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
如上
謝邀……從沒相信過……
人性是複雜的……不可能用簡單直覺的道德體系中的語句來形容……真要用簡單的一兩個字來概括人性,那隻能是「人性是人性所是的那個樣子」……用「善」,用「惡」來形容,都有很大的問題……
我覺得人之初性本善,啟發於人對善的嚮往,是一種理想化的期望,因此而產生了教化,對於根性的解釋,變成了教化的一種理由.但總而言之,這有助於人類族群的發展,就有存在的必要性。
謝邀。道德認識發展階段
根據前道德階段的描述,我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皮亞傑根據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和對公正的認識的考察和研究,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三個有序的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皮亞傑認為這一年齡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前運算思維時期,他們對問題的考慮都還是自我中心的。他們不顧規則,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招待規則。他們的行動易衝動,感情泛化,行為直接受行動的結果所支配,道德認知不守恆。例如,同樣的行動規則,若是出自父母就願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們並不真正理解規則的含義,分不清公正、義務和服從。他們的行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這是比較低級的道德思維階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單方面地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也就是說,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應和作為道德判斷所特有的某些顯著的結構中表現出來。其基本特徵是:一是絕對遵從父母、權威者或年齡較大的人。兒童認為服從權威就是「好」,不聽話就是「壞」。二是對規則本身的尊重和順從,即把人們規定的規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皮亞傑將這一結構稱為道德的實在論。第二,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一種行為的好壞,而不是根據主觀動機來判斷。例如,認為打碎的杯子數量多的行為比打碎杯子數量少的行為更壞,而不考慮有意還是無意打碎杯子。第三,看待行為有絕對化的傾向。道德實在論的兒童在評定行為是非時,總是抱極端的態度,或者完全正確,或者完全錯誤,還以為別人也這樣看,不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看問題。皮亞傑與英海爾德在談到這個時期的兒童特點時說:「道德實在主義引向客觀的責任觀,歷而對一種行為的評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於惡意的動機違反這個原則,還是動機好卻無意違反了規則。例如,兒童在理解不準撒謊的社會價值之前很外(因為缺乏充分的社會化),在對有意的欺騙與遊戲或純粹的願願望有失真實區別之前,成人就告訴他們不要撒謊。結果說真話就成了兒童主觀人格之外的東西,並引起了道德實在論和客觀責任觀,從而使兒童認為一切諾言的嚴重性似乎並不是看有意欺騙的程度,而是看實際上跟真實性相差的程度。」第四,贊成來歷的懲罰,並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還把道德法則與自然規律相混淆,認為不端的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的懲罰。例如,對一個7歲的孩子說,有個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倒,問孩子「汽車為什麼會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為他偷了糖。在道德實在論的兒童看來,懲罰就是一種報應,目的是使過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過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懲罰看作是改變兒童行為的一種手段。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皮亞傑認為兒童大約在7~12歲期間進入道德主觀論階段,這個階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兒童已認識到規則是由人們根據相互之間的協作而創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們的願望加以改變的。規則不再被當作存在於自身之外的強加的東西。第二,判斷行為時,不只是考慮行為的後果,還考慮行為的動機。研究表明,12歲的兒童都認為,那些由積極和動機支配但損失較大的兒童,比起懷有不良動機而只造成小損失的兒童要好些。由於考慮到行為的動機,因而在懲罰時能注意照顧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與權威和同伴處於相互尊重的關係,兒童能較高地評價自己的觀點和能力,並能較現實地判斷他人。第四,能把自己置於別人的地位,判斷不再絕對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幾種觀點。第五,提出的懲罰較溫和,更為直接地針對所犯的錯誤,帶有補償性,而且把錯誤看作是對過失者的一種教訓。達到自律性道德階段的兒童,在遊戲時不再受年長者的約束,能與同年齡兒童平等地參加遊戲,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場與對方的立場,共同制定規則,遵守規則,獨立舉行遊戲比賽。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這些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兒童的道德認識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是根據外在的道德法則進行判斷,他們只注意行動的外部結果,不考慮行為的動機,他們的是非標準取決於是否服從面人的命令或規定。這是一種受自身之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後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已能從客觀動機出發,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標準來判斷是非,這是一種為兒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觀的價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斷,屬於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亞傑認為只有達到了這個水平,兒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這個階段,兒童的道德觀念開始傾向於公正。皮亞傑認為,當可逆的道德觀念從利他主義角度去考慮時,就產生了關於公正的觀念。公正觀念不是一種判斷是或非的單純的規則關係,而是一種出於關心與同情的真正的道德關係。也就是說,兒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規則去判斷,在依據規則判斷時隱含考慮到同伴的一些具體情況,從關心和同情出發去判斷。皮亞傑認為公正觀念是一種高級的平等關係,這種道德觀念已經能夠從內部對兒童的道德判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謝邀…
我從未說過自己相信這句話…
真的我一直都說,不要怕把人往壞了想…謝邀。
萬物相依,人我不二,身心環境的不二性,就是善的根本,這讓人在求生欲下,不得不和周圍和他人合作,從而逐漸走上了明自己和自己周圍根本之聯繫的路,即天人合一。換句話,因為求生和人類或任何生物的不能離開環境而獨立生存的特性這個妙緣下,善的了明,已經是必然的了。而全善者,同體大悲也。而所謂的惡,說白了就是不明這個聯繫的去割裂自己和他人,其他生命和周圍環境的聯繫,「人之初,性本善」 來自《三字經》 是宋儒對孟子思想的演繹。
讀宋儒嚼剩下的東西容易走火入魔,看孟子的話:「人之向善,猶水之就下也」
談論的是趨勢。
至於本性,你都本善了,還向善個屁。
不需要相信,因為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無知的動物。
善良是符合群體利益的道德。謝邀!
