigius)的信仰之下。」

從上面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後一句話非常明顯地暗示了康拉德母親的家族,同奧托皇室一樣,具有法蘭克人領袖克洛維(Clovis I)的血脈,但同時卻又與柳多爾夫家族不同,並不是通過與加洛林家族聯姻才獲得的墨洛溫王室血統。也就是說,康拉德二世母親的家族背景,或許來自於一個至少比柳多爾夫家族甚至加洛林家族還要古老的貴族,而且還與墨洛溫王室有姻親關係。

在所有的法蘭克人先祖中,又有誰能比克洛維的墨洛溫家族更能代表薩利安法蘭克人呢?如果維波的說法成立,那麼也暗示著康拉德二世的家族身份其實比柳多爾夫家族要更加高貴和正統。為了驗證這一點,那麼下面將是略枯燥的家族系譜的回溯。

在康拉德二世母親家族的同時代親戚中,最著名的是11世紀中期的教宗利奧九世(Pope Leo IX)。根據利奧九世的傳記作家維伯特(Wibert)的記述,在教宗年輕時剛擔任圖勒(Toul)主教的時候,當時的皇帝康拉德二世曾對他表示祝賀,並稱呼他為「另一個血緣很近的表親(consanguineus invicem affectus avitae propinquitatis)」。那麼這便意味著康拉德二世的母親——阿德萊德或許與教宗利奧九世的家族有親緣關係。利奧九世的本名是埃吉斯海姆-達格斯堡的布魯諾(Bruno of Egisheim-Dasburg ),其父親是阿爾薩斯北郡伯爵于格四世(Hugo IV of Nordgau),擁有過埃吉斯海姆伯爵的頭銜,勃艮第的維波和特魯瓦豐泰內/三泉修道院的阿爾貝里克(Alberic of Trois-Fontaines)均曾記載過於格四世是「皇帝的表親("consanguineus imperatoris")」,或是「表兄弟(consobrinus)」。如果這些文獻記載可信,那麼皇帝的母親阿德萊德可能與利奧九世的祖父——北郡伯爵于格二世(Hugo II of Nordgau)是姐弟或兄妹關係,並且擁有一個共同的父親——北郡伯爵埃伯哈德四世(Eberhard IV, ? – 972/973),而埃伯哈德四世的祖先可一直往上追溯到公元七世紀時期,當時墨洛溫王朝赫赫有名的阿爾薩斯公爵阿達爾里克(Adalrich, Duke of Alsace),也就是說阿德萊德或許來自中世紀早期大名鼎鼎的埃提克家族(Etichonids)。更為關鍵的是,阿達爾里克公爵的妻子貝爾斯文德(Berswinde)的家族與墨洛溫王室有著姻親關係。

Aldaric et Bereswinde, parents de sainte Odile. Fresque de Charles Spindler (1865-1938) exposée à l"entrée du Mont Sainte-Odile, à c?té du kiosque.

根據《歐恩堡編年史(Cronica Hohenburgensis)》的記載:「貝爾斯文德……是聖萊奧德伽爾的姐妹的女兒,很明顯也是王后的姐妹(Berswindam…filiam sororis sancti Leodegarii, sororem videlicet regina)」,同時《埃伯斯海姆編年史(Chronicon Ebersheimense)》也曾記載她「是主教萊奧德伽爾的姐妹……與普瓦圖伯爵加利努斯的女兒,顯然也是王后的姐妹(Berswindam, filiam sororis Leodegarii episcopi…et Garini comitis Pictavensis, sororem videlicet regina)」。對照墨洛溫王室成員的歷史背景,當時符合這些條件的唯有奧斯特拉西亞國王西格伯特三世(Sigebert III, c. 630–656/660)的妻子西姆尼希爾德(Chimnechilde)

如果上面所有的文獻記載都沒有問題,那麼勃艮第的維波在康拉德二世的傳記中所描述的皇帝母親家族的顯赫家世就是真實的,而且可追溯到比加洛林家族更早與墨洛溫王室建立姻親關係的埃提克家族。若論正統性而言,康拉德二世家族背景是明顯要超過奧托王室的。那麼,無論是維波的提出的母系家族背景,還是埃克哈特將王朝命名為薩利安王朝,都是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的。

