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好的東西也是犯了佛家的「貪」了嗎?

越來越無法理順「空」與「美」的關係,瑜伽修行說「真我」是高於「激情」這個層次的,對於我這一個凡塵的人什麼樣的心態您才認為是好的呢?求大師過來人指點一二,感激不盡。小弟才二十歲,大學生,非常迷茫,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謝邀。

看到這種問題,我總會想到那些千里尋孤的人。在他們尋找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各種誘惑,各種彷徨,但他們卻有著清晰的目的,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因為他們明白,那些誘惑雖然能讓他們得到快樂,但那些快樂是短暫的,並不能解決心中那個大大的問號:孩子在哪?

而對於每個人來說,那個丟失的孩子,就是自己。這個世界,這個身體,這個意識,是自己嗎?如果是自己,為什麼會如此任生任滅?遺憾的是,很少有人給自己心中打一個問號,反而更貪戀沿途的那些給自己帶來短暫快樂的風景。

所有的貪、嗔、痴都可以原諒,但不應該讓我們的究竟之心,有一刻停留。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左宗棠在梅園的對聯

何謂「貪」?貪是不合理的、過分的索求,

吃頓飯是正常需求,明明吃飽了,還盯著鍋里的,這叫「貪」

找一個女人是正常需求,還想著多找幾個,這叫「貪」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貪就是「以不足而奉有餘」。

「貪」像一顆種子,帶來種種不良後果,讓人陷入痛苦。

但是,有尊嚴地吃上飯,組建幸福家庭等等,都是合理的需求,

是值得肯定和努力去追求的,否則會產生「鬱郁不得志」等其他方面的惡。

自立自強,努力向上就即是行善,心懷濟世更是行善,所以「發上等願」。

此外還有第二層意思,

盡人事,知天命。人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在積極向上的基礎上,

不陷偏執,知足常樂,不至於陷入「求不得」,惶惶看不到彼岸。

下等福也是福,但若沒有「發上等願」的基礎,恐怕下等福也不易得。


二十歲,呵呵……應該先去追求美好的東西,然後再談是不是貪。如果你都沒有追求過美好的東西,沒有達到過「激情」這個層次,那你又怎麼知道高於「激情」的是什麼?又怎麼知道有沒有犯過貪?

讓你的心時時刻刻守住五戒十善,守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這個基礎上,用你全部的生命去追求你認為美好的東西,但是記得在追求之前,問問自己,你所追求的有沒有超過這個範圍,有沒有符合這個標準,只要符合,可以勇敢地去求,得到了之後再問問自己有沒有貪,能不能放下。

呵呵……提醒一下,千萬不要在還沒有得到名聞利養的時候就騙自己已經放下了它們,這種自我欺騙才是來自最大的貪婪。


我好喜歡這個姑娘,她不愛我,我要死了。

我好喜歡這個姑娘,她不愛我,我得努力一把,展現雄風,噓寒問暖,啊她還不喜歡我,我要死了。

我好喜歡這個姑娘,努力一把,她不愛我,哈哈,老闆啊,再來兩瓶維他奶,不,不要啤酒,對吧,她確實很漂亮。

第一個人嚮往美好,不追求,也貪。

第二個人嚮往美好,也追求,也貪。

第三個人嚮往美好,也追求,但不貪。

追求代表著努力做一件事,美好是人類嚮往更好生活的驅動力。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貪」這個事兒,不是佛教規定你不許,而是讓你警惕。今天你有多愛她/他/它,失去的時候就會有多痛苦。哪怕是至親眷屬的感情,你說這種美好的感情,為了「貪」字,難道你能說我今天就不管父母死活,我破門出家,因為我破了貪念,我不貪戀這份感情,不允許的,佛菩薩有大智慧,慈悲憐憫你,護法神也得教訓你的。

努力做好正在做的事,只是不要計較結果。這才是佛法里講究的不貪,不貪不是不為。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佛教是開啟智慧、明事理的,幫助人更好地生活。枯坐蒲團鑽研佛理,一入世就破功的,也不在少數,很巧,我也是……

後來明白,喜歡一件美好的東西,未必要佔有,才更能欣賞到她最美好的樣子。

與題主共勉。


普遍性的追求於我們各自喜愛並認為美好的事物,這是一切有靈生命必具的天賦本能。

所以在合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題主不必有什麼心理壓力。

在修行過程中,以往的聖賢們發現,這種對於心中所欲之物的追求、執著,原來是輪迴與一切痛苦的根源。

為什麼呢?

