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情因為自己讀書少而理解的過於片面?


知乎上,因為讀書少帶來的一種現象,批判他人是用語極為單調,非黑即白,常見用語:

非蠢即壞

劣幣淘汰優幣

邏輯偏誤

烏合之眾

很多理工科學生,幾乎不看人文社科的書籍,偶然看到一兩個回答帖子,似乎很有道理,便以為世界真相如此。但其實這就像把歐式幾何和牛頓力學認為是科學的全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來很普通的詞語,反而成了一種刻奇。

其實論批判,不妨多學學魯迅,用自己的話,自己的邏輯。


謝謝邀請。

1 認為人一定要樂觀,悲觀是消極有害的。

其實樂觀主義是十八九世紀後才流行的觀念,由於工業革命,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開始盲目相信自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十九世紀後,一大批成功學書籍的暢銷,讓樂觀主義成為通行觀念。在十八九世紀之前,悲觀主義幾乎是人類社會毋庸置疑的共識,就和今天的樂觀主義流行程度一樣。樂觀與悲觀其實各自有其積極的一面。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看似經過獨立思考,將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劃分為積極和消極,實則很有可能是現代傳媒和消費主義合謀的催眠?

2 認為科學體系是衡量事物正確的唯一標準,符合科學體系的是真實存在的,不符合現有科學體系的是迷信。

假如你生在一個喜歡研究命理的家庭,親眼見識過有人推算出別人死亡日期,精確到時辰時,你也許不一定會把科學體系還不能解釋的東西就粗暴歸為迷信了。

如果不相信這種事,也可以讀讀《麻衣相法》或者淺顯八字入門書,至少可以在下次批判時,知道算命先生算命時,究竟具體是怎樣推算的,會考量哪些因素。

3 認為讀書很難看到太大實際用處,容易無形中受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托夫勒在《權力的轉移》里說到權力的三大來源:暴力、金錢、知識。他同時還提到,現代社會權力越來越表現在對金錢和知識的掌控上。之所以認為讀書無用,往往是因為你讀書讀得太少,知識體系不夠完整,還不足以通過這些知識在生活里獲取各種隱形權力。

參考書單

1 《身份的焦慮》《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2《麻衣相法》《中國古代算命術》《千里命稿》

3 托夫勒《權力的轉移》福柯《規則與訓罰》


以為付出時間就能夠得到同等的收穫,後來才知道其實成功除了努力,更需要天賦、資源以及正確的做事方法。


曾經以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總覺著抬頭有神明庇佑著自己。

好運時,以為是神明對自己的獎賞;

挫折時,以為是神明對自己的磨練。

因為心中有個神,所以高傲自負,天不怕地不怕。

後來的後來,發現自己與其他人一樣平庸;

是神離開我了嗎?是神厭倦我了嗎?

於是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希望神明能回來。


不是「性格決定命運」,

而是「命運決定性格」。


一開始,你讀了一些書,應該是這種感覺

再後來已經後來的後來,是這樣


我覺得有可能是每件事。


我原以為生命是偉大的後來知道生命是平凡的…


以為這個世界上的事除了白就是黑。


以為自己是特殊的。


高一老師講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講了林徽因 講的真的很片面 重點在她的情史上 而對於建築的功卻一句帶過 尤其講到「臨窗作畫」時我超討厭她 我就算不和他在一起 也不要別人跟他一起的感覺讓我很厭惡她 覺得她很「綠茶b」 直到後來看了《民國愛情》等一系列民國時期的書籍才明白她不是那樣的人 她更應該以建築學的貢獻而被人所知 但人們往往思及林徽因時就會把她的情史代替她的貢獻 她在晚年病重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民國時期才人輩出 各種思想主義蜂擁而至 思想極度開放自由 我很喜歡民國時代 畢竟是如此一個「黃金時代」 林徽因是理性的 她在知道徐志摩有原配妻子張幼儀時果斷分手 她並沒那麼多人想的那麼遭 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一個人再進行評判


理科生學到的科學定律和自然規則會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事物非黑即白或者現在的一定優於過去的,事物的發展也會想當然的有時間軸。

文科生學到的文化藝術心理哲學同樣在述說過去或者將來的事情,但卻難得有是非曲直,對立面的事物有時候可以並存甚至並行,而且它們的發展也不是時間軸的形式。


人的性格,是由環境決定的,換句話,人無好壞之分


政府好,政府不好

愛國好,愛國不好

書上寫的都是對的,書上寫的都是謊言

人民都是愚蠢的,群眾總是對的


所有認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進而覺得中國古人建立在樸素二元論基礎上的哲學觀深奧崇高的想法。


這張圖很能說明讀書少但是聽得多。

所以出現了理解片面的畫面!

身型量子物理時,

照見薛定諤貓,

我理解不了,因為我讀書不深


不懂的,難懂的,通通不要讀。這算不上錯誤,但是看人家寫的深刻了豐富了也說不好,必須是淺白文大銷量,否則,愛看的就是遺老遺少。自己卻似乎連什麼是經典的起碼概念都沒有。

有的人說文筆好,就是千種風情萬種華麗,瘋狂的塗脂抹粉,有的人卻說滕王閣序全是堆砌和用典,沒有內涵,所以不是好文筆。這些人大概不會說,自己只看得懂一種文章,或者乾脆就什麼都不大看得懂。

認為金庸的每種武功每種套路,都是自己發明,後人的套路文都是跟他學的,斯人一統江湖,千秋萬載,可用銷量碾壓所有類型的現當代作家。認為西文語法和日本詞語,在現代白話文中都是不常遇見的奇葩。

諸如某人溫潤如玉,迴風流雪,眉橫遠山的話,當成今天某作家的奇詞妙句。認為魯迅的兩株棗樹,是文筆糟糕的典型,死活記不住他說的是,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而非真正的勇士(把人家一個生動的用典,不自覺的就在腦子裡刪掉了)……


人生無上限,其實是有的。


因為沒有讀過四大名著,一直以為書里講的和電視上演的一樣...

還一直納悶覺得內容也不過如此,感覺天龍八部還是更有內涵。


佔據道德至高點的,你之所以不喜歡那樣的人,是因為你觸犯了道德,且處於眾矢之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好女孩得到一個好字,壞女孩得到所有?」
總結一下《孤獨六講》?
如何評價《引爆點》這本書?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引爆點出現?
讀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你有什麼感悟?
書看過後啥也不記得,這樣繼續看下去作用大嗎?之前看的真的就沒有作用嗎?

TAG:書籍 | 困惑 | 讀書筆記 | 成長的煩惱 | 讀書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