然而可惜的是,歷史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完美。

首先,如果阿德萊德的父親是埃伯哈德四世,那麼就意味著阿德萊德及其兄弟熱拉爾和阿達爾伯特都是來自阿爾薩斯的埃提克家族成員。但是,勃艮第的維波卻又明確表示阿德萊德及其兄弟均來自於洛林公國,因此兩者之間是存在矛盾的。而且阿德萊德的兩個兄弟先後被封為上洛林地區的梅斯伯爵(Count of Metz),該伯爵領地離阿爾薩斯地區的埃吉斯海姆(即現在法國的埃吉桑(Eguisheim))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其次,雖然史書上並未給出阿德萊德的出生年份,但是根據康拉德二世出生於990年,而且是家中長子,可以大致推算出阿德萊德的出生大致在970-975年之間。而北郡伯爵于格二世死於984年,但阿德萊德卻一直活到了1037年。因此從年齡來看,埃伯哈德四世家族內的代溝簡直大得嚇人,阿德萊德的「哥哥」于格二世簡直可以當他妹妹的爸爸了,阿德萊德反而與教宗利奧九世的父親于格四世是同齡人。而且埃伯哈德四世在951年就被撤掉了北郡伯爵的頭銜,此後就退休到自己的領地阿爾托夫(Altorf)內頤養天年,直到972/973年去世,這麼看來這老頭晚年生孩子的勁頭還挺足的。

再次,在中世紀時期,貴族家族為後代起名有沿襲家族祖先名字的習慣,例如奧托王朝的皇帝就有三個「奧托」,一個「亨利」,而且均來自於先輩所使用過的名字——薩克森公爵光榮者奧托一世和德意志國王捕鳥者亨利一世。除了單純的重名外,除非一個貴族家族與另外的家族聯姻,否則這個家族的家譜里一般不會出現其他家族系譜的名字或變形。埃提克家族裡男性常用名字包括Adalbert, Eberhard, Hughes, Liutftid, Guntram或者Albert等等,而且北郡伯爵家族屬於埃提克家族中的埃伯哈德分家,除非與其他家族聯姻,否則家族裡是不會出現Gerhard/Gérard這一名字的。而埃伯哈德四世的妻子柳特嘉德(Liutgarde),據稱有可能是洛林公國的宮廷伯爵維格里克(Wigeric of Lotharingia)與西法蘭克國王結巴路易二世的外孫女——庫妮貢德(Cunigunda of France )所生的女兒,而維格里克是10-11世紀時的洛林望族——阿登家族的創建者,家族內常用的男性名字一般包括Adalbero, Gozlin, Friederich, Gottfrid等,也不包含Gerhard。但是,在於格二世的子嗣里,卻出現了Gerhard和Matfried這種外族的名字。因此,很有可能是阿德萊德和她的兩個兄弟並非埃伯哈德四世的子女。

最後,如果在洛林公國內的貴族裡尋找經常出現Gerhard和Matfried這兩個名字的家族,最符合條件的是洛林公國內的熱拉爾家族(Girardides),在德語里一般稱為馬特弗里德家族(Matfriede)。這個家族的家世同樣十分顯赫,家族中許多成員都曾與加洛林家族成員通過婚,最早的要追溯到熱拉爾家族奠基者巴黎伯爵熱拉爾一世(Gérard I of Paris),據史書記載他的妻子是查理?馬特爾(Charles Martel)的長孫女羅特魯德(Rothrude)。在熱拉爾家族中,自阿達爾哈德一世(Adalhard I, 810-870)開始,其子孫便一直擁有梅斯伯爵這一頭銜,這與阿德萊德兄弟的頭銜是相同的。此外,更關鍵的是,根據後世各種歷史學家、系譜學家們的研究,現在基本已經確定,康拉德二世的外公並非埃伯哈德四世,而正是來自於熱拉爾家族的梅斯伯爵理夏爾(Richard, count of Metz,約950-982/986年)