來,我們舉目四望周邊的人群,他們都有著各種各樣需要實現的理想與追求——雖然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生命很難活過百年之期。

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們欣賞沉醉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所以唄,

我們可以通過修行,超越這個苦難且虛幻的世界,同時好好的活著追求自己喜歡的美好的人事物,但卻可以對追求過程中產生的得失成敗,坦然面對不留礙於心。

這就是美好的值得為之追求的修行。

——它其實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搬家回答: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我告訴她說:「你絕對不應該這麼想,認為佛教是一種阻礙你去享受生命的東西。」很多人都有這種概念,以為佛教是一種阻止或者是享受世界美好的阻礙。

佛教與其說是去阻止你享受這些東西,倒不如說是教導我們如何去享受它。

以下為正文,希望能幫助你!

我第一句想講的話是「我非常痛恨坐在這種法座上」,今晚排的節目是什麼?今晚的主題是如何在末法時期做一個修行者。我覺得我們做得都不好。

有一次,當釋迦牟尼佛教導人的時候,他說:那些受有足戒的比丘,根據戒律來說,在佛的那個時代,如果有一位比丘,能把戒律完完全全地都守住,以及跟在目前,末法時期有一和尚破了所有的戒,只守住一條戒律的情形相比較,佛說,這二位比丘的功德是一樣的,因為在佛的那個時候,打擾我們的事情比較少,能夠幫助我們趨近法,幫助我們清凈修法的機會比較多。末法時期像現在,雖然佛法本身無高峰期、衰落期,但因末法時期阻礙佛法的事情很多,所以一個人在末法時期修行,所得修行的功德力量,就算比不上佛時期大,也會和那個時候相等。

這不光只是牽涉到時間的問題,「地點」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像住在此地或住在紐約的人會想像在尼泊爾是一個完美修行之地,人的想像不僅僅如此,自己的心裡還會憧憬,憧憬自己會到高山去,聽著淙淙的流水聲,喝著山泉水,在空氣清新、人堙罕至的地方,人們對以上之景,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憧憬,但我們憧憬之時,我們應該看看在憧憬願望之後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因為多半人們會被如上這些美好的狀況帶著走,誤以為這種想法和希望代表我們的出離心。就像幾年前,我曾經說過的一樣,我們應仔細考量我們所具有的、或者我們所認為的出離心,究竟是怎麼樣的出離心?我一直懷疑這種人──一個一直想往山上躲的人,他所謂的出離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自私又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此一想法的人都是這樣,但大部分的具有這一想法的都是如此。

為什麼我有這種懷疑呢?因為我發現,當人有這樣到偏遠山上去的意念時,絕大多數的人,我們多半的原因是想放自己一個長假,因為我們暫時地對變化覺得非常厭煩,也暫時性對交通阻塞覺得非常厭倦。如果我們真的永久性地對世界覺得非常厭倦,真的是這樣的話,其實,我們甚至根本不必到偏遠的山上去,目前的這個環境、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好好的修行。

但是事實上,我們只是暫時性地對這個生活方式覺得有所厭煩,只是想知道一些新的東西。因為實際上,我們只想暫時性地從交通阻塞,忙碌的生活逃開一陣子,所以在此情況下,去了高山,在那所做的事,畢竟只是表示我想好好享受、輕鬆一下而已。但對多數人而言,就算跑到山上,也過不到好日子,怎麼說呢?因為我們在山上的時候,就在計劃著下山以後要做什麼。所以,我們真的要看一下什麼是出離心。

昨晚,我和一位小姐談話,我們談有關「出離心」的問題,那時,我發現這位小姐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價值非常高貴的東西。我告訴她說:「你絕對不應該這麼想,認為佛教是一種阻礙你去享受生命的東西。」很多人都有這種概念,以為佛教是一種阻止或者是享受世界美好的阻礙。

