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勝地收費高的原因是什麼?

旅遊勝地門票不是很高,內部消費很高,有以下兩個問題:

1. 內部的消費卻高的驚人,例如:食品、紀念品。按說在人群多的地方,靠普通價格都比外部收入甚高,為什麼還要提高價格?(雖說人們逼不得已肯定會買,但是賣家的良心發現呢)

2. 內部收費景點,例如:受保護的歷史文物、遺址等。收費是為了保護歷史遺留物還是為了靠歷史文物收錢。這都是屬於國家的,為什麼可對外參觀的還要收費,如果是國家級的文物可以保護,但是對外的文物為什麼要收費呢?(自己有一些設想,例如靠收錢減少人流量,避免文物的損壞等,但這樣也不是很好的方法,更應該想些防護措施)

--------------------------- 8/26 9:38

有對景區收費的這種標準、依據了解的嗎?可以透露下一些費用用途,例如維護費、工作人員工資等。

--------------------------- 8/28 10:48

關聯問題:旅遊景點門票的定價標準是什麼?


3謝邀,

我也覺得國內太多景點和景區門票太高了。

當然,最基本的理由是供求。只要需求夠大,供應會按照需求定價。只要有遊客願意買票,景區會繼續售票。如果景區發現客戶量降低,或許會考慮把門票價拉低些。

景區裡面的東西貴不只是國內坑爹景區的常見問題。美國景區也是一樣的,比如迪士尼樂園,機場,球賽,演出也都是。這個現象叫俘虜市場(captive market)。就是,你在機場,景區,球賽等地方,想吃東西,只有場地內才提供的,所以不管價格多高你也沒辦法找其他選擇。記得,那些機場,景區裡面的商店和飯店也是給機場,景區房租,而這種場地房租比外面貴很多。

話說回來國內為什麼那麼的景區那麼貴?有些人主張定高價門票是有緩解人山人海的功能。他們說,假如門票定得太低,會使得景區太擁擠。個人覺得,很多景區還是很擁擠。再說,一般遊客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出去旅遊,就算門票高還是願意付。再說,國內很多遊客仍然選擇參加旅遊團,報價旅遊,不用在每個景區單獨買門票,而旅行社和將去設立關係,大量買門票便宜很多。

還有人說,景區受門票有對維護景區環境,保護歷史文物。這有一定的道理。維護景區環境,保護歷史文物都有成本的。但是我猜只有門票一小部分是放在這些地方。我懷疑門票的大部分還是歸回景區開發商的手上。

講一下有中國特色的旅遊開發。其實國內(尤其是欠發達的大西部)還是有很多未開發的卻含有旅遊前途的地方。國內的地方ZF習慣把這些將來開發的景區賣給開發商。當然,LD在旅遊開發公司也有利益,你懂的。

最好想吐槽一下國內很多景區習慣修很多沒必要的東西:假山,假瀑布,不符合環境的園林設計。這些東西都歸回成本上,導致門票漲價。我覺得景區應該簡單一點,自然一點,沒必要花錢修那麼多沒必要的東西。不過,國內遊客可能已經習慣了,覺得沒有那些可以站在前面拍照片的背景不是景區。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通常直譯為「建設-經營-轉讓」。這種譯法直截了當,但不能反映BOT的實質。BOT 實質上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

以上摘自Bing網典。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有賺錢的項目,但是政府沒錢搞,於是政府就代表人民群眾,把項目就轉包給某些有關係有背景,或者有背景有關係的個人去建設運營該項目,理論上說,理論上說,理論上說,該項目在建設完成,步入正軌之後,就按照既定的合同,將項目交還給政府運營,所獲利益供當地人民群眾享受,如果理論可以成為現實的話,這確實是個相當不錯的模式。

說了那麼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速公路和景點的運營模式,就是BOT模式,除了理論上的最後一步不可能實現之外,具備中國大陸特色的BOT模式的所有特點都已經完美地體現了,當然包括題主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大陸的BOT模式下的必然,景點作為私營企業,其目的就是盈利,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才擁有的經營權,自然不可能虧本經營,而這些成本,最後自然要轉嫁到觀光客的頭上。

而景點內的部分收費場所,也是小型的BOT,由景點轉包給第三方個人來運營,景點只需要收取租金等費用即可,風險轉嫁,旱澇保收,而這些收費場所本身的租金已經十分驚人,哪怕是擺攤賣瓶飲用水,其其硬性成本也遠遠高於普通街邊小店,而這些成本最後自然是消費者買單,所以景點內的物價,自然會比外面高得多得多。

至於景點內的各種人造景點,更是大陸特色BOT的體現,前面提到一點,BOT模式的終極形態是私人機構的退出,將景點或者說高速公路等項目還給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政府機構,相當於還給了人民群眾。由於建設費用已經還清,所以這個景點或者說高速公路,就可以改成極為低廉的收費或者乾脆免費,當地政府採用稅收養護景點或者公路,這也是全球所有低收費、免費景點的普遍情況。而現實自然是這些私人機構不願意退出這種包賺不賠的項目,此時政府就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應該請私人機構走人的,就請他們走人,還景點於民,還高速公路於民。但現實似乎並不是這樣。