那麼,熱拉爾家族與埃提克家族曾否建立過親緣上的聯繫呢?理論上是有過的。洛林的維格里克的女兒柳特嘉德與埃伯哈德四世的結合其實是她的第二次婚姻,她的前夫正是熱拉爾家族的梅斯伯爵阿達爾伯特一世(Adalbert I, ? - 944),二人育有一子馬特弗里德(Matfried),但該後代生平不詳。而阿達爾伯特一世與梅斯伯爵理查德的子女們之間的血緣關係較遠,前者的父親與後者的曾祖父為兄弟關係。因此,如果只考慮這一層聯繫的話,那麼熱拉爾家族與埃提克家族之間並不存在血緣上的聯繫,僅有微弱的家族姻親關係。

如果康拉德二世的母系家族與埃提克家族之間沒有血緣聯繫,那麼意味著皇帝和教宗其實是在亂攀親戚關係,而且從勃艮第的維波開始,後世的編年史家和傳記作家都全部搞錯了,以訛傳訛。但是考慮到勃艮第的維波是與康拉德皇帝同時代的人,而且康拉德二世的傳記是在亨利三世登基後不久由維波撰寫完成獻給新皇帝的,相當於政治上的獻禮工程。很難想像,從康拉德二世到亨利三世,誰都不知道自己長輩的家族背景,任由宮廷牧師胡編亂造,也不怕其他家族的人在背後戳脊梁骨。

因此,最終只有兩種可能。要麼陰謀論一點,這是皇帝與教宗的一次合謀,在雙方合作的基礎上打壓德意志境內中的薩克森貴族勢力。但是這個可能性並不高,因為考慮到後來的敘任權鬥爭,這其實可以成為教宗一方能好好利用的把柄和輿論武器,但這種情況卻並未出現。而且北郡伯爵于格二世的子女中出現了Gerhard和Matfried這兩個名字,也說明從他這一代開始,家族聯姻中出現了熱拉爾家族的成員。所以可能性更高的結論是,教宗利奧九世所言非虛,而且可推測出利奧九世的祖母應來自於阿德萊德父親的一位姊妹,但她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信息。也只有這樣,才勉強讓薩利安王朝及後世的編年史家們的觀點可自圓其說

下圖即為康拉德二世母系家族的系譜:

4、小結

最終,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靠譜的結論,後世的學者稱呼康拉德二世的家族為薩利安王朝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從表面的家族系譜來看,康拉德二世的母親的家族背景較父系這一支來說恐怕更為顯赫,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紀與墨洛溫王室結成姻親關係的埃提克家族,較奧托家族和加洛林家族相比,與薩利安法蘭克人/墨洛溫王室更為接近。但是康德拉二世母親的家族與埃提克家族的聯繫,完全依賴於一位已經湮沒於歷史故紙堆中的家族女性,因此這種聯繫的可靠程度只能依賴於後世學者的推演與猜測。

(2)、但更深入來看,鑒於從11世紀初康拉德二世的父系家族就與奧托王室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與糾葛,並一直持續到奧托王朝絕嗣,甚至延續到了後世的皇帝與薩克森諸侯之間的矛盾,這一點上,也令皇室產生了洗清自身「薩克森血統污點」的想法,將自己的家族與法蘭克公國更緊密地聯繫起來。

綜上所述,這便造成了薩利安王朝和霍亨施陶芬王朝時期的歷史學者們在寫書時會出現強調康拉德二世家族的正統性過了頭的局面。

P.S.:

(1). 正是在薩利安王朝時期,各個貴族家族的起名,不再以家族內部顯赫的祖先名字來命名,開始逐漸以家族封地或城堡的名字來命名整個家族。而這種轉變的起點,正是康拉德二世統治時期。這背後的原因,正是皇帝對帝國內貴族的約束力減弱,被迫利用各諸侯的封臣的繼承權來抑制諸侯封君的專權,於是以前帶有一定官僚色彩的伯爵頭銜開逐漸世襲化,從而導致封地也世襲了下來,成為伯爵家族的所屬物。

