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2016年本科生畢業設計展海報?

你,用什麼角度看世界?

我們每天都觀察著這世界。

眼睛的邊緣勾勒出世界的輪廓,

建築的邊框搭建起世界的舞台,

門洞的空間、玻璃的框架,

又抑或是手機的屏幕,

都在講述著這個世界的故事。

觀察以形成洞察

洞察以創造可能,

可能以誕生設計,

而觀察始於視角,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設計。

文字打破常態,以個體形式

存在於一個以某種規律旋轉的空間中,

設計師以獨特的視角

定格下了某一瞬間。

如同設計的可能性與視角

在腦海中激蕩盤旋,

最終我們按下快門,

運動停了下來,

而設計落在了生活中——

這,就是未來設計師們看世界的角度。

----------------------------------

( ? ) 懂的人一看就知道出自何人之手了吧

′_&>`希望大家的回答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dou ji ling)…

-----------------------------

友情問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61028


沒想到隔了兩年又來這個問題哈哈哈哈。

回頭一看我變得有點喜歡14年那張,不吹不黑。

不過平心而論,相對14年那張而言,我個人是覺得這張不足以引發當年那樣的討論的。這張雖然同樣第一眼給人有點散亂的感覺,但給人的衝擊力遠不如14版,顯得平庸了點。


回頭看了下14年的。。好像14年的更好些。儘管形式上更加有趣了,傳達信息上又更加弱化了。除了形式什麼都不剩了,這是資本主義時代設計師最忌諱的。


不請自來

所以母校這是要再來一波轉發和笑話嗎?

文字為主體的海報最主要的就是構圖和文字的節奏

比如:

圖片來源網路 侵刪

誠然,設計的方法論因人而異,沒有唯一的解。但是首先咱們做的得是設計。那每一個文字,每一行信息的位置,角度,大小,字體,顏色。都得是不得不去仔細揣摩後再定奪的。

在大文字為標題,輔助插以小文字鋪陳內容的這種設計中,比較難做好的就是大小兩種文字的兼容。

具體來說就是尺寸、顏色的對比,相對關係。

16年的畢設展海報,乍一看是一個很有形式感的排版。但是第二眼開始就只能讓人搖頭。

大文字和圖片說實話很好的給整張海報定了基調和文字的走勢。

但是小文字卻以一種很不和諧的方式漂浮在各個角落。一個字來評論就是「散」。形不太散而神散。說形不太散是因為小文字其實遵守了整體的走勢,並且有嘗試在這個前提下做一些變化,比如透視角度。

但是很遺憾這個嘗試沒有成功。

成功案例里,往往文字的節奏不光在於大小。更包含了顏色,色塊的加入,排列的緊密,節奏的變化。

也就是說往往有四、五重甚至更多的節奏在裡面。

可惜16年畢設展的海報,只有兩層。很不錯的第一層,和空洞的第二層。

提起了人的興趣,卻又立刻讓人泄氣

作者嘗試了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卻沒有讓人看到設計上的說服力。


先立意:

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同濟畢業展海報再來一次爭議。

感覺完全沒反思14年的問題。

再引申:

作為五年前的同濟工設畢業生,看著清華美院、江南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的工業設計團隊越來越多的產研結合(國內工業界互聯網界的實際項目),而同濟設計系一遍遍的宣傳世界院校Top N排名,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坦白講,同濟以及同濟設計系自由浪漫(此處絕對褒義,教學節奏快壓力大,更多是授人以漁)的教學風格,容易出「很藝術、有美感、但也可能有爭議」的學生,以及畢業展海報。

但是,作為企業里的上班狗,我想要的畢業生是「接地氣、有實習經歷,設計手法成熟」的那些,勝過「作品集/簡歷很藝術,有美感,但也可能有爭議」的那些。畢竟做的東西要服務於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用戶,還要一遍遍改。

所以同濟設計系這麼玩下去,出國/藝術家/留校任教的那一批,的確會更加精彩。

但是就業率、行業認知度…其實已經很低了。可能還會更低吧。


難看


這樣的海報如果放出去我想所能夠引起的爭議一定會小得多 雖然不清楚為什麼最後沒有選用這張海報但是我想一定是有作者有學院方面的考量

14年和16年的海報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我不能說這張海報一定是非常好的 但是1.至少它在視覺傳達方面是做的成功的 信息傳遞的非常準確 2.在一個大學的環境下 任何的嘗試都是能夠被理解和探討的 沒有必要成為一個衡量設計師本人 衡量學院水平 判斷學生能力的一把標尺 設計本身就是充滿多元性的

看作者之前的海報都是字體排版沒有很酷炫的元素 覺得是一種很克制的設計 可能跟作者本身那種低調的性格也有關係吧

希望大家還是去設計創意學院看看今年的畢業設計展吧~

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附上周邊產品~


估計他們想做成這樣的(左圖海報)

並不在於水平有限,個人感覺在於是否願意花時間去設計,用心和不用心很容易看的出來。


西文版還比較好看,中文版很違和


講真剛開始看到我也是拒絕的,然而畢設開幕的時候一貼出來我就覺得還挺好看的啊。

當時人太多,照片隨手拍的,將就著看吧

?????