就拿本題來說,各種見不得人的齷齪勾當先略去不談,明面上,景點管理企業會通過不斷增加投入,增加運營成本,減少利潤等多種看起來極為不正常,不合理的方式,儘可能地做虧,從賬面上無法回本,既然無法回本,自然就可以不用退出了,體現在微觀上,就是各個景點各種施工場地熱火朝天百花齊放,永遠也沒有建成的那一天,所有的景點不是在修繕,就是準備修繕,除了所謂的保護文物之外,所有能夠翻新的地方,必然會不停地被翻新。你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景點內一定會看到有地方在施工,敲敲打打,刷個牆打個樁之類,而這就是這些景點怎麼高價賣票都永遠在虧本的表面原因,也是多少旅遊愛好者不願意再去歷史景點的原因——除了國家保護的不能動的那些景物之外,其他的幾乎全都是新的,而且一直在新上翻新,既然一直在翻新,那也就不用考慮美感、壽命等問題了。

以上就是景點門票和景點內收費高企的真相,也覆蓋到了題主提問的第二點,但第二點中,題主特別提到了減少客流量等問題,這一點和常識完全相悖,作為營業性場所,在確保安全,不會發生踩踏的前提下,提高容納能力,多賣票,多收錢,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是所有運營方的最終夢想,你要他們控制客流量,少賺錢?顯然是不可能的。


來自於景區的溫馨提醒:裝X需要本錢


長白山南坡 門票1250 非常值當。去的時候全山只有六個人,北坡四萬人,西坡兩萬八千人。題主感受一下。


本質是旅遊資源的不足,但這個不足不是空間上的,是時間上的


海南三亞歡迎您!

海南三亞歡迎您!!

海南三亞歡迎您!!!

重要的事情要說3遍


1.內部消費高的驚人

正常,因為有成本+市場需求。

a.首先,運往部分景區的商品是有一定成本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華山半山腰礦泉水,沒人背能上去?部分商品價格包括了這些人力成本,你只是看不到。

b.你說靠普通價格都能賺不少了,那,既然我提價了還是有人買,為什麼我不提價?絕大多數景區是由開發商發展的,就算是政府帶的旅遊勝地,內部的商店都是出租的。作為商人有錢會不去賺?買的人員少了,但是賺的錢多了,何樂而不為?

10塊錢去賣,有10個人買。

30塊錢去賣,有5個人買。

你說你是商人你怎麼定價?

市場決定價格,去菜市場買菜都是這樣了,何況景區商店?

2. 內部收費景點

這只是一種做法,以成本篩選並控制人流。你想要防護措施是沒錯,只是這個措施成本太高,不實際。只要設置了一個價格門檻,就把部分價格敏感的人流篩選走了,價格不敏感的直接就買票進去了,而這部分人相對而言素質較高,那麼對於景區內部的維護來說太有用了。

試想一下,一個免費開放的景點,需要保安,需要圍閉設施,還需要為無視這些妨礙進內的人進行的損壞埋單。這些成本有多高?加個門票,成本又多高?

我看過太多免費開放的景點,家長任由小孩隨意踐踏不能入內的區域。相對而言收費的景點安靜的觀看的人占很大比例。對比而言,我理解這種做法。

我作為一個遊客,在主觀上是不希望門票漲價,但是在理性上,我理解這種做法。


一個景點養活一大波的人,能不高嗎?


中國人錢多的沒地花


人傻錢多速來


掙錢


旅遊旺季就那麼幾個月來掙一年的錢。而且覺得你看烏鎮那居民生活都被嚴重影響了吧


慣的。


人多,好掙


回扣,層層回扣。你從上海某旅行社買一張故宮的門票,猜猜當中有幾層回扣?

中國的旅遊經濟就是建立在回扣的基礎上的。


我覺得啊因為這裡頭存在灰色地帶。

所以你覺得不爽不合理就去舉報吧!

當然舉報也沒用,他們會告訴你一些經濟學之類的理由。而人們通常只想要一個理由,不會去管這理由到底合不合理hhh!


景點維護,景點開發什麼的都要錢,我家有個4a的景點,還要不停的開發呢!不要錢天天在裡面,遊客怎麼進去


對於旅遊景區,價格不會刺激增加供給,價格是用來遏制需求的,有利於有限資源實現最優配置。說白了,就是歡迎壕,屌絲滾蛋!


推薦閱讀:

對於台灣而言,大陸有哪些極其吸引人之處?
露營過夜是怎樣的體驗?
說到柬埔寨印象就是吳哥窟,去柬埔寨應該怎樣玩?
第一次去露營,如何找到合適露營地點?
沙面島有哪些好看的去處?

TAG:歷史 | 旅行 | 收費 |