佛教與其說是去阻止你享受這些東西,倒不如說是教導我們如何去享受它。

我記得昨晚與這位小姐講過:我們一般人當脖子上戴著項鏈時,我們心裡充滿著各種希望、各種懼怕、各種驕傲,各種的方式來戴著。因為上述原因,使得我們戴項鏈時只注意到:「那一面朝外或鏈子正不正,會不會歪歪的;也許會擔心這個項鏈會不會被偷走,或被摔壞」。換句話說,我們戴著的項鏈是一串痛苦的項鏈,那也就是說,在我們本身許多的打擾事情之外,另加了一件事來干擾我們。實際上,如果我們不戴那串項鏈,或許就會覺得更舒服點。

佛教並不是不允許戴那條項鏈,佛教是如此認為:如果我們能找到任何東西,都可以戴它,但是當我戴它之時,也同時準備好,當時機變化顯示要把它放棄時,我們要隨時把它放棄掉。如果照上述的方式戴著項鏈,那就足以以一種非常優雅的佛教方式來戴它。我覺得非常抱歉,好象有點偏離主題。

現在我們回談「一個修行者在末法時期該怎麼修行」。剛才我從辛亥路坐車到這邊來的時候,在車上想到一個主意,所有修行的人,尤其是在台灣修行佛法的人,應該拿出在台灣開汽車的精神:完全沒有懼怕、非常勇敢、對任何規則都藐視、開車時心都會從嘴巴跳出來,換句話說,應該具有這種「無畏」的精神。我認為我們實在是缺乏這種精神,同時我們也缺乏這種反叛性,因為我們非常怕社會壓力,如果都做到這些,在這上還要加一點幽默感,上述都做得到的話,那麼我們大概就可成為一個一九九一年健全的金剛乘修行人。

當我每次去看佛法和平常生活時,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把二者溶合在一起,做出許多許的事情。但問題是當我們修行佛法時並不是照法本去修行,我們總是把許許多多不同的像、不同顏色、不同的分別帶進我們的修行裡頭,所以使我們的修行變得非常困難,比如說我是修小乘的,所以大乘、金剛乘的事不能做,障礙就這樣產生了。

所以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各種不同的卷標、各種不同的傳承都放在些念頭時,我們的修行,就變成了對我們生活的一種打擾。

我必須這麼講「我們的修行應該不會使我們忘掉我們每天的承諾」。但實際上我們總是會這麼認為:一個好修行者一定是忽視他公司的工作,他一定也不去整理他的床、也不洗碗、小孩也不管,一定得忽視這些東西,在理論上而言,這樣想是對的。

在修行上來說,當我們談到修行時,具有這種理論上的了解,當我們實際去修行時,我們就會變成:企圖有意從輪迴里逃開,並不是丟棄掉,然後企圖去修行達到涅盤的法,這種做法是很笨的。舉例來說:我們想要洗衣服,認為衣服是很髒的,認為骯髒的東西是對於潔凈衣服的打擾,但當真正洗的時候,那時我們完全從污垢離開。若沒碰這些污垢,你洗污垢從這些污垢離開它,這時想離開污垢找到想要的清潔。在此情況之下,根本把污垢忘了,怎麼可能把這件衣服洗乾淨呢?

我們如果把輪迴放在一邊,我們去哪裡達到涅盤?我認為:在這個年代的修行佛法的人,第一個得承認,我們在輪迴里,然後要好好的在輪迴里工作。

我在此要談三類人。第一類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在街上所看的那一類,他們很幸運,從來沒被佛教洗過腦,那類人有一個非常純凈的輪迴。第二類是這菩薩,他們已經走在涅盤的道上。第三類就是像我們這樣的人,我們生活在輪迴里,但我們又同時想像著各種不同的輪迴和涅盤,我們想像將輪迴丟掉,而去得到涅盤,我們都是屬於第三類的人。

對我們而言,我們稱不上是一個走在涅盤道上的眾生,我們甚至根本不能被稱為是輪迴裡面的眾生。你們了解我在此要說什麼嗎?我們大家都想成佛。我們想作佛,我們想要些什麼東西?我們想要得到沒有痛苦的狀況。但當我們想得到沒有痛苦的狀況時,難道你不認為我們應該先解決「痛苦」這一問題嗎?我們都好似吊在一種狀況之中,那種狀況充滿了可口可樂。以下我講的,大家可能難以了解,但我希望大家能明了。