個人覺得,如果漢字的筆畫做個拆分,可能效果會更好~~

第一眼看,真不怎麼樣


每當看到有些人,不在乎用什麼盤子裝菜時。我就覺得特可惜。

尤其是菜的味道還不錯時。

多用心一點,就會更好,卻偏不做。

總結,遺憾。


立場:如果真想多一點真誠的討論設計的話,如果我是你,我會

1.直接去找作者討論;

2.去設計展上問設計師和專業的同學。在這裡提問根本得不到含金量高的回答,目前我看到的評論都很混淆視聽。

作為同濟人,大家都不想看到同濟畢業展海報因為引起混淆視聽的爭議而給自己招黑。

1.今年的海報還沒新奇到引起爭議的地步,不明白提問的意義何在,個人覺得海報很不錯。

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全部用文字來做設計的海報,足夠新奇,足夠具有視覺衝擊力,足夠引起非專業人士的爭議;但是就專業設計師來說,今年的海報根本不足以引起爭議。很多瑞士風格的設計都是這樣。之所以覺得丑和爭議,只是人類對超過自己認知的新鮮事物的條件反射罷了。個人覺得海報挺好看。

而且只針對海報討論是否過於片面,至少從14年起,學院的畢業展已經作為一個活動在設計,海報只是整個視覺形象的一部分,還有動態圖形、視頻、現場互動等一些別的表現形式。海報只是起到信息傳達的作用罷了。

2.互聯網時代噴子太多,不加思考就總想通過貶低別人來表現自我優越感的噴子更多。

平面設計看似門檻太低,好像什麼人都可以評論,評論是好事,但請拿出你最起碼的尊重與客觀。更何況各行如隔山,平面設計和環境設計、工業設計還是差很多,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還是尊重些較好,起碼我不會對不了解的領域妄加評論。我們可以comment,但不要judge.

關於那個說word排的,請你來排一個試一試。由於無知引起的自大和偏見反映的是知識的淺薄和行為方式的幼稚。解決辦法:打開眼界,多看好的東西 )

作為同濟人,希望在網路上能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3.關於語境

海報是針對設計學院的同學們的,覺得圖片不知所云是因為你不是海報的受眾,更何況圖片並不是海報的重點。學院的人都知道這兩張圖片一個是學院的創新工場,一個是憤怒的小鳥廣場。但就事論事,圖片的形狀和位置只是為了視覺的平衡?抑或別有寓意?這令人不解。

4.關於信息傳達

主題簡單明確-我們看世界的角度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信息,主題、時間、地點都有,簡單幹凈,足矣。

5.關於版式散亂,只能說明你不是專業人士。

如果說非要教條的講這張海報的結構的話,海報結構是八大版式結構中的是軸式結構,但是也不完全符合。所以說作者是真正理解版式與網格的設計師,形式服從於主題的傳達。真正的精通就是如張無忌當年比武時的狀態,套路招式全部忘記。謂之融會貫通,隨機應變,見招拆招。

一般不懂的人都會去評論版式、構圖,就像一評論別人的畫都會去講透視一樣來假裝自己很懂,那畢加索豈不是透視都畫不好。小白才會講規則。設計要知道規則,打破規則。

6.關於文字的節奏

大字主題與小字信息的對比已經凸顯了文字的節奏。

覺得西文比中文好的是因為它是西文,外國人一樣覺得中文好看。這是認知問題;還有一個原因,西文那張海報圖片裡面的黃色圓形增加了形式感、節奏感與動感。

7.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目前回答的每一位,包括提問者都是

作業太少 )


喂,排班真的很亂,很難看耶,作為設計類海報,沒有一絲的藝術設計氣息,感覺隨便找個ps學了1個月的都能做出來。


看的第一幅 嚇一跳, 「同」字相當彆扭 這麼大的字體 彷彿是個巨人在小矮人中間旋轉跳躍 重點還閉著眼睛.... 字體顏色可以再換換 不然整體偏灰 暗沉。我當時就想 要是英文排版效果肯定好 信息不一定展示完全 至少形式美多了 咦 一看英文版 覺得順眼多了 至少我會停下來欣賞一下 第一幅可能就拍照發個朋友圈騙幾個贊


推薦閱讀:

我國紙張尺寸的「正度」和「大度」兩個系列是如何確定的?
零基礎學習平面設計,如何開始?
設計印刷品的時候為什麼要留 3mm 出血,不是 4mm,5mm 或者其他數字?
英國哪些大學的平面設計專業很好?
這種字體效果是怎麼做出來的?

TAG:字體設計 | 設計 | 平面設計 | 同濟大學 | 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