我的觀點是:人之初,性本純。--「善惡」是有了利益立場後才能區分的。謝邀,我一向相信人之初,性本惡。
善惡本來就是人類自己所定義的,也就是在人類定義之前本來就沒有善惡之分,那何來善惡之「本」,又何來性「本」善還是惡呢?
或者說,「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完全是帶有說這些話的人的自己的含義在裡面,也就是非客觀的。一個關於幼兒道德研究的視頻。(一年多了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實驗對象是幾個月大(也可能是一歲多,但是不會說話)的幼兒。主試用玩偶表現一定的場景,觀察兒童在實驗當中表現出來的情緒來判斷兒童對他所看到的場景的態度。有一部分是這樣的:A玩偶在玩偶B遇到困難時幫助了他,過了一會,玩偶A遇到了困難,也有人幫助了他。這時幼兒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而如果玩偶a最初沒有幫助b,或者給b搗亂,那麼當他受到懲罰時,幼兒也會表現出開心的樣子。這就說明,幼兒在比較小的時候就表現出「懲惡揚善」的態度,這種態度也許是狹隘的(當幼兒捲入其中時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但這就是人性中善的種子,在我們以後的生長中慢慢和我們一起長大。
有一個答案提到了「人之初,性本純」。
我表示贊同(一會補贊)。
不過可以簡單說說看。「性中不是原有兩物相對」,善惡並不是性固有的。
說純字,是說「純天理」,或者說「誠」更好(真實無妄)。
善惡怎麼來?善就是順此理而無過不及。惡就是逆此理或有大過不及。「是」就是順此理而無過不及。「非」就是逆此理或有過不及。我們談性,其實已經不易區分我們究竟在談哪種「性」了。我說得很亂(理解太少),而前人和今人在這裡爭論太多。還望見諒。直接提明道先生的話: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
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
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污。此何煩人力之為也?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為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晦庵先生有個解釋:
「人生而靜以上」,即是人物未生時。人物未生時,只可謂之理,說性未得,此所謂「在天曰命」也。「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者,言才謂之性,便是人生以後,此理已墮在形氣之中,不全是性之本體矣,故曰「便已不是性也」,此所謂「在人曰性」也。大抵人有此形氣,則是此理始具於形氣之中,而謂之性。才是說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氣質,不得為性之本體也。然性之本體,亦未嘗雜。要人就此上面見得其本體元未嘗離,亦未嘗雜耳。「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者,言性不可形容,而善言性者,不過即其發見之端而言之,而性之理固可默識矣,如孟子言「性善」與「四端」是也。(自註:未有形氣,渾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謂之理;已有形氣,是理降而在人,具於形氣之中,方謂之性。已涉乎氣矣,便不能超然專說得理也。程子曰「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又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是也。)ps.羅整庵先生也有解釋,但是書不在身邊,見諒。是本善亦是本惡,是薛定諤的貓。
不信
其中的善字本意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人,怎麼會談相信。純科普。
道德觀都是後天習成。怎麼可能遺傳呢?剛出的人更接近野獸形態。 人之初性本不善。
當初看三字經以為是性本善,後來年紀大了一些,看過了一些書,經歷了一些事,才發現,人性本來就是惡的。只不過是有道德,法律,信仰等等約束著你。
試問誰心裡沒有一個瘋狂大膽,喪心病狂的陰暗想法?你做了嗎?