我們平常都這麼說,輪迴是不好的,當我們講出此話是,實際上等於是表示我們盡一切努力想要留在輪迴里。真正的輪迴是充滿痛苦的,但我們卻從來都不努力去改變。我們從書上,從老師口中,看到了、聽到了很多東西,從那上面製造出了一個新輪迴,而想把那個新的輪迴丟掉。我們從來就未真正努力想放棄本身真的慾望。因此,我們永遠想放棄的慾望只是書上和老師告訴我們的慾望,如果我們真的想放棄這些從書上、老師口中得來的慾望,首先,我們必須把這些慾望找來,我們才能夠放棄得了,是不是?

我們現在處於何種情況呢?我們本身原來不僅有一輪迴,此時我們又學到一個新的輪迴,而又再思想製造一個新輪迴,你了解我所說的嗎?有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現在我們回頭來討論主題。我認為,你可以作生意人,你也許可做仁波切,你可以作攻治家,你可以作科學家;不但如此,你同時可作一個小乘的修行者,可作一個個大乘的修行者,同時也可以修行,做一個密乘的修行者。你不需要改變任何東西,當你學到更多的東西時,並不表示你得把你的卧房弄得亂七八糟,像吉卜賽人算命的地方。我最近看到別人點香,就怕得要命。因為我一看到別人點香,就會想到吉卜賽人算命的地方,有香,香的前面有水晶球。

至於如何作一個生意人,當然不用我來告訴你;如何作政治家、如何作律師也不需我說,因為你自己都知道該怎麼做。舉例來說:你的職業是律師,在你作律師之外,你應該努力地避免傷害到別人,或者製造傷害別人的原因,如果這麼做,就可以是一個生意人,同時又是小乘的修行者。我們並不需要跑到泰國去,做一個小乘的修行人;也不必把小乘的經典全部都念過一遍。也許我們會這麼說:「不傷害別人,那太簡單了。」,其實這是相當相當不容易做到的事,這即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授。


一,客觀的看貪

我們先給貪下個定義,一個很不嚴謹的定義,大致是想得到而且得不到會痛苦的,叫貪。

那麼,喝水吃飯算不算,吃飯拉屎算不算,喘氣睡覺算不算?反正我們都會做這些,而且不做真的會很不爽。那麼如果廣義的來講。這都是貪。貪舒服,貪自在,貪生存……

二,人類的貪

我們所有人說貪,大抵是對於超乎自己認為自己能擁有的範疇的執著。家裡有30雙鞋了,還想買,有些人覺得是貪,有些人覺得還不夠。完全憑自己的主觀。

三,佛說的貪

一念無明有了輪迴,無明就是貪嗔痴,輪迴就是業報和依報。這都是太學術的詞兒。翻譯成大白話,大抵是因為我們還有貪嗔痴的慾望,還不夠智慧,還在追求錯誤的東西,所以我們就必須還得一輩子一輩子不停往複地在世間輪迴,而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世界,也都是由我們自己感現出來的。

舉個例子,某人這輩子是人,因為這輩子所做的事情,所得的果報,下輩子做了狗了。雖然還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和人相比,狗是色盲,狗的聽覺和嗅覺比人強,狗的味覺極弱。那麼,和人相比,狗所感知的世界,和人所感知的世界,是不相同的。人有人的世界,狗有狗的世界。都是因為各自的貪嗔痴而各得其所。

那麼,作為這個世界上的眾生,任何輪迴里的有情眾生,都是因為自己的貪嗔痴而導致我們不得不輪迴的,都是因為貪嗔痴而導致把世界理解成這樣的。如同剛才說的,狗和人的貪嗔痴不同,所以各自對於世界的理解不同。

那麼地藏經里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翻譯過來通俗說,我們的任何一個念頭,不管什麼念,都是罪業。都是無明。都是貪嗔痴。

回到題主的問題,不管追不追求美好的東西,佛家認為,無時無刻不在貪。

自在,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那樣去做。

不管東西有多美好,有了還不錯,沒有也挺好。這才是自在。


該求則求,求不得還想求是貪嗔痴,求不得後還則罷了是無上菩提。個人理解。

「道流!是爾目前用底與祖佛不別,[秪&>秖]麼不信,便向外求。莫錯,向外無法、內亦不可得。爾取山僧口裏語,不如休歇無事去。已起者莫續、未起者不要放起,便勝爾十年行腳。約山僧見處無如許多般,秖是平常著衣、喫飯、無事過時。爾諸方來者皆是有心求佛、求法、求解脫、求出離三界。癡人!爾要出三界,什麼處去?佛祖是賞繫底名句。爾欲識三界麼?不離爾今聽法底心地。爾一念心貪是欲界、爾一念心瞋是色界、爾一念心癡是無色界,是爾屋裏傢具子。三界不自道:『我是三界。』還是,道流!目前靈靈地照燭萬般酌度世界底人與三界安名。大德!四大色身是無常,乃至脾、胃、肝、膽、髮、毛、爪、齒,唯見諸法空相。爾一念心歇得處,喚作菩提樹;爾一念心不能歇得處,喚作無明樹。無明無住處、無明無始終,爾若念念心歇不得,便上他無明樹,便入六道、四生、披毛、戴角;爾若歇得,便是清淨身界。爾一念不生,便是上菩提樹,三界神通變化意生化身,法喜禪悅身光自照,思衣羅綺千重、思食百味具足,更無橫病。菩提無住處,是故無得者。

下個電子佛典,想看祖師開示都有。


人所追求的美好,無非是滿足了自己,而不在意別人。乃至殺生等等自私。

美了自己,害了別人,不知尚待論,明知何故犯?

修行本來是追求美好,大家都美好,就力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生事端就是美好。

認為不夠美好,犯了迷糊,就掉入了陷阱。只是產生這感覺本身,是不美好,要擺脫,尋找方法。

乃至痴迷於美好,忘記本來的狀態,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是貪過。


「追求」美好的東西本身並不美好,就像老婆餅里沒有老婆一樣。「追求」在做的同時混雜了對結果的貪愛,「貪」永遠是不美好的,不管貪求的對象是什麼。

這並不是說要像死人一樣什麼都不做。恰恰相反,當你不在意結果的時候才能真正把能量用在「做」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從簡單的希望「願我快樂」,到以平等心做一些對自己、他人有益的事,到實際去禪修,到真的明白所謂「空」是怎麼回事。沒有「我」不是空而是斷見,真正的空是看清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都「不是我的」、「不受『我』控制」。「空」不是忽視、麻木,而是脫離無明(不了解)的束縛,是自由。

附上之前的一個回答:

可不可以只信佛陀傳授的道理而不崇拜佛陀本身呢? - 張熠璇的回答

P.S. 瑜伽體式用來鍛煉不錯,但它的冥想和佛教禪修很不一樣,請注意不要混淆。


敬啟。

不懂佛家的貪。

但是追求美好的東西,屬於我理解的貪。

不但追求美好的東西,追求醜陋的東西也是貪。

跟美好與不美好無關,追求就是貪。

如果本身自足,還要向外尋求,那不是貪又是什麼呢。

如果自身不足,不得不向外尋求,那就不得不貪。不得不貪,不也是貪嗎?

可是這後一種貪有錯嗎?可是,沒錯就可以貪了嗎?

而且話說回來,哪兒有本身自足的人呢,人總是需要些什麼的。

不過,哪兒又有自身不足的人呢,你比別人缺少些什麼嗎?一定是缺少些什麼的。因為「缺少些什麼」這個結論,就是比較出來的。

我沒有幸福的家庭,沒有充足的財富,沒生在高天樂土,甚至比不上平均水平:我可能還會斷了肢體,廢了耳目。

可是,實際上總會有人比我更不幸。除非我能通過幸災樂禍來獲得幸福感,否則總會有人比我更不幸。

所以,幸福應該是感覺到的,而不是比較出來的。

世界確實虧欠我很多,不僅沒有得到最好的待遇,我還每天都面臨著變得一無所有的風險:一場車禍,一次衝動,一把小刀,都可能使我變得更加不幸。如果我總是有可能變得更不幸,那我不論感到多快樂,這份風險總會懸在我頭上,我也不可能感到幸福。

所以,幸福既不是比較出來的,也不是感覺到的。

幸福是個美好的東西,或者說,是許多美好的東西合成的一個特別美好的整體。追求美好的東西就是貪,追求幸福,也不過是種貪的表現形式。

貪毫無疑問是錯誤的,錯就錯在它是假的。當你認識到了自身的充足,認識到你不只是一具身體+一個靈魂,認識到了你的需求、你所愛之人的需求、別人的需求都是你的一部分的時候,就不會再向外尋求,因為沒有自足和不足的區分,也就無所謂貪與不貪了。

我女朋友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喜歡的一句話:「外面沒有別人。」

沒有什麼美好的東西是追求到的,美好的東西就在這裡,美好的東西,是用來發現的。


貪,是指超過自己可以把握的應有的界限,任何事物都應剋制在一定量以內,過分追求而忘記初心,即是貪……


是貪,直接讓人放下貪嗔痴,挺不現實的,修行的過程先是矯正,學佛的話取捨以五戒十善為準則,五戒十善自行百度。


我是這麼認為的,人生在世間上,必然會有貪,如果讓自己不要貪,總歸還是有另一個貪慾存在。

好比某人貪吃,但是知道貪吃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不想要不好的後果發生,於是不貪吃。但是"不想要不好的後果發生"這就是另一個貪慾。

修行也是如此,知道貪慾會帶來苦,不想要苦,於是修行脫離貪慾,脫離苦。但是"想脫離貪,不想要苦"這個想法就是貪。只是藉助修行這個過程,到達最後無貪的結果。

人總是先有目標,再有行動,目標就是貪。沒有貪,就沒有行動。成佛是貪,但是成佛之後就無貪了。沒有貪念,就沒行動的動力。

如果一味覺得貪是不好的,想要杜絕,禁止,而這個過程本質就是另一個更大的貪。但是另外的那個貪卻是自己沒辦法理解的。所以當下禁止這個貪就會痛苦。

如果真正看清楚事情的本質,杜絕要下這個貪就不會讓你痛苦。好比一個人性慾起來了,但是他受到的教條是解決性慾是不好的,但是他本質上只是思想上接收這個教條,卻沒有正真體悟到這個真理。於是他就會陷入痛苦的境地,既想要解決性慾,又害怕受到教條中說的懲罰。但是如果他本身真正了解了解決性慾是不好的,是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的,那麼就自然而然杜絕了這個行為。

再舉個例子,一個人喜歡錢,他不會去搶劫銀行,因為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對自己是不好的,但是如果只是別人和他說搶劫銀行是不好的,而他本人沒辦法理解這個思想,但是又想接收這個思想,那麼就會陷入痛苦中。

學生時代,被大人告知好好學習的是對的,對以後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沒辦法真正體悟到這個真理,只是口頭上承認這個思想。於是學習會讓人覺得痛苦。長大後,發現這個真理,發現某些知識對自己是有用的,這時候便會主動去學習,這個過程就不會讓人感到痛苦。


這個問題背後架設了世界上有永恆,真正,美好的東西。這就違反了佛教裡無常的概念。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相反,以不執著的心去相遇身邊的事情,一切都是美好的。

祝福您。


走也是修,坐也是修,吃喝拉撒都是修;

貪也是溝,痴也是溝,喜怒哀樂全是溝。

阿彌陀佛,修溝!


要不然追求骯髒的東西?


瑜伽講平靜喜悅 追求美好並不違背啊


那麼和尚一個個修行追求菩薩果位什麼的,也成貪了嗎?不要告訴我那個是不美好的。


你說你對真理的追求是不是在追求美好的東西?

佛家如果認為佛理是真理,你追求這個,會不會說你貪?

如果不認為佛理是真理,佛理的存在基礎就值得懷疑了,自己不信讓別人信?

我還是比較喜歡佛家的一些思想的。當然道,儒,墨,兵,法等思想也都有些,外國的也有,很雜的實用者。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少年時代的六祖慧能在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時候會生了悟之心?
佛學有局限性么?如果有,是什麼?
心經的每一句都是般若經是精華。?
禪與佛教的關係是什麼?
你遇到過哪些對佛教的誤解?

TAG:人生 | | 禪宗 | 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