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你可以憑藉自己曾經優秀的教育與學識經歷擺脫自己貧窮的命運么?

一無所有,只剩下身體和記憶。沒有熟人,沒有朋友,沒有辦法證明學歷,沒有住處,下一頓飯不知道在哪裡。

看窮富翁大作戰有感而發,所以在思考這個社會問題。

這個問題就不要抖機靈了…


仔細想想,就有了自己似乎現在不貧窮的幻覺,好棒的問題。


不用一覺醒來,我現在就一無所有


關鍵是看過去的人脈和名氣還在不在。還有人脈的話,會有出版商願意預付讓我寫書的,問題馬上就能解決。

如果徹底變成一個沒有資源沒有名氣的新人,想要再靠職業寫作養活自己,那是真不容易,很大程度上要看運氣。畢竟人的命運光靠自我奮鬥是不夠的,但歷史的進程不可能為了你而重來一次。


這不就是《生而貧窮》中舉得一個例子么?

窮人需要為自身的貧窮負多大責任? - 趙皓陽的回答

我把其中跟題主契合的段落引用如下:

無獨有偶,有一位美國作家也是這樣想的,她看紐約那群刷盤子的人就覺得很不屑,認為你們至少識字識數,工作之餘多讀讀書,考個會計師啥的,雖然不至於大富大貴,但也至少能擺脫底層生活啊。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美國白人,博士學歷,極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被精英光環籠罩。為了搞清楚窮人到底如何生活,她向自己發起一次挑戰:假裝窮人,混入美國底層,看自己能不能憑藉努力成功「脫貧」。

我們看,一個博士,白人精英,一個絕對沒有「窮人思維」,同時有大量知識儲備的人,能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擺脫貧困呢?

為此,她隱姓埋名,先後闖蕩了佛羅里達,緬因,明尼蘇達幾個州。在餐館、旅館、養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潔工、保姆、收銀員。後來,她寫了一本暢銷書,叫《我在底層的生活》,其英文原版的副標題則是——「難以度日」(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芭芭拉混入底層後,發現了美國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在那個世界,人們過著一種無論多努力都無法解脫,窮得停不下來的生活:

我們來看一下澎湃新聞作者吳太白寫的關於這本書的新聞報道:

在時薪低到6-8美元的情況下,芭芭拉和餐館女招待們端盤子收桌子跑來跑去連續工作8個小時。為了讓顧客們按時就餐,她們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熱狗麵包,臨下班之際會餓到快暈倒。晚上拖著灌鉛的雙腿,捏著今天的工資,芭芭拉問同事:你家在哪兒?同事說,我住膠囊旅館。「你瘋了嗎!為什麼住旅館!你今天的工資只夠付一天的房費!」女招待像看白痴一樣地看向芭芭拉:「呵呵,你以為我不想租房么?你倒是說說看,我去哪裡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證金?」

另外一些人選擇住在汽車裡。芭芭拉看著體型虛胖的同事,忍不住告誡:「你為什麼總吃麥當勞?你應該學會給自己做一些營養均衡的食物。」「哦,我住在車裡,不能做飯,連加熱都不行。」中產階級鄙夷地看著又窮又胖還大吃垃圾食物的底層人民,認為這是他們懶惰愚蠢。誰不知道垃圾食品不健康?而真實的問題卻是,他們沒有廚房。

他們為什麼如此貧窮?因為懶惰,因為缺乏自律,甚至…笨?這是一部分人心口不宣的共識。基於這樣的價值觀,很多美國人,尤其共和黨人,將貧困歸因於個人。美國夢這碗雞湯,哦不,這碗雞血,澆灌出一種令人無法質疑的邏輯:如果你窮,只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然而芭芭拉掀開底層世界的布簾,讓我們看到勞動者領著按天結付的薪水,沒有健康保險。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兼職兩份以上的工作。即使他們努力到了極致,也無法擺脫貧困。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世界以另一套邏輯運轉,讓貧困哺育貧困,讓困境自我循環:如果你是非法移民,那就沒有合法身份,沒有福利,沒有跟僱主討價還價的權利。你只能做最臟最累的活兒,被僱主壓榨。沒有時間學技術,沒有時間提升自我,只能像陀螺旋轉在日復一日只為糊口的怪圈中,惡性循環。

作者:趙皓陽

鏈接:窮人需要為自身的貧窮負多大責任? - 趙皓陽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無產者少嗎?

大部分人都沒有問題,我認識的很多人本來就是要啥沒啥,一個人在大城市,家裡給不了自己什麼支持,甚至還要反過來補貼家人。得到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讓他們重頭再來一點問題也沒有。

一無所有,一腔孤勇。


那就看身體情況如何了。。。

如果說抹去這些年的痕迹,但是讓我恢復到當年的身體情況。。我覺得我會做得更好。。。

客觀來說起點是比原來低了很多,特別是沒有學歷證明這點很難受。。。但是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啊。


不能證明學歷

沒有人脈

沒有存款

多數人只能在底層打轉。

趕快找只粉筆吧


先去找一份包食宿的勞動型底層工,例如小飯店洗碗。

和老闆攀談,建議他增加某某菜品,例如紅燒獅子頭作為每天的招牌菜,說服他這樣做的一定有利潤,自告奮勇免費給老闆開發這個招牌菜,努力招徠顧客實現自己的承諾,最後奮鬥成為廚師,我的廚藝還不錯,結合一點產品差異化知識和營銷理念,盡全力的話,應該能成為老闆的左右手,就象經營自己的飯店那麼幫助老闆經營。

以上為可能的開始,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方式。

接下來:

1、找到一份穩定收入的技術型工作(例如以上所說的廚師)。

2、成為這個領域的優秀從業者,畢竟我毫無出路,理應盡全力去拼。

3、精研這個行業的各種技術,直到離開當前環境,也絕對能找到工作。

4、打工五年十年後,積攢下一定金額的錢,考慮創業或者轉行。

其實說到底,就是《阿信》這個故事的思路,你無法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按照「我喜歡做什麼工作、我的專業適合做什麼工作」去思考,而是按照我的資源和環境下,目前我能夠做什麼,而且把這個做得最好,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基礎積累,最大的可能就是社會底層的飲食業、護工、鐘點工,需求大門檻低,能夠快速賺錢解決溫飽和住宿。

除了廚藝,我能夠做的大概還有:

做網站——連房子和電腦都沒有,在初期沒P用

做室內設計——沒身份和人脈,在初期毫無幫助

畫插畫——有點錢的積累後可能可以在廣場給人畫像?