(2). 我們最後可以開下腦洞,如果考慮利用人名來命名薩利安家族,那麼從祖先當中可以選用的名字只有Conrad、Otto、Werner,前兩個名字明顯是會發生「撞車」的,而後一個名字的名氣貌似太小了點。唯一可用的只有Henry/Heinrich這個名字了。如果用封地作為名字,那麼薩利安家族最適合的名字就是沃爾姆斯了,其次就是(萊茵/西)法蘭克尼亞。其實,有少量文獻也將薩利安王朝稱為法蘭克尼亞王朝(例如法語維基: Dynastie franconienne)。

參考文獻:(我就偷懶不按照論文格式來了……)

專著:

[1] Georg Waitz (Hrsg.): Ekkehardi Uraugensis chronica, in: Georg Heinrich Pertz u. a. (Hrsg.): Scriptores (in Folio) 6: Chronica et annales aevi Salici. Hannover 1844, S. 1–267 (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 http://www.dmgh.de/de/fs1/object/display/bsb00001094_00009.html?sortIndex=010:050:0006:010:00:00amp;amp;amp;amp;amp;zoom=0.75).

[2] Adolf Hofmeister (Hrsg.): Scriptores rerum Germanicarum in usum scholarum separatim editi 45: Ottonis episcopi Frisingensis Chronica sive Historia de duabus civitatibus. Hannover 1912 (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 http://www.dmgh.de/de/fs1/object/display/bsb00000746_meta:titlePage.html?sortIndex=010:070:0045:010:00:00amp;amp;amp;amp;amp;zoom=0.75).

[3] Harry Bresslau (Hrsg.): Scriptores rerum Germanicarum in usum scholarum separatim editi 61: Die Werke Wipos (Wiponis Opera). Hannover 1915 (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 http://www.dmgh.de/de/fs1/object/display/bsb00000709_meta:titlePage.html?sortIndex=010:070:0061:010:00:00amp;amp;amp;amp;amp;zoom=0.75).

[4] Hanna Vollrath, Chapter 3 - The Western Empire under the Salians // David Abulafia, Rosamond McKitterick, et al.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ume IV c. 1024 - c. 1198, Part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 Stefan Weinfurter, The Salian Century: Main Currents in an Age of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9.

[6] Eduard Hlawitschka, Die Anf?nge des Hauses Habsburg-Lothringen: genea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hte Lothringens und des Reiches im 9., 10. und 11. Jahrhundert, Minerva-Verl., Saarl?ndische Universit?ts- und Landesbibliothek, 1969 (SULB digital, http://digital.sulb.uni-saarland.de/viewer/image/427855411/1/).

[7] 赫伯特·格隆德曼, 弗里德里希·貝特根 等著, 德意志史: 第一卷(上冊): 古代和中世紀(從開端到中世紀), 張載揚, 陸世澄等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9.

期刊:

[8] Emil Kimpen, Rheinische Anf?nge des Hauses Habsburg-Lothringen, Annalen des Historischen Vereins für den Niederrhein 123, Druck und Verlag von L. Schwann, Düsseldorf, 1933 (http://www.mgh-bibliothek.de/cgi-bin/digilib.pl?ident=zsn2a028923amp;amp;amp;amp;amp;dir=zamp;amp;amp;amp;amp;img=1amp;amp;amp;amp;amp;tit=Kimpen).

電子文獻:

[9]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alier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rad_II,_Holy_Roman_Emperor

[11] https://de.wikipedia.org/wiki/Matfriede

[12] https://es.wikipedia.org/wiki/Etic%C3%B3nidas

[13]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3%89tichonides

[14]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himnechilde

[15] (http://fmg.ac/Projects/MedLands/LOTHARINGIAN%20(UPPER)%20NOBILITY.htm#_Toc447794473).

[16] http://fmg.ac/Projects/MedLands/ALSACE.htm#_Toc390537942

[17] http://fmg.ac/Projects/MedLands/ALSACE.htm#Etichodiedafter677

[18] http://fmg.ac/Projects/MedLands/FRANKSMaiordomi.htm#BerswindaMAthicus


謝邀……

德語里「薩利克法蘭克人」的那個薩利克是salica,薩利安王朝的薩立安是salier。我迄今為止還沒把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過……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各個封建王朝的皇帝單挑會是什麼體驗?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中世紀 | 王朝 | 神聖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