看到這個問題就停下了,記得這是我曾經執著辨別的問題,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惡,尤其在高中,一篇篇練筆,只關於這個,不明所以,苦於尋求答案,雖然有的時候會覺得有的事沒有明確的答案,感受它的方向就好了,可那也要個方向不是?記得高中的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完全站立在性本惡的前提,往往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惡。從第一次看到這個觀點的時候就深信不疑,因為覺得生活在不斷的剋制,壓制,壓抑的氛圍充斥著自己,而那個時候的自己無所覺,相比外界的壓力對我來說自身帶來的壓力更大,更多時候是一個在自己逼自己的性格。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這個問題,但看到題主提問久沒接觸這個話題的我第一反應推翻了性本恩惡的說法,而回想在此之前很久之前執著於性本惡的時候,只能說,時間真是給了你機會去想明白,你想明白的事。荀子覺得自私、懶惰、暴力、虛榮、僭妄、執拗、空想、自滿、奢侈、妒忌,輕率、虛偽、自相矛盾、貪婪好利,好標新立異……這就是高等級的生物,人類,我也這麼覺得,為了成為一個基基本本的人我們不停的壓抑自己,剋制,剋制,剋制。如果不是性本惡,我們為什麼要剋制。本以為是惡,才需要去克制,而總是有被忽略的細節,只有善才會想去克制,不是嗎。人本自私,卻總有為了人放棄了自己的自私,人本懶惰,卻也總會有想努力的時候,人本貪婪,但也會有偉大的時候,任何人都會有。人本自相矛盾,而自相矛盾是惡嗎,這大概是人所最生動的地方,最豐富,最細膩,最偉大,最感人,最心靈相通。我從小容易摔跤,摔多了自己也會埋汰自己的不小心,想想自己摔起來的滑稽樣總是忍不住嘲笑自己,所以並不會影響心情反而會覺得好笑,但傷口痛總是痛的,所以從小摔了跤,我總是拚命的告訴自己,不疼不疼誰說疼是疼,感覺這東西虛無縹緲,那為什麼這種感覺叫做疼,不叫做麻呢,念叨幾遍果然不疼了,然後暗嘆心理暗示果然強大得很。所以落下了一個喜歡自我欺騙的不好不壞不知好壞的習慣,的確往往比別人更能堅持和剋制但很多時候也會忽略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每次熬不過的時候哪怕想著拖一會也行都能熬下去。所以我曾以為克制是因為惡,而往往忘記了為什麼克制的源頭。因為我們想當一個基基本本的人,一個基基本本的善人。若說結構是使畫的人成為一個人的基本準則,那成為一個人的基本準則無非是從小聽到大的正義責任善良,人本就自私矛盾,這是人的特性,好像人必有雪血有肉有骨一樣,我們不能去改變什麼,身為人也好喜歡一個人也好,只要與人有關比必是離不開這些自相矛盾,所以無從談論這方面的善惡。所說人性。就像每個幸福的家庭都幸福的相似,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樣,每個感人的畫面都是相似的,而厭惡的人事卻各有各的不同。的確,我最喜歡的我認為最微妙的,記憶中最深最忘不掉的,都往往是在人性的剋制那一剎那和瞬間,這些緣由卻又往往是為了另一個人,愛人,親人,朋友,人與人,最微妙的聯繫。所以人之初本善本惡我說不明白所以,因為我只代表我,我只可能有機會透徹了解一個我,若我能代表所有人那幾乎大部分和人相處的不忍心讓我相信我本善,佛心自印,讓我相信其他人也本善。大概沒有人是希望自己是不好的吧,每個人都會有在乎的人事物,總是有柔軟的地方,堅硬也是需要理由的,世間萬物千變萬化導致我們每個人的不同又何其相似,所以認為並沒有完全合適的人也不會有完全不合適的人,只看你願不願意去適合,所有會產生記憶和故事的地方都來自全心全意不是嗎。薩特說過一句話關於自由,英雄是自己想變成英雄的,懦夫是自己想成為懦夫的。這句話聽起來像克制,而薩特是個自由論者,他嚮往自由,自由的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一直很喜歡這句話,所以我現在的剋制有理有,為了夢想為了喜歡的事為了更多選擇為了希望我更好的人為了自己永久的快樂。這是我關於自由的看法,因為相對有的時候比絕對更好。也曾為這句話苦惱過,按這個理來說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只要堅持努力和誠心,的確支撐我完成了很多,知道遇到需要另一個人插手的事,才明白原來無論你做的多好,有的事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所以至今,我只能用這句話來要求我自己,其他,交給命運。關於命運,我不完全是個科學論者,因為科學無法解釋為什麼八十多總元素和成不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很多事憑感受去理解就好說不清楚所以然。做好自己是對自己的尊重,不去要求他人是對他人的尊重,所以相信如果有心會感染都想被感染的人,其實並不是很懂和人相處,就不多說了。盜墓筆記一套看完,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一本的後序,作者說,寫胖子抽煙的時候彷彿看到了他蹙了一下眉頭,然後彷彿能看到到底是因為什麼小時候的某件事他蹙了一下眉頭,當然這是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書外故事,可塑造的人也只有這樣才生動吧,活生生,透徹明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需要知道你的所有事,也知道你會發生過什麼事。所以說了這麼多,我還是難以辯解本惡本善,但相信人本善,我相信,想相信。也許還不會和人相處,但做好自己,至少會讓別人感覺舒服,因為好人有好抱這件事,也許向來都是人為的,所以身邊有這麼多善良的人,我希望她們得到好報。我喜歡換位思考,這是了解別人眼中自己的最好方式,我希望在意的人,善良的人都可以順意下去,平安健康,真心開心,什麼都抵不過。
對善與美的追求。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人去買切糕?
※中國人不善笑及表情僵硬等特徵是因為心理和精神狀態,還是因為人種的肌肉形態等外貌特徵,它們通過怎樣的過程來影響表情?
※為什麼有些人羞於承認自己是某某明星(名人)的粉絲?
※怎樣讓自己更自信?
※為何男女比例失調下我依然沒有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