做模型——在初期沒用

寫論文——解決溫飽問題後也許可以在淘寶上掛200塊錢代寫論文?基本文理科都可以,應該有生意

寫小說——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可以考慮,例如給網站寫色情小黃書?

種花技術——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以去大棚給人種花、養護多肉賺錢


馬雲不能再造一個阿里巴巴,但我能再造一個我自己的生活

因為現在的我也是一無所有。


好好審題!(敲黑板)

題主給的是地獄難度。

你別說誰誰誰破產之後依舊能怎樣怎樣怎樣。

題主的條件里別說人脈了,連你房子都收走了,你就是個只有記憶的流浪漢。

這還真不是東山再起的事情,先活下來再說吧。

還有,這根本就不是怎樣運用你的能力的問題,你連說服別人相信你不是壞人都很難。

我想了想,發現光辦身份證明一件事情就愁死了,弄不好要弄假證。

別問我為啥要身份證明,就算你坑蒙拐騙都需要身份證明。

你連證明你在法律上存在都有問題。

沒身份證明連銀行賬戶都開不出來,只能用現金安全還是個大問題。


每天醒來都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怎麼辦?


你們這些人就是矯情——

我是一名水管工、電工、施工員、設計員、資料員、預算員、項目經理、安全員、消防檢測員、評估員


首先我得找片葉子遮住下體,然後我們再討論擺脫貧窮的事情。


嗯……恐怕很難……人脈也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都可以積累吧


應該沒問題,畢竟胸大活好不粘人


為什麼不可以?

我才22歲!

而且說的好像我特么現在不是一無所有一樣2333333


我怕受過的良好教育和自己的學識所以附帶的嬌生慣養才會讓我無法在一無所有貧窮的環境中改變自己的命運啊。

窮人真的是拼盡全力,只為了明天的飯,根本就沒有承擔高等教育的能力啊。


設想一下,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

第一步就是報警,解決身份問題。需要身份證明、戶口等必要的身份文件。而且報了警就可以賴在警局裡混飯吃、身份沒有了讓警察想辦法,想不出辦法就繼續賴在警局混吃混住。

第二部就是找一份工作,這裡有一個障礙就是敲門磚沒了,需要費些工夫才能進門。所以只能找一些小公司,但是不要緊,一個項目做下來他們就會承認哥的實力了。

第三部就是在有了啟動資金後搞一些敲門磚,好在IT行業的認證含金量不錯,考幾個就OK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一技傍身就不會餓死。就總能翻身。


我不可以,或者說當前的我不可以。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銀魂里的一句話,「我們這些窮人,光是要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矯情和抖機靈的分割線----------

你問的這種事,我覺得不是靠所謂「優秀的教育和學識經歷」這種單一的資源就能擺脫的。尤其它和心態意志,或者說那種強烈的要擺脫貧窮的慾望比起來,實在是渺小,特別是那些教育和經歷在人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時,大部分都派不上用場了。

結論很俗套,先看你有沒有這個心,再看你有沒有從底層爬上來的毅力和能力,這個能力指的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的能力——我和你,乃至更多的人,都沒體會過擁有山河大海然後失去一切,如果非讓我做一個判斷的話~我覺得,是沒有的吧。當然,像我這樣,有一切我想要的東西的人,連這個心也沒有了。

貼個圖吧,畢竟我沒失去過,評論肯定也有不中肯的地方,會再修改的。

晚間插入修改~

以下言論可能會造成部分人的不適。

貧窮的命運,真的是「需要擺脫」的命運嗎?你所定義的貧窮,是溫飽不能保證,還是買不起頂配的電腦,還是買不起限量的奢侈品,還是買不起私人游輪?個人認為除了無法保證溫飽以外的貧窮,都只是慾望大於能力,除了所謂教育學識,還需要人脈運氣才能達到。

關於這個事情其實有個蠻鮮活的案例,北大屠夫,題主可以去看看,不過他到將近五十歲才達到了大家認同的水平,按他的說法是沒給北大丟臉。嘛,大部分的人在自制力和細心專註、努力方面,可能都不如北大畢業生吧,請直視這個事實。

然後是那些正經的「富一代」。這些人成功幾率會稍微大一點,但也未必就一定能達到之前的水平。成功過至少代表了他個人實力(策略,眼光等),即使經驗不能複製,這些本身的優點也會成為寶貴的東山再起的資源。

最後,說句可能大家不太愛聽,但我很認同的話:

別以為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好好想想是誰幫了你,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


推薦閱讀:

如果你出生在公元元年並死於2016年,你會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孩子多大的時候開始看書或給孩子讀書合適?另外求推薦一些適合幼兒的書。
女朋友和她父母關係不好?
孩子會繼承父母的性格嗎?
如何看待「媽媽因女兒欺凌癌症患者,把女兒頭髮強行剃掉」?

TAG:教育 | 社會 | 貧窮 | 帶有假設的問題 